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王之兵传-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陵君站在那里呆若木鸡。这如何是好,还是且行且珍惜吧,悠着点。等到后来,高陵君听到了楚军兵败的消息后,马上掉转豪车,头也不回的就回齐国了。

    另一边,栾弋跟着项羽快速的往定陶赶,一天多的功夫终于到了定陶城外。

    血染的大地一片狼藉,楚营已经化成焦土。

    “叔父,叔父,叔父”。项羽急忙往大营纵深奔去寻找他最敬爱的叔父。

    项梁安然的躺在那里,身上的五根箭矢直挺挺的扎在不同的位置,血已经凝固。

    项羽哭了,嚎啕大哭,他双膝跪地,看着项梁的尸体。

    “叔父,你死的太惨了”。

    看到项羽哭得这么伤心,栾弋也不由自主的流下了眼泪,项梁犹如战神一般的人物,竟然一夜之间就驾鹤西去。栾弋不禁感叹战争太残酷,世事太无常,身在乱世,人人都身不由己。

    跟随项羽奔袭而来的基本都是从江东带过来的,对项氏叔侄有很深的感情,他们都跪在地上哭泣。

    项羽为项梁举行了火葬。大火瞬间就吞没了项梁的肉体,项羽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不久,雍丘的楚军终于到达了定陶,他们全部更换了白衣白袍,哭声震天动地。

    刘邦哭得格外厉害,他走到火堆旁就往前扑,幸亏被身边诸位拦住。

    “上将军啊,你这一走,我楚军怎么办啊,我楚国的擎天柱倒了啊。”刘邦哭的让人动容。

    此情此景让项羽更加悲伤,哭得更凶了,往事也涌上心头。

    想当年自己父母早逝,自幼跟随着叔父亡命天涯,叔父待自己犹如亲生,关爱备至。小时候,读、击剑、兵战略都是叔父教授的。叔父从小就要自己不要忘记国仇家恨,光复楚国。项羽是被项梁一手带大的,项梁也是项羽最钦佩和尊重的人。

    从起义伊始到渡江北上,再从鏖兵中原到领兵西进。叔侄二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战不息。然而如今旦夕祸福之间,叔侄两人阴阳两隔,项羽已成孤单一人,未来心中如果有苦闷还可以找谁诉说。

    “将军此时不宜悲伤过度,不如回到彭城,重整军马,再与秦战。”范增向项羽献计。

    项羽虽然悲伤,但是不失冷静,项羽率楚军跪在项梁陵前,对天发誓“我项羽定要杀章邯,报仇雪恨”

    “报仇雪恨,报仇雪恨,报仇雪恨”

    项羽手捧着项梁的骨灰坛走在队列的最前沿领着一片雪白的楚军缓缓东返彭城,。

    :

11。第一章 北进东进() 
章邯率领秦军击败了楚军,特别是连楚军主将项梁也已经战败而亡。“我大秦军从此在中原再无敌手,只要接下来荡平其他起义军,就能永保我大秦天下。白起、王翦、蒙恬,你们往日的功勋,我章邯一样可以做到,我也将永载史册”章邯想到这里不禁有点得意。

    打败楚军后,秦军在濮阳休整了一个月,秦军现在更是如日中天,急不可耐的寻找下一个目标。

    “我认为应该东进彻底的消灭楚国,平定江东,以绝后患,然后挥戈北上赵国、齐国,大事可定。”副帅王离一再坚持自己的想法,因为当年自己的祖父王翦就是先率领60倾国之兵首先征服了楚国这一劲敌,然后才北上灭齐。

    “楚军已经被打得溃不成军,逃回了彭城,无力再战,而北边的赵国、齐国已经逐渐做大做强,此时如果不趁着他们实力上不足于与我军对抗,给他们沉重一击,以后就更难了,何况只要平定中原,我们再以泰山压顶之势直取彭城,就不用担心,齐赵在我军背面的袭扰”。章邯依然坚持自己先北后南的战略。

