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罢了!罢了!事有轻重缓急!自己就权且做一回恶人!”令尹芈梁打定了主意。

    下了这个决定后,芈梁从容不迫地起身出列道:“王上!臣在郢都外的庄园尚有一千护卫,算上青壮仆役,共有一千五百人,愿意供王上驱使,解决此次危机!”

    楚王大喜,激动地说道:“令尹真乃寡人肱骨,待韩军败退,寡人自有重赏!”说完,期待地望向其他贵族大臣。

    贵族们心里恼恨芈梁把自己推到尴尬的境界,但也清楚,如今除了割肉似的交出私兵,再无别的办法,否则,楚王肯定会秋后算账!长远利益,只能是忍了!

    “王上!臣亦有八百庄园护卫、奴仆愿意供王上驱使!”

    “臣有五百,愿意为王上效劳!”

    贵族大臣们纷纷“慷慨解囊”,谁也不例外,黄歇暗暗计算了一下,在座的大臣们刚才已经凑出了一万私兵,虽然不足以扭转战局,但也让楚国的底气平添了不少!

    三闾大夫略带挑衅地望了眼黄歇,说道:“左徒大人,在座的诸位大臣已经交出了的护院、奴仆,但即使如此,郢都也不过四万大军而已!这样,安能解蓝田之围?左徒大人总不至于想要带着一两万大军去蓝田堵截韩军?”

    很显然,三闾大夫昭文抓住了黄歇要救援蓝田的话语,逼黄歇出丑。黄歇自然不会上当,而是顾左右而言他,避重就轻地说道:“王上,臣以为,当速调夷陵、巴东守军入郢,如此,郢都有五万大军。可保万全!这五万大军,两万大军北上,声援蓝田,三万留守郢都!”

    楚王连连点头,郢都的兵力多了,自己也安心。说到底。黄歇的计策是挤出两万大军北上蓝田,对郢都的防务其实没有影响!楚王自然愿意用蓝田来拖一下韩军的速度,当即应允。

    昭文这才意识到,转了一个圈,黄歇的想法其实和令尹芈梁如出一辙,都是要救援蓝田。不同于芈梁,黄歇还打消了楚王的疑虑,顿时有上当的感觉。

    未等昭文反对,黄歇意味深长地望了眼昭文。说道:“三闾大夫提出向景阳将军、安平侯求援的建议,臣深以为然。向齐国施压更是妙计!不过,这个计策若要奏效,非一月之功不可。所以臣以为,向蓝田派遣援军更是很有必要。”

    “三万大军都于事无补,这两万大军怕是更难解蓝田之围?”昭文阴阳怪气地说道。

    黄歇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三闾大夫,我可从来没说要解蓝田之围!”

    “你!”昭文顿时语塞。意识到自己被戏耍了,但在朝堂之上。又不好反唇相讥,当即冷哼一声,不以为然地说道:“那这两万大军北上又有何用?”

    楚王也是好奇地望向黄歇,心里已经断定,黄歇绝不是简单的声援,否则。绝不至于此。黄歇望了眼群臣,不急不忙地说道:“敢问诸位大臣,郢都距离蓝田不过两百里之遥,可如今并未有韩军南下,这是为何?”

    群臣纳闷黄歇怎么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当即有人嘟囔道:“左徒大人为何有此疑问,韩军没有南下自然是因为没有攻克蓝田,担心被切断归路啊!”

    黄歇笑着点了点头,赞许道:“蓝田未破,韩军故不敢南下进犯郢都尔!不北上派遣援军,蓝田不能久守矣!诸位大臣可能认为,区区两万大军于事无补,可臣有一计,可令韩军攻势放缓,为景阳将军、安平侯回师争取时间!”

    “爱卿有何妙计?”楚王不由自主地前倾身子,大喜道。

    “臣不敢言!”黄歇长揖不起。

    楚王的眉毛皱了起来,大臣们则是极其纳闷!这是一个好主意啊!能够延缓韩军攻势的主意都是好主意!怎么看黄歇的架势反而觉得有罪呢!

    “寡人恕爱卿无罪!爱卿尽管放心说出来就是!”楚王大手一挥,静侯黄歇的高见!

    黄歇这才起身说道:“臣之计有损王上威望,盖因其乃诈降之计!”

    “诈降?”群臣们心里直犯嘀咕,也明白黄歇方才为何如此态度了!一些原本觉得韩军犯境楚国除了投降别无他路的大臣们的心思更是开始活跃起来!这个计策其实就是真戏假作嘛!

    “韩国会相信吗?”楚王不确定地问道。

    黄歇一脸坚定地说道:“所以,王上需要派出一位心腹大臣手持国书前往韩军大营,以此来表明楚国求和的心意!”

