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审核也是极为严格的,必须有完善的户籍资料和房产抵押,还得当地街道的官署提供证明文书。
这部分用于债券形式交易的资金虽然是从银务署出纳的,但却并不属于财政范畴,乃是商人们的“活期存款”和短期“定期存款”,朝廷只是作为中间人,利用国家公信力为拥有闲置资金的商人们解决了一个投资渠道而已。
这对商人们并不是不可接受,毕竟新朝廷还是很诚信的,有朝廷担保背书,他们也不怕自己的投资打了水漂。毕竟对他们来说,相当一部分人是宁愿把钱存在银务署里吃利息,也不愿意背井离乡去几千里外投资经商的。
这个安居乐业的传统习俗一时间没办法扭转,朝廷也不好强派这批人一定要出去闯荡,只能是采用间接手段把他们的钱调出来,支持愿意离乡背井出去打拼却没有本金的人。
江浙一带本就是商业思想比较开放,有志于当“富一代”却苦于本钱不足的百姓大有人在,债券交易所经过宣传后,开门第一天就放出去了接近一百万元的债券。
凭着债券,拿到投资的百姓可以尽快去银务署办理手续把钱取出来,想做什么买卖就尽快干起来吧,毕竟是要收1。85%利息的。
由于江浙一带的很多行当都被充实,拿到投资的百姓当然不会犯傻跟本地大商人们竞争,在商务总署的安排下,带着优惠的政策很光棍地前往西部、北部做买卖开厂或者圈地开荒。
商务总署也做出承诺,政府采购项目将会匀出一部分下放给他们,至少三年内不必担心货物卖不卖得出去。
对于肯购买官田圈地开农场的人,种植小麦、苜蓿、芝麻、胡椒、胡萝卜、石榴西瓜、黄瓜、芒果、哈密瓜、葡萄、香菜、大豆、葱蒜,畜牧羊、牛、马、驴、骡、猪、鸡鸭鹅等畜牧的人,朝廷更是减免他们一部分赋税,订单大大地有。
西部和北地很多荒田,因为其地工业区和工业带建设后,百姓们觉得耕地没有进工厂赚的钱多,相当一部分百姓从农民把田卖给官署,搬入城镇全职转变为工人成为城市居民。
毕竟北方的土地若是单轮粮食产量,是比不过南方肥沃良田水田的,更何况现在粮价还这么低。
这个时代还处于手工生产主流的时候,能用到机器的工厂毕竟很有限,对劳动力还是很稀缺的。
事实上,张林一开始也没有预料到这个情况,没想到在新经济政策刺激下,尤其是农政改革后,南方的粮食会增涨爆发出这么大的产量。
果然啊,在没有内部动乱的情况下,这片辽阔土地若是偏重于农业生产,买足一亿人口的吃饱问题太轻松了。
难怪后世我大清能在明末烂摊子基础上,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只短短一两百年后,很快就把人口从两三千万爆到了四亿多。这一部分归结于南美作物玉米、土豆、红薯等的引入,但其实那个时代中原只要不战乱,南方一年两轮甚至三轮的水稻产量是很可怕的。
从农政总署调查走访的结果来看,农场确实要比农民个体田更具有优势,把劳动力集中起来规划使用比农民各干各的要好,尤其是各大乡镇村都被强行建设了蓄水渠、公共厕所、畜牧粪便厂和草场仓库,田地也得到有效的滋养改善。
说起水利建设,一部分是当地乡村镇自发组织人手,一部分是当地常备军士兵的功劳。尤其是后者,是计入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
常备军士兵基本都是当地人,因此对建设家乡也没有太大的怨言,尤其是干活之余受到亲戚乡人的“款待”和称赞,他们自己也获得极大的虚荣心。
话回正题,经济放缓的一部分原因是战争导致的闭关锁国,一部分则是国土面积和劳动力人口的比例不匹配。
如果增加劳动力,一部分是改变劳动力做工模式,就比如农场、工厂流水线、器械代替人力等方式,一部分是战争中掳劫回来的战俘,另一部分就是加强新生儿的成活率。
