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主公,这一招确实是太险了,如果被韩信识破,到时候是插翅难逃了。”
“我为霸王战死沙场,死有何惧?面对韩信这样的对手,常规的谋略与战术,实在难以取胜,我走的这一步棋也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胜负生死,那就让上天去定吧。”栾弋的心里一片苦楚,身为主帅,本来应该将生死置之度外,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一种荣耀,但是也许这样的将领内心是因为了无牵挂的原因吧。
栾弋并没有采取一味在山上死守的办法,而是命令部队下山在当道扎寨,以一部分兵力让姜民、毛沢在山下驻守东西道路,守住水源,然后自己和韩不易以及项庄在山上伺机而动。
仅仅一天的功夫,汉军东西两部分先后抵达独秀山下。
韩信在远处眺望着远处的独秀山,目光严肃。
“好一座独秀山,真是一枝独秀傲立在群山之中啊。山下可有人驻守?”韩信问道。
“禀报王上,山下有颍川军守住道路,戒备森严。”
“秦则玉是否已经到达?”
“秦将军已经在今天中午抵达了独秀山东侧。”
“送信与他,邀他明天一早东西对进,攻打独秀上”
“遵命”
未经作者德川粹史君许可,拒绝转载,联系电话18301365401。
:
160。第四十一章 初战黎明()
天还是蒙蒙亮,雾气缭绕,汉军的一队士兵已经悄悄的摸到了独秀山下毛沢的大营前。 走在最前面的都是汉军最英勇的士兵们,汉军的剑锋部队,只见这支排头兵各个都猫着腰,小心翼翼的往前摸索着,他们连大气都没有喘一声,似乎一举一动都会被人察觉到。大约五百人的汉军眼看就要抵达目标,这时只听见不远处一声狂吼:“点火。。。。。”
刚刚还是云山雾绕的景象转眼之间已经不见了。汉军士兵们茫然看着消散的雾气,然后盯着前方,只见眼前清晰的看见一团火焰,在那里闪闪发光。
“射”
“小心箭雨。。。。”
汉军的呼喊声还没有完,从两个方向飞过来的箭雨已经把汉军的先锋部队全部射得像刺猬一般,当场毙命。
原来,大敌当前之际,栾弋命令士兵们一定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衣不解甲,时刻安排哨兵注意汉军的一举一动,特别要注意汉军在黎明之前的偷袭,所有这次汉军的进攻从一开始就已经被栾弋掌握,在汉军一进入射程范围之内,颍川军的士兵们就点起了十余口大锅的火把,利用逐渐高涨的热量将雾气驱散,然后顺势点火,对汉军进行远程打击。
刚刚还是五百个人,转瞬之间就变成了五百具尸体,后续的汉军部队一感觉到前面的部队有什么不测就立即停下了前进的脚步。直到阳光逐渐照射大地,这才看见眼前的一片惨景,让人不寒而栗。
刚一开仗就立即损失五百人的消息传到了韩信那里,韩信并不感到意外,原因很简单,轻装的步兵偷袭敌军本身就是危险的战术,偷袭成功的话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如果偷袭不成功的话。。。
看样子今天又是一场硬碰硬的死拼了。
“秦则玉他在干什么”韩信有些愤怒。但是愤怒很快又被冷静所战胜,他下令:“重甲士兵”
其实秦则玉在韩信这边发起进攻后不久也已经发起了攻击,秦则玉这边的攻击也并不顺利,他的此时的对手正是姜民。虽然秦则玉手中握有兵力二十万,是姜民的十倍,但是由于颍川军占据狭窄的山谷要道,根本无法展开阵势,只能山谷之间布阵,与颍川军直接接触的部队根本就不足数千人,所以双方只能在狭窄的山谷之间展开了血淋漓的肉搏战。
姜民学习了秦山岳在聊城之时采用的车轮战法,将两万的人马分成了五波,分别是五千、五千、五千、三千步兵,两千弓箭手。
三个五千步兵轮流与汉军在正面死磕,三千步兵做预备队,弓箭手则是居高临下,与驻扎在山上的弓箭手集中使用,形成远程打击力量,将打击的目标定位在汉军攻过来的后续部队,是汉军的攻击力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上,正是利用这种战斗策略,硬是把秦则玉顶在了山脚下。
“妈的,这仗没法打,这么到早晚被姜民消耗光。”战斗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了中午,秦则玉意识到自己疲惫的士兵们应该的到休息,于是他立即派人到韩信的大营禀报,但是得到的回复是必须攻破颍川军防线,拿下独秀山。
这是一个很让秦则玉诧异的命令,主公应该不至于下这种死命令,毕竟再强行的攻击对汉军是不利的,韩信应该看得很明白。
秦则玉哪里知道,其实韩信要比他更加心急如焚,军中的粮草已经被河北的秦山岳断掉,自己在河南只有十天的军粮,再出去留在渡口的粮草,也就是说留给一线作战的汉军的粮食不足五天使用,五天之内拿不下这独秀山,汉军有崩盘的危险,所以韩信一而再的对秦则玉下达了必须拿下独秀山的死命令。
转眼间已经到了黄昏,颍川军硬是把汉军堵在那里没有动弹哪怕是一步之遥。
身心疲惫的双方士兵都各自回营休整。
毛沢与姜民的一共四万的阻击部队一天下来伤亡将近一万人,虽然斩杀了汉军大约四万人,但是汉军庞大的部队基数,还是让两位将领为明天的战事感到了深深的不安,毕竟第一站就已经损失过半的事实就摆在眼前。
两人都很奇怪为什么战事如此的激烈,但是手握三万机动部队的栾弋为什么一直在山上一动不动?
