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安著名神捕-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大群人正是务政里和长乐里的里长,两个里长都带了青壮赶来,他俩听到掌柜的说树林里发生了人命案子,都吓得不轻,身为地方上的里长,最怕的就是这种事儿,他俩便都带了人赶过来。

    务政里的里长也姓马,年纪快六十了,为人处世相当油滑,是一个老滑头,人送外号马泥鳅,他本来叫什么名字,反而没人记得了,平常最擅长的手段就是在本乡本土里进行,吃拿卡要。

    长乐里的里长是个三十来岁的壮汉,名字就做何木桩,他不滑头,反而有些憨厚,为人也热心,乐于助人,所以大家才推举他当里长,他倒是个本份人。

    马泥鳅和何木桩性格虽然不同,但却都是场面上的人,也都认识官服,他们一到光亮处,便认出张迟了,这可是万年县的县尉,在他们这些地方小里长的眼里,那可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但马泥鳅更加有见识些,他一眼就认出来了,眼前这个说话声音怪异的人是一个太监,当然,他看不出太监的品级来,但是不是太监,他却是能分别出来的!

    马泥鳅立即上前,扑通就给马忠心跪下了,三个响头磕下去,叫道:“小民是政务里的里长,姓马,贱名一个秋字,敢问公公如何称呼,天色已晚,可要休息,小民立即就给公公腾出干净房子,奉上热乎的吃食……”

    马忠心哎呀一声,又惊又喜,他看向马泥鳅,道:“咱也姓马,和你五百年前是一家啊!好,还是自家人亲近,那咱就去你家住吧!”

    张浩元咳嗽一声,没理马泥鳅,而是看向了另一群人,何木桩连忙上前,报出了自己的姓名,他并没有下跪,唐时并不流行见人就跪,拱手抱拳就是常见的礼仪了。

    两个里长一行礼,后面两个里的大批青壮也跟着行礼,只不过,务政里的青壮以为见什么公公的,是必须要磕头的,所以全都跪了下来,而长乐里的青壮还是弯腰抱拳,两伙人一站一跪,倒是分得清清楚楚。

    张浩元道:“官府在树林里发现了具尸体,是药材商人刘老实的,这点你们都知道了吧,药铺掌柜的应该和你们都说了,但尸体被移动过,虽然现在是在界碑中间,偏向长乐里的地方,但其实经过查探,发现尸体是从政务里那边移运去的,是谁移的尸体?现在说出来,官府便不追究,如果被人举报出来,那后果可就要自行承担,而且会很严重了!”

    他很直接地就把话说了出来,根据和马忠心商量的结果,他俩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然后由马迟在中间当圆场。

    马泥鳅听了这话,脸刷地就变白了,这可糟糕了,自己叫人搬尸体的事情暴露了?怎么当官的一见面就说这个话,移动尸体,嫁祸给相邻的里长,这恐怕是大罪吧?

    而旁边的何木桩听了,脸色却立即就变红了,什么意思?听当官的这话说,难不成本来没有他长乐里的事情,现在却麻烦上身,竟然是马泥鳅那个家伙给嫁祸的?

    何木桩立即就瞪向马泥鳅,咱们得是有多大的仇恨,你把死人往我这个里扔,你是要让我们长乐里给你政务里背黑锅吗,还是死人的锅,这黑得有些太过份了!

    马泥鳅不敢看何木桩,怕何木桩掐死他,他只看着五百年前的本家,也就是马忠心公公,满眼都是乞求之色,他是有小聪明的,要不然也不会去办移动尸体的事情,但胆子却是极小的,又想做坏事,又怕做坏事后受到惩罚,他就是这么一个人。

    马忠心倒是很有自家人的觉悟,就算是五百年前的自家人,他也是很照顾的,他道:“这事儿瞒也瞒不住,马里长你就说说吧,是不是你移的?”

    马泥鳅偷偷瞄了一眼何木桩,见何木桩正瞪着牛眼看着自己,吓得一哆嗦,赶紧把头转回去,对马忠心道:“小民只是把那具尸体翻了个个,本来就是在界碑中间的嘛,分不出是哪个里,只不过一翻个,就翻到长乐里的地界去了!”

    他还在狡辩,那可是从小河边移到界碑那去的,可不是只给尸体翻了个身,不过,马忠心虽然明知道,但他要装好人,所以连连点头,并没有责怪的意思。

    张浩元也没揭穿他,说道:“你的意思是,本来两个里共同承担的事,现在变成了由长乐里单独承担,对不对?”

    马泥鳅立即接声道:“对对,就是这么回事,小民没有什么坏心眼,小民是好人,只不过一时糊涂,好心办了坏事,这变成让何兄弟一人承担,不过小民愿意改正,愿和长乐里一起承担这桩人命案子!”

