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大业-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晓瑜其实特别不爽老五的态度。老五对她自己就不用说了,就算是对待路一守,从刚才的谈话来看,虽然表面上说的好听。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中基本上没有一句真话。路一守又不傻,这连叶晓瑜都能看出来的事情。他不可能不知道,只是。现在叶晓瑜还不知道为何路一守对他如此的纵容。想到这里,她决定回去问问红儿,这老五敢在路家如此的蛮横,肯定有什么关系牵涉其中。

    红儿虽然年纪和叶晓瑜差不多,但她在路家庄的“资历”可要比叶晓瑜老的多,老五这样横行霸道,肯定不会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叶晓瑜就不信这偌大的路家庄里完全没有他的“私料”,像八卦这种东西,一旦只有有一点风声,自己肯定能够打听的出来。

    回到路家庄后,叶晓瑜便急匆匆的往南苑自己的院子里走。如今路芊搬到北苑,这偌大的南苑,就只剩下叶晓瑜和红儿两个人,还好院子里的矮树丛和草坪有人定期修剪,不然,单就靠着叶晓瑜和红儿两人,这南苑里早就荒草丛生能藏的下野兽了。

    红儿正在院子里和刘妹儿一起做针线,两人有说有笑的,气氛十分融洽。看来,在自己不在的时候,这刘妹儿也不是个内向的人。可叶晓瑜自认为自己对她的态度还是十分友好的,表情也完全的不会严肃,不知为何,每次见到自己,这刘妹儿总是有些战战兢兢的,难道是因为自己小姐,是她的雇主,所以她不敢造次?算了,如今手头上的事情这么多,叶晓瑜也懒得去探究刘妹儿的心理活动,打算等过段时间生意上的事情稳定下来后,自己再好好的找她聊聊。

    看到叶晓瑜到家,红儿便起身去厨房张罗晚饭,说是“张罗”,其实晚饭红儿早早就做好了,现在要做的只是将放在原先烧热水大锅里热的饭菜拿出来而已。

    “红儿,老五和路家是不是有什么亲戚啊?”

    晚饭后,送走了刘妹儿,叶晓瑜回到屋内向红儿问道。刚才饭桌上因为有刘妹儿在场,叶晓瑜就没有提起这件事,虽然刘妹儿看上去十分老实本分,话也不多,但毕竟是外人,且刚来没多久,知人知面不知心,叶晓瑜在对别人了解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是不会擅自说些重要的事的,即使这个人看上去十分的靠谱。现在刘妹儿不在,叶晓瑜也就没有什么顾虑。

    “呃……小姐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我来的时候,五叔就已经在这里了。据说他之前好像是个木工,是通过夫人的介绍才来路家的。哦,对了,我好像有听柳妈提起过,五叔是夫人的娘家亲。”

    红儿一边摸着脑袋,一边回想道。虽然她不知道叶晓瑜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突然问起,但她肯定有自己的理由,所以就将自己所知道的全部告诉叶晓瑜,一边说还一边回忆,生怕说漏了什么。

    “夫人娘家?”

    叶晓瑜有些疑惑,自己来路家也有小半年了,但好像从未听到过路芊的舅舅、外婆之类的事情,就算是春节,也只是江萍一些娘家的远房亲戚来,从未见过,也未听过江萍娘家人来这里。路家庄关于江萍娘家这一块,好像是个禁区,从没有人提起过。正因为如此,之前叶晓瑜也没有想那么多,如今红儿这么一说,自己倒是发现了这其中的怪异之处。

    “小姐,我偷偷告诉你一个事情,是银花姐跟我说的,夫人娘家的父母、姐妹、兄弟全部都死光了,就只剩下她一个人。当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好像是一场大火,还好夫人那时已经嫁到路家了,不然……,还有,五叔我听柳妈说是夫人娘家的隔一房的堂兄,但流的却不是江家的血,是同村人的孩子过继来的,现在夫人娘家走动的,也就是五叔这么一户了……”

    叶晓瑜都快要被红儿讲的老五与江萍的关系绕晕了,又是隔一房的,又是过继的,又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如果拍成前世的电视剧,都可以整成好几十集的豪门争斗剧了。这些关系,叶晓瑜扯不清楚,也懒得去扯,但抛开这错综复杂的关系来看,似乎其中有些事情可以串起来。

    对于老五是经过江萍的介绍才进来路家庄当管家的事情,叶晓瑜是知道的,老五那横行霸道的样子,估计是仗着自己是江萍娘家亲的身份,如果红儿的话是真的,江萍现在娘家没人,只剩下老五这么一房勉强扯上关系的亲戚,为了不让路一守这边的亲戚看不起她,江萍肯定会大力的扶持自己的娘家,娘家富裕,自己也有面子,走出去腰杆也要挺直的多。而路一守也是看在江萍的面上,才对老五这吃里扒外、贪心蛮横的态度多方容忍。

