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林躺倒俩女人中间,左拥右抱地笑道:“这光阴看似慢,却是眨眼间匆匆而过。朕还记得开封府外的鸳鸯桥呢。”
年岁已是二十四岁的苗儿姑娘从偏房出来,闻言不禁笑道:“嘻嘻,奴婢也记得,当年姐姐可是日日夜夜都欢喜皇上来看她。”
“就你这丫头多嘴。”李师师笑骂一句。
张林伸手握住苗儿姑娘擦拭自己的柔夷,眼神坏笑着咪起来,苗儿姑娘瞬间领会了意思,眉目含情。
“苗儿你也老大不小了,朕该给你寻个好人家了。”
苗儿倏地抬起头,嘟嘴道:“皇上,奴婢不想离开姐姐们和您,只想留在宫里伺候。”
“傻丫头,皇上是为你好呢,出宫寻个好人家安心过日子,得空儿再回宫看我们就是。”
“奴婢就愿意老死在宫中,一辈子这样伺候皇上和姐姐。”苗儿委屈地低下头。
张林也是有些无奈,皇宫里各个嫔妃身边的丫鬟鲜有愿意出宫的,明知落不得什么名分也心甘情愿留下来。
他摸摸苗儿的脑瓜子,心神一时有些恍惚。
张林已是在大朝会上明确提出不再纳妃,现有的十八个妃子无一不是绝色子女,已是够陪他渡过余生了。
清晨,春雨绵绵。
元武八年,去岁是灾年,今岁却是瑞雪兆丰年。各地风调雨顺,看来粮仓又得扩建了。
如今朝廷有内阁打理,各项事情已是安排妥当,张林也有充足的休闲时间,偶尔懒个床。
但今日不能懒床,他得去港口迎接远洋航行了四年才归来的秘密船队,一大早他就从杭州郡出发前往舟山海军基地,然后下榻在海军港等候。
不断地有快船往返,通报着远洋船队正式达到的时间点。
张林有点迫不及待,甚至望眼欲穿,这支当初由二十艘千吨级海船组成的美洲探险船队按照计划本该两年就回返,却不知是何缘故拖了一倍时间。
有他的地图指示,居然比麦哲伦的小破船还耽误了好久,实在是想不通。
他在舟山海军港纡尊降贵,等了整整两天,才终于看到数十艘帆影在海平线上出现,心情不由得激动起来。
他们有到达美洲没有?有带回来自己想要的植物没有?有找到后世北美和南美的狭长分割……巴拿马一带没有?
张林深吸一口气,暗自揣摩,玉米、红薯、橡胶、西红柿、辣椒这些明显特征的植物应该没什么寻找难度。
端在身边的大内总管太监刘灯眯起眼睛看着远房,他很少看到陛下露出这样期待的神色,即便是如花似玉美若天仙的少女进宫,皇上也只是开心一笑罢了。
他小心地伺候在旁边,默不作声,直到船队响起悠长的呜鸣声,先头快船载着同心圆回返禀报。
他跟在陛下身后,看着陛下喜出望外地挥舞右手,放荡形骸地打声招呼,看着船队司令官郭天单膝跪倒在陛下身前,被亲热地拉起来挽手絮叨久别之语。
郭天满脸海风吹出来的痕迹,皮肤黝黑而紧绷,哽咽着像陛下叙说这四年来的海航经历,献上旅途中说绘制的海图和陛下最着重的珍奇名册。
船舱里,一株株一袋袋一桶桶一颗颗千奇百怪的植物,甚至是牢笼中例如虎豹熊狮的动物被运上岸,张林一件件过目,一件件满心欢喜地观赏。
当他看到番薯、番茄、玉米、辣椒和完整被连根拔起的橡胶树时,内心无与伦比的激荡。
元武三年中旬,二十艘千吨海船组成的船队秘密出航,如今回返的却只有十四艘,有四百余人死于航行途中。
历时四年,遇到的国家有四十七个,带回的动植物种类超过三百余种,向东北出发,却是从西南回返。
船队是绕了地球一圈回来的!作为船队司令官的郭天必将与元武大帝一道永载史册,受世人瞻仰。
张林都不知道该拿什么来感谢郭天,当即授予侯爵爵位,在杭州郡赐府邸一座,整个船队共发奖金一千万。
他特赏郭侯爵入住皇宫,与他秉烛夜谈多天,把旅途中所见所闻认真地听了一遍,记录在册。
“朕,要打造中华名人阁!入阁之人,设铜像金身,受世人香火!”张林感慨地道:“你郭天,就是名人阁的第一位!”
