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昭烈帝-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匡扶社稷,除暴安良,涤荡世间不公。扫平群雄,威加海内,重塑汉家雄风。跟随大汉铁骑的脚步,领略昭烈帝那波澜壮阔的一生。“将大汉的战旗插遍天下,有人存在的地方,就要有我大汉的文明。”——汉昭烈帝刘备
 130164

第1章 为天下人而战() 
刘备大刺刺坐在校场旁边的小土包上,面无表情地看着校场里面几百名青壮操练,从外表看起来,他还是往日里那个喜欢走狗跑马,结交豪杰之士,带着少年们游手好闲的刘玄德,但除了刘备自己,没人知道,这具躯壳里面的灵魂已经换成了来自两千年后的人。

    “这刘备,和印象中不一样啊。”刘备忽地笑了起来,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以往每年假期在电视上看三国演义,早已习惯了刘备那宽厚长者又略显懦弱无能,遇事只会哭鼻子和指望诸葛亮的形象。直到后来钻研三国志,里面记载刘备年轻时不爱读书,喜好玩乐,颇有当年汉高祖刘邦的混混风范,对于这种说法他都是将信将疑。

    但如今穿越成了刘备,花了三四天时间整理过往记忆,他才知道,陈寿对刘备已经是颇有美言了,什么叫混混风范啊,刘备这纯属混混头子,统领整个涿郡不良少年的著名混混头子。

    “事到如今再说什么都是没用,既然穿越过来了,那就好好活上一遭,从今往后,我就是刘备,刘备就是我。”

    下定决心之后,刘备只觉得豁然开朗,他站起身来负手而立,胸中郁积了几天的郁闷之气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则是建功立业、改天换地的豪情。

    此时已到中午,虽说春天的阳光不像夏天那样灼热,但同样明亮得让人睁不开眼,再加上操练了整整一个上午,涿郡这些青壮义勇们已经有些体力不支,见到这种情况,带队的两名魁梧大汉便叫停了训练,让众人各自歇息去了。

    “大哥,这半个月以来,共有九百二十名义勇加入,保境安民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刘备抬眼望去,这粗豪响亮的声音来自张飞,他是一名脸膛黝黑的豪壮青年,家中世代以杀猪为业,在涿县算是小有资产。

    走在张飞身边的红脸大汉是关羽,他身材格外魁梧,比张飞还要高半个头,颌下三绺短髯虽然远远没有达到后来“美髯公”的长度,但已经初具规模,此时春风拂面,三绺短髯随风而动,显得格外飘逸。

    “二位贤弟快坐。”刘备用手拍拍身边的土地,关羽和张飞二人也不嫌弃,就那样随意地坐了下去,三人一边看着渐渐散去的人群,一边闲聊起来。

    “不知黄巾贼什么时候会来到幽州,也不知道我们的兵器盔甲能不能及时做好。”关羽眯缝着双眼,似乎在眺望远方,但刘备知道,这人是个战争狂,满脑子思考的全都是行军打仗那些事情。

    虽然黄巾军号称有百万之众席卷天下,但张角兄弟很聪明,他们知道天下的人口财物都集中在中原,所以把绝大多数兵力投放在富庶的冀州、豫州、荆州和扬州,同时极力汇集主力西进,准备和洛阳城中的信徒里应外合,拿下大汉帝国的心脏,一时间根本顾不上幽州这个地处北方边陲的穷地方。

    可是刘备等人并不这样想,如此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固然会使天下大乱,而且很明显地,会死很多人。但是,对于他们这些缺乏上升通道的人,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个建立功勋,敲开官场大门的好机会。

    只要能投身于这场战争之中,并且活下去。

    作为熟读三国的人,刘备对历史上自己的人生轨迹十分清楚,正是黄巾起义让他获得了政治生涯的第一桶金,建立起了最初的军事班底,从此踏上波澜壮阔的人生旅程,这一次机会,他绝不会放过。

    “我们急也没有用,当务之急是训练,这些义勇都是幽州子弟,他们本领强一分,活着回到家乡的机会就多一分。”刘备缓缓说道,训练士卒一方面是增强了幽州义勇的战斗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关羽张飞二人的领导力,他们都是平民出身,虽说有一身好武艺,但领导军队还是外行,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关羽眼神一凛,他听出了刘备的弦外之音,“活着回到家乡”这意思就是说,即使黄巾军的兵锋无法到达幽州,刘备也会带领这些义勇南下,主动攻击声势浩大的敌军。

    “大哥说去哪,俺就跟着去哪,就是打不过黄巾贼,跑回幽州的本事总是有的。”张飞也迅速明白了刘备的意思,他本来就是好战分子,当即拍着胸膛表明自己的态度。

    “不要把敌人想得太强,也不要把朝廷想得太弱,如果不出意外,一年之内张角兄弟就会败亡,我们若是抓不住这次机会扬名立万,以后再想出头就难了。”刘备话一出口,就看到两位结义兄弟嗔目结舌的表情,他心中暗叹一声,开始耐心地解释起来。

    绝大多数黄巾士卒都是活不下去的黎民百姓,他们往往举家跟随张角,就是为了给自己和家人找一条生路,在这个前提下,黄巾军的战斗部队不可能抛下老弱妇孺,一支携老扶幼的部队,能有多少机动力,又能有多少战斗力呢?