    中原军团与北方军团的将领们分成了两派,分别支持章邯与王离。

    “项梁虽然败亡,但是其侄项羽万人之敌,不可小觑啊”。

    “我等岂不知那项羽的勇猛,但也不过是黄口孺子匹夫之勇而已。到时候只要灭了齐赵,数十万大军兵临彭城,他项羽再孔武有力,也无济于事”。

    争论不休的局面让章邯有点不耐烦了。

    “我意已决,请诸位将军与我先荡平中原,再取彭城”这话章邯显然是对王离说的。

    章邯毕竟是秦军主帅,王离也没有办法,没有再争论下去。

    “传我将令,明日清晨即刻开拔北上,目标邯郸。”章邯的声音充满了力量与豪情,他坚信未来的天下会任由自己驰骋。

    大秦将士们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征程。

    且说说楚军垂头丧气的走在漫长的归途中,彭城就在眼前。项羽一马当先走在最前列,后面跟着栾弋和韩信。离彭城越来越近,只见一群人银装素裹,。。。。。,为首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哭的格外伤心,边哭边嚎叫:“上将军啊,你这一去,丢下我,我将如何是好啊,上将军啊,你是楚国的顶梁柱,你这一去,我楚国如何复国啊。”身后官员百姓都嚎啕大哭,场面颇为肃穆。

    项羽一路归来就对项梁无限追思,哪里受得了眼前这一幕,泪水马上如雨水一般落了下来。

    却说那年轻人是谁,那人正是楚怀王熊心。

    几年之前,当熊心还是一个放羊娃的时候,项梁带人找到了他,告诉他是楚王的后裔,然后立熊心为楚怀王,熊心的人生从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一个羊倌一跃成了万人之上的楚王。这份恩情,熊心永远记在心里。但是,项梁的死也让他感到了隐隐的兴奋,不过他尽力的没有让这一切表现出来。因为随着熊心的长大,他发现虽然自己是楚王,但是根本就没有什么权力,而且要时刻听命于项梁,这一切让他很不痛快,如今项梁死了,谁还能管得了自己。

    但是,还有一个人始终让自己很害怕,这个人就是项羽,他总是从项羽的眼神里看到项羽对自己的不屑。

    “项将军,切莫伤心过度,上将军的仇,寡人一定要报。”楚怀王走到项羽的眼前劝慰到。

    项羽和诸位将领仿佛没有听见,径直走进城门,只留下楚怀王气得发抖的背影。

    :

12。第二章 结拜兄弟() 
栾弋紧跟着项羽早已轻飘飘的步伐朝前走,一路上的劳累和过度的悲伤让项羽面容憔悴。 韩信要去接下项羽捧在怀里的骨灰坛,却被项羽一把推开。栾弋朝韩信使了一个眼色,两人只有识趣的跟在项羽后面,生怕项羽会因为体力不支而摔倒在地。

    三人走近了项府,在门外早已经有人在等待。

    栾弋看见一位女子身披素袍,头戴白巾,迎上来,栾弋猜想这就是韩信曾今说过的虞姬吧。

    “夫人,羽将军一路归来不吃不喝,身心疲惫,望夫人好生照料。”韩信拱手参拜虞姬,虞姬点点头。韩信转向项羽说:“将军,上将军的仇一定会报,请保重身体,来日方长啊,我跟栾弋先退下了”两人说完转身就走。

    项羽被虞姬搀扶着走进了项府。府内也是一片银妆素裹,寂静肃穆。

    厅堂之内已经供上了项梁的排位。项羽手捧骨灰坛轻轻的放在排位旁,退后几步,跪在排位前,泣不成声。身旁的虞姬也默默流泪,她弯下腰抱住项羽,两人相顾无语凝噎。“将军,不必伤心过度,为上将军报仇雪恨才是最重要的,才能告慰上将军在天之灵。”虞姬的劝慰让项羽默默的点点头。

