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大宋-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秘书署的周署长亲自前来汇报工作,当然不可能就只谈军事,等主公脸色稍好些,又道:“最近几天的札子,属下都做过整理,军器监尚无进展。另外就是商务总署那边前番在两浙路鼓励儒商开建作坊,首批共计五十处,囊括江南一带的乡村人口密集处。但偏远一些的水乡,则运途实在不方便,不过那里受灾的纺户家庭也少,两浙官署衙门已是斟酌实情给予一些生活补助,每家每月按人头补贴两百文钱,目前统计上来的有一千四百余户。”

    张林心算了一下,这笔财政补贴不过两万余贯钱,点头道:“嘉奖两浙官署衙门。”

    “是。”

    周敏道:“还有银务署那边递来了一套新货币图案设计文告,请主公过目。”

    这玩意总算弄出来了,张林饶有兴趣地接过册子,翻开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用金粉描成的金币图案,有七幅搭配各异的备选图案。每一个图案上都有龙画,称为金龙币。

    一枚金龙币,实重九钱,含金量七钱,含银量一钱,其余为杂金属。面值为百元,价值十贯铜钱。

    第二至第七页则是银龙币,面额为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以含银量为主,掺杂铜锡铅铁,为合金属。每一种银币,都细分了五六种不同的备选图案。

    第八页开始则是价值一文钱的一分纸币,用大众脸的官员、商人、工匠、农民四个阶层作为主体图案,北面是高山大河的背景缩影图,纸张摸起来有点毛毛的滑手感,尺寸长两寸宽一寸,跟孩童巴掌一般大小。

    一角纸币则还是官商工农是个阶层的大众脸图像,不过背面是官员办公、工人炼铁、商人背货、农民耕地的四种劳动图案杂糅在一起,整个版面的颜色也比较深,带着点绿油油的感觉。

    至于价值百两黄金以上的大面额金银票,则是版面复杂多了,不但写有仿造则死的律法条例,且把纸票从斜角看过去,隐隐有两种图案交汇,神奇的很。与金银票一道的还有甲乙双方的背书模板,以及银务署的官坊背书模板和口令、秘钥等配备道具。

    “想的还挺全面的。”张林仔细把最后几页的纸币使用注意事项阅读一遍,笑着赞了一句,又道:“金龙币和银龙币的设计就很好,不过胆子可以再大点,可以在背面把枪炮加进去,彰显我义军之威。另外,你再通知银务署,让他们加一些‘汉学’的元素,要与时俱进嘛。”

    “是。”周敏一一记录下来:“主公还有什么建议?”

    “发行新货币定在年后正月前后,让银务署不要太过于着急,可以一边发行新货币,一边回收金银铜铁旧钱币,配合官报那边进行宣传,给民众一个适应和接受的过程。至于发行数量,一定要严格控制,不能贪多地伤害百姓利益,具体数目,一定要按照市场现下的钱款流通量来算。”

    “是。”

    张林再想一阵,笑道:“让银务署那边也不要墨守成规,民间借贷的钱庄还不少,先从这些地方入手实施,必要时候可以动用内务署衙门的人手。另外,各地银务分署,对优质客人也要给与尊重,设立贵宾条例,储款大的商人可以有优先办理的权利,利率也可以放宽松些。”

    周敏记录下来,等了少许,见主公摆摆手,这才退出去。

    张林仰头长吁一口气,扭扭脖子看看窗外将黑未黑的天色,暗道这公事现在是愈来愈多了。以往只上午忙,这一到年尾则从早忙到黑,屁股都离不开椅子。

    怎一个累字了得。

第361章 瓶顶和缺陷() 
水力纺织机,刘氏纺织机,织布机用于生产后,纺织行业取得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虽然让辖地内尤其是两浙一带的很多个体家庭断了一门营生,但于大局是有利的。

    身为后世211大学的国贸专业生,张林当然知道拉动经济的三辆马车是什么。

    “经济发展,取决于生产力,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你们商务总署不要着眼于小门小路,而要放眼全局,时刻关注生产资料的进步。生产资料是什么?比如水力纺织机,织布机,比如‘镰圈刀’,这些东西都能大幅度地提升生产力,进而改善生产关系。”

    张林给各个总署的高级官员们上课也不止一回两回了,如今也是讲得头头有道,口沫横飞:“商务总署要时刻跟墨学公会保持交流,利用新机械来拉动经济增长,你们要做的,就是从大局出发,宏观调控整个福建路和两浙路的大市场。咱们辖地的经济改革眼下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还需继续努力。有没有人告诉我,我曾经说过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是什么?”

