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太平洋战争-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绪在全国弥漫……

怎么办成为了团党委会上的主要焦点,具体说就是第三轮对抗还要不要继续进行……

团参谋长:我参加了侦察营一连一排的两轮对抗……第一轮以士兵的身分是想低调一点,以增加自己的切身实战性体念……失败后全程参加了一排为总结、讨论、研究……总结失败的原因是:白天行动无法避开电视摄像监控;行动过程中伪装不够严密和行动过快,让对方在监控显示屏上看出了我们的队员;没有搜索出监控摄像头……讨论中大家认为对信息化缺发认识是导致行动失败的根本……不知道它的弱点,没有针对它的弱点采用相应的化解措施,随后大家有针对性的研究了一套仔细的全体方案:

晚上行动,让对方的电视监控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伪装方法以丛林自然条件为主,使队员与自然条件融为一体;

行动该慢的时候一定要慢,尽量不要引起负责观看监控显示屏的对方人员视觉兴奋;

利用夜视镜,仔细搜索找到摄像监控头或电缆,尽量远离它……

第二轮对抗是我亲自带队,首先每个队员都精心编织了一个伪装网,加了很多藤、树叶、草、苔藓在上面,披在身上,只要不抬头号就是站在两米外都看不出人样模来……二是由一排长亲自在前观察……结果是电视监控没有发现我们,红外监控把我们全部发现,那个东西不管白天黑夜、天晴下雨,只要有温差它就能发现,再好的伪装都没有用,除非红外隐身……二次失败打击就太大了……全排人一天都没有说上十句话,就这个水平只有核导弹能抗衡,陆、海、空都扯蛋……再继续对抗一轮,全团的信心就彻底完了,真要与美、日、台军作战,怕是没有人敢上战场……

副团长:我是带丛林营的一个排去的……那些东西是摸不得打不得,破坏不得,只要动它就暴露了自己……部队想尽了办法都不行,束手无策……信心大伤,再伤就拉不上战场了,我们在坐的都是从战场上走过来的,战场上谁都不怕的原因是有取胜的机会……只要抓住机会,英勇作战就有取胜的希望,现在的情况是连机会都没有,真打起来横竖都是一个败……这个场怎么敢打,我个人意见是第三轮人机对抗不要搞了……

杨帆:跟警卫排去参加了两轮对抗……和大家一样都是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所以我不怕失败……问题是成功的希望眼下有没有?如果没有,搞第三轮也还是一个失败,失败过去失败过来,最终是部队失去求胜的信心,失去军心……这样的军队在没有建成信息化之前谁敢派上战场……搞垮部队就一定是罪人,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超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我个人意见仍然是第三轮对抗不能再搞……

欧阳民生:“我们这个团是热兵器加机械化作战模式下的一支具有极高军事素养和和拥有优良传统的部队……与初级信息化交手两次,两次都失败……”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战争模式……它们之间的巨大差别就如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模式与热兵器时代模式一样……是不同代的战争……它们在作战观念上是根本不同的,观念之间的更替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去研究它,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形成新的观念并去代替老的观念……第二种是破除老观念,学习新观念……最新观念代替老观念,但是老的观念已经成为了人的习惯,成为了行为准则……它不是人们想破就能破除的,大清王朝看到了封建帝制已经落后于新型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它想学习西方搞革新,它也搞了革新……而且是皇帝领头的革新,但是它失败了……中华民族是在付出了三百万平方公里领土、二十七亿两白银、三千五佰万人的性命和无法计算的战争损失,是在被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国家侵略、掠夺、烧杀奸淫得痛至骨髓,刻骨铭心后才被迫破除旧的封建帝制社会形态和封建思想观念……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我们今天在自己内部搞对抗失败了两轮算什么……我们只是败给了自己搞的那一点点信息化,又不是败给了敌人……失败的只是老的观念,没有给国家和民族造成任何损失……更主要的是这个失败会催生我们部队更快更好的接收新观念,更有利我们建设信息化部队……失败多压力就大,压力大想翻身前进的动力就大……我认为,大可不必为两轮对抗失败耿耿于怀……我们团的隐蔽渗透技战术还有潜力可挖……让全团官兵都开动脑筋,把几十年的战斗经验都挖出来,用上去再看结果……兵不厌诈,我们要做的是军政一齐上阵把发动全团官兵再一次发动起来,把我们最实用,最精髓的机械化隐蔽渗透技战术全用上,对抗我们自己的最初级信息化作战方式……完败是最痛的失败,只有最痛的失败,才能最快、最彻底地破除旧观念,去积极主动的学习接受新观念,我要的就是这种结果……”

