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探晴望着大石上的字迹,沉思道:“人的指骨远比腕骨、掌骨脆弱,所以用指讲究刚柔相济,灵活多变,最忌靠蛮力硬碰,而此人全凭一股刚力刻石,未必是以指力见长的高手。但这对联虽仅仅十个字,却是字体层次分明,极有骨力,加上笔情恣肆,淋漓洒脱,显然是一气刻成,更是入石深达五分,这一身沛然的内力实在是惊世骇俗,恐怕不在擎风侯、陈问风等绝世高手之下。”
林纯咋舌道:“是什么人刻下的?难道就是这庄中主人?江南一带还有何人有这般高深的内力?”
苏探晴正要答话,忽侧耳静止不动,似在倾听什么声音。林纯运足耳力,隐隐约约听到自林深处传来一阵极低的箫声。
此刻已是二更时分,夜深人静下本应听得十分清楚,但那萧声却是按得极低极沉,若有若无,到了暗哑处,几不可闻,似要断绝于风中,却又如屡薄冰般轻轻几个转折,仍如一根细针般直插耳中。
两人面面相觑,以他二人之能,竟然听不出这箫声传自何处。将箫吹得响亮并不出奇,难就难在能将箫声压得如此低沉,更令人惊讶的是,箫声一般都是呜咽凄切,加之深夜低抚,本应大有哀婉之意,但这箫声听在耳中却并无半分悲亢,反是颇有迎宾喜庆之悦。似这等“矛盾”的萧声,实是少见至极。
林纯左右四顾,仍是不见吹箫人的影子,只怕是遇见什么山精鬼魅,心头发寒,对苏探晴低声道:“我们快离开这里吧。”
苏探晴知道虽然看不到人影,但己方的一举一动都已在对方的掌握之中。从那非同寻常的箫音判断,来人武功不俗,大有可能便是那以指刻石的绝世高手,而他与林纯在潜龙道中困了近二日,体能几乎耗尽,如果对方来意不善,只怕合两人之力亦未必敌得住。想到这里,反是嘴角含笑,盘膝坐于亭中。
林纯与苏探晴心意相通,立刻明白了他的用意,亦是盘膝坐在他对面。此举一来可尽快恢复体力,二来给人以莫测高深之感,对方纵有恶意,一时也不敢擅自出手。
箫声忽轻轻拔出几个高音,似在责怪他们的戒心。苏探晴扬声道:“我兄妹二人误入贵庄,还请主人现身一见。”
萧声并不停顿,却有一个清朗的声音笑道:“苏兄与林姑娘皆是名动江湖的人物,又何须隐姓埋名?”
苏探晴微吃一惊,听对方言下之意对自己的身份早已了如指掌。他仍无法判断对方是敌是友,但此人竟能于吹箫曲中发声,实有过人之能。他处变不惊,曼声道:“想不到天色这么晚了,兄台竟还睡不着,可是有什么心事么?”
那人道:“哪有什么心事,如此彻夜不眠,其实只为等候苏兄与林姑娘的大驾。”
林纯提声道:“既然是专程等我们,为何还要装神弄鬼?”
“非也非也,林姑娘不要误会小弟。”那人大笑道:“那副对联乃是小弟前年生辰时乘兴所做,再由我大哥刻字于石上。方才听林姑娘先夸奖小弟诗句,再蒙苏兄褒赞大哥武功,小弟不由大生知音之感,所以才抚箫以和。”
林纯听他说话似无恶意,学着他语气胡扯道:“不知老兄贵庚几何?”
那人答道:“若是小弟没有记错,前年过得是三十七岁生辰。”
林纯听他答得奇怪,似是忌讳别人问及年龄,而且他明明比苏探晴年纪大许多,却是口口声声自称“小弟”,故意道:“原来老兄前年就已三十七了,却不知今年多大岁数?”
那人怔了一下,居然一本正经答道:“小弟今年已将至不惑。真是岁月蹉跎,虚度光明啊!”言下不胜唏嘘。
林纯嘻嘻一笑:“有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何况你既具诗才,又有箫艺,虽是一大把年纪却也不必难过,嘻嘻。”
那人怒道:“你这小姑娘口没遮拦,我尚在壮年,如何谈得上一大把年纪?”
