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京军一到永城之后,孙元立即设宴款待众人,顺便再同他们商量将这支生力军投入到攻城战之中。
可惜,这群人比狐狸还精,一到地头就将战况摸得清楚,知道这就是个送死的差事。岂有此理,大家之所以家塞跑来永城,不就是看到你孙太初乃是无敌勇敢将,想跟着你捞点功而吗?如今你却好,功劳一分没有,斩获半点也无,却让咱们赶着去送死,傻瓜才陪你去疯呢!
于是,所有人一见到孙元就开始叫苦,说部队这些天急行军实在太苦,天气又热,还没恢复过来,是不是等到天凉再说。
天亮,这才五月,距离八月秋凉还有这么多天,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又有人却不提这茬,就过来同孙元攀交情,将七大姑八大姨的社会关系都搬出来,反正一句话,让他看在自己背后那人的面子上,攻城的事情就让别人去干吧。
有的人实在是找不出理由了,就说部队现在出了瘟疫,一口气倒了上百人,怎么着也得等到士卒们的病好完全了再说。现在若是出击,一群病夫派不上丝毫用场且不说了,反给其他人也过上了脏病。
孙将军啊孙将军,看情形城中也起了瘟疫,咱们也不用去打,等着就是了。等着城中的人害病死他娘个精光我等再开进去,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个理由让所有人都随声附和起来,都说对啊,我等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是继续修筑长围,不使一个敌人逃出城就是了。
孙元听得怒发冲冠,心中恼恨:若不是你们这些孙子要来抢过,我宁乡军怎么可能只派两千骑兵来永城。若是元字营和伟字营开到战场上来,早就将那刘超拿下了。就算让刘超侥幸逃进城中去,老子架起大炮轰他几日,也能在城墙上轰出一道缺口,怎么可能将这仗打得没万没了?
可是南京军的每一个将官后来谁不是站着一个部堂、国公、提督,这些人又不归他孙元节制,他们不想出战,孙元拿他们也没办法。
难不成真要这么长期围困永城?
时间不够了。
就在南京军来的第三天,噩耗终于传来,朱仙镇大战的结果出来了,明军大败。
674。第674章 地狱模式
说这场历史上有名的朱仙镇大战,其过程非常的简单,简单得让人忍不住想摇头苦笑。
崇祯十五年四月,李自成第三次攻打开封。鉴于前两次攻打开封,因为城中军民众志成城,李自成大军吃了不小的苦头,就两他的一只眼睛也被守军射瞎。这次李自成采取围而不打的态势,只留下少量军队监视开封,自己则带着主力部队扫荡开封外围。
开封对于河南,对于中原,对于这个天下的重要性崇祯皇帝自然是知道的,急忙调动手头能够调动的所有兵力增援开封。这次援军由兵部尚书丁启睿率领,保定总督杨文岳为副帅,麾下的虎大威、方国安等人也是经验丰富的大将。只可惜,这些将军们以前在九边的时候,战功赫赫,但经过建奴几次入寇和松锦大战之后,一个个都成了光杆司令。
因此,解开封之围的重任就落到了左良玉身上。
左部一直在湖广和张献忠、李自成作战,虽然吃了不少败仗,可部队还算齐整。湖广又是富庶之地,兵马也多。
各军集合在一起,总数已经达到惊人的十八万,表面上看起来同李自成也有一较长短的力量。
可左良玉自家事情自家最清楚,他手头的兵马是多,可都是废物,且有被贼军打破了胆的。在他看来,这次同李自成决战,基本就等于送死。所以,这一战,只能坚守,和李自成慢慢拼消耗。他说:“贼锋锐,未可击也。”
按说,他这个决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的。毕竟,如今的闯军士气正盛,而官兵又不堪使用。但问题是,现在的形势已经不同于几年前了。
现在的李自成已经占据了大半个河南,有稳固的后方,如果拼消耗,后方可以源源不绝将粮秣和士兵送上前线,而官军在敌占区却不能得到任何补充。
但如果决战,却就是一个死字。
大势已经不站在大明王朝这一方了。
丁启睿是个书生,老官僚,根本就不懂军事。可又节制不了左良玉,明军将领们也没有讨论出什么军事行动计划,谁也不知道这个仗该怎么打。
