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然甚至亲自去了两个千人将那里,一方面鼓舞士气,另一方面也是督促千人将们把这个当成大事来抓。

    主将都是如此,遑论下层的什长们。一层层的总结会议在野王城的各个角落召开,倒是开出了不少出人意料的结果。

    当夜风平浪静,第二天又是一个艳阳天。秦、韩双方摩拳擦掌,新的厮杀即将开始。

第二十二章 奇怪的秦军() 
当秦营里的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田虎率领的三千虎骑也终于赶到了野王城。

    华阳之战后,虎骑正式扩编,由最初的八百人增加到现在的三千人。人数是增加了不少,但战力却没有下降。

    这得益于太子然严格的考核制度,即虎骑官兵每十日考核一次,上至主将下至小卒,谁都不能置身事外。

    一次考核不及格者,军官降一级,士卒进入虎骑后备区,与预备营的佼佼者同台竞技,胜者留在虎骑,输者回预备营;连续两次考核不及格者,军官降三级,士卒一律回预备营重修。在预备营里,被清退的虎骑官兵只有连续三次考核中名列前一百名,才会获准重回虎骑。

    预备营是太子然特设的一营,意在弥补虎骑今后的战损,同时是对虎骑官兵和未能入选虎骑士卒的一种激励,暂编为2000人。

    虎骑作为韩国第一支被国家认可的荣誉部队,它的选拔比材士选拔更为苛刻。按太子然的要求,凡能身着全副甲胄,执十二石之弩,背负五十支箭,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三十里,且弓马娴熟者,即可入选为虎骑。

    材士的选拔标准不过是要求半日跑完二十里,身着的也只是简易的皮甲。当然,即便如此,虎骑的标准还是逊于魏武卒。作为战国最为精锐的部队,魏武卒半日行进百里只是最基本的要求。

    考虑到虎骑是太子然将要成立的重骑兵,魏武卒则是重装步兵,适当放低标准也就可以理解了。毕竟,虎骑还有马匹可以代步。

    即使标准放低了如此之多,能入选虎骑和预备营的也不过是数千之人。韩国全国材士的精锐几乎被太子然掏之一空。

    眼下,虎骑也只不过有了雏形。首先,负重的马匹没有披覆铁甲;其次,依照韩国的国力,马匹数量严重不足,现如今只能保证人手一匹战马。

    战马的质量也是堪忧,单单现在,一个标准配置的士卒就重达180斤(注:为了读者方便,都是折合成现在的重量,士卒140斤,甲胄20斤,长枪、手弩、20支弩箭、青铜剑合计为20斤),在不影响马匹冲击的情况下,马匹的负重已经到了极致。

    如果要再给马匹披上一层盔甲,中原诸国的战马会生生累死。即使勉强跑起来,速度也会慢得要死,失去原本的冲击力。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用肩高七尺以上的良马不可。

    当然,现在一切都是空谈。只有战胜了秦军,太子然才能把自己很多的设想付诸实践。时间,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启禀太子,属下率3000虎骑奉命前来报道。”

    “嗯,田校尉一路长途跋涉辛苦了。路上顺利吗?”太子然出声问道。

    田虎咧嘴一笑,“托太子的福,一切顺利!我们虎骑可是精锐,真可惜没遇到秦军,不然老田倒想和他们较量一番。”

    望着这个战争狂人,太子然却是笑骂道:“你大可放心,接下来的战斗少不了你们。这不,把你们调过来了。”

    “太子,听说昨天我们狠干了秦军一场?”

    “哦?你可是在路上见到了暴鸢将军?”

    昨晚,暴鸢连夜赶回成皋一线,严防秦军强攻野王不下转攻新郑。同时,暴鸢回去也是为了整顿军纪,将野王攻防战的经验教训带给身后的大军。太子然和暴鸢身为大军的主要降临,不可能同时身临前线。毕竟,如今的韩国,实在没有什么大将。

    两人一番合计,最终确定经验更丰富的暴鸢指挥身后的大军,随时准备支援。

    “是的,太子。我接到太子的命令后就连夜整顿大军出发,在半路上遇见了暴将军一行,从他那里知道了昨日的战况。”

    “嗯,昨日跟秦军交战,虽然小胜一场,但暴露的问题实在颇多。我们大韩士卒的单兵作战能力实在远不如秦军啊!单兵弱也就弱,还可以靠战阵来弥补,但秦军的战阵配合却是天下无出其右者!这才是最让人头疼的地方。”

    “太子,不如让我们虎骑分出一小部分协助守城。这样,一旦发生昨日那样危险的事情,我们虎骑保证第一时间将秦军赶下去。”田虎得知了昨天野王城发生的危险一幕后,也很是后怕不已。既然虎骑装备精良,又多是老兵,守城未尝不可啊!