林纯笑道:“你若不是隐瞒了年纪,为何不敢出来见人?”
那人道:“只因未想到苏兄这么快便从潜龙道中脱身,小弟一时还不及准备酒菜给两位接风,所以愧不敢见。”
林纯听他说出“潜龙道”的名字,眉梢一挑:“你到底是何人?”
那人反问道:“难道苏兄亦不识小弟么?”
苏探晴笑道:“世上能将方才那一曲《杨花瘦》吹得如此回肠荡气的,又有几人?”听他言中之意,显然已猜出对方来历。
那人哈哈大笑:“小弟身无所长,只好以曲迎客了。”箫声又起。这一次箫声却不似刚才的悠然悦耳,而是与周围的虫唧鸟鸣之声融合无间,仿似一问一答。苏探晴一声低啸,亦取出玉笛横于唇边,与箫声相和。
那人感应到了苏探晴的笛音,长吸一口气,箫声蓦然加急,越来越响,充斥于天地间,渐有肃杀之意;但那笛音却如从九天之外悠悠传来,将凝重的箫声破开一丝空隙,犹若明月从乌云后探出一线,那份肃杀的气氛顿转为满园的无边春色。箫声高亢昂扬,彷如暴雨从天而降,又似狂风在耳边猎猎作响;笛音却是低徊若沉潜渊海,缠绵绯侧,令人闻声断肠。箫声满泄而出,仿如剑客一往无前的剑光;笛音却是平淡无奇,如旅人悠然行步,独行于天地间,却又与周围的种种万物紧密联系。暗哑的萧声若继若续,愈加低沉,仿如病入膏肓的伤者在纷扰的世间做最后一次挣扎;明丽清澈的笛音却是凝成一线牵连不断,从那空灵通透笛声音中似可看到一片掩藏在重云雾霭后的美丽空间……箫声与笛音此起彼伏,一如高手过招般密切挈合。
林纯听得如痴如醉,耳中再也不闻夜虫低鸣、林鸟嘶叫,心思只随着那虚空中的箫声笛音变换不定。值此月夜清幽的时刻,潜于心间的哀思与快乐像山洪般被引发,千般无奈哀思与万种喜悦开怀一齐涌上心头,面上不由落下几滴泪来……
萧声与笛音齐齐中断,抚箫人欣然长笑道:“高山流水,知音难觅,能与苏兄合奏一曲,实乃小弟梦寐以求。”
苏探晴正容道:“能与萧兄以曲会道、弹剑相知,亦是苏某所愿!”
落叶萧萧而下,一个白衣人自竹林中飘然行出。远远看来风神俊朗,步态从容,颇有林下逸士之风,走得近了,才看出他虽是两鬓已微生华发,但眉宇眼神中却又透着一份年轻人的清爽之气,教人难以猜得出年纪,也难怪他对自己的年龄讳莫如深。瞧他风姿飘逸,龙行虎步间却又有种刚猛剽悍之气,笑容爽朗潇洒,但眼神中却又深藏着一分浓厚的忧郁。既似逍遥浊世的风流公子,又似别有怀抱的伤心人,两种迥然相异的神情同具一体,给人极深的印象。
林纯从刚才的情绪中恢复过来,脑中灵光一闪:“你可是萧弄月?”