这个时代受到医疗水平的限制,孩童死亡率是可怕的30%左右,也就是说,十个新生儿,由于各种孩童疾病天花、伤寒等等,能活过七岁的孩童只剩下一半。
所以民间对元武大帝的子嗣百分百成活率很是感到不可思议,认为张林是真正的真命天子,是鸿钧道祖在人间的天尊化身。
张某人自然不会这般迷信,他自己猜测应该是来自后世接种的各种疫苗,在血脉中延续了下来。
其实前朝宋真宗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痘苗”,是蜀地那边大夫发明的。利用天花患儿身上的痂或脓汁直接作为痘苗,吹到接种者的鼻孔内,使之感染天花病毒,出一次症状略轻的痘,从而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
这一种痘法在张林看来,叫作“人痘法”更合适,不是后世的牛痘。他既然知道这个方法,自然是不会不管的。
卫生大臣,最早跟着他张某人混的周官已是在秘密研究“牛痘”了。
方法其实不难,就是牛感染天花病毒后引起的牛**及**急性感染,然后把浓汁稀释后种到一岁大的孩童身上,让孩童主动得一次病状较轻的天花,然后产生免疫力。
此法虽然提高了孩童成活率,但由于技术限制,一直未能得到痘苗。但是在玻璃尤其是放大镜出现后,此项研究项目进步飞快。
在物理研究所的帮助下,有张林的指导和提示,目前已是研制出了能观察微生物的显微镜。至于显微镜是多少倍,自然是没法算出来的,但至少也在五百倍以上。
显微镜的出现,仿若给人间打开了另一个美轮美奂的神秘世界,让得物理研究所和化学研究所以及卫生研究所的研究员们都惊呆了。
正因为此物的出现,化学和卫生科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些以前似是而非非不能摸索的研究打开了新的通道。
这种超越几个时代的科学仪器,张林自然是不会外泄出去的,至少在他有生之年里,是绝不会现于世间。
第486章 为人父者()
有了显微镜,卫生研究所的研究员便可以利用此物观察牛痘的成分和人体血液接触后的反应。只要耐心地研究下去,搞出“痘苗”是早晚的事情。
时间一晃,已是到了元武三年的七月中旬。
经过两年的建设,皇宫内部已是完工,目前正在皇城外边进行民生项目的建设,以皇宫为中心,把原杭州府纳入一个更大的城池中。
由于砖石、水泥的大规模生产制造和使用,城池建设已不是古时那般需要开山凿石取材了,工程进度一天一个大变样。
天气炎热起来,张林也懒得往外跑,除了办公开朝会,闲暇时间都在紫金大殿和乾清广场中间的皇家园林中消遣娱乐,带带孩子。
大女儿张晴四岁,二儿子张正三岁,三女儿张婧两岁,四女儿张蓉一岁半,小儿子张海才一岁。
水榭边清风徐徐,荷花绽放,绿意盎然。
张某人惬意地倚躺在长椅上,满目慈爱地望着大女儿和二儿子在骑木马玩耍,侍女们小心地护在周围,生怕小主子们骑到河里去。
为人父,以前事多就罢了,现在自然要多抽出些时间来陪陪儿女们玩耍,不然血脉亲情都生疏了。
皇后扈三娘被四个侍女簇拥着走入水榭凉亭,对倚躺在长椅上休闲自在的男人笑道:“去御书房里没找到你人,却躲在这儿偷懒。”
张林直起身,拍拍肚子前的空处道:“三娘来,陪我说会儿话。”
穿着纱裙套丝褙子的扈三娘挥开侍女,施施然走近几步,没坐在男人拍手的地方,却是坐在男人毛茸茸的腿脚处,伸手没好气地拍了拍。
“只穿一件短裤,也不怕人笑话。”
张林把腿脚放下地,直起身吁声道:“谁敢笑话?再说这般穿着多凉快,你也是的,里面穿纱外面还套个褙子不热啊?”
扈三娘唾了一口,却也没反驳,笑道:“晴儿和正儿也不小了,是时候该请个老师了呢。”
“急什么?”张林无所谓道:“等他们玩到六七岁再学习不迟,我也没打算给他们提前找老师,等大一些,就送到京师小学里去读书识字,到时再请人专门教授他们音律才艺。”
“这怎么行?”
