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大业-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踩完之后,叶晓瑜继续低头猛吃,假装没有看到晴朗投来的奇怪目光。管他的,虽然还是很生气,但这一脚,确实是解恨了不少。

    “晓瑜呀。你今天怎么穿这样的衣服?女孩子家的应该像芊芊一样多穿穿裙子,这样才美……”

    对面的路美娇又看着叶晓瑜说道。叶晓瑜长的不差,身形也高,这样穿着,就像个清瘦的少年。

    无论多久没见。路美娇的性格总是这么的热情奔放,话总是那么的多,从来都不会改变。倒不是说她性格多坏。可是这样的话唠,而且对象还是自己。叶晓瑜感到有些崩溃,不知道晴朗这么些年到底是怎么熬出来的。叶晓瑜甚至怀疑他现在性格这么沉默,估计和常年对着这个话唠母亲或多或少有些关系。

    “成天跑来跑去的,穿这个比较方便。”

    虽然很烦,但路美娇毕竟是长辈,叶晓瑜还是老老实实的解释了一下。

    “以后还是要多穿点漂亮的女装,女孩子的青春没几年……”

    “姑妈,赶紧吃你碗里的羊肉,放了很久,都凉了!……”

    路芊看路美娇这阵势又要开始长篇大论,便打断了她的话。这个姑妈,虽然在她很小的时候就住进了路家庄,但成天对人过于热情,一顿饭下来往往是从上桌讲到下桌,嘴巴都没有停过,路芊从来都不是很喜欢她。

    被路芊这么一说,路美娇便识趣的打住了话题,开始低头吃她碗里的羊肉和白菜。对面的叶晓瑜在心里松了一口气,转头看坐在旁边的晴朗,他正在面无表情的喝着茶,看他这个样子,叶晓瑜都有些怀疑他和路美娇二人到底是不是亲生母子,不仅性格不一样,平时两个人的交流也是几乎没有,有时候甚至像两个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就像今天桌上,无论路美娇讲些什么,他一律不受影响。这样的母子相处模式,也是少见之极。

    路美娇话少了之后,桌上的气氛便融洽了好多,因为是第一次吃火锅,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一餐下来,不仅几大盘的羊肉、自家的白菜全部吃完,而且叶晓瑜准备的花菜、蘑菇等也是一点不剩。最搞笑的是那一盘牛肉,因为平时少吃,大家一听说是牛肉也都是兴致不高,路一守看叶晓瑜吃的那么香也就夹了一片放到锅里去涮,这一涮可不得了,尝了之后连连叫好,看路一守这个样子,大家也都坐不住了,除了晴朗,每个人都夹了一些放到锅里涮,结果是赞不绝口,所以,那一盘牛肉,叶晓瑜自己就吃了三片,剩下的全部被其他人吃光了。不过这个叶晓瑜并不郁闷,因为路一守是个土豪,这次尝过了觉得好吃,他已经打算下次去买上几十斤牛肉回来,让叶晓瑜照着这样做给他们吃。

    桌上菜几乎没剩下,大家也都吃的肚子圆滚滚的,十分的饱,人一吃饱,就容易慵懒,一眼望过去,好像每个人都懒洋洋的靠在椅子上懒得动。

    虽然已是春天,但夜晚也就很冷,大家坐着聊了一会儿天,便觉睡意上涌,哈欠连连,也就都散了。叶晓瑜本来是打算和红儿一起留下来清洗碗筷的,但被路一守制止了。天这么冷,他让叶晓瑜把晚上吃的锅碗瓢盆之类的直接放在厨房里,留着明天柳妈她们过来清洗。既然这样讲了,叶晓瑜也就不再坚持,主要是天气确实很冷,她自己也有些不想洗。

    互相道过别后,便各自散了。

    “小姐,你今天做的这东西真好吃。”

    回到屋内,红儿开心的对叶晓瑜说道,因为是请路一守他们,按照规矩,红儿是不可以上桌的,叶晓瑜也知道这个事情,所以她特意给红儿留了一大碗羊蝎子,又抽空炒了一盘白菜,让红儿在厨房配着白米饭吃。虽然菜色简单了些,但至少能够吃饱,顺便也进一进补。

    听到红儿这样说着,叶晓瑜忽然觉得有些对不起她,自己这么辛苦准备的火锅,和自己最亲的红儿竟然没有办法吃到,不过那张火锅的桌子也不是很大,叶晓瑜打算找个时间私下和红儿两人吃上一回,不然,总觉得有些对不起红儿。

