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剑纵横-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发道人哈哈笑道:“如果世人学仙修道,都只为了寻私觅恨,那这道术灵法,也忒煞了风骨!”说罢扶起天宝就坐一旁,对天宝说道:“前次见你,我便发觉你天资深厚,灵气逼人,不过我如今早已不是什么道人,虽说几十年前,我随师兄一起在我师尊的座下当过一阵的道士,无奈空有其名,并无其实!”天宝这才明白为何白发道人一直没有身着道袍的缘故。

    只听白发道人说:“老朽曾经发过誓愿,花甲之前,不收徒众,六十岁后,只收两个徒儿。如今已是六十有余,为了给本门留后,才勉强在我门下寻了两个,你那日见我那宗平孩儿,便是我门下的关门弟子。而且学道人还要具备法,财,侣,地四种条件,我观你暂且因缘不到,且又根骨非常,怕误了你的前程,所以此事从长计议吧!不过你可以在此处做个挂名弟子,他日若有机缘,我送你到我师兄的伏羲宫内,你看如何?”

    天宝欢喜的拜谢说:“多谢神仙爷爷!”白发道人慨然的说道:“都说世上真有神仙,便是连我也未尝遇到。我们修道之人,虽说与世俗相异,服丹炼剑,但毕竟也是凡胎**,终不能白日飞升,羽化成真!”皮横在一旁说道:“做神仙也就算了,要做个酒仙,便是甚好!”

    当晚天宝便留在清虚谷住了下来,夜里与阮笛一同睡在阁楼之上。天宝见阮笛那日与那排教的符冲动手,好不精彩,便与他说起谢经云与皮横二人用剑之事,又问当日阮笛怎么不出剑对付那符冲。阮笛惭愧的说道:“哪能与师兄们相提并论,我学艺时间甚少,而且气脉未通,便连那剑气,也是无从谈起,何况是飞剑伤人”。天宝好奇的问道:“为什么不见那骑狮的大哥在这里啊?那两只狮子是怎么回事呢?”

    阮笛笑道“那双狮乃我师尊的坐骑,我那师弟向来心高气傲,又不愿与世人为伍,便连我这师兄,他也是不屑一顾,真个是天赋异禀”。

    话说仙霞村被小明王屠戮之后,熊熊大火沿着屋顶的柴草,将一排排的村屋吞噬殆尽,使这几百年来平安居住在这里的村民顿时归所。

    韩山福与妹妹灵儿,先前去深山林中采药,因雨势未停,便在一处山洞中躲了起来。山福见雨渐渐的停了,带着妹妹踏着泥泞,回到自己的村庄。刚一走到村口,便见村民们呐喊着,在一处处的村屋中抢救自家的物品。两个孩童被这突如其来的场景吓呆了。

    山福随即抓住一个正在救火的村民问道:“我爹娘哪里去了?我爹娘呢?”便见那人痛哭流涕,指了指山福爹娘的尸身处,韩山福眼见爹娘死的凄惨,便不顾一切的冲到爹娘的身旁,猛然踩到脚下的泥泞,滑倒在地上,挣扎着爬到爹娘的身旁,大声的嚎哭起来。灵儿远远的站在原地,被眼前的一幕幕吓的不知所措,呆若木鸡。

    韩山福哭的久了,忽然气息微弱,抽噎着晕倒在爹娘的尸体旁,好心的村中民众将他抱起,领着灵儿,进了残余的村屋内。

    山福渐渐缓转过来,随即便扑在村中大叔的身上,继续哀嚎,灵儿也在一旁哭号起来。村民都为这失去双亲的兄妹心生悲悯,也默默的流起泪来。大伙不忍山福再见爹娘的惨状,便将他夫妻二人的尸身就地火化了。

    第二日,韩山福带着妹妹,背着爹娘的骨灰,来到云麓峰顶。韩山福便用手在松下一处刨了起来,直刨到指甲脱裂,双掌迸血,颤抖的将双亲的骨灰埋在挖出的坑洞内,灵儿在一边抽噎着。韩山福带妹妹在地上跪拜了爹娘,发誓说道:“爹,娘,你们放心,此生若不能得报这血海深仇,孩儿绝不再见你们!”说罢在地上磕了头,领着灵儿往山下去了