第五节 开始启程

欧阳民生又回到了他的侦察营,在他的带领下全营官兵再一次开始准备与自己部队建立的那片有信息获取初级传统监控的区域对抗……什么虚虚实实,指东打西,明修线道,暗渡陈仓,瞒天过海等等战术和隐蔽技巧都统统用上,加上车轮战疲痨对手……全营九个排集中在二十四小时内轮翻上阵……结果仍然是失败,连欧阳民生自己都没能渗透过去……

又一轮全团大讨论,大辩论开始了……欧阳民生关注着这场大辩证……让所有的人都自由的发言,从心理学角度讲倾述是疏解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而这时的心理压力很大一部分出至感情上不忍抛弃旧的观念……人们对抛弃自己习惯了的东西,又是没有错的东西,普遍有一种不忍或犯罪感……会不自觉的用各种理由,不是理由的理由,甚至不惜用诡辩的方法为自己守旧辩解(就像当初用“毛主席说过的话不能改”一样为自己守旧辩解并压制改革)而倾述,辩论本身就是疏解这种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

辩论没有对日常训练造成实质性的负面影响……它一直伴随着全团官兵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直至到几年后初步建成为一支信息化野战型特种部队,并且形成实用于信息化作战的战略、战术才基本结束……

一名优秀的军人必须具有服从命令,遵守纪律,认真训练,军事技术过硬,团队精神强这些素质,加上组织能力强,综合性思考问题,知道怎样去完成任务就是一个优秀的军官,杨帆就是一位具有以上这些素质的优秀军官……这场大辩论中他很快就找到了自己与欧阳民生的共同点——信息化建设中必须保持我军的优良传统……有了共同点就有了共同的话题,也容易找到共同的思路……所以主动承担了部队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让欧阳民生把精力多放在信息化建设上……他们之间的磨合期几乎是在一瞬间就过去了……快得连当初决定他们两人搭档工作的军区领导都感意外……当然杨帆同意没有一味的服从,而是充分地利用自己资历深的特点,有效地遏制了欧阳民生因年青,少不更事所常常有的骄狂和轻率……为特战团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最终成为欧阳民生的良师益友……

建立特战队局域互联网;装备建设(如电脑,各种传感器、通讯、全球定位设备);全员培训是欧阳民生抓的三项主要工作……再之后制定综合性全员考评体系;组建设备管理、维修的工作机构设备;向军区写报告要求在部队大幅增加士官人员编制;组织全团初级信息化实装训练是接下去的四项主要工作……两年时间转眼就过去了,这支团队实现了最初级的信息化……官兵们不仅仅掌握了大量信息化装备的使用,还能在团局域网中实现初级信息共享……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各种传感器、通讯定位器材和电脑外,部队还装备了导弹(单兵防空导弹和反坦克导弹)和120毫米口径迫击炮……

欧阳民生将部队信息化建设分成三个阶段:转变观念和机构组建期;部队训练转型与设备研制期;人机合一实战训练期……

队伍建设欧阳民生强调特种队员要多技能综合平衡与单项突出技能相结合,强调队员的评价方法与提拔要公开、公平、公正,强调队员要稳定、长期服役……硬件设备、器材研制强调当代最先进技术与实用性的最佳结合,选调老特种兵参与科研、工程开发,为科研人员提供战场实用性的相关要求……

建设一支信息化攻击作战特种部队,已经远远超越了我机械化特种部队的范畴……它是依据信息化战争中,不可能发生高密度结集在相对小的地域进行攻防作战的判断……他因而确定信息化攻击特种作战的主要任务是对敌指挥部、信息节点、关键装备、军需物资仓库、物流中心、重要机场、港口等发起突袭,达到以小量部队的高强度精确攻击,破坏、摧毁敌人整个系统连接点,使其失去整体作战能力或失去信息优势,被分割而各个击破……建成这样一支信息化野战特种攻击性部队是欧阳民生给这支新型特种部队制定的建设目标……