“银甲弹筝,知己酬歌,长箫迎君,剑底弄月!”白衣人傲然一笑:“这世上有这般箫艺的,舍我其谁!”来人果然是炎阳道护法、弄月庄庄主,人称“剑底弄月”的萧弄月。
萧弄月这番话虽不免有自吹自擂之嫌,但林纯刚刚领略了他妙绝天下的箫声,亦觉理所当然,只是口中当然不肯服软,轻笑道:“我可不觉得你萧艺有多么惊世骇俗。”
萧弄月望着林纯面上未干的眼泪,哈哈大笑道:“能令林姑娘如此动容,已是对小弟箫艺的最佳褒扬了。”
林纯大窘,连忙拭去泪珠。心想此人既是萧弄月,那么这个神秘的山庄必然就是炎阳道五大势力的弄月庄,原来潜龙道竟是通往这里,岂不是才出牢笼又入虎口?盘算着脱身之计,又想到萧弄月说那以指刻石之人是他大哥,若非昔日炎阳道盟主“侠刀”洪狂便是炎阳道护法之首“白发青灯”郭宜秋,由此推算萧弄月的武功亦不会在苏探晴之下,加之弄月庄中不知还有什么埋伏,两人想要脱身恐怕不易。不过看萧弄月表情似无恶意,苏探晴更是一付胸有成竹的模样,不知他们打得什么主意。事到如今,亦只好随遇而安,静观其变。
苏探晴对萧弄月抱拳施礼:“久闻萧兄大名,今日方得一见,小弟倍感荣幸。”
萧弄月笑道:“客套话便不用说了,苏兄与林姑娘可知我为何要在此处等你们么?”
林纯气呼呼地道:“想必是得了淡莲谷的情报,知道我们被困在潜龙道中,所以才在这里等我们,好立头功。”
萧弄月哈哈大笑:“林姑娘尽可放心,若是小弟对两位心怀不轨,又岂敢孤身相见?”又正色道:“这潜龙道本是我炎阳道的一个秘密通道,其中岔路纵横,若无指引极难找到这唯一的出口,而每到春秋之际地泉涌入,水势极大,难以逆行进入秘道,所以当接到淡莲谷秘报,得知梅姑娘破坏了入口机关后,所有人都以为两位必会困死于山腹中,只有小弟与郭大哥坚信苏兄必能找到出路,幸好苏兄果然没有让小弟失望……”
“多谢萧兄信任。”苏探晴淡然一笑,话中暗含深意:“若是小弟无法找到出路,又有何资格来见郭护法。”
萧弄月望着苏探晴,面露激赏之色,轻声叹道:“实不相瞒,其实小弟本与郭大哥打个赌,赌苏兄纵能脱困亦是三日之后,如今虽是输了赌注,但见到两位风采,却是极感欣慰。”说罢哈哈大笑。
林纯道:“其实我们……”她本还想说两人早就发现通路,还在那石室中呆了半日,话说到一半忽想到苏探晴与自己不乏缠绵亲热之举,俏脸飞红,连忙住口不语。苏探晴知林纯心意,望着她微微一笑,两人心中都泛起一丝甜意。
萧弄月不知内情,也不追问,拍拍苏探晴的肩膀:“苏兄且随我来。”当先带路朝前行去。
两人随着萧弄月走出花园,皆是一愣。原来那偌大的花园只不过是弄月庄的一角,除了四散落着数十间房舍外,中间竟是一潭阔达半里的水塘。塘中有一黑色小楼,楼边停靠着数只小船,岸边却无行船,只在水中钉着近百根木桩权做通道,不知楼里面住着什么人。
苏探晴心中暗赞:弄月庄虽在炎阳道五大势力中仅仅排名第四,但只凭这围塘建庄的惊人气势,便已可知身为天下第一大帮的炎阳道是何等手笔。
塘边立着几人,形貌各异,或是彪悍壮汉,或是儒雅秀士,见到萧弄月与苏探晴、林纯走近,纷纷上前施礼,萧弄月给苏探晴一一介绍,皆是弄月庄的几名香主。
当萧弄月介绍到香主东方天翔时,苏探晴蓦然想起许沸天曾告诉过自己这东方天翔乃是段虚寸收买炎阳道重要人物之一,不由暗中留意。但见此人约摸四十余岁,身形矮胖,两手却粗壮如树干,太阳穴高高鼓起,显是内功精深,一双眼睛隐露光芒。
双方见礼已毕,几位庄中弟子抬上食盒,在塘边摆下酒席。萧弄月举杯道:“苍促之下,难以备齐酒菜,苏兄与林姑娘莫怪小弟失礼。”当下先干了一杯以示敬意。
林纯见萧弄月的态度恭谨,竟似真的将苏探晴与自己当做远来宾客一般全无防范之心,忍不住道:“萧庄主莫非设下的是鸿门之宴?”
