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张想了想道:“你贵十几倍,让人怎么接受,怎么推广?”

    高方平道:“暂时我没打算推广,猪钢2号的产能不是说起就能起的,仍旧需要时间发酵。目下,只能供给轴承和轮机的验证。再说了,蒸汽机试车成功后,难道您没有好处,你我都是匠作监的,到时候老子们两个分别生产两种型号的机器,以丧心病狂的价格,卖给兵部和工部使用,这难道不好?”

    “这个可以有。”总算听到了赚钱的思路,张商英就放心了,论圈钱的能力这小子当然是很厉害的。而且他小子机灵,不会吃独食,他吃肉也会带着皇家吃肉的。匠作监的钱几乎都是他挣来的。

    “然而。”高方平又摸着下巴道。

    又听到这个词,老张有点想把他打死,眯起眼睛道:“难道又转折了,我为什么要说又呢?“

    高方平道:“相公明见,工程院它属于皇家江南造船厂,而江南造船厂建制,现在又被你们一干奸臣摆弄,划入了匠作监。那么理论上匠作监每年的经费分享,您可不能厚此薄彼,须知京城本部就算是亲儿子,但我江州那群,却也真不是后娘养的,您不要在经费拨付上动手脚啊。”

    张商英有些老脸微红,要是不专门提出来,那么是的,虽然都是匠作监,但管事的是张商英,那么汴京本部的确是亲儿子,江南造船厂的确是后娘养的,经费怎么可能一样。

    这才是高方平最担心的事,原本在江州官府名下,经费想要多少就要多少,因为可以通过钱庄对江州官府放贷,把资金源源不断的注入造船厂。但是现在江南造船厂律属皇家,高方平虽然是造船厂总管,但上级“部委”是匠作监,张商英这孙子如果卡脖子,真可以让高方平的施展余地大幅减少的。

    见张商英在迟疑,高方平再道:“行不行一言可决,是的,我摆明了就是对您这个上级部委勒索,给你蒸汽机项目图纸和全套思路没问题,条件是,松绑我江南造船厂财政大权,我可以不要您拨付一文钱经费,但我江南造船厂需要财政和债券自主权,也就是说我高方平根据项目进展要求,可以不通过您的审批、而让造船厂发行债券。此外,抛去对江州地方官府缴纳的税费外,我需要您承诺,五年内,匠作监不收我江南造船厂利润。五年后十年以内,一半的造船厂利润提留本厂,作为技术研发公积金,匠作监仍旧不可干涉。至于十年后,我管他洪水滔天,全部交给你们了。”

    张商英脸颊开始抽搐了,这小子的要求简直丧心病狂。他的赚钱能力有多强,那是从来无需怀疑的,但他的条件竟是几乎十年之内,匠作监这个上级部委不能获得利润。妈的他小子区区一点奇技淫巧,只三年时间都给匠作监赚了几百万贯了。若十年不收江南造船厂保护费,那真的是个黑洞。

    张商英苦笑着想,恐怕最终属于皇帝的一亿贯利润,会被这头丧心病狂的鲨鱼截留。

    “你要不要这么狠?”张商英泄气的道。

    “我真有这么狠。条件就是如此,你可以不要蒸汽机,等我的机械怪兽出来带着大宋腾飞,我猪肉平名留青史,而你干瞪眼。或者你我达成协议,放弃现有经济利益,和我一起享受蒸汽机之父名誉,一起名留青史。”高方平嘿嘿笑道。

    为了名留青史老张也是够拼的,恶狠狠的拍桌子道:“笔墨伺候,拟定协议。反正不是坑老夫的利益,是坑皇帝的。由此而来的一切后果,譬如皇帝被忽悠了不高兴,那不关老夫的事,由你去和皇帝扯犊子。”

    “说可以这么说。然而你是匠作监主事,这事若捅出篓子后你说‘这不关我事’,你自己都不信吧?所以到时候,仍需你我一起和官家扯犊子。有福同享,当然要有难同担的。这乃是讲义气的基本逻辑。”高方平道。

    张商英无奈,受不住巨大诱惑,达成了协议。换取那些传说中的机械怪兽的图纸和设计……

    事实上张商英又上高方平的蛋了。

    人家江南船舶工程院乃三个设计方案,谁优谁劣暂时不知道的。在以前的计划里,船舶工程院会三个项目组一起上马。但那完全是烧钱。全部项目都集中在江南也太拉仇恨,风险太大了。

    此番不但和张商英换取了利益。还成功把其中一个设计方案,交由匠作监本部验证。那么蒸汽机项目的经费,相当于张商英承担了三分之一,到时候被人弹劾,好歹也有老张在京扯犊子不是。

    此外论技术,论工艺,在验证的初期而不是量产阶段,肯定是张商英的匠作监本部更强,有他们加入竞争,相互研讨,总体而言会减低整个项目的技术工艺风险。这是肯定的。

    所以很显然,这次张商英又被小高卖了,然后正在帮小高数钱。

    出来混是要还的,高方平用麻将帮他们赚钱,总得在其他地方弥补不是……

    “什么!十三倍的钢材价格?高方平疯了吗!”