利用特种部队直接攻击敌方信息节点的作战方案研究是在一个极小范围内开展的,参加人员仅有三人……中国军事谋略的太祖孙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兵者,诡道也……”这里说的诡道既包含不拘常理异想天开,出其不意,又包括了保密与误导……失去秘密,不仅突袭会失败,参加的人员也身陷极度的危机……所以,欧阳民生只选择了两名有条件能持续长期关注这个方案的特种兵参与其中……他选择了三个特种兵战胜千难万险后,施行奇袭的目标……三个被摧毁以后能从根本上改变战争中敌方信息系统整体功能的目标……

第五章 初试牛刀

第一节 攻击型特种兵1

通过四年时间,我国第一支信息化攻击性特种兵部队初步建成,并在反武装渗透和毒品走私的实战中得到了锻炼……

建成初级信息化部队的验收工作是在全军对抗演习场进行的实兵攻防演习……第一阶段担任红军的特战团进行攻击,第二阶段是红军防守,蓝军是支直属中央总部的,同样新组建的初级信息化部队,编制为一个旅级单位……下设陆军航空兵营、战车营、炮兵营、机械化步兵一、二营,通信营、侦察连、警卫连、工兵连、全旅总兵力三千二百人……特战团下设陆军航空兵大队,集成步兵大队、山地突击大队、丛林战中队、侦察中队、电子战中队、警卫小队、团部……临时配属远程火炮团、总兵力二千人……这是全军摸索信息化建设经验的两支试验型部队……作为全军第一次信息化集成对抗演习军委领导,各大军区和兵种司令部主官都到场观摩演习全程……演练部规:双方各配属空军S—30战机一个团,第二炮兵东风—9、11导弹营各一个……侦察卫星获得的信息双方共享……演习开始前三个月双方与配属部队进行合成训练,陆军担任双方主管,区域为五十公里×五十公里的二千伍百平方公里面积内无预案实兵对抗演习……演习日期为二零零二年X月一至三日……

接到任务欧阳民生首先做了两件事……第一是派侦察中队立即前徃演习区域进行化装实地侦察……第二是组织配属部队首长联系会议,成立联合训练部开始进行合成作战训练……

侦察中队是这支攻击型信息化特种作战团的精兵,在接到任务后立即兵分两路前往目的地,一路是代装侦察,主要任务是掌握蓝军驻地情况和演习区内地理地貌及重要地点的数子定位……另一路是将全中队的重型武装(如120毫米迫击炮,榴弹枪等)和大型传感电子侦察设备秘密运往演习区边界外,离演习区最近的地点贮藏……

参加演习的各兵种部队首长联系会议在成都军区司令部小会议室召开……会议由欧阳民生主持,军区首长们列席地傍听,空军团长第一发言:“这次演习安排双方各配属一个苏—30战机团,是导练部要弱化空军在这次演习中的作用……因为在卫星侦察信息共享的条件下,双方空军机种相同,武器相同,兵力相同,机场离演习区距离基本相同,双方的空军只能为争制空权而战,战斗的结果也大体上是双败俱伤,最后没有对地攻击的能力……所以,欧阳团长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地面防对方远程导弹,火炮部队两位营长的意见基本一致:“我们部队如果在固定阵地上从接到攻击目标的相关信息列发射只需要十分钟,如果在行进途中也只需要十五分钟,但只有攻击固定目标的能力,没有能力攻击运动目标……目前常规弹种有子母弹、云爆弹都是打面目标的……点目标攻击用在大规模陆战上成本太高……”远程火炮团长:“我们也是打击面目标部队,打一个一平方公里的固定目标,一次攻击就可以消灭被攻击区内的全部有生命体……阵位上的发射速度是五分钟……行进途中的发射速度是十分钟……”欧阳民生:“今天我们主要是先见个面,决定一个事情,就是成立演习联合参谋部……要集成作战先要集成各兵种参谋部,有了各兵种的集成参谋部才有集成作战指挥部……否者集成训练和作战都无从谈起……集成了各兵种的长处战斗力就倍增……我建议集成参谋部就设在陆军,用我们团自己开发的局域网统筹各兵种的信息交流”……建议得到了一致赞同,最后在确定了各部队参谋人员的集中时间后会议结束……

