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31。第431章 二五崽

    “可是……将军……建奴人多势众,我军只能选其小股部队拣便宜,短期内要想寻战机,却不是那么容易。况且,东夷来去如风,就算咱们要寻他们决战,也找不着人啊!”

    孙元倒是有些头疼了,费洪这个老军人的执重之言说得也对。凡战,战前都要做充分的准备,探察、哨探、战场选择,都非常讲究。军事是一门科学,容不得半点马虎。

    就算自己想去抢清军的军粮,也不是三两日的事情,到时候,宁乡军先饿得走不动了。

    且,他依稀记得,在这场大战之后,清兵好象分成几路南下去抢劫河北的其他地方。如今的京城地区已是一片白地,建奴南下只为求财,北京没有油水,他们自然要换个地方打草谷。

    清军多乘马,说不定此刻他们的大军已经开到真定、保定,就算要去追,也追不上。

    他和费洪一边说着话,一边在军营里走着,却怎么也商议不出对策来。

    正在这个时候,远处的一个小帐篷里传来低低的哭泣声。

    这声音如同一支幽咽的二胡,听得人不禁一阵神伤。

    孙元吃了一惊,忍不住问:“怎么回事,怎么有人在哭,可是饿的?”

    费洪也是一阵光火,忍不住喝问道:“这是谁带的军队,如此叫士卒哭下去,还能有士气吗?”

    一个卫兵尴尬地回答:“禀孙将军、费将军,这是……这是韶伟将军的部队。”

    费洪:“韶伟的部队?他可是克扣的部队的军粮,以至使得士卒饥饿难耐?”

    “不是,不是。”那卫兵听到这么大一个罪名,吓得连连摇头:“韶将军怎么敢克扣军粮,他可不是能够做出这种事情的人。而且,****法官整日在营中巡视,又如何瞒得过他,哭的这人是关选。”

    “关选,关老头?”孙元皱了一下眉头,说句实在话这个曾经的说书先生还真让他大大的意外。想当初,自己觉得这人实在太老,根本就不是当兵的料,因此就打算将他留在自己身边做书办。却不想,这老头死活要进部队。

    而且,这人打仗好象也挺厉害的,也不怕死。两场战斗下来,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到如此,累功官至管队,甚得韶伟信重。

    老头虽然干瘪,却有一身铁骨,是条汉子。

    却不想,如此一个人物,却在帐篷里哭泣,这就不得不让人奇怪了。

    “对,就是关管队。”士兵突然一脸的伤感,道:“禀将军,这个关老爷子当初之所以死活也要呆在军队里,那是因为他一对儿女在崇祯九年建奴入寇时被东夷抓去做了奴隶。这次建奴南下,老爷子也不知道是着了什么魔,死活觉得自己的儿子随着建奴一起来了。每战都亲临一线,想的就是能不能在战场上见到他的儿子。”

    “结果呢,见到了吗?”孙元问。

    据他所知,建奴因为人丁稀薄,真正的作战部队并不多。即便是后来多尔衮入关,一片石大战时,南下八旗军加一起也不过两万多人。更多的则是蒙古人、汉军旗和辽东包衣。至于军中的脚夫和辅兵,大多由历次南下捕获的汉人奴隶担任。

    关老头这个思路倒是对的。

    士兵:“这次战后,关管队就在尸体里不停的寻,结果没有找着。回来之后,关选大约是思念儿子,哭了好几场。”

    孙元叹息一声,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这个时候,那边陈铁山怒气冲冲地带着几个军纪官过来,显然也是知道此事,赶过来要处罚关选。

    孙元朝他摆摆手:“历次建奴南侵,京畿百姓受害尤烈,不知道有多少亲友死在敌人屠刀下。咱们宁乡军士卒大多是南方人氏,或许没有切身感受。但对京城百姓来说,那却是切肤之痛啊!算了,算了。”

    陈铁山眉头一扬,正要反驳。

    孙元对一个士兵说:“你去告诉关选,叫他不要再哭,就说,我孙元一定帮他在战场上找到儿子。如果……如果他的儿子这次随建奴一道南下的话。”

    现在已经是下午,卢象升进京都一日两夜,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孙元心中顿时升起不安的感觉。

    可就在这个时候,到处都响起了喧哗声。

    惊人的消息传来,皇帝免去了卢象升的兵部尚书加衔,降格为兵部右侍郎,并收回了尚方宝剑。

    这个时候,皇帝圣旨已经到了昌平老营。上面没有一字提起宁乡军这一场空前胜利,反将卢象升严加申斥了半天。

    一时间,众将都是气愤难平,到处都是激奋的士卒和窃窃私语的将军们。

    孙元不好的预感得到了证实,心中只是叹息,卢总督果然还是被免去了所有职务啊!

