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昭烈帝-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你们被击败俘虏,押解回襄平的时候,我们又继续北上,抓获了你们所有的族人。”田豫语气平静地说道:“按照刘使君当年定下的规矩,但凡汉家百姓被胡人杀害的,官军务必斩杀百倍的胡人,如今你们杀害了二十三个汉人,哼哼”

    二十三的一百倍,那就是两千三百人。

    意识到这个数字后,弥加等人犹如坠入冰窟,浑身颤抖起来。

    他们的部族一共才有四千多人,这是要杀一半?

    “就在昨天,本官接到报告,说是你们部落的男人只有一千九百多人,怕是不够百倍之数,本官想了想,不够就不够吧,差不多也够交差了。”田豫就像是在跟人拉家常一样,“听说你们鲜卑人有规矩,灭了别人部落之后一般都是把高过车轮的男丁都杀光?”

    弥加等人已经震惊到无法言语,只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我们不一样。”田豫咧嘴笑了笑,然而他的下一句话,让弥加等人彻底坠入了绝望的深渊,“不管有没有车轮高,只要是男的我们都杀,一个不留。”

    别说是弥加这些人惊得说不出话,就连前来围观的民众都被吓坏了,一时之间,瓮城内喧哗嘈杂的声音小了起码有八成,唯有一些军中老卒高声叫好。

    这些老卒多为伤残退伍的前白马义从将士,有些甚至是跟随过公孙瓒的,在边疆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刀山血海里杀过不知道多少个来回,见过无数被胡人残害的汉家民众,见过许多捐躯赴难的英勇袍泽,对胡人没有半分同情,唯有深深的仇恨。

    只有死了的胡人才是好胡人。

    这句名言出自原幽州牧刘备之口,如今已经是边军将士们入伍后学到的第一条军中格言。

    田豫将手一摆,示意可以开始行刑,数十名卫士快步上前,拖着拼命挣扎不休,口中还不住发出凄厉叫喊或是咒骂的胡人头目们来到刑场正中,见到刑具之后,弥加更加疯狂地扭动起了身子。

    这个狠毒的汉人官员给他们选择的死法居然是绞索!

    “一刀砍了我的头吧,砍死我!砍死我!”弥加拼命抵挡着向自己脖子上套过来的绳索,疯狂地喊叫着。

    身为一个部落的首领,弥加自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对各种折磨人的手段颇有了解,他知道死和死是有区别的,被大刀砍下脑袋,疼也就那么一下子,被绞索吊死的痛苦则要远远超过这个,如果死亡不可避免,他宁愿被砍头,痛痛快快地失去性命。

    然而根本没人在乎弥加说些什么,一名负责行刑的军士对着他的脑袋就是两拳,打得这家伙晕头转向,另一名军士趁势将打成活结的麻绳套上脖子然后收紧,对身后军士示意。

    紧接着,三名军士齐齐用力,将弥加缓缓吊上半空。

    众目睽睽之下,弥加的身子就像是上钩的大鱼一样拼命扭动,然而不管他怎样扭动都无济于事,随着最后一下剧烈的抽搐,弥加的身子彻底软了下来,像鱼干一样静静地挂在了那里,身下淅沥沥地流淌起了屎尿。

    接下来是第二个、第三个

    每一个同伴被挂上半空,失去生命的迹象,其他胡人头目的恐惧就增加一分,有几个家伙甚至被吓得屎尿失禁,臭气熏天了。

    最终,所有犯人全部伏法,在高大的木架上挂了一排,宣告着这个部落的最终覆灭。

第782章 回去想想() 
“这个弥加是个会用兵的,部众也骁勇善战,我军以两倍兵力包抄突袭,居然还折损了数十名将士才将其精锐歼灭。”

    行刑完毕,众人各自散去,只留下十几具尸体在那里挂着示众,田豫返回州府之后并没有流露出什么喜色,反倒是开口来了这么一句。

    “东部鲜卑这几年可没少出厉害人物,像什么轲比能、伏罗韩、步度根,都是年纪轻轻就执掌一部,而且将部落治理得井井有条的,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啊。”卢植点点头,补充着说道。

    “既然是有用之人,师叔又为何执意将其处死,而不是收为己用呢?”司马懿不解地问道:“使其将功赎罪,总比白白死了的强吧。”

    田豫微微一笑,并不答话。

    “仲达,之前在倭国之时,你还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话,为何到了这里又变了个口风?”诸葛亮瞪着眼睛质问起来。

    “这些人是有用处的,跟倭人不一样。”司马懿丝毫没有犹豫就顶了回去,“再说师兄当时不也说了什么以夷制夷,将狄夷化为己用,如今也是变了口风不是?”