    太子然却是不这么想,当下拒绝说:“我大老远调你们过来可不是守城的。”

    仿佛想起了什么,太子然又补充说:“这样,田校尉,你长途跋涉也累了,赶紧组织士卒休息吧!野王随时需要你们的支援,当前你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休息,听见没有?”

    “诺!可是太子,我们虎骑还不累,我们请求出城。。。”

    田虎还想请战,自己手底下的士卒可是憋了一肚子火。秦军欺人太甚,今天一定要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没有可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田校尉,你想抗命不成?”

    田虎刚要辩解,太子然却是语气一转,说道:“你们,我自有大用。你们赶紧休息去吧。你们不累,战马难道还不累吗?听我的,休息大于一切。我没叫你们起来,天塌下来你们也别管。但我事先说明一点,别真用到你们的时候你们认怂,听见没有?”

    “诺!”田虎满脸喜色的应声而去。

    送走田虎,太子然又等了小半个时辰,秦军才缓缓列阵出营。

    似乎昨日的巨大伤亡刺激到了秦军,出人意料的,秦军没有像昨日那般强攻。而是兵分数路,大概一万骑兵出营直奔北方,剩下的有五万大军开始挖壕沟,建甬道。

    “难道秦军打算长期围困野王城?”所有的韩军开始纳闷。

    太子然也是一头雾水。眼瞅着赵、韩、魏三国联盟中最强大的赵军援军出发在即,最多不过十日便可抵达野王城,秦军难道想在野王城下和三十万联军主力决战?

    秦军既然不攻城,对韩军倒是一个好消息。韩军正好可以趁此修补损坏的守城器械,同时操练士卒,增加守军相互间的配合能力。

    太子然自是不会麻痹大意,生怕秦军欲擒故纵,突然攻城。因此整个野王城外松内紧,如果秦军想趁着韩军守城“松懈”过来占便宜,太子然不介意再给秦军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

    太子然也曾派出斥候探听秦军动向,试图找到秦军奇怪举动的原因。但秦军防守甚严,接连损失了上百斥候后,太子然便停止了这种没意义的举动。

    他相信,秦军的这种举措肯定是一个计谋。虽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但自己只要耐心等待,严密防守,不给秦军钻空子的机会,秦军自会白费功夫。

    上午的时光就在两军对峙中渡过了。

    到了未时,随着远方隐隐传来的哭声,秦军终于有了新的动作。

第二十三章 狠毒之计() 
韩军望着远方一阵纳闷。这里是战场,怎么会有哭泣声呢!

    随着双方距离的拉近,声音渐渐清晰可闻。是的,韩军没有听错。那确实是哭声,而且哭声中还夹杂着呵斥、鞭打声。

    在韩军的疑惑中,远方庞大的队伍终于进入了韩军的视野。韩军几乎在这一瞬间就怒了。

    没有人可以保持平静。因为眼前的一幕是如此血腥---数千秦军押着成千上万的韩国百姓朝着野王城进发,大概一万秦军骑兵押送着这群手无寸铁的百姓,其中大多数是老幼妇孺。

    哭声来自百姓,因为百姓行进的每一步都有秦军的鞭子落下。哪怕百姓的前进速度稍慢一些,秦军的拳头、长戈都会送上“热情的招呼”。

    有几个年轻的青壮试图保护身后的妇孺免受秦军的鞭打,这一举动仿佛激怒了秦军。两三个秦军直接拉出了热血的韩国青年,其中一个秦军挥舞着长枪打在青年膝盖上,在青年倒地之后,另一个秦军却是趁势一剑砍下了青年的头。仿佛是炫耀一般,秦军将头颅示众后扔向了野王城的方向。

    即使在秦军如此严酷的威逼之下,队伍里的老弱妇孺们哪赶得上大军的速度,所以不断有人倒下。这个时候秦军往往就是对倒地者一顿毒打,倘若及时站起来还好,站不起来的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毒打到死。

    试想,谁人能受得了自己的父老乡亲受此灾难?所以野王城头上顿时骂声一片。

    “天杀的秦狗,有本事冲老子来啊!欺负老百姓算什么?”