    叶晓瑜又想起去年那个炭的事情,那次,明明路一守当着自己的面辞退了老五,可过了好久,老五还是一如既往的在路家横行,自己当时还疑惑来着,如今看来,那时肯定是因为江萍在背后帮他了,这也难怪,有一个当家夫人撑腰,老五当然是有恃无恐的了。

    “还有,小姐……”

    红儿看自己的消息对叶晓瑜有用,十分高兴,又凑过来,悄悄的说了个话头。那小眼神好像是在等着叶晓瑜再次问她,十分搞笑。

    “没想到咱们红儿这么利害的,还有什么消息,说来听听……”

    看出红儿的小心思,叶晓瑜笑着问。

    “闹鬼的那天晚上,我不是去银花姐那儿过夜吗?夜聊的时候,银花姐跟我说,在私底下老爷其实是很害怕夫人的……什么事情,都要先跟夫人报告一下,银花姐因为长年跟着夫人,经常不小心撞见这种事。”

    怕老婆?原来如此,那所有的事情就都可以说的通了。

    叶晓瑜之前还一直觉得奇怪,大业国律法明确规定男子是可以三妻四妾的,但路一守却只有江萍一个正房,路家庄竟然没有二娘、三娘这些小妾的存在,如果路家很穷那就算了,关键是路家在泉秀村算是大户,这就有些不科学了。因为在大业国,男人三妻四妾不仅是家族传承子嗣的需要,还是权势与地位的象征,说白了,就是女人在这个社会几乎没有地位,被当做物品来交易,拥有的越多,说明家里条件越优厚,社会地位也越高。所以,不用说京城的大户,就算是这小小的泉秀村里,家境好一些的小地主,家里也是有纳一两个小妾的。但堂堂的路家庄,却只有江萍这么一个正房夫人,由此可见她在家中的权力与地位。不过也亏得路一守父母过世的早,族里亲戚也少,而且都已经搬到旁边的镇上去了,平常走动的少,只有逢年过节互相串门,而路美娇又住在路家庄里,也不好说什么,不然,就凭着江萍这么霸道的行事作风,早就被族里的唾沫星子淹死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八章 食材() 
老五视叶晓瑜为眼中钉,还好这单生意阴错阳差的把路一守拉进来,路家有份额在,江萍再怎么维护老五,也不可能让路家吃亏。不然,如果就只有叶晓瑜一人的话,老五若是从中作梗,不管到头来是否能够报复回来,叶晓瑜肯定是要先被坑一下的。

    这般联想了一下,叶晓瑜突然间为自己感到庆幸。

    被路一守这么发威了一下,老五果然收敛了一些,等路一守和叶晓瑜隔天再去地里看时,和之前所见的简直有天壤之别,不仅地犁的整整齐齐,而且还在旁边挖了一条小沟渠,虽然这边没有泉水引进沟渠进行灌溉,但有了这么一条小沟,将运来的水通过沟渠流向地里,比提着木桶进行人工浇灌要方便许多,而且所耗费的时间也减少了许多。

    这一大片旱田,虽说土壤的肥沃程度与越京北区那上好的良田没得比,但已经称的上肥沃了,这么肥沃的地,拿来种植蔬菜已是罕见,如果价钱再调的合适些,京城那些店家肯定会买账的。

    越京北区的田地肥沃是肥沃,但里面种的菜卖的价格也是贵的惊人,不过由于交通运输的问题,再加上老百姓的小农思想,这钱也只能给越京北区的商人们赚了。一来大家没有这种买卖的意识,种菜大部分是为了自己的家庭需要,即使有多余的,也都是储存起来,很少想到要拿到城里、镇上去卖;二来农村中大部分人所拥有的地并不是很多,但子嗣却很多,除去上缴的粮食税,卖给官府粮食后,许多人也只能维持生计。解决温饱问题。

    “果蔬计划”开始实施后,叶晓瑜越来越觉得自己最初的想法确实有些天真,没有考虑到实际的问题,当初的向村民收购蔬菜、水果,然后再卖给京城店家的设想,根本就不大可能实施成功,人都有仇富的心理。如果让泉秀村的人知道自己是低买高卖。从中赚取差价的话,即使肯卖给自己,也是会将价钱抬得很高。不过还好有路一守的加入。替自己解决了土地、蔬菜等的来源、供应问题,卖自家地里种出来的东西,外人就算是看红了眼,也是无计可施。

    因为京城的老板要来这边地里“考察”。所以从京城回来后的几天里,叶晓瑜都跟着路一守在地里忙活蔬菜的事情。忙一下就将了自己叫村里铁匠打铁锅的事情抛诸脑后,直到人家派人送到路家庄,叶晓瑜才想起来,火锅的“盆”已经可以收货了。

