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县令,你怎么知道是我们假扮的秦军?”太子然好奇地考校起自己心目中的爱将。

    收起心中的疑惑,冯亭恭敬地回答说:“太子,如今天已大亮。援军不过四万上下,如果真有秦军那肯定会在太子您身侧。如今没有秦军出现,再细看援军,很多人的衣服可是脱了色。”

    太子然打眼望去,可不是嘛,一夜激战,很多人的军服黑色的墨汁都化开了。很多人脸上乌七八黑的,却掩饰不住脸上的得意之色。一时间也笑开了。

    “冯县令好眼力,确实如此。昨夜根本就没有什么秦军。假扮秦军纯粹是为了吓唬赵、魏大军。”太子然坦言承认。

    “那太子真的是以区区四万兵力,打败十五万联军的?”冯亭一脸震惊。

    看到冯亭的难以置信,太子然便一五一十把得知华阳危急后自己所有的安排娓娓道来,暴鸢则时不时添油加醋地一番解释补充。

    “原来如此。太子如此英明,真乃国之幸事!亭方才还在腹诽太子,请太子责罚!”冯亭终于相信太子就是定下如此妙计的人,当下为自己方才的想法道歉。

    “冯县令快快起来。”太子然一把搀起来要下跪请罪的冯亭。

    “此战也是侥幸,若不是这场大雾,若不是赵、魏防御松懈,还有魏国副将李德的突然身亡,县令你的及时接应,我们输得概率更大啊!”太子然想想几个时辰前的恶战也是心有余悸!

    “太子,太子。瞧瞧我们虎骑抓到的大鱼。”田虎一脸兴奋地跑了过来,身后是几个健壮的士卒押着几个灰头土脸的败军。

    此刻芒卯哪有几个时辰前意气风发的样子。

    一夜之间,自己的十几万大军土崩瓦解,什么名扬天下,什么封侯拜相,全成了镜中月水中花。

    即使韩国大度放自己离去,自己也不会再受到任何重用。对于视名利如生命的自己,这样的结果这比杀了自己还难受。

    “太子,这个就是魏国的丞相,此次赵、魏联军的主帅。另一个就是赵国的主将贾偃。他们还想装扮成小兵,要不是有人举报,说不定就被他们逃过去了。”说着田虎吐了一口唾沫在地上,吓了芒卯一跳,贾偃则是敢怒不敢言。

    “好了,田虎。别吓着芒丞相。”太子然先是呵斥了下田虎。

    转而向垂头丧气的是芒卯说道“两位贵客,我手下管教不严,让两位见笑了。”

    一番话惊得芒卯、贾偃心里一跳。有这种对待俘虏的?在被押解来临之际,两人已经做好被羞辱的准备了。设身处地,如果己方是胜利的一方,此刻一定趾高气昂。两人也想过一死了之,但真要寻死却又下不去手。

    冯亭也是好奇的打量着一天前还趾高气扬地派人劝降自己的芒卯,芒卯与冯亭对视了一眼,随即很快的低下头,掩饰住自己脸上涌起的又羞又恼。造化弄人,没想到自己昨天何等意气风发,转眼今日却成阶下囚。

    “远来即是客。如今正是新年,两位一个贵为魏国的丞相,一个身为赵王的特使,不辞辛劳来向我父王拜年,韩国上下真是蓬荜生辉。父王已在新郑等候两位多时,还请两位移步新郑,让我们韩国以尽地主之谊!”太子然的话将芒卯的胡思乱想打断了。

    这就是明显的打脸了。

    自己明明是来侵略韩国的,哪像太子然说的是向韩王拜年的。你见过谁拜年带着这么多兵马的。

    话说的那么斯文,偏偏让自己无法拒绝。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如今自己是败军之将,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哪有拒绝的权利呢!

    芒卯二人无奈的对视一眼,两人积累的声名算是毁了。等到此战名传天下,二人的名字也会广为人颂,只不过是嘲笑讽刺的“颂”。

    吩咐士卒妥善看守好两位“贵客”,太子然才一脸好笑地对田虎言道,“战果统计出来了吗?”

    “回禀太子,初步的战果已经统计出来了。俘虏抓了大概八万,杀敌七万有余。”

    “什么?这么多?”太子然诧异地望向田虎。暴鸢也是疑惑地打量着田虎。

    田虎神色一紧,生怕别人不信。拉过身边的公孙仲作证。公孙仲一脸肃然,郑重说“末将以项上人头担保,事实确实如田校尉所言。赵魏大军昨夜被我军追之甚急,很多人走投无路被逼入黄河溺毙。余者尽皆投降!”

