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火药、指南针、造纸、枪炮、军事革变、蒸汽机、铁甲舰等一系列科学的产物俱都是从东向西传播,中华国是文明的摇篮,是科学的母国,在这个时代是公认的最强大帝国。
得到中华国邦交后的帕尔拉国很快就与周边其他王国达成外交关系,开始对原伽色尼王国地区内的资本家和地主实行清算,剥夺财富收为公有,并且模仿中华国开展经济建设。
帕尔拉王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这种与资本冲突的政治形态存活了下来,西边是***文明,东边是强大的中华帝国,南面是依旧处于奴隶和封建混乱统治状态下的林立小国。
一晃几年过去,夏洛克。尼金这位出生于法兰克王国乡野的小伙已是儿子都能打酱油了,他在云贵行省与越南王国的贸易开展的还算顺利。建筑材料厂虽然没有赚个盆满钵满,但也算是在行业里站稳了脚跟。
这得感谢西南商会源源不断的订单需求,以及越南王国与中华国的一揽子经济援助计划的实施。
最近地中海那边闹的很是不太平,波门达运河的开通将两片大陆的海商航程缩短了将近一半,后果就是东亚商品对西亚和欧陆各国的经济入侵加剧,贸易逆差严重损害了欧陆各国的经济发展。
社会上一旦失业人口过多,底层百信被工业化的商品所逼迫的没法立足安生,除了捣乱和闹事就没有其他活路了。
法兰克王国闹了一阵子的同进主义运动,虽然最终被军队给镇压了下去,但也给王国贵族和资本家以及领主们提了醒,再不改革,来自底层的人们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尤其是凯萨姆斯号战列舰上的全体海军官兵因为欠饷问题而哗变,直接把战舰开到了老冤家英格兰王国的威穆森港里,搞得法兰克人很是没面子。
夏洛克因为对远在法兰克王国的几位表兄弟和朋友汇款而导致被内密局人员调查,这样的事比比皆是,远在东亚、中亚打拼的法兰克商人为数不少,他们对母国的汇款都会受到数额限制。
夏洛克对此很不满,但也无可奈何,谁叫母国抱了美国的大腿,又处处惹事,周边国家没一个好相与的。
最近中华国组建维和新军,已经把一个师团开赴了英格兰来帮助他们抵抗来自美国和爱尔兰人的威胁,包裹在意大利联邦也驻军一个海军陆战旅。
连通以色列和马达行省的军队,中华国海外驻军已经是增涨到了八万余人,这是一支只要集聚在一起,就随时可以通过海陆两地灭到欧陆任何一国的强大武装力量。
与之针锋相对的则是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将陆军和海军调派了一部分驻防到了爱尔兰和法兰克,以及埃及。
这些都是公开的事情,报纸上可以找到。
夏洛克有一种全世界都要打起来的错觉,只感觉华夏民族似乎是在把主战场从东亚引向西亚和欧陆,每一次的地区动乱带来的都是军火大卖的战争红利。
大概是嫌赚的少,华夏民族是要亲自下手不成?
他只是一个商人,关心这些事不代表自己要去参合这些事,他可不敢向报纸上那些记者针对某些事大书特书,欧陆一些屁事都能写的天花乱坠博眼球,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
他与哥哥普尔森相距万里,但是却保持着每半年一封书信的往来联系,都是贸易货船携带的途径。双方就一些世界变化,什么商品好卖,最近又面世了什么新技术交流,顺便提及母亲和母国法兰克的一些“趣事”。
例如夏洛克的心态,也是这个时代欧陆和西亚商人移民中华国和美国后的普遍想法,他们一方面安于现状努力打拼,一方面怀念自己的母国。或许只要几代人之后,他们的根才会在脚下扎深。
他的儿子刘光盛。尼金就对他老爹天天讲述法兰克乡村乐趣感觉非常的无聊,这个从小养尊处优衣食无忧的孩子很难理解父辈创业打拼的艰辛和对母国的复杂情感。
刘光盛也讨厌自己的尼金姓氏,好在中华国法律只规定了汉人百家姓,一些外来姓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他虽然是金发黄毛,但与他老爹和大伯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第689章 机动部队()
