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是三娘啊。”张林伸手把闺女抱过来,小布丁的丫头似乎对他面生的很,抗拒了一会儿才不情不愿地赖他怀里安分下来,小手拽着爹爹的胡须玩。
扈三娘见他不答话,又幽怨地道:“夫君,你乃一国之君,怎可流连花丛夜不归宿?”
“你听谁胡说八道的?”
“这外头传的谁人不知,就你还瞒在鼓里呢。”
张林暗道这特么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面对大老婆的指责他也无话可说,只呵呵地干笑几声掩饰尴尬。
扈三娘也不好再说什么,把闺女抱回来,柔声提醒道:“若是身世清白的女子,奴家欢喜还来不及呢,只是那个女子夫君听奴家一言,浅尝辄止吧。”
“好了好了,知道了。”张林不耐烦地道:“师师不是你想的那样,不要人云亦云的。”
“皇上,臣妾知错了,臣妾告退。”扈三娘眼中浮起雾气,咬着嘴唇,深深看他一眼,欠身作礼后抱着女儿转身而去。
“哎,哎,三娘!三娘回来!”
特么的,都给老子宠坏了,不叫我去,我还非去不可。不让我娶,我还非娶不可了。
张林也是经过战阵厮杀的大男人,牛脾气一上来,谁敢拦着,带着内监小灯子径直就去了鸳儿桥。
今晚的皇上或许是劳累,又或许是有心思,床事欢好时很明显兴致不高。李师师只得转被动为主动,百般讨好地换着男人喜欢的姿势,累的腰酸腿软,娇腻哀求声如歌如泣。
张林跪在她身后,一巴掌拍在雪腻如面的翘臀上,喘着粗气道:“师师,你可真是个小妖精。”
女人被男人巴掌拍的心里浮起异样的刺激感,娇媚媚地扭头道:“那夫君便是专收妖精的得道法师呢。”
张某人眼都红了,火又烧起地撞上去:“小妖精,看枪!”
李师师配合着娇滴滴惊呼道:“法师饶命”
“那白骨精变成农妇的模样,又骗了唐僧一回,被孙悟空一棒打死。这回唐僧恼火了,不分青红皂白地就念动紧箍咒,猴子抱着脑袋疼的满地打滚”
“然后呢?”
“然后白骨精不死心,再变作白发老头来骗唐僧,又教孙猴子一棒打死,这回唐僧没念紧箍咒,写下贬书把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李师师仰起脸,咬牙气哼哼道:“这和尚好生不懂道理,兀地怪错好人,不是,好猴。”
“是啊,世人多愚昧,能懂真道理的有几人呢?”张林直起胳膊,撑着脑袋笑道:“师师,跟我回府上住吧。过些日子,一并随我去杭州。”
李师师讶然下,又有些惊慌地道:“不,不妥的。”
张林手指缠起她额前一缕青丝,宽慰道:“有何不妥?这世上很多事都要自个儿去争取,别人是不会送到你手上的。我问你,你想不想跟我长相厮守?”
“想”
“那便听我的。”张林坏笑道:“不过需要你受些委屈,你肯不肯?”
“什么委屈?”
张林贴她耳边道:“这第一关,便是我正妻皇后扈三娘,不过她刀子嘴豆腐心,你委屈些,我自会帮你。第二关嘛便是百姓了,不过百姓毕竟喜欢跟风,人云亦云,我也有法子给你洗去骂名。这第三关嘛,就得看师师你的肚子真不争气了,若是给我生个孩儿,那真是最好不过。”
李师师红着脸应声道:“嗯。”
“还想不想听故事?”
“想呢。”
“好,那我再给你讲个神魔鬼怪故事,叫封神演义。相传宇宙混沌之初,盘古自天地孕育而生,东正道教的无上圣君鸿钧道祖在宇宙中游历,见盘古骨骼惊奇,便在混沌之中抚育其长大成人,传授无上道法,赐下开天神斧”
宋微宗是历史上有名的道君皇帝,李师师被他金屋藏娇期间自然会投其所好地研究一些道家学问,对张林说的许多神仙鬼怪都知晓,只是她从未听过如此趣味的连贯性故事。
张林当然不可能记得全部的封神演义故事,只把自己知道的讲出来,磕磕绊绊,好在能大体连得上。毕竟后世他可是看过电视剧又看过的,尤其是洪荒开山佛本是道,他可是看过不止一遍。
东正道教想要成为国教,光靠舆论宣传是不够的,还得从其源头进行美化和完善,同时也要对其他教派进行丑话。用趣味性的来宣传,再好不过了,毕竟西方佛教来中土抢气运是可以杜撰的。
张林手下最不缺的就是人,只要设定好故事大纲,招十个八个道家体系研究比较牛掰的枪手来编写,有他亲自坐镇审核,自然问题不大。
第447章 哄哄就得了()
第二天大早,张林就把李师师和她的贴身丫鬟苗儿打包带了回去,安排在唐玉仙的小苑里住下。唐玉仙自然没有二话,拉着李师师姐姐长姐姐短地寒暄。
这事儿也没藏着掖着,很快整个府邸都知道了,因此在用早膳时,皇后扈三娘的神情明显失落,压抑着满心的幽怨。
张林讨好地给扈三娘夹了一筷菜蔬,恬不知耻地笑道:“三娘,还生我气呢?”