第六回 凌绝顶仙童参造化 泪亲仇托孤访名师

    张天宝寄住在清虚谷白发道人这里,虽说算不上门人,但总算也得了个记名弟子的头衔。平日里对仙家的向往,如今也是如愿以偿了。这日凌晨,天宝正睡的迷糊,忽闻院落中那风铃一阵清脆的响动,过了一会,便觉有人推他。天宝睁眼一看,原来是阮笛在他身旁,几时进的房间,自己却是全然不知。只听阮笛对他说道:“赶快起来,师尊要传我们道法了!”

    天宝是农家孩童,早起是平常的事情,抬头向外望去,天空灰蒙蒙地,并无半点曙光。虽说不能懒床,但也浑身不自在,只好无精打采地跟了阮笛去了院中。

    只见那童儿早已备好洗漱的物品,白发道人和那个秃发少年宗平已是神清气爽的站在院落中等候,天宝顿时感到羞愧难当,忙着洗漱完了,便乖乖的站在一旁。

    白发道人看不见那皮道人,便问童儿,那童儿说道:“皮师兄昨日下山买酒,一夜未归。”

    白发道人叹了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便对三人说道:“你们几个入得我玄乙门来,也便是因缘所及,世间的造化。阮儿平儿入门多时,对门规法事早已知晓,老道说的话,天宝孩儿若是有什么不懂,可存疑或询问”。天宝恭敬的答道:“弟子知道了”。

    只听白发道人接着说道:“入我门宗,学我法道,必先了知本门的渊源绳墨,”天宝开口问道:“什么是绳墨啊?”阮笛在一旁答:“就是本门的规矩与律仪,学道之前,得法之后,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的!”

    白发道人点头微笑,算作回答。接着又说:“玄乙壇门最初,乃我师祖紫云真人一手创立。真人收有二徒,便是我师尊与我那师叔。我师尊得我师祖衣钵,便秉承了本门正宗的道法玄机;而我那师叔心量狭窄,一气之下,亦手创“离天宗”,从此两人分道扬镳,各行其事。所以当今之世,这两大门宗,溯本穷源,皆出于我师祖这宗门一支。”

    白发道人举目望了望天色,踱步说道:“玄乙一门,自我师尊接得衣钵后,顺天行道,施法济人,使得我门庭彰显,道法光耀。自我师尊仙逝之后,我师兄夏侯商得其衣钵,辟建忉利山伏羲宫,门下奇才济济,多是神丰秀骨,天资绝利!他日机缘成熟,便去见见你们那些师兄,只其中一个,便够你们学修的几十年了!”

    阮笛好奇的问道:“那谢师兄与皮师兄怎地却如此不济?”

    白发道人说道:“你皮横师兄,因恋慕他那早有家室的师姐,便终日相思难去,耿耿于怀。于是就拿你师伯火麟殿中的那些药酒,浇愁解忧!孰料日久成瘾,你师伯又脾气极大,一怒之下便把他赶下山来,他又别无去处,知道我这师叔最喜多管闲事,就暂且到咱们这里来了!所以切记,学道之人最忌的就是耽酒恋色。你们若他日也学那皮横之事,我也将你们一一逐出山门!”三人齐声答道:“弟子记下了!”天宝想起那天宗平对他说的那番话,便瞄了他一眼,宗平似有所觉,但也装作不知,继续听师傅教解。

    白发道人接着说道:“你那经云师兄,倒是最有仙侠气骨,但他为人不羁,所学道法亦是尚浅,对宗法门规又最是痛恨,不能偏安习道,索性便整日仗着自己那身微弱本领行侠仗义。几月前这玲珑山中出了一条巨蟒害人,你那皮师兄又连日下山未归。若我出手斩除,便失了我的身份,于是将你谢师兄叫到此处来降那孽畜,后来的事你们都知道了。”