郭天听得酒意都散了,忙跪下谢恩道:“臣何德何能,万万担当不起啊陛下。”
“你当不起,谁当得起?”
张林抓起桌子上的红薯根,笑道:“只此一物,可活亿万人,有了番薯,咱们中华国再也不用担心肚皮问题了。”
“当初臣在美洲大地上寻找时,发现此物不难寻获,几乎随处可见。入口甘甜,煮吃极为味美。”
张林嘿嘿笑道:“你还不知此物的很多吃法,将其放入碳火里烤熟,味道更美。等着吧,再过几月便能吃上了,朕会请你来宫里一道品尝。”
“臣,叩谢陛下圣恩。”
“如今你四年回返,今后有何打算?”张林顿了顿,问道:“朕是想让你创办一个海航学校,当然,你若是有其他打算,朕无不应允。”
郭天想了想,笑道:“陛下,臣虽然在海航中吃苦颇多,但苦中作乐的滋味倒也不错。臣才干了四年,不想如此早就丢下老本行。请陛下允许臣在多为您跑海十年,待得臣年老力衰出不了海了,再听陛下安排就是。”
“有志气!”
张林道:“那你,便为朕秘密去办一件关乎国运的差事!”
“请问陛下,是何差事?”
“开辟美洲新中华!”
第613章 北美督府()
移民美洲的条件,业已成熟。
根据郭天的海航记录所说,北美大陆上是有半狩猎半耕种的皮肤黑黄色的土著,那应该是印第安人,错不了的。
从其看到的印第安人生活习俗来看,跟中华国东北方黑水白山里的女真民族类似,半狩猎半耕种,没有明显的华夏民族语言表达能力。
并且,这个民族对外来者很不友好,有偷袭船队和船员的行为。
当然,张林也从未想着能王旗一到印第安人叩首就拜的结果,这个时代的北美土地注定是汉人的。
只是移民,任重而道远。
他优先打算调运一批技术员和军队过去建立据点,将安全的生活根据地打造好后才更方便人口迁徙。
他本就是打着直接在北美开展工业化建设的念头,带着一片设备和技术员过去,不需要多,万把人就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把根据地建好。
只要完善了基础工业,版图扩张起来是非常快的,北美的大平原土地是完美的工农业发展摇篮。
最先进的拉地犁车、枪械和火炮、水泥、木匠、医疗队、养殖种植技术员,从衣食住行到开矿办厂,完整的一条龙迁过去。
有思路就好办,先期人手不用太多,万把人就足以,名号嘛,暂定为北美总督!
至于总督人选,郭天显然是不够资格的,其贡献虽然大,但没有在政事和军事上体现出来,做副总督就已是一步登天了。
想来想去,他心里猛然蹦出一个人选。考虑几秒,果断放弃。这个郓哥儿实在是太滑头,在财政总署里混的风生水起,不是个可靠的人选。
韩世忠这个人选倒是不错,军部履历绝对够资格,正好擅长军事可以对付那些盘踞在北美大陆上的印第安民族。
政事官,就让整治北地女真和辽人政绩出色的周夏担任,和韩世忠一文一武搭配和制衡。
至于移民点,就设在美国西海岸,那里资源丰富,且接近欧洲。把西欧的移民给掐断在北美,让他们去南美发育去。
组织船队的事情交给郭天去办,组织移民技术团队则交给内务署和锦衣卫秘密操办,军队则先批次运用五千人登陆,用于清除印第安人的部落。
张林分身乏术,这些天忙得团团转,组织人手种植带回来的植物和种子,他熟悉一些植物的生存环境,橡胶就放南方去种,玉米就放北地去种。
番薯和辣椒对土地没那么多要求,随处都可以。
人口暴涨的粮食问题得到解决,张林心情大好,亲自在皇宫内的菜园里耕种,他迫不及待地想吃一碗辣椒炒肉丝,想吃番茄炒蛋,想吃烤红薯!
