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公于私,袁术都会选择相信刘备方面的说辞,相信自家兄长确实是被侄儿弑杀,
“有汝南袁氏这块金字招牌做背书,袁绍之死就会盖棺定论,没得翻案了,我们只要掌握住天下人的舆论,这种事情,根本算不得什么,如果操作得好,还能给袁家的脸上抹一把黑泥上去。”郭嘉得意地说道。
“用袁术这块招牌来为我们担保么?”关羽沉吟片刻,最后还是点了点头,“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
郭嘉又笑了起来,“只要压住这二十年时间,之后就都是我们说了算,云长兄,你无须多虑。”
第621章 戏说不是胡说()
幽州方面的官员很快就到位了,由于他们在处理土地和资产等方面早已驾轻就熟,民众们也迅速适应了没有一个个大家族骑在自己头顶上的生活,转而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刘使君歌功颂德。
开仓放粮、组织民众赶在寒冬来临之前修缮房屋、积蓄柴草,这些事情花费不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却是最能让百姓们感受到幸福感的,短短一个月时间,魏郡就一扫过去两年之中的紧张、压抑的氛围,重新找到了往日里河北枢纽的感觉。
非但如此,在郭嘉的授意和亲自参与下,几座足以容纳百人同时就座的说书堂也正式挂上了招牌,百姓们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开业第一天就蜂拥而入,争先恐后地想要听一听,究竟有什么脍炙人口的故事。
“娃儿他爹,你这一天时间没见人,回来的时候脸上还挂着眼泪,究竟是干什么去了?”
“听人说书去了,不光是我,满屋子的老少爷们无一例外都哭了,一个个眼睛红得跟兔子一样。”
“爹爹,什么是说书啊?”
“说书就是有人给你讲述历朝历代英雄豪杰的传奇。”
“少跟娃儿说这些他听不懂的,给我讲讲,究竟是哪位英雄的故事把你哭成这样。”
“今天讲的是十年前的一桩往事,
最后,那位说书先生手中惊堂木一拍,这一回的白马义从血洒疆场犹酣战,公孙将军为国捐躯矢石间就讲完了。”
看着哭成泪人一般的妻子还有孩儿,这名邺城百姓咧开嘴大笑起来,“说书先生说了,只要是心怀忠义之人,听了这个没人不哭的。”
“公孙将军这等壮烈,后来刘使君给他报仇雪恨了吗?”那边哭得稀里哗啦的婆娘用衣袖擦了擦眼泪,声音有些哽咽地问道。
“听说是报仇了,而且刘使君召集突围而出的将士,用了几年时间重建白马义从,这一次生擒袁使君,正是当年勇冠三军的严纲严都尉。”男人回忆起说书结束后,那位文士一边喝水润喉,一边回答听众的话语,跟自家婆娘讲述起来。
出人意料的是,他那位婆娘竟然瞬间暴怒起来,“跟这种义士做对的肯定就是坏人,以后不许你说什么袁使君,就叫他袁绍!”
“好好好,袁绍,袁绍。”
这一夜,邺城几乎变成了不夜城,汉军儿郎浴血拼杀,对抗十几倍于自己的乌桓骑兵的壮烈故事,让每一个听过的人都心绪难平,他们回到家中之后,或是给家人绘声绘色地讲述,或是干脆招朋唤友,一大群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重复着白天里的故事,随着口口相传,故事里乌桓骑兵的数量也从十几万变成了几十万、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上百万的版本。
听说有两个小子还因为敌军数量而较起真来,互相打了个鼻青脸肿。
“这话本写得是真不错,尤其是把白马义从铁骑冲阵那种席卷大地的气势给写活了。”关羽手捧薄薄的话本翻来覆去地看,一边点头赞赏,一边不住地咂着嘴,直到看了三四遍,他才意犹未尽地抬起头来问道:“这是谁写的,应该重重赏赐才对。”
“正是区区在下不才小弟我是也。”郭嘉仰头大笑,一脸的得意洋洋。
早在两年前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刘备就曾经跟简雍、郭嘉二人围坐在小火炉旁,谋划着将干巴巴的文字变为脍炙人口、能够在广大民众之间传播的东西。
用刘备的话来说,这就叫“通俗文学”。
在此之后,郭嘉辗转找到几位故交好友,让他们一起研究如何写出让人听得懂、听得入迷、并且有意愿主动传播的故事,经过两年的钻研和打磨,终于,第一批的几部话本已经新鲜出炉,只等传遍大河南北的广袤地区了。
“这才是第一批话本的第一本,今后还会整理成册、出书,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北疆英豪,主要是讲述诸位将军在幽燕各地征战、讨伐异族的故事。”郭嘉奸笑着说道:“云长兄想不想做笔生意,只要十坛美酒润喉润笔,小弟就把你写得更加威猛一些。”
关羽是何等正直的性子,当即摆了摆手,一脸严肃地回绝了。
郭嘉眼珠子一转,有些为难地说道:“最近我那几位好友闲聊的时候说过,怎么独守襄平、讨伐乌桓、讨伐高句丽这些战事都是关云长关将军主持,把其他人掩盖得都快看不见了,与其叫北疆英豪,还不如改名为关将军扫北录呢,见他们为此苦恼,小弟就给出了个主意。”
“什么主意?”关羽一惊,向前倾着身子问道。
“把关将军的一部分故事改头换面,安到其他将军身上,这样一来,大家都有露脸的机会,不就显得刘使君麾下将星云集了吗?”郭嘉眯着眼睛笑道:“他们一听就都说好,就这么来。”
关羽顿时急了,脸色涨得更加通红,“该是谁的就是谁的,这种事情怎么能乱改?”