“怎么不行?”张林道:“百姓家的孩子能去京师小学读书,我家孩子凭什么不能?哦,非得在宫里头才能读书算数?看看以前历朝历代,皇室子孙有几个是从宫里头教育出来的圣明之君?都给培养成吃喝玩乐的二百五了。”
扈三娘拗不过他,也觉得有些道理,只提醒道:“那得多派些个人保护孩儿们。”
张林摆手笑道:“派几个人暗中护着就行,给他们改个名字去上学,低调点没人知道。将来啊,这群孩子谁不学好,老子大耳瓜子打,三娘你可别拦着。”
扈三娘嗤嗤地笑出声吗:“只怕你这当爹爹的舍不得。”
“不打不成器,嗨,还早呢。”张林把女人的手拿过来,握在手中,柔声道:“自古道,最是无情帝王家,咱们可不能把孩子们都给宠坏了。尤其是皇子传承一事,大意不得。放心吧,我会安排好的。”
扈三娘目光柔柔地看着男人,把脑袋轻轻偎依在他肩头,低声道:“听凭夫君安排就是,奴家会替你管好西宫的。”
“爹爹,娘亲,我困了。”张正打着哈欠走到跟前求抱抱。
“那去睡会儿。”扈三娘伸手揽过他,抱了抱叫来侍女,又对一旁玩的不亦乐乎的大女儿张晴叫道:“晴儿过来,带你弟弟去睡觉。”
“娘亲,弟弟自己去睡就是,我又不困。”
“乖来,听话。”
张晴这才不情愿地从木马上下来,嘟起小嘴望向一旁看戏的爹爹,目光求助。
张林乐呵呵地道:“你爹爹我是惧内,自身难保,去吧,乖乖地午后睡一会儿。睡醒了再玩。”
“哦。”张晴不乐意地走几步,在弟弟张正的后腰处拉了拉。
等儿女被侍女带走后,张林对扈三娘贱贱地笑道:“三娘,我也困了,咱们也去睡会儿?”
“去,你自去找别人吧,奴家可没功夫陪你。”
扈三娘岂能不知男人这贱笑下的意思,她早上刚来了月事,身子可不方便。
在皇后这里没讨到吃的张林,只好把目光转移到其他女人身上,找了半圈也就刘倩儿和李师师、纳芝香凝、刘怀燕四个还没午睡。
想了想,他走去了清兰苑。
进来养生功练得比较勤快,每日不断,身体愈发健壮,他张某人感觉精力旺盛到能打死老虎。如果九阳洗髓功有层次划分的话,他最起码有六层功力了。
穷文富武不是没道理的,他练习养生功这一年里花费了多少药物?人参、鹿茸、燕窝、鲍鱼吃了不知多少,每日还用精油按摩,几乎都要炼成铜皮铁骨了。
难怪代代皇帝都必须要女人发泄,不发泄出多余的精力谁受得不了啊。而且其中大部分皇帝都克制不住欲望,纵欲过度透支精力,把本来一副好身体给糟蹋了。
张林现在的房事生活算是比较节制的,每天一次,每次最多出两次精,基本上都是一次精。入冬后,就保持两天一次,哪怕心里想要也会自觉地憋着。
他不想死的太早,他还要组织远洋探险船队从南美洲把玉米、番薯、土豆、热带甘蔗、橡胶树、辣椒等作物带回中原呢。
历史书上说,哥伦布是十五世纪到达美洲,驾驶的也就是几百吨的船只而已。
中华国现在的某些商船都两千多吨了,而且还有能长期保存淡水和食物的玻璃罐,远洋探索条件比哥伦布要优越多了。
按照航海条件来说,现下完全有能力组织船队进行远洋探索了。
张林自年后就着令商务总署组织沿海渔民往日本海意外进行捕鱼作业,测量水文地理,一点点地往外围扩展海洋,记录各个季节的海洋气候和风向,就是在为将来横渡太平洋做准备。
只可惜他带来的中国地图上,最远指标记到太平洋的马绍尔群岛。
其实最保险的做法是向东北库页岛那边移民,然后从库页岛进入后世属于俄罗斯领土的勘察加半岛,绕过勘察加半岛进入东西伯利亚。
从东西伯利亚选一个比较好的季节移民进入后世美国的阿拉斯加从而进入加拿大的范围,只要沿着海岸线走,就可以从北往南地达到后世美国领土和南美。
在张林的构思中,他要趁着欧洲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至少移民数百万人去往北美大陆,抢占土地,开创第二帝国。
这个第二帝国的开创和建设不需要战争,只需要人口和时间。
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在现有的条件下,只要找出一条比较安全的远洋航行移民路线,中华国有的是开荒器械、武器和完善的医疗技术。在那得天独厚的北美大陆上,几百万人甚至不用怎么劳动就可以满足肚皮所需要的食物,只需要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就可。
至于后世北美移民跟中原本土会不会闹矛盾,他张某人也管不着了,只要汉家文明香火传承不断,无论哪边做大哥都是无所谓的。
张林甚至把北美和南美的简易地图都画好了,北美到南美的最佳分割地理位置就是巴拿马(运河),巴拿马以北最好全部纳入中华第二帝国的版图才好。
第487章 再见阿鲁弟()
对于皇上急吼吼地来求欢,嗨皮时候还走神开小差地心不在焉,李师师又羞又恼,又累又无奈。
好在有苗儿丫头间隔地帮忙上阵,让她可以缓缓体力休息几次。
激情过后,李师师慵懒地藕臂玉腿缠着男人身上不肯放开,娇媚媚地道:“皇上,大白天的怎么有兴致来奴家这里了?”
