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安著名神捕-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犁听着,他道:“张县尉问那个信封的事,估计这时候他已经想到了,周定邦身亡,极有可能是仇家所为,不一定是牛百赞下的手,要不然他对牛百赞,肯定是另一种审问方法!”

    张迟连连点头,笑道:“那是,我儿子的审案本事,可是我这个当爹的教出来的!”

    文舒却道:“又能破了案子,让陛下满意,又没有耽误吉时,还能正常成亲,我女婿的本事不小啊,牛兄,你要写份奏章,好好的夸夸我的女婿才对!”

    牛犁道:“那是自然,嗯,这个案子是陛下看到了的,然后张县尉去破,此时天色还早,就由老夫立即写出奏章,叫人送进宫里,告知陛下这个案子破了,这样陛下才会记忆深刻,对张县尉的好处才更加多些啊!”

    文舒立即叫道:“那你快写啊!”

    马忠心也道:“咱送奏章进宫,不过,这喜酒你们得给咱留着,可不能全给喝光了!”

    仆人立即拿来纸笔,伺候着牛犁开始写奏章,只不过片刻功夫,牛犁就把奏章写出来了,说明了整个案子的侦破过程。

    马忠心拿了奏章,立即出门,赶往宫里,去替张浩元邀功请赏去了!

    (本章完)

第270章 皇帝终于想起来了() 
马忠心和张浩元交好,办起事来自然卖力,他骑着马风驰电掣一般地返回了皇宫,在宫外下了马,就往大门走!

    马忠心现在升了总管了,虽然在宫里还不能算是数一数二的大人物,但也是值得侍卫们巴结的一个大太监了,见他过来,立刻过来一个侍卫头领。

    这侍卫头领笑道:“马公,您不是去张县尉家喝喜酒了么,怎地这天还没黑就回来了?”

    这时候成亲都是在黄昏,喝喜酒当然是在晚上了,天没黑就回来了,那肯定是没喝成喜酒啊!

    马忠心道:“有个人在路上装尸体,结果被皇上给看到了,下旨过问,结果那人没死,是个要告状的,张县尉哪敢怠慢,立即就开始处理,现在把案子已经破了,咱是进宫禀报皇上的!”

    侍卫头领并不知道这件事,也没明白到底怎么了,他连忙哦哦两声,放了马忠心进宫。

    马忠心一路小跑,到了皇帝休息的宫殿外面,他不先进去,而是向宫门口的小宦官问道:“陛下可在批阅奏章?”

    小宦官见是他来了,连忙巴结着上前,笑道:“马叔叔,怎地跑得满头大汗的,要不要小的给您拿块热手巾来?皇上没有在批阅奏章,在听歌看舞呢!”

    马忠心道:“咱要去见皇上,这就直接进去了!”他本身就是太监总管,不需要小宦官通报,直接就进了大殿。

    大殿里面,皇帝正在闭目养神,并没有舞姬在跳舞,只有乐师在演奏一首节奏缓慢的曲子,看来皇帝出游是累了,现在正在休息。

    马忠心耐心地等着,一直等到一曲终了,他这才轻轻咳嗽一声,然后跪在地上,小声道:“小奴马忠心参加陛下!”

    皇帝嗯了声,睁开眼睛,看到了马忠心,他当然是认识马忠心的,这是一个新近得宠的小太监,皇帝看他挺顺眼的,以前没怎么重视,但近来发现马忠心办事得力,所以他便提拔了一下。

    “什么事?”皇帝问道。

    马忠心道:“启禀皇上,小奴是来复旨的,那个街边路倒尸的事情,那是一起杀人放火的案子,万年…县的县尉张浩元已经成功侦破了案子,抓住了凶手,小奴带来了京兆尹牛犁的奏章!”

    皇帝轻轻啊了声,回忆了一下,实在没有想起什么杀人放火的案子,他又不管审案子的事,也没有交待过张浩元去审,至于牛犁写什么奏章,他就更加的没搞明白了。

    皇帝坐直了身子,奇道:“什么案子,朕怎么不记得了?”

    马忠心连忙呈上了牛犁写的奏章,道:“皇上,您今天出巡,不是在路上看到了一具路倒尸么,那不是一具尸体,只是一个人在坊边的墙下躺着睡觉!”

    “啊,路倒尸,朕什么时候看到过路倒尸了?”皇帝说道。

    他还真是没有记得路倒尸的事情,那只不过是他在骑马时,看到过一眼的事情,然后说了要查,说过了,他也就忘记了。当时都没有在意的事情,让他现在想,他怎么可能想得起来。

    马忠心忙道:“皇上,是这么回事儿……”

    马忠心首先帮皇帝想起了他看到路倒尸的事情,那个路倒尸叫韩三,皇帝好不容易才想起来,禁军校尉并没有再回复韩三的事情,那么小的一件事情,皇帝要问,他们就说,皇帝要忘记了,他们吃饱了撑的才会再提起来!

