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051章 凯江县的近代工业建设2
这个码头,陈华准备投资15万元占大股,然后由冯贵出面在县上富户之间争取投资。有钱大家赚,这是陈华一贯的主张;另外,陈华对富人也不是特别仇视,他只是对那种为富不仁的家伙才会无情打压。
此外,陈华差不多同时启动的项目还有:凯江县第一中学,凯江县职业培训学校,并同时在全县12个镇上修建12所小学。这些项目的总投资将高达30万元。至于凯江县职业培训学校,主要任务自然是给陈华的企业培养合格的员工了。
陈华从磨盘岭三个月的经验中得出,这个时代的农民虽然大多不识字,但只要有人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大多数人都会珍惜的,而且也是非常努力的。陈华知道,靠他一个人根本解决不了全民族的受教育问题,但是,陈华却可以做到,凡是围绕在自己身边的人都是有文化的人。只有文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成为陈华企业的合同制员工。这个一定文化程度的标准就是:识字1500个,数学上达到小学毕业水平。当然,前期不可能真的这样实行,但陈华同时在公司里开设有文化夜校,所有的管理者都要给夜校的学生上课。
赫莱果然是信人。船队靠岸后,赫莱率先下船,而跟在他身后的则是近百名高鼻梁的白皮肤洋人。
而且,赫莱在这些人从欧洲启程之后,还专门聘请两了两名汉语老师对这些家伙进行了汉语强化培训。通过近三个月的海上漂泊,这些家伙已经能说出比较生硬的汉语了。
“赫莱,你真是太有才了!”陈华听着洋鬼子说着汉语,高兴地主动拥抱起了赫莱。
“陈,能得到你的拥抱,是否表示我已经是你的兄弟?”赫莱突然说道。
“嗯,是的。赫莱,我为有你这样的兄弟而高兴。”陈华也不矫情,在自己的事业中,确实需要赫莱这样的左臂右膀。
“噫,怎么你的女神克瑞斯蒂没有来?”陈华突然问道。
“啊,陈,克瑞留在公司里,公司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赫莱晃了晃肩说道。
“呵呵,忙一点好。只要公司开始赚钱了,我会给你加薪的。”陈华安慰道。
在隆重的欢迎仪式上,陈华将赫莱一行介绍给冯贵、宋科及李洋等人,看到老板请了这么多洋鬼子来到凯江,宋科等人深深为陈华的能量而惊讶。
“这不是我的能量,而是金钱的能量!”很久之后,当宋科等人说起今天的感受后,陈华如是说道。
欢迎仪式隆重、简短而热烈,冯贵代表凯江县致辞,对赫莱等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华夏实业公司至于力凯江发展表示感谢,同时对凯江的未来也满怀着期待。
官员的讲话从古至今都差不多,套话、大话加空话,但有时也确实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冯贵的讲话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官方的态度,参与欢迎仪式的一些乡绅也明白,这华夏实业公司和陈华绝对不可小视。
船上的设备自然有人组织搬迁运输,轮不上陈华操心。欢迎仪式完成之后,陈华拉着赫莱,两人躲在办公室里谈心去了。
赫莱告诉陈华,这次能请来这些德国鬼子,很不容易。因为德国现在的经济形势很好,这些鬼子的收入都很高,对于陈华开出的报酬并不感兴趣。最后,还是赫莱做主,将这些专业人员的最低薪水提高到400马克,而最高薪水提高到1000马克,才有这些人愿意来。为此,陈华每月要支付7万马克的工资。
陈华对此也没什么办法,所以当时赫莱发电报说原定薪水请不到人时,立即回电让赫莱自己决定薪水,但是人一定要请回来。没有人,这些机器设备就是一堆废铁。
赫莱还告诉陈华,华夏(国际)贸易公司目前的出口业务主要集中在生丝等农产品方面,至于进口业务则比较多了,机械产品等工业设备和钢材等金属产品的进口是主要业务,另外公司也参与了军火贸易。
陈华立即告诉赫莱,“军火业务要从目前的进口业务,主要转向为出口。”
“陈,你有军火出售?”赫莱吃了一惊。
“三个月后,我就能制造出比你们的毛瑟98还要优质的步枪,到时,有的你忙。”陈华说道。对于军火贸易,陈华自然不会放弃,在前世这可是能与毒-品贸易比美的来钱行当。
赫莱在凯江呆了三天,就带着随从打道回上海了,陈华派出侦察班的赵有光等三人随同赫莱去了上海。
