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大宋-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张二爷还有什么差遣?”

    “差遣不敢说,只是想让你多发挥点作用,女子有才无德这个说法在我这里从来都是狗屁,我希望陶小娘子也不要目光只局限于阳谷县这等小地方。”

    陶红云目光闪闪地盯着他:“还请张二爷明示。”

    张林被她看的有些不自然,躲闪着目光假装考虑道:“给你两个选择。我这谷丰食行你也知道,已经在西湖乡和大布乡里都开了分铺,今年我打算至少开十二个分铺。你若有兴趣,可以来做一个掌柜。这是第一个选择。”

    “第二个选择,报喜鸟布行还缺一个打理账务的能手,你既然能把面食铺做得这般精细,想必布行也不在话下。现在王掌柜单独负责别的事情,你若是有兴趣,可以去那边试试。”

    陶红云嗤笑一声,道:“那奴家若是两个都选呢?”

    张林摇摇头:“不是我小瞧陶小娘子,你目前对布行的买卖还不熟悉,现在就想一肩挑,言之过早。再者说,你毕竟才做好这一个面食铺,过去就统管财账,别人也不会服气。”

    陶红云听了,晶莹如玉的鼻头轻轻哼了声,一双清澈如洗的眸子瞪着他,满脸的傲娇神色。

    “这样吧,你不用着急现在就决定,回去考虑考虑选哪一个。等下次再来查账的时候,再告诉我答案。”

    陶红云忽然问道:“潘金莲,潘娘子是在布行里管衣料作坊的吧?”

    “嗯是,怎么了?”

    “那奴家就去布行管账!”

    张林讶然:“你不回去想想?毕竟隔行如隔山,你得重头学习从胚布到成品衣的全部工序。”

    “不用考虑那么久,只是张二爷小瞧奴家了。奴家不喜欢做女红针线,不代表不会做,更不代表做得不好。”

    张林看她神色坚定,也就不再调笑:“那你以后只早和晚的上下工前,来面食铺做一次总账。其余时间就去廊桥街上的衣料作坊、坪村里的染坊和王掌柜的售衣部先去熟悉工序,面食铺的账你也不能一下子全丢了,我会找人接替你的。”

    陶红云沉默了会儿,嘴角勾起一抹罕见的浅笑:“张二爷若是信得过奴家,奴家倒可以推荐一个人给你。”

    “说来听听。”

    “杂货铺的李老叔,他虽然年纪大些,却也比我爹爹小许多。身康体健,替张二爷管个十来年都不是问题。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李老叔的为人您也清楚不过,做事细心,从不贪便宜。”

    张林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四十大几岁的中年人,整天挺着个大肚子笑呵呵地对人,能识字算数,开着一家卖纸墨笔砚的杂货铺糊口。家里有个半老徐娘的媳妇,膝下还有个在县学里读书的儿子。

    听到陶红云这么一说,张林倒认为这李老叔是个管家的人选。

    当管家的人,四十五岁年纪正是合适,需要待人圆滑,八面玲珑,做事稳妥。不若先让他在面食铺上做段时间,如果表现不错的话,将来再聘请他当管家好了。

    想到此,他拱手呵呵笑道:“行,那就麻烦陶小娘子替我保一次媒了。一个月考察期就算五两银子给他,若是没问题,月后就提升到跟你现在一样的标准。等你这边去了布行,我保证不低于十两银子的月钱。”

    陶红云面颊酥红地嗔道:“什么保媒的话,张二爷说的恁是难听!奴家又不是王干娘,可没能耐给你保潘娘子的媒!”