    “该死的秦狗,你们猪狗不如。老子不杀光你们,难消心头之恨。”

    “校尉,求您开开城门吧!老子要带人杀光这群畜生!”一个满脸热泪的什长跪着哀求。

    “爹!你们放我下去,我要去救我爹!”一个年轻人拼命试图挣脱袍泽的阻拦,意欲下去拯救自己的亲人。

    各种声音夹在一起,野王城头的场面开始有些失控。

    城下被秦军裹挟的韩国百姓有很多亲戚都在野王当兵。秦军的此举彻底惹怒了韩军。即使那些家人不在野王的士卒,也是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心有戚戚焉。

    一时之间,韩军忘记敌我双方的巨大差距,一心只想救出亲朋好友,更有情绪激动者想强开城门。校尉赶紧派人把这个紧急情况汇报给太子然,同时竭力稳定住军心。

    “什么?秦军裹挟了百姓前来攻城?”

    太子然听得消息后心下大惊。从古至今,驱赶百姓攻城者少之又少。记忆中后世里也有蒙古、后金能干出如此丧尽天良的事情。毕竟此举甚伤天和,为将者多有顾忌。没想到,秦军主将胡阳竟是不顾声誉,做出如此天怒人怨的事情。

    秦营中,主将胡阳正在听取手下的汇报。

    “将军,按照您的指示,此次骁骑营共捕获韩军百姓六千多人。末将特来请示如何处置这些百姓。”

    “给本将击鼓聚军,韩国百姓就编进前军,随同前军一起攻城吧!本将倒是很想看看,野王的守军会不会把剑劈向自己的百姓。!”

    王?默不作声,少有地没附和主将的看法。

    昨日,王?提出吸引韩军主力出城决战的计策后,胡阳也想到了一个自认为不错的妙计—驱赶百姓攻城。这样一来,攻城的时候韩军势必畏首畏尾,己方的伤亡会大大减少。

    王?却是当即婉言提出此举有伤胡阳的形象,胜了也有违天和。作为一个正统的军人,王?一直认为战争是男人的事情,女人和孩子就该走开。即使那些百姓,能做的无非就是运输粮饷。

    胡阳却是对王?的话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他要做的就是用野王城的累累白骨将大秦的声威重新铸写,立千古不世之功。

    至于副将担心此举会遭受天下的批判,那更简单解决,屠城。在攻下野王后,将野王屠杀地鸡犬不留后,哪里还会有人记得自己驱赶百姓攻城的事情。自己只不过是为了减少大秦的损失,屠杀平民百姓的是野王守军,是韩军,才不是他的秦军!

    王?对此无言相对,他知道自己说服不了固执的主将。因此,他能做的是以沉默来应答,表明自己的态度。

    胡阳的命令刚一下达,骁骑营的校尉顿时就愣住了。他下意识地望了下副将王?,似乎想求证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这样的命令是自己从军十几载没遇到过的。莫非,主将让自己捕获韩国百姓不是为了挖掘壕沟而是攻城?

    “嗯?你没听见本将的命令吗?还是想抗命不成?”

    看到手下如此的反应,胡阳冷哼一声。

    校尉豆大的冷汗立马冒了出来。“喏。末将不敢,末将马上安排此事。”

    太子然一方面速速派人通知田虎的虎骑集合,另一方面急急赶向城头稳定局势。

    “太子殿下来了。”有人眼尖一眼看到了太子然。

    “太子。”

    “太子。”

    无数人心怀敬意地下跪行礼。对于这个亲民爱民,甘与百姓共进退的太子,野王百姓由衷地爱戴。

    太子然直接来到城墙之上,望着远处缓缓集结的秦军攻城大队,大声说道:“诸位请起。我已知道大家的心意,城墙下被俘的是我们大韩的子民,是大家的的亲人,我是绝对不会置他们于不顾的。”

    “秦军如此灭绝人性,残暴至极。我想大家也知道,如果放任秦军攻城,城破之后,不止我们会死,我们的亲人也会死。你们愿意吗?”

    “不愿意!”回答太子然的是齐声的怒吼。

    “好,要的就是你们这句话。你们的任务就是守好城,你们的家人我自会派人去救援,但前提是你们安心各司其职。如果这个要救他爹,那个要救他娃,谁来守城,难道让我来守城?”太子然大声吼道。

    “相信我,相信你们的袍泽,我们是可以救出你们家人的。但你们大声告诉我,你们值得我们信任吗?在我们出城厮杀的时候,你们能保证野王城一直在我们手中吗?能不能?”

    “能!能!能!”韩军用尽全身力气回应。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不知是哪个大胆的士卒喊出了这个口号。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无数韩军叫嚣着。

    安抚了守军之心后,田虎刚好急急赶来。

    “太子,是不是该我们虎骑上场了?”

    “是!”

