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蚠眉头紧皱。对面白起的大军应该是二十万左右,单纯比拼数量的话,三国联军也就是少处下风。但最关键的问题是秦国是本土作战,还会有援军。三国联军则是越打越少。秦军死拼倒是可以,但自己可不愿意牺牲自己成全别人。

    “廉将军!秦国倾尽三分之一的兵力来攻打我们,以蚠来看。咸阳守备必然空虚!如此说来,韩、魏、楚三国联军倒是很有机会!蚠建议,固守待援,不必退回洛水去。”荣蚠建议道。

    “坚守不退?”廉颇掂量着这个建议!表面看起来,秦国有备而来,兵力和补给都占优势,三国联军最好的出路似乎就是退回上郡。反正还有上郡和小半个雁门郡在秦人手中,自己这一方倒是不愁仗打!但这样的缺点是会极大打击六国联军的士气!这还没交锋呢!联军就要不战而逃!

    “单也认为我联军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不能后退!如今我们刚刚踏上秦境,将军若是退了。不光我们的英名全都毁了,还会连累国家跟着受辱!”田单也是附和道。他这是就事论事!如今,秦国上郡的兵马肯定已经知道了己方渡河的消息。对面的秦军若是半渡而击,己方肯定是一触即溃。与其冒着这样的风险,不如固守待援。只要南线峣关方向可以打开局面,局势一定会发生大的变化!别看白起现在占据绝对的上风,这也是暂时而已!

    廉颇何尝不是这么想的,自己这么一问不过是试探各国的态度。若是三国无法达成统一意见的话。那就真的没有办法。现如今,虽然局势有些糟糕。但终究有转机!

    “荣将军!田丞相!本将也是这么想的,现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固守阵地,局势发生变化。大军携带的粮草足够两个月的用度,后勤方面不必担心。我们三人就在这里好好和白起较量一番!看看究竟是秦国的剑利,还是我们联军的刀快!”廉颇振奋地说道。

    荣蚠、田单听后精神为之一振,现在输不起的是秦国。若是可以打败眼前的二十万秦军!秦国直接就变成了国力数一数二的弱国——倒数。

    田单高兴之余却是想到一个严重的问题,有些不安地说道:“廉将军!秦国既然已经发现我们了。那肯定会对我们剩余的十多万大军很感兴趣!如果我是白起,只会有三种猜测。第一是大军隐藏在我们身后或者绕远道想要埋伏,第二是大军集中在函谷关,第三是大军跑去了峣关!白起能够做出的应对。其中一个应该就是派出大军出函谷关试探!所以,函谷关那边……”

    廉颇点了点头,安慰道:“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了!但函谷关的秦军只有三万,魏军在河东可是有五万大军的!从实力上来说,魏国应该自保有余!这倒不用担心!”

    田单点了点头,不再言语,但内心的不安却是更加强烈。他隐隐觉得,也许这次分兵就是一个错误。虽然自己想要借机削弱赵国、燕国,但魏国若是先乱了,这个就很难实现了。

    与此同时,秦国,峣关。

    峣关和武关的关系,正如潼关和函谷关的关系。自从武关丢失后,秦国就开始用心经营关内的这个最后屏障,到如今,已是如铁墙铁壁般牢不可破。峣关前踞峣岭;后倚蒉山,地势险峻。秦国已经打定了主意,要让六国联军,尤其是韩军在这个地方碰的头破血流。

    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落在峣关城头上,反射出醉人的金黄。四月,草木长得正是茂盛,勃勃的生机无时无刻不再向世人展示着。风景如画,但却没人有心情去欣赏。至少,立在城头上的那个高大身影就没有。

    王翦微微眯着眼睛,面无表情地看着城外十数里外突然出现的大军!大军的旗帜很班杂,但仔细去看,还是可以看出韩、魏、楚、齐、赵、燕的大旗都在其中。是六国联军无疑了,王翦心里暗暗忖道。

    坐在指挥车上的蒙驁突然举起了右手,一直在观察他的传令官第一时间打出了旗语,并高声喊道:“将军有命!全军止步!”

    登时,联军士兵缓慢而整齐的步伐戛然而止,长长的队伍扬起了巨大的尘土。犹如一条黄龙,瞬间吞噬了数里外的峣关。王翦看后眉头就是一皱,却是不理会扑面而来的粉尘。自己喜欢令行禁止的秦军,但不喜欢敌军也令行禁止。原本自己还以为六国联军多半是乌合之众,但如今看来,自己的看法需要收回。至少。面对眼前的这支大军,需要收回。

    蒙驁望着远处有些孤独高大的影子,知道应该是秦军的主将王翦无疑了。资料上称,对方和自己是同龄人,同样的年少成名,骤居高位。同样的从行伍的底层提拔起来。两个同样高傲的人实在有着太多的相同点,但命运把他们相逢的第一次场面,定在了战场!