刘光盛生在香江市,长在贵云省,小学是在贵云,中学却是在香江市的学校读的。
他以优异的毕业成绩获得了中学文凭后,选择了继续去高中学习,并且他还打算进入大学深造,学习那些能改变世界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
学习世界前沿的科学知识,对刘光盛这样生在中华长在中华的洋孩子来说,几乎是梦想。因为他们比黑发黑眼的孩子们在通往大学殿堂的道路上多了一道门槛,对于身份和思想的审查制度。
这并不是什么秘密,而是公开的措施,洋二代、洋三代都会遭遇到这种“种族”性质的盘查,以证明他们的清白。
这都得归结于近些年越来越让人恼火的间谍案层出不穷地发生,中华国内密局对此的应对方案五花八门,民众对此十分反感。
所以,移民的数量在政策下一缩再缩,洋人越来越难通过资本移民到中华国。同样,美国也是如此。
中华建国八十周年纪念日,普国欢庆,借着地中海阅舰式的舞台背景,东亚也举办了盛大的阅兵式,内燃机铁甲车机动部队第一次出现在世人的眼前。
雄迈的英姿,钢铁的车队,雄赳赳气昂昂踏过皇城和国会大夏前,街道两边的中华国民为之傲娇而震叹,各国大使神色肃穆。
在他们国内大型蒸汽机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华国已是悄无声息地开始了内燃机车现代化的军事建设,民建方面都进入了电力化时代。
一些从宋国长寿至今的老人都以为自己活在梦幻中,小时后的木牛铁马故事却在如今成为了现实,可他们的元武陛下已是逝世长辞快二十年了。
“爷爷,您看到了吗?这就是你小时候对我说过的机动部队,如今它已在孩儿的手中出现。”张康这位安康皇帝虽然脱离了政权核心,但作为中华国精神象征却时常出现在世人眼中,他也是军部和内阁维持和平的关键人物。
这次军部主导的八十周年国庆阅兵,首次把机动部队拉出来亮相也是承担了很大的压力,被内阁和国会那帮白衬衫吵的耳朵长出老茧子。
技术封锁,都封锁了八十年了,也不知这帮书生到底在怕个什么。美国也在发展机动部队,内密局早已获悉了情报,现在不示威一下,风头岂不被美国那帮叛国佬抢去了?
这些年,随着美国人口的增涨,他们就近地对大西洋上的爱尔兰包括英格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是英格兰,居然暗中跟美国捣鼓一些见不得人的军事合作,试图把欧陆以西化为美国势力范围,把整个大西洋纳入美洲版图。
而中华国不得不警告一番,以重开对法兰克王国的经济扶持为手段,威胁英格兰王国的见异思迁。但意大利联邦的成立,却是让中华国在欧陆局势中颇为尴尬,尤其是对待法兰克王国态度。
张海按照爷爷的秘本划分了世界,却没想自己的大伯打破了爷爷的设定,将美国从帝制改为民主总统制,这三十年以来美国的发展没有出乎预料之外,但政治手段确在国际上玩的不亦乐乎。
那群从本土脱胎换骨出去的移民们现在是真拿自己当美国人而非中华国,他们甚至还在鼓噪中华国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制度,天竺北大路帕尔拉国的成立其中不无美国的推波助澜。
帕尔拉国自成立起就备受各国关注,因为其打到资本家的举动让周边各国警戒十分,但是其充分调动起了底层贫苦百姓的劳动积极性,致力于集体主义生产,进行工农业改革。
那片土地本就肥沃,气候适宜,在第五年帕尔拉国就宣布解决了一千四百万人的口食问题,然后从美国引进蒸汽机技术发展基础工业。
并且,同进主义思想也在向北方的东、西喀喇汗国和南边的诸多蕃邦小国蔓延,就连西边的塞尔柱王国时不时会爆发农民起义。
这个主义似乎是要把整个中亚给统治起来,形成对西亚和东亚的政治形态对立,谁也不能忽视未来在中亚这片土地上是否会出现一个人口超过五千万的大国。
然而让西方国度失望的是,紧邻的文明资本国家中华国居然对此袖手旁观,甚至还是第一个与他们缔结邦交的国家,难道就不怕养虎为患?