    何木桩却急了,他粗着嗓子说道:“一定不是这样的,这姓马的人称泥鳅,他说只翻了个身,那一定不是,说不定是从半里地外面移过来的尸体,还请官爷查明此事,不要让长乐里蒙受不白之冤!”

    马忠心还是帮着马泥鳅,说道:“没冤枉你什么,只是本来发现在两个里的案子,现在不用你一个人承担了,还是两个里共同承担,这叫什么冤枉,再说又不是指着你,又没说你是凶手,张县尉,你说是吧!”

    张迟脸上含笑,道:“忠公公所言极是,咱们就这么办,查案所需人手,让他们两个里共同出吧!”

    马泥鳅大喜,本来完全是他的事儿,现在分了一半给何木桩,这对他是有利的,至于会不会得罪何木桩,谁在乎啊!

    何木桩却郁闷了,他没证据,又没靠山,官字两张口,他可不敢跟官府的人作对,只能认倒霉!

    张浩元说道:“关于这个案子,我们打算这么解决,不是破案,只不过呢,这也不算是个啥案子,所以当然也就谈不上破,只是补偿一下死者的家人嘛!”

    。

    (本章完)

第70章 凑齐金银花() 
张浩元说要补偿死者家属,马泥鳅和何木桩一听,这就是要敲诈了,官府想以此为理由,敲他们两个里的钱,说是给死者家属的,其实最后都会落进官差的口袋里。

    马泥鳅甚至还认为,马忠心这个公公也会捞一笔好处!

    张浩元不管他俩是怎么想的,又道:“这个刘老实本月来这里,是贩卖金银花的,死在你们这里了,凶手是谁不得查查明白么,你们要不让官差挨家挨户的搜,要不然就买两车金银花,然后等刘老实的家人找来,赔给他们就行了,至于凶手嘛,慢慢查也无妨!”

    官府中人说话就是直接,张浩元的话说出来,听在两个里的青壮耳朵里,可以理解成为:刘老实是外乡人,死了就死了,官府也不在乎,也不想费力气破这个案子,所以安抚一下刘老实的家人,让他们不要闹事就好。

    如果你们不肯赔钱,那就去你们家搜凶手,反正不管搜没搜到凶手,进你们家打坏东西,或者顺手牵羊拿走什么东西,那算你们倒霉。

    要是不想搜你们的家,那就乖乖地买上两车金银花,帮着官府把这案子给平了,那这个案子大家就都当没有发生过!

    务政里和长乐里的青壮们都低着头,有的人用眼角去瞄两个里长,而且马泥鳅和何木桩两个人则是面如土色,张浩元话里的意思,他们当然明白了,可两车金银花得要多少钱?

    重点不是两车,也不是金银花,而是多大的车啊!

    马泥鳅为人奸滑,不肯主动问话,他知道何木桩性子直爽,所以何木桩会主动问的。果然,何木桩吞吞吐吐地道:“小民敢问官爷,是要多大的车啊?”

    张浩元假装想了想,道:“听那些药铺掌柜的讲,刘老实每次来都会推一辆独轮车,那就独轮车那么大吧,两车也不多,但是却必须是最好的金银花,可不要拿些破烂货充数,小心打你们的板子!”

    马泥鳅和何木桩这才松了口气,只要不是牛车就好,一个人推的那种小独轮车,装不了多少金银花的,只不过非要上等的金银花,这个虽然有点困难,但却也不是什么难事!

    两个里正好一里一车,一车金银花就算是上好的,也不过十贯左右,对于个人来讲十贯可不少,但对于两个里来讲,十贯大家凑一凑,却也不是什么难事!

    张浩元道:“今夜就免了,明天午后,要把金银花凑齐,否则马里长和何里长,每个人三十板子,然后革去里长之职,你们好字为之吧!”

    马泥鳅和何木桩大吃一惊,明天午后就要交齐,这个可就难了!

    马泥鳅这回不敢再等着何木桩说话了,他着急地道:“官爷,明日午后来不及啊,一车金银花虽然不多,可也得跑几家药铺才行,可能几家都凑不起,明日午后回不来啊!”

    张浩元道:“你不会多带几批人进城,或者在你们镇上的药铺里买不就行了!”

    “镇上的金银花就是从刘老实那里进的货,刘老实人死了货丢了,镇上的药铺更凑不齐了!”马泥鳅哭丧着脸说道,他见张浩元不好说话,便用乞求的目光,看向马忠心。

    马忠心倒是很照顾他这个本家,对张浩元说道:“要不,就再宽限一人时辰?”

    张浩元摇头道:“忠公公,不行啊,你忘了咱们还得进宫去见皇上哪,皇上不是要召见卑职么,就为了让他们买点儿药材,就让皇上等着啊!”