    张林被她颦颦一笑迷了神,在脑海里幻想着把这陶小娘子剪成白领丽人的发型,再配上ol装和黑丝,黑框眼镜

    时光过隙,在赚钱大计的驱动下,整天城南城北地跑,日子过得特别快。春风渐暖,河岸上绿柳焕发勃勃生机。

    就在张林忙于扩大买卖,建立产业链雏形的三月中旬,武松已是在孟州监牢里呆了好一阵子。

    武大郎的死对他打击巨大,消沉了好多天,幸亏有个绰号“金眼彪”的小管营对他甚是照顾。

    这“金眼彪”施恩不但找人说情,免了武松的杀威棒,在监牢里好吃好喝地供养他,顿顿有酒有肉,还让狱卒给他热汤洗澡,有一定的活动自由。

第44章 取妾从简() 
张林与他们打了招呼,等酒席开了落座后才问道:“高员外去了清河县月余时间,还没回来?”

    “呵,那厮本想把他侄儿的婚事放在阳谷县里办,只是吴千户不肯他家小女儿再嫁外地,便只能在清河县里落户。那边新开的酒楼正在筹工,办好就交给他侄儿打理,所以还有些日子才能回来。”

    陈押司摇头笑道:“怕是高员外吃不上二郎的喜酒了。不知道二郎和潘娘子的好事什么时候办?”

    张林一点也不尴尬,回道:“定在四月初十。”

    “那也没几天了,大办还是小办?”

    “已经叫紫石街的王干娘保媒了,只准备小办一下,毕竟不是什么大户女人,纳个妾而已。”

    张主薄笑道:“那潘娘子倒也是好福气,攀上二郎这样的如意老爷,虽然做不得正室妇人,却能做妾氏里的大娘子。对了,我听说她大你三岁?”

    “是的,小弟二十三,她虚岁二十六。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么,小弟不爱计较这些。”

    廖县尉呵呵一笑:“唉,可惜了。若是二郎有个二十六七,便能截了高员外侄儿的胡,娶了那吴月娘,倒也是一桩美事。”

    张林连忙摆手,说自己消受不起。

    聊了些废话家常,谈到正题,廖县尉叫丫头拿了两封文书上来,递给张林,肃声道:“二郎看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张林知道这应该是自己怂恿阳谷县衙的官吏们对监囚劳动改造所要补交的正式契书和申报官文,于是便打开来,前后仔细地看了两遍。上面条陈在意料之中,申报官文里也不知是有意无意,还把自己的名字也略微地提了一下。

    “这把小弟也添上去,不太好吧?”

    张主薄道:“这也是老哥几个的意思,这监囚改造的法子虽然是二郎你提出来的,但最后论功行赏,可没多少会落在你头上。陈知县要占大头,咱们老哥几个各有赏赐。总不能叫你二郎白忙活一场,好歹在陈知府跟前露露名字,也能落点好印象。”

    廖县尉也宽声道:“可惜二郎是个白身,做不得文吏,若是陈知府那里留下好印象,保不准将来能得个武阶官身。”

    这怕是有功劳就带他喝点汤,出了事就让他顶雷吧,这帮子人真会讲话。

    张林听得心下索然寡味,却只能装出感激之色,忙起身抱拳:“多谢三位哥哥抬举小弟,小弟无以为报,敬哥哥们一杯酒!”

    县尉三人笑着喝了,叫他快坐下。

    “咱们大宋向来是重文轻武,嗨,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武阶官从太尉至进勇副尉,有五十二阶。廖某不才,也只当得个三班奉职从九品,若是这次申报有功,能提到正九品的右侍禁也就知足了。至于二郎你是白身,能得个下班抵应也算不错了。”

    张林忙问:“那是什么武官,几品?”

    陈押司哈哈大笑道:“武散官罢了,无品阶尉勇。”

    尼玛,那就是上头的“意思意思”了,给个甜头而已。张林知道心急吃不到热豆腐,好歹有个头衔比没有强吧!

