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昭烈帝-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过片刻,关羽站起身来在帐篷中来回走了几圈,突地停下脚步,对这名回来报信的猎手说道:“你回去告诉其他人,让所有人都退一退,暂时避免和高句丽人发生正面冲突。”

    “若是放任高句丽人召来援军,我们正面作战岂不是更困难了?”尉仇台虽然心疼自己的战士,但他也知道,战争总要有人牺牲,所以连忙出言劝阻。

    关羽轻笑一声,说出的话中却是无比的自信。“来了更好,省得我们再去找他们。”

    尉仇台踌躇不已,手指不停地敲打着自己的大腿,许久之后才抬起头来,似乎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不如这样,我们再派出五千名猎手,追踪高句丽派出的信使,去往他们的领地埋伏,等到高句丽人抽调青壮前来,我们就趁虚而入,将那些部族的根基彻底铲除。”

    “好主意。”关羽眼前一亮,这个釜底抽薪的计策若是能成功,高句丽人就算侥幸逃过覆灭的命运,也得元气大伤,没个几十年缓不过来。“五千人够不够?”

    “绰绰有余,人多了不好,反而容易暴露行踪。”尉仇台说完之后起身走出军帐,再次去召集人手。

第100章 辽东大桥() 
和国内城这边剑拔弩张的压抑气氛截然不同,数百里外的辽东郡百姓,正在迎来这片土地历史上的第一座大桥。

    数万名百姓熙熙攘攘,聚集在襄平城北面的河堤之上,人们心情激动地望着河中央,在那里,一条蜿蜒的长龙正在随着水波轻轻晃动,不断变幻身形。

    这是一座浮桥,横跨在大梁水之上,由八十艘长约四丈、宽约一丈的高大木船组成。

    辽东本地木材资源极其丰富,工匠们也不吝啬,在他们的精心制作下,这八十艘木船虽然形制简单,但结构极其坚固。

    木船以两艘为一组,每一组相隔两丈,相互之间以成年人手腕粗细的熟铁链连接,垂直于大梁水的方向延伸出去,笔直地连通了这条河流的两岸。

    桥面是由松木铺成,厚度足足达到了四寸,这些厚实坚固的木板被巨大的铁钉固定在木船之上,组成了三丈宽的桥面,可以同时容纳三辆马车并肩通过。

    粗壮的铁链不仅贯通了水面上的船只,还一直延伸而去,直到距离大梁水两岸数十步的堤岸之上,在那里又穿过石匠们凿出孔洞的巨大石块,以此固定住整个浮桥的位置,防止桥面被水流冲走。

    用巨大石块固定住铁链还不是结束,按照设计,岸边还将建立起四座桥头堡,到那时候,任由风吹雨打,波浪冲袭,这座浮桥也不会受到半点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河面上那条由船只组成的巨龙,终于渐渐地伸直了脊梁,上千名精壮的汉子喊着口号,手中不断用力,将沉重的铁链一点一点收紧。

    正午时分,南岸这边的总指挥跑到刘备面前,满脸欢喜地汇报,两条铁链固定完毕。

    又过了一个时辰,在遥远的河对岸,一杆红色的旗帜被高高竖起,并且迎风舞动,宣告着北岸的铁链也已经被牢牢地固定在了巨石之上。

    到了这时,一直在河边翘首期盼的百姓们终于安心了,人群中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他们欢呼雀跃,为自己亲眼目睹了这超越人力的工程而兴奋不已。

    刘备一直伫立在河岸边的高台之上,屏息静气地注视着整个过程,直到看见对岸的红色旗帜,他才长长松了一口气,神色变得轻松不少。

    凭借无数人的努力奋斗,凭借海量的物资支持,辽东人拥有了超越这个时代的伟大工程,他们值得为自己骄傲。

    “咱们这次真是动了大手笔啊,二十万斤铁、八十艘新船,再加上不计其数的木材,啧啧啧。”张焕看着浮桥,颇为肉疼地咋舌,在他眼里,这哪是桥啊,这分明是无数金灿灿的钱。

    不过,第一次见到如此雄伟的人工造物,张焕心中的震撼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不消片刻,他就被吸引住目光,再也发移开。

    刘备欣慰地眺望着北方广袤的土地,出言安慰张焕道:“老张,眼光长远些,格局大一些,有了这座桥连通南北,辽东和玄莵郡之间就再也没有阻隔,这一座桥节约下的人力还有时间,可要比你的二十万斤铁值钱许多。”