不开腔还好,一开腔,扈三娘的眼珠子扑梭梭地往下淌,肩膀耸动抽泣了起来。
这还是头一回见扈三娘哭呢,张林忙把屋子里的内监和丫鬟喝退下去,坐到她旁边拥进怀里安抚道:“好三娘,有气就往我身上使,别憋坏了身子。”
扈三娘抽噎着道:“夫君,奴家怎说也是西宫皇后,我知你不爱繁腐规矩,平时也尽由得你胡闹。只是你带女子回来,问也不问我一声,叫奴家以后怎有颜面管着她们?”
“谁敢不让你管?”张林道:“天大地大,三娘最大,莫说你能管她们,便是我也能管着。”
扈三娘破涕为笑,在男人肩头打了一拳,又难过道:“你尽会哄人,现在家里姐妹们都在背后笑我无能呢。”
“谁敢笑你?家法伺候!”
扈三娘埋怨道:“去岁菲儿妹妹私出家外去杭州府寻你,你用一封家书就打发了我,如今又是三言两语哄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奴家使不得家法,长此以往,规矩没得规矩,如何是好?”
张林尴尬道:“是,是,娘子教训的是。只是她如今人都来了,总不能撵她出去吧?万一一哭二闹三上吊,岂非叫外人笑话?”
扈三娘直起身子,认真道:“那你依我三件事,我便留下她。”
“好三娘快说,十件也依你。”
“这第一件,便是她不能住在里院,也只能跟使女们住在一起,不能没了尊卑高低。将来搬去宫里,另外再说。”
“行,行,第二件呢?”
“第二件,她要签个使女工契。既是做了使女,便不能再让人伺候着。端茶倒水洗衣刷地都得听吩咐,她若受不得委屈,离去便是。”
“第三件,她既是使女,且年岁也过了三十。以后她若是想走,夫君你不能强留她。民间律法如此,夫君你也得信守。”
“好,好,都依你。”张林叹声道:“三娘,她也是苦命女子,何故为难她呢?”
“奴家才没有为难她。”扈三娘道:“只是替夫君守着后宫规矩,她若是那种那种攀附女子,奴家就算挨夫君罚也要把她清出门户。她若是受得委屈,不在你耳边挑拨,奴家自会善待她。”
“好三娘,么么哒,倒是我错怪你了。”
扈三娘让他亲了一口额头,幽幽道:“夫君,现今你是天子,当不能由着性子胡闹了。若你还是从前的员外老爷,奴家又怎会为个女子跟你使怨呢。奴家有时就在想,还是在大王乡那时候快活自在,不用管那许多事,不用操那么多闲心。”
张林也感慨道:“是啊,不过那时候总被大名府官老爷们欺负,谁又能想到今天呢。好三娘,你真是我的贤内助。果然啊,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站着一个好女人。”
“去,又口花花地哄我,刚才心里指不定怎么骂奴家狠毒呢。”
“我发誓,唔”
扈三娘忙伸手掩住他的嘴巴,嗔道:“谁要你发誓了,快吃饭吧,瞧你这些天累的,都瘦了一圈。”
张林低头望望自己腰围,讶然道:“没有吧?”
扈三娘嗤嗤地笑出声:“昏君,骗你呢。”
张林佯装大怒,把扈三娘拦腰抱在腿上,照她翘臀打了两巴掌,笑道:“好啊,居然敢骂朕昏君,朕非得把你屁股打开花。”
“昏君饶命,臣妾知罪了。”
“嗯?”