    商务总署的署长林守成举手回道:“投资、内需和出口。”

    张林点头道:“那么,你们商务总署又是如何做的呢?”

    “关于投资,我们总署制定多项实惠政策,鼓励商人对民间新式机械进行投资开建作坊,在土地和人力,税务补贴上给与适当的照顾。其二,总署联合银务署开放银务贷款政策,打击非法钱庄和放血印子的商家,降低物价以刺激百姓们的消费。其三,前番跟日本的平氏家族达成军火合同后,我们正通过军机署、锦衣卫与日本本土其他家族、高丽、琉球、交趾、大理,甚至是宋国的商人进行接触和商谈,他们答应来参加我们的总署商贸年会。”

    张林笑道:“很好,这就是我希望看到的,也希望你们能这样做下去。尤其是宋国与我们是同一文化传承,很多商人还是愿意和我们做买卖的,一定要全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保证他们的性命安全。将来,这批商人就是我们推翻赵家天子的马前卒。”

    众人纷纷称是。

    “另外,你们总署一定要主抓几个大项目,目前纺织行当最赚钱,那你们就要多把工作重心放在上面,为商人们创造更有利的买卖条件。尤其是海运出口,必要的时候,军队亦可以为你们保驾护航。”

    “是。”商务总署的众多官员均是信心十足,满脸闪耀着红光。

    张林再就贸易项目作出批示,尤其是武器装备的买卖,放开了一些限制。对弓箭弩箭等宋制装备彻底放开管制,让商务总署筹办商人开设军器作坊。

    至于火枪和火炮,目前肯定是不适合批量出口的。

    军火公司,这便是张林用来督促军器监的办法,国营和私营一起来,慢慢地把一些先进武器下放到私商手里生产和改进,尽可能尽早地培养出一批军火商来。甚至,允许私募雇佣兵的制度都在张某人脑海里酝酿。

    一个民族的血性不能丢,想要得到世界的认可,武力是不二法门。只有铁与血的战争,才能把汉学影响推行到全世界去。

    抗议?抱歉,张某人绝不会让这个词出现在他创建的帝国外交里。

    话说,早在夷州岛上的时候,蒸汽机的小模型就被制作了出来用于教学演示,但张林没想到这玩意想要达到实用的研发进程会如此之慢,成功看似近在咫尺,却是让得军器监一干匠人抓破了脑袋。

    动力不足是一个原因,不管烧煤的火力多大,阀门推动的有多猛烈,但转化出的机械动能低到令人发指。

    别说用来拉车了,就连水力锻造机的动能都比它大。而且还经常发生爆炸事故,要么就是不知什么缘故机械支臂散架造成整台机器蹦散解体。

    经过数月的失败后,匠人们将主要的原因集中在机械链接部件公差太大上面,由于张某人拔苗助长,军器监并没有严谨的术数人员加入研发组,只能临时抱佛脚地从学坊中招募术数人才,从基础数学开始解析蒸汽机的原理和构成部件的精细度。

    就比如螺丝这种后世常见的小工业品,现在根本没条件造出那么精细的精密度,一旦装配到蒸汽机这种动力极强的机械上,稍微一震荡,螺丝就出现松动现象,甚至直接蹦飞。很多部件,还是使用整体铸造,甚至直接拿钢水填补缝隙,这样的工艺也难怪蒸汽机从根本上就难以成功。

    有鉴于此,张林不得不对军器监进行术数、化学、物理的重新教学,有时候甚至亲自去上课,把这批人的基础知识抓一抓,即便一时解决不了问题,也得让他们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如何向解决问题的方向努力。

    讲实话,这批老匠人年岁太大,不太适合重新学习。张林把希望寄托于这批人手下的年轻徒弟们,暂停了蒸汽机的研发项目后,把这帮几十名学徒全部打发进新式学坊里回炉重造。

    有时候,经验固然重要,但扎实的科学知识才是科技进步的源泉和动力。

    张林前番时候,已经让人把宋朝廷秘书省第一次印刷出版的算经十书给简化成阿拉伯数字用于新式学坊的教学中,并且下令把算盘这种东西禁止用于教学。

    他以前在网络上哪个评论区似乎看到过算盘是禁锢数学发展的元凶之一,不管记忆和那个评论可不可靠,他宁愿犯这个错误。再说,不用算盘,难道就算不出账了?

