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女当即唧唧咋咋的讨论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很快就弄出了一套可行的办法。不过就是想出一个办法,也花费了三女不少时间,眼看着都到晌午,都没来得及吃东西的三女,肚子却是开始抗议了。
在这宅院中是没有东西可吃的,甄宓当即又拉着两姐妹向自家奔去。走进家门,巧不巧的碰上了再次前来拜访的冀州大族子弟,不过甄宓却是脚步不停,直接向内室走去。
“小妹想要以诗文会友?”忙碌一天的甄尧回到家中,便听到张瑛说起甄宓的事,摸着下巴思索片刻,摇头笑道:“这就是那几个丫头想出的法子?她们也不怕自己诗文水平不够,被人拔了头筹?要知道大汉能人异士可有不少啊!”
张瑛却是掩嘴轻笑道:“这倒不用担忧,小妹的才学你我有目共睹,毫不夸张的说,即便是毋极城内,能在诗文上比的过她的男子,也就只有夫君、孔明先生与陈琳先生。毋极尚且如此,冀州还有何能人不成?”
自己夫人如此说,甄尧哪会不知道她的意思,摇头问道:“这么说,你也同意她们这么胡闹了?”
“这不是夫君自己做主的吗?”张瑛有些好气又好笑,右手轻捶甄尧臂膀,开口道:“何况城内夫君和几位先生都在,就算她们不敌,也有夫君与昭姬妹妹相帮啊。难道夫君真忍心将自己妹妹远嫁他处,与一个从未谋面的人相过一生?”
“这。”虽然很想说好学生不该去作弊的,但要真的出现张瑛所说情况,甄尧肯定不会不管。无奈摇头,低叹道:“罢了,就由着她们玩闹吧,我倒要看看,这冀州大族中,可还有人杰?若是真的无人能胜过小妹她们,哼哼,丢人的可不是我们。”
有了甄尧点头并帮忙,冀州所有士族大户都接到了一封赴会的请帖。而请帖上所写着的事情,却是让接到帖子的人,一部分摸不清头绪,一部分心中暗喜。
“主公,这诗会则偶的点子,当真是小姐想出来的?”敢与甄尧这么随意说话的,整个冀州官系中,也就只有郭嘉了。郭大浪子此刻手中仍旧抱着一个酒囊,小抿一口却是开口道:“此法似乎开了女子则夫的先河,嘉甚是佩服。”
虽然郭嘉曾在甄尧出征幽州时下定决心要戒酒了,可熬了一月有余,肚子中的蛔虫就闹的他难受。‘无奈’之下,只得重新带起了酒囊。不过酒虽然没戒成,但浪子总算是‘回头’,平日里并不太去勾栏闲逛了。
甄尧似笑非笑的看着郭嘉,开口问道:“怎么?你郭嘉家中妻妾快上双了,还想打这主意?乔婉的诗文如何尧不清楚,不过我小妹与邴凌丫头,那还是有些真才实学的。你郭大酒囊,有这个把握没有?”
“呃。”轻轻打个酒嗝,郭嘉撇了撇嘴,摇头晃脑的说道:“嘉擅行军机变之法,至于吟诗作赋,实乃腐儒所为,嘉甚不屑。”
或许这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虽然郭嘉文学造诣也不差,但他绝非专门研究这个的胡昭、邴原的对手。自然而然的,对胡昭的弟子与邴原的女儿,也就不能说自己稳胜了。何况胜过一女子,也不是什么值得显摆的事情。
“那你突然提起此事作甚。”甄尧不禁笑问起来,既然有‘自知之明’,还跑来找不自在,莫不是喝酒喝醉了!
郭嘉缓缓摇头:“这倒不是,这是这诗会虽然是会友,但总得分出个好坏优劣,嘉不才,愿为此诗会评判!”
“你当评评人?”甄尧对此倒是无所谓的点了点头:“不过你一人难免会有人说,不妨再请几位大才子,一同主持。”
郭嘉双眼闪过几许精芒,笑着说道:“这个,嘉或许能推荐一二,胡昭兄,邴原兄,还有身在北海的孔融孔太守,如何?”