    马忠心就象是突然想起来似的,他叫道:“哎呀,咱该死啊,竟然把皇上给忘了,皇上啊,小奴该死啊!”

    他叫了几声之后,脸色突然就变了,对马泥鳅叫道:“不行,不能明日午后了,要中午之前就得办好,那时咱就得和张捕快进城,等皇上用过了午膳之后,就得给皇上请安了,不能宽限一个时辰,相反还得提前一个时辰!”

    马泥鳅和何木桩全都惊呆了,这么点儿时间,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买不齐药材的,根本无法返回,马泥鳅就想说,要不然把金银花直接送到万年县的衙门里去,这样可不可以呢?

    就见张浩元挥手道:“不要再啰嗦了,你们都去办事吧,可以发动本里的百姓去分头买,然后交到你们手里,你们再交过来,行了,都走都走,去去去!”

    他象赶苍蝇一样赶走马泥鳅和何木桩,满脸的不耐烦,一副随时要打人的表情!

    马泥鳅和何木桩只好带着青壮离开,两个人都是欲哭无泪,但两个人都打定主意了,反正官府欺压他们,他们转而去欺压同里百姓就好了!

    两个人都不想挨板子,更不想失了里长之职,要知道里长别看是最底层的小吏,甚至连小吏都算不上,可在民间却有极大的势力,还能多占田地,却少交税,如果他俩失了里长之职,对于两人的家庭来讲,无异于当头重棒了!

    把两人打发走了,张浩元这才休息,能坐在篝火旁吃点儿东西了,张迟和马忠心也都松了口气,同样坐了下来,其他人却依旧兴奋,少年少女们叽叽喳喳地议论个不休,完全没有安静下来的意思。

    时间过得挺快,转眼天就亮了,但马泥鳅和何木桩却都没有来,但务政里却来了几个妇人,赶了辆牛车过来,车上装着不少的吃食,说是马泥鳅孝敬众人的早餐,都是热乎新做出来的蒸饼和小米粥。

    马忠心眼睛里面有不少的红丝,他眯了一小觉,精神恢复了不少,他笑道:“还是那个马里长会做人,何里长就差了许多啊!”

    张浩元也笑道:“那忠公公猜猜看,他们两个里,哪个会先把药材送来?那可是一车的金银花,说多不多,说少可也不少呢!”

    马忠心想了半天,没直接说猜谁,而是去问张迟,道:“张县尉,你说呢,他们两个谁会先凑齐那些药材?”

    张迟打了个呵欠,大声道:“不管是谁,反正谁先凑齐了药,就重重有赏,让他推荐一位族人,进万年县挂个书吏之名,也没什么不可以!”

    那些正在伺候众人吃饭的务政里的妇人听了,都感惊讶,有一个妇人也不给众人盛粥了,小跑着便往回跑,明显是去送信儿去了。

    张浩元看着那妇人的背影,心想:“看不出,这妇人竟然跑得这么快,她平时经常这么跑吗?”

    (本章完)

第71章 马家() 
那妇人是马泥鳅的邻居,平时没少从马泥鳅那儿捞好处,别的不说,能少服些徭役,就是最实惠的好处了。

    妇人一口气跑到了马泥鳅家,幸亏离得不远,否则跑得这么急,她非得岔气不可,妇人叫道:“马叔马叔,额听说了,谁要是先把药材,把药材凑齐了,就可以推荐一个族人进衙门,去当个什么书吏啥的!”

    马泥鳅正在家里发愁呢,他把儿子和孙子都派出去了,督促他们去收购金银花,可光催促也没啥用,镇上的药铺里面没有多少金银花,而且药铺掌柜的人品都不咋地,见大家急需金银花交差,竟然坐地起价,价格翻了三成,这都和城里的药价一样了。

    对于马泥鳅来说,钱好办,他先垫上,以后和乡亲们收,这个来得及,但问题是就算是涨价在药铺里买,可也买不够数量啊!

    忽然妇人回来报信儿,马泥鳅听了,又惊又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果完成这个任务,竟然可以推荐一个族人进衙门,还是当书吏,这么好的事情,以前简直想都不敢想。

    马泥鳅快步从院子里面走出来,对妇人道:“是真的吗,他们是这么说的吗,是谁说的?”

    妇人道:“是那位县尉老爷,是他说的,大家都听到了,额肯定没听错!”

    马泥鳅确认消息,心想:“那这个差事必须得完成了,我不能让何木桩抢了先,进衙门吃官家饭啊,这可是大出息,我的长孙可是识字的,识两百来个字呢,这也算是读书人了吧,要是能进衙门当个书吏,那我们马家岂不是发达了!”