临行前,陈华将赵有光叫到自己的家里,对其在上海滩的任务作了详细的交待。要在华夏做事,上海滩必须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力量,而赵有光的任务则是站稳脚跟后大力发展地下势力,这支势力对外称号就叫“龙帮”。“龙帮”表面上属于帮派势力,但暗地里却是完全军事化管理。当然,龙帮也负有对赫莱的监控任务。虽然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陈华觉得必要的监督总是应该有的。
赫莱离去,陈华便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生产前的准备工作,机器安装、调试,矿山选址,钢厂选址等都得陈华亲自到现场拍板。对于钢厂,陈华进口了一套300吨的小高炉,这种高炉在前世虽然完全属于淘汰产品,但在这个时代却是比较先进的东西。据赫莱说,德国相当多的钢铁企业都在使用这种高炉炼钢。
陈华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则是对工人的岗前培训。两世为人的陈华对前世那种工人的岗前培训很感兴趣,这是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只有经过适当培训的工人,也才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来。
最先生产出合格产品的,并不是陈华从德国进口的那些机器设备,而是陈华从兵工厂里具现出来的龙牌打火机厂。
根据阿嘎邛的测算,龙牌打火机厂每月可生产金龙100只,白龙1000只,青龙10000只和黑龙10万只以及龙牌打火机专用油品。
至于打火机本身的设计,陈华完全嫖窃了前世芝宝打火机的创意,惟一的变化是打火机的外包装显然比前世的芝宝打火机更回专业。金龙的包装盒采用的顶级的金丝楠木作材料并大肆采用雕刻、镂空、饰金饰银等工艺,给人的感觉是高贵典型,美伦美奂,仅凭这个盒子就值至少100美元。
PS:今日第二更到。明日第一更零点过。鞠躬感谢推荐的朋友,今天到此时已经29张推荐了。真的感谢。
第052章 凯江县的近代工业建设3
至于打火机本身的工艺,由于是兵工厂提供的相关设备和技术,这些设备和技术自然比现实的技术更为先进,陈华估计,至少要到二战后期才会有相关的工艺出现。对于金龙级打火机,陈华在打火机的正面刻印了一条临空飞舞的五爪金龙,直接是用黄金做的。在打火机的底部,专门压印有出品年份和产品编号。至于编号为1909-0001的金龙打火机,自然被陈华收藏了。
白龙的盒子则用上好红木打制,打火机上的白龙则是镀银而成;青龙和黑龙的包装盒则选用的瓷制盒子,青龙选用的青花瓷技术,而黑龙的盒子则是一派厚重的黑色。盒子的内部则做有小格,小格上铺着上好的红色丝绸,然后再将一只打火机和两罐成品油镶嵌进去。
西元一九零九年五月二十产出第一只打火机,到六月二十时,一只装有10万只打火机的快船从马家河的南渡口出发,十日后抵达上海。
在上海的赫莱早就作好了准备,一收到这划时代的产品,赫莱立即安排了产品展示会和订货会,当然,会议邀请的对象全部是各大洋行的老板或高级经理。
赫来在展示会上臭屁地说道,“各位,这就是华夏实业公司生产的划时代产品龙牌打火机,它具有防风、防水和防撞击的特别,可以阻挡步枪子弹的射击。各位可以尽情参观并试用。目前,龙牌打火机只生产四款品牌,即金龙、白龙、青龙和黑龙。金龙全年产量仅仅只有1000只,限量编号生产,而它的全球统一售价仅为1999。99美元,购买者必须是全球顶级富豪、贵族、政要及为人类的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物;白龙打火机全球统一售价199。99美元,为全球各界成功人士量身定做的产品,白龙打火机也属于限量生产,年产品只有12000只;青龙打火机全球统一售价为19。99美元,属于工艺精致的中档打火机,现在的年产量只有12万只;黑龙打火机全球统一售价1。99美元,其精巧耐用性一定会迎得全球工薪阶层的厚爱,目前由于生产能力有限,每月只有10只黑龙打火机面世。此外,本公司还为龙牌打火机准备了专用油品,每罐全球统一售价为25美分。每罐油品在正常情况下可使用半年。”
虽然赫莱说得口沫直飞,但各大洋行定货均是小心翼翼,他们担心打火机的定价太高,销售有一定困难。在当天,陈华运到上海滩的打火机只销售了三分之一出去,至于顶级的金龙打火机,则根本无人问津。
远在凯江的陈华看到赫莱发来“抱怨”的电报,陈华只是笑了笑,洋行的人不接受,不表示消费者不接受。陈华相信,只要这些产品一进入市场,绝对会迎来一个热销的高潮。