    “我也没说这桥不值啊,要不然哪能同意如此挥霍库存的举动。”张焕眯缝起眼睛,开始畅想起未来的规划来。

    辽东的农田主要都集中在大梁水沿岸,但在缺乏渡河条件的过去,人们在尽量开发南岸的同时,只能眼睁睁看着北岸的大片土地荒废。

    有了这座桥,大梁水北岸就可以获得与南岸一样的发展机会,凭借这一年来的发展经验,新来的流民可以被安置在北岸,开辟田地,兴修水利,将原本的荒地变成富庶的家园。

    唯一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但只要云长这次能够狠狠地揍上高句丽人一顿,扫平隐患,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等到这一仗打完,扶余人可以被安置到玄菟郡,那边地势平坦,还有大辽水和小辽水两条大河,能够养活许多人,只是大梁水上就绝对不能修建桥梁了,至少在击败鲜卑人以前不行。”张焕眺望着远方,思绪似乎也飞到了百里之外。

    大辽水和小辽水就是后世辽河的主干——西辽河和浑河,水量远远超过大梁水,并且两岸都是地势平坦的草原,极其适合放牧,若是能好好利用那块土地蓄养马匹的话,以后刘备就不用再为了战马数量不足而犯愁。

    但是,汉人想要在那边生活,并且发展生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在大辽水西岸,就是鲜卑人的地盘。

    “是啊,想要安居乐业,家门口就不能有虎豹豺狼。”

    刘备一样明白这点,他对张焕点了点头,眼神同样投向了西北边的天空。

    那里是神奇的蒙古高原,让汉人头疼了数千年的一块区域。

    蒙古高原泛指亚洲东北部高原地区,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北界为萨彦岭、雅布洛诺夫山脉,南界为阴山山脉,面积约二百万平方公里。

    在这块广阔的原野上,一个个剽悍狂野的游牧民族此起彼伏,像流星划过天空一般兴起又衰落,无处不在的杀伐遍布在这里。

    虽然这些民族强盛程度和生活习俗各有不同,但他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点,两千年来从未改变过:

    积蓄力量,变得强大,率众南下,攻击汉人。

    经过连绵不断的互相征伐、优胜劣汰,每一个能够杀出重围,在草原上生存下来,并且成为一带霸主的民族都异常强大,同时也异常残暴。

    在刘备原本生活的那个世界,辽阔蒙古高原从来都不平静,一个个强大的游牧民族从那里走出来,出现在汉人面前,他们和汉人王朝之间的战争延续了两千多年,从来不曾停歇。

    匈奴、东胡、鲜卑、乌桓、柔然、高车、突厥、回纥、契丹、蒙古,这些民族无不是威名赫赫。

    他们在千年的时间里相继兴起,互相取代,在人类历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幅员辽阔,纵横万里,控制着中亚到大兴安岭地区的广袤土地。

    他们性情坚韧,吃苦耐劳,骁勇善战,来去如风,拥有世界上最为强大的骑兵集团。

    和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相互更迭不同,在他们南边,那个沉默的邻居汉民族,始终占据着整个东亚最适宜人类生活居住的富庶土地。

    和张扬的游牧民族不同,汉人无论是在军事还是文化上,在大多数对外交往里都表现得非常和平,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建设家园和争夺中原地区的领导权上,对于北方,那片广阔但不适宜农耕的土地,他们没有兴趣。

    但是,每当游牧民族的所作所为越过底线,让汉人王朝无法容忍的时候,这个庞然大物就会展现出无比暴烈的一面,而汉人的反击往往就让这些游牧民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再也不见踪影。

    匈奴是第一个统一了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春秋战国时期曾与秦国和赵国都有过交战记录,并且用他们的人头为汉人将领如蒙恬、李牧的功绩册做出了不少贡献。

    对于匈奴人来说,他们民族最辉煌的战绩是在白登山,在那里,冒顿单于率领四十万大军,击败了刚刚建国的汉朝军队,并围困汉高祖刘邦七天七夜,逼迫汉朝开启和亲政策。

    然而经过数十年休养生息之后,汉王朝开始了规模巨大的反击。

    在汉武帝时期,以卫青、霍去病为优秀代表,积蓄了多年怒火的汉朝将领率领着自己的骑兵队伍,对匈奴展开了全面反击,他们越过草原,越过沙漠,经过无数次浴血奋战,终于击败了匈奴,这个盘踞在蒙古高原数百年的强大民族,并将匈奴人肢解成了南北两部。

    南匈奴选择了和平,如今他们生活在并州,接受汉朝的庇护。

    而北匈奴选择了继续战斗,在汉朝的打击之下不断西迁,并且消失在了历史场合中。

    据说最强大的一支北匈奴部落并没有灭亡,他们穿越莫提斯大沼泽来到欧洲,凭借骁勇善战的天性,接连击败了日耳曼人和哥特人,并间接消灭了曾经建立起无比辉煌文明的罗马帝国。

