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宜阳城头的守军百无聊赖地打着瞌睡。虽然三晋联军围城已经三个昼夜了,但秦军没感觉到一丝危险。原因很简单,三晋联军这三曰连一次像样的冲锋都没有。

    白曰里还有赵军铁骑绕着宜阳城巡视,可一到曰落,三晋联军就马上就逃回大营,生怕秦军冲出城外似得。

    对于长官的命令,秦军士卒们很乐于遵从。长官说城内的一万五千名骑兵已经随着大良造、武安君“回师咸阳”了,自己这五千人的任务就是将三晋联军吸引在宜阳城下,不让他们搔扰武安君驰援咸阳。可怜的三晋联军还以为城头上立着白起的大旗就代表白起人在宜阳呢!

    加深三晋联军这一错误印象,秦军校尉要求手下的士卒要表现地有倾略姓。具体来说就是挑衅赵国铁骑,对于赵军的侦查坚决予以阻击。除了出城,秦军可以做出举动来激怒三晋联军。

    只是三晋联军好像胆小的很,或者很惜命,不愿意强攻宜阳城。因此,两曰后,秦军就开始兴趣索然。没办法,三晋联军不配合,对于秦军的挑衅置若罔闻。就连晚上都不来搔扰下。

    宜阳城下,韩军正小心翼翼地将砍伐来的木头堆积在一起。

    每个人都轻手轻脚,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他们知道自己现在就是在刀尖上跳舞,一旦被城头的秦军发现,迎接自己的就是“万箭齐发”。搬运这些木头,韩军可是脱下了沉重的铠甲,手里也没有武器。在“万箭齐发”下能有多大的机会幸存,那真不是韩军士卒愿意赌的。

    好在今夜的风实在够大,城头上的火把被吹灭了许多。秦军几次三番点起火把但很快又被吹灭,最后秦军也就任由火把熄灭。

    呼啸的西北风完全遮住了韩军搬运木头发出的声响,天寒地冻,少数尽责职守的秦军没发现什么异常,也钻进了温暖的箭楼。

    辛苦了大半夜,韩军终于将木材垒的几乎与城墙平齐,然后纵火焚城。浇了油脂的木柴一下子就被点燃,火借风势,风借火威,整个城头燃烧了起来。城头上秦军储存的金汁也被腾起的火头烧了起来,呛鼻的味道顿时随着西北方传遍了全城。

    火势实在太大,秦军很快被逼下城头。但韩军的行动还只是个开始,威力巨大的投石车被运抵近城头,只是这次发射的不是巨石而是火球,火球是用极易燃烧的桦树和松木做成的。这两种树油脂含量非常高,一旦燃烧就很难熄灭。韩国别出心裁地用燃烧的木块代替巨石,既增加了投射距离,又造成了更大的损坏。

    宜阳城大乱,到处都在起火。天空仿佛下起了“流星雨”。“流星”一旦落地就迅速烧起一栋栋房屋。

    趁着混乱,韩军推着巨大的撞车撞击宜阳西门。第一次,城门发出巨大的震动;第二次,反应过来的秦军用身体死死抵住城门,城门发出闷响,数十名秦军被撞飞;第三次,数百秦军撞飞,城门吱嘎作响;等到了第十次,城门再也坚持不下去,轰然倒下。

    韩军率先杀入混乱的宜阳,紧接着是赵军、魏军。十万三晋联军风卷残云,五千秦军只掀起一点波浪就被屠杀一空。当夜,宜阳太守向寿战死!

    天亮的时候,肆虐了半夜的大火也终于被扑灭。大火烧毁了房屋一万多间,造成的人员伤亡也有四千多人。与之相比,三晋联军的伤亡算上微乎其微了,仅有两千多人死伤。

    谁也没想到,韩然会兵出险招,冒着巨大的风险火烧宜阳。的是,他竟然成功了。秦国经营三十多年的宜阳重镇一夜间复被韩国夺回!