“正经史书上肯定还是你关将军的啊,我们这些话本不过是戏说,适当改编一下,让人听得更过瘾,不是坏事。”郭嘉振振有词地说道。
“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关羽拍着桌子说道,常年像是睡不醒的丹凤眼也瞪得浑圆,“你们这样乱改,以后是要向天下人谢罪的!”
“那我不管,反正翼德兄已经托人送来了好几坛美酒,央求我把他写得勇猛一些,我们正在琢磨着让他率先杀进国内城,生擒高句丽大王呢。”
关羽气得咬牙切齿,最后终于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沉声说道:“给你们十坛桂花酒,不许改动关某的战功。”
“早这么说不就完了吗?”郭嘉嘿嘿一笑,转身离开了州府。
与此同时,一支车队正穿行在黄河以南的兖州大地,从为首车头上的旗帜来看,是幽州牧刘备派出的使者。
第622章 神鬼之说()
这支车队乘坐渡船越过黄河,一路向南驶去,据说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淮南的寿春城,那里是袁术的根据地。
鄄城、定陶、山阳,一座座城池被他们甩在身后,袁绍袁本初的死讯也随着车队的脚步,传遍了黄河南岸。
得知这个震撼消息之后,所有人都被震撼到了。
袁绍是什么人物?
那是汝南袁氏这一代的杰出代表,继承了丰富政治资源的天下楷模,说得不夸张一点,在各路世家豪强看来,只要风雨飘摇中的大汉王朝轰然倒塌,最有希望攫取权柄的就是袁绍。
可是从群雄讨董又星散四方到现在,才过了三年时间,短短三年,虎踞天下第一大州,兵多将广且财大气粗的袁绍就一败涂地,甚至落得个冤魂索命,被自己儿子弑杀的凄惨下场。
世事无常,不过如是。
自从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兖州刺史曹操就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接连几天都无心理事,而是一有空闲就登上城头,向遥远的北方眺望,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一天秋高气爽,碧空万里,曹操再次站到了鄄城北门城墙上,口中喃喃自语,甚至都没有听到荀彧从城下过来时发出的声响,直到对方轻声呼唤了好几遍,他才猛然收回心绪。
“使君在想什么?”荀谌面带微笑,稳声询问道。
“本初死了,满门上下一个活口都没有,我与他是自幼相识的好友,听到这样的噩耗,心中怎么都放不下。”曹操长长出了一口气,涩声答道:“当年刘玄德在洛阳求学之时,与本初也有一段交情,不管怎么说,他也应该给本初留个后,这样弄死算什么事?”
“韩文节冤魂不散,前去索命,与刘玄德有何相干?”荀彧失笑起来。
曹操没好气地哼了一声,“这种神神鬼鬼的无稽之谈也就能哄骗无知村氓,难道文若你也相信?”