    前一个霸主的倒下,意味着新的霸主诞生,继匈奴人之后,现在的草原霸主换成了鲜卑人,按照这些游牧民族的发展规律,等到鲜卑人积攒起足够的力量,他们也必定会南下,和汉人爆发战争。

    在原本的时间线上,就在一百年后,汉人最为虚弱的时候,几个强大起来的游牧民族蜂拥而来,他们击败了汉人的抵抗力量,占据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肆意收割汉人的生命,践踏汉人的尊严,那个时代,是整个汉民族最黑暗的时代。

    但刘备不会允许这一切发生。

    击败高句丽人,消除东边的威胁,只是刘备计划的第一步,在他制定的庞大计划中,无论是盘踞在辽西和右北平的乌桓人,还是占据了广阔草原的鲜卑人,这些都是汉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隐患,是必须铲除的。

    “也不知道云长那边的战事进展如何,希望他一切顺利。”刘备又将视线转向东方,默默地想着。

第101章 驱虎,吞狼() 
在扶余人收缩兵力,减少山林中对抗之后,高句丽五部贵族终于和他们的部族取得了联系,那些生活在各部领地上的高句丽人,在得到了王室放权的消息之后,一个个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

    几乎不用什么动员,五大部族的青壮们自己就收拾好了行装,背着武器,背着口粮,告别家人,三三两两地向国内城走去。

    短短几天时间,国内城就迎来了四五万名各部族的战士,并且剩余的援军仍在源源不断地从各方赶来。

    只是。

    这群乌合之众,也配叫军队?

    就凭他们,也想击败汉军?

    拔奇站在城头,冷漠地望着不断从东面进入国内城的,相互之间还在嬉笑打闹,像是来参加秋游的部族士兵,心中不禁又是好笑又是悲凉,而他心中原本因为伯固和五部贵族们妥协,而对自己地位产生动摇的怀疑也荡然无存。

    然而不是所有高句丽人都见识过汉军的武勇,这些年来,高句丽在长白山称王称霸,许多人心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幻觉。

    我们很强。

    站在拔奇身边的年老贵族就是这么觉得的,这位老者趴在城墙垛子上,眉飞色舞地看着吵闹的人群,看着自己部族的儿郎们矫健的身姿,为他们大声喝彩,“哈哈哈,有如此强大的军队,我们何须害怕汉人?”

    这些贵族们嘴里说着话,还不时地斜过眼,向拔奇瞥上两眼,那意思似乎是说,你们王室平日里趾高气昂,到了关键时刻,还不是得放下身段,哀求我们五大部族?

    拔奇额头上的青筋跳了又跳,但是考虑到当前局势,最后还是选择了忍耐。

    可是拔奇越看越来气,越听越窝火,最终,他再也没有心情,不再理会那些五部贵族的自我吹嘘,转身离开喧闹的人群,坐上马车就来到了高句丽王宫。

    伯固还在寝宫里等候消息呢。

    “父王,这些人根本无法对抗汉人的军队,即使来再多也没用。”拔奇的脸上写满了不甘心和忧虑。

    伯固在床上稍微直起了身子,饶有兴趣地看了看自己儿子,却没有说话。

    “以这些部族军队的装备和纪律来看,比起我们王室的军队都远远不如,简直就是刚刚扔下锄头的农夫,乌合之众。”拔奇压低了声音,急切地继续说道:“即使是经历了春天那一场惨败,现在的王室军队,面对五部联军,也能勉强战个平手。”

    伯固抿了抿嘴,拔奇连忙把放在一旁小桌上的参汤端起来,送到父亲嘴边。

    “继续说。”

    拔奇有些犹豫,似乎是难以启齿,“部族军队不是王室军队的对手,王室军队又不是汉人的对手,这样说来”

    “这就是本王为什么要召集他们过来。”伯固有些失笑地说道。

    喝了一口参汤,伯固枯黄的脸上增添了几分红润,说话声音也变得有了些力气。“他们本来就不是汉人的对手,这些蠢材和本王一样,当年都曾在耿临的脚下匍匐求饶,怎么如今就忘记了呢?”

    就在不到二十年前,汉朝和高句丽之间曾经发生过一场战争,当时玄菟郡太守耿临亲率一千人出征,就在这国内城下打得高句丽人跪地求饶,那时高句丽的主战派正是现在的年老贵族们。

    拔奇愣住了,他可不相信会有人的记性这么差,“那他们的自信从何而来?”