    暴鸢与太子然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抑制不住的狂喜。这真是意外惊喜啊!不过太子然却是觉得情有可原,抗日战争时期十几个日本兵就可以俘虏成千上百的**士卒。人一旦慌乱,为了求生,只会从众。

    “哈哈!”暴鸢抚掌大笑,“好!”一声好字后却是哽咽不语。

    “将军!”田虎、公孙仲等齐声呼喊。

    “没事。我就是太高兴了。这是韩国立国百余年少见的大胜啊!太子,我们赶紧草拟战报吧!大王一定心里着急了。”暴鸢满脸激动。

    “好!不过暴将军,如今俘虏甚多,当心防止暴乱啊!”太子然一脸肃穆。

    “倒是我失态了,太子言之有理!田虎,昨夜夜袭我们伤亡情况统计出来了吗?”暴鸢又恢复到了那个自信满满,运筹帷幄的将军身份上。

    “将军!昨夜我们战死了八千,伤者超过六千,其中一千人重伤,怕是治好了也得落下病根,卸甲归田。”说到伤亡,田虎声音也变得低沉。

    “那也就是说我们死伤过半了。告诉那些医匠,给我全力救治!再死一个我拿他们是问。命令将俘虏中属长以上职位的单独押解,胆敢喧哗者斩!交头接耳者斩!”暴鸢很快下令。

    “我再补充下”,太子然对于暴鸢的安排十分满意,非常时期必用重典才能维稳,言道:“各营以伯(百人)为单位,统计战绩及死伤者名单。待回到新郑,我将奏请父王为死者立碑,立英烈祠!这些人都是顶天立地的韩国人,应该获得这样的荣誉!我答应过他们的奖励一丝也不会落下,虽然他们走了。但国家会照顾后他们的遗孀父母!”

    “太子!”暴鸢突然一声不吭的半跪,紧接着田虎、公孙仲、身边的亲卫全都噙着眼泪跪下。冯亭装作没看到躲在一边,身为文官的自己,有些事还是需要忌讳的。

    “太子如此待我等,我等必誓死效忠于太子。”

    “诸位快快请起。你们是韩国的柱石!之前是国家欠你们的,流血牺牲的是你们,荣耀也应该属于你们!诸位放心,我一定会竭力为死去的将士争得应有的待遇!”

    “将军,昨夜狙杀李德的人找到了吗?”太子赶紧转移话题。

    “找到了。叫卫云,是我们虎骑的一个属长。”田虎一脸骄傲地说道。

    “卫云?”太子然好奇地念着这个名字。大汉有大将军卫青,难道自己也会有一个卫姓的将军?太子然突然觉得有些意思了。

    想到昨晚狙杀李德的大功,太子然心里也起了爱才之心,随即说道:“田校尉,你就割爱把卫云让给我吧!让他进我的亲卫营。我升他做旅帅!”

    “旅帅?”众人倒吸了一口气,从管理50人的属长成为500人长官的旅帅,这跨度也太大了。多少人一辈子都跨不过这个坎。没想到卫云这小子却凭借着神来之笔,一箭赢取了这一切!真让人羡慕!

    史料记载:“卫云,新郑人也,出身于布衣。好读书,家贫,无以为继,乃从军。两年,因功升属长。?王二十三年,赵、魏兵发十五万,犯我华阳,云随高祖出征。是夜袭营,狙杀敌首李德,敌大乱,由是高祖大破赵、魏联军于华阳。擢为旅帅,以入高祖亲卫。”

第十章 天下震惊() 
华阳以南,新郑。

    已是已时三刻,整个新郑城一片繁忙。

    巨大的战争开动起来,每个人都在为保卫新郑努力着。从街道到城墙,从运输石料到制作滚木。连孩童也被家长约束在家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太子然率领大军出城已过了整整两天。各种可能的战况让每个韩国人焦虑万分,达官显贵担忧的是如何保住富贵;普通百姓是牵挂他们的丈夫,儿子、父亲。

    韩王在王宫里也是如坐针毡。太子然是他唯一心爱的嫡子,将来继承大业的非他莫属。虽然出征前太子然信誓旦旦地保证即使不能退敌也能全身而退,但事不关己,关己则乱。

    其实在太子然出城的那一刹那,韩王就后悔了。如今已是两天过去,也不知道然儿过得怎么样,接敌了吗?有没有受伤?