农民军看准了明军将领们的心态,首先对兵力最强而又最不想打仗的左良玉部发起进攻,五月二十二日,农民军发动进攻,一击就中要害,首战告捷。左良玉一听农民军进攻,自己的部下失利了,惊慌失措,不管丁启睿的号令,连夜拔营逃跑。农民军早在他逃跑的路上挖了壕沟,左军士兵纷纷掉入壕沟,兵士的尸体把壕沟都填满了,左良玉就从这些士兵的尸体上踏过壕沟,逃得一条性命。
左良玉的军队一触即溃,整个明军阵营顷刻间土崩瓦解,丁启睿、杨文岳、虎大威、杨德政等争先恐后纷纷逃命。农民军见明军逃跑,一路追杀过来,一直追了四百多里。明军丢盔卸甲,狼狈不堪。还是左良玉逃得最快,他一口气逃了上千里,一直逃回湖北襄阳。
丁启睿最狼狈,把皇帝赐于的尚方宝剑、敕书和印信全部丢失。丁、杨、虎等人向南逃到汝宁,在汝宁,山西总兵虎大威中炮身亡。
此战,农民军大获全胜,招降明军步兵二万,骑兵八千,又得到大量辎重、粮草等战利品,实力大增,声威大震。
战后农民军回师将开封团团围住。
在真实的历史上,朱仙子镇一战之后,各路明军都畏李自成农民军如虎。本来也受命援汴的山东刘泽清等部都畏战不前,找出种种借口,不敢前进一步。
开封彻底成了一座孤城。
这阵子,孙元和马士英在永城和刘超打得热火朝天,永城一带到处都是兵,交通断绝。再加上明朝糟糕的通讯手段以及因为经费短缺驿路不通,比南京迟一步得到这个消息。
……
“大事去矣!”马士英顾不得南京兵部侍郎的体统,一脸颓丧地坐在土围子上。
夕阳西下,霞光如血,他眼睛里闪烁的泪光竟是红的。
“太初,你明白告诉老夫,你前番带兵来剿刘超是不是想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所,一旦此间战事终了,就带兵救援开封?”
孙元咬牙点头:“是,孙元是想过这事。无奈,陛下好象对我有成见,我一连上了三道折子请求带兵入豫参战,却是杳无音信。所以,孙元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只要能够救得开封满城军民,就算将来朝廷追究,某也管不了那么多。可惜,还是被这座永城给阻住了去路。”
马士英喃喃道:“你想去河南,老夫有何尝看不出来。当今这个圣上啊,就是疑心太重,不能用人。若当年陛下他没有疑你之心,让太初你主持北方军务,又何致有锦松之败。在别人看来,天子用人急骤,一但要用你,就敢将你瞬间提拔到高位。可你想过没有,陛下以前擢拔的袁崇焕、杨嗣昌、洪亨九等人,谁不是文官出身。至于武官,却是一个也没有。”
孙元突然明白他要说什么了,心中一惊,暗道:后人在研究明史的时候,对于崇祯皇帝诸多赞誉,对于明朝灭亡也诸多同情,觉得他之所以落到那样的下场,不过是运气使然。可现在看来,这个崇祯皇帝用人上面其实也是有很大问题的。
马士英:“我朝用人,其实用还是宋时那一套,崇文抑武。可咱们这些文官啊,一辈子都在四书五经上打转转,对于军事却是一窍不通。让文官带兵,能打赢才怪。太初功勋卓著,却屡受不公正待遇……”
孙元打断他的话:“马总督,此事也用再提了。”
马士英叹息:“是啊,现在再议论朝政得失又有什么意义,抑制武官乃是国策,谁能动摇得了?只需提上一句,光言官的口水就能将你淹死。太初,你的心思某也明白。其实,只要拿下刘超,不用你提,老夫就会下令全军入豫,就算将这条老命丢在河南,也要报君父之恩。不过,老夫实在是太了解这个刘超了。此人非常不要对付,正因为如此,老夫这才不住催促你尽快用兵,不要放刘贼逃回永城。可惜,还是迟了一步……”
他沉默半晌,有两滴清泪落到身下的黄土之中,溅起两点小小的灰尘:“如今,朝廷大军败了,国内已无可用之兵。难道……这大明朝,这天下真要亡了?”
孙元看到涕泣满面的马士英,大觉意外,心想:好你个马士英,你不是大奸臣吗,今日怎么这样,还真是一副精忠报国的忠臣模样,看得人好生感动。不对,不对,马士英是奸臣,那不过是《明史》上的记载,老实说,这本书的可信度好像不是太高。而且,就老马的事迹来看,他在南明做首辅的时候,不过是党同伐异,整了几个所谓的正人君子和正直之士。********嘛,哪里有不搞人的?而且,清军南下灭明的时候,老马并没有像钱谦益和阮大铖他们那样投降做了汉奸,而是抵抗到最后一刻,杀身成仁。但就这一点来看,此人都当得起英雄二字。
或许,是我孙元先入为主,误会他了?