    “本王告诉他们的。”

    伯固的声音中透出几分讥诮,“本王告诉他们,汉人朝廷如今衰弱得不成样子,他们在襄平城下聚齐了二十万大军才击败了我们高句丽三万人,并且死伤更为惨重,这次大举进犯只不过是汉人在虚张声势,想讨回一些面子而已。”

    “啊?”拔奇无法理解自己父亲为何要编造这样的谎言来欺骗他人。

    “本王是为了你的王位啊,我的蠢儿子。”伯固见拔奇还是转不过弯来,终于忍不住轻骂了一句,摇头叹息起来。

    高句丽国内的形势是众星捧月,王族在国内城周边居于绝对强势的地位,而五大部族星罗棋布地居住在更远处的山林中,王室也插不进手。

    虽然对于任何一个部族,王族都有绝对的力量优势,但五大部族若是联合起来,实力比起伯固掌握的王族也不怎么逊色。

    这一次汉军远征高句丽,关羽率领数万大军直扑国内城,正面迎击汉军兵锋,同时受到战争影响最大的,正是国内城周边的富庶地区,这里的百姓都是忠于伯固的高句丽人。

    虽然不甘心,但伯固明白,高句丽人打不过汉人,这是事实。

    想要坚持过这一次战争,需要很多人流血牺牲。

    既然注定了有人要死,为什么不是让五大部族来?

    现在的情况是,王室军和部族军,谁对上汉军都绝对讨不了好。

    几方实力对比,汉军兵精将猛,还有高句丽无法望其项背的战争体系,战斗力最强,这是毋庸置疑的。

    王室军不是汉军对手,即使恢复到春天的鼎盛状态也不行,但他们凭借底蕴,战斗力仍然强于五大部族军队。

    五大部族实力最弱,又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争洗礼,和汉军相比,他们只是一群任人宰割的乌合之众。

    王室若是像春天那次一样,选择单独与汉军对战,一旦战败,必然再无立足之地,即使侥幸击退汉军,王室也必定会损失惨重,难以继续压制五大部族。

    在无法抗衡汉军的前提下,伯固想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只能设法引诱五大部族,让他们参战,在汉人的刀枪下变得更加弱势。

    当然,要是能顺便消耗汉军的战斗力,那就更好了。

    “现在听懂了吗?我们尽量保存实力,让五大部族的战士去流血牺牲,只要他们失去威胁王室的实力,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到那时候无论是向汉人求和,或是我们逃出国内城都可以,掌握住高句丽最为强大的力量,王位就还是你的。”

    听到这里,拔奇才恍然大悟,他睁大了眼睛,有些不确定地询问道:“那前些天,父王召集五部贵族,商议让他们参与朝政”

    “这些人贪婪成性、狂妄自大并且鼠目寸光,说些让他们高兴的,抛出点甜头来,他们不就争先恐后,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拿出来了吗?”伯固目光灼灼,丝毫不像一个病重的老人。“只要高句丽还在我们掌握中,败给汉人又怎样?”

    好一个驱虎吞狼之计!

    要知道经历了那一场惨败,王室损失了数万件精良武器和铠甲,还有一万多名身经百战的优秀将士,从而失去了压制五大部族的绝对优势,高句丽国内已经有人在蠢蠢欲动。

    政局不稳,敌意四起,使得拔奇半年来忧心忡忡,而汉朝大军压境,更是让他觉得喘不过气来,几乎要被巨大的压力击垮。

    内有奸人,外有强敌,面对如此内忧外患的险恶局面,想不到父亲还能谋划出如此巧妙的计策,祸水东引,利用汉军强悍的战斗力,消灭高句丽国内潜在的敌对力量,从而巩固王族的统治地位。

    拔奇钦佩地望着伯固,他突然觉得自己还是太年轻、太稚嫩了,根本无法达到父亲这样的程度。

    这才是王者啊。

    可是想想,要亲手送几万人去死,拔奇又有些心中不忍,毕竟高句丽是他的国家,那些人是他的子民。

    “作为君王,你需要的是掌控国家的能力,而不是仁慈。”伯固看出了儿子心中的犹豫,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教诲起来,“本王就快要死了,若是你丢掉王位,那就只有到地下和本王做伴了,到那时高句丽即使幅员万里,威加海内,又和你有什么关系?”

    对啊,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高句丽也是一样,只有在自己的统治下才有存在的价值。

    若是自己身死族灭,即便高句丽再强大,也是属于别人的国家。

    那还不如灭亡了呢。

    拔奇突然领会了父亲的苦心。

    “孩子,你要有耐心,即使我们这次被汉人打败,甚至是国都被夷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