事实上,陈华的估计很不错,赫莱开在英美租界里的龙牌专卖总店,第一天售出了5只黑龙打火机,第二天售出了10只黑龙,1只青龙;而到了第三天,黑龙的销售量则突破了100只,竟然破天荒地卖出了1只白龙。此后,上海龙牌专卖总店每天的销售量都差不多稳定在150-200只之间。
海外的消息来得更慢,直到三个月后,在芝宝诞生地美国,才传来好消息,龙牌美国经销商要求每月订货3万只黑龙,1000只青龙,100只白龙和10只金龙。
一九零九年农历七月十六日,华夏实业公司的粮油加工厂正式投产,日加工稻谷100吨,得大米70吨;日加工小麦50吨,得面粉42。5吨;日产菜油等5吨;此外,还可日加工生产淀粉10吨。考虑到这个时代生猪饲养业的落后,陈华在工厂附近又征了约50亩的土地,建起了规模达万头猪的饲养场,其喂猪的基本原料就是谷糠、麦麸等粮食下脚料。
由于采用的现代工艺生产,华夏实业公司的“华夏”牌大米和面粉一面市就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只是,由于陈华采取的是薄利多销的策略,虽然每天的产量高达二十余万斤,但其利润却只有可怜的100元。不过,想到粮油加工厂一次性地解决了近三百人的就业问题,陈华也觉得这个厂办得很值。
机械厂在几个企业里面,算是好事多磨了。主要原因在于新产品的开发设计,从德国请来的技术工人,他们只负责机器的安装调试,但对于机械厂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一来他们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二来也是陈华最初的想法实在简单了一些。譬如碾米机、磨面机看似简单,其实要拿出合格的产品并不容易。反而是发动机分厂的发动机由于兵工厂提供了图纸,最先生产出了12马力的小型柴油发动机。
根据CHB-1型步枪图纸生产的“华夏1型步枪”也在七月份正式定型试产。每日100支的产量虽然让陈华觉得其产量太过有限,但其每只高达20元的利润却让陈华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了好多天。每天2000元,每月6万元,一年就是72万元啊,果然是军火最为暴利!
当然,事实上“华夏1型步枪”的全部利润肯定不止20元。这20元只是生产环节的利润。按照公司的核算,生产一支华夏1型步枪的直接成本是19元(这个数字比德国的毛瑟98成本要高40%左右,主要原因是钢材需要进口),陈华定的出厂价是45元,考虑到税收、机器折旧等因素,所以陈华认为计算为20元的利润比较合适。那么,华夏1型步枪的终端销售价又是多少呢?成华想都没想,就直接定价为80元一支,这中间的差价则由华夏实业公司销售分公司和华夏(国际)贸易公司赚取了。
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陈华以为做生意也应该如此。
化工厂的肥皂项目和香皂项目进展也比较顺利,在华夏1型步枪定型之后,没过几天,化工厂也传来喜讯,除肥皂项目进入正常生产每日能产5000条肥皂外,香皂的研制工作也取得重大突破,估计一个星期内就可定型,其产量也可达到每日3000块之多。
PS: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昨天收藏和推荐都相当好,千殇鞠躬感谢各位朋友了。坏消息是起点驳加了千殇的签约申请。这是25日第一更。
。电子书。电子书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053章 朝廷来人了
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开始正常运转,冯贵、宋科和李洋等脸上洋溢着兴奋的色彩,特别是冯贵,他为“华夏实业”的第二大股东,更是隔天就往公司跑,害得陈华听说他来就先把办公室的门关了,或者陈华干脆就找个理由去视察公路建设什么的。
看着银子哗哗地往自己腰包里流进来,陈华难道不高兴?陈华当然高兴。只是,陈华除了看到这现实的真金白银外,还看到了更多的东西。
陈华看到的是凯江稍稍发生的改变。现在,虽然水电厂和钢厂还未正式投产,但陈华已经开始在培训两个工厂的工人了。因此,陈华完全能够算出他的这些实业一共带给了凯江6000个就业机会,6000个已经脱盲拥有一定文化的人,听冯贵说,凯江现在实际上只有68万人,210000多户,陈华招收的这些工人,可以让凯江百分之四左右的家庭得到改变。在考虑到修路、矿山、工厂等临时聘用人员,其受惠的家庭只会更多。
在前世的华夏史上,产业界一直有“实业救国”的说法,其实作为后来人陈华肯定是不相信的,上苍垂青让陈华竟然再世为人,能亲自体会一番“实业救国”的感受。