    “他疯了还是没疯并不知道。但有传言,目下他的黑科技猪钢2号太厉害了。”

    “不就是黑乎乎的铁吗?能厉害到什么地方去?”

    “听说已经被验证。以那种材料工艺制造的轴承,寿命是以前轴承的三倍起步。以前啊,轴承的出现虽好,但总归还是磨损较为严重,只能作为富贵人家的招牌奢侈品。真是搞生产的人,还是有诸多不便,使用频繁的沉重车辆,几乎每两月都要更换轴承。现在,虽然价格有所上升,但不论匠作监还是猪场生产的轴承,都承诺了保修半年。厉害了,这个时代的运输成本和运输风险如此大,其实做大生意的人不在乎轴承价格的上涨,他们需要的稳定,减少维护而来的各种麻烦。所以消息才放出来,又是订单爆满,纷纷都订购新材料工艺的轴承。”

    “无法想通,价格贵十三倍不是小事,为何有人接受。”一个秀才问道。

    另外的人解释道:“傻了不是,和那些奸商比你算术真不咋地。只是新材料贵十三倍而已,但是轴承的售价里,材料比重因素只是三层。所以轴承的整体价格,只是上升了四五倍,加之三倍寿命的保修,于是折算下来轴承价格只贵了不到两倍左右。再者说一辆轴承车的价格,轴承占比因素也不是全部,所以最终摊薄到了终端运输车辆上,价格的上升是没想象夸张的。却能大幅减少运输和生产中发生的幺蛾子。我要是有商队要走货,肯定采用新轴承无疑。”

    “就是,人家猪肉平也说了,往后越来越便宜,用量越大越便宜。”

    “我也很感兴趣啊,非常期待这种新材料制造的刀剑什么性能?”一个有合法带刀资格的武将参与讨论道。

    当即引来一阵鄙视:“你似乎还活在上个年代?你们村是不是才通报纸?人家这种新材料牛逼的在于,可以用铸造方式提供接近于锻造的性能。那叫工业量产方式。既然是刀剑那肯定是锻造的,既然是锻造,用新材料和老材料理应没有多大区别,属于浪费资源。”

    不过又有观点反驳:“错了,这位将军其实说的才是正理,新材料的面试,是我大宋至今无出其右的战略意义。试着这样去想,我大宋即便是最精锐的捧日军,又有多少编制能用好的锻造兵器?根本没有,除了军官,普通士兵的兵器都如同农具一样,割草都会缺的那种。你想啊,近百万禁军的装备若全部采用锻造,恐怕得有千万高手匠人才可以供应,但现在猪肉平厉害了,这是我大宋第一次战略级的生产力跨越,猪钢2号的诞生,必然导致五年至八年内我大宋军队脱胎换骨,全体以铸造工艺的装备,却取得接近锻造性能!”

第618章 朝廷对高方平去留的建议() 


    越说,这个愤青大棋党越是眉飞色舞的样子。

    跟着却被一群秀才用芋头打得满头大包。

    汗,在大宋不但是醉生梦死的风气,这些文人更讨厌把钱花在军备更新上的。哪怕同样的事你小子用农具来做比喻,效果就截然不同了不是。

    不但愤青被打跑了,那个来自捧日军的小军官也被芋头砸的乱跑。

    在私下,在别处是敢教这些秀才做人的,然而在汴京不敢。不是会遭遇文臣的迫害,而是首先就被一向讨厌麾下找麻烦的高俅吊起来坑死。

    是的高俅的官就是这样做的,他整麾下的士兵和军官,真比那些文臣还猥琐。

    对此的热议仍旧没有停止,终于有人把节奏带刀农具的更新上去了,大头百姓最直观的愿景是多多订购,价格快些下降,那就再也不缺少耕牛了,购买犁车,一家老少就算是无牛户,也可以有相对不错的耕种效率,皆因新材料出世前犁车强度仍旧不够,磨损相对严重。

    “这个啊,猪肉平好是好,可就是太贪财太黑心,此点很不好。十三倍的价格,又爱又恨啊。”

    “没办法,奸商的节操,他猪肉平又不是圣人。谁拿他也没有办法。前阵子他在江南抗住了蝗灾,收购了蝗虫,陛下害怕他的蝗虫卖不出去,竟然怂恿大儒张商英带头吃虫子。虽然老张宁死不从,但是从这事能看得出来,皇帝有多支持小高赚钱。”

    “其实小高已经很不错了,人家凭本事做生意为啥不赚,其他那些官僚仍旧从社会大幅的吸血,却没有贡献。吃相远比小高难看的太多了,根本不是一回事。”

    “你这么说,老子竟破天荒的觉得,猪肉平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可恨?”