    这申报官面文书和字据是准备妥当了,不过想要把这件事完善,还需要让监囚们“自发”地写一些深刻的“褒美感谢信”,以此夸大这件事的好处。

    接下来几日,张林便是筹备他和潘金莲的纳妾喜事,因为只是小办,所以也没有大张旗鼓地四处招摇。

    他让王婆子保媒,一顶大桥四对灯笼,几匹段子红,让瓶花、翠玲和郓哥儿跟轿。

    后晌午时分,就让潘金莲坐上轿子,从内院绕到宅院外,再从西湖乡外转了一大圈,回到外院正门进来。

    实际上两家也就隔着一道内院门,绕一大圈纯属脱裤子放屁的举动。

    张林好笑地坐在外院正厅里,深衣福巾地等着一身大红艳服的潘金莲被王婆子领进门。

    吹吹打打地闹哄一阵,炮仗礼竹炸一阵,便摆酒开宴地请宾客吃喝。

    来参加喜宴的人除了张主薄几人和县里的铺子掌柜们,还有就是紫石街上的老邻居,满满当当地摆了十来桌,热闹地喝到夜里才是散场。

    潘金莲自然是要在闺房里盖着大红头巾,老老实实坐在床沿边上等着官人来揭盖头,心里头忐忑不安。

    张林喝得晕晕乎乎闯进门来,把瓶花支使出去,一身酒味地笑喊道:“总算把,把你唉娶进门了。”说着,一下揭开女人的盖头,随手扔了。

    “叔叔还要羞奴奴!”潘金莲满面桃红,一身金银衣裳借着烛火的摇曳,掩映得细嫩小脸儿甚是娇媚。

    张林打着酒嗝,搂着女人要倒在床榻上。

    潘金莲忙是扶住他,嗔怪道:“怎么醉成这样,还没喝交杯酒呢!”说着,自己去拿杯子摆弄着男人勉强喝了口交杯酒,伺候他宽衣解带。

    张林虽然醉酒,但脑袋却不糊涂,只是看东西晕,晃晃悠悠地起身,说想去撒尿,却是站不稳。

    潘金莲又扶不动他,只好从床底下拿出尿壶,忙活好一阵才将他大鸟儿掏出来,把男人摆成侧身让他放水。

    男人哗哗啦啦地放了好一阵水,潘金莲提着都觉得沉手,鼻头扇扇尿骚味道,开门把夜壶叫瓶花去倒掉,再端醒酒汤和热水来。

    等伺候完醒酒汤,简单擦了下身子,张林稍稍恢复了点精神,只是嘴里嚷着要睡觉。

    “叔叔喝得这样醉,还怎么和奴入洞房啊?”潘金莲哪里肯答应,嘴里骚话连篇地哄男人行房,便只是做个欢好样子也好意思意思这新婚之夜。

    张林困意正浓,不管不问地让她摆弄。

    潘金莲手口并用,半天也只弄得半硬不软,勉强着入了宝瓮,骑在身下自顾自地享受。只是还没美到云霄上,就感觉宝瓮里的某处已是醉软如虾了。

    男人酣睡声呼呼大作,委屈得她红了眼眶,没想新婚之夜就这般渡过的。

    这一觉从昨晚十来点钟,睡到第二天下午,醒来的时候窗外阳光刺眼,倒是个暖阳天气。

    张林嘴里干渴,肚子又饿,便朝门外喊瓶花伺候。

第45章 拼命三郎() 
听到喊声,潘金莲推门而入,嫣笑道:“老爷醒了?”

    “嗯,弄点汤茶来,口渴死了。”张林脑袋还有点晕,边起身边问道:“瓶花人呢?”

    潘金莲上来服侍他:“奴家叫她在厨下盯着炉子上的醒酒汤呢,待会就好。老爷想吃些什么?”

    “随便什么都行,弄点羊肉羹吧。”

    潘金莲赶紧出门去安排,一会儿又回来道:“如今宅院里显得冷清,郓哥儿也去跟王掌柜做事了,老爷是不是再买几个丫头和小厮?”