    接下来的日子,过的平淡而又普通,除了了第二天柳妈来到厨房发现那些油腻腻的铁锅心生不爽这一插曲之外。

    叶晓瑜把自己想要在地里搞“温室”的想法和路一守说了,有理有据,路一守自然是信服,就让叶晓瑜大胆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指挥雇工去做就行,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他。虽然叶晓瑜关于农学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为零,不过也多亏了那几个有经验的雇工,没几天就把几亩地里的土炕做好了。

    因为是试验,叶晓瑜并没有打算把银盘那一整片的土地都搞成“温室”,她打算先拿出几亩地来当试验点,如果可行的话,到时候再普及到整片的地里。而且关于“温室”四周土墙和纸窗的分布,她打算在清代的基础上改进一下,前世她所学的清代立土墙开纸窗火暄式温室是专门用于冬天种植的,所以按照阳光的照射方向,将纸窗开在了南面,而东西北三面建立土墙用于抵挡寒风和寒流。但叶晓瑜改进后的“温室”,是在四周都围上土墙,在每一面土墙上都开着大大的窗户,窗户和顶棚都用薄薄的油纸覆盖住,冬天的时候,用厚厚的茅草把东西北三面的窗户挡住就行,这样的设计,阳光可以透过油纸射到温室里,但又不至于太过于猛烈,过些日子,等路一守去南方的时候,可以带些那些喜温菜种回来,一年四季都可以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

    忙碌的日子过得特别快,叶晓瑜的“温室大棚”还没建好,就到了初十,刘掌柜带着京城的几家比较大的菜商来到了路家庄。

    初十这日子叶晓瑜是早就和路一守夫妇说好的,所以当天刘掌柜带着那些人来的时候,路一守带着江萍、叶晓瑜等人都站在门口迎接。那些人虽是行商,但本身也都是地主,所以出行都带了自己的随从,一时间浩浩荡荡的好几辆马车停在了路家庄的大门口,煞是壮观。

    泉秀村虽说是离越京近,但毕竟都是乡民,一年到头难得看到这么大的排场,不一会儿,就吸引了好多爱热闹的人来围观。

    当时已是中午,路一守迎着这些人进院子后,在厅堂里坐着喝了一会儿茶,之后带着他们去饭堂吃饭了。桌上好酒好菜招待自是不用说,吃完饭后,路一守才领头带着刘掌柜他们去银盘那片地里查看。

    银盘虽然位置比较偏,但路况倒是不错,一、二辆马车并排通过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路途较远,所以就全部用马车将这些人送到了银盘路口。

    一下车,一大片犁的整整齐齐的耕地映入众人的眼帘,上面还冒着点点嫩绿的菜苗,几十亩的开阔耕地,站在路边远望,莫名的有一股壮阔感。(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四章 定契约() 
路一守和刘掌柜他们前后走在耕地中间的小路上,一边走一边向这些商贩介绍地里种植的蔬菜,以及他们的“果蔬计划”。这些人被路一守这么一路介绍,十分满意,频频点头赞许。

    地里能看的东西也就那么多,不一会儿,大家就都把注意力转移到正在筹建的“温室大棚”上。

    “温室大棚”占地五亩,四周的土墙已经修筑了一半,现在是几个工人正在往土墙上糊油纸。“路家温室”选用的这种油纸,纤维长韧性高,但质地却不厚,不但可以防雨雪湿破,而且透光度十分的好,有点类似于前世的毛玻璃,但要比毛玻璃透明的多。

    之所以能够选到这么好的纸,主要是得益于路一守的常年走南闯北的见多识广,这种纸的名叫锦州皮纸,因南方锦州盛产而命名,其原料采用的是绵茧或桑皮,再加上树脂,和一些不知名的材料,不仅透明白净,而且质地坚韧,经久耐用。路家厅堂里的几扇窗户,窗棂上就是用这种纸糊的。路一守原本买这锦州皮纸主要是为了拿回来糊窗户的,后来听了叶晓瑜要建“温室”的计划,谈到覆盖在上面的油纸,便想到了还储存在家里,糊窗户剩下的这锦州皮纸。

    当叶晓瑜看到这锦州皮纸时,也觉得有些惊吓,这不仅仅是纸了吧,摸上去简直和薄薄的玻璃有些相似,只是没有玻璃那么的厚实就是。关于皮纸,叶晓瑜前世的古代也有很多,像有名的高丽纸、云母皮纸这类的,虽然在原料方面和这锦州皮纸很相似,但其还是停留在纸上。不像眼前这皮纸,虽然叫纸,但实际已经超出了纸的定义。

    “这叫温室,建起来之后,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蔬菜的。”

    看大家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温室那,叶晓瑜便不失时机的开始介绍道。一大片耕地,又有温室。自己这都可以和前世的农业技术一体化相提并论了。

    “这个好像和越京郊区的地窖种植很像啊。不过你这儿怎么没有地窖?”