    是的,我要报仇,章邯我项羽一定要灭了你

    男人是很奇怪的动物,在和自己一样的男人们面前是那么的坚硬和顽固,但是碰到水一样的女人瞬间被融化掉。

    栾弋来到彭城已经有三天了。三天也没有见到项羽一面。

    这一日,栾弋跟在韩信后面缓慢的走在街头,琳琅满目的店铺让栾弋惊讶。呼悠悠的寒风让栾弋打了一个哆嗦。韩信对栾弋说:“弋,去酒肆喝口酒,暖暖身子。”

    两人找到一处名叫“庆安”的酒肆。两人点了一坛楚酒,一盘牛肉,对饮。

    “信,我楚军每与秦军交战,不落下风,然而定陶一战为何输的如此惨?上将军的死实在令人惋惜。”栾弋说着说着不禁黯然神伤。

    “上将军自讨苦吃,焉有不亡之理,章邯用兵老辣,擅于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他舍弃定陶、雍丘于不顾,是为了集中力量,等待时机,将拳头缩回来,再用全身的力量打出去,再说上将军确实是过于自信了,奈何秦人北方军南下的速度如此之快啊。”韩信的话让栾弋不住的点头。

    栾弋一直觉得韩信这个人深不可测,好像那并不强壮的身体里蕴藏了无穷的智慧,深邃的眼神总是让人琢磨不透。确实,韩信熟读兵,精通战策,不是一般人物。

    韩信是淮阴人,长得非常英俊,当年是在市井之间的破落户,虽然境遇不佳,但是韩信总是腰间配着一把长剑,招摇过市总是被同乡耻笑。韩信虽然胸有大志,但是光有志向是填不饱肚子的。韩信没有一技之长,所以只能到处蹭饭吃,上至下乡亭长,下至淮阴城边河水旁的漂纱女。有一次,“蹭饭男”韩信被一个泼皮盯上,逼着韩信从那个泼皮的胯下钻了过去。从那以后,韩信在淮阴实在混不下去了。

    后来天下大乱,韩信心里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参加了项梁领衔的楚军,知道现在被提拔为项羽的贴身侍卫。

    “韩兄,如不嫌弃,我们何不结拜为兄弟,一起为羽将军效力”。

    “好”

    两人当下即各自端起一大碗酒,面对面的跪在地上。

    “今日,我韩信与栾弋结拜为兄弟,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我栾弋与韩信结拜为兄弟,韩信为兄,我为弟,不求同生,但求同死,辅佐项将军,消灭暴秦。”

    两人痛饮万中酒,相互拱手行礼,然后相互扶持而起,仰天长笑。

    :

13。第三章 怀王问计() 
这一天太阳早已经高高挂起,楚宫的卧榻上,怀王与自己最宠爱的萧妃缠在一起,昨夜的温柔让怀王不能满足。

    怀王用自己的左臂枕着美人的头,右手轻轻的抚摸着萧妃那一对犹如刚刚出锅的雪白的双胸,接着翻身压在美人的身上,用嘴吮吸美人的每一寸肌肤,伴着美人的娇喘,两人的身体都已经变得通红,并且微微颤抖。不一会儿,怀王颤抖的幅度越来越大,萧妃也跟着身子上的男人抖动直到怀王哆嗦了一下,一曲温柔的和谐曲戛然而止。

    怀王从美人身上翻下来,两人仰面躺在床上。

    “唉,也不知我熊心还能享有几日如此的快活时光。”

    “大王何出此言”。

    “项梁还在之时,扶我为王,我万分感激,但我虽名为楚怀王,却无大王之实,处处受项梁节制,如今项梁已死,本以为可以收回大权,却又有项羽虎视眈眈,可怜我熊心无一人支持,让人忧伤啊”熊心无人无处排遣心中压抑,只能在这床第之间一诉衷肠。