管他呢,史料归史料,我孙元以前杀了那么多建奴。如果将来满清真的灭了大明,统一中国,他们所写的《明史》上,只怕也不会说老子的好话。
想到这里,孙元豁然开朗了。
他跪坐在土围子上,对着马士英深深一揖,诚挚地说:“总督,孙元年少狂妄,不听侍郎之言,以至走脱了刘超,将这仗打成了夹生饭。孙元后悔啊,若是在击溃刘超那一战就立即提兵追击,而不是将部队撤下来休整,没准我们已经砍下了刘贼的头颅,正带兵在开封于闯贼大战呢!此战的责任在我,还请总督责罚。”
马士英一把将孙元扶住,拍了拍他的手背,叹息道:“现在说是谁的责任毫无意义,不过,事情还不到最坏的时刻。如今,最要紧的是尽快拿下永城。朱仙镇我大明军虽已经落败,可开封尚存,汴梁满城军民还在盼着援军呢!”
孙元抖擞起精神:“总督说得是,朱仙镇之败算得了什么,只要开封还在,我大明朝的中原还是有希望的。”
正在这个时候,远处有几匹快马奔来,为首的乃是骑兵军统领汤问行。
看他来得如此之急,孙元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仿佛是心有灵犀,马士英也随他一道霍地站起身来。
“什么事?”孙元高声问。
汤问行却不回答,紧抿着嘴唇奔至长围下,快步跑上来,这才凛然道:“禀将军,禀马总督,据军中斥候来报,刘超的援军来了,已经过了归德府,不日就能抵达永城。”
这种长期的围城战非常花时间,不过,只要孙元和马士英有足够的耐心,耗也能将城中的刘超耗死。
可这个时候,坏消息传来,刘超的援兵终于到了。
据说来的是李自成的部队,总共分为三路,一路由刘宗敏带领,另外一路的统帅则是李自成的小舅子高一功。
至于第三路,则是最近一年在河南非常活跃的小袁营,头领袁时中。
这三路人马中,刘宗敏有部万余,其中,能战之兵大约三千,乃是闯军中百战精锐。
而小袁营乃是河南的地头蛇,在崇祯十三年起事之后,规模扩大到竟然的五万到六万之间。
至于高一功部,人马最少,也就两千多点,因为他和李自成是亲戚。所以,在这次救援永城之战中居中指挥。
三路人马,加一起七万多人,恶狠狠地朝孙元和马士英扑来。
“这三路贼军刚在朱仙镇获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如今士气正旺盛。”孙元摸着嘴唇上的短须,心中苦涩:“而我军能战的也不过我手头三千人马,庐凤军造已经在这十来人的残酷攻坚战中打残了,至于南京军,那群少爷根本就指望不上。三千宁乡军对七万贼军,老天爷这是在开什么玩笑,要给我开地狱模式吗?
675。第675章 如何破局
“刘宗敏这个屠夫,听到我孙元的名字还敢过来?好好好,我就去会会这个老朋友。”孙元冷冷地笑起来。
他转身对马士英道:“马总督,我先带兵去迎接这些老朋友,这里的围城战就先拜托你了,还有黄佑。”
“黄参将那边太初你也不用担心,我会派郎中过去侍侯汤药的。”马士英连连点头:“确实,必须将贼军挡在归德府一带。否则,等他们一到,只怕不等他们来打,庐凤军和南京军自己先溃了。不过,宁乡军只有三千,贼军实在太多,敌我力量对比实在太悬殊啊!”
孙元:“绵羊再多,又如何战胜得了一头雄师。”
他捏着拳头:“刘宗敏,滁州一别,已经五年了吧,好好好,就让某看看你这些年又有什么长进!”