    “去!传我的命令!按照当初的约定,分别安营扎寨!”蒙驁很快把视线从峣关城头上移开。对一边的中军官说道。

    “喏!”中军官歉了歉身子,将军令很快传达了下去。

    一直在城头观察的王翦很快发现,城外十里外大大小小的山头被各国旗帜占满,旌旗接着傍晚的风肆意招摇着,就如同现在城下的六国联军!

    “这是在向我叫嚣吗?真没意思!”王翦有些自言自语道。

    王翦身后的副将可不这么认为,他可是清楚,如果大大小小的山头都挤满了敌军,加上后面看不见的。敌军的数量应该是二十万以上,至少。要知道。六国这次集合的大军可是有三十万之多的。如果一股脑全来了峣关,那还了得!

    王翦身后的校尉也是这样的态度,虽然他们不畏惧如山如海般的敌军,但敌军数量一旦太多,就应该狼地向咸阳求援了!毕竟,谁也不想出什么意外。谁也不想有活命机会的时候,用牺牲来证明自己的伟大!

    蒙驁有些得意地看着城头上那个影子,广立旗帜不过是疑兵之计罢了。想必很快,峣关方面就会得知自己的真实兵力。不过,对蒙驁而言。暴露了也不要紧。早在数日前,前出的斥候就禀报说秦军在峣关守备森严,自己即便偷袭也不会成功!所以,蒙驁心里面已经断定,除了强攻,别无他法。

    自己不过是想给对方一个下马威而已。想想对方表面镇定实际有些担忧的表情,蒙驁就觉得心里很是畅快。

    “去!派一个人到峣关城下,就说本将要请王翦将军喝酒!”蒙驁想了想,还是决定问候一下自己的这个对手。

    传令官一愣,虽然不明其意,还是很快地将命令传了下去。

    还未离开城头的王翦很快发现,一名骑兵举着一面令旗冲了过来。王翦叫人喝退了弓箭手,若是一人一骑就迫使己方的弓箭手万箭齐发,那传扬出去就真是笑话了。来人肯定是要传达对方主将的意思,不妨听听再说。

    “王翦将军何在?”来人在驾马奔驰到距离城门百步的时候才停了下来,不过,出口的第一句话却不怎么礼貌。看来,他对秦军没有放箭的“恩赐”有些不领情。

    秦军副将嬴德怒了,呵斥道:“何方鼠辈,胆敢直呼我家将军其名!莫非是觉得我的弩箭不利乎?!”

    来人却是毫无惧色,大声说道:“我乃山东六国联军帐下一小卒,受我家将军之命,特来请王翦将军前去饮酒!王翦将军可敢乎?”

    面对对方明显的激将,王翦当然不会那么轻易上当。他轻飘飘地说道:“我就是王翦!你家将军是谁?为何藏头露尾,不敢和本将军一见呢!”

    来人拱了拱手,作了一揖,面不改色地说道:“见过王将军!我家将军乃是郎中令蒙驁!现如今,我家将军已经备好酒菜,就在据此五里外的一个凉亭!将军若是有意,不妨随卑职前去畅饮一番。我新郑的酒可都是佳酿!想必将军一定听过!”

    王翦笑着点了点头,新郑的酒是佳酿不假,但酒虽是好酒,但宴却非好宴!自己怎么会答应呢!于是,王翦轻飘飘地回道:“蒙郎中令远道而来,我王翦身为此间主人,自当该由我招待!回去告诉你家将军!就说他的心意王翦我心领了。韩国虽有好酒,但我大秦也有佳酿!客随主便,蒙郎中令若是有心和本将军对饮,不如来我峣关!王翦必当和他不醉不归!”

    “哈哈哈哈!有本事来我们峣关!我们在这里等着!”城头上传来秦军恣意地笑声。面对数倍于己的强大敌军,秦人借此大肆发泄着心中的恐慌!秦军这次不能退!因为后面就是蓝田,就是咸阳!

    来人拱了拱手,不卑不亢地说道:“既然王将军抽不开身,那我家将军只能深表遗憾!如此,我家将军将提二十万精兵来峣关与将军对饮!但愿那个时候将军还在!但愿那个时候还能找得到秦国的美酒畅饮一番!”

    说完,不等王翦一方的回应,来人径自打马跑回后方的大营!

    “弓箭手!”副将嬴德感觉自己受了极大的侮辱,当即就要命令弓箭手放箭!