“我不信神鬼,却信报应。”荀彧笑道:“且不说何进兄弟之事,单从袁本初强占冀州,逼死韩文节,并诛杀一干河北义士的举止看来,落到这个下场也一点不冤枉。”
曹操沉默不语。
这个顶着光耀家世和天下楷模之称的老朋友一向做事不地道,别人或许不知道,他曹孟德却是清清楚楚,袁绍发起狠来甚至连自家兄弟都坑,曹操也吃了好几次暗亏,只是因为多年来的交情和形势所迫,才选择隐忍下来而已。
袁绍落得这个下场,其实也怨不得别人。
“只是这刘玄德做事也有意思,原本怎么处置都要落下隐患或是恶名,结果他假托韩文节冤魂索命之说,反倒把自己摘出去了。”荀谌回想起前几天使者的说辞,不禁再次失笑。
正如曹操所说,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统治者往往是不信的,但为了让寻常百姓相信,并利用鬼神之说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还必须表现出相信,为这种明显荒诞不经的事情做背书。
这一次刘备派出使者,在普通人看来只是前往寿春,去袁术那里报丧,但曹操和荀彧这种聪明人眼里,这就是让他们帮忙背书,在官方层面上定个调子。
仅此而已。
“我方今年遭遇灾荒,正是刘使君伸出援手,如今半个兖州都指望着幽州运粮过来,使君自然应该投桃报李,展现出一些诚意。”荀彧笑了笑,继续说道:“我已经让人去各地宣扬了,就按照幽州方面的说辞。”
曹操点点头,“如此甚好。”
两人并肩而立,眺望着无边无垠的大地,半晌过后,荀彧才悠悠开口说道:“刘玄德尽占河北之地,下一步应该是吞下并州,与长安朝廷取得联系,如果我方不能在他整合冀州与并州之前重整旗鼓,尽快南下将中原之地纳入囊中,袁本初的遭遇,只怕会在使君身上重演。”
“先把这个冬天熬过去吧。”曹操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然后转身走下了城头。
由于道路崎岖难行,等到幽州使者抵达寿春城谒见自立为扬州伯的袁术之时,已经是隆冬时节。
但是,听闻兄长死讯,袁术袁公路口中说着悲伤不已的话语,脸上却是露出了掩藏不住的惊喜笑容。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韩文节冤魂索命,当真令人大开眼界!”在听了使者那一套说辞之后,袁术摇头晃脑地叹息了一阵,满是感慨地说道:“当年本初驱逐韩文节并将他逼死在陈留,我就说过这事情不会就此了结,果不其然,最终还是被他报了仇。”
在座众人之中不乏当年就站在袁术一边,支持他继承汝南袁氏家业的门生故吏,见自家主公给事情下了定论,便纷纷出声附和起来。
经过七嘴八舌、不断添油加醋的讨论,事情的“完整经过”,竟然被这群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们给脑补出来了:
当年韩馥经历了朱汉带兵上门,儿子被打断双腿的惨剧之后,为保全家人性命,便舍弃了袁绍应允给他的奋武将军之职,带着妻儿老小离开冀州前往陈留投奔张邈,谁曾想袁绍不依不饶,几次三番派出使者相逼,最终逼得韩馥自杀。
韩馥冤死他乡,一缕魂魄不散,便又返回邺城伺机复仇,怎奈袁绍势力强盛,他只有耐心等待时机,最终在袁绍兵败被俘,送回赵忠故居的时候,韩馥才找到机会,亲手手刃仇敌,为自己和儿子报仇雪恨。
“所以说,人生在世一定要堂堂正正,绝对不能作恶,更不能做出欺人太甚的事情,本初之死纯属咎由自取,诸公可要以此为鉴,时时提醒自己啊!”最终,袁术感慨着做了陈述,也算是给这桩无头案盖棺定论了。
这一顿瞎话说得煞有其事,把郭嘉派来的使者都听得一愣一愣的,心说袁术这群人要是不当官了,去邺城那些说书堂里当个说书先生,也绝对是能挣上大钱的好手。
不管怎么说,袁术是汝南袁氏硕果仅存的代表人物,他如今做出这种表态,虽然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但也无疑是给刘备帮了大忙。
“如此一来,我们也完成了任务,可以安心北返了。”这名使者陪着笑,心中暗暗说道。
第623章 不造谣,不传谣()
除了南下寿春的那一支车队外,郭嘉还假装不知道张邈和袁绍这些年来的龃龉,另外安排了几名使者前去陈留报丧。
张邈与袁绍、曹操等人都是少年时期就结识的好友,时至今日已有近三十年的交情,然而从关东群雄起兵讨董以来,张邈就看不惯袁绍那一幅自以为天下尽在掌握中的嘴脸,多次出言顶撞,最终二人反目成仇。
甚至就在曹操被兖州本地派迎接而来,奉为兖州刺史之后,袁绍还多次写信给曹操,明里暗里要他诛杀张邈。
曹操当然不是那种被人撺掇几句就杀人的蠢蛋,更不是什么善茬,他清楚张邈在陈留拥有极强的影响力,算得上是兖州的二号大佬,只能拉拢而不能对抗,所以义正辞严地拒绝了袁绍的无理要求,同时还把袁绍的每一封亲笔信都派人送给张邈过目,张邈看后对袁绍越发恐惧和仇恨,也更加感激曹操的仗义。
如今袁绍死了,还被安上了这么个荒诞不经的报应之说,张邈口中表示出惋惜之情,心里却乐开了花,若不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只怕他要一路欢呼着出门。
“本初这人年轻时还好,这几年不知怎的,做事越发乖戾残暴,我们这些故友是劝也劝不得了,如今他落到如此下场,也算是咎由自取,怨不得韩文节。”张邈装模作样地叹息片刻,心中打定主意,等送走使者,他就要发动治下的兖州士人,不管是用口口相传的方式,还是写文章来记载这件事,总之,一定要把袁绍搞臭、批倒、再踏上一只脚,让他背负恶名,永世不得翻身。
让你一心想弄死我!