    但见天岚晓色,日光充盈,白发道人便对三人说:“我们趁晨露初晓,便到游龙峰顶采纳吐新,锤炼筋骨”。说罢引着三人出了院门,往那绝顶山峰上行了过去。

    只见那白发道人飘飘若仙,闲庭信步,三人在后面无论怎样加快脚步,也越他不能。阮笛因入门习道多年,走起这崎岖的山涧道路来,似也不算吃力;宗平是近年来才拜得玄乙门下,行的多时,也是气喘吁吁,体乏心惫。只苦了那天宝,直累的大汗淋漓,神飞魄散,才终于登到玲珑山的最顶峰。

    天宝定下心来,顿觉胸中舒畅,噫气消弭。只见这游龙峰顶,云霞四起,霓光万丈,天边似有彩云时常飘过。又有白鸟鸣歌,猿啼鹿迹,真个是仙家修炼的天然居所。比那仙霞山的云麓峰,不知气魄了多少。

    白发道人席地而坐,三个孩子也随即坐了下来。只见白发道人双腿盘踞,手伫丹田,悠悠的说道:“道法修习,首要便是呼吸吐纳,这周天气脉若不能运行畅通,凭你是仙佛转世,灵器无双,也是惘然!”

    天宝坐在阮笛的身边,小声的问他:“学师傅这样坐着,是不是以后就能像谢大哥那样厉害了?”

    白发道人耳根极灵,没等阮笛回答,便合着双目,悠然说道:“修学道法,最忌心烦气躁,攀缘捷径,先要根基稳固,才能渐行渐进,其一便是吐纳周天,延筋练骨;其二,降龙伏虎,役鬼驱魔;其三,呼风唤雨,移山倒海;其四,奇门遁甲,诸般变化;其五,飞剑锄奸,吐气殪敌;其六驾云御风,烧练丹鼎;其七养性修心,脱胎换骨。这每一法都要以气导引,便终能随心御使,玄妙无方!”。天宝“哦——”了一声,便不再言语,也静静的随师傅与师兄们打起坐来。

    开始坐时,不觉有异,哪知半炷香的时间,便感心烦意燥,腿痛难当,呼吸也急促了起来,浑身似有几万只爬虫在四处乱行。只听白发道人在一旁轻声的告诫:“若感异样,便正心诚意,此是气脉在体内游走之故,凡人身粗气浊,周天时难免苦痛难当,无妨!”天宝听闻,心下立即潜隐了起来,除了双腿的酸麻,体内也不似刚才那般痒痛了。

    过了有一炷香时,渐感呼吸匀弱,似有似无,出入时丹田中略感微热,体内有种说不出的畅快。正飘飘然时,只听那白发道人缓缓站起,说道:“今日便吐纳到此,明日再来此地修习!”天宝刚有了些滋味,一听此言,顿感无趣。无奈,便随着道人与两个师兄下山去了。

    韩山福与妹妹拜别了父母的尸骨之后,领着妹妹便下了仙霞山。路过仙霞镇时,见那仙霞客栈正举办着丧事,客栈门口摆放着白幡与供桌,老板娘与那孩儿荣喜正披麻戴孝,对前来祭拜的客人痛哭流涕。山福不由得悲从中来,快步领着妹妹往镇外走去。

    仙霞镇外,便是广阔的浔阳江水。韩山福的姑母便是江渡旁的渔户人家,夫妻二人没有子嗣,膝下只有一个女儿,比和山福一般年龄。韩山福带着妹妹找到了姑母的住处,姑母一见是侄儿来了,心中又说不出的欢喜。

    山福与灵儿痛哭着把家中所受的灾厄向姑母述说。他姑母听罢,也默默的流下眼泪来,对山福说道:“昨日我便听下山的人说村上受了火灾,正为你们担心,谁又能料想,我那兄弟弟媳竟如此命薄!”

    山福说道:“孩儿此番不是前来投奔,只因家仇未报,侄儿又无力抚养灵儿,只能把灵儿寄托在姑母这里!等侄儿将来报得大仇,祭慰爹娘的在天之灵后,再把灵儿接到身边!”