“你到底打什么主意呢!”甄尧闻言却是双眼凝视着郭嘉,这家伙绝对是那种能不多做一件事就要想办法偷懒的人,此刻却因为自家小妹的一个‘逃婚’用的诗会而动了一点脑筋,显然不是单纯的会友了。
郭嘉摇了摇头,又抿下一口酒,轻言道:“嘉能有何主意,不过是成全主公心思而已。”
甄尧最终也没能从郭嘉口中问出点东西,不过他相信这家伙肯定是有计划,而且到了时候肯定会告知自己,也就不再纠缠。反而派出一队兵卒前往北海,去请孔融来毋极。
既然众人都想要‘玩闹’一番,整日处理政务都要淡的发疯的甄尧,如何会拒绝呢!甄尧不往青州派了人,就连兖州、司隶都派了人,而会不会有人来,就得看曹操、袁绍卖不卖面子了。
而回家后得知自己三哥的动作后,甄宓非但没有不高兴,反而有些雀雀欲试。毕竟她也清楚,冀州那些家族子弟,恐怕没什么人能比得过自己和邴凌的。虽然如此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也显得太过无趣。
一直以来仅仅是在少数人面前展现过自己才学的甄宓,何尝不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才学之名传出毋极,就像家中二嫂蔡琰一样,年幼时就在士林成名。
“诗文会友?还牵扯到了甄家小女娃,这个甄尧,当真是荒唐!”北海剧县太守府内,孔融看完手中的名帖后,没好气的对甄尧所派亲卫千夫长说道:“你且下去,待老夫准备准备,三日后一同北上。”
第291章 诗会居然考对子!
“毋极诗会,文若,你且看看。”昌邑城内,曹操边说着边将手中的名帖递给心腹荀彧。后者接过名帖,打开仔细看了看,脸上却是浮现几丝笑意。
掂了掂手中的名帖,荀彧开口道:“据冀州的探哨来报,自从甄家长女及笄之后,便有无数大汉青年才俊趋之若鹜。此贴虽未明说,但彧肯定此事与甄尧那妹妹的婚嫁有关。或许这场诗会根本就是为了能够选出一名,能配得上甄宓的俊杰。”
“主公,如今甄尧势大,短时内不可图。若主公府内公子能迎娶甄宓,必然对主公有极大帮处。”荀彧到底是搞内政的,此刻他的视线已经不在诗会上,而是在想,这场诗会究竟能给曹操带来多大的利益。
作为汉末有数的军事、内政全才,曹操的眼界自然不会比荀彧低。若是此刻与甄尧结亲,至少短时间不用担心兖州后方问题。思索片刻,曹操沉声说道:“我若让昂儿前去,可他如何能在这诗会展露头角?”
荀彧既然出了主意,就不会让曹操难办,当即开口道:“主公,不若让仲宣陪大公子同去毋极,有仲宣在,诗会当无难事。”
“仲宣?”曹操听罢脑中回想到那位身体羸弱,面相并不算上佳的男子。这人正是新入曹操帐下,任府掾的王粲。“若是他,应当无碍!”