萧弄月笑道:“林姑娘何出此言?你与苏兄既是替摇陵堂出使,小弟自当尽地主之谊。何况两位在振武大会上大展雄威,力克神禽门、生擒逃亡多年的‘三笑探花郎’钱楚秀之事早已传遍江湖,这一杯酒乃是小弟慕名而敬,又怎么会是鸿门宴?”
林纯冷然道:“淡莲谷在酒中下毒,却不知萧庄主这杯酒中有什么玄虚?”
苏探晴却是哈哈一笑,举杯一饮而尽:“只听萧庄主箫声坦荡,又岂会是暗中下毒的小人。”毫无顾忌地举箸大吃起来。林纯见他如此,不好再说,肚中亦觉得饥饿,索性先吃个饱。
两人吃了一阵,苏探晴酒足饭饱,忽掷筷不食,眼望萧弄月:“萧兄打算何时带我去见郭护法?”
萧弄月道:“苏兄莫急,郭大哥早已等候多时,明日便请苏兄前去宜秋楼。”
苏探晴眼中渐露敌意:“萧兄且认真回答我一句,炎阳道是否有和谈的诚意?”
萧弄月道:“苏兄何出此言?”
苏探晴冷笑道:“既然明知小弟身挟擎风侯密令出使炎阳道讲和,淡莲谷为何要暗下毒手,而郭护法又迟不现身?”林纯料不到一向稳重的苏探晴竟会如此急躁,大异平日,心头略生迷惑。
萧弄月大笑道:“苏兄不要误会。一来郭大哥并不知苏兄与林姑娘今日便能从潜龙道中脱身,二来还要请苏兄先去那里见一个人。”
苏探晴沉吟道:“萧兄想让我见谁?”
萧弄月不答反问道:“炎阳道与摇陵堂对峙多年,虽有些小磨擦,却也总算相安无事。但刘渡微暗刺洪盟主叛出炎阳道投奔摇陵堂后,双方已成水火之势。苏兄可知炎阳道为何没有举兵进发洛阳,替洪盟主报仇么?”
苏探晴漠然道:“双方大动干戈,必是两败俱伤。权衡利害,炎阳道才按兵不动。”
“苏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萧弄月肃容道:“炎阳道上下数万弟子最敬重洪盟主,纵是为他断头流血亦在所不惜。但郭大哥宅心仁厚,深知双方反目苦得却是天下百姓,为了天下苍生所以才强令手下隐忍不发。更何况摇陵堂与炎阳道一旦正面冲突,中原必是大乱,只恐……”说到这里,他加重语气缓缓吐出几个字:“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林纯插口道:“萧庄主说得可是铁湔?”
萧弄月点点头道:“正是如此。铁湔来历复杂,这其中不但涉及到昔日中原武林的一件秘密,更还牵连到蒙古人入侵中原的阴谋,所以才要请苏兄先见那个人。”
苏探晴灵机一动:“张宗权!”
萧弄月大笑:“苏兄反应敏捷,与你打交道真是痛快。”
苏探晴恍然大悟,炎阳道耳目极广,必是早就察觉了铁湔与张宗权的阴谋,所以才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张宗权擒来。振武大会上铁湔虽然并未得逞,但此人城府极深,必还留有后着,更于一月后约战陈问风,能从张宗权口中知道一些隐情最好不过。低声道:“张宗权现在何处?”
萧弄月手指塘中那座黑色小楼:“不瞒苏兄,张宗权被擒至庄中后,竟被人暗中下毒灭口,所幸发现得早才算保得性命,所以小弟将他秘藏于这座观渚楼中。”
苏探晴微微一惊。弄月庄身为炎阳道重镇,外松内紧,只有内奸方有机会给张宗权下毒,而且此人的身份亦不会低。眼角余光瞅到东方天翔木然的神情,心想如果真是东方天翔下毒灭口,应该是得到擎风侯的密令,那么铁湔与擎风侯之间定有不可告人的联系。他并不说出心中怀疑,拱手道:“便请萧兄带路。”
萧弄月眼光闪动:“久闻苏兄在关中出没,行踪不定,小弟亦是一时技痒,想和苏兄比试一下。”
苏探晴不料萧弄月忽出奇兵,沉声道:“萧兄意欲如何?”