这时代,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哪个国家拥有千百万计的人口就注定会在时代浪潮中腾飞起来。
短短的五年时间,帕尔拉国的发展让所有国家咋舌不已,就连安康皇帝也不禁怀疑起爷爷在秘本中提及的世界格局是否正确。一旦让这种思想主义风潮席卷到欧洲那边,中亚、西亚、欧陆联合起来,对中华绝对是心腹大患。
不过,只要南天竺大陆还处于邦国林立的状态,中华国就是安枕无忧的。再者,其本身就具备超强的军事动员能力,一旦战事需要,随便拉个上千万的军队不是太难的事情。
要说来自海上的威胁,那更是不用担心的。马达行省、西华行省、孟加行省、马六甲督府(唯一一个仅存的督府)都是西边充当屏障的武装岛屿,没有压倒性的海军战力想围攻这些岛屿无异于梦想天开。
除非,除非美国也参与了对中华国围殴的行列,但这种事在张康看来是不可能的。除非是美国的华人种族被白皮混血种族给倾覆,然后这种事比起军事战争更不可思议。
现在全世界都在学汉语,不会汉语怎么进行国际贸易?为了方便洋人们学习,中华国早些年就出版了汉文教科书,用历史故事的方式把中华民族文化推行到全世界。
就光英格兰王国,在去年的统计中,教授汉语课程的学校就超过了三百七十多所,占其全国中小学的百分之十三。
不光是教育,国际上现在认可的通行货币就是中华国在十二世纪末发行的金银兑换券……一种外表塑料内里纸张的纸币,目前还没有出现仿造品。
中华币的流通在东亚、中亚和部分西亚以及欧陆国家,但美国却是针锋相对地发型了美币,争抢对世界的经济控制权。
第690章 英爱战争()
公元1208年,塞尔柱王国因为巴布尔社党的煽动百姓行为,逮住了其社团的骨干成员并处以火刑。
而紧邻的帕尔拉国谴责这一破坏人权和自由的行为,屯兵十万于边界,要求塞尔柱王国释放被捕的社员以及做出赔偿。
这时代的塞尔柱王朝早在三十年前被花剌子模王朝军队击败后就一蹶不振,国内经济颓废,民生疾苦,别说职业军了,就连王国护卫队都是东拼西凑起来的。
其国自苏丹贾古尔死后就变成了诸子纷争的武装混乱局面,就连从前被压迫的巴格达哈里发阿里。穆克塔菲在巴格达围城战中击败了控制哈马丹等地的塞尔柱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从此阿拔斯王朝开始摆脱塞尔柱人的控制,取得一定独立性。
这个王朝早已风雨飘摇,但受到中华国在中东的影像,因此一直维持着半死不活的状态。此次针对巴布尔社党的动手,也是因为王国被这种主义运动搞得无以为继才下了毒手。
但他显然低估了帕尔拉国的决心,也忽视了花剌子模对塞尔柱王朝领土的野望,在巴布伦多一战中,皇家卫队七万余人被帕尔拉国的“麦子军”……因旗帜为麦穗而命名……击败后,又被花剌子模趁虚而入,王室成员被杀的七零八落,于是乌古斯人控制阿拔斯王朝的历史从此告终。
帕尔拉国和花剌子模王朝趁机吞并了塞尔柱王朝偌大的国土,前者将领土延伸到紧邻黑衣大食的马克兰,后者把军队开到了西喀喇汗国的境内。
塞尔柱王朝的覆灭让得黑衣大食和东西喀喇汗国坐立不安,就连军事力量强大的花剌子模王国也在警戒着帕尔拉国的扩张。
而此时的大西洋海域上,英格兰与爱尔兰的民族矛盾也似乎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爱尔兰被美国扶持了这么多年,早已想夺回被英格兰霸占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温特格温城连同附近将近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平坦土地。
同时期对比,爱尔兰王国人口两百七十多万,而英格兰则有接近六百万人口,军队数量相差了一倍多。但打仗不光得数量够多,军事素养和军备同样重要,两国因为温特格温城的矛盾摩拳擦掌多年,偶有交火伤亡之事。
当中亚的帕尔拉国将手往西伸过去之时,中华国忙于应付同进主义运动在中东以及小亚细亚周边的传播,爱尔兰和英格兰因为士兵失踪事件终于是闹了起来,温特格温城陷入爱尔兰陆军火炮的洗礼之下。
钟子才作为中校参谋在英格兰把手的温特格温城中作军事监察员,这些年英格兰的军事体制都是搬抄之中华国,但唯独军装非得弄得不伦不类,好像不是打仗而是去集体节日庆典一般。
尤其是那高耸的黑羊毛毡帽,让人啼笑皆非,但英格兰人却认为这是荣誉和勇气的象征,是为王而战,坚决不肯学中华国那样穿一身土黄灰绿。
由于化学火药的机密还未流传,现在欧陆主流的枪械都是燧发和米尼弹,前膛枪居多,后膛枪只装备皇室卫队。
按照步兵操典作战,在双方炮火交战了四十余分钟后,爱尔兰王国的步兵开始跃出战壕向着温特格温城下进发。