    经过一通提醒,皇帝这才想起了他今天确实是看到过一具路倒尸的事情,他道:“原来那不是一具尸体,还好,长安城内,并无百姓冻饿而已,朕心甚慰!”

    说着话,他便看起了牛犁写的奏章,这篇奏章当然写的声情并茂,把整个案情写得曲折无比,深刻体现了牛犁的文章水平,如果他不当宰相,而去给说书人写话本,那估计他也能赚不少钱!

    皇帝看完之后,很是惊讶,说道:“竟然会有这样的事,那张浩元果然了得,竟然利用成亲前的一点点时间,就去现场把案子给破了,这实在是很有本事啊!朕当初赞他是长安第一捕快,看来还真是赞对了,他也确实对得起朕的这一句夸!”

    皇帝想了想,道:“张浩元今天成亲,很好,朕便也送他一份贺礼,嗯,就赏他一个爵位吧,赏他一个男爵的爵位吧,你去办吧,快着点儿,趁他成亲的时候,当众给他,再赏黄金两锭,算是朕的一点心意!”

    马忠心大喜,真没想到,这一个案子破的,竟然为张浩元捞到了一个爵位,这真是意外之喜了,他忙答应一声,倒退出殿,去给张浩元办手续去了。

    虽然在盛唐时代,爵位已然不及大唐开国时那么值钱了,而且皇帝封张浩元的爵位既无封地,也不可以世袭,基本就是一个称号,但好歹也是一个贵族称号,对于张浩元这种不缺钱的人,最适合了。

    马忠心飞奔着去忙乎,他首先要去找大太监拟旨,之后的手续更是一大堆,不过,今天做不完,以后再做也不迟,关键是今天要把这个消息带到张家去。

    弄好了旨意,天色已经黑了,这个时候张浩元必定和文胜男拜完堂了,马忠心肯定是赶不上了。但他仍旧用尽所有力气奔跑,一口气出了皇宫大门,骑上马,往张家奔去。

    就在半路上,他忽然看到街上跑过一人,然后又有一大群的人追了过去,因为天黑了,他也没有看清楚,而且他这不是有事儿么,也没功夫去多管闲事,直接骑马就走了。

    可那群人跑出不远,拐进了一条小街,然后就听见惨叫声传出来,但这叫声,马忠心就没有听见了!

    巡街的武侯倒是出来一大群,呼呼啦啦的赶了过去!

    等到奔到了张家的时候,整条小巷子已然张灯结彩,人声鼎沸,无数的人把小巷子都给堵住了,张家的酒席已然开到了街道上,把道路都给堵上了,没办法,来贺喜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马忠心骑在马上,见过不去了,他便叫道:“圣旨到,张浩元接旨!”

    (本章完)

第271章 喜庆() 
小巷子里的人都看了过来,见是一名穿着太监服色的人骑在马上,有的人认识,这不就是和张家关系很好的马忠心总管么,以前是个小宦官,现在是总管了,是个人物了!

    立时便有人站了起来,巴结着笑道:“马公,您刚才说什么,小人们没听清楚!”

    马忠心表情庄重,大声道:“圣旨到,张浩元接旨!”

    说着话,他把圣旨取了出来,托在手上,这圣旨是宫里专门拟旨的大太监写好的,用了印的,皇帝授意,大太监拟旨,这不是朝廷大事,如果是朝廷大事,那么应该由中书舍人之类的人来起草,但规格是一样的,从外表看圣旨都是一个模样!

    小巷子里的人一起啊了出来,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时候会有圣旨到来,再说张浩元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尉,在地头蛇方面,张浩元的份量是绝对够了,但在皇帝的眼中,应该还是一只小虾米吧?

    皇帝直接给张浩元下旨,这个跳跃似乎有点儿大!

    早有人飞跑着进了门,把消息告诉了张浩元,张浩元此时已经和文胜男拜好堂了,入了洞房,不过,他还得出来待客,挨个给来宾敬酒。

    忽然门外有仆人跑了进来,叫道:“大少爷,老爷,马总管回来了,说有圣旨,让你们出去接旨呢!”

    张浩元啊了声,转过头去看张迟,张迟也是一愣,马忠心去送奏章,这个他们当然是知道的,但不至于皇帝把圣旨直接下到他家吧,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啊?

    文舒却最先反应过来,叫道:“快快,快摆香案,准备接旨啊,还愣着干什么!”

    张浩元和张迟立即一起往门外跑去,所有的宾客也都站了起来,有圣旨到了,那么张家接旨,他们要不要也跟着出去凑一下热闹?