****************************************************
旱,依旧是旱。
黄色的大地,黄色的天空,黄色的敌军营寨,好象天地间就只有这种颜色。
孙元站在残破的夏邑城墙上,往北看去。睢水西边,农民军的帐篷一直延伸到天边,怎么也看不到头。
据探子来报,敌军的营寨从夏邑到归德,连营三十多里,宛若一条巨大的长龙。
“仗还真是越打越大了……”孙元心中沉重。
“河那边就是小袁营。”黄佑还是随孙元出征了,也是他的运气,经过马士英派来的郎中和加西亚的会诊之后,中西二位医生都一致认定黄佑得的不是瘟疫,而是忧虑过度,再加上中了暑气,患了重感冒。
经过多日的汤药治疗,黄佑总算可以走路了,可身子却瘦得厉害,面庞白得看不到一丝血色。说不了几句话,就会轻轻发喘:“真没想到,区区一个小袁营竟然有这么多人马?如果李自成的中亲军、罗汝才主力,再加上革左五营齐至,又不知道是何等光景。可想,开封城中守军已经困难成何等模样。”
所谓小袁营,就是农民军袁时中的队伍,在如今的农民军中也算是势力最大的几股之一。
其实,袁时中出道也晚,崇祯初年也不过是河南滑现的一个豪强。崇祯十三年,也就是前年,河南发了蝗灾,接下来就是一年多的大旱,百姓饿死无数。
到去年年初,野心勃勃地袁时中见明朝在中原的统治已经彻底崩坏,就裹胁了数万百姓起事,接着又攻下开州,也就是濮阳,杀了开州知州,声势一下子壮大起来。在去年,袁时中联络了刘玉尺、朱成矩等几路贼军进入开封、商丘地区,大掠四方,队伍膨胀到六万之巨,手下统辖有几路农民军部队,被人称之为小袁营。
李自成攻打开封之后,因为小袁营诸头领都是河南本地人,熟悉地方民情,就派人笼络,以为攻打开封的前锋部队。
这次朱仙镇大战结束,李自成要派小袁营救援永城,估计也是考虑到袁时中是河南人的缘故。而且,夏邑去年已经被袁时中打下过一次,这次过来,当真是熟门熟路。
如今,小袁营就驻扎在睢水西岸,若不是河中还有谁,阻隔了贼军的来路,说不定袁时中已经杀到夏邑城下了。
老实说,如今的夏邑和河南其他地区的县城一样,早就破败不堪,城墙被拆了一半,城中居民早已经逃亡一空,能够凑够一千人就算不错的。
至于刘总敏军,则位于夏邑正北四十里地的马牧集。同小袁营不同,刘宗敏的人马虽然只有万余,可其中三千人马都是骑兵,且这几年身经百战,是一块不好啃的硬骨头。
至于高一功,他也不过是做为名义上的统帅,手头两千人马可以忽略不提。
三路贼军加一起超过七万,而且又是得胜之军,又是地头蛇。一旦刘宗敏大军南下,小袁营渡河,对宁乡骑兵军合围,事情就麻烦了。
最严重的是,小袁营人马实在太多,已经隐约威胁到孙元的后勤补给。
骑兵军战斗力固然强大,可战马实在太多,对于后勤保障也极为依赖。
如果要保证从夏邑到永城这条漫长的补给线,还得分出五六百骑兵分驻各个隘口、关卡。骑兵人数本少,再一分兵,这仗不用打就输了。
孙元一想到这里,心头就是火起。他鼻子上的两颗痤疮更大,红艳艳地如同两粒樱桃,别人一看到他,就会下意识地拉停战马,等上半天。
用手一碰,疼得钻心。
听到黄佑这话,孙元伸出脚狠狠地朝城墙的垛口上踢了一脚:“刘宗敏、袁时中、刘超这三个畜生,某绝对饶不了你们。尤其是那个刘超,定要一刀一刀剐了他。”
这一脚踢得实在用力,竟将那口雉堞踢下城去。饱经战火的夏邑城墙外包着的青砖早已经被人剥掉,露出里面的夯土。
烟尘斗乱。
一想到刘超,孙元就气得心口滴血。这人野战实在不堪,可逃命的本事却强得不象话,就这么都抓他不住。而且,刘超守城是一把好手。若不是他将永城守得固若金汤,自己早就去朱仙镇了,明军也不至于遭受那场空前大败,以至于将国家最后一丝元气都耗尽了。
眼前的形式对孙元极为不利,一个不慎,说不好宁乡军要吃一场败仗。
这些年,除了水师连战连败,在大洋上被郑芝龙虐出翔来,孙元的陆军还从来没打过一场败仗,难道此次就要开这个先例了吗?
“太初啊太初,这一年来,你变了。”
黄佑自从当年随孙元去扬州镇之后,内心中对孙元还是很不满的。所以,从哪个时候起,他就只称孙元为孙将军,像现在这般喊得如此情真意切的,还是头一回。
孙元愕然回头看着他,黄佑轻轻咳嗽起来,面庞上出些一丝不健康的红润:“太初啊太初,用兵打仗这种事情急不得,尤其是如此关键的战役,得像一个高明的棋手,一步步计算妥当。可你,可你这次出兵永城,剿灭刘超叛军,从一开始就显得狂妄自大急噪,已犯了为将者的大忌。因为,这些情绪,都可以影响你对战局,对敌我力量的判断。”
他不住地摇着头,鬓角竟有不少白发:“刘超鼠辈,不值一提。不过,这么简单的一场战役,却被太初你打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