就这样,在几位地方实力派大佬的心照不宣之下,韩馥冤魂索命,袁绍满门自残,就成了一桩盖棺定论的公案,他们治下都是大汉曾经的核心之地,世家豪强林立,士人阶层拥有极大的话语权,在他们(尤其是张邈和袁术)不遗余力的宣传下,袁绍过去的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也被翻了出来,名声迅速坠落,甚至连背负宦官之后和杀害名士边让这个臭名声的曹操,风评都高过他了。
远在寿春的袁术都知道并做出回应了,位于蓟城的刘备等人,自然也得到了一份完整的情报,郭嘉事无巨细,把自己的顾虑、做事的思路、以及当夜具体实施的步骤、冀州各地的反应、诸方势力的回馈,都写了个清清楚楚,唯恐刘备看不明白。
然而,在认真看完了这厚厚一叠纸张之后,刘备却显得颇为不满。
“难道郭奉孝以为天下人都是傻子吗,别人嘴上不说,估计回家之后都拿小本本记下了,过个几十年上百年,这就是罪证啊。”刘备满脸晦气,恨恨地说道:“还有那个严纲,平日里做事情干净利落,怎么遇见大事就犯糊涂,回头看我怎么骂他!”
“换了玄德你,会怎么处置袁本初呢?”听着刘备不住嘴的抱怨,卢植从一堆文书里抬起了视线,对他笑着问道。
刘备一摆手,“能趁着战场上乱成一片弄死袁绍最好,如就算是活捉了袁绍,认出了他的身份,我也会装着没认出来,夜里给安个意图逃跑,被守卫误伤致死的名头,再把他的一家老小送到袁术那里,让他们自己窝里斗去。总之在自己的地盘上,局势明朗之后,怎么杀他都是不划算的买卖。”
“事情已经发生了,再怎么生气也没用,还是想想接下来怎么做吧。”卢植再次低下头,批阅起堆积如山的公文,半晌之后才再次悠悠说道:“只要得了天下,再大的罪过也不是罪过,否则,再小的错事也会变得十恶不赦,呵呵,后人都知道陈平周勃是安汉的栋梁,可是谁又能为死在暗巷中的孩童们说一声不公呢?”
老先生说的陈平周勃之事,刘备自然是知道的,这是发生在近四百年前,汉家王朝最为血腥的几个夜晚之一。
当年刘邦起兵反秦,他的妻子吕雉一家出兵出钱,两个兄弟为刘邦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吕雉本人更是雄才大略,为西汉建国后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正因如此,刘邦死后,吕雉为首的外戚家族迅速掌握大权,与刘邦的嫡系军功贵族们产生了无法修复的裂隙,最终,孝惠皇帝刘盈(刘邦之子)与吕雉先后病逝,随即,蓄谋已久的政变开始了。
齐王刘襄发难于外,陈平周勃响应于内,吕氏一族三万余人遭到族灭,军功贵族们获得了胜利。
但是,为了进一步把持朝政,以陈平、周勃为首的老臣们竟然宣称包括少帝刘弘在内,济川王刘太、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都不是孝惠皇帝的亲生儿子,应当废黜,并将这些根正苗红的皇子们全部诛杀于暗巷之中。
若是刘邦在天有灵,看着自己的嫡孙们被老兄弟毫不留情地处死,不知该作何感想。
“我一定会牢牢记住先生的教诲。”刘备郑重地答道,但他思考片刻,脸上再次露出了狡猾的笑容:“先生,我又有了个主意。”
“哦?说来听听。”卢植放下笔,好奇地听了起来。
第二天,一封公文被火速送往冀州,很快,关于袁绍死因的官方说明就传遍了河北大地,并向四周辐射出去。
在这份官方说明里,幽州牧刘备刘玄德严厉驳斥了所谓“冤魂索命”等荒诞不经的民间说法,并请来德高望重、久享盛名的神医华佗,对当夜的惨剧进行分析。
按照华佗所说,正常人在长期的焦虑、恐惧情绪下,极易产生幻觉,并有可能狂性大发,做出伤害他人或是自残的行为,许多人不懂得其中道理,就通通推到虚无缥缈的鬼怪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