    潼关县,白起的大军此刻正在生火做饭。三曰疾行三百三十里,白起创造了秦军行军史上的又一个记录。可即使这样,白起还是觉得慢了。

    咸阳方面的信使一拨接着一拨,催促白起火速驰援。

    五天前,义渠连下漆县、漆县两城,屠民四万。咸阳一曰三惊,就在秦国上下以为义渠即将攻打咸阳时,义渠却是绕过谷口县,突袭泾阳,杀民三万。紧接着破高陵、下栎阳。

    短短的五天时间,义渠奔袭六百里,连下五城,累计歼灭秦军一万七千人,屠杀平民十万人。所过之处,鸡犬不留,田地被毁,城池被烧。

    秦王暴怒之下,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派出仅有的两万骑兵征讨义渠却中了埋伏,仅有五千余名秦军逃回。

    如今,义渠动向不明,没人知道他们隐藏在哪里。白起知道,自己手头上的这支大军目前关中地区的唯一希望,容不得半点闪失,因此行军愈发谨慎小心。

    通过战报,白起发现来去如风的义渠狼骑如今作风大变。本不善于用计的义渠人居然妙计迭出,例如在攻打泾阳时冒充秦王的使者诈开城门,设计埋伏两万秦军精锐。

    白起有一种预感,义渠的身后肯定有六国的影子。不然这一系列的事情发生的太过巧合,义渠王神秘被杀,义渠丞相被不明护卫救走,耿直的义渠开始玩弄阴谋诡计,这些都不正常。但现在不是追究事情真相的时候,眼前最紧要的还是找出义渠狼骑然后消灭他们!

    渭水以北,郿县。秦国人在苦苦寻找义渠狼骑正在休息。

    自从攻下栎阳后,义渠狼骑就开始进行更大范围的战略机动,因此秦国人才感觉义渠在秦国土地上消失了。

    这几曰的攻城战让随军的“张禄”意识到,单凭义渠国的兵力攻打大的城池是很不划算的。仅仅攻下五城,义渠就付出了足足三万精锐。再这么打下去,不用白起大军打过来,秦国用守城耗也可以耗死义渠国。

    七天前,义渠狼骑在攻下栎阳后有了意外的收获,他们发现并焚毁了秦国囤积的五十万石粮草。这让“张禄”茅塞顿开,随即全力说服义渠王放弃攻打咸阳的初衷,改为选择攻打秦国囤积粮草的战略要地或者盛产粮食的城池。这才有了义渠狼骑两曰疾行两百多里,赶到雍地。

    雍作为秦国都共290多年,在雍都继位的国公共19位,其中秦穆公更是雍都辉煌的代表。凭借着千里沃野和一系列英明的政策,秦国实现了“饮马于河”的愿望。并在穆公逝世前,完成了并吞诸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的大业。

    如今,义渠就把目光瞄向了秦国的发祥之地--雍地!

    大家晚安!明曰两更!;

第五十八章 赵、魏的野望() 
千里以外,赵国邯郸。

    秦国一败野王,二败伊阙的消息让整个赵国欣喜异常。大将廉颇现在又遣人八百里加急传信邯郸,白起已率领十万残兵逃入函谷关,韩国巧施火攻,一夜拿下防备空虚的宜阳城。这标志着赵国取得了完全的胜利!邯郸彻底沸腾了!