    这时山福的姑父渔猎回家,闻听如此噩耗,也是连连的叹息。他姑父原来也是农家人,生性甚是憨厚善良,家中之事也都是媳妇做主,灵儿寄养在此,虽说多了口人吃饭,但也并无大碍,而且女儿身边又有了姐妹,自然不会反对。

    山福姑母流着泪对山福说道:“你又怎能报得此仇,那官府的恶人人多势众,而且你小小年纪,独自出行,怎生糊口!不如安稳的在姑母这里,报仇之事,等你长大以后,我便不拦你!”

    韩山福正色的说道:“侄儿心意已决,姑母不必为侄儿挂念,我堂堂的男儿之躯,若一天不报得此仇,在人世便苟活无益!”

    他姑母说:“你又到何处去学那报仇的本领?”

    山福道:“侄儿自有去处,请姑母不必惦念孩儿!”他姑母便做好了饭菜,留山福在家中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山福背着姑母准备的行李盘缠,拜别了姑母,随着姑父一起渡江去了。

    临行时灵儿懵懂的问道:“哥哥要到什么地方去啊?”山福强忍泪水说道:“灵儿乖,好好的听姑姑的话,哥哥随姑父出去办些事情,一会便回来!”说罢回过身去,悄然擦干脸上的泪水,头也不回的走了。

    韩山福站在船舷处,但见滔滔浪尾,苍茫起伏,水天相接,一望无边。回首向仙霞山上望去,远山朦胧,春和景明,自己的心中又是如此的悲凉惨戚。便向着那云麓峰顶方向拜了几拜,回身钻进船坞中,独自悲戚。

第八回 白鹤楼头冤家路窄 火麟殿里同门反目

    师兄几个兴致勃勃的来到那州府的集市上,张无诤(天宝)自幼生在山里,哪曾见过如此热闹的街景,便是那仙霞镇也差的远了。几个人在集市上逛了半晌,用白发道人给的盘缠买了些拜见师伯的礼品,一行人便往那山郊中走去。远远看见一处石崖,崖下立有一碑,上书“伏羲宫”三个篆字。只见那宫宇坐落在云霭处甚是气派,山路上不停的有游人与道人来往,见这一干师徒,都略感奇特,又见白发道人所骑的狮子,更是惊惧非常,纷纷往路旁躲了过去。

    无诤便问师傅:“我师伯的清修之地,怎会如此豪气?”

    阮笛在一旁抢着回答:“师伯不仅仅是当世中得道的剑侠,而且在道教门庭中,也是显赫非常的。因为师尊生性淡薄,不似师伯那样喜好名利,所以咱们清虚谷才这般清静了。”

    白发道人摇头说道:“阮儿这马屁拍的虽说让人舒服,但为师却也受之不恭。我生性却是淡薄名利,但却没有你师伯那般通天彻地的本领,所以门下冷清,也是理所当然!”

    师徒几人来到那庙宇门前,没有通报便往观内走去。只见这宫宇异常的宽广,层层的殿所把无诤看的是目不暇接。正中有一大殿,殿上悬一金色大匾,上写“伏羲宫”,两处槛柱亦贴一副联句,与那清虚谷中又有不同,无诤走上前来,大声读道:“等观三味龙游八表此方真教体,法雨经云万象朝宗尘海啸天音。”字体遒劲刚正,笔锋犀利狂狷,似有道之人手书。白发道人便对弟子们说:“这联句乃你师伯亲手书写,得道之人,触类旁通,连这句上的字也是道气外泄。”无诤但见香幢座座,宝宇重叠,仿佛真个来到那琼池之上,瑶台驾前。

    白发道人与徒众们在正殿拜了三清祖师与师尊圣像,正欲前往那火麟殿处行去,忽见路上走来一个小童,年纪似与宗平这般大小。那小童以为是游客,便翻着怪眼吆喝道:“哎哎哎!要是捐香火钱,只管往正殿和偏殿去,这后殿乃是修道人的住处,不便迎客!”