“朕想师师宝贝了。”
许是被男人的荤话刺激了,李师师娇嗔道:“不许啊!”
张林坏坏地道:“不许什么?”
“坏死了你,奴家不说了。”
张林嘿笑一声,爬起身来,期间拖泥带水少不得让女人呻吟出几声哎呀嗯哼。
苗儿端来温水,替二位主子清理,尤其是伺候男主子时,少不得暗咽几口口水。想起刚才女主子休息时她替代上阵的旖旎场景,身子就有些发热软绵。
“弄些冰镇果汤来。”
“是,皇上。”
日子就是这般奢靡又无聊啊,张林被伺候得舒舒服服,内心的空虚填满心房,这时候,若是能打几盘电脑游戏才是爽哉。
这种来自心灵上的无聊,不是在女人身上快活能填满的,现下唯有一场场开疆拓土的胜利战争才能满足他的精神空虚。
前两日,他刚在皇家礼教大殿中赐封了东正道教协会的米真人为东正主教,改协会名称为教会,是把道教正式加冕为新汉学背景下的国教。
同时一批五百人的道士正在接受培训,这批人在经过一年的学习后会放到民间四方游历和传教,等丝绸之路打通后,这批人中表现优异者将作为御封传教士进入西域国去宣扬道祖荣光。
东正道教虽然比基督教起步较晚,但是起点高。更何况在中华帝国强大的经济和武力背景下,他们的传教路会比基督教传教士好走的多。
想想就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不是么。
七月中旬。
秦桧回到京师后第一时间就被元武陛下传进宫中听训,令得众人大跌眼镜的是,秦桧再一次没有得到封赏和升官,表情平淡地回家休息去了,过一阵要去后勤部任职参谋。
“孔家的事处理的很好,但朕依旧不会升你的官,也不会封赏你,可想知道其中理由?”
“陛下神武英明,自有安排。属下心里只想为陛下办事,不问其他。”
“你的功劳和政绩,朕都记在心里,是你的,迟早会是你的。回去陪陪你家娘子,过一阵子去后勤参谋部任职。朕给你铺好了路,就看你自己有无本事走下去了。”
“属下万死以报皇恩。”秦桧恭敬地鞠躬作礼,毫无怨言。
在他走后,张林亦是沉思许久,最终长吁一声。名人就是名人啊,走到哪里都会发光,秦会之的才干比之吴用更强几分,也更全面。
作为他改革朝廷内阁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秦桧的确是眼下最好的人选,就是此人会不会过渡贪婪于权利,犹未可知。
不过张林有的是时间来考察和改组内阁,他比秦桧年轻四岁,一旦以后苗头不对,他会毫不留情地抹杀掉他。
在秦桧休息的这段时间里,金国不知是何缘故,忽然单方面派出了两位使节前来中华国进行和谈。
以张林的身份,自然没必要亲自接见,交给朝公署的胡媛去办。但金国使节中除了撤卢母外,另一个使节他却是有兴趣见一见的。
他没有在皇武殿中正式接见,而是在乾清广场后的皇家园林中摆了一桌果品酒宴。
白云悠悠,天空蔚蓝,清风徐徐,是个很好的天气。
张林品着酸酸甜甜的果酒,自饮自斟地笑道:“阿鲁弟,朕记得你只是个市易官,这回是升官当使节了?喝酒自己倒,朕这儿没那多规矩。”
阿鲁弟也是感慨地道:“当初在清河县时,我就感觉你的不凡之处,再见之时你已举兵造反当了叛军主公,想不到这番再见面你已是中原大国的九五之尊了。真是造化弄人。”
“呵呵。”张林轻笑一声:“当初在泉州府,那时金国太祖皇帝完颜阿骨打还活着,你来做买卖,朕可是一分钱不要地白送一批火器当礼物。只可惜啊,你们太宗皇帝不接受朕的好意,还犯下了对汉人伤害至深的罪恶。你这趟来,怕也是白来。”
“陛下,汉人有句话叫以和为贵,刀兵相向只会是让百姓们受难。我这趟是带着太宗陛下的诚意而来,只要贵国肯罢兵言和,我们可以把前朝宋国两位皇帝、大臣和公主女人都奉还给你们。”
砰!
张林怒把酒杯摔在地上砸烂,瞪眼阴森森地道:“这就是吴乞买的诚意?那群女人进了洗衣院,早已生不如死,就算没进洗衣院,也被你们的贵族给侮辱了!你们愿意放人,我就少杀点你们女真人,若是不愿意放人,朕还是那句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