曹操有与甄尧结亲的念头,洛阳城内袁绍何尝不想趁着这个机会与甄尧缓和下双方的关系。如今三辅、凉州局势动荡,袁绍却是想要将在这时与甄尧为敌了。同样传达命令,让自己的二儿子袁熙带着麾下智谋之士辛毗赶往毋极。
甄尧的请帖发书,越来越多的大汉年轻一辈的文士赶往毋极,而他们来了以后,悉数被请至天然居中入住。为此,天然居不得不暂停营业,将近年来扩建之房院空出,安顿批士林学子。不过即便如此,天然居三楼之所却也没人上去过。
天然居,作为一座金字塔形的酒店建筑,越往上自然空间越小。而三楼,已经是汉末时期能建造的最高层了,并且有且只有一间环形的屋子。此刻三楼内,甄宓几女均在其中,调皮的乔婉瞧瞧打开木窗,唧咋说道:“邴凌姐姐,你们来看嘛,下面聚齐了好多人呢。”
一向有些傲气的邴凌却是对此一点兴趣也没有,开口道:“人多又有何用?连一副小小的对联都对不工整,我看冀州九郡是没有什么厉害的学士了。”她却是忘记了,这类似于‘桃符’,名曰‘对联’的东西,她初入学府时,也是一点都摸不清楚的。
对联,自然是甄尧弄出来的,而其仅此一家,别无分号。只有冀州学府内才有这样稀奇古怪的教学内容,这种东西对饱读儒文的大汉学子来说,显然是极其不适应的。而此刻三幅对联悬挂在天然居一楼厅堂中,却是无一人有把握对出来。
“姐姐也不能小看了他们,哥哥说过,这些来的早的,大多不是什么厉害人物。”一旁甄宓却开口说道:“想必再有几日,就会有人对出这些联子了。”
“这法子真好,一下子又让十数名学子乖乖的卷铺盖回家了。”一直盯着下方动静的乔婉最终轻说着,同时伸出右手葱指不停的点算,没过一会便嬉笑道:“我们三姐妹太厉害了,不用露面就能让他们认输离开。”
邴凌好笑摇头:“哪有你什么事,你这几天就光顾着玩了,对联都是我与甄宓妹妹写的。”如此说着,却换来小乔的一个鬼脸,丁香小舌露出些许,模样煞是可爱。
“吴兄,你可看出这‘对联’是何意?”而在一楼大厅中,虽然陆陆续续都有人放弃,但还剩下一小部分,这些人自然是有‘任务’在身的,不到最后一刻哪会乖乖离开。
被称之为‘吾兄’的是一位面色俊朗、衣着鲜丽的公子哥,不过此刻这位士族公子哥可不怎么高兴。饱读诗书,一向自负的他居然被眼前短短几字给难住了,若是换做三日前,他肯定是嗤之以鼻的。
“这对联要求工整,还需字字相对,就是读音上也有要求,难啊!”‘吴兄’摇头轻叹一声,自从知道‘诗会’就是用来挑选甄宓夫婿的过程后,他可是将家中珍藏的竹卷日夜带在身边往毋极赶。可没想到,到了地方,却发现这诗会居然考校起什么‘对联’来了。
听到‘吴兄’也这么说,之前开口的男子也点头道:“就是,这东西我从没见过,怎么能放在诗会中来。”不过抱怨归抱怨,但众人来到此处,就只能按规矩办事,不对出对子,就连与甄宓见一面的可能都没有。
此刻一楼厅中还有九人没走,这九人所代表的可都是冀州有数的大族。战乱的年代,家族想要得以保存,要不就像甄尧、袁绍这样自己拥有着地盘,成为一方诸侯,并且为将来努力;要不就只能在各路诸侯帐下听用,依附与他们,换得家族的延续。
对着脑袋上方的对联发愣半晌,九人中又有人发话了:“还有三日就是最后期限了,我等趁兴而来,总不能连面都见不上就离开吧。各位来此的目的想来与小弟一样,若是我等再不互助,恐怕没人能过得了这第一关,真正的诗也就看不上了。”
不错,这对联仅仅是甄宓三女弄出的一次诗会之前的筛选,远没有开始正题,毕竟孔融等人到现在也没出现在毋极城内。听了这话,其余几人都纷纷点头,开始小声交谈起来,你说你的想法,我说我的意见,几番互证下来,每人对‘对联’的了解又加深不少。
“‘士农工商角徵羽’。”口中默念着最左边的一块横木上的上联,九人中文学修养最好的吴达心中似乎有了点想法:“按照意思就得把它拆开了,拆开了也不好对啊。士农工商,宫商角徵羽,找什么与之相配?”