    东汉朝廷虽然被张角的猝然起事弄得慌了手脚,但朝廷手中掌握着和羌人打了几十年仗的将领,掌握着大批装备精良的常备军,正规将领带领的正规军队,战斗力又岂是拿惯了锄头的农民军可以相比的?

    还有遍布全国的世家豪强,他们盘剥百姓已久,黄巾军的主要攻击目标也正是这些豪强,他们为了自保,必然会全力协助朝廷剿灭黄巾军,再加上那些缺乏勇气或是觉得还能活下去的中立百姓,张角和他的追随者们相当于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大汉,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黄巾军焉能不败?

    “黄巾贼的战斗部队比不过朝廷正规军、信徒的人数比不过朝廷控制的人口,他们甚至连军械钱粮的稳定来源都没有,只能依靠抢夺,你们说说,张角拿什么赢?”

    刘备这一番话说得关张二人沉默不语,过了半天,张飞才闷闷地说了一句:“听大哥这么一说,俺觉得还是去投奔黄巾才对,明明他们才是被逼得活不下去的老实人。”

    “我们的实力过于弱小,无论加入哪一边都改变不了结局,这一次我响应朝廷召集义勇,也不单单是为了用黄巾的血来取悦皇帝,我们需要加入胜利者来获得地位和力量,获得未来能够改变这不公世道的地位和力量。剿灭黄巾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让天下人安居乐业,不再有百姓用这种绝望的自杀行为来抗争不公。”

    明明知道真正公平的理想国并不存在,或许永远都不会出现,但刘备前世在红旗下生活生长了二十多年,对不公有着天然的抵触,此时他咬牙切齿的模样甚至有些狰狞,但关羽和张飞却听得浑身颤抖,血液都几乎要沸腾起来了,这二人当初跟随刘备,正是看中他的理想和信念,如今刘备毫不掩饰地说出心里话,他们怎能不激动?

    “愿誓死追随大哥,不离不弃。”关羽双手抱拳单膝跪地,心悦诚服地望着刘备。

    “俺也是!”张飞同样单膝跪地,如果说之前三人结拜只是年轻人出于志趣相投,那这一刻,这三人才真正地成为了拥有同样理想和信念的生死兄弟。

    刘备扶起二人,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兄弟,不是为了朝廷或是豪强,而是为天下人而战!”

第2章 扯虎皮做大旗() 
正在这三人畅谈之时,从南边远远驶来一支车队,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之后,这支车队就已经来到校场边上停住,为首几人翻身下马,大步向刘备他们走来。

    “那边可是玄德?”

    刘备定睛一看,脑海中迅速浮现出两个名字:苏双、张世平,当即哈哈大笑着迎了上去,关羽和张飞的脸上也露出笑容,跟在刘备身后向前走去。

    幽州地处大汉的北部边陲,与匈奴、乌桓等游牧部族毗邻,历来是商贾大施拳脚的好地方,这些头脑机敏的商贾把产自大汉的食盐、粮食、铁锅等物资运往草原,又从草原带回大量马匹和皮毛,往往一个来回就可以赚到普通人一辈子都无法获得的钱财。

    但做生意这种事,高回报就意味着高风险,商队最害怕的不是赚不到钱,而是千里路途上的盗匪,所以但凡是稍有头脑的商贩,都会结交所到之处的黑白两道,尤其是那些横行乡里的游侠儿,也就是无业混混,更是他们的重要结交人物。

    作为幽州商贩中的后起之秀,苏双和张世平二人自然也不例外,他们依仗着雄厚的财力和豪爽的气魄,在幽州和冀州可以说是畅通无阻,其中在幽州冀州交界处的涿郡,刘备刘玄德,这个游侠头领,更是被苏双张世平二人刻意交好。

    “二位不是前些时日才经过涿郡南下,为何这么快又折返回来了?”刘备热情地挽起二人的手臂,他熟读三国,知道刘备起兵之时正是得到了苏双和张世平的资助才得以成事,自然不会怠慢。

    “唉,冀州如今已是蚁贼的天下,处处兵荒马乱的,我二人见道路难行,索性带着人折返回来了。”苏双摇着头长叹一声,眼看着好好的生意泡汤,无数的钱财飞走,他的心里不知有多难受。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二位安然无事便好,等到我兄弟三人带领义勇南下扫平蚁贼,天下太平之时,二位就又可以财源广进了。”刘备笑着劝解起来,与此同时张飞和张世平这两个好酒的本家已经勾肩搭背,叫喊着要去张飞家的桃园畅饮一番,众人便熙熙攘攘地走去。

    张飞家中资产颇丰,加之性格豪爽,众人不多时就已经喝得有些醉意,酒过三巡之后,张世平借着酒意向刘备问道:“今日见玄德在校场召集人手,可是要响应朝廷号召,防备蚁贼来袭?”