    他回过头,对着院子里喊道:“婆娘们,不要在家里等着了,都出去问问,谁家有金银花,咱们高价收,给涨价,涨五成,五成!”

    马泥鳅用力挥舞着手臂,把五成重重地叫着,一副下了血本的样子,马家的妇人们足足有十几个,立即都跑出了院子,去各家各户问了,也许谁家正好有金银花呢,这也是说不准的事儿啊!

    过了好半天,足足快一个时辰了,终于他的大儿媳妇跑了回来,跑得呼哧带喘的,她叫道:“公公,公公,邢铁说他家有金银花,上好的,不过不多,只有二十多斤,是给他婆娘治病用的,但他要涨一倍的价,咱们要不要?”

    马泥鳅一愣,道:“住在镇子最外边的那个邢铁?他婆娘什么时候有的病?嗯,不管了,二十多斤也要,翻一倍的钱也行,反正只要你大儿子进了衙门,钱早晚都挣得回来!”

    大儿媳妇连连点头,她大儿子就是马泥鳅的长孙,读了几年私塾,小子不爱读书,也就不再供他了,本以为也是一个土里刨食的庄稼汉,却不成想遇到了这个机会,她这个当娘的当然不愿意放弃了,得拼命争取才行。

    马泥鳅还是着急,因为数还不够啊,他跺脚道:“不能光咱们家着急,难不成我当里长,就得我去买药材么,让全镇的人都动起来,谁要是买到一两药材,徭役就减一天,而且药钱不用和大家平摊!”

    大儿媳妇连忙拿了自家的铜锣,又跑出去了,这回她站在镇子中心,一边敲锣,一边大喊,把马泥鳅的话传了出去,为了能让儿子进衙门当差,她这个当娘可是用了全力了!

    大儿媳妇叫道:“务政里的乡亲们,现在大家都去买金银花,金银花是种药材,只要买到一两金银花,就免除一天的徭役,大家使劲买,然后交到马里长这里,马里长给大家减徭役!”

    喊完一遍,再喊一遍,直喊得声嘶力竭,她可是真的尽了全力了,不让全里的百姓都知道,她就不离开本镇的中心!

    务政里的乡亲们听了,纷纷跑出家门,对于普通百姓来讲,徭役要是能减少点儿,那对于大家的生活,可是太有帮助了,可以省下很多时间和力气,来好好照顾家人。

    徭役说白了就是百姓给官府白干活儿,而里长做为直接和百姓打交道的人,是有点小权力的,说让谁家多出徭役,或者少出徭役,里长就可以说了算了!

    现在就是等于让务政里的百姓,用交一两金银花,来抵消一天的徭役,对于特别穷的百姓来讲,这不值得,但对于富裕一些的百姓来讲,这个买卖就太值得了。

    知道树林里出了命案的百姓不少,但愿意参与的人不多,可现在有了好处,许多人就愿意参与了,不少百姓都开始四下打听起来,谁家有多余的金银花。

    一般来讲,老百姓家是不会储存药材的,除非家里有病人,不过,有时候也难免会有一些人多储存些,毕竟务政里这么大,什么样的人都会有一些嘛!

    等到日上三竿之时,马泥鳅在家里就乐开花了,老脸乐得当真如同一朵花似的,不为别的,就因为金银花真的收上来了,而且还都是品质上佳的金银花,这可真是难得之事啊!

    马泥鳅看着院子里越堆越高的药材,对家人笑道:“看看,光咱们自己忙乎不行,还得是大家一起来忙才行,不是有那句话么,叫众人拾柴火焰高,现在行了,这差事看起来会完成的!”

    他兴奋异常,说话的声音也很大,看起来红光满面,他大儿媳妇也很兴奋,也是同样的红光满面。

    可马泥鳅的老妻却有些担忧,她道:“当家的,咱们收了这许多的药材,一两就免一天的徭役,这看起来几十上百斤了,不得一千来两啊,这得免多少徭役啊,你免得起吗,还剩下多少人干活儿了?”

    马泥鳅冷笑一声,瞪了自己的老妻一眼,低声骂道:“蠢货,这差事只要咱们完成了,大孙子就能进衙门当差了,你也不想想,咱们家里要是有了官面上的人,我就算反悔了,不免他们的徭役,他们还能么样,敢咬我啊?”

    老妻脑子转得比较慢,想了想,这才又惊又喜地道:“对啊,咱们大孙就要进衙门啦!哎呀,老大屋里的,你去歇着吧,老二老三老四屋里的,还傻站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到厨房做饭去,想饿死你们男人吗!”

    她让大儿媳妇去歇息,然后支使其他的儿媳妇,老大媳妇得意洋洋地,走到井边,提上来一桶井水,咕咚咕咚喝了个够,嗓子这才好受了些!

    老妻还在旁边笑眯眯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