现下有了橡胶,很多工业设计问题迎刃而解,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马车将装上橡胶轮胎,自行车有了可行性发展,塑胶手套、粘合胶水、输水皮软管,光想想就美得很。
外人不知道元武陛下整日在皇家科学城捣鼓些什么,但科学城的技术员们却整日与陛下打交道,各个新项目上马,许多匪夷所思的工具已是设计在图稿上。
半年时间晃晃而过。
元武九年初春,舟山军港再次有浩荡的船队启程,这次随行船只达到了一百八十艘之多,远远望去排山倒海,规模壮观。
国内的造船业已是堆满了订单,各处海航技校的学生们还未毕业就被各大集团给抢先预定,朝廷为解决产能问题,再次扩建五处大型造船厂。
这个时代的中华国,所有学校的学生们是幸福的,上学有补贴,毕业包分配,连媳妇都有朝廷管。
当然,现在国内讲究自由恋爱,崇尚子女毕业后就分家的习俗。
但有子女好吃懒惰在家吃老本,都会被邻居们看不起。不仅如此,街道办还会组织工作人员上门说教,安排工作。
实在懒到一定程度的,那就只能送进劳改队里好好管束管束,进行思想教育。
不务正业的人哪个时代都有,但中华国推崇勤劳致富,每年都会选出众多劳动优秀工作者入皇宫参加大年会,目睹天颜,可谓荣誉。
在亲民方面,张林做的比中华民族历史上任何一任皇帝都要好。当初登基之时,吴用还暗示过是不是把皇帝“神话”化,但被一言否决。
张林可不喜欢什么天人交感而受孕,出生之时金光四射的歪理邪说。就连他在东正道教的身份,也只是鸿钧道祖的人间化身而已。
这半年来,中华国内可以发现许多家庭突然消失,对外宣称是受朝廷宣召开垦新城,实则全是单身技术员家庭被抽调出来随船去往北美。
完成的工业开始,张林都不敢想象这样一个新北美在华夏民族的开荒后,未来会绽放出怎样的光彩。
人们对新事物的出现通常是好奇心和敬畏之心兼半,而智者则会接纳和善于利用它,有了新的拉犁车,谁又想去用人力呢?
正如蒸汽机出现后,烧煤和少数的几个工人就可以负责很多的工作,谁又愿意放弃它呢?
张林很不理解作为一个统治者,后世的清朝君主会大力排斥先进的科学技术,只为了“渔民”和通知。那些长辫子君主脑袋里“不让百姓们闲下来”的奇葩思想,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有时候,他是真的为女真族这个民族感到可笑和悲哀。
后世的历史告诉张林,但凡是从游牧等落后文明入主高等体制的民族,必然是历史的倒退。因为其民族出身决定了,国家无法长治久安,兴盛也只相对而言。
后世吹嘘所谓的康乾盛世,真的是盛世吗?他则不认为,人口多不代表生产力高,百姓们饿不死不代表其国家先进。
想想同时代的西欧,就知道所谓的康乾盛世有多少水分了,那不过是在跟明朝末期被打得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比较而已。
所以,他对于移民北美还是非常看好的。一个全新的国度直接在半封建半资本的体制下建立,直接进入蒸汽时代,还有天然的隔阂地域。
有这样的基础,这第二个中华国怎么可能发展不起来。
第614章 人口递增()
初春时,再次启程的船队带去的主要是工业设备和图文资料,两千名会操作设备的技术人员以及军队!
军队主要是用来充当劳动力,以及清剿印第安部落的暴力机器。
张林从未想过和印第安人打成一团开展融合政策,这种“入侵”向来是不受民族限制的,终将有一天会爆发出来。
与其剪不断理还乱,倒不如杀光了一了百了。
当然,杀人是浪费,如果印第安人肯服劳役的话,生命还是可以得到保障的。至于他们的下一代,那就彻底跟印第安这个种族没了关系。
中华国是上亿人口的国家,每年出身的新生孩童都有一百七八十万,想移民个几万人去北美新大陆太容易了。
按照事先的估算,只要计划妥当,一年时间就足以恢复一个城池规模的根据地,只要后续人手充足,并且寻找到媒铁矿,根据地将以爆发速度扩大化。
这并非胡诌乱吹,中华国内的十大工业带基本都是如此建设过程,更何况,当时还没动用到蒸汽机这些先进设备呢。
事实上,最难的不是建设,而是把人连哄带骗地弄过去。毕竟,百姓们追求落叶归根,谁也不想无缘无故背井离乡。
所以,要迁徙,就是举家全迁,还得挑那种五十岁以下年轻化的家庭形式。
有技术员过去,想寻找到媒铁矿不是难事,只要搭建好工业雏形,剩下的就是不断添加人口的过程。
招纳移民的工作向来是重中之重,因为不光北美,孟加行省、夷北、夷南、天竺半岛,以及未来的马达加斯加岛等等地方都需要大量人口填充。
论生孩子的水平,地球上也就印度人敢跟华夏民族叫板了。
不过他记得历史书上记在的是,从十六世纪开始到十九世纪结束,欧洲共向美洲移民了上千万人口,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中华国目前的人口出生率较前朝有了显著提高,已是达到人口的0。6%左右,按照后世的1。2%来算,移民百万人去北美,其实要不了多少年就能扩增到上亿。
另一个时空的欧洲为何移民政策屡屡被卡段,主要还是因为对各地土著的红色高压政策未能奏效,导致相当一部分的人力物力被用在清理土著上。
有些新大陆的土著真的很不配合。
不管怎么说,反正移民北美这件事在张林的有生之年内,他都会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不遗余力地支持下去。
论地球上大国威胁,恐怕也就北美这块土地上建立的国度可以与中华国抗衡了,毕竟隔着远洋,土地和资源不相上下。
“但有愿意移民者,有愿意举家搬迁者,单人口奖励耕地二十亩以上,配发枪械弹药,房屋家产有官府提供。”
“尔等到了美洲之后,对付土著莫要手软心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当永除子孙之后患为己任!”