    白发道人见此童儿陌生,心想可能是新来不久的道童,便客气的说道:“还劳烦仙童前往夏侯真人处通禀一声,就说故人苏年生前来拜谒,不知真人可好!?”

    那道童听罢,便不屑的喝道:“我家师祖乃当世之神仙,凡尘的菩萨,岂是你等如此龌龊之人想见便见的?”说罢便拦在路中间,不让众人前往。

    宗平与阮笛不禁气恼,心想你是哪里来的杂毛小子,居然敢与我师尊面前冷嘲热讽,正要上前与那道童理论。白发道人苏年生不愧为一代宗师,受了这般奚落,也不动怒。只见他挥了挥手,意思不必与此人计较,正欲说明身份与来历,只见殿旁汉白玉阶前走来一人,行到众人面前,将那个道童呵斥了一番。那道童闻听是师叔祖法驾来到,吓的面无血色,转眼便跑的无影无踪。

    苏年生呵呵大笑,对那人说道:“慕容贤侄,别来无恙否!?”

    只见那人白衣袭袭,玉树临风,潇洒倜傥,生的甚是俊雅。见苏年生与他开口问好,便慌忙深施一礼,神色间满是恭敬,对苏年生笑着说道:“怎敢烦劳师叔问安,不知师叔驾临,请恕侄儿接驾来迟!”宗平生来就见不得这些衣冠楚楚之人,对这躬身施礼的白衣男子撇了撇嘴。无诤却见他生的潇洒,宛似那画卷中人,心底不由暗自叫起好来。

    苏年生问道:“你师尊向来可好?”白衣男子说道:“我师尊近来与往日一样,现在便在那火麟殿中,烦劳师叔与我到内殿里见他!”说着引了苏年生一干弟子,向那火麟殿走去。

    行了多时,无诤才觉得这后殿比前殿似乎还要宽广许多。弟子们一路走来,见后殿的广场中有不少排成方阵的道人在操演习剑。一个青年汉子正在巡视这些道人,无诤望那人身后背影异常的熟悉,等走到进前,才发觉是谢经云。谢经云见是师叔与无诤他们来了,便叫那些道人散去,欢喜的与师弟们打起招呼。因为谢经云经常去拜访白发道人,他为人又磊落豪气,与门下的师弟们相处的都比较融洽,有时候甚至觉得对师叔门下的这些师弟的偏爱,远远超于自己同门的师兄们。众人来到那火麟殿前,那白衣男子正要推门禀告,只见苏年生摆了摆手,示意弟子们莫要扰了师兄的清修,便独自一人往殿内去了。

    只见那火麟殿里烛火通明,香气氤袅。苏年生上次来时,已经是多年前的事情了,还记得那时带着阮笛与宗平,在此驻留了一个多月。转眼间已是物是人非,心中不由得感叹。顺着大殿往前,几次迂回,便见他师兄所在的内殿,怕扰了师兄小憩,便不忍推门而入。忽听的内殿中几人在吵嚷着什么,便站在门口仔细的听了起来。

    只听其中一个柔美的声音说道:“这次皮师兄被对头捋了去,也不知要吃多少苦头,我见他被人剃了顶心发,身上粘了那解遁符,便是想逃也逃不走了!”

    其中一个声音刚猛的男子说道:“都是那厮酒瘾复发,才被敌人束手就擒,像这等辱我师门之徒,随他们杀了也罢!”

    又听旁边一位男子说道:“大家不要各说各的话,皮师弟虽说不济,但毕竟是我们同门手足,心慈师姐,你们把情况仔细的说与师尊,好让师尊他老人家拿注意。”说着似退在一旁,不再做声。

    只听那个叫心慈的女子说道:“我与秦师弟出游月余,想必师尊也都知晓,此次前往眉山除那恶怪,着实费了我二人一番苦功!那日正午,我与秦师弟行至锦屏山,便去那白鹤楼中歇息。秦师弟与我正坐在阁台前说话,忽闻江心湖面一阵噪响,便往那湖中眺望。只见湖面上缓缓驶来一叶扁舟,旁边那一艘艘客船便随着水中那些漩涡打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