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大宋-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哑弹现象是很正常的,盖因火药包燃烧后产生的高温气体点燃了引信,而引信在开花弹里传导过程中熄灭了,没有能够引燃球内的黑火药。只要把引信问题解决,这个现象就能大概率的避免。”

    “主公,可以在球内打穿一个竹管,引信置于其中,在引信外再缠一层火绒保正其充分燃烧不会中途熄火,此法如何?”

    “嗯,这个办法不错。”张林点点头,欣慰道:“不过竹管可以改进一下,以木管代替,制好粗细尺寸,统一制作。回头你们就试试。”

    “第二个问题乃是炮弹出膛不稳”张林忽而想起滑膛炮和线膛炮这两个后世火炮中的名词,继而又联想到带尾翼的炮弹。

    他情不自禁地在木板上用木炭写下这些词汇,而后沉思起来,一语不发站在讲台上。

    底下众人莫名其妙,却都不敢打扰主公思考。

    张林一方面在尽可能地回忆关于火炮的浅显知识,一方面在琢磨用词,把后世的火炮原理用这些古人能听懂的话解释出来。

    “弓弩箭矢,尾端都会带上尾翼,便能提高射发精准度。前人早都想出来的解决思路,我们却疏忽了。”

    众火匠纷纷懊悔自责道:“哎呀,是啊,我怎就没想到呢!”

    “这就叫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张林笑道:“球形炮弹可以改制成头细腰粗尾细带尾翼的椭圆形试试,不会影响装药量的。这般可以把引信置于尾端,也能更好地避免哑弹现象。”

    “还有,我刚才也想起另一个火炮射击思路。大家且看!”

    张林在木板上画出一个炮口往半空仰角几乎达到九十度的火炮,底座为三角,旁边配以两个线条小人当做士兵。

    “咱们的铁质火神炮,口径四寸三分就有五百多斤,需要八到十个人来伺候,打出的实心炮弹虽然威力大,但也只能在攻城战中发挥效用,野战中作用远不如开花弹。但开花弹每一轮射击、清理和装填都需要十数个呼吸间隔,不适合野外遭遇战。”

    “你们不妨按照我画出的图示来试验,制作出一门可以两到三个人使用的小型火炮,以抛物线形式向远处投射开花弹,炮弹可以设计成鱼形,加上尾翼保正精准度。底下设有活动支架,净重量控制在五十斤上下,一人足矣背负。此炮,可名为迫击炮,以急迫射击在野战遭遇战中的敌人。”

    “你们一定要记住,火炮的研制是为了适应战场,而不是让士兵们去适应火炮。一切都得从实际效用出发,不可一味地贪求口径扩增,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下面,我给你们讲讲何谓滑膛跑,何谓线膛炮”

    继轮式火炮研发到一定阶段后,四寸三分口径成熟,张林又把迫击炮和没良心炮这些简易制法的火炮概念传授给了火药匠人们,在现有科技条件下尽可能地研发出高效杀伤性火器。

    有些武器研发出来了不一定就得立刻列装军队,可以让人继续研究成熟。

    他这般填鸭式地指导让工匠们少走了很多弯道,有些技术甚至到后世十八十九世纪才会出现,他本人也不知晓,只知道一股脑儿地先往外掏出来再说。

    这段日子里,他满脑子都是火炮和火铳枪的研发事宜,只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和火药工匠们住在一块,让得成熟的火器可以尽快问世。

    他虽然对外言缓称王,但心中却有一种强烈的登基称帝之心,权势的欲望日渐增强,他自己都难以抑制。

    九五之尊,天之下,万万人之上,多么至高无上的权利啊。当手中的底牌愈来愈大时,一个贫瘠而荒野的夷州岛已经满足不了张林的野望了。

    夷州岛上的天气虽然冷了些,但却远不如北地那般寒风刺骨,冬天里更是没有下雪,让得唐楠儿她们大是不满。

    年节期间,放了休息的七天长假,大伙儿闲来无事四处溜达,闲汉们更是闲得蛋疼地进山打猎,往周围去探索这片土地上的风光。

    夷州岛对于万万人口的华夏大地来说,只是个大岛屿罢了,而对于岛上新搬的一万四千余人来说,却是个广袤无比的新天地。

    书房中,根本不用烧炭盆,窗外的明媚阳光已足以保持室内的暖和温度。

    张林仰趟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偶尔长吁一口气,脸露奇异神色,仿佛沐浴享受着透过窗户的和煦阳光,好不惬意。