“除沿海航道外,当探索新航道,以夷北半岛为根据地,要人要物,朕都会鼎力支持。先将港口武装起来,建设城池防护安全,徐徐图之。”
首批次一百八十艘船的大船队除了搭载许多文献和技术员以及基础工业设备,还有五千余名士兵,总人数突破了一万二千人。
这批移民中只有不到三千名女性,第二批移民会在六月开航,届时,会有五千名年轻力壮处于生育年龄的女性运用过去。
张林在美洲实行的政策是禁制女性跟异族男人通婚,禁制男性跟黑肤色女人通婚,保持黄白血脉传承。
后世,他不止一次听过网络上对广州黑人区的批驳之语,所以无论无何得把这件事情在一开始就确定下来。
现在实行的是秘密移民,移民们只知道去某个地大物博靠近中华国的地方生活,却不知道两地隔开广阔的太平洋。
北美地图和航海图志的事情,也只有少数高层人知晓。
说实话,要不是老婆孩子一大堆,张林都打算亲自去北美定居了,那样开辟新土地的生活才有激情,在国内呆着实在无趣。
只可惜大皇子张念才十三岁,想成为独当一面的皇室继承人还有十余年时间。一个人性格和世界观成熟约莫在三十岁上下,张林是打算在大儿子三十岁那年顺位给他。
张林已经明确和内阁确定过皇室子嗣的问题,不允许皇子们担任任何军阵要职,不可履职总督和知市知省,防止子孙因野心爆棚而封疆裂土。
内阁对这件事倒没太多抵触言语,相反还很支持。毕竟前朝历史中因为皇室子孙分封土地造成内乱的教训太多了,大臣们反对封王。
元武九年,在医疗卫生的进步下,中华国人口出生率达到了0。73%,这给坚持移民政策的某人打了一剂强心针。
整个元武九年,共有三批次船队秘密载着上万人口前往北美,虽然规模比张林当初预想的“每年移民十万”要少很多,但毕竟已是有了开端。
任命为北美总督的周夏和副总督的韩世忠在上报的奏章中提及,移民地跟当地“红皮黑发”的土著们交战数次,偶有小损。
他们曾经使人去商榷“和平”,但根本就没有得到印第安部落们的理会。既因为土著部落们一盘散沙各自为战,也因为移民带去的机械设备被土著认为是洪水猛兽,冒犯了天神。
信仰不同,这是无法融合的根本矛盾。
北美根据地是建立在美洲西海岸,沿着大河而定居,设有港口。目前已是找到了露天煤矿和铁矿,工农业恢复生产。
据奏章上说,移民们看到的大多数是平坦的森林和草地,开荒工作量很大,但土地肥沃跟东北的黑土地一样适合大农场经济。
目前大农场,实行蒸汽机犁耕方式,但机械设备经常遭到当地土著们的破坏。越是斗争,矛盾积累越深,根本谈不下去,只能是用血说话。
韩世忠把一万余名军队分成上百个百人大队,沿着根据地向四周扩展,见到部落就强行抓人,给奴隶们带上手脚镣铐让他们负责干活,但收效甚微。
这些土著的性格实在太顽强,他们会为了逃跑而想尽一切办法,甚至故意弄坏农具不愿意出苦力,即便用皮鞭教训后,没过几天又会懒惰下去。
想比之下,土著们的女人倒是温顺很多,一旦跟移民男人成了家,就会默默干活,里外操办家务活。
第615章 时代与机遇()
张林明知道东亚和美洲相隔的太平洋上有一座后世著名的海岛中转站……夏威夷,但船队就是找不到。
大海茫茫,天水一线,想找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