    王翦却是再一次制止了,漫不经心地望着远处燃起等火堆的敌营,说道:“嬴副将莫急!来日方长!来日方长啊!”(……)

第二章 鏖战 上() 
一秒记住【】,高速文字首发。    ps:

    提前码好了,呼呼

    魏国,大梁。

    魏王的脸色铁青,地上摔得粉碎的玉璧、瓷器和东倒西歪的书案无言地诉说着刚才大殿里发生了怎样的一番“浩劫”。

    魏国丞相、信陵君跪在大殿的一侧,低着头不敢言语。他的身后是上大夫段干崇、郎中令卫庆、中大夫缩高、中大夫颜恩、国尉辛、大梁令辛垣衍等一干臣子。的人都跪着默不作声,静静地魏王的怒火发泄完毕。

    魏王冷哼了一声,不满地吼道:“区区一万名秦军就将寡人的河东搅得天翻地覆,你们都在做些什么!啊!寡人的大军在哪里!为什么不把这伙秦军给灭了!”

    大殿外的魏王禁卫长严璜有些同情地望了望群臣。秦国这次虽然来势汹汹,但魏国是有所准备的。早在六国联军兵分两路攻打秦国之前,魏国就意识到秦国少不得要袭扰河东郡。

    新任河东郡守乃是魏王亲自任命的一位允文允武的公子,哪料到对方却是纸上谈兵之辈。俗话说得好,一将无能累死三军。魏军在占据绝对的优势下,出人意料地大败,损兵四千余人,败走安邑。

    如今河东郡的魏军虽然依旧占据数量上的优势,但却士气低迷,处于守势。好在秦军都是骑兵,知道攻城的话占不到优势,魏国这才保住了大的城邑。但小的城邑却惨遭秦军的蹂躏。

    在这样的情况下,魏王不暴怒才怪!但河东郡守魏文已经战死沙场,怎么也不能追究他的责任!加上魏文乃是魏王任命的,一向自大的魏王怎么会承认是自己的“错误选择”导致了这样的惨败呢!

    深深吸了几口气,魏王终于稍微缓和了下情绪,有气无力地说道:“诸位爱卿,河东虽然还谈不上危机。但我军大败之下,军心也好,民心也罢。已经动摇!如今我六国大军正在攻秦,但保不好函谷关的秦军发疯,增兵河东!到时候可真的就是万分危机了!现在该如何解决这次危机,你们都说说!”

    信陵君身为丞相。当仁不让地开口了。“王上!如今万余秦军袭扰我魏国河东郡的小县,大的城邑倒是还没有危险。臣以为,当速派大军前去增援!以稳定军心民心!另一方面,我河东郡和韩国的三川郡唇齿相依,王上可派遣使者速去新郑,向韩国求援!有韩国的牵制,秦军当不敢妄动!”

    一向和信陵君有些不对付的缩高当即反对道:“不可!秦国在函谷关守军不过三万之众!我魏国在河东目前仍有四万大军!所缺者,不过是一能征善战熟悉情况的将军而已!王上只需派遣大梁令辛卿领两万之兵,足矣!”

    魏王一听此言就将视线转向大梁令辛垣衍。三年前,辛垣衍在秦国丞相魏冉领兵十万攻打河东时。曾杀败秦军数次,并配合晋鄙将军大败秦军!原本他应该是河东郡尉的最佳选择,但几经权衡,在勋贵的压力下,魏王还是把河东郡守郡尉的位子留给了勋贵。现在看来。辛垣衍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辛垣衍当即行了一礼,言辞恳切地回道:“臣愿意为王上效犬马之劳,扫平河东郡的秦军,还河东一个朗朗乾坤!”

    魏王大喜,说道:“有辛卿这等忠臣,寡人无忧矣!郎中令何在!”

    卫庆恭声应道:“臣在!”

    “立即草拟诏书!寡人要封辛卿为伐秦大将!统兵两万即日前往安邑!”

    “喏!”

    对于魏王的任命,群臣都没有丝毫意见。辛垣衍在河东郡曾经带过接近一年。熟悉当地守军,且指挥有方。如果魏王不选他为主将,群臣才会纳闷呢!

    上大夫段干崇心里却是不爽了。华阳之战自己信誓旦旦地说芒卯一定会旗开得胜,结果却是魏军大败,损兵八万。惹得魏王大怒,自己使尽浑身解数才勉强保住现在的位置。

    过了一段时间。晋鄙大胜秦军,导致自己想要成为军中首将的幻想彻底破灭了。现在好不容易又有了领兵出征的机会,还是轻易捞功劳的机会,自己还没落到说话的机会呢!魏王就那么干净利落地定下了主将!

    心里虽然不爽,段干崇却是琢磨着怎么利用这个机会捞上一功!缩高你不是厉害嘛。辛垣衍为主将!这点我认栽了!但在对韩国的态度上,我就偏偏不如你愿!我要信陵君的主意!