:
161。第四十二章 韩式奇谋()
独秀山之战第一天的毫无进展,让韩信很无奈,但是他还是充满了信心,毕竟有兵力的巨大优势让韩信有信心拿下这座山头。……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大胆的韩信式的计划。
韩信独自一人坐在自己的中军帐,帐门打开。他偶尔能听到军中汉军将士们的呻吟声,痛苦的叫喊声,他知道必须这一仗只能胜不能败,他要带着自己的兵一直打到彭城。案上的灯火随着帐外的清风摇摆不定,他用手去遮挡住吹进来的风,军帐外的士兵目睹一切,立即把帐门关上,火光这才在那里稳如泰山。
嗯?用手去遮挡吹过来的风对火苗稳定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只要关闭帐门,就连帐内的空气也都会恢复宁静。
韩信紧缩双眉,盯着灯火微弱的光芒,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嘴里蹦出了两个字:“上山”
恍然大悟,为什么非要拘泥于在山脚下与颍川军部队的缠斗,为什么不直接上山,打败山上的部队,然后自上而下消灭敌人韩信终于抓住了这场战役的关键所在。
韩信立即在案上写下了信,命令自己的手下趁着夜色立即送到秦则玉的手中。
秦则玉此时正在为战事的不顺利而感到懊恼不已,此时终于等到了齐王韩信的手信件,打开一看,说道:“果然是妙计,一战即可拿下此山”
而颍川军这边,毛沢和姜民聚在一起。
“兵力毕竟悬殊,如此再战下去,你我手中部队早晚会被消耗的一干二净。”
“是啊,但是王命不可违,我就纳闷了主公手下的三万精兵为什么迟迟不肯下山支援,你我白天眼看已经力不从心,主公看在眼里,也没有派来一兵一卒人马。难道眼看我等战死吗?”
“依我之见,主公必然有他自己的考量。”姜民说道。
知栾弋者,莫若姜民。每一个主公都希望自己的属下能够理解自己的苦衷与意图,姜民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部下,他总是很理性冷静的判断栾弋的意图。
姜民说得没错,战事还没有开打栾弋就已经在独秀山上居高临下,注视着山下的动静,但是手上仅仅拥有的三万部队,那是轻易绝对不能随便投入战场的,不到万不得已,栾弋不会松口的,因为栾弋很清楚如果秦山岳没来之前把手下的这三万人打光了,那就意味着整个独秀山之战必将失败,齐地很有可能沦陷。按照栾弋的计划,姜民和毛沢至少可以守住山下三天,今天虽然顶住了汉军的狂攻,但是明后两天才是战斗最白热化的阶段,汉军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来攻打。
战事的紧张激烈,甚至让栾弋根本无法安心睡下,他侧卧在山上自己的军帐里,看着案上摆着的那盏油灯。他伸手摸出了两块几乎一模一样的黑玉,最近他才发现了栾戈死前给自己的黑玉上非常清晰的刻着“嬴政”两个大字。这确凿无疑的说明了那个始皇帝抛玉投池的故事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生的事实,自己也真的是嬴政的儿子嬴弋。韩信毕竟也是见过这块黑玉的人之一,那么自己身世的秘密除了自己知道的人就是韩信了,这也是让栾弋心生恐惧的原因之一。总之,这一次跟韩信一定要做一个了断,彻底的了断。
栾弋看到眼前的灯火突然的摇摆不定。
“杀气”
栾弋脑海里刚刚想起这两个字,就听见有人在帐外大呼:“汉军夜袭汉军上山了”
“什么”栾弋立即站起身来,冲出了营帐。
眼前的一幕让栾弋惊呆了,汉军的部队点着火把犹如一条火龙一般从山脚下一直蔓延到了山腰上。这哪里是什么夜袭,明明就是明目张胆的强攻
“汉军什么时候攻上来的?”