    正当韩王在王宫里焦虑不安的时候;新郑以东160里的魏国王宫又是一番场景。

    当今魏王已继位四年,除了前年秦国相国魏冉率军攻打魏国,魏国被迫割让温城等八个城市,魏王的日子倒也过得舒坦。

    虽然自己的弟弟信陵君反对自己出兵攻打韩国,但是,国与国之间哪有永恒的友谊。韩国即使援救过自己,但自己也算是报答过韩国。割让的土地说什么也得从邻国身上弥补一下。魏王心里如是想。

    此时魏王闲来无事找来将军段干子了解军情。段干子虽然无甚本事,但溜须拍马、察言观色的本事却是少有人及。芒卯作为自己的老上级,如今被齐国孟尝君举荐为魏国丞相,自己也水涨船高,荣升了将军一职。

    段干子手里拿到的还是前日的战报,毕竟大雪封路,道路不通。战报里说道赵、魏联军一路势如破竹,已经兵围华阳,华阳旦夕可破。到时再顺势一股而下新郑,大事成矣。

    “大王,芒丞相如今十五万大军兵围华阳,韩国上下必定一片慌乱。如今道路难行,说不定此刻芒丞相的捷报正在路上。到时韩王负荆请罪,向大王您媾和,魏国必将再次威震天下啊!臣先恭喜大王了。”段干子一脸献媚。

    “嗯,爱卿说的不错。这里也有爱卿的功劳啊,寡人是不会忘记爱卿的功劳的。等丞相凯旋,寡人必犒赏三军!”魏王一脸憧憬自己声威天下无两的情形。

    “谢大王。臣必将尽心尽力服侍大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段干子忙不迭表了忠心。

    赵国都城,邯郸。

    当今的赵王乃是武灵王的次子。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国国力顿时猛增,仅次于秦国,成为北方霸主。麾下又有蔺相如、廉颇、赵奢等能臣干将,强大如秦国者也少有犯之。

    如今已是38岁的赵王按理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却沉迷于酒色。魏国的芒卯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几车珠宝几个美女就让赵王答应了出兵。贾偃以下军佐的身份统帅两万大军加入了联军。

    正值新年,赵王在王宫中大宴群臣。难得赵国近年来一直风调雨顺,又无兵灾,实在值得庆贺。大臣们也是歌功颂德,夸的赵王得意洋洋。

    蔺相如和廉颇对视一眼,均露出无奈的神色。杯中酒虽香,但饮起来却是索然无味。无他,心忧国事而已。

    对于400里外的韩国战事,两人都是不甚在意,唯一要担心的是秦国是否会派遣援军,以及秦**队对战局会产生的影响。

    两人之所以赞成与魏国联合伐韩,却不是因为喜大贪功。随着魏国、齐国的衰落,中原已无一国可独立抗秦。南方的楚国刚刚被白起打的找不到北,如此一来,赵国就被推向了抗秦的第一线。为了增加胜算,两人这次赞成魏国的提议--伐韩以逼迫韩国与赵国结盟,将韩国拉上抗秦的战车。

    平原君赵胜正与众人言谈甚欢,作为当今赵王的弟弟,他自小接受的是贵族的礼仪,交际自是拿手好戏。

    在注意到了蔺相如、廉颇的神色后,他一下子就明白两人为何面带苦色。于是拿起酒杯朝身边的蔺相如举了举,言道:“蔺上卿,当今赵国上下一片升平。又正值新年,就不要想那些公事了。”

    赵胜何尝不挂怀此刻发生在韩国的战事呢!身为丞相,他比谁都更清楚一旦韩国坚守新郑,不愿媾和而己方又久攻不下的后果。

    但如今适逢寒冬,秦军距离华阳千里之遥,没有半个月秦军是无法到达战场的。半个月,足够逼迫韩国答应结盟吧!

    赵王虽然最近沉迷声色,但如今歌舞升平,自己多担当一下,应该出不了乱子。而且,如果赵王果真贤明,自己的贤明又有何用。平原君心里暗叹。

    蔺相如也知道赵王好大喜功,在这个场合下劝解也没有用,只能等传来战果再做打算。如果赵王有平原君一半的贤能就好了,蔺相如脑子里突然闪现的想法把自己吓了一跳。努力赶走这个大逆不道的想法,蔺相如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张虎是新郑北门的一名伯长。对于自己未能入选救援华阳的队伍甚为遗憾。连他自己都不清楚,一向惜命的自己会冲动地想要去战场。

    要知道,自己之前可是怕的要死。每一次自己都是幸运地没有受伤,甚至还捞了些战功,升为伯长。

    可前两日太子然的一番演讲让自己热血沸腾起来。连贵为太子的韩然都不惜自己的性命,自己这个小人物又有什么好可怕的呢!虽然没有随军救援华阳,但自己一样可以守卫好新郑,保护身后的百姓。张虎在心里暗暗发誓。

    正当张虎在城墙下督促民夫们加紧运输石料加固城墙,耳边却传来手下王二的喊声;“伯长,你快上来。有人骑马过来了!”

    有人骑马?莫非是敌军打过来了?还是太子然被围派人来求援?张虎心慌意乱的奔上城墙,一把拉住王二,急切地问:“人在哪?在哪?”