经过一番讨论,此刻吴达才看懂了一副对联,不像方才,完全没有下手的地方。不过就算是看懂了,也是很难相处与之对应的词句,毕竟这些不是他们儒士所长。
“春夏秋冬倒是能和前面四字相对,不过后面的呢?秋冬完全没有下文了。”右手扶着脑袋,吴达却是觉得现在自己看懂了比之前没看懂时还要心乱。眉头紧皱着又坐回一旁的案桌,桌上有提神的清茶,却是将其一口闷下。
“这水都凉了,也没人温热!”因为心中烦闷,吴达却是没有注意这茶水的热度,原本就带着些许苦涩,此刻又是冰凉冰凉的,一口气喝下去可是让他呛的不行。不过也就是这一瞬间,吴达双眼紧盯着手中茶杯,脸上却是有了喜色。
“拿笔来,我愿一试!”吴达的声音在一楼大厅内显得十分突兀,别说剩下的其他年轻文士都看着他,就连在三楼盯着下方情形的乔婉也抬起头开,转身说道:“二位姐姐,下面有人要对对联了。”
“哦?这么快就有人敢出笔了?”蔡琰与邴凌相视一眼,虽然下面的三副对联不难,但让这些从没见过对联的书生去写下联,的确有些麻烦的。原本以为至少也得四五天才能有人对出来,不想才第二日,就有人动笔了。
吴达话音落下,一直守在一楼的小厮连忙奉上笔墨与一块长木板。吴达接过毛笔,在砚台上重重一抹,抬起右臂略微思索片刻后,当即提笔,写下自己方才想出的下联。
吴达动笔,周围八人无不聚集在案卓旁,看着他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不约而同的念叨出来:“寒~~热~~温~~凉~~恭~~俭~~让!”
当最后一个‘让’字落笔,吴达却是仰头望向三楼,虽没有说话,但那嘴角上扬的表情却是将他想说的都说出来了。呆在三楼的三女虽然看不到,但耳朵却不聋,自然听清了对方的‘下联’。随着吴达抬头,三女却是一齐缩头,面部表情各不相同。
甄宓双眉微锁,显然吴达的‘表现’让她有些意外,她可不想让这些人有这么好的表现。他们表现越好,自己就越有可能出嫁,如此想着甄宓已经有点急了。
“好玩,他居然对出来了,还是这个对子的原对呢,真好玩。”乔婉就像碰上一个新鲜玩具一边,双眼直望窗外,两只狡黠的双眼滴溜直转,仿佛又有了什么念想。
与甄宓两人不同,邴凌却没有太过惊讶或者烦恼,淡笑一声,轻言道:“不过是小小的对联罢了,对出了也没什么值得称赞,我倒看看他几日后改如何应对!”
对联对出,吴达的木牌自然被小厮一路送上三楼,而没过多久,就传出了吴达通过对联一试的消息。并将他的下联也一并挂在一楼大厅,供其他文士考究。
“这么说,是那一壶茶帮了吴家长子的忙了?”与此同时,太守府内,甄尧放下手中笔墨,听着麾下兵士叙述天然居内所发生的事情,当即笑道:“倒是个好运的小子!”
坐在下首的郭嘉闻言说道:“主公,此子好运虽然不假,但也不难看出他却有几分急智,若能培养,也是有番作为的。恭喜主公,又觅得良才!”
第292章 建安七子半数聚
吴达对出一联,余下八人更是有些焦急,想学着他喝茶找‘灵感’,但却一无所获,只是被冰凉的茶水呛的喉咙难受。直到天色昏暗,众文士各自回房用晚膳,也没人能对出剩下两联。而当众文士离开后,甄宓三女才悄悄从后院走出天然居。
“仲宣,毋极当真热闹,这份景象,昌邑不曾有啊!”赶着早市走在毋极大街上,曹家长子曹昂牵着坐骑感叹道:“不知父亲来此后,会有何念想。”
“咳~~咳咳~~”曹昂身旁的男子一直咳嗽,并不健朗的身子在赶了这么久的路以后,却是吃消不住。不过听见曹昂说话后,也是点头道:“一直听闻冀州乃天下第一州,即便当初黄巾战乱不断,也没能使其沉沦,反而在甄尧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奇哉,怪哉!”