“兵刃相见,大伤和气,不若文斗。”萧弄月指着塘中近百根木桩道:“这些木桩名为‘飘萍桩’,乃是通往观渚楼的唯一道路,小弟便与苏兄比比谁可先到达楼中如何?”
苏探晴见那些木桩细小不及碗口粗细,仅可让一人立足,更是间隔近丈远,若是踏错一步必是落于塘中,果不愧这“漂萍桩”之名。萧弄月如此提议必有所恃,但以自己“碧海青天“的身法亦未必会输给萧弄月,点头应允。
萧弄月微笑道:“既然由小弟提出建议,便请苏兄先行一步。”又眨眨眼睛:“若是不小心掉入水中,亦作负论。”
苏探晴听萧弄月如此说,猜想他必是另有用意,心中暗生警惕。深吸一口气,身形如离弦之箭般射出,稳稳落在第一个木桩上。萧弄月喝一声彩,亦不迟疑,脚下发力猛然弹身而起。他的轻功别出心裁,并不以快疾见长,而是在空中划一道弧线,越过二丈余的距离,如一只大鸟缓缓般朝塘中落去。
苏探晴毕竟起步在前,虽只是毫厘之差,但每一个木桩仅容一人立足,只要占住身位,便可令对方难以借力。瞬息间连踩过五根木桩,刚刚纵身在空中朝第六根木桩落下,忽见银光一闪,一物没入水中,第六根木桩顿时齐根而断。
原来萧弄月人在半空中已抖手射出一柄短剑,那短剑以银链系在他的手上,从水底一兜而过,却已将细细的木桩斩断,他出手时机绝好,正是苏探晴脚尖即将踏在木桩的一刹那间。苏探晴不料萧弄月使出如此招法,脚下蓦然一空,但此刻身处半空全无借力之处,欲想改变方向亦已不及,竟然朝着水面直落下去……
时未寒武侠作品集剑气侠虹第二十八章 惊灭青灯宜秋楼
变生不测下,眼见苏探晴将要跌入水塘中。但他早有准备,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苏探晴在空中强提一口内气,腰腹用力翻个跟斗,变得头下脚上倒落而下。右手食指探出,正点那尚未沉入水中的断木桩上,这一下用力极大,木桩立时断为数截,凭此一点之力顿住下落之势,手掌一翻亮出玉笛,挑起几截断木散在水面上,脚尖连点,借着断木的一丝浮力重新弹起身,落足在第七根木桩上。这一式不但身法曼妙无比,就连水珠亦未沾上一滴。正是苏探晴将濯泉指法的用劲巧妙、碧海青天身法的灵动无比合而为一的武功巅峰之作。
“苏兄好俊的身手!”萧弄月人在半空赞了一声,又歉然道:“苏兄想必不会怪我使些手段吧。”其实萧弄月只言明两人先到小楼中为胜,诸人皆知这一场比试绝非考较轻功那么简单,萧弄月以剑断桩虽事起突然,但武学之道虚实相间,原亦无可厚非,他如此说显是平时光明磊落,不愿占丝毫便宜。
苏探晴微笑道:“所谓兵不厌诈。萧兄亦要小心脚下才是。”觑准萧弄月下落之势,抢先踏上第八根木桩,足下却使个千斤坠,身法不停一掠而过,木桩却已应声而断。
林纯心系苏探晴安危,见萧弄月以剑断桩正要出言指责,谁知刹那间主客易势,苏探晴不但已从容脱身,反是令萧弄月陷入足下悬空的尴尬境地。
“以彼之道还治彼身,如此方显浪子杀手的本事……”萧弄月口中大笑手中不停,短剑先将苏探晴脚下的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