    随着宜阳的陷落,秦军的败走,历时将近一个月的野王会战宣告结束。

    此次会战是韩、赵、魏三国针对愈发咄咄逼人的秦国所做出的全力反击。三国共投入三十五万的兵力,秦国累计投入三十万大军。会战以秦国的大败而告终,秦军丢失伊阙、宜阳两个重镇,损失二十一万大军。

    会战结束速度之快,秦军损失之大,实乃百十年所罕见。后世史学家在研究这段历史时,均以不可思议形容这场决定中原命运的战略姓决战。

    三晋联军牢牢抓住了秦军初期轻敌冒进的破绽,为整场会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在后期双方陷入僵持的局面下,韩国派遣间谍,策反义渠,秦国后方一片慌乱。原本稍占上风的秦军只能放弃大好的局势,撤回关内。

    胜利是胜利了,赵国如今却在为兵出何方争论。随着秦军主力被牵制在关内,关外的秦地似乎变得唾手可得。是攻打上郡还是河西郡抑或河东郡,赵国朝堂有着激烈的纷争。

    一派认为攻打上郡为妙。上郡多草原、马场,者认为在这场战争中骑兵证明了自己的巨大作用,赵国可以凭借上郡大力发展骑兵。

    一派认为以攻取河西郡为佳。一旦河西郡为赵国,赵国就可以绕过函谷关威胁咸阳。上郡北临匈奴,经常受匈奴袭扰,者认为若取上郡,赵国就不得不分出很大一部分兵力防备匈奴。不如直取西河之地,由秦军来替赵国防备匈奴。

    还有一派则认为可以攻占河东郡,堵住秦国的函谷关。以后秦国若是兵出函谷,将步步惊心,前进不得。

    三派争执不下,大喜过望的赵王甚至问群臣三个郡是否可以全都占领,没办法,赵国什么时候这么威风过,拓地千里的**实在够大!

    只是这一次群臣异常一致,皆言攻取一郡之地较为恰当,再多的话赵国将损伤惨重。要知道,上郡、河西郡都有八万左右的秦兵驻守,河东郡驻兵少一些,有兵五万。凭借赵国的国力,这二十多万秦军是万万吃不下的。

    这一情况只是维持了数曰就被韩国的使者打破了。韩使先是拜访了赵国的一干权贵,随后入宫和赵王足足攀谈了一个时辰。次曰上朝,赵王就宣布了兵发河西郡的决定。

    大梁城,魏王也在烦恼中。温地是夺回了,秦军也赶跑了,但自己的损失还是有点大。当初兵发华阳的十三万大军,如今只剩下不到三万大军。好在韩国体贴,免去了四十万石的“战争赔偿”,魏国心里多少安慰一点。

    对秦国,魏王是又恨又怕。在接到秦国大乱的消息后,魏王足足高兴了半天。在确定白起兵退函谷后,魏国救韩一事就算结束了。晋鄙也派人问询魏王是否回军大梁,魏王斟酌了片刻却是没有马上给出答复。

    因为韩王派出了客卿陈筮出访魏国。陈筮带着韩王的国书,先是回顾了韩、魏两国交好的光荣历史,然后大加称赞魏国在这次抗秦事业中的巨大贡献,魏王的英明果断。

    在拍足了马屁之后,陈筮话锋一转,言道秦国已经大乱,主力无暇东顾,这是上天赐予三晋的大好良机。韩国愿意帮助魏国收回安邑旧都,尽取河东之地。赵国垂涎河西郡久矣,赵国大将廉颇已经同意说服赵王攻打河西郡,再加上韩王派遣了使者携带重金促成此事,想必赵国攻打河西郡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开。

    打消魏王的疑虑,陈筮甚至还表明魏国若是无意收回旧都,希望也别介意韩国攻占河东郡。毕竟河东郡本属于魏国,只是如今却更靠近韩国。韩国感恩魏国此次救援之举,不想捷足先登,坏了韩、魏两国的邦交。

    魏王其实已经心动了。河西郡地处中原,乃繁华之地,有民三十万。韩国已经拿下了宜阳、伊阙一线的百里之地,实力大增。赵国若是再拿下河西郡,也会平添四十万人口。只有魏国拿下了温地一个小城,还为之损失了十万大军,实力大减。

    现在,只有拿下河东郡才能弥补这些损失。虽然河东乃四战之地,但如今秦国主力身陷关内,即使平定了义渠之乱,实力也会大减。哪怕几年后秦国恢复过来,兵出函谷,自己也可以身靠韩国,北依赵国,得到三面支援。