    张林想了想,道:“这事儿你看着办吧,如今你是家里大娘子,以后这宅院里的内务事都管起来。”

    潘金莲笑嘻嘻地应了,等瓶花端来醒酒汤,伺候男人喝下,替张林穿衣梳头扎璞头。

    如今他留了半年的头发,也足够长了。

    “衣料作坊的事情你还得管着,今儿就算了,明天再去。”

    “嗯,奴家记着呢。”

    等羊肉羹端上来,张林边吃边道:“你既然要招些小厮丫头来使唤,那就先把他们的月钱区分开来。贴身的,跑腿的,端茶倒水的,做粗重活的都分个三六九等,弄个条陈给我看。”

    “奴家曾在王招宣府里做过,知道怎么办的。”潘金莲点了点头。

    张林顺手推开窗户,看着宅院里正在扫地的花婶,感慨道:“现今只是两进两出的宅院就这么多琐事,等这宅院再大些,还是得请个管家来帮衬。”

    “请管家的事等老爷您娶了正室再办不迟,这之前,奴家保管把一切打理的紧紧有条。”

    张林看着她笑笑,伸手把她水蛇腰揽过来坐腿上,对着樱桃小嘴儿亲了一口,低声道:“就是要让你多辛苦了。”

    潘金莲抿着嘴儿嗤嗤地笑:“只要叔叔心里多疼奴家就行了。”

    吃过饭,张林精神虽好,但身子还是有些疲倦,暗道自己以后不能再多饮酒。

    这时代的酒水度数虽然低,但醉酒的滋味可实在不好受。

    如今潘金莲的事情告一段落,总算心里松了口气,以后再也不用每晚偷偷摸摸地溜进内院去苟合了,便是白日宣淫想怎么爽就怎么爽。

    时光飞快,眨眼间他纳妾潘金莲就过了十余日,天气渐暖。

    这一天他傍晚回到宅院上,便有小厮通报,说是高员外请他去狮子楼吃酒。

    张林估摸着张主薄等人肯定也在,高员外做东应该是庆贺他纳妾之喜,去了后也果真如此。

    狮子楼三楼的包间上房里,高员外置办了一桌子的好酒好菜,上来就端酒赔罪三杯,然后就对张林道:“二郎纳妾,唉,可惜高某远在清河县里琐事缠身,抱歉抱歉啊。”

    张林哪里怪罪,笑道:“员外客气了,您侄儿大婚,小弟也没去庆贺呢。”

    陈押司打哈哈道:“便是员外请我们去,也是不去的,否则那吴千户的脸面往哪里放?”

    吴千户是吴月娘的老爹,吴月娘的丈夫是西门庆,而西门庆的家产被阳谷县这些官吏都给扒光了,心里要说没有火是不可能的。好在吴月娘有他这个做老爹的在,不然私房钱都难以保住。

    张主薄这些阳谷县官吏要真去庆贺,不下于在人家脸上打巴掌,高员外也是因为这个缘由才没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席间,张林跟廖县尉问道:“小弟这宅子里现在人丁多了,一些鸡鸣狗盗之辈也盯着宅院偷些菜米油盐的。所以,哥哥们有没有人手,匀两个给小弟,也好看家护院。”

    廖县尉哈哈地道:“这事你问我作甚,难不成还想招几个衙役使唤?”

    “怎么,不行?”

    陈押司摇头说道:“二郎别小看了咱县里的衙役,那都是一代传一代的饭碗,哪个肯愿意丢掉?即便你多给月钱,也难劝得了他们。”

    张主薄道:“二郎可以去县外招些闲汉,那些人里有的是一身力气。”

    张林连忙拒绝:“小弟是想防贼,可不是招贼进门,那些人可不是省油的灯。”

    高员外忽然道:“二郎若是真想要,高某有一个汉子给你用。那厮会些拳脚功夫,只是脾气性子有些直,专爱多管闲事。”

    “性子直点没关系,人品如何?”