    “伯长,在那里。”王二指着远处的黑点。

    城墙上所有的人都停下手里的活,望着越来越近的队伍。起初只是一个模糊的黑点,然后是越来越清楚的旗帜,服饰。

    “是我们的军队!”有人高呼。

    怎么会这么快就有消息?难道战败了?很多人怀揣着这样的担心复杂地看着越来越近的队伍。

    看着越来越近的新郑城,王富贵夹紧了马腹,又加了一鞭。本就不慢的战马在鞭打下速度又快了一截。

    想想自己不过是一名什长,虽然取名富贵但富贵二字却与他无缘。生在一个贫苦人家,刚成年就被打发进了军队。仗着力气大,嗓门大,在军队里也算吃得开。想想自己最开心的就是吃饱饭的时候,可即使当了兵,也只有在有战事的时候军营里的饭才会管饱。

    当田虎把向新郑报捷的重任交给王富贵的时候,王富贵内心激动的无以言语。一什人全部一人两骑,快马不停的往回赶。

    此刻,王富贵拼着最大的力气吼道:“捷报!捷报!我军大破赵魏联军。歼敌7万,俘虏8万!”

    身后的士卒也是大喊着“捷报!捷报!我军大破赵魏联军。歼敌7万,俘虏8万!”

    城墙上的张虎愣了一下,呆住了半晌。又突地一下子抓紧身边人的肩膀,大声吼着:“他们刚才说什么?!”……

    当捷报的消息瞬间传遍新郑城的时候,整个新郑沸腾了。

    家家户户敲锣打鼓庆祝着韩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捷报!韩国君臣也是在王宫里也是被这个消息震惊的不行。

    王富贵出示的太子然、暴鸢的亲笔信却又让众人不得不相信这个事实:韩国以区区两万援军夜袭华阳,大破赵魏十五万大军。俘虏魏国丞相芒卯、赵国主帅贾偃以下八万人,歼敌七万。

    因俘虏多达八万,在信中太子然特地建议韩王早作打算。同时禀报华阳城四周田地损毁严重,恳请父王免华阳城赋税一年。详情情况自己将当面汇报,请父王准备大军所需用度云云。

    韩王连续读了三次信才让自己相信这个事实。惊喜来的太突然,韩王感觉自己快要晕倒了。

    除了灭掉郑国,这是韩国有史以来最辉煌的对外战争成果。102年前灭亡郑国后,韩国就少有胜绩。

    “大王,”还是丞相张平最先清醒过来,“太子立此不世功业实乃韩国之大幸。当下要紧之事乃速派援军,协助太子押解俘虏前来新郑。同时准备降兵军营及一应所需粮食、军被以免降兵军心不稳。”

    “同时,此次大捷天下必定震惊。魏国主力此战尽没,不足为虑。所虑者一为赵国,依照太子所言,此战实为三晋联合之基础,当派遣使者前往交好,防其恼羞成怒。二为秦国,防其趁火打劫。”

    韩王一听,心下也是一紧。刚刚的喜悦也是去了大半,冷静下来。

    赵国可是当今第二强国,如今灭掉了对方的两万精锐,俘虏了对方的大将。万一赵国要来雪耻报仇,韩国可真打不过。

    这次是侥幸获胜,下次谁知道会不会赢。还有狼子野心的秦国,魏国现在被自己打的元气大伤,万一秦国要向自己借道占便宜,自己该如何是好呢!想到这,韩王也是一阵头大。

    陈筮对张平的看法也是深以为然。看着苦恼的韩王进言道:“大王,当下还是以迎接太子凯旋为准。以臣之见,等太子回来再商量如何应对各国也不迟。”

    “是啊!自己怎么把然儿给忘了。说不定然儿会有好主意。”想到这,韩王将烦恼抛之脑后,意气风发地说道:“韩文,赶紧按丞相所说的准备,寡人要出城十里迎接大军!”

    不过一周,韩军以区区两万之兵大破赵、魏十五万大军,俘虏魏、赵两国主将以下八万,歼敌七万的战绩就传遍天下。

    一时之间,风云搅动。新郑,成为了天下焦点。

第十一章 谋划() 
华阳之战已经结束了一周。但所有新郑人依旧没过那股兴奋劲。五天前声势浩大的献首仪式让新郑这座都城完全沸腾了。

    韩国百姓看到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俘虏队伍,是衣甲破烂却神采飞扬的国兵。破损的衣甲无言地讲述着这是一场多么惨烈的战斗。

    曾经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敌人如今屈服在韩军的脚下。当芒卯、贾偃跪着交出手中的印信,当韩王与太子然一并举起敌人主帅的佩剑,整个献俘仪式达到了**。那一刻,每个人深信此刻的韩国是战无不胜的。

    之后是告祭太庙、犒赏三军,忙碌了两整天才消停下来。太子然在庆功仪式结束后就被召集入宫,紧急磋商战后事宜。

    虽然此次韩国大胜,但太子然却清楚的知道大胜后的危机。

    赵国两万大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