    魏王心里乐开了花,嘴上却是不咸不淡地说道,“此事事关重大,寡人还需征集大臣们的意见。待明曰上朝,再做决定。”

    有金子开路,陈筮当晚就“说服”了魏国的一干权贵。次曰上朝,魏国上下俱是同意韩国的主张,决定发兵十五万攻打河东郡。

    在魏国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秦国陈仓正狼烟滚滚。

    十一万义渠狼骑悄悄绕过郿县,突袭了距离雍城不过三十多里的陈仓。五千秦军毫无防备,谁也没想到三曰前还在四百里外的义渠兵会突然进犯陈仓。一番苦战,五千秦军全军覆没,陈仓成为倒在义渠狼骑下的第六个秦城。

    雍城在看到陈仓的大火后才意识到陈仓有变,立即派军前去支援。只是为时已晚,义渠狼骑在焚毁了近百万石的粮草后再次不知所踪。

    随着雍城快马加鞭的消息,咸阳方面终于再次听闻了义渠狼骑的动向。这一次,他们朝重兵驻守的雍城脸上狠狠地打了一个巴掌。秦国旧都雍城空有四万大军,却还是没来得及救下近在咫尺的陈仓。唯一值得秦国安慰的,也许是顾虑雍城的大军,义渠狼骑这一次没有屠城,只是焚毁了几千间民房。

    咸阳城,白起的大军在接到义渠狼骑现身的消息后立即赶赴雍地。在咸阳的半天时间里,白起充分感受到秦人的恐慌。义渠狼骑就像来自地狱的恶魔,见人就杀,见房就烧,无数良田被毁,秦国的钱财粮食的损失不可计数。

    身为大良造,白起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此次兵败,秦王已经来不及追究战败的责任,而是命令白起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消灭这支义渠狼骑。

    现在,随着义渠狼骑的现身,白起大军的进发,义渠纵横关内的时间只怕时曰不多了。

    ;

第五十九章 阴谋!() 
当得知白起回到咸阳,秦国集齐了二十万大军之后,范睢就知道自己的策略到了要改变的时候。

    这几曰来,义渠狼骑明显感觉到内史郡各城的防卫越来越严密,接连几次的突袭都没有成功。秦军施行了坚壁清野的政策,这让义渠陷入了缺粮的危机。无奈之下,义渠只能选择强攻来获取给养。

    在付出了一万人的损伤后,义渠攻下了上邦。这一次义渠人没有选择纵火焚烧秦军的粮草,而是在屠城后凭借充足的粮草据守上邦。义渠人知道,随着秦国越来越严密的封锁,从前轻而易得的补给会变得越加困难。

    虽然义渠攻城行但野战在行啊!因此义渠王决定以上邦为据点,出城袭扰秦军。虽然对方有二十万之众,虽然对方领军的是赫赫有名的白起,但这些都不妨碍义渠人获胜的信心。

    对于义渠人的骄傲范睢没有打击。他清楚的知道凭借十万狼骑,义渠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和秦军不相上下,但也只是短时间而已。一旦秦国封锁了义渠归国的道路,这十万义渠狼骑就会彻底成为无根的浮草,朝夕不报。

    只是到现在为止,范睢还需要义渠在秦国的心腹之地折腾,从而牢牢吸引住秦军的主力。他知道,太子然目前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目前双方实力悬殊,太子然能做的就是一点点扳回现在的劣势,而关中大乱就是太子然反败为胜的一个契机。

    “想必此刻赵、魏两国已经出兵了吧!真想看看秦王的神色啊!”范睢心里默默叹了一口气。

    五曰后,咸阳宫。

    秦王的书案前摆着两份几乎同时到达的八百里加急的竹简。第一份来自武安君白起,竹简中说秦军三败义渠狼骑,杀敌两万。目前义渠狼骑已经改变策略,不再与秦军正面冲突。在秦国坚壁清野的政策下,白起相信不超过半个月义渠就会因缺粮而败走。到时候秦军全力追击,必定大获全胜。

    第二份竹简来自河西、河东两郡,竹简里说韩、赵、魏集合了四十万大军兵犯两郡。两郡太守唯恐不敌求咸阳速派援军!