实业取得的成就越大,陈华越不相信实业可以救国!国家的强弱富穷虽然与实业多少有关系,但绝不是正相关的关系。实业可以救人,这是真实的,陈华了感受到了。一片实业可以改善一部分人的心性、习惯、想法,进而改变他们的“文化”或者说让他们更能接受新的东西。陈华以为,这种“改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实业真的可以救国,也只能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了。那种以为办了实业为国家交了税或者怎么的,国家的事就可以办好的的想法,其实是非常幼稚的。
就在这时,朝廷来人了。
朝廷来人是悄悄的,没有惊动省上州上。要不是冯贵示意说来人的手续是真的,陈华说不定会把来人当骗子给抓起来。
让陈华不解的是,朝廷来的三人并不是传说中的高高在上的神态,而是摆出了一付礼贤下士的亲切。来人的做派让陈华有些迷糊。不过,陪同他们看凯江八景,参观工厂设施,好酒好菜陪吃陪喝,陈华还是能做到的。
“他们是摄政王载沣的人。”五天后,冯贵跑到办公室悄悄说道。
“他们想干吗?”哪个的人陈华不感兴趣,重要的是他们来到凯江的目的。
“我探听清楚了,他们是想要我们的华夏1型步枪。购买,全部购买的那种。”担心陈华理解有误,冯贵又解释道。
“他们要全部购买,总督府那儿又怎么说?”陈华不想卷入这些无聊的政治斗争,朝廷中央与地方,改革派与守旧派,这些争斗需要无限的政治智慧,陈华自认为自己比较欠缺那些东西。以其去作政治争斗,还不如多办两个实业。
“他们叫我们不理总督府,但我没同意,让他们去协调。”冯贵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虽然摄政王大一些,但现官不如现管,四川的军火生产却是由总督府直接管理的。朝廷背着总督府下来搞事,本身就不合法度。
陈华有所不知,现在全国除了汉阳兵工厂能够仿造出枪弹外,各省均设立了生产枪炮的机器局,可是银子花了一大堆,但造出来的东西却不堪使用。所以,对于凯江这个小地方的机械厂一天竟然能生产50支步枪(这个数量,陈华打了一半埋伏),让各方人士都有所心动。
“他们还有什么条件,另外,他们能出到多少价格?”
“他们说,价格完全可以按照我们的定价。至于条件,到没主动承诺过什么,陈公子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冯贵似乎听懂了陈华的话里有话。
“你可以去当绵州知府,另外,我要在凯江镇组建一个500人数的民团。其中道理你该明白。”陈华想到了绵州上坝的铁矿、煤矿和各种资源,如果能把上坝的矿产拿下来,陈华至少在十年内不会为资源短缺而忧虑。
最近,在冯贵小叔冯伟业的运作之下,绵州李彬已经升任新军第17镇统制朱庆澜手下标统,手上有2000左右的人枪。对于新军这只怪物,清廷绝对没有想到会为革命党和野心家作了嫁衣裳。当全国一片反正之声响起,除了辫子军张勋外,其他新军很快就站在了新政权一方。对于李彬的这支力量,陈华自然是有想法的。所以才有安排冯贵去担任绵州知府这一步棋。
“陈公子,这行吗?”冯贵有些忐忑,该不会是陈华想甩开自己吧。
经过几个月的合作,冯贵及冯家当事人已经完全把自己的利益绑在了陈华身上,虽然其投资不大,但其可预期的收益却是别的地方百万元投资也换不来的。再说,冯家人脉宽消息广,他们已经预感到朝廷不行了,南方的革命党,各地会党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而作为朝廷派往各地的府督之类的大员,与朝廷也是阳奉阴违。清廷,已经被包括它的官僚集团在内的大多数人抛弃了。
“你行的。以后,冯大人的官还会越当越大。”陈华知道冯贵在担心什么,便给他吃了一个定心汤圆。
“要不,我给他们说,由你来接任凯江绿营营统?”冯贵明白陈华对官场的东西不感兴趣,而对于军队似乎很有想法,这一点看他训练的保镖就能明白。
“不要节外生枝,凯江就这样行了。”陈华不想太惹人注目,枪打出头鸟的道理陈华还是懂嘀。
摄政王的威势不可阻挡,一九零九年十一月初,冯贵升任绵州知府的圣旨到达凯江,同时到达的还有一份朝廷公文,为“绥靖地方,保境安民”特准许凯江富商陈华成立“凯江民团”,经费自筹。
新任知县亦是冯贵好友,叫刘原。此前刘原在他地担任知县,在冯贵的运作下被调到凯江。如果说,过去的凯江上不沾天下不着地,除了农业外县上无任何产业,那么,现在的凯江无疑是一块肥肉,且不说民生、教育的改变,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