第二节 攻击型特种兵2

欧阳民生要求各兵种参谋人员必须解除信息封锁,相互公开自己部队的相关信息,实现兵种间信息对接,集成在初级C4I系统平台进行共享……在此基础上开展兵种间集成作战训练……关于战前信息收集强调要突击实兵现场侦察……不能单纯依靠卫星和侦察机获得的信息……各兵种都要派出自己的侦察人员到演习区域进行实地侦察,获取第一手信息……关于作战计划的制定上强调了在当今信息化条件下远程精确打击和大威力武器是双方共有的能力……因此在兵力的集结和使用上不能象机械化作战一样搞大兵团、高密度……作战方案在突出信息、速度 、远程精确打击的条件下小规格灵活机动用兵……重点攻击对象是对方的指挥部,信息通讯中枢和远程精确打击力量……

在各参演部队轰轰烈烈开始演前集成作战练兵期间,欧阳民生走访了各兵种部队并秘密前往演习区域进行化装实地侦察……目的都是一个获得第一手信息……他认为作为一名团一级的战场指挥员对参战各部队和作战区域没有第一手的信息就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有创意的作战方案……从演习区域返回特战团的途中欧阳民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配属作战的远程火箭炮射程达到一百八十公里,比对方的火炮射程足足多出了一百多公里……如果双方的空军第二炮兵都对等损耗,那么在远程精确打击上的优势就在我方手中,只要发挥特战团在侦察上的优势并保持信息传输可靠,为远程精确打击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演习的结果就不难预测……演习中的打击重点这个问题根本不用考虑,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传统就是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消灭了对手的军事力量,土地自然就夺得了……那么这场演习的重点就是:侦察与反侦察;信息的可靠传输;集成作战……想明白了问题,抓住了重点,欧阳民生回到部队就死死盯住两个单位,一个是设备处,要他们保证C4I系统的可靠运行,确保信息的安全传输……第二个是集成作战参谋部指挥各兵种集成作战演练……这两个部门过关了,初级信息化作战能力也就形成了……重点的地理地貌区都在他们的监控下……侦察中队更是先锋的先锋……三个月前他们到此侦察地形,一个月前就到演习区进行前期潜伏侦察,对手集结部置情况都在他们的掌握中……

临近演习开始时双方的兵力部置态势都有两个共同点……远程精确打击部队都安置在区域外,即双方的空军和第二炮兵,加红方的远程火箭炮团都在演习区域外,免受打击……为了防御远程精确打击,兵力都分散部置……蓝方部队在交通枢纽和重要桥梁渡进行防御的部队相当分散,最大集结布置的部队为一个连,而且都分散在一平方公里区域……使红军行进路线受阻……且不能集中消灭蓝方防御部队,如集中部队沿公路强力推进,就会受到蓝方远程精确攻击,损失大批有生产力量,不能占领被攻击区域,因而失败……如果分散兵力逐段攻击,则蓝方的重甲部队根本就是不可渝越的防线……对蓝方进行全面精确打击,则红方的远程精确打击力量又明显不足,不能有效消灭对方……蓝方部队是按照信息化战争的特点进行三防御部署,他们防守交通线,不守高地山头,兵力分散让红军看得见,却打不烂,灭不完……只要守够三天就是胜利……面对蓝军的这种占有数量的兵力优势,拥有远程精确打击优势的欧阳民生采用了三招破解难局……同时加强了自己指挥部和信息通讯中心的防御措施……

演习开始的前一天欧阳民生将自己的集成作战指挥部开进了二千五百平方公里的演习区域……这是演练部规定的,双方指挥部必须设在区内……天完全黑尽后在警卫排分头带领下,各兵种的人员都秘密转移到电子中队预先设置的,距离三公里的正式指挥部,在这处伪装极隐蔽,外人不走到近处绝不会发现的指挥部,特战团团部的非作战参谋、信息通讯技术人员,机关干部全部编入警卫排(注意:这是特战团的机关干部,全是优秀的特种兵,而且是每天要进行一次十公里武装越野训练的)组成警卫队由政委杨帆担任一号首长,防备蓝军陆航武装直升机的偷袭……指挥部安装了电磁屏封网,将局域网主服务器工作时的微弱电磁幅射屏封,所以要发射电子信号都通过主服务器上的电缆连接到距指挥部三至十公里外的移动信号发射车……避免对方发现电磁信号发射地点,找到指挥部位置……设置好指挥部,欧阳民生向空军参谋长下达了命令,凌晨一点三十分空军出动两个大队的战机,利用卫星过预后的间隙起飞,低空飞向演习区攻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