    与此同时,卢象升为什么被免去兵部尚书收回尚方宝剑一事的详细情况也传到营中,孙元这才知道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算是补充了这一课历史知识。只可惜,这一课却是如此苦涩。

    到了傍晚时分,卢象升和杨延麟总算从京城回到昌平老营,传宣府镇诸将进节帐训话。

    孙元如今已是宣府镇第一主力悍将,自然走到众将之前。

    刚一进帐篷,就看到一张熟悉的脸笑眯眯地朝他一拱手:“我道今儿个一大早枝头的喜鹊怎么就喳喳地叫个不停,却原来要出京见孙兄弟。外面冷,快快进来暖和暖和。咱们兄弟已经有几日没见面了,今儿个见了你,却是分外亲切。等下拜见过总督之后,你我寻个地方好好吃一台酒。”

    这人,却是王允成。

    孙元这下再也忍不住了,提起拳头,狠狠一记,直接砸到那张假惺惺的笑脸上:“小人,二五崽,今日非打死你不可!”

    这一拳可谓是用尽全身力气,孙元这几年每日打熬筋骨,已变成一个型男,再不是刚穿越时的那个瘦弱的农家少年。

    顿时,王允成的鼻梁骨就断了,鲜血噗嗤一声就标了出来。

    既然已经动起手来,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将事情做绝,孙元脚下一扫,将王允成扫翻在地,然后和身扑了上去。

432。第432章 分权

    可怜王允成看起来个子是大,曾经也算是一个勇士。自从做了高级军官之后,养尊处优,早已经没有当年的勇力,又被酒色淘虚了身子。而孙元作为一个穿越者,知道在缺少医疗调教的古代,一个小小的感冒就会要人的命。死过一次的人,对于生命看得异常珍贵,这两年来也是整日打熬筋骨,就体能而言不知道比王允成强上多少。

    一时不防,被孙元扫倒在地,还没等他回过神来,鼻子上有吃了几拳。

    他只感觉孙元的拳头重得跟铁锤一般,鼻子又痛又酸。饶得他也算是一条汉子,也忍不住大声惨叫起来,背心疼得冷汗一股股冒。

    见孙元说打就打,众将都齐声叫道:“孙将军不可!”

    但语气中却带着幸灾乐祸,却没有一个上来劝架。

    “住手,住手!”里面有人在厉声呼喝,语气中又惊又怒。

    孙元拳头顿了一下,抬头看过去,大声呵斥的那人自己是认识的,正是前宣府巡抚陈新甲。此人以前是右佥都御吏,在宣府巡抚任上,同孙元也有过一面之缘。后来,这人好象调回京城去,做了个什么官。

    此刻的他一身大红官袍,狠狠一掌拍在案上:“孙元你好大胆子,竟敢咆哮中军节堂,该当何罪。”

    孙元深恨王允成,如果不是这鸟人夜袭清军老营一战时按兵不动,卢象升也不会就那么灰溜溜地退兵。而且,自己的宁乡军也被抛在最前头。若非宁乡军战斗力出众,硬生生将建奴大军击溃,换成其他明军部队,已然全军覆灭了。

    这种小人,不给他颜色瞧瞧,还真当我孙元是个软柿子。

    前世的孙元本是一个稳重的大叔,穿越到明朝后,身体不过是二十出头的青年,难免有年轻人的血气和冲动。

    他大笑一声:“陈大人休急,待本将先将这个小人打死再说。”

    “混帐东西,来人啦,将他们给我拉开!”陈新甲大叫。

    两个卫兵急冲冲地跑过来,可以他们的力气又如何拉得开孙元。

    又是重重几拳下去,王允成一张脸像是开了染料铺,整个地血红一片。

    眼见着就要闹得不可开交,突然,有个响亮的声音响起:“孙元,你要做什么,还不快闪开!”

    这声音正是卢象升,别人孙元可以不理睬,但卢总督的面子孙元却不能不给。忙收起拳头跳起来,故意唱了个肥诺;“督师说不打,末将自然住手。”

    抬头看去,却见卢象升正襟危坐在陈新甲身边,一脸的铁青:“中军节堂,岂容尔喧哗,来人了,将他给我轰出去!”

    在卢象升身边,还坐着另外一个肥胖的满面得色的军官,不是大同总兵王朴又是谁?

    陈新甲突然大喝一声:“慢着,久闻宁乡军乃是宣府镇第一强军,孙元乃是卢大人你手下第一悍将。今日朝廷的旨意已经下来了,且让他留下也听听。卢大人,可以开始了吗?”