    听了叶晓瑜的话,其中一个穿着褐色锦袍的中年男子问道。

    “地窖仅仅靠马粪之类的保温,冬天又晒不到太阳。菜种在里面不仅生产期长,也容易蔫掉,而我们这个是经过改进的,既能保温。也能晒到太阳,有了这个。一年四季都不用害怕没有蔬菜吃了……”

    叶晓瑜本来想详细介绍这原理的,突然想到这个时空不知道有没有专利这种东西,为了防止别人模仿,保险起见。她就只是把优点说了一下。

    众人本来还想进去参观一下,但看到工人正在那边建,土方、石块之类的搞的到处都是。而且还不断洒下尘土,也就作罢。只是站在近处看了一下便离开了。

    回到路家庄后,由于对方很满意,双方便开始草拟契约,契约的内容很详实,里面详细列明了供货时间、价款、路途运输费用计算、违约责任以及一些例外的条款。其中关于最重要的一项价款的问题,由于市场的价格不可能是一直保持稳定,会上下浮动,所以只能定个大概的交易价格,等交货时看市场平均价格多少,再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加减。反正路家的菜价,是绝对要低于京城的市场价就对了。

    经过双方反复磋商,等到各方都满意后,路一守便和刘掌柜他们立即赶去京城的官府,当天就把这契约进行登记,生意就讲究个时机,不然,过了一夜,谁也不能保证不会出什么差错。

    等路一守从京城回来,都已经很晚了,他也顾不上吃饭,立即叫叶晓瑜到北苑,和江萍三人又就这“果蔬计划”的实施聊了很久,地里都已经种上了蔬菜,雇工也经过整改了,不存在什么问题,其实聊天的重点,是在于以后钱款的分配问题,路一守都还好,特别是江萍,虽然嘴上说的很含蓄,但叶晓瑜可以听得出来,江萍认为路家付出了这么多,到时候肯定要占大头。

    叶晓瑜其实早就料到了这一点,其实她也没有什么异议,这次的生意,确实是路家提供了很多,出地出人出钱的,而自己只是提供了一个想法而已,虽然在前世的时候,想法有时候比实物更加值钱,但现在是在农耕时代,也没有什么创意的概念,所以叶晓瑜很自知之明的打算“二八”或者“三七”分都可以,如果江萍要按照“一九”分的话,那她也没有办法,刚开始起步的时候,总是要多忍受一些,谁叫自己手头上没钱呢?这道理她还是知道的。

    东聊来西聊去的,三个人聊了一整个晚上,其中路芊进来了几次,可能是觉得聊天太过于无聊,便回卧房睡觉了。其实这一整个晚上,叶晓瑜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一直在点头应和而已,真正纠结的是江萍和路一守。这两人的纠结点,主要在于路一守想多分一点给叶晓瑜,地里也一直是她在忙活,十分的辛苦;但江萍就一直抓着路家投了那么多土地和金钱下去这一点,两个人争来争去,最后决定按照“三七”的比例分配,对于这个结果,叶晓瑜当然没有什么意见,她不仅没有意见,还有些感激路一守,叶晓瑜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和路一守之间到底有多相熟,即使再相熟,如今父亲已逝,路一守收留自己本就已仁至义尽,根本就不用考虑到自己在这个“果蔬计划”里的份额。

    操劳了一天,当叶晓瑜躺回自己床上的时候,感觉身上都快要散架了。不过想到今天的成果,瞬间觉得自己身上的疲倦也带上了幸福的味道。

    刘掌柜今天带了5个在京城做蔬菜买卖的商人,虽然磋商契约过程中有些艰难,但最后这5个人都签订了,也算是圆满结局。

    这5个人并不是那种“搞零售”的,而是“总经销”性质,之前越京市面上的蔬菜,都是他们先去“牙行”,也就是中间人那儿收购,所有的菜先集中到他们的手里后,再进行转手给底下的市场菜贩子,这就意味着,叶晓瑜他们差不多获得了全京城蔬菜的供货权。虽然并不是独家,但这也足够了。其实说实话,路一守虽然拿出几十亩地中蔬菜,但由于这是第一次,若真要搞成独家供应,即使对方肯干,叶晓瑜他们也不敢答应。天灾难定,谁知道一年四季会发生个什么自然灾害啊,万一断了供货,自己这边不得赔死。所以,目前这种方式,叶晓瑜已经十分满足了。可现在的她没有料到的是,即使是这样的供货方式,还是存在着莫大的漏洞,不过等她发现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想想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叶晓瑜莫名有些欣慰。手绢这单活虽然单一,但每月也有5两银子的收入,除去给刘妹儿的800文,自己每月还能入手4两多,自己和红儿的生活有了保障;然后是这刚刚开始实施的“果蔬计划”,这一单算是能够长远发展的大生意,虽然自己拿的份额不多,也不知道到时候拿到手的会是多少,但自己的第一步计划,总算是开始实施了,也算是开了个好头。