    太子然言简意赅,直接命令虎骑立刻准备出征。并特意叮嘱虎骑的首要目的是救出被俘百姓,切不可恋战。毕竟城外有数倍于虎骑的秦军。

    为了配合虎骑,自己也会做出一系列部署扰乱秦军。总之一句话,虎骑此次身负全城所托,只可胜不可败。

    本来满面喜色的田虎也是少有的露出严肃之色,大声应道:“太子放心,老田拼了这条命也不会负太子所托!”

    在秦军鼓点声中,秦军攻城部队集结完毕。惨烈的大战,一触即发。

第二十四章 出兵(上)() 
数千韩国百姓在秦军刀枪的威逼之下,扶老携幼,哭哭啼啼地往野王城而来。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惊悚,脚步也是踉踉跄跄。

    身后的上万秦国大军混在韩国百姓中,不时毒打行进缓慢的百姓。对于那些停滞不前,交头接耳者,秦军直接就是砍翻在地。场面惨绝人寰。

    望着越来越近的秦军,每个韩军弓箭手愤怒地握紧手中的弓箭,箭矢时刻瞄准城下的敌军。虽然有心杀贼,但又害怕误伤百姓,矛盾到了极点。

    望着城头的弓箭手,秦军却是威胁着韩国百姓喊叫起来。

    “不要杀我啊!我是城北王官庄的田老汉啊!前几日还给你们送军粮来!”

    “二狗娃!我是你爹啊!叫你们的兄弟千万别射箭!”

    “我们是韩国的百姓,不要误伤了好人啊!”

    野王城头负责指挥的校尉头皮一阵发麻,当即命令弓箭手退却,换上弩手。虽然弩箭装填不便,但准度大大高于弓箭。

    但秦军藏匿在百姓之中,偶有几个秦军中箭身亡,却是无关大局。在韩军的放任之下,秦军终于到了城墙之下。

    一个秦军五百主当下就是一喜,连忙驱赶百姓攻城。于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就被赶上了云梯,不时有过渡紧张或是体弱的百姓掉下云梯,摔成肉泥。好不容易有百姓成功登上城头,往往一屁股坐在城头,再没有力气站起来。

    “老伯,你快起来啊!城头危险。”

    一个韩军什长眼见登上城头的老伯只顾大口喘着粗气,动也不动,赶忙劝阻老人下去。

    “这群天杀的秦狗!我实在没力气了。不行了,老汉起不来了。”

    什长于心不忍,赶忙指挥手下把老汉架到城下。

    不时有韩国百姓登上城头,他们无一例外地倒地休息。面对两股战战的百姓,韩军也是一阵头大。为了救援侥幸活下来的百姓,城头一时人手不足。

    “来,小伙子。别像个老人一般气喘。拿出点韩国人的骨气来。”

    一个韩军伍长好心地去搀扶刚刚登上城头,正气喘吁吁的年轻人。

    哪料到,异变突生。这个年轻人从腰间拔出匕首,直刺向韩军伍长的心窝。毫无防备的韩军伍长顿时气绝身亡,至死也不明白为何这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的“韩国”青年会刺杀自己。

    “苏哥!”

    一名年轻的韩军双眼顿时就红了,提着长枪冲向“恩将仇报”的的“百姓”。“百姓”却是不慌不忙,拾起倒在自己脚下的韩军伍长的青铜剑,跟韩军游斗起来。

    想起老苏叔对自己的照顾,尤其是自己决定从军之后,特意安排自己进了他幼子的伍中。虽然不过十几日的相处,卫牙子却与这个如自己大哥一般的伍长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跟着他,卫牙子学会了很多实用的战斗技巧。可今天,这个大哥却死在了卑鄙的偷袭之下。

    想起自新郑出发以来的点点滴滴,卫牙子一心只想为自己的“大哥”报仇,要么杀死对方,要么被对方杀死。

    同样的一幕在城头上不时发生。

    秦军的精锐混杂在登城的百姓之中,趁着韩军忙于救治百姓的功夫,发起了偷袭。一时之间,韩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秦军将领对于人心的把握实在可怕到了极致。

    城头上的厮杀愈发激烈,韩军占有数量上的优势,却不得不分心于百姓;秦军数量虽少,却个个都是精锐,尤其是力有不及之时躲藏在韩国百姓身后。双方在狭窄的城头上爆发了有史以来最惨烈的搏斗。

    一向疲弱的韩军也许被秦军驱赶百姓的行为刺激到了,个个奋勇,不惜用以命换命的手段来解决不如秦军战斗力的问题。

    在这样的战场,不存在武力强就一定会活下去的事情。一个连斩五人的秦军转眼就被三把长戈刺穿身体,一个刚力敌三名秦军的韩军下一瞬间被弩箭射成了蜂窝。

    韩国百姓还在不断登城,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有的秦军明目张胆地全副武装地登城。

    “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