    “这个计策若是被韩军识破,那这个大臣可就危险了啊!”楚王担忧的说道。国书自己当然可以给,但出使韩军大营的使者可是九死一生的活计!如黄歇所言,诈降肯定可以争取一定的时间。但能够争取多久,全看使者的演技。等韩军意识到这是楚国的缓兵之计后,再如何有休养,多半也会恼羞成怒,拿使者来泄愤!

    “臣愿意替王上出使韩军大营,为援军回师郢都争取时间!”黄歇一脸坚毅地下跪请求。

    “这。。。。。。”楚王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有些犹豫。

    其他的贵族大臣则是神情复杂地望向黄歇,这种事情,换做自己可做不出来!还是自己的小命!这种英雄,还是让提出这个计策的黄歇来当好了!不少睚眦必报的贵族们甚至祈祷黄歇最好一去不返,折在韩军大营!唯有令尹芈梁等少数大臣一脸钦佩地望着黄歇,有如此担当的大臣,在楚国朝堂上,算得上是一个异类了!

    “计划是臣提出的,臣最清楚该如何应对,求王上成全!”黄歇再言道。

    “苦了爱卿啊!”楚王不禁动情!

    “为王上效劳乃是臣的本分!”黄歇却丝毫没有成为烈士的觉悟。

    楚王连连点头,若是臣子都有这样的觉悟,这国家也不会这么难治理!

    。。。。。。

    。。。。。。

    蓝田城下,旌旗林立,五万韩军将偌大的蓝田围了个水泄不通,一万舟师在城东的汉水上逡巡。外松内紧;四万大军分别堵在城西、城南,只留下北门。看起来北门最是安全,但蓝田守军却不这么想,所谓围三缺一,韩军这样做肯定是想让自己主动弃城往北撤退,但且不论往北就是鄢城、南阳。皆是敌境,没人可以保证北面韩军有没有设伏!凡是从北门潜出侦查情况的斥候皆是有去无回就证明了这一点。

    两日前,三千韩军精锐绕过楚军精心设置的防线,从背后偷袭了设在城北三十里的楚军营寨,数万韩军主力趁机发难,楚军猝不及防之下,大败而归。驻守在城外的七千楚军最终逃回蓝田的,不过堪堪两千人。如今,整个蓝田的楚军总共不过一万五千人。面对三倍于己的韩军,自然的闭门不出,高挂免战牌。

    这两日,韩军虽没有攻城,但却一直在给蓝田的楚军施加巨大的压力。任谁看到敌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修造攻城器械,己方却无能为力的时候,士气都会不可避免地有些失落。而且,狡诈的韩军通过纸条和喊话的形势。不断瓦解守军的意志。诸如开门迎接韩军入城者,赏千金。封男爵;献上守将首级者,封蓝田县令,秩千石,这样的流言让蓝田有些离心离德!

    财帛动人心,富贵眼。韩军可以说了,哪怕是提着一名伯长、属长的首级投诚。都有对应的奖励。如果可以行刺蓝田县令、县尉这样的高官,并且成功,下半辈子的富贵就不愁了!这可比现在提着脑袋过日子强的多!

    出身楚国三大贵族屈、景、昭的偏将军屈平是蓝田的最高指挥官,节制蓝田的文武官员,在临行前。屈平就想过一旦韩军犯境,战事会比较艰难!但屈平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开战不过一天,自己就跟一万五千人困在蓝田。虽然求援的使者成功地在韩军包围蓝田前南下,但屈平实在不确定,得知这个消息后,郢都会不会派遣援军,会的话,又会派多少援军!

    屈平可是很清楚,东越国的大军在九江郡肆虐,郢都方面一直提防的重点是巴蜀方向,只有三万大军的郢都又有什么底气面对这次危机?!屈平只希望,楚王不会听到消息后仓皇东逃,狩猎陈县,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自己麾下的大军将完全丧失斗志!

    激励士气,屈平已经下令把城中府库里的粮食、财帛全都拿出来,用来奖励守城有功的军民!屈平想释放出这一个信,那就是自己不吝惜赏赐,只要大家肯卖命,自己绝对亏待不了手下的士卒!

    韩军的奖励是丰厚,但却不是人人有命去拿的,如今屈平出行会把自己的亲卫都带上,城中已经执行宵禁,又将非本地的百姓、客商全都集中起来,为的就是不给有心人空子钻!现在看起来,蓝田是风平浪静,但屈平也知道,郢都的援军一日不抵达,蓝田的风平浪静下面就会一日暗流涌动!

    “将军!韩军使者求见!”就在屈平带领大小将领巡视城防的时候,镇守南门的楚军副将派人来报。

    屈平一愣神,暗忖韩军使者的来意,所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屈平只是略一沉吟,就打算会一会韩军的使者,探探韩军的虚实!