    在学堂上课的日子仿佛还在昨天,可是这一转眼的时间,就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而自己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总算在这个异时空找到了存在的意义。想想自己的前世,想想凌煜和路芊,叶晓瑜越发觉得人生说到底就是一出阴错阳差的舞台剧,只要不要偏离预定的轨道太过于离谱,无论过程多么的痛苦和难熬,到最后总是能够安然得到一个新的剧本。

    叶晓瑜自认为自己不算是个悲观主义者,有时候甚至会过于乐观,前世自己在得知渣男陈昊劈腿后也没有想要轻生就是最好的体现,至于后来的落水重生,那只是一个意外而已。所以,只要能够让她看到一丝希望,她就会觉得未来依旧是无限美好,值得奋斗。就像是现在,明明什么都还没有得到,但她依旧很开心,仿佛是在明天,就能得到全世界一样。

    两天之后,老五从隔壁的镇上回来。

    他在镇上对路一守和京城的大财主联合做生意的事情就有所耳闻,只是想到按照以往的一贯做法,路一守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老庚又年纪大了,江萍一介女流,最后肯定会交给自己去负责,所以也就没有多紧迫,趁着农闲,就在镇上多玩儿了几天。

    可是等到他回到路家庄的时候,才发现一切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子,路一守也没有像往常一样把管理的事情交给他负责,看到他,也只是像例行公事一样询问了镇上镖局的联系情况,其他什么都没说,就让他回去休息了。

    这叫老五怎么休息的下,他担心的是路家招了新人,把自己的位子顶了去,可是问了几个人,都说没有见着新人,也没有听说过管家要换人。听了这样的消息,老五多放心了点,不过,他心里始终卡着路一守新的生意的事情。

    但路家的下人都不是很清楚,柳妈又模模糊糊的说不出来,正当老五想着怎么向江萍套消息的时候,柳妈的大儿子路添富找上门来。

    这个路添富,就是上回在地里不愿意干活经常偷懒的那个庄稼汉。(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五章 暗流() 
一直以来他都仗着自己和路家有那么些亲戚关系,加上又和老五相熟,所以每回开工,他都是晚出早归,中途也时常休息,反正工钱每月照领,又没有人管着,不偷懒的才是傻子。

    银盘那片地算是个“肥缺”,倒不是因为有什么油水可捞,主要是干的活比那些种田的要轻松,但拿的工钱却一点都不少。不仅如此,由于是供自家吃的蔬菜地,平时也没有赶工的压力,每天只要定期去地里露个脸就行,有时候,提前和老五打个招呼,甚至连地里都不用去。

    照理说这份工这么闲,路添富应该再去搞个兼职之类的,补贴家用,但他却懒得出奇,平时不去开工,不是窝在家里吃喝睡大觉,就是坐在村口的小酒馆里吹牛喝酒,他媳妇却是个老实人,看路添富这个样子,也不敢说,不然,又是一顿打骂。而柳妈每天回去,有时候刚好撞见路添富在睡觉,最多是说几句,毕竟是自己亲生的,她也舍不得多骂,反正家里的钱够用,路添富每月的银子都自己花了,也没有用来补贴家用,不想干活就少干些,家里不是还有一个媳妇吗?只要把这个劳动力利用起来就行了。

    路添富在银盘那块干了好几年,无论有没干活,每个月都照拿一两的工钱,不仅是他,银盘那块的所有雇工,也都学着路添富,吊儿郎当的种些蔬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路家庄的蔬菜能吃多少,四个人随便种一两亩就够了。

    后来也不知道怎么了,路一守突然把老五叫去做别的事。将银盘这一大片的土地交给了叶晓瑜这个丫头片子负责,关于这个叶晓瑜的身世,路添富也从他娘柳妈那儿听说了不少,确实是挺惨的。原先老五负责的时候,他还顾忌着点,不来的时候都提前知会,但换成了叶晓瑜。这样的一个黄毛丫头。路添富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他的心理说白了就一句话,无论这块地让谁管理,反正他工钱照拿。活儿照样不干。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路一守竟然召集雇工开会,搞了一个新的规定,而且还把他调到了后院牲畜棚那边负责马、牛等粪便的清理和收集。但又不是管理这些牲畜的,只是一个捡马粪和牛粪的人。调整好岗位之后。不仅工钱变低,而且还每天面对着一大堆臭烘烘的粪便,更要命的是,这些畜生每天吃的多拉的也多。一天不清理,棚里就满是粪便,恶臭连天。这又是在路家庄内不按时清理的话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