    “大王莫要伤悲,无人支持就扶持一人呗,分项家的权,泱泱楚国,何愁没有人才。”

    一语惊醒梦中人。前不久齐国的高陵君显出使楚国向自己推荐一人宋义,说的神乎其神,什么未卜先知项梁兵败啦,什么精通兵法战策啦,自己当时一听说宋义曾是项梁的军师就没了兴趣。如今不妨招进宫来见一见。

    怀王突然对身边的美人高看一眼。

    他大喊一声“更衣”,然后“噌”的一下子站了起来,萧妃很奇怪得问:“大王为何如此匆忙?”“我去宫院内转转。”怀王说完在宫侍的帮助下穿上衣服,头也不回的就扬长而去。

    “传宋义来见我。”怀王对左右下达命令。

    宋义自从回到彭城后整日在家无所事事,正是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时候,天天借酒消愁。

    这时突然收到了楚王的觐见命令,宋义“蹭”的一下从酒席上站了起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跟着宫侍朝着楚宫走去。

    宫墙里的风吹的宋义瑟瑟发抖,却也吹醒了宋义的大脑,宋义一路都在琢磨,怀王召见自己的原因。

    “今天很有可能就是我宋义人生的转折点”,宋义暗暗兴奋。

    “宋先生,久仰久仰”,怀王早早的就在大厅外等候自己,这让宋义顿时感觉受宠若惊,连忙上前对怀王作揖,“怀王,小臣当待不起”。

    两人不分先后的走进大厅,清退左右,相对而坐。

    “宋先生,可知道本王为何召见先生?”

    “小臣不知。”

    “久闻先生大名,却未曾谋面,本王确实想见见先生,前些日子齐高陵君向我推荐先生,说先生神机妙算,未战而知项梁之败,不可谓不高明”。

    宋义听了不由得咽了一口口水,这预测项梁公之败哪里是他的神机,那明明是范增那个老头子的厉害。怀王这么说明显是要重用自己啊。

    “大王,项梁公骄兵必败乃是自然之道理,非我宋义之能,我当时在军中苦劝项梁公千万要集中兵力,警惕秦人的偷袭,哪知道项梁公嫌我罗嗦让我去齐国邀田荣南下夹击秦军,哪知道,我还是晚了一步,不然项梁公也不至于英年早逝,唉”宋义说着说着用手抹干眼眶中的泪水。

    “先生不用自责,上将军败亡实在是与先生无关,胜败自有天注定,像宋先生这样有情有义之人,在当今乱世,实在难得啊。”听了宋义的话,怀王突然对眼前这个憨厚老实的人心生敬意。

    “不知道先生是否愿意做我的老师,跟随我左右,我愿与先生共商大计,平定天下”。

    为帝王师,这是多少人的梦想。

    宋义站起身来,绕到怀王面前“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我宋家世代为楚人,今日承蒙大王栽培,微臣怎能不肝脑涂地,誓死效忠”

    “好,我们满饮此杯中物。”

    两人举杯喝了各自杯中楚酒。

    “宋先生,眼前上将军战亡后,楚军无人统领,您觉得谁能担当此任?”

    宋义听了此言心想怀王果然不是一般人物,句句命中要害。

    “大王,项羽虽然英勇,但乳臭未干,尚不足以统领大军,我认为当今能统领楚军的只有一人。”

    “谁?”楚怀王双眼放出一样的光芒。

    “舍大王,还能有何人?”