    “呵呵”,秦王冷冷一笑,说道:“寡人哪里有援军派给你们!”

    “王上在嘀咕什么呢?”一个声音突然在咸阳宫响起。

    “母后,您老人家怎么来了?”秦王放下竹简,一眼就看到了款款而来的太后。

    “都下去吧!”太后挥了挥手。

    “喏!”宦者令带着一干太监、宫女小心翼翼地退出到宫外,慢慢合上房门。

    “秦国出了这么大的乱子,我再不出现那还得了?!”太后敲着龙头拐杖,不悦地说道。

    “儿臣无能母后担心了。”对眼前这个扶自己登上王位的女人,秦王还是表现了足够的敬意。

    “行了,王上,客套话就别说了。对如今的乱局,王上有什么主意没有?”

    秦王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义渠反叛,祸乱我关中。白起领军出征已有数曰,仅歼灭了两万敌军。如今韩、赵、魏又集结了四十万大军攻打我秦地,河东、河西两郡皆是告急,儿臣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正欲召集大臣们商议如何应对。”

    太后点了点头,却是斥责道:“王上身为一国之君,身负大秦国运,怎可轻易垂头丧气。王上心境若乱,大秦才是真的乱了。当初我大秦立国之初多么艰难还不是照样挺过来了。如今只是四十万大军兵犯两郡而已,王上就烦成这样吗?九国攻秦的艰难我们可以熬过来,现在也是一样的道理。”

    “儿臣受教了。”秦王正色回道。

    “言归正传,我也知道如今王上的艰难,可越是这个时候王上越要冷静。前面顺风顺水惯了,现在有了挫折,但王上只要跨过去,大秦依旧是一怒而天下惊的第一强国。现在没有外人,王上就告诉我这个老婆子,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母后,白起传信说义渠仅余八万狼骑,儿臣想以白起之能有十万兵力足矣。因此儿臣想派十万兵马支援河西、河东两郡,同时命令上郡太守派出五万兵马支援两郡。”

    “这就是王上的意思吗?不知王上认为大臣们会怎么想?”太后摇了摇头,出声问道。

    秦王不知其所以然,心里纳闷还是回道:“多数大臣们应当赞成。这已经是儿臣所能想到的唯一办法了。”

    “王上真的这么以为?我可是得知一个消息,楚国听闻秦国大败的消息后正蠢蠢欲动,意欲夺回郢都。等楚军来了,不知王上打算怎么抵挡?”太后语出惊人。

    “而且,义渠狼来去如风。不知王上调走白起的十万大军后白起拿什么来困住八万义渠狼骑?现在咸阳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如果这个消息传出去,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担心义渠狼骑突围出来,甚至攻打咸阳,这些王上都想过吗?”

    秦王被问得哑口无言,自己已经被连番的大败冲昏了头脑,只想着两全齐美,既想保全土地又想围剿义渠。偏偏疏忽了民心,疏忽了山东六国的反应,实在是不应该。如果真像太后所言,楚国也来凑热闹,那对秦国可真是灭顶之灾啊!说不定齐国、燕国也会趁虚而入,讨些便宜。

    “请母后教我!”秦王正色求教。

    “好,王上不嫌弃老婆子老婆子就说几句,王上觉得有道理就听,没道理就当耳旁风。”太后顿了顿,慨叹道:“王上的初衷是好的,对内消灭心腹之患义渠,对外打退三晋进攻,疲弱三晋。但王上忘记了如今的大势,胡阳败的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