“据哨兵来报,汉军是偷偷摸上山的,知道与我军守山部队开战这才点起了火把。”
“来的真快姜民和毛沢呢?”
“禀报主公,姜将军与毛将军被秦则玉强攻,激战惨烈”
“哼,好一招猛虎掏心,声东击西来人啊,跟我到前线去”栾弋说完拿着自己的银枪往山腰奔去。
:
162。第四十三章 东风忽来()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原本寂静的夜晚,一时之间杀声四起,鼓声震天。 :韩信留下十万人守住大营,自己则亲自带领着十万大军从独秀山西面向着山上发起进攻。而汉军另一边的秦则玉则是继续在山脚下强攻毛沢与姜民的部队。
这一次秦则玉改变了白天的战术策略,为了减少伤亡,他集中优势的弓箭部队对着颍川军的大营持续不断的进行压制,然后立即让后续的步兵部队赶上来,步步逼近。
这种打法无疑直击颍川军要害。姜民突然意识到了秦则玉的心思,他明明就是要赶自己的部队上山,然后围住山头,与韩信的大军全面围歼颍川军。想到了这里,姜民冷汗直流。
“姜民,你愣着干什么?冤家已经上门了。”毛沢已经与姜民合兵一处。
“毛将军,大事不妙,你我已经无路可退,后面就是独秀山和主公。哨兵已经来报说是韩信已经统帅大军从西山攻了上去。而咱们对面的秦则玉也是来势汹汹。这是在赶我们上山围攻。”
“哈哈,大丈夫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当年的主公手下三虎,邓晓已经首先离我们而去,你我兄弟今天有如此豪战,即使战死,又有何憾?”毛沢对着姜民伸出了右手。
“好,你我今夜就战死在此地”姜民也伸出了右手,两人的右手握在了一起。
毛沢带着大部分兵力与汉军肉搏,两边犬牙交错,绞杀在一起。毛沢右手持砍刀,左手拿着盾牌对着冲上了的汉军士兵们大战。而姜民则带着自己的本部弓箭手五百人化整为零,占据了各个高点,对汉军的后续部队进行射杀。双方从黑夜一直打到了天空蒙蒙亮,地上的尸体堆积如山,将士们身疲力竭,但是颍川军的阵地依然岿然不动。
杀红了眼的秦则玉再一次下令:“继续冲锋”秦则玉非常明白,颍川军撑不了多长时间了,只要自己的部队不断的冲击,颍川军早晚会崩溃。
毛沢浑身是血,身上伤痕累累。姜民也早已经忘记了自己在大战开始之后已经射出了多少支弓箭。
山下打得不可开交,惨烈异常,山上的栾弋同样面对着巨大压力,韩信的十万大军犹如一片巨大的波涛冲着栾弋的部队就拍了过来。颍川军的三万部队只能依靠着独秀山,分成三部分从上往下不断发起一波接一波的有节制的小冲锋,在山腰上借助狭长崎岖的山道,抵挡住了汉军的进攻。栾弋本来要亲自到战场与汉军血战,但是被跟在身边的军师韩不易拦了下来,由项庄作为前敌主将御敌。
军师韩不易在栾弋身边不断的抹着自己额头上渗出的汗水。
“军师,何必如此紧张,汉军还没有攻上来呢?哈哈”栾弋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主公,韩不易虽然并不是武人,但是也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我只不过在等东风到来。”
“东风?这几天就连树上的树叶都没有动一下,何来的东风?我看你韩不易是吓糊涂了。哈哈哈”
“主公,我昨夜观天象,见紫微星东移,直冲牛斗之巅,两个颗流星划过天际,一颗直奔东南,另一颗飞向西北,掐指一算,今天上午当有东风席卷而来,有两员天下将才之人陨落。”韩不易说。
“东风若来,当如何?”
“东风若来,当以火攻击退汉军。”
“那流星落东西两向,当作何解释?”