    铁匠铺的伙计送锅来路家庄的时候。叶晓瑜正和路一守在地里,这东西是路芊收下的,还帮叶晓瑜付完了余下的款项。所以。当那天晚上叶晓瑜回到南苑时,就收到了巧儿送过来的铁锅。

    铁锅做的还不错。基本是照着自己所画的“图纸”做的,用手摸了摸,质量也算不差。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多了,叶晓瑜觉得,自从上次自己陪着路芊去京城之后,她对自己的态度改善了好多,不仅不会再针对自己,而且有些事还会稍微的帮助一下。像叶晓瑜如今这样每天跟着路一守在外面跑,如果换做是之前,路芊早就赶过来破口大骂了。虽然叶晓瑜不会太在意路芊对自己的态度,但如果路芊不再处处针对自己,她俩能够和睦相处的话,那是再好不过了,毕竟,叶晓瑜嘴皮子功夫虽然了得,但没有谁是愿意成天生活在与别人的嘲讽与找茬中的。

    看到这个锅,叶晓瑜就想起桌子。都好几天了,不知道晴朗的桌子做好了没有,他难得有一次这么“热情”的主动帮助自己,叶晓瑜也不好意思去催他。反正自己这几天没空,火锅的食材也还没准备,晴朗那边就先缓缓好了。

    说到这次关于火锅食材的打算,叶晓瑜可是有好好的筹备了一番。

    泉秀村算是大业国的偏北部,且处于内陆地区,鱼类有是有,但基本都是淡水鱼,前世的叶晓瑜是地地道道的南方沿海地区的人,吃惯了海里咸水鱼的人,突然之间吃起淡水鱼,叶晓瑜每次吃鱼总觉得那鱼里面有十分浓重的土腥味,加上这边烹饪手法单一,做最多的就是加猪油、葱的清蒸鱼,每次红儿这样做,叶晓瑜都懒得动筷子。

    肉这边倒是很多,像鸡肉、鸭肉、鹅肉、猪肉、羊肉等都是比较常见,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动物的肉,但这边肉的做法,吃久了,叶晓瑜也是不敢恭维。但这儿的牛肉却不常见,因为大业国是农业国家,而牛是重要的耕犁和交通工具,因此,拥有牛的家庭很多,但杀牛的人基本没有,而且在这边,杀牛是要经过官府批准的,因此,市面上牛肉真的很少,即使有,也都是供应给王公贵族、大地主之类的富裕人家,且价格十分昂贵,平民百姓家里即使是逢年过节,也是很少有吃牛肉的。

    但叶晓瑜喜欢吃牛肉,前世的时候,她每次在外面吃火锅时都喜欢点腌制过的牛肉,这里所谓“腌制”,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那种腌制很久,咸的要死的牛肉,而是生牛肉切片加上各种调料和辣椒末拌匀,让牛肉变得有味道。用这种牛肉涮火锅,叶晓瑜每次一个人都可以吃上一大盘。

    来到这边之后,由于官府的这种特殊规定,她都有大半年没有吃过牛肉了。所以这次的火锅食材,叶晓瑜打算特意去一趟京城采购,顺便“斥巨资”去午市买些牛肉和调料回来,路家庄的厨房里调料是有,但只是一些基本的盐、酱油、辣椒面、白糖之类的调味料,但要成为吃火锅的蘸酱,这些肯定是不够的,所以这一趟,肯定要花不少钱。不过一想到这次筹备火锅并不是纯粹为了自己过嘴瘾,而是要请路一守他们来吃,叶晓瑜心里就舒服了些。

    经过叶晓瑜连续跑了几天地里之后,那些适宜在早春种植的菜苗差不多都已经下种,远远望去,嫩绿的一片,十分的养眼。本来按照路一守原先的打算,叶晓瑜是不需要每天往地里跑的,只要老五在那里看着就行了。可自从那次去地里“突击”完了之后,路一守便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虽然碍于江萍的面子并没有对老五作出什么惩罚性的行为,但等老五平整完土地之后,路一守就派了一个去镇上联系镖局的任务给他,把他支走了。老五一走,地里便没有人看管,路一守平时忙于他的南北生意,不可能每天都守在地里,种菜苗的任务就落在了叶晓瑜的身上。当然,地里菜都是由路家的长工种的,叶晓瑜并不需要像之前一样全部亲力亲为,她只要每天定时的到地里,看看进度,别让那些人偷懒就行。