    另外,许多混乱名称都得统一一下。比如术数,又称为算学、术算、九九、九算等等别称,被张林统一改为数学,正式用在教学课本上。

    当然,宋代数学的研究成果还是很让张林新奇的,如九章算术张丘建算经等都提出了一些有关等差级数求公差及求和的公式。甚至有研究高阶等差数列的隙积术和会圆术。

    这些东西至少张林高中时候并未学习到,上了大学才学到。

    至于正方、长方、三角、圆周等等基础数学,自然是早已有之的出版书籍,只需要重新翻译诠释成方便使用和理解的阿拉伯数字教学教材就行。

第362章 时代在改变() 
既然蒸汽机的实用研发遥遥无期,张林也就不用成天关注着了,把心思放在水力锻造机和水力镗床等现下能普及出去的机械设备上。

    对于化学和物理、数学、自然科学的教材编写,他可真是花了大力气,几乎把自己能想起来的基础知识尽数倾囊相授,对教学步骤也不断地提出整改建议。

    一张元素周期表已经完善了十九种常见元素,包括氢氧碳氮铁铜银金铝铅钙等,有些元素尽管现下提纯不出来,但不妨碍张林从理论上讲解它的存在。

    玻璃的研发虽然还存在气泡瑕疵,但不妨碍做一些基础实验了,比如一些如何证明二氧化碳的存在,比如如何证明氢气的存在和其透明无色、易燃性。

    学生们被这些很简单的实验震惊了,他们第一次用一种另类的眼光看待自然科学,如同进入了新大陆,发现自己生活的世界远超出想象。

    “科学,是墨学的核心,我们既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要相信科学的神奇。尽管现在看不见摸不着,但却不妨碍我们发散思维地去幻想出它的存在,并用汗水和努力去让它实现。”

    张林把这段话作为结束语,并笑着布置作业道:“我虽然不是经常来给你们上课,但还是要按规定布置作业的,大家别想着偷懒过关。”

    教室里的学生小至十四五岁,大至十八九岁的学徒,众人都笑起来,教学气氛良好。

    “每人根据你们所见识到的东西,写一篇比较有可能实现的科学文章给我,不管它现下存不存在,哪怕想象也行。当然,题材不局限于化学,你们若是对物理和数学也有兴趣,也可以写一写其他方面的文章。下课!”

    张林拿起讲桌上的小木槌,“铛铛铛”地三声敲响下课的铃声。

    比起当一名君王,他感觉还是教授孩子们掌握科学更有成就感啊,可惜公事太多,他能来学坊中上课的机会少之又少。

    在蒸汽机的研发陷入瓶顶后,他转而把注意力放在数学和化学上,将数学分成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而化学暂时只能完善到初等。

    其实化学这玩意,他虽然很多反应公式都忘记了,但不妨碍他推演一些化学反应公式。

    就比如,干馏绿矾过程中产生的很多氧化硫,他记得其中是有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的,这些高热气体遇水蒸汽后就会形成一定浓度的硫酸。

    再比如盐酸,他记得化学式是hcl,炼金术士们早已会制作这种无色带有强刺激性的气体,只不过没有引起重视罢了。军器监改善了炼金术士的办法,用海盐和硫酸混合一定的比例,

    通过蒸馏得到这种气体,然后用水吸收而得到盐酸。

    至于三酸两碱中的纯碱和烧碱,则不劳张某人多费心了,古人已经是炼制,而且办法还挺实用。唯一需要改善的,就是进一步利用已知的科学方法提纯而已。

    三酸两碱是化工业的基础,张林耗费功夫将它们搞出来,尽管由于各种原因还未发挥它们的作用,只能在实验室你小批量制作,但总归是让他心安理得了。

    由此,军器监在大校阅之前也进行了第二次分家,从其中脱离出了化工研究室、物理研究室、数学研究室。化工研究室则进一步细分为基础化学研究组和火药研究组,物理研究室则开设诸多项目,比如蒸汽机研究组、车床研究组、水力研究组等等。

    军器监的分家,诞生了许多项目研究组,张林大肆提拔其中一些表现优异的老匠人或出类拔萃的接受过新式学坊教育的年轻研究员作为项目组长,经费管足,人手管够。

    趁着年底大校阅的风向,张林亦是不闲着地对目前商务总署很是密切关注的武器装备出口做出了规范调整。

    新红头文书下发到总署里,规定口径超过2。6以上的火炮都属重炮范畴,在不得允许下,严谨列入出口产品的名单中。其次,就是燧发火枪也取消了出口资格。

    相应的,允许商务总署就火绳鸟铳枪、胸板甲、长矛、弓弩、皮甲、铁甲等常规武器做出鼓励出口的政策,一批数量合计二十家的武器制造作坊名额下放了出来,允许私商参与制造和出口,不过数量要严格控制。