    刘备笑着摇了摇头,“幽州有边军驻扎,张角不会轻易来袭,我听说朝廷已经命令大将军何进镇守京师,同时派出北军五校、三河骑士等分头出击,故而想率领义勇去冀州投军,搏个功名。”

    对于任何时代,任何人来说,功名二字都是值得去追求的好东西,但功名又岂是那么容易追到手的?有多少人自认为可以搏个功名,最后只能倒在路上,累累白骨成为他人的垫脚石呢?

    更何况刘备只是个平头百姓,无权无势,能号召起几百名青壮也算不得什么大本事,要知道在冀州兖州这种人口密集的地方,往往一个大宗族自己就能拉起千把人的队伍。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义勇的命没有正规军的命值钱,更没有北军五校这种皇帝禁军的性命值钱,义勇投军之后往往是作为消耗品或是杂役,很难获得立功的机会,即使立下功劳也会被抢夺,想要出头更是难上加难。

    苏双深深吸了一口气,他一向很欣赏刘备,觉得自己应该让这个小兄弟清醒清醒,冷静下来,然而刘备接下来的一句话打消了他的忧虑。

    “负责冀州战事的北中郎将卢植,是我授业恩师。”

    这句话一说出口,在座的几人均是一惊,随后便转为大喜,刘备过去从未提起此事,就连关羽和张飞都不知道他还有这种关系。

    卢植年轻时曾经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人,和郑玄、管宁等人是同门,在经学界有极高的声誉。

    同时卢植还精通军事,曾经九江发生蛮族叛乱,他就被任命为九江太守,后来庐江又发生叛乱,他又被任命为庐江太守,而卢植每次都轻松平定叛乱,被世人认为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全能人才。

    “如此说来,玄德是心中早有打算,只等一飞冲天了。”苏双忍不住称赞起来。

    师徒关系在这个时代,是极为重要的人际关系,老师提携弟子,弟子供奉老师,这是天经地义的,夸张一点地说,有一个出名的老师,就拥有了登上统治阶层的阶梯。刘备既然是卢植的弟子,那他前往冀州投奔恩师,自然是前程一片大好,或许等到黄巾之乱被平定,刘备就能衣锦还乡呢。

    “涿郡义勇缺少兵器盔甲,也没有粮草盘缠,我准备前去广阳找同窗求助。”刘备说着话,将酒盏中的浊酒一饮而尽,然后继续说道:“当年我在卢公门下之时,与公孙瓒情同手足,如今他身为骑都尉,多少得帮衬点。”

    什么,公孙瓒也是你的同窗好友?苏双和张世平彻底惊了,他们二人难以置信地瞪着刘备,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公孙瓒字伯珪,是最近几年以来幽州最为出名的年轻才俊,此人镇守边塞尽心尽力,作战勇猛无匹,鲜卑和乌桓诸部都在他手中吃过不少苦头,久而久之,鲜卑人便互相传颂汉人有白马将军,不可以轻易招惹,公孙瓒也由此声名鹊起,官位不断上升,封候拜将指日可待。

    众人又喝了一阵,苏双和张世平互相看看,似乎是下定了决心,苏双开口说道:“我二人虽然只是商贾,但也有报国之心,愿捐出五百金、良马五十匹、镔铁千斤,为幽州义勇壮行。”

    嚯,这可是大手笔!关羽和张飞都很惊讶,只有刘备仍然是笑眯眯的,似乎早有预料一般。

    他之前说那么多,又扯上卢植和公孙瓒,不就是为了让苏张二人看重他身上的潜力,然后下决心投资嘛,如今有了这些钱财物资,事业终于可以起步了。

    “二位拳拳之心,刘备却之不恭,那我就代幽州义勇,代天下百姓,谢过了!”