    此时门外早就给马忠心让出了一条道路,马忠心骑着马已然穿过人群,到了门口,正在下马呢!

    张浩元第一个冲出大门,叫道:“马兄弟,怎地有圣旨到了?”

    马忠心冲他一笑,道:“好事儿,张大哥快点准备接旨吧!”

    他这么一句话,张浩元的心算是放到肚子里了,后面跑了来的张迟也松了口气,而在场所有的宾客又是齐声啊了出来,张家父子看来又有好事了!

    今天张浩元抽空出去破了个案子的事情,凡是来贺喜的人都知道了,已然传得很是离奇,张浩元本来就有名捕之称,现在更加有神棍的光环了,估计再这么发展下去,很快张浩元的画像就有可能成为镇宅之宝!

    皇帝下了圣旨,马忠心又说是好事,那可不是就得让人羡慕了么!

    马忠心走进了大门,见院子里面已经临时摆出一张桌子,上面放了香炉,这么短的时候,这已经是极限了,没法再郑重了!

    马忠心倒也不在乎,他坐到香案之前,道:“张浩元接旨!”

    张浩元立即跪下,就听马忠心念起圣旨来,圣旨很简单,就是给了张浩元一个男爵的爵位,然后赐了两锭黄金!

    张家不在乎什么黄金了,他家有的是金子,但这个爵位,虽然是最低等的男爵,而且还不能世袭,也没有封地,但这也是爵位啊!

    张迟乐得嘴都歪了,张家终于踏进贵族的门坎了,有了爵位了,今天是男爵,以后是子爵,是伯爵,也是有希望的嘛!

    张浩元也很兴奋,他娶了伯爵之女,当然他是县尉,所以没有什么配不上文胜男的一说,但现在他成了男爵,这不是锦上添花,好上加好了么!

    张浩元大声道:“臣接旨,谢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从马忠心手里接过了圣旨。

    马忠心笑了起来,大声道:“咱在这时恭喜张爵爷了,新婚大喜,好事成双啊!”

    宾客们轰地一声,也开始上前巴结,一起恭贺起来!

    文舒红光满面,他笑道:“这真是大喜了,成亲的当天,我女婿有了爵位,这不但是张家之喜,也是我文家之喜啊!”

    一大群人立即上前,又开始巴结起他来!

    这时候,小屁孩张浩仁从后院跑了出来,今天事情多,大家都忙得很,顾不上他了,所以他和母亲一起去了后院,帮着母亲侯氏招待女宾,当然,他的照顾就是给别人添乱,没别的本事了。

    听到前院有事,侯氏便打发他来看看是什么事,张浩仁便跑了过来,他叫道:“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大呼小叫的,影响了本少爷喝酒的兴致,我特来兴师问罪!”

    张浩仁说话的时候腆胸叠肚,装出非常有男子汉的气势,一副小大人的样子,看在大人们的眼里,非常可笑,对于不熟悉他的人,甚至会感到他有些可爱,当然熟悉他的人,就不会觉得他可爱了。

    张迟立即走了过来,他很怕小儿子胡说八道,万一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那可就糟糕了!

    可就在张迟还没有走到的时候,忽然,离着张浩仁很近的一张桌子上,有个小女孩儿说话了,她奶声奶气地道:“你声音真难听!”

    这个小女孩儿不知是谁家的,她这时应该在后院才对,和女眷们在一起,可不知怎么的,可能是人太多,太混乱了,所以大人一时没有看住她,她竟然来到了前院,还偏偏站在离张浩仁不远的地方!

    最关键的是她竟然说张浩仁的声音不好听!

    张迟啊地一声,张浩元也转过头来,糟了,不知张浩仁会说出什么话来,他可是最怕别人小瞧他的,这小子会不会上去挠这个小女孩儿啊,他向来没有什么节操的!

    果然,张浩仁的眉毛立了起来,他大怒,立时便如一只被踩了尾巴的公鸡似的,一蹦三尺高,叫道:“胡说,我的声音最悦耳了,比我大哥好听多了!”

    张浩元脸色一沉,关我何事,干嘛要扯上我!

    小女孩儿用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张浩仁,又道:“你声音真难听,不过你蹦得挺高的!”

    张浩仁又叫道:“我说话最有道理,怎么会难听!”

    小女孩儿看他激动,但仍旧道:“你声音真难听!”

    “我声音如仙乐,怎么会难听!”张浩仁怒吼道!

    哇,小女孩儿哭了!

    (本章完)

第272章 送礼() 
小女孩一边哭一边道:“他声音真难听,还不许别人说,他好凶啊!娘,娘,救命啊!”

    大人们都赶了过来,张迟象是老鹰捉小鸡似的,把张浩仁给拎了起来,喝道:“混帐小子,怎么可以把人家给吓哭了!”