    “爷,奴们要去踢毽子,你要一起耍吗?”唐楠儿轻轻扣了下窗户,没敢推开,只嬉笑着问了句。

    “你们耍吧,我就不参合了。”张林应了一句,忽而龇牙咧嘴地嘶了一声,表情怪异,好在隔着窗纱,外面的少女也看不见。

    “唉,姐姐也不知去哪里了,那奴奴只能和玉莲、金莲姐姐玩耍了。”

    唐楠儿嘀咕抱怨了一句,脚步声渐渐远去,张林这才把手从桌面上收回来往小腹处按下去,嘴角勾起一抹坏笑。

    “仙儿姐你慢些,差些儿被楠儿发觉了。”

    “唔”回应的只有女人吞吐愈发激烈的吧唧声。

    论品箫技艺,几女中当属唐玉仙为魁首,花样繁复,每每都让张林享受到极致的快乐。此女有着后世的模特身材,个头出类拔萃,能歌善舞,年至三十也没有身形走样,依旧是凹凸有致。

    唐玉仙再是伺候一阵,这才钻出桌底,满脸粉晕地端起茶盏漱口,而后蛇妖一般缠跨在男人身上,香舌游移,娇躯浮浮沉沉地缓动起来。

    “爷”

    “嗯?”

    “爷”

    “怎么了?”

    “奴想听你唤我。”唐玉仙情动不已,眼波如水,媚态横生地柔柔道。

    张林耳听她靡靡之音,眼见她迷醉神情,轻声唤道:“玉仙姐姐快些,小弟最爱采你的花儿。”

    “啊,二郎”

    女人听了只觉身心俱软,醉酒疯态般地把心儿花儿一起奉上。

第282章 日异月新() 
女人是生活的调味品,张林虽然操劳诸多琐事,但身边妻妾成群,有效地缓解了他的疲劳感。

    一妻三妾三个通房丫鬟,还加上张贞娘一个外来户,足以满足他生理和心理上对于异性审美的需求。

    别看夷州初建,但上岛的百姓们俱都有技能傍身,编花糊纸,扎灯打乐者会者繁多,让年节过得好不热闹。

    大校阅后,各项律法的颁布和实施,基础建设日渐完善,让得岛上的风气为之一变,气象欣欣向荣,红红火火。

    七天年假后,大伙儿都开始忙碌起来。

    岛上属亚热带气候,虎威军在训练之余也负责着开荒事宜,大片的山野土地被开垦出来,施土交肥种上水稻和瓜果菜蔬种籽。

    张林采用的是集体庄园式的种植方式,集合大量人手集中做活,充分利用了闲散的劳动力,以肉蔬和工钱激励作为赏罚手段。他划分出村社地段,配以保长,让各保之间展开竞争,以此作为绩效,提拔绩效突出者。

    与此同时,一种名为民知报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在民知报上,群众们可以了解到关于宋国的各种消息,亦能看到夷州岛上某人做出什么大贡献被主公奖励,以及一些即将颁布的新律法条陈。

    民知报的第一任社长乃是口吃毛病日渐严重的陆余,此人虽然嘴巴功能缺陷,但笔端功力却远超众多书生,被张林从学坊中拎出来单独组建报社。

    北宋是知识分子的天堂时代,报纸这种东西早已有之。开封府便是凌晨有卖朝报者,是民间雕印与发行的小报,是很多人养家糊口的职业。

    当然,朝廷也有专门的朝报机关。

    只不过这种民间小报乃是商业行为,被大多人所不齿,所谓“坐获不劳之利”便是知识分子对商业行为的直观鄙视现象。

    换句话说,张林心中所设想的未来,是一个以商业促进文明发展的时代,与封建时代有着本质上的矛盾,说水火不容还不至于,但起码是站在对立面的。

    “术业有专攻,达者为先。陆余你笔力深厚,应当能胜任。不过,我对你的要求可不止民知报一项啊。”