    “哈哈哈,宋先生何出此言,何出此言啊,哈哈哈。”楚怀王收去得意之笑接着说:“我有意收回兵权,但项家军是楚军之根本,项梁一手再造,不是那么容易从项羽手中夺取兵权。”

    “这有何难”宋义走进怀王耳语一番,怀王不住点头。

    不知不觉,两人聊到了灯火阑珊之时。

    :

14。第四章 波诡云谲() 
大秦帝国此时最强大的军事集团主帅章邯通领着四十万大军渡过黄河踏上了赵国的地界。想当年战国七雄只要有赵国可以在军事上与秦国冠绝群雄,难分伯仲。曾经有一段时间经过胡服骑射后的赵国人居然狂妄到有从北边绕过函谷关直取咸阳的举动。当然,这一平衡被“人屠”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彻底打破。四十万的赵人被屠戮,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章邯面对的赵国与长平之战后的赵国没有是那么差别,被秦军凌厉的进攻打得毫无招架之力,邯郸似乎在顷刻之间被章邯拿下。

    赵王在张耳的掩护下往北边逃,直至到了巨鹿才站稳了脚跟。当然还是被紧紧跟在身后的章邯团团围住。张耳急忙派使者到各国求救,这些使者哪里出的了秦人的包围圈,全部被活捉,使者一个一个被押送到章邯面前。

    “都放了,让他们去送信吧,我准备了一桌大餐,两家吃太浪费了,让他们都来”

    “章将军的胃口好大,你的意思是以巨鹿为诱饵,将所有的反秦力量集中起来歼灭?”王离很吃惊章邯一介文笔小吏出身竟然有如此的战略眼光和魄力。

    “王离将军,我们不谋而合啊,我等要一劳永逸的荡平反贼”

    捡回一条性命的使者拼命赶往彭城,求见楚怀王。楚怀王早已经知道秦人北上伐赵,反正打得是你赵国,跟我有什么关系,于是安排使者去驿馆休息,自己转过来问身边的宋义。

    “宋先生对救赵的事情怎么看?”

    “赵人在北边死死的牵制了秦军这对我楚国来说不是为一件好事,但是,赵人已经奄奄一息,早晚被秦人所灭,赵亡,楚国就是下一个被打击的目标。所以赵国必须去救。”宋义看着听着起劲的楚怀王,有点得意。

    “章邯势大,谁人去救,怎么救?”

    “大王,救赵正是您重掌楚国大权的最佳时机啊,你只有亲自出征,一来鼓舞楚军士气,二来兵权在握,不由得项家的人不听你的。另外,为了进一步削弱项羽的力量,我们可以扶植一股力量对抗项羽。”宋义自己因为自己的智慧沾沾自喜,我才是楚国的第一谋士。

    转眼已到公元前207年的10月,南方的秋风伴随着潮湿的空气格外寒冷,有三股人马犹如闪电一般飞驰往彭城,分别是驻守在北面的项羽,驻守在东边的吕臣,还有在砀山的刘邦。

    楚国自项梁去世之后第一次军事会议在彭城的楚王宫召来,栾弋跟着项羽一直到宫门外,各路的将领和副将们都鱼贯而入。

    项羽被安排在上席,但是宋义的坐席却出乎意料所有人意料的高出项羽。接下来是刘邦、吕臣、英布等将领,范增坐在最末席。大家都不做声,宫廷内一片寂静。

    但是宫院外却是另一番情景。各路将领的侍卫官们齐聚一堂。

    “这赵国眼看就要被章邯消灭,怎么还不出兵巨鹿,我樊哙早就等不及了,这楚王是不是不敢与秦人决战”。说这话的是刘邦的小舅子,也是他手下的第一猛将樊哙。

    樊哙以前是杀狗的屠户出身,后来跟着自己的同乡刘邦反了。

    “这赵国自然要去救援,你懂什么,休要胡说”韩信反驳道。

    “你算什么东西,敢教训我,你知道爷爷我是谁吗?”

    “你不就是当年沛县街头杀狗为生的樊哙吗?”韩信不以为然的说。

    “哼,我说是谁这么蛮横,原来是项羽军中的侍卫官韩信,你当年钻别人裤裆的时候有没有这么狂妄啊,我杀狗,杀的就是你这样的狗。”樊哙也毫不退让。

    “大胆,好一个狂夫,竟敢侮辱我的大哥”,栾弋实在受不了樊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