    张浩仁如遭雷击一般,他被拎在空中,却还一直看着小女孩儿,心中只是在想,自己说话的声音很难听吗,为什么以前自己不知道?

    一想到他以前一直唠唠叨叨的不停地说话,结果所有人都知道了自己声音难听,这实在是太让人羞愧了!

    张浩元也走了过来,他看向张浩仁,说道:“怎么了,看他的样子是醍醐灌顶了!”

    “我看是当头棒喝才对!”张迟把张浩仁给拎去了后院。

    张浩元则看向了那个小女孩儿,冲她点了点头,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他冲小女孩儿一挑大拇指,笑道:“你很厉害,至今为止,能说过我家小弟的人,你是第一个!”

    小女孩儿被她家的大人领走了,她是谁家的孩子,张浩元倒是没有注意,宾客太多,他实在是记不过来了!

    虽然张浩元得到了算是大唐最不值钱的爵位,但这也是爵位,以后别人也可以称他为爵爷了,而且,不用等到以后,现在就有人开始叫他爵爷了!

    婚礼上面,一通大吃大喝大拍马屁,一直闹到后半夜,大家这才散了,张浩元才能得以回了洞房,与文胜男喝了交杯酒,行夫妻之礼,从此成为夫妻。

    张浩元成亲,朝廷是给予假期的,不用成亲之后马上还得当值,他自然留在家里,守着文胜男,小日子过得蜜里调油一般,除了他俩之外,别人都感到腻腻歪歪。

    张家变化最大的就属张浩仁了,他一边几天都非常安静,正常吃饭穿衣,除了不说话之外,什么都是正常的,他这么一安静,张家顿时就冷清了起来,没有人闹了,侯氏和张迟都感觉不太适应了。

    问张浩仁到底怎么了,张浩仁也不说,每天都是一脸沉思的表情,也不知他在想什么呢,可能是还在想着他的声音到底难不难听?

    且说那天婚礼上的来宾,张家父子都在万年…县当官,这是标准的地头蛇,甚至可以说是长安城里的最强的地头蛇之一,所以来巴结他们父子的人,官方品阶太高的不多,品阶高的也不用巴结他家,但有钱的人却是不少,几乎万年…县里有点头脸的富商全都到了!

    有的富商给的礼物多,也就能进门混上个位子坐坐,有的富商差了些,便坐在小巷子里,而一般的富商,这里说的一般,就是给的礼物在一百贯以下的那种,连位子都混不上,只能交了礼物,然后喝上一口茶,再就只能走人了,如果不想走,也就只能站着看别人吃喝了!

    就算礼物不到一百贯,但放在民间那岂能说少,已然是多到让人睁不开眼了,但在张家就什么都算不上了,连个位子都坐不上!

    送这样礼物的人也仍旧是富商,只不过和别的大富商比起来,要差上一些罢了,这样的富商不在少数,其中就有一个茶商,这茶商名叫苏锦长,他并非是在东市里面作生意,而是在修行坊里开了一个茶叶店。

    长安各坊里也是有做生意的,但都是小买卖,做的是本坊邻居的生意,在修行坊里,茶叶店只有苏锦长这一家,所以生意那算是相当不错了,一年下来足能赚上几百贯,苏锦长把这生意做得有生有色。

    苏锦长是带着自己家的掌柜来的,他是东家,茶叶店里还有一个掌柜,这掌柜很年轻,但能力超强,很能干,也深得苏锦长的信任,掌柜的名叫公孙安。

    他们两个一起来给张浩元送礼,苏锦长准备的是价值五十贯的好茶,装在一只非常精美的小箱子里面,他俩抬着就给张浩元送来了。

    在来之前,苏锦长还以为价值五十贯的礼物啊,这么厚重的礼物,就算张县令不出来和自己说两句话,答谢一番,那张县尉总能出来和自己客气客气吧!

    谁知,等到了之后才知道,五十贯的礼物连进门的资格都没有,只能站在外面,喝口茶就行了,而负责接待他们的则是县里的书吏,那书吏别说和他们客气一下了,连站都没站起来,坐着给他们登记了礼物,然后就让他俩到一边喝茶去了。

    苏长锦就是卖茶的,他可不稀罕站在门外喝大碗茶,叹了口气,带着公孙安走到了一边,他道:“真是没有想到,送礼的人这么多,咱们送的礼物,估计县令和县尉他们都不知道,这礼算是白送了!”

    公孙安却道:“东家,万万不可以这么想,这礼物没有白送的!咱们送礼花钱,无非就是想让官府以后能对咱们有所照顾,这里来送礼的商家,哪个不是这么想的,所以只要礼单上有你的名字,那这目地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