“尚不知晓。”
栾弋看着身边的树,郁郁葱葱的树叶竟然有些颤动。紧接着,成片成片的摇动,东风来了大风突然呼呼而来。
“主公,东风已来,点火吧”
栾弋当机立断,下令所有弓箭部队点燃火箭,蓄势待发。
“鸣金命令项庄撤退”
项庄正是杀得渐渐有些难以支撑,身边的汉军越聚越多,而颍川军越来越少,突然听到鸣金。
“撤整合人马。”活音刚落从自己的头顶上及飞过了无数火箭,嗖嗖嗖的就往汉军丛中射过去,然后山腰的树木草丛尽皆被大火点燃,火势随着骄狂的东风迅速蔓延起来,黑烟直冲云霄。
韩信那里会料到,眼看就要击溃颍川军,突然吹出了东风,而且大火奔袭过来,自己的士兵瞬间就被引燃,死伤无数。
“撤”韩信无奈下令。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
163。第四十四章 毛沢战死()
漫天的黑烟笼罩着原本朦胧胧的天空,山下的姜民心里寻思,韩信难道放火烧山了,但是转念一想不对啊,明明刮起来的东风,韩信烧山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定是主公妙计。 姜民不由得精神抖擞,再次拿起弓箭力战。
毛沢哪里顾得了山上的事情,自己正是杀得兴起,但是也是察觉到了怎么突然刮起了大风,吹得自己的眼睛很难睁开。
毛沢不知道此时正有个人用狼一样的眼睛盯着自己,这个人正是与他对阵的大将秦则玉。毛沢作战英勇那是出了名的,那绝对是勇冠三军,以一敌万的猛将,有他阻挡在山下,秦则玉手下的二十万部队竟然一个晚上推进不到十里,这又硬又难打的石头,不搬开怎么打通上山的道路。
现在天光已经大亮,视野开阔,秦则玉像幽灵一般迈着步子在以毛沢为圆心的五百步左右的范围内寻找最后的站位。
作为当今天下顶级的弓箭手,必须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秦则玉当然也不例外,他的眼睛盯着的是毛沢,但是心眼里却看的是自己的最大威胁姜民。
不错,姜民也在时时刻刻关注着秦则玉,鸣笛反钩例无虚发,玉碎精弓焉能无动于衷
姜民心知肚明,秦则玉的目标是毛沢。但是这并不是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战机,黄雀不仅仅要拿下螳螂,还要保住那只不停作响的蝉。
这就像三个人的一场游戏,有人明白有人糊涂有人半明白半糊涂。
秦则玉踱了几步,一站定,接着强劲的东风,立即向着天空连射两箭,这箭犹如穿云之鸟,呼啸着直冲云霄,第一箭带着刺耳的鸣笛声坠落而下,第二箭不知去向。姜民同时平射一箭,此箭冲着毛沢的方向而去,正好命中从天空坠落而下的鸣笛反钩,将鸣笛箭一折为二。待到姜民放下手中弓箭,突然听到了自己的头顶一阵呼啸之声,原来秦则玉的第二箭直接以姜民为目标射了过来,姜民猝不及防,下意识的向右闪射,弓箭直接擦着姜民的左边肩膀,狠狠扎在了地面上,姜民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当他再回过神来看毛沢时,毛沢已经命中两箭,分别是左胸和右胳膊,箭头直接刺穿了毛沢的身体,毛沢犹如被泄了气一般,直接双膝跪倒在地上。
姜民看见秦则玉再次张弓搭箭,对着毛沢的身体又是一箭,这一箭是要命箭,直接刺穿了毛沢的咽喉。
“不”姜民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兄弟被人连射数箭,心如刀割一般。
一名汉军士兵看到毛沢咽喉中箭,立即挥动大刀,一倒将毛沢的项上人头一刀剁下来,毛沢的人头一个提溜就滚到了地上。亲眼目睹此情此景,怎能不让姜民黯然神伤,但是姜民的知道如今山下的颍川军主将之一毛沢已经战死,如果自己也一蹶不振的话,自己的部队马上就会崩盘。所以姜民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冲着秦则玉连射数箭,命令所有的人都冲着秦则玉的方向猛攻。
秦则玉也是聪明人,射杀了毛沢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没有必要拿自己的性命再做纠缠,于是就非常果断的退出了第一线战场,但是还是命令自己的士兵们继续猛攻。
没有毛沢冲锋在前,颍川军很快就抵挡不住了,被逼的步步后退。正当这个最危急的时刻,姜民突然听到自己的身后杀声震天,是谁?
姜民回头一看,只见“项”字大旗。
“霸王来了?”精疲力尽的姜民迷迷糊糊的说。
“姜民将军,项庄奉临江王之命率一万五千大军前来支援。”项庄说完就带着队伍冲进了汉军中,与原来已经在撤退的人马,又杀了一个会马枪,把汉军又打了回去。
秦则玉也被这突如其来的颍川军生力军弄得不清不楚的,不对啊,栾弋的主力军只可能在山上与齐王的大军鏖战,断不可能有余力分兵救援,难道是楚军的援兵到了,看着到处挥舞的“项”字大旗,秦则玉也有些迟疑,哼,姜民已经成为强弩之末,不如先回去休整再战,秦则玉下令撤退。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
164。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