    “这些胡人是罪大恶极的犯人,岂能相提并论?”诸葛亮继续说道。

    卢植与田豫也不说话,只是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两个年轻小子争论,结果二人争论了半天,谁也没办法说服对方,最终还是齐齐转头,希望卢植给评理。

    “老夫如今已经不怎么管事了,国让,你来说说吧。”老先生头一偏,又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了田豫。

    “仲达,知道幽州这边对抢劫是怎么处罚的吗?”田豫呵呵一笑,先向司马懿抛出个问题。

    “持械抢劫,五年苦役是最低刑期;致人重伤或致死者斩立决;如有三人以上共同行凶作恶,则均以最重责罚处置。”司马懿不经思索地背了下来。

    田豫满意地点了点头,提出第二个问题,“弥加的部落抢劫杀人,共计二十三条人命,应该如何施以惩戒?”

    “协同作恶,杀人接货,罪大恶极,理应全部处死。”司马懿一愣,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了。

    “那就是了,还有疑问吗?”田豫一摊手,满脸无辜地望着司马懿。

    ******

    月明星稀,夜深人静,司马懿睁着眼躺在床上,却是半点睡意也没有。

    司马懿出身于河内世家,家中屡有高官,父亲司马防在世的时候经常用朝堂上的事情来教诲他们兄弟,身边也多为官宦子弟,在这种环境的耳濡目染之下,他对汉家王朝的一些政策还是颇为了解的。

    汉王朝对内附胡人的态度,他也并不陌生。

    从小到大,司马懿接受的教育就是“大局为重”这一套,只要是为了大局考虑,极少数人的利益根本不足挂齿。

    投入刘备门下之后,司马懿觉得自家老师其实也是个大局为重的人,为了更好地积蓄实力,获取民望,刘备可以毫不留情地铲除占据大量田地和人口的世家豪强,虽然杀了不少人,但归根结底,更多人获取了好处,他治理的地区也获得了好处,所以是正确的做法。

    在司马懿看来,对待胡人,也应该从国家的高度来考虑,留下弥加等人的性命,获得数百名战士,用他们来对抗其他胡人,怎么也比将其全部诛杀来得划算。

    这个道理,他不相信田豫会想不通。

    司马懿越想越郁闷,索性下床披上外套,借着皎洁的月色走出房门,那位倭女侍妾被惊醒,低声询问了一句,也被他使着继续睡觉去了。

    这座州府本是刘备的住所,刘备家里人少,只是占了后院内的一小部分房间隔成院落,田豫接受之后也没有改动,同样住在小院,把许多空置的房屋都布置成了各种各样的功能室,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师侄过来就被安排在后院居住,也不忌讳他们四处走动。

    别进自家小院就好。

    “嗒、嗒”

    司马懿漫无目的地走着,木屐与青石板接触,发出清脆的声音。

    来到后院的花园门口,司马懿却讶然发现,不远处池塘边的石桌旁,田豫正静静坐在那里,借着月光的照映独自饮酒。

    与此同时,田豫也看见了司马懿,招手示意他过去。

    “师叔一路车马劳顿,今天又忙了一天,为何不好好歇息,半夜三更还在饮酒?”司马懿来到田豫身旁坐下,压低声音埋怨起来。

    “心里不舒服。”田豫淡淡地说道:“本来可以诱降之后再把弥加部落剿灭,但我心急了,白白折损了数十名将士。”

    司马懿哑口无言。

    “仲达,我问你,大汉有万里边疆,这些戍守边疆的将士里面,是汉人多还是胡人多?”田豫问着话,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然后满饮而尽。

    “自然是汉人多,我们自己的国家,岂能指望着外人来守卫。”司马懿不假思索地答道。

    “那就对了,我们的根基还是这些家乡父老,那么我再问你,如果胡人杀害了你的乡邻,还能堂而皇之地驻扎在你的土地,享受朝廷的优待,而你并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同样无辜惨死,然后没有人来主持公道,你还会为这个国家拼命吗?”田豫继续问道。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司马懿斩钉截铁地摇了摇头,用孟子的一段话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胡人请求内附,为的是什么?”田豫赞赏地点点头,再次满饮一杯之后问道。

    “希望得到大汉的庇护。”司马懿答道。

    “假如我们连自己的族人都保护不了,胡人凭什么相信我们能保护他们?”田豫笑了笑,“回去睡吧,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你就知道师叔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了。”

    见师叔下了逐客令,司马懿便起身告退,然而他并没有直接回卧房,而是又转了一圈,想要看看自家老师当年生活过的地方。

    忽然,一扇窗户中闪动的烛光吸引了司马懿的注意,险些将他吓出一身冷汗,他脱下木屐,蹑手蹑脚地走到半开的窗前向内一看,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只见诸葛亮坐在一张低矮的桌几前,聚精会神地在写些什么。

第783章() 
“左军的运粮队又被袭击了?”