    “都精神起来,莫要让韩军小觑!”屈平对身后的将领吩咐道。

    “喏!”众人轰然回道,很显然,自家的主将想要给韩军一个下马威。对韩军使者,倒是不用油锅伺候,这样反而落了下乘。与之相比,井然有序的军容和凛然的军纪显然更能让韩军使者暗暗心惊,不敢小觑自己!

    很快,南门悄然打开,一人一骑的韩军使者面色从容地在一名楚军伍长的带领下前往府衙。一路上,面对一列列来回逡巡的楚军悍卒或者有说有笑兵器的工匠,韩军使者始终视而不见。

    直到见到一身戎装的屈平,韩军使者才不卑不亢地微微一笑,说道:“将军好风度!我还以为会有油锅伺候!看来,楚国也是知道中原礼节的!”

    屈平微微冷哼,说道:“不要逞口舌之利!若论礼节,你们将军为何派一无名小卒来见本将?”

    韩军使者听后就笑了,回道:“我家将军要说的尽在这封信当中,送信这样的小事,自然要用我这样的无名小卒!如果将军是楚王,那自然另当别论,轮不到我这样的无名小卒了!”说完,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一旁的屈平亲卫。

    亲卫没有接信,而是按剑怒视韩军使者,很显然,刚才韩军使者出言不逊,已经惹恼了屈平的秦王。屈平却是大度地一笑,用眼神示意手下接过书信。(。。)

第三十一章 议和() 
蓝田城南‘门’外二十里,韩军大营。<;>;

    一位儒雅的将军望着自己前不久派到城中的使者,‘露’出了笑意,调侃道:“怎么样,屈平不肯降吧?”

    使者点了点头,赧颜道:“一切不出将军所料!”

    “你也不必自责!出身楚国三大贵族的屈平尚未到绝境,是决计不会投降的!他没有为难你,本身就是一个信!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将军明显不以为意。

    听他们两人的语气,明显不是普通的上下级的关系,否则,一名将军是不会对自己的手下如此假以辞‘色’的!事实也确实如此,使者李斯,将军韩腾,都称得上是韩王重点培养的人才。如今韩国四面受敌,韩王把在楚国方向寻找突破口的重任‘交’给两人,就足以证明韩王对两人的器重。

    虽然郢都看似空虚,但韩军千里奔袭到此,并不占据多么大的优势!韩军唯一可以利用的就是郢都方向的楚军兵力相对分散,在局部战场上,韩军依然占据数量上的优势。

    韩腾既然身在蓝田,他麾下的羽林军自然也在此处。只是,放松楚国的警惕,羽林军并没有在营寨中,韩军打的旗也不过是南阳郡名不见经传的校尉韩义,实际上,韩义还在武关戒备秦军,根本没有在军中。

    到达蓝田后的两日,韩军除了整饬军事,编练士卒,建造攻城器械外,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打探郢都的消息。此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直接兵临城下固然可以在一开始给楚国极大的压力,但却不一定可以迅速达成目的!因为如今蓝田依然在楚国手中,城中的上万楚军意味着韩军即使分兵,绕过蓝田。但真正能够南下的兵力和郢都城内的楚军相差无几,能让楚国提心吊胆、夜不能寐的概率实在小的可怜!等楚军识破了己方的虚张声势,会冷静下来应对,韩军即使再追加兵力,再攻城的话伤亡必然也大!

    在这种情况下,停留在蓝田。让楚国拿捏不准自己有没有后续援军楚国投鼠忌器反而更加合适。楚国君臣一定提心吊胆地等蓝田的消息,蓝田城内的楚军是已经覆灭还是已经投降,都可以让郢都动‘荡’不安!救与不救蓝田,更会让楚国左右为难!

    虽然因为屈平的及时应对,韩军并没有一鼓作气拿下蓝田,但韩腾发现,像如今这般楚国如临大敌调集郢都附近的军队和百姓入城。才不失为一个良策!因为如此,城中多了数万张嘴,楚国的后勤压力将不是一般的大!等楚国大军的士卒进城,城外完全尽在韩军掌握之中。韩腾正好一劳永逸地击败楚国,‘逼’迫楚国签下城下之盟!这是自信,也是韩国的底气!

    当然,如果楚国君臣畏战,弃城逃跑。倒也符合韩国的利益!韩腾不介意来一场千里追击!不过,综合自己这些天搜集到的情报。郢都四‘门’紧闭,如临大敌,想来楚国君臣好面子,不愿意弃城逃跑!

    韩腾如今在等两件事,一件是攻城的器械什么时候可以造好,另一件是楚国会不会派兵增援蓝田!方才韩腾已经跟手下确定。明日攻城器械就能造好!如果到时楚国援军还没有抵达,自己不介意强攻蓝田,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再包围郢都。如果楚国派出了援军,自己正好可以围点打援。给郢都的楚国君臣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让楚国胆寒!