    这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得到消息的大商们就跟狗闻到屎味一般蜂拥而至,武器买卖向来是朝廷独享的行当,这些商人们早已垂涎三尺,对于商务总署的条件一股脑儿地全答应下来。

    首批二十家武器制造商的名额在政策还未被颁布前,就被跟总署关系一向交好的福建大商预订了一半,光是缴纳的保正金就超过了三百万贯钱。

    随后,商务总署联系军器监下派研究员对商人们进行作坊的建设指导,给予技术支持,同时张林指示银务署参与入股,国银对私营的控股绝不得超过百分之49%。

    为此,银务署也进行了第一次分家,从其中单独生成一个商务投资公署,专门负责打理银务署的钱对民间作坊的投资管理。

    张林亦是在商报上作出批示,第一次把“集团”“公司”“董事”“经理负责人”“主管”“员工”“国营”“私营”等新词汇应用于商业。

    由此带来的改变就是,作坊老板不叫员外了,而改成经理或者主管,参与分股的老板则改为董事等等。

    很多东西一天天在变,这就是所谓的变法了,辖地内的百姓们渐渐地习以为常,也乐于接受这些方便易懂的新词汇,对于出现的一些新鲜物事也见怪不怪了。

    就比如,一种“透明琉璃”货物的出现,商报上把这种琉璃统称为玻璃,悄然走入了市场。价格算不得便宜,但中等家庭却是消费得起的。

    许多大商把这种玻璃代替了窗帘和窗纸,用于住宅装饰上,让阳光可以从四面八方地照进房屋内而不用担心刮风下雨。百姓们易是把家中铜镜卖掉,兑换成钱后买这种更实用而且镶嵌漂亮木质染色木框的玻璃镜子,一时引为时髦风气。

    泉州府府邸。

    里院内房中,唐楠儿脚踩皮木混搭的高跟鞋,站在一面有半丈高的新奇落地镜前左扭右扭,叉腰耸肩地对镜自赏。

    这面大号落地镜是老爷送给她的,当然家中每个女子都有,不过她还是玩的不亦乐乎,衣服换了数十套,妆容也洗了画,画了修。

    老爷最近忙于公事,疏于房事,内院女人们不说有怨气是假的。总归老爷心里还想着她们,知道时不时地送点新奇小玩意来哄她们开心。

    至于老爷现在唐楠儿咬咬牙,这个没良心的大概又去外面拈花惹草了。

第363章 第368 校阅调防() 
东柳巷十八号,小院宁静而整洁清爽,在夜色掩映下,房中的灯火散发出朦胧的橘色光焰,给人以祥和之感。

    和白菲菲谈了近三个月的“恋爱”,从拉手到亲嘴,到亲亲摸摸不算事儿,张某人总算在今儿晚饭后得偿所愿了,探得这白家小姐的深浅底细。

    刚满二十岁的白菲菲从少女进化成了女人。。。。。。。。。。。。。

    在晕眩中,把头埋在被褥里,双手抓紧丝滑的被褥。一手死死伸到后面扣住男人的握在她细腰上的手臂,然而毫无卵用。

    在她几欲骂人,身体都要散架的感觉中,男人终于是停止了动作,喘着粗气塌下来,将她平压在床褥上,二人贪婪地大口喘息。

    少时,二人调整姿势,改成面对面侧躺拥在一起说着些甜言蜜语。

    白菲菲有些担忧地道:“你还不回去?”

    “今儿就睡这里了。”张林抚摸着她如绸缎的滑嫩身体,似乎女子身上的体汗都是香的。

    不管之前再对男人是如何的凶悍,一旦失了身,女子往往就跟换了个人似的,白菲菲也不例外。

    她伸手勾着搭在床头上的汗巾,替男人擦了擦额头上的晶莹汗水,随后把头埋入对方胸膛里,深深呼吸一口。

    “我爹爹知道我们的事了。”

    “知道就知道呗。”张林满不在乎地笑道:“你要是愿意,现在就可以搬到我府上住。等大校阅后,咱们去人口与计育总署下的婚姻公署里注册登记。”

    白菲菲心里有些欢喜,但嘴上还是疑惑地道:“那你府上其他女子呢?”

    “当然是一并办了。”张林道:“我算过了,名额是够的,不违法,呵呵。”

    “作茧自缚!”白菲菲轻轻打了他一下,笑道:“谁叫你自己立的规矩,以后就没法儿再去勾搭其他女子了吧。”

    现下张某人算上张贞娘肚子你的,有两个孩子,也就是说在一妻五妾法外可以多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