    听到这个消息,夏侯渊怒不可遏,再次将手中的竹制水杯硬生生捏出了一条裂缝。

    这个吕布着实可恶!

    在前两年的战争之中,吕布军一向信任自己无敌的骑兵部队,总是积极寻找大规模会战的机会。

    然而从昨天开始,夏侯渊的部队就接连遭到小股吕布军,这些小股部队往往以百余人为一队,对行进中的曹军先锋施以袭扰,并不断绕过戒备森严的主力,打击他们的运粮队。

    纵使夏侯渊积极迎战,并把麾下副将们都撒了出去,但根据乐进、曹纯等人送回的情报说,虽然为首的敌军将领们都戴着遮住了半张脸的面具,但双方打了这么几年仗,他们还是很容易就从对手的装束、身材和武艺上分辨出来,这些都是吕布麾下大将,率领的也都是吕布军中最为精锐的骑兵,在人数对等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不是对手,需要更多支援。

    夏侯渊唯恐有失,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尽量展开阵型来阻挡敌军的骚扰,但这些小股吕布军异常狡猾,往往能够穿过曹军防线上的空隙,绞杀他们的辎重队,并将宝贵的物资焚之一炬。

    主力部队还在三天路程之外,自己却已经左支右绌,夏侯渊根本忍不了这种被动的局面,多次想要亲自带人去收拾那些鬼鬼祟祟的家伙,但吕布的主力不知所踪,他不敢把个人的情绪凌驾于全军安危之上,只得压抑怒火,拼命护住自己的侧翼。

    前军受挫,步履维艰,这个消息同样让曹操焦急万分,将中军部队每日前行的路程又增加了十里,恨不得下一刻就赶赴前线。

    只不过也有好消息,看来之前的情报是真的,吕布真的烧伤了脸,并且强令部将也佩戴面具。

    这种事情虽然对军情没什么影响,但曹军从上至下都纷纷议论此事,嘲笑吕布之余,原本有些低迷的士气仿佛也高涨了许多。

    曹军先锋紧缩防守,吕布军的袭扰部队缺少必要的突破空间,只能无奈后撤,等到曹操亲率主力赶来之后,他们便再次开始了缓缓南下。

    两日后,曹军斥候也终于找到了吕布军主力的动向——

    敌军正在接近,似乎是要再度展开会战。

    “一马平川,无险可据,正是利于骑兵作战的好地方。”看着附近的地势,曹操不由得慨叹起来,“看来吕布之前的拼命袭扰就是为了延阻我军脚步,他早就选好了决战的地点。”

    “我军兵力占优,即使是在平原也不怕他。”曹仁沉声说道。

    曹操自信地笑了笑,“这几年来,我军越战越强,吕布颓势尽显,胜负其实早已注定。这次又有关云长相助,吕布就算再有天大的本事也免不了一死。”

    “按照之前约定的日期,关云长还有数日才能抵达,我们是否要等一等他?”曹仁开口问道。

    “不,我们要先打一场,还要打赢,只有这样,战后讨价还价才更有底气。”曹操摇了摇头,“我要让刘玄德看看,请他共同出兵,只是为了天下大义,而不是我们力有不逮。”

    听了这话,曹仁只能无奈地抿着嘴保持沉默。

    明明就是打得疲累不堪,想要拉个强力帮手解决掉吕布,顺势解决掉袁术,再想办法从这两个势力的残骸上捞些好处。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东西,那刘玄德能看不出来?

    咱们的嘴再硬,脸皮能有那么厚吗?