    次日,韩腾终于盼来了自己想要的消息,郢都方面派出了使者,而且是楚国重臣、左徒黄歇,既然派出了使者,那就说明楚国的战意没有那么强。不过,这却没有打消韩腾强攻蓝田的主意,相反,在得知黄歇就在营寨‘门’外等候自己召见的时候,韩腾命令副将带领两万大军攻打蓝田,而韩腾接见黄歇的地点,就在城外的一座山坡上,五里的距离虽然不会遇到什么危险,但也可谓亲临战场,很明显,韩腾想要给黄歇一个下马威!

    自然,韩腾顺道下令统一口径的人称呼自己为校尉,从此刻起,他就是南阳一个新近提拔的校尉韩义!至于黄歇会不会识破自己的身份,韩腾从来不担心,因为整个韩国,知晓自己名字的人虽多,但却没有几个人目睹过自己的真容!更遑论千里之外的郢都了!

    黄歇对自己的求见很快得到应允并不意外,毕竟自己代表楚王而来,对方多半会猜到自己的来意,但黄歇意外的是领着自己前行的韩军居然穿过了整个营寨,直接朝蓝田城的方向走去。黄歇的心顿时悬起来了,莫非,韩军已经拿下了蓝田?如果真的如此,那事情就太糟了!屈平好歹也是楚国年轻一代将领中的佼佼者,怎么会败得如此快呢!

    不过,很快,黄歇发现自己想多了!五里外的蓝田城头上,楚国的大旗依然还在!同时映入黄歇眼帘的是正在集结准备攻城的韩军。黄歇这才意识到,韩军的主将的意图。

    “下马威嘛!倒也适宜!”黄歇暗暗嘀咕道。

    韩腾把黄歇眼角闪过的一抹惊喜全都看在眼里,不过,却没有更多的表示。一身戎装的韩腾饶有兴趣地打量着眼前的这个楚国重臣,在众多的楚国臣子当中,黄歇也算得上是一个异类,因为像左徒这样的高官长期被三大贵族把持着,黄歇从一个小贵族走到如今这个地位,很不容易!

    黄歇本来想等韩腾先开口说话,毕竟,自己代表的是楚国,是楚王,而对方不过是一名从来没听过的校尉,即使能够带领五万大军入侵楚国的校尉绝对不是泛泛之辈,但就地位而言,黄歇有太多的理由有足够的优越感!不过,等了老半天,也未见韩腾开口,倒是韩腾脸上的戏谑之意越来越浓。黄歇不得不先自报家‘门’!没办法,形势比人强,既然自己是代表楚国来求和的,姿态只能放低一些!不过,黄歇也确定,对方绝对不好应付!

    “楚国使者、左徒黄歇代楚王向韩王问好!”黄歇斟酌着语气。说道。

    这句话说得无可挑剔,虽然黄歇微微作了一揖施礼,但口中说得清楚,是代表楚王向韩王而不是自己向对方!

    韩腾故意点了点头,却不还礼,而是瞟了眼尚未集结完毕的韩军方阵,平淡至极地说道:“不知贵使来我营寨有何指教?”

    黄歇暗自恼恨对方的无礼,脸上却是不动声‘色’,回应道:“韩、楚素来友善。前些日子,楚王听信小人谗言,发兵攻打贵国,如今小人伏诛,楚国愿意与贵国重修旧好!希望贵国可以从蓝田北撤,我们楚国也会退兵到淮水南岸!”

    韩腾听后暗自讽刺,如果没有东越国的‘骚’扰,没有自己这一支偏师威胁郢都。怕是对方口中所谓的小人伏诛吧!且不论对方是不是诚心诚意,哪怕对方真的有心求和。也万不该像小孩子吵架一般,一两句话就言和,除非楚国上下都以为,韩国如今是软柿子,自己不攻打韩国已经可以让韩国感恩戴德!

    “哦?如此说来,贵国集结二十五万大军攻打我们韩国的汝南郡一事就算是揭过去了?”韩腾无悲无喜地说道。丝毫没有‘露’出片刻的惊喜之‘色’。

    黄歇也不惊讶,反而觉得都在情理当中!毕竟,真论起来,楚国得罪韩国在先,设身处地地想。自己是韩国一方的话,也会对自己的这个罢兵的条件大为不满。但如今是谈判,谈判的话就不能一下子把自己的底线抛出去,即便在一开始,自己一方就是打着缓兵之计,但即使如此,也要拿出“诚意”,否则,就没办法取信于韩国!

    “呵呵,将军,本官以为,在这种时候,各自罢兵对双方都有好处!韩国虽强,但如果有二十万楚军在淮泗掣肘的话,贵国也不好受吧!”黄歇好心好意地劝道。

    韩腾点了点头,戏谑道:“别的我知道的不多,但我知道,如今贵国也不好受吧!”

    黄歇长叹了口气,感慨道:“将军可曾听说鹬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