    “原本就是如此。”

    越传高方平就越神,并没有人知道所谓的新材料是哪来的,都以为他会妖法天生就有。实际上就是那些造成汴京小雾霾的大烟囱三年如一日的烧钱烧出来的。

    有传言猪肉平早想和藤元芳单挑了,新材料的研发成本,起码有许多都是被开封府罚款发去了。

    要问那些钱去哪了,当然不是户部。都成为开封府公务员们的福利了,最大的份额当然进了藤元芳的口袋,估计事后他随便缴纳点岁币给蔡京就了事。

    这还因为是高方平在主导项目的缘故,若是换个普通商人早就破产关门滚蛋了。

    纵使如此,高方平仍旧一怒之下彻底放权,上书朝廷和皇帝成立“京县”直辖,他藤元芳有种,让他去罚朝廷的款,看张叔夜们不把他虐的死去活来。

    汴京的震惊党恐怕比江州还多,一时之间,猪钢二号的热度第一,再一次把高方平推上了风尖浪口。

    要问本年度十大关键热词,那绝对都和猪肉平有关。

    “厉害了猪肉平,但是他为啥总这么草根猥琐,好好的材料,他要命名猪钢,哪怕叫个羊钢马钢牛钢也可以啊。”

    “就是,他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刺激了?”

    “要理解,我是挺他的,但要承认有时候他会凌乱。”

    ……

    不止民间热议,今次的朝会,赵佶偶尔心情好,也来参加了。

    张克公总算抓住了机会,正式开始弹劾道:“陛下,此番汴京乃至天下,闹得沸沸扬扬,高方平发明的材料虽然厉害,但太激进,浪费了太多资源,污染了我汴京环境和水土,并且他功利心实在太重了,高于普通材料十三倍的价格,便足以证明了他的不合时宜。”

    张克公这一开头,顿时形成潮流,几乎众口一词开始扯犊子:“陛下威武,尽管传的神乎其神,可终归没人见识过。或许新材料是相对神奇些,却也不信它能上天去,除非能降低售价惠及我大宋朝廷。否则该是管管他高方平了,他占着有皇家制造牌子,整天胡搞瞎搞,粗暴的诈取百姓钱财,败坏陛下之名誉。”

    赵佶便晕了,要不是对小高印象较好,那真要犯糊涂的。他并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却知道又有人眼红,高方平又得罪人了。

    好在张商英此番事件中从高方平处获利了,便出列道:“陛下有所不知。高家的钱那也是钱,是他们赚的。臣得说句公道话,和他们某些人相比,小高吃相总体已经不算难看了。”

    “张商英你休要猖狂,朝廷上扔什么黑话,某些人你又是指的谁?”刑部书王祖道出列指着老张道。

    “王公明见,下官没什么意思。我只是对陛下说出实情,高方平研发是要花钱的,所以从商人角度,他需要收回成本并盈利,这并无毛病。论及官员经商,也不是他开的先例,站在这里的诸公都有自家业务,我张商英也有,这不是秘密。”老张说道。

    赵佶听得频频点头,是啊是啊,大家都是生意人,朕的匠作监也坑了你们不少钱了,嘿嘿。

    又混乱了一下后,也没什么结果,又都安静了。

    赵佶又道:“不过朕这心里也好奇,这个新材料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你们谁给朕说说。”

    于是大家往后缩,他们一般只负责黑猪肉平,至于新材料有什么用处关他们鸟事,谁也不知道。

    张商英非常奸诈,不说军事说农事,抱拳道:“回陛下,新材料之运用对民生之改良,乃是战略意义。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强度,能做到许多以往材料不能承担的事。最简单的例子是,若农具用上了这种材料,不但能减轻重量,节约国朝铁矿消耗,还能让老百姓提高效率,减少农具的磨损,增加粮食产出。”

    赵佶一听便高兴了,看向张叔夜道:“果真如此吗?”