    说是容易,但做起来,却没有那么顺利。

    这些种菜的都是长期受雇于路家的长工,之前一直是跟着老五,由老五管着,但现在突然管事的换成了年纪轻轻的叶晓瑜,长工里面一两个人,便生出了不服气的心理,有时候甚至表现在了行为上,比如像没干一会儿就坐在田埂上抽起旱烟,早上太阳都升的老高了才开工这样的事层出不穷。叶晓瑜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老五教唆的,但有一就有二,这片地路家一共雇了4个人,没做几天,其他的三个人看到有人偷懒,便有样学样,有天叶晓瑜上午的时候到地里时,那片地竟然一个人都没有。

    叶晓瑜当场就怒火上冲,像这样怠于开工,到时候赶不上京城那边店家过来的时间就惨了,虽然具体时间还没有确定下来。

    强忍着火气,叶晓瑜回到路家庄,找路一守问这些雇工的工钱是怎么结算的,受雇于人,帮人干活,最关键的不就是追究个工钱嘛,叶晓瑜决定把干活的效率与工钱进行挂钩,这样就不信制服不了这些人。

    一问才知道,这些人的工钱是月结的,每月差不多1两银子这样,路家对工作时间并不限制,他们自己可以另外找活干,只要路家需要人手的时候,要及时过来帮手就行。听完路一守话,叶晓瑜差点吐血,好歹路一守也算是个走南跑北的生意人,可是对于雇工方面,规定的也太松了吧,可能是碍于都是同村人,路一守竟然连一个惩罚条款也没有,这种条件下,就是换成是叶晓瑜自己,她也会偷懒的。

    这样的规定可不行,不用说以后那片地里的东西长出来后叶晓瑜也有份额,就算是完全不关自己的事情,看在路一守只凭着一份信函,就这么收留自己的份上,她也不能在知情的情况下,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人白拿着路家的工钱在那边不干活。

    这样想着,便向路一守提了一个建议,简单来说,就是“多干多拿”。

    路家庄田地多,但人丁少,真正能够干活的男丁就基本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路家庄下面的雇工就有几十号人,这还不包括那些临时叫来帮忙的短工。路家那些地,除了租给别人的,其余的种植全部都靠这些雇工完成。因此,虽然路一守没有明确的说明,但路家每年花在雇工上面的工钱就得有好几百两白银。近年来,路一守靠做“南北运输”的生意确实是赚了不少,但这么一大笔的开支,都可以给几个普通的家庭吃上好几年了。不是叶晓瑜乌鸦嘴,但做生意这种东西,有时候也是要靠时运的,再加上路一守所做的是粮食生意,在大业国这种对粮食、铁、盐实行严格专营管制制度的国家,谁知道以后国家的政策会怎么变,所以,趁着还能赚钱的档口,还是少花点钱,多存点才是正点。(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九章 雇工大会() 
趁着这个契机,更改之前路家对雇工的管理方法,特别是工钱结算方法,将原来的每月领取固定工钱,改为以效率论英雄,干多少拿多少,多干多拿,超额完成任务的人,除了每月的工钱外,年终还会有额外的奖金。至于那些偷懒的,没有按时完成的,每月要克扣一半的工钱,连续两个月这样,就直接辞退。

    “晓瑜,你的方案好是好,但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这样会不会太严格了?”

    听完叶晓瑜的建议,路一守虽然赞同,但还是有些担忧的问道。那些雇工都是村里人,本来路一守富起来后就已经很遭人嫉妒了,现在再实行这么严格的制度,就怕村里的那些老娘儿们在那里嚼舌根。

    “路伯伯,那天地里那乱糟糟的样子,你也看到了,这个方案如果实施了,勤劳肯干的人不仅不会责怪你,反而会更加感谢咱们路家;而那些本来就不想干活的懒汉,留在路家也没有任何意义,刚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辞退,然后再找一些肯干的新人。”

    叶晓瑜看着路一守说道,他虽是个商人,但却是特别的宅心仁厚,前世职场上经历了那么多的尔虞我诈之后,其实叶晓瑜并不是特别的喜欢“老好人”,因为无论是在哪里,在哪个时空,大部分人都不会因为你的好而心心念念,反而会因为这种好而形成习惯,最后变得理所当然的索取,一旦不再给予,那些人不仅不会感激,甚至会加以责难。像路一守刚才所担心的,就是这个样子。路家富是路家的事。路一守完全没有责任要给村民这些工作,而目前的情况是,路家雇了村民,每月按时给他们工钱,现在想要解雇几个懒汉反而怕被别人嚼舌根讲闲话。也许是叶晓瑜太过于消极和悲观,她一直认为“人性本恶”才是真理。

    “可是……”

    虽然叶晓瑜说的很有道理,路一守在惊叹其的头脑的同时。也很赞同。可是,他是个很好面子的人,真的很怕别人在背后戳他的脊梁骨。

    “别一直可是可是的了。我倒是很赞同晓瑜的观点,你那每月大把的雇工开销,早就该省省了,再说了。你每个月花那么多出去,我也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