    “吕布啊吕布,你我争斗数年,也该有个了断了。”曹操眺望着面前广袤的原野,目光渐渐冷厉。

    吕布的主力部队来得很快,并且显得格外有斗志,仅仅休整了一天时间就主动邀战,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

    “色厉内荏,不足为惧。”

    对于吕布军的动作,曹操丝毫不以为意,当即决定第二天决战,彻底击败吕布。

    在他看来,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这是用兵的基本原则,而吕布以往也都一直遵循这个原则,拼命争取局部优势。

    如今吕布气势汹汹,甚至不惜派出精锐大将袭扰夏侯渊,看似胜券在握,其实是因为势力内部出现了诸多矛盾,想要通过这种示强的举动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胜也好,平也罢,吕布都能接受,但若是败了,他必将再无翻身的余地。

    远在数十里外,吕布军的临时营地之中,却是一副热闹的景象。

    吕布穿着一身劲装,手持长弓,神情悠闲地站在辕门附近一块平坦的空地上,张辽等人则是围拢在附近,有说有笑地聊着些什么,如果曹操的人在这里,肯定会大吃一惊,因为吕布根本没有戴什么面具,而他的脸上也没有任何伤痕。

    “将军,已经是五十步了。”远处一名军校大声喊道。

    “再远一些,到七十步。”吕布高声应答道。

    片刻之后,一柄长戟被深深插在地上,距离吕布等人足有七十步远。

    “七十步外,能射中戟上小枝者,赏美酒一坛。”吕布转向身后诸将,笑吟吟地说道。

    “我来!”张辽年轻,又是个好出风头的,当即出列大声应道。

    第一箭,不中;

    第二箭,与长戟擦肩而过;

    第三箭,勉强碰到了长戟的金属部分,却与戟头那个横出来的小枝相距一尺有余。

    张辽失败。

    然后是成廉、魏越、侯成、魏续等人,他们无一例外地,在三支箭的限定内失败了。

    “我来试试。”见到一众同僚纷纷失败,曹性带着自信的笑容登场了,他是军中出名的神箭手,对于这个距离还是有点把握的。

    众将也知道曹性箭法如神,连忙后退几步,屏息静气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

    曹性从身后摘下惯用的雕弓,左手持弓右手捻箭,几乎没怎么费力就拉了个满满当当,稍一感受风向便放箭了。

    “嗖”地一声,羽箭离弦而出,然后“叮”一声,正正击中了目标。

    “好箭!”众人齐齐欢呼起来,随即一拥而上,把曹性围在当中好一阵夸赞。

    “将军不试试吗?”站在一旁看了半天热闹的陈宫微笑着说道,众将一听,顿时让开了位置,投向吕布的目光之中既有希冀又有些尴尬。

    若是吕布没能一箭射中小枝,那可就要丢脸了。

    “这有何难?”吕布似笑非笑地看了陈宫一眼,反而从众将之前站立的位置又向后走了十余步,然后霍然转身,将一支箭搭上了弓弦。

    拉弓,放箭,一气呵成,只见弓如满月,箭似流星,几乎就在下一刻,利箭便与长戟重重相撞,在空中弹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多练练,会派上用场的。”吕布笑着扔下弓,背着手悠然离开。

第784章 头痛() 
随着拂晓的第一道晨曦,两军将士纷纷从睡梦中苏醒,开始埋锅做饭,半晌之后,数万人马从相隔十余里的两个方向涌出,在原野上排开阵势。

    吕布军以步兵居中,高顺的陷阵营位于正前方,两翼辅以大量骑兵,从旗号上来看,右翼吕布左翼张辽,还是他们惯常的搭配,但曹军几乎都知道,左翼的张辽应该还是藏匿在阵型后部,谋划着新一次的突击。

    曹操军这边同样是左中右的组合,夏侯渊、曹仁、夏侯惇三人三路一字排开,或许是抱定了正面挫败吕布的决心,除了典韦这员最能打的猛将和曹洪这个最不怕死的悍将被留在中军之外,包括于禁、乐进、曹纯、曹休等勇将都亲临一线。

    一个打不过你,两个打不赢你,一拥而上,还怕战不倒你一个吕布?

    “包括那个张辽,只要再敢过来,务必要把他留下,死活不论!”战前动员的最后,曹操咬牙切齿地说道。

    号角悠长,战鼓连连,两支对彼此都十分熟悉的部队开始向战场中央汇聚,几乎所有人都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以及必胜的信心。

    令夏侯渊有些意外的是,以往总是一马当先,肆意收割己方将士性命的吕布,今天却一反常态,驻留在阵型后部,在阵前左冲右突的那个家伙他也认识,是吕布军八健将之一的魏越,虽然戴着面具,但兵器和身形骗不了人。

    再说了,旗帜上那么大个“魏”字可是清清楚楚,夏侯渊又不是瞎子。

    “难道吕布不但伤了脸,连带着身上也受了什么重伤,不能亲自出战?”想到这里,再想想之前吕布麾下将领各种试图挑战他地位的传闻,夏侯渊觉得自己的猜测应该没错,顿时信心大涨,策马前驱,直奔魏越而去。

    中军阵中,临时搭建起的木台之上,曹操与几位谋士并肩而立,同样关注到了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