第3章 找同学打秋风() 
有了苏双这个榜样,刘备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找来几名能言善辩的青壮,一番嘱咐下去,几天时间不到,整个涿郡就传遍了两位马商义薄云天的壮举。

    在大肆宣传之下,不少涿郡父老纷纷慷慨解囊,连县令都派僮仆到庄子上送来几十贯五铢钱,并狠狠地夸赞了一番这些平日里游手好闲的刺头混混。在全民踊跃为义勇壮行的热潮中,只有那些豪强保持着冷眼旁观,积极收拢人手物资,将自家庄园的围墙加高加厚,根本不搭理刘备伸出的求助之手。

    有钱之后刘备底气十足,他大肆购买物资,又请来涿郡所有的铁匠和皮匠开始打造兵器盔甲,一时间张飞家的桃园变成了人声嘈杂的工场。

    这边开工,刘备那边也没闲着,他和关羽张飞,连同北返的苏双等人一起,赶着五十匹战马向幽州治所广阳郡走去。

    “这些人明明有钱有粮,却不肯资助义勇,着实可恨!”张飞骑在马背上,犹自看着远处一座正在动工的豪强庄园愤愤不平,这家人明显是得知了黄巾之乱,忙着给自己的生命打上护身符呢。

    “他们能成为豪强,靠的就是把自己家族看得比天下重要,再说了,钱是他们自己的,想怎么用也是他们自己说了算,我们不能强求。”刘备懒洋洋地说道,这个时代没有马镫,没有马鞍,平衡全靠两条腿,着实累人,如今他浑身酸痛,大腿内侧被磨得生疼,只想快点到驿站歇息,哪里顾得上骂人。

    关羽也不说话,只是眯着眼来回打量那座庄园,脸上时不时露出一丝冷笑,他毫不掩饰的杀意落在一旁的苏双和张世平眼中,二人只觉得后背发冷,同时庆幸自己机智,主动搭上了刘备这条船,否则不知道这个红脸煞星会不会前几天就动手把自己砍死了。

    “苏兄、张兄,我拿你们送的战马去换东西,这是出于无奈,可不要心生芥蒂。”刘备察觉到二人有些不安,便笑着岔开话题,主动解释起自己的行为。

    骑兵是好东西,战马也很宝贵,这些刘备都知道,可是这五十匹战马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很尴尬,想编组成具有冲击力的骑兵队伍吧,数量不够;用于斥候侦察吧,没这个必要,更别说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只是刘备不想说而已。

    “既然赠予玄德,那就是你的东西,怎么处置都好。”苏双尴尬地笑了笑,他知道刘备是在给自己留面子,也知道自己的小心思早已被看穿了。

    马贩子的货源都是草原部族,草原上牧马是季节性非常强的一门学问,一年之中温度和雨水适宜草场生长的季节是夏秋两季,战马积蓄脂肪,增强体力也是在这时候,到了冬天和春天,旧草干枯新草未生,战马只能依靠秋天积蓄的营养来硬抗,许多体弱的自然就被淘汰了。

    所以马贩子赚钱的时候也就是冬天和春天,他们利用草原上青黄不接的时机,低价购买马匹,草原人为了减少草场压力,避免更多牲畜饿死,只能忍痛卖掉一部分马匹。

    这五十匹战马正是这样被买到幽州的,它们经历了一冬天的消耗,体力下降得厉害,只能入栏贴膘,上战场是想都不要想。

    虽说这些战马只需要一夏天的养护,到了秋天就又是生龙活虎,可苏双和张世平这种马贩子没有耐心,贩马变成养马,生意就亏本了,他们之所以豪爽地把五十匹战马说送就送,也正是这个原因。

    经过两三天的前行,众人来到了幽州治所广阳城,苏双他们在广阳城外有落脚点,于是将那五十匹战马都暂且安置下了。

    又过了半天,众人来到城门口,刘备向守城士卒通报了姓名和来意之后,不到一炷香时间,随着急促的马蹄声响,几名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士出现在宽敞的大道。

    “伯珪兄,别来无恙?”刘备远远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当即跳下马背叫道。

    “好兄弟,你总算是愿意出山了。”为首的黑甲骑士干净利落地下马,顺手摘下头盔扔到身后人的怀中,炯炯有神的双眼中也是掩饰不住的欣喜,这人正是刘备的同窗师兄、幽州骑都尉公孙瓒。

    二人久别重逢,自是喜不自胜,互相打量了半晌之后,刘备才顾得上介绍跟随自己前来的诸人。“这是我的两名结义兄弟,关羽关云长和张飞张翼德,那边二位是幽州义商,苏双、张世平。”

    公孙瓒身上江湖气十足,他也不见外,径自来到关羽张飞面前和二人见礼,“玄德的兄弟就是我公孙瓒的兄弟,以后可要多多亲近。”至于苏双张世平两名商人,他只是点了点头,刘备介绍时就是亲疏有别,他自然也知道孰轻孰重。

    跟在公孙瓒身后的几名青年也上来与众人见礼,经过一番介绍,刘备赫然发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