    张叔夜思考片刻出列道:“回陛下,臣没有亲眼目测新材料特性,所掌握的目前仍是民间消息,于是不对此指手画脚。不过臣能肯定的在于空穴不来风,高方平虽然有非常多的毛病,不被大家喜欢。不过捣鼓诸如此类的东西,他厉害不含糊。目下大宋的革新,那些已经证明成功的、取得效果的,几乎都和他有关。”

    蔡京出列道:“小高他的确有两下子,不过说起来此乃陛下之功劳和神武。在选人用人上,陛下是有独到之心得的。若非当初官家力排众议启用小高,给他制造牌子,也没有今天的各项革新。”

    赵佶当即笑道,“就是,小高是可用的。朕并不是因老高卿家的关系而任人唯亲,朕乃是因为一早观察他骨骼惊奇,像个吉祥物,虽略疏于文采,但是人够机灵,这才破格启用的。”

    蔡京当机立断的道:“经由此,臣提议,委任小高出知大名府。官家以为可否?”

    赵佶不禁楞了楞。

    至于其他人,真被这个消息打的措手不及,人人色变了。

    不明白老蔡是不是老糊涂了,还是脑子坏了,为何一反常规的于这个关键时刻,提及让高方平知大名府。

    梁中书离任后,围绕谁知大名府的事件,无数势力早就狗脑子打出来了。但是几位几位相爷之间因无法平衡利益,所以大名府一直空置着,没有说法。

    至于皇帝?很抱歉,如今大宋这位皇帝没心没肺的,他并不知道他的大名府此时无人做主。赵佶他就有这么萌。

    要说把猪肉平调离江州,蔡党肯定是没有意见的,那么拉仇恨的一个酷吏扎根在最黑暗地区,谁都受不了。可就算要知府,好歹把他弄去成都府和大理撕逼去啊,弄去大名府什么意思吗,还嫌蔡党死的不够快?

    不过现在的朝局瞬息万变,尽管这么离经叛道的提议出现了,却暂时没几个不同的声音出来反对。

    刑部的几个官员想动,但以往高方平的大对头王祖道画风便了,瞪了一眼,便把属下瞪的又缩了回去。

    张叔夜方面的人也想说话,也被老张瞪了回去。

    所以都是老狐狸,形势诡异下,几个最反高方平的大对头忽然沉默了,以至于其他的鲨鱼们虽然不知道内幕,但他们不傻,在高方平因新材料立大功,皇帝如此高兴的现在,于是谁都不说话了。

    不了解内情的时候就不说话,这乃是这些家伙明哲保身的方式。

    见都不说话,赵佶便念着短胡须道:“太师何故有此提议呢?”

    蔡京道:“大名府乃我大宋北方第一战略重镇,长久空置,没官家信任的能臣进驻不妥。又因临近年底,老臣审核吏部行文,发现高方平之作为功绩极其突出。不但出乎意料的顶住了江南两次大灾,还一举把江南民生提升一定层次,做到夜不闭户,无人失业。这些都是事实上存在的。固然他也有他的一些激进和过失,但人无完人,根据陛下早前‘无需用完人要求他’的最高指导思想,加之他功劳和资历已足,此时北方形势敏感,水泊狠人聚集一万五千余众,最熟悉北方形势的时文彬和裴炎成也建议朝廷启用高方平前往督导北方战略。高方平他本身,亦是陛下最早任命之守望水泊之肱骨,于军事谋略上亦有过人之处。”

第619章 天地无毛() 


    第619章天地无毛

    顿了顿,蔡京前一步正式道:“基于述综合理由,经多番之思考,臣门下侍郎蔡京代表大宋朝廷对皇帝建议:启用高方平知大名府”

    赵佶念着短胡须笑道:“论功劳和资历,以及才能,小高固然没问题。却还是太年轻了。”说着看向张叔夜道:“张卿意思呢?”

    张叔夜只得出列道:“太师之理由有足够说服力。尽管老臣担心他离任江南的一些后遗症,但相较而言,目下北方形势更需要他。想必他也能和江南方面做好交接,所以臣支持启用高方平,为陛下、为朝廷镇守北方战略。”

    张克公想了想,有点耍赖的样子道:“你们都别用‘等傻子拉仇恨’的眼神看着我,我只说高方平他喜欢违法乱纪的赚钱坑人,又没反对他去大名府,事实本台还真的认为,北方形势严峻,非得这酷吏前往才能成事。基本,老臣支持太师提议。”

    在陶节夫的角度,要不是皇帝和张叔夜护着,老陶早把高方平拖去吊死在宣德门了。

    老陶太清楚他小子的猫腻了,妈的水泊的贼寇其实是他故意放纵出来的。老陶甚至怀疑,这是他高方平反向用来要挟朝廷的计谋。

    不过介于事实北方的治安形势和匪患、并没变得更坏,相反要以前好些,这还真算他枢密使的功劳。加之目下一个大员都不反对,并且两个宰相一个“纪委书记”保举,我老陶吃错药了去唱反调。

    与此同时,陶节夫是带兵的帅臣出身。他谁都了解军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