而英格兰士兵则居高临下防守,城池外还建有一个个碉堡形式的障碍步兵所用来狙击,这给爱尔兰士兵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于是战争又恢复到火炮洗礼的阶段,直到城外东门的堡垒被一个个拔掉。
“要是有一支机动部队从侧翼突然杀出来,这群爱尔兰土包子大概会被打的找不到回家的路。”钟子才面色严肃,心里却对这场城池攻防战不甚为意。
他出生于军旅世家,祖爷爷是中华国建国时第一任银务署署长,而爷爷是炮兵出身做到少将职位的钟涛。自钟涛后,这一脉的孩子都是就读于军校参军,三代下来,已是成为军旅之家。
钟子才没打过什么大仗,在非洲剿灭过袭击马达行省吉布港的非洲部落,也曾率领一个营团占压过在西兰列岛上武装起义的同进主义运动。眼前这场战争虽然战法落后,但规模还是不小的,双方加一起有约莫六万人,是近几十年来除了十字军东征和帕尔拉国的战争外最大的战役了。
这次能挤上军事参观团,也算是家族动用了不少人脉的关系。
只可惜这群洋土包子学战术没学到精髓,打仗如同儿戏一般,爱尔兰先锋军连百分之十的伤亡都承受不住,几波进攻被英格兰守城军被打退回去,丢下一地五颜六色服饰的尸体。
钟子才将日间所发生的战斗情况如实地记录在本子上,这些记录都是要带回国进行分析和存储的史料,从双方战斗状态来看,军事水平差了中华国至少二代。
看样子,美国政府也没有把最新式的武器和战术教授给爱尔兰人。
但美国的手段显然不止爱尔兰王国一个,英格兰在早年扩张中的领土不少是跟法兰克大陆接壤的,但法兰克王国一直认为这些土地是属于法兰克而非英格兰。
尤其是英格兰在十二世纪的金雀花王朝以法王亲属的关系,占有大量土地,这些表兄弟之间的利益牵扯到法兰克王国在如今的领土扩张和集权运动时,已成为了军事爆发的导火索。
法兰克王国海军舰队在英格兰南部海域游弋,给英格兰人莫大的压力,尤其是布列塔尼边境上的法兰克军队每日挑衅,比斯开湾上战云密布。
好在意大利联邦趁着法兰克在北方对英格兰发难,在背后训练军队积极备战,大有越过比利牛斯山脉从背后插刀子的嫌疑。
法兰克王国东北面的神圣罗马帝国也不安分,陈兵边界,与英格兰暗中通气以作牵制,八千余王室卫队开赴瓦伦西尼地区进行军事演习。
法兰克人的扩张之心自东征战争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中华国对其手段就是遏制,必须要让英格兰人在法国大陆上留下一块土地以传承民族矛盾。
至于意大利联邦,和以色列王国则是扼守地中海的打手。
第691章 艺术战争()
自从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带来的财富让以色列和中华国视若禁脔,任何国家在运河归属权的谈判上都注定不会有好结果。
尤其是,阿拉伯帝国的埃及……绿衣大食国。
矛盾不是一两天三五年的积累,而是从犹太夏国建国起就种下了种子,当初绿衣大食和中华国好到蜜里调油,终究因为后者扶持犹太人而分道扬镳。
当然,中华国也从未把黑衣大食和绿衣大食国当做对手,当初关系好,只不过是利益索取罢了。
***文明对于人权太过狭隘这点就与中华国的道教文明有本质上的不同,也与国家体制有根本性区别,相比同进思想主义,前者更为不融合。
所以当帕尔拉国向西扩张的时候,中华国并未给与有力的遏制,而是放任不管,任由黑衣大食联合花剌子模国抵御帕尔拉势力的入侵。
但其落后的体制和贫穷的土壤注定了这片土地经受不住同进主义运动的颠覆,当底层百姓被煽动着拿起武器反抗贵族和地主的时候,中东战火烧的比欧陆还要旺盛。
钟子才站在城楼上往远处眺望,他有点无语凝噎,这欧洲人打仗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此,居然在休战之余搞起了音乐。两个敌对阵营一个在城墙上,一个在城墙下各自弄了一队乐队在吹啦弹唱,尽显民族风情。
“开眼了吧,长见识了吧?”中华国就英格兰驻军特战军官团上校团长高大伟,笑道:“头一回看到这两边互相擂鼓唱歌的时,我人都是傻了的。虽然看上去有点愚蠢,但音乐过后,这群士兵会更卖力的拼命,就像打了鸡血。”
“这是为何?”
“这是他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为士兵大多是小地主和贵族出身,所以打仗不能像泥腿子那般没有艺术感,得绅士。欧洲除了东罗马那般亡命徒,其他国家都是这般战法。”
“法兰克也是?”
“是。”高大伟道:“欧洲战事打起来就像梅子雨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