    卢象升点了点头,面色显得甚是憔悴:“可以开始了。”

    陈新甲:“朝廷有旨意,宣府镇各军听着……”

    然后,就展开了一道圣旨,朗朗地念颂起来。

    事情关紧要,各将都安静下来。就连被孙元打得口鼻歪斜的王允成也从地上爬了起来,一边吐着带血的唾沫,一边凝神听去。

    陈新甲所念的圣旨总共有两件事,一是,免除去卢象升宣大总督一职,由他陈新甲接任;二是,从即日起,宣府、大同、太原等地援军皆由他陈新甲统帅,卢象升对这几镇边军不再有任何指挥权。

    至于卢象升的旧天雄军,则要从宣大边军系统中剥离出去,单独成军,继续下一步军事行动。

    宣府镇这次来京畿总共出动了四千五百多军队、加上孙元,总数接近七千;大同镇有兵五千;太原镇也出动了两千多人马。

    如今都归了陈新甲,就算卢象升将天雄军剥离出去,也不过几千人马。

    况且,王允成一改换门庭,投到杨嗣昌门下。

    如此一来,孙元大概计算了一下,卢象升的老天雄军还剩一千多人,加上自己手头的两千宁乡军,总数超不过四千。

    这点人马,以后还怎么打仗?

    陈新甲念完圣旨之后,让众将起身,然后得意地一笑:“皇帝陛下的圣旨想必大家都听明白了,陈某以前在宣府做过一任巡抚,同大家也不陌生。只要各位尽心竭力为朝廷效力,陈某的为人大家也清楚,那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

    说完,他才朝卢象升淡淡一笑:“卢大人,办交接手续了吧!”语气中丝毫没有任何尊敬之意。

    实际上,陈新甲能够接任宣大总督一职乃是杨嗣昌的提携,这这一点来看,他已经是卢象升的政敌了。

    这是继高起潜拉走关宁、蓟镇军之后的第二次分兵。想当初,卢象升带兵入卫之后,他想过在战场是一展自己胸中的抱负,为此,甚至不惜背上骂名,连孝都不受了。但现在,他的一腔子雄心壮志和杀敌报国的热情可谓是遭受到沉重打击。

    只机械地办着移交手续,目光呆滞,面上全是悲凉。

    宣、大、太原、天雄个军的将领都小声地骂起来,节帐里一片沉闷的骚动。

    陈新甲脸色难看起来,等到移交完兵符,他喝道:“成何体统,都给我安静。本帅要升帐议事,讨论下一步对敌作战事宜。不相干的人都退下吧!”

    这句话分明就是在送客,想撵天雄军等人离开。

    黄佑忍不住捏紧了拳头,其他几个天雄军将领也忍不住要骂起来。

    这个时候,卢象升长叹一声:“国家自有制度,皇命不可违,大家都离开吧!”

    说着,脚步艰难地朝帐外移去,看他的面容,仿佛老了十岁。

    孙元心中一算,上前一把将他扶住:“督师,仔细些。”

    卢象升一把甩开孙元的手:“我没事。”然后强提起精神,大步朝前走去。

    正要去追卢象升,突然,陈新甲大喝一声:“孙元,你给本督站住!”

    孙元:“总督大人可是想为那王允成做主,要对孙元行军法?”他心中却是不惧的,陈新甲虽然和卢象升闹得很不愉快,可有卢大人的保护,他却也不好拿自己怎么着。怎么地也要给前任一点面子才是,否则,一上任就对前任的心腹爱将行军法,未免有些心胸不够开阔,回被官场中人耻笑的,说出去,他陈新甲也没面子。

433。第433章 惟督师马首是瞻

    陈新甲大怒,心中的一口恶气再也按捺不住。

    来昌平老营担任宣大总督之前,他特意跑了一趟杨嗣昌府,相当于汇报了一下工作,并请领导做指示。

    陈新甲乃是杨嗣昌一手提携起来,他的面子就是杨嗣昌的面子。在于军资和各项事务上都是大给便利。

    不过,在离开的时候,杨嗣昌特意叮嘱陈新甲说,宣大镇军中的天雄军必须剥离出去。否则,老天雄军眼睛里只有卢建斗,根本就不会听你的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但老天雄军的精华宁乡军必须留下,孙元这人能打仗,是个猛张飞,如果有他在你麾下,也不难立功,对朝廷也是个交代。

    宁乡军刚立的那一场战功已经在京城中传开去,据说皇帝也非常欣慰,说是等战后一并封赏。

    开玩笑,一千二百多级的斩首,其中还有五百真鞑的人头,如此猛将,国朝前所未有。这样的悍将,自然要收归帐才甘心。

    可刚才这个孙元实在太可恶,竟然不顾体统地当着自己的面殴打王允成,还想随着卢象升离开,眼睛分明没有自己。

    当下,他也懒得笼络孙元,气得笑起来:“军法,军法自然是要行的。不过,得等军议结束之后再说。孙元,别忘了,你可是宣府参将,如今却归某统辖。”

    孙元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陈新甲:“大胆孙元,你在笑什么?”