    “那厮是高某侄儿在恩州结交的朋友,落魄了便来投奔,狗皮膏药一样,也不好撵他。人品如何,倒是不知,只是那厮自称什么江湖上的‘拼命三郎’,模样看着就凶。”

    拼命三郎?

    张林心里一惊,面上镇定自若,拉住高员外袖子道:“那人叫什么名字?”

    “石秀!”

    我的乖乖,捡到宝了!

    张林装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道:“唉,反正一时半会找不到中意的,不若先用着吧,员外肯放人?”

    高员外忙摆手说客气:“什么放不放的,二郎肯要他,那就是帮了高某的忙。只是他人还在清河县,我回头叫人唤他过来。”

    “多谢多谢。”

    “客气客气。”

    这顿酒倒是没白喝,凭白招到个三十六天罡星之一的拼命三郎,张林本意是想从廖县尉那里把胡彪和魏进要来的,现在也不用了。

    回到西湖乡的宅院里,他心里高兴,嘴上哼着小调,对石秀的到来颇为期待。只是石秀被他招纳了,那“病关索”杨雄怎么办?

    潘金莲端水给他洗脚,见他一脸得意,好奇问道:“老爷遇到什么好事,这般开心?”

    “啊,酒桌上的玩笑话罢了。对了,咱这宅院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我这几天招个会点拳脚功夫的人来看家护院,你着人把外院东西偏房收拾收拾。”

    “还用老爷提醒,奴家早就让翠玲和花婶拾掇好了。”

    张林笑道:“有你当这后院的家,我也放心。”

    潘金莲抿嘴一笑,给他用力搓洗脚丫子,貌似随意地道:“现在奴家还能管这些,等将来老爷有了正室夫人,奴家就轻松了。”

    张林知道自己不是个正经人,将来还不知道要祸害多少漂亮女子呢,嘴上当然不敢打包票。

    听潘金莲这么说,知道她是在拿话提醒自己。只不过以潘金莲的背景出身,给大户当过丫鬟,还是亡夫寡妇,能做他妾氏里的大娘子就算命不错了。

    洗完脚上床,两人穿着自家生产的睡衣搂抱在一起,卿卿我我一阵。潘金莲见他没什么欲望,大鸟儿也不亢奋,也就安安分分地抱着他睡觉。

    她之所以这么频繁地索取,一是弥补自己多年空虚的寂寞,二个就是想早点怀孕。如果有了一男半女,她将来的生活才会更有保障。

    这段时间,张林在这小浪蹄子身上夜夜折腾,宝瓮里不知道被多少次数亿精兵冲杀过。照理说,女人二十六七岁的年轻是生育的最佳时期,也不知道她能不能怀孕。

    一夜无话。

第46章 招纳石秀() 
张林是挺好奇石秀为什么会出现在恩州,也想早点看到这第二个水浒里的“英雄”。

    于是第二天去查账的时候,顺道从狮子楼拐了一趟,跟高员外又抱怨家里烧了粮米油盐,让他尽快把石秀叫过来。

    高员外本来没把这事放在心上,见张林来催了,当时就让人去了清河县。

    阳谷县和清河县不是太远,一百多里地的路程,骑马(歇人不歇马,中途轮换)的话当天去隔天回,若是步行,则需要三四天。

    石秀又不是高员外什么重要客人,够不上资格让他备马,来到阳谷县的时候已经是五天后。

    高员外立刻叫小厮带他去找张林,只可惜扑了个空。

    张林一整天都在外面奔波,因为随着自己“报喜鸟布行”的拆分和整合,生意是确确实实上了一个档次。

    而且王掌柜做的不错,把阳谷县周围的乡镇代理基本都拿了下来,订单虽然不大,但是源源不断。

    他带着还处于“实习期”的陶红云在大布乡、十五园镇、阎楼镇里清账,顺便实地考察下销售情况,以防王掌柜造假。

    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