“昏君,臣妾可杀不可辱,有本事咱们去练功房较量较量摔跤。”
说起练功房,张林想起真有好久时间没去耍了。
他本就喜欢习武,身边刀枪剑棍摔跤擒拿的高手多不胜数,高手们当然会对他倾囊相授了。每到一地常住,他就让人清理个大房子专门用来练武,里面沙包、软垫、木人桩、擂台应有尽有。
扈三娘也是活泼好动性子,没事就去骑马刷枪射箭消遣娱乐,以前还常跟夫君切磋切磋武艺呢,只是这一两年的切磋次数少了许多。
提及这个话题,夫妻二人心意相通地对视一眼,立刻就起了玩耍之意,吃过早膳后就去练功房重温昔日的切磋情谊。
万幸,张某人的身子还算没被李师师掏空,好不容易把扈三娘制服,却也累得浑身臭汗。夫妻二人切磋了一场,哪里还有什么隔阂,间隙幽怨统统随风消散而去。
“皇上,擦擦汗吧,小心龙体受凉。”内监刘灯讨好地递来毛巾。
张林笑骂道:“在家里,夫人说了算,还不给皇后递去。”
“就会耍贫嘴。”扈三娘不客气地接过毛巾,擦擦脸、脖子、手,对远处侍女道:“去备水。”
“是,娘娘。”
少时,夫妻二人在房里洗起了鸳鸯浴,张某人讨好地想“伺候”一番大老婆,却被扈三娘体谅他“连日操劳”的理由婉拒,还“下令”他十天内不准近女色。
张某人毕竟有着后世男人的贱骨头,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愈发欣赏扈三娘的脾气,这样的老婆才真是贴心啊,能为自己镇得住后宫,当初娶她当正妻还真是娶对了。
李师师入府顺利通过了第一关,被调配到扈三娘身边当丫鬟,她尽着本分,毫无怨言。
女人多了就是麻烦,前面进来的就下意识开始排斥后来居上的。
李师师虽然倾国倾城,但她年岁已大,出身又不大好,因此最初几天受到些白眼后,其他女人们看她老实低调,加上扈三娘态度好转,大家也就不再背后数落她。
而且在她入府后还没过几天呢,唐玉仙身子不舒服,经过御医诊断后才发现原来是有喜了,这件大喜事亦是将后宫里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人逢喜事精神爽,因为被扈三娘“禁欲”十天,张林正好趁这个机会离开开封府,沿着黄河北岸到太原府这一段路视察有轨马车的工程进度。
第448章 铁轨建设()
开封到太原府,全程800余宋里,换算成新的科学计量单位,为880华里路。
这么长的路途,考虑到偷窃、财政负担、铁料用量,人力物力消耗,是不可能全程接轨的。工建总署在进行了详细的路况调查后,只在官道上单独开辟出一条道用于搭建铁轨。
铁轨采用隔一段修一段的方式,这样一来,工程成本和工期至少缩减了一半,大大减轻了财政负担,把轨道的效用最大化。
张林也是同意这个工程计划,眼下国内到处缺劳动力,又不像后世那般机械施工,的确不适合在现有条件下建设一条全通完整的轨道。
把轨道在路况好的地带分开一段段后,可以修一段就用一段,能尽快地投入到民间使用,回收建设成本,加快商业流通。
目前使用的铁质轨道是露天的,也不知道能顶多少年,等以后国家经济好一些,再重修官道翻建内嵌式铁轨吧。
总算下来,从开封府到太原府一共要建设将近九十五段铁轨,每段铁轨短的有三四公里,长的有八九公里,均是建在商贸繁荣之处或者矿山作坊密集处,修好就能用。
当然用于铁轨的马车车轮也是有要求的,必须要用市面上最新的运货马车,大体为木制,但车轮为包铁,车轮杠是铁质。
车轮的设计也应用了新技术,尤其是只有军器监可以生产制作的钢制减震弹簧和钢球,大大提高了马车的使用寿命,虽然成本高了,但马车维护成本降低很多。
说道钢球和钢制弹簧,不得不感谢夷州岛“百人计划”的三百个秘密研究员,是他们配合夷州国营铁厂用数学和物理知识完成了这两个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制造流水线。
这两个小玩意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很,尤其是小钢球的制作经历了几百次的失败才总结出一套生产方式。尽管小钢球远没有后世那般精密完美,但毕竟是个巨大进步。
夷州岛科学团队要负责攻关的项目还有很多,在蒸汽机研发项目半死不活的情况下,张林也只能优先选择研发例如橡胶、黏胶、弹簧、钢珠、车床、化肥(针对草木灰的研究)、化学火药、火油(石油)、杂交水稻、食物保鲜和存储等众多基础项目。
在位于余杭和杭州府之间的皇家科学城建造完成后,这批将近三百人的科研团队将统统搬迁回内陆。夷州国营铁厂和军工船厂,也将搬迁到杭州湾外海跟内陆紧邻的舟山岛。
这时代岛屿上的人口远不像后世那般密集,所以把原来岛上的百姓迁回来很容易,给他们盖个房子分几块地就乐不思蜀地听话了。
关于国家命运的军工厂和科研项目是必须要在张某人眼皮子底下的,采用封闭式军队化管理,绝对不可能把其中的科学技术泄到外面去。
话回正题,工建总署为了有轨马车的项目,动用了将近四千名工夫,其中有两千七百多人是燕云一带的跟中华帝国对着干的辽人和俘虏的金人。这批人就别谈什么工资月钱了,一天三顿饭已经是很仁慈了,当牛做马地进行劳教。
当然,张林下令工建总署不得“虐待”他们,毕竟国内需要施工建设的地方多着呢,这批人活的越久,才能榨出更多的劳动价值。
从辽地也同样抓获了许多契丹族女人,其中一批表现不错的就分散到各地去“相亲婚配”,给汉人光棍当媳妇去。其他不肯认罪或有抵抗意图的女子,一律送到前线当营伎,犒劳将士们。
对于营伎这种机构,张某人本来是反对的,但是军部却强烈要求。因为前线将士们都是正值壮年的大小伙子,让他们一边卖命一边忍受长时间的生理痛苦,想想的确有些不合适。
张林也就不再坚持自己的人道主义,但也下令前线能尽量善待这些女人,严格规定她们一天的接客次数,只有人健康地活着,才能创造价值不是?