    孙元指着满脸是血的王允成:“敢问陈总督,王允成是不是天雄军的人,他怎么还在这里?总督你既然能够抢天雄军的人马,也别怪我孙元追随卢督师而去。要行军法,我孙元却是不怕的。”

    说完一振衣袖就大步朝外走去。

    陈新甲气得面容发紫,怒啸一声:“狂妄,悖逆,孙元,别以为本督制不了你?”

    正要不顾一切地下令,旁边的大同总兵官王朴轻咳一声,低声道:“总督,还是说正事要紧,孙元的事情也算不得什么,据我所知,宣府镇军已然乏粮,举军都已食粥数日。宁乡军此次来援,所携粮秣不多,估计也支撑不了几日。”

    陈新甲这才会意,心中冷笑:好个孙元莽夫,狂悖无礼。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饿上你几日,到时候,某得叫人乖乖跪在本总督面前磕头求告。

    他意识到还有跟要紧的事情需办,点了点头。

    这个时候,已经断了鼻梁骨满面是血的王允成走了出来,伸手一抹脸,环视众人,恶狠狠道:“各位以前在卢总督手下,难免受人鼓惑,说不定有人要同孙元这贼子那般怀了别样心思。老王我今天将话撂在这里,孙元小子我迟早是要收拾他的。我不管你们有什么想法,今日且对你们说得明白,陈总督这次来昌平可是带了大量粮秣的,军中眼见着就要断粮。只要你们团结在陈总督周围,总归不会叫将士们饿饭的。否则……嘿嘿,我川军和大同军可不是吃素的。”

    宣大两镇中,众将都敬佩卢象升的德行和才干,对于他受到朝廷不公正的待遇,本就心有不满。所以,看新任的宣大总督陈新甲也是分外不顺眼。

    而且,这个陈新甲就是个腐儒,当年任宣府巡抚的时候,同大伙儿处得也不愉快。

    可现在听到王允成这充满威胁的话,心中却是一凛,皆在心中暗想:是啊,咱们虽然敬佩卢总督的本事,可自己个儿也得吃饭。这京城都被打成了白地,再不得到补充,这仗不但没法儿打,也许过不了两日,士卒们都都闹起来。到时候摆下摊子,朝廷追究下来,我们这些带兵的却免不得要吃挂落。当兵吃粮,吃粮当兵,谁给咱们一口饭吃,咱们就跟谁干。卢总督人是好,可他手头没有粮食……只能对不起了。

    明朝的边军将官心目中可没有什么道德观,众人想到这里,都是你看我我看你,又是挤眼睛,又是歪嘴巴,又是扬眉毛,进行无声的交流。

    须臾,就有一个参将朝陈新甲一拱手:“末将愿听陈总督号令,刀山火海绝不二话。”

    有了这人带头,又有一个老将走出来,故意装着豪爽的模样叫道:“陈总督,咱是个粗人,只知道听命行事。咱是宣府镇的人,自然听宣大总督的话。”

    “对,咱们听陈总督的话。只需总督你一句话,就算是三刀六洞,眉毛也不皱一下。”

    “反正一句话,咱们这条命就算是卖给总督您啦!”

    一时间,众人都叫成一团,纷纷想前表忠心。这情形倒有些象会道门收徒仪式,只差斩鸡头烧黄纸喝血酒。

    陈新甲见这些军汉前倨后恭,心中大为鄙夷:这些当军官的,果然都是粗鄙之徒,有奶奶便是娘,内心中却没有丝毫礼仪廉耻。还好杨阁老想得周全,一咬牙从禄米仓里拾巴拾巴弄了些米粮,这才收复了这群混帐东西。果然是杨阁老,人情练达,却将这世故看得透了。

    一想到这里,他将杨嗣昌敬佩到了极点。

    收复了众将,陈新甲心情大畅,已将刚才不快抛之脑后,他干咳一声,道:“各位。”

    众将恭敬地一个立正。

    陈新甲威严地说:“朝廷刚得急报,建奴大军兵分三路分别南下保定、河间、山东。山东那边,自有山东行都司的兵马负责防御。河间、保定两路建奴,却由咱们宣大军和高起潜的关宁军负责。朝廷命我军尾随南下,寻觅战机。下来之后,各军先将军粮领了,抓紧休整,三日后大军启程。”

    “是!”众将一听给养马上就能得到补充,同时轰然应允,已将刚才卢象升那落寞的背影忘记了。

    ……

    刚才孙元痛打王允成,又狠狠地挖苦了陈新甲一番,只感觉心中一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