    房间中,张林循循善诱地传授着对方后世的一些报纸观念。

    “请,请主主主公明示,示”陆余憋的脸通红,努力把话说完整。

    张林也不着急,宽和笑着,耐心等他说完才道:“报纸可分多种,一者言国政,二者言军事,三者言商情,四者言灾祸,五者言民声,六者言娱乐,不可一概而论。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国事、军事、民事三者区分开来,再加以细分成商情、娱乐、律法等别类。现阶段夷州岛人少,也需节省资源,可以把这些类别放在同一张报上以不同的版块来划分。等以后条件好了,便以不同的报种来区分。万事开头难,高楼平地起,你提前一步打下基础,培养出分类方面的人才,以后咱们进入陆地上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是,是,明明白了。”

    张林提点道:“报纸乃是国与民的沟通窗口,咱们可以自己找人写,亦可以接受百姓们投稿。这世上能读书识字的百姓还是算少的,一方面需要我们去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报纸替百姓们开智明理。万万人口,任重而道远啊。”

    陆余有些激动地拱手作礼,嘴皮子哆嗦哆嗦却硬是说不出话来,颇有些士为知己者死的荣耀感。

    张林笑道:“以后但凡军功或者勋章封授,都会在报纸上刊登出来,让得万民皆知。陆先生肩上担子不轻,希望别让我失望。”

    陆余起身离座,恭恭敬敬地鞠躬作礼,道:“小,小小生定,定不辱主公重托。”

    “好,下去吧,把赵跃和袁涛、周敏三人叫进来。”

    “是。”

    陆余离去后,少时,赵跃三人进门,恭敬行礼后,被主公赐座。

    张林开门见山地道:“尔等三人都怀有大才,胸有大抱负,把学坊打理的紧紧有条,蒸蒸日上,实乃大功一件。”

    赵跃笑道:“都是主公的功,我等不过依言行事罢了,不敢贪功。”

    张林笑笑,点头道:“学坊现今有了专门教授孩童和少年读书识字的汉文课,也有术数课,我准备再添几门关于化学和物理、器械的科目,需要你三人和各处作坊工匠们一齐编写启蒙教科书。”

    “是,我等定不负主公所托。”他们三人都是读过民知报的,知道化学、物理是什么意思。

    “少年强,则中国强,汉家的未来看似遥远,却是需要我等齐心努力。江河湖海皆由溪流汇聚而成,前人栽树后人乘阴,我们这一代人啊,注定是操劳的命,且与君共勉吧呵呵。”

    “为了汉家未来,这点辛苦算得什么!”三人也都是笑起来,与脾气好的不像话的主公聊起了一些学坊改善建议,在谈话中把一件件细枝末节的事情敲定。

    夷州岛上似乎没有冬季,所谓的冬季也不过相当于北地十一月时的天气,除了刮一阵东北季风,年后就春暖日晒地凉爽起来。

    船坊的建设早在去岁六七月就由林总管安排了,一直陆陆续续地扩建,张林到来后更是带来了大批劳动力,把船坊的规模扩建到几乎不弱于杭州官营船坊。

    只是很多物料还得通过隆兴钱庄的产业从内陆里买进,运输耗费极大,张林迫切地想要在陆地上打下一大片临海地盘。

    北宋的海船原本是两头高翘,中间宽扁的形态,在张林的要求下,海船被改建成了楼船形态,空间压缩下已是完全把运送兵员和物资的作用降至最低,只以火炮和弩箭用来作战。船头冲撞功能取消,利用榫卯工艺和铜铁加强了船体和龙骨。

    海滩码头边,一艘楼船徐徐驶离岸边,载着众多船坊和火器工匠来到近海处试炮。战船一侧缓缓拉开了木质的厚重隔板,而后一个黝黑的炮管伸了出来,伴随着火光一闪,震耳欲聋的爆声轰鸣响起。

    数秒过后,三四百米的海面上激荡起冲天水柱。少时,又是轰鸣一声,一颗炮弹几乎离着水柱不远处爆炸,在更远处的水面上爆发出浓浓的白烟。

    海风送来刺鼻的硝烟味,站在岸上观阅海船试炮的张林贪婪地呼吸一口,笑道:“这有五百布没?”