比起大航海时代,这个年代更是民族与民族之间赤果果的对抗与厮杀,讲仁义道德,五胡乱华把汉人杀得只剩几百万人就是血淋淋的历史教训。
四千名工夫的努力下,铁轨以每天1。5公里的速度进行建设,差不多到十一月底,就可以完成这总计九十五段铁轨的工程项目。
而后,这批项目施工人员中的汉人可以回家过个好年,但辽人和金人俘虏则要被调到凤翔府,开始修建凤翔府到熙州的铁轨。全程三百余公里,若不添加工夫数量,工期预算为两年。
这两大段铁轨工程,乃是南通北、东通西的经济建设大计划的关键项目。想要经济互通,首先得解决道路畅通问题。
张林亲自来视察铁轨工程,自然不可能只看表面文章,他花了七天天时间在安利军、相州、隆德府、威胜军四个州府中,随即抽取了将近二十条铁轨段进行乘坐。
陛下亲身试乘,把工建总署副大臣沈楚生吓得好几天晚上没睡好觉,生怕出什么意外事故。好在老天保佑,顺顺利利地过关了。
自中华帝国开国以来,官报上的主题经常变换不定,但重复次数最多的就是儒家“信智仁义礼”的主题文章,与过去不同的是,信字被排在第一位。
公职官员领取高俸禄,他们应该奉公守法,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而百姓们用税赋来支付官员们的高俸禄和福利。此二者,信也。
军人不用耕田种地,享受着百姓的税赋,但必须要保家卫国,勇猛杀敌。
商人中的卖家和买家,一个花钱买,一个卖货物。钱真,货物更要质量合格,童叟无欺。男女双方结合为夫妻,在月老神仙的祝福下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百姓拥护皇帝为治理人间的天之子,天之子也要爱戴百姓,统帅文武百官护国守土、使民安居乐业。
信也。
信即是契约精神,乃是民与民、官与民、天子与民的枢纽。不诚信便是违背契约精神,将不会受到道祖庇佑,将受到律法的惩罚,民不可免,天之子亦不能免。
在国家“信”之风气大行其道的情况下,百姓们不但约束自身,也越来越喜欢举报一些行为不检点的公职官员。一旦举报被核实,各地官署都是毫不犹豫地进行惩处。
前番时间,陛下的两个表兄弟在酒楼里闹事非礼女子,亦是被判了罚款两千元、坐监六个月、社会劳务十二个月的惩罚。
百姓们和大臣要求天子多多纳妃,兴旺皇室子嗣,但元武陛下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在官报上明确表示自己要“信”守“一妻五妾法”,多生一个孩子才会多纳一个妃子,绝不知法犯法。
瞧瞧,天子都这般自律“信”法了,百姓和大臣们哪里还敢放肆。
第449章 税改()
说起前朝北宋的军事,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弱,至少西军是很强悍的,只是缺骑军而已。
前朝宋国和辽国在和平时期对西夏多次用兵,曾多次打得党项人几欲灭国,只是每逢西夏危险之际,辽国便会横插一手导致宋国功归一篑。
而宋国与西夏这几十年的交兵战事,之所以能取得不俗的战果,采用的就是稳步推进的堡垒蚕食战术。
这个战术说起来也简单,就是依靠步卒战阵往前推进,隔一段地便修营寨,而且往往是三个五个营寨一起修建形成犄角防御阵地。宋国缺少骑军,但重甲步卒可是横行天下的,依靠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