    “王上!臣以为王上此计甚妙!辛将军一定可以匡扶河东危局!不过,对于缩大夫所说的不向韩国求援,臣有些意见!”段干崇不紧不慢地说道。

    魏王点了点头,对于自己这个“心腹”的意见,魏王还是很重视的。魏王沉声说道:“段爱卿请说!”

    “如今我魏、赵、燕、韩四国乃是同盟!秦军伐我河东,即是向我联盟挑衅!这是道义也!韩国有义务向我魏国施援!至于我们魏国接不接受,这是两说!”

    段干崇顿了顿,看到魏王若有所思的样子,心下一喜,说道:“其次,依照辛将军的兵力,足以将秦军赶出甚至全歼于河东!但正如丞相所言,河东郡和三川郡唇齿相依!没理由我们赶走秦军,韩国坐享其福!而且,臣以为这才河东之危未尝不会成为我魏国的一次良机!”

    “良机?”魏王感兴趣地问道。

    “是的,王上!秦国在函谷关拥兵不过三万而已!主力又被我六国联军牵制!因此,无论河东的战果如何,秦军在函谷关的驻兵数量都不会再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何不诱敌深入,待秦军主力出函谷关,我韩魏联军切断其退路,强攻函谷关!函谷关必然可以一战而下。函谷关在手,河东郡再也无秦军袭扰之忧!岂不美哉!”

    魏王听后心下大喜,一副秦国困守关内的场面跃然于脑海中。函谷关乃秦国东出的必经之路,当初魏国强大的时候,正是靠此压制秦国数十年。但此后函谷关丢失后,秦国彻底占据战略上的主动权。魏国节节败退之下才到现在的处境。

    群臣则是心思各异,这个计划看上去是不错的。但秦军应该不是傻子,应该不会那么轻易上当!因此,施行起来颇有些一厢情愿的味道。当然。一切都有可能!眼下最的是魏王明显动心了,魏王认准的事情大臣们休想改变回来。答应就答应吧!这是大多数大臣们心里的意见!

    “丞相!你认为此计如何?”魏王一脸期待地问道。

    “回禀王上!段大夫的计划甚妙!若是控制住伤亡数字,那就更好了!”对于附和自己、向自己示好的段干崇,信陵君也表示了足够的!段干崇不过是想要立功而已,待会自己报答一下就是!

    魏王却是摆了摆手,坦然说道:“只要拿下函谷关,什么样的伤亡都是值得的!”

    这样的基调一定,本来还想发表自己观点的国尉辛干脆不再言语。中大夫颜恩一行还以为国尉已经赞成了,纷纷附议!

    “既然众爱卿观点如此一致,那寡人就即刻派遣使者前去新郑!这使者的人选……”魏王故意有意识地顿了顿。

    信陵君当即献言道:“臣以为。此计乃是上大夫段卿多提!使者的最佳人选自然也该是段卿!如此,也能体现我们魏国对韩国的重视!”

    魏王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好!段卿,那就劳烦你替寡人走一遭!一定要把韩国拉进来!”

    段干崇有些激动地行了一礼,保证道:“王上放心!臣自当尽心竭力。不负王上所托!”

    “辛将军!那你的任务也要变了!寡人现在命令你,不惜一切代价,将尽可能多的秦军主力引进河东郡!哪怕是丢掉半个河东,只要能拿下函谷关,寡人为你们庆功!”

    面对这个有些艰难但蕴藏巨大利益的任务,辛垣衍吞了吞口水,沉声说道:“谨遵王旨!”

    秦国。白翟地。

    白起站在指挥车上,注视着对面阵形有些奇怪的“六国联军”。两军遭遇后,没有一方大张旗鼓地进攻。谁都清楚,在这片战场上聚集了近四十万大军,双方的兵力实际相差无几。进攻固然可以抢得先机,但一旦露出破绽就是致命的。只有先各自立下营寨。有了根基后,以后方能徐徐图之。在双方都是用兵高手、用兵都很谨慎的情况下,真要完全吃下对方的话,没三四个月的时间是不行的。

    经过了最初无聊的试探,白起终于断定对方是兵力应该在十五万到十八万之间!至于消失的十多万敌军。白起也肯定其绝对不会在秦境。如今上郡的秦军已经切断了敌军的后路,函谷关方面的秦军则是横行河东。在这种情况下,这十多万“六国联军”最大可能的去向就是武关!想必,武关应该很快就有消息传来了!白起暗暗想到。

    廉颇一方虽然明显处于劣势,但似乎没有这样的觉悟。昨日,廉颇亲写战书邀白起与之堂堂一战。这正合白起心意,毕竟,哪一方也不愿意一下子就示弱,这很伤士气。尤其是对赵国而言,和兵力相差无几的秦军遭遇,退避三舍传言出去,赵国这个老大可就没一点面子。

    白起应战后,就发现对方摆出了这么奇怪的一个阵形。这个圆锥形的方阵从白起这个角度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