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交谈时,两名甄尧亲兵出现在曹昂身前,抱拳问道:“公子可是兖州牧府上公子?我乃主公帐下亲卫,特来相迎公子。”
曹昂点了点头,自从进入冀州地界,他就知道自己一行被人监视了,而对方直到自己入城后才现身,却是让他有了意外,带着一副儒雅的笑容,开口道:“还请二位带路。”
初见曹昂,甄尧就暗自点头,眼前的男子面庞俊朗,身材也有七尺以上,显然没有继承他老子那不堪的外表基因。“自修贤侄来的倒蛮快,请!”这句话说出,就是甄尧自己都忍俊不禁,他的年纪有没有曹昂大还两说,就算大也大不了一两岁。
不过因为甄尧与曹操是平辈论交,曹昂自然就比他低一辈了。对此曹昂并无不满,毕竟眼前男子是执掌大汉近两州之地的大诸侯,较之他父亲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低辈分就低辈分吧。如此想着,当即抱拳道:“昂,见过冀州牧!”
“无需多礼,随我入府一叙。”甄尧略微摆手,便将曹昂与他身旁的男子一同带入自家甄府。起初甄尧并没注意到与曹昂一同而来的男子,至多也就知道这是一个体弱之人。不过在听到曹昂介绍他的名字的时候,双眸却闪过一道异色。
王粲,汉末有名的文学家,而且还是建安七子之首,这名号可是不小啊。要知道七子中可是有孔融这样的孔圣后人,能力压孔老头成为‘带头大哥’,没有过人的水品可是不行的。
知道对方的来头,甄尧心底不由得打量起来,原本自己发帖去兖州也是一时兴起,现在看来,曹操似乎很想和自己做亲家啊,不但让自己的大儿子来了,还把治下少有的执笔文士外派出来,这不就是要让王粲相帮曹昂在诗会崭露头角吗。
“既然是王粲,就让华佗给他看看病吧。”心中如此想着,甄尧并不着急开口说这事,仅仅是暗自记下,寻个好机会再说出。
在甄府闲聊许久,曹昂也就起身告辞,他自然是不能住在甄家的。不过甄尧也不会亏待他,所住宅院早已安排妥当,里面是样样俱全啊。
而就在曹昂入毋极的第二日,从南门外先后又有两批人马进入。一批是袁绍二子袁熙所领,另一批人却是以北海太守孔融为首。
对于这两批人,甄尧同样没有轻怠。袁熙在历史上是甄宓的第一任丈夫,现在袁绍又将他派了来,却是让甄尧感叹历史轴轮的修复性。不过要说这些人中最无可能迎娶甄宓的,也就是他袁熙了,甄尧可不会让自己的妹妹嫁给一个连自己性命都不一定保得住的男子。
而孔融却是甄尧的老熟人了,两人相聊一阵也就说到与之同来的一位年轻人身上。捋着下巴上的短须,已经有些发福的孔融笑着说道:“这位是融之同乡,徐干,徐伟长。”
徐干听得孔融之言,当即起身道:“学生见过州牧。”
甄尧面色欢笑点头,心中却诧异的很,如今毋极城内,陈琳、徐干、王粲、孔融,鼎鼎有名的建安七子已经相聚过半了。如此想着,甄尧玩笑道:“文举兄今带徐干兄前来,莫不是也想与小辈们一齐凑凑热闹?”
“呵呵,这些事老夫可不爱管。”孔融略微摇头,开口道:“不过伟长学识足够,就是家境贫寒了些。随不一定要有所斩获,但这诗会一行,至少能涨些见识。”
“自己似乎玩大了啊。”甄尧闻言不住点头,心底却在想:“且不说这几位建安七子中的文学大才,就是袁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