    “回主公,船上的火神炮口径为四寸一分,打八斤七两实心弹,带炮架为净重三百零三斤。此炮最远射程为九百一十布,有效射程为五百步左右,炮管可承受至少三百次发射,而后便需回炉重铸。”

    张林夸赞道:“进步不小啊,尔等当真让我刮目相看了。”

第283章 坩埚炼钢法() 
主公的夸赞,让得田火匠等人开心的不得了。

    他笑道:“小人不敢贪功,都是主公指点有方。而且铁坊冶炼也值得称赞,以生、熟两铁反复融交,再以泥、铁模具铸造,的确效用非凡。”

    张林语气不定地道:“你说的是灌钢法,老早便有了的法子,我还听西域那边有一种什么坩埚炼钢法,似乎要用到石墨,你们可以试试。”

    “石墨是何物?主公可有具体制法?”

    这尼玛我怎能记得,张林想要抓脑袋,无奈地道:“我也只是道听途说,坩埚炼钢法,你们从这名字里慢慢去想,去试,反正是要用到石墨的。”

    “铁脆而谓之生铁,乃是含碳量高的缘故。铁软而可锻谓之为熟铁,含碳量比生铁少。熟铁反复锻打后,其性便刚,乃谓之钢。”田火匠却思索道:“小人虽然没见过石墨,但想必,此物乃是一种石碳之物,若是添在铁水中,岂不是把好好一锅铁水弄糟糕了吗?”

    张林心中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语气强硬道:“我怎么说,你便怎么去试就是,试不通肯定是方法不对,不要怀疑我说过的话!”

    田火匠慌忙跪下,扣头道:“是,小人知罪。”

    “起来吧,我又没怪你。”张林宽慰道:“有些东西我虽然只从别人嘴里听了只言片语,但肯定是对的,你可以保持怀疑的态度,但一定要试了再试。科学就是这样,没做过的没发生的,你便不能说它是错的。”

    “是,小人明白。”田火匠擦了一把额头的虚汗。

    张林心中好生无奈,他也没想到田火匠等人还不知道石墨为何物,他努力回想着记忆深处的知识,似乎想起世上是有石墨这一种矿的,这种矿在很多工艺中都是相当重要的材料。

    不对啊,现下时代所用的书墨乃是松烟制作,古人不可能一开始就用书墨来书写文字吧?

    “刘忠,你速回学坊里,去问问有没有人听过石墨这个词。石头的石,墨水的墨。”

    “是,主公!”

    船坊离着学坊村不过十余里地,刘忠骑马快去快回,不消小半个时辰,赶在试炮结束前就带了个书生回来,正是喜好专研山水图志的赵跃。

    赵跃下马作礼道:“拜见主公!”

    张林伸手虚礼道:“免礼,你听过石墨这个词?”

    “当然,小生曾在水经注中见过此物,来之前,我还特意查了一番,因此稍稍耽搁了些功夫。”赵跃介绍道:“古人多用石墨来书写记事,也不甚稀奇,盖因此物乃是天然形成。石墨矿色泽黑灰,火烧不燃,附有黏性。水经注有记载:洛水侧有石墨山。山石尽黑,可以书疏,故以石墨名山矣。想必该是主公想要找的东西了,只不过这种石矿多产于北地,南地出产的不多。”

    “好!”张林大喜,对田火匠等人道:“既然有此物,我当尽快购置来给你实验,不管是添加进铁水里也好,还是涂抹在熟铁上锻打也罢,反正各种方法和想法你都要试一试!大胆地试!”

    “是,主公放心,小人一定用此物找出方法来炼钢。”

    当天试炮结束后,张林勉力众人一番,即刻回府命人去往福州通知隆兴钱庄大肆购置石墨矿石。赵跃都说此物不甚稀奇了,当然不难买到。

    一时之间,难以大量购置,但隆兴钱庄通过各种渠道也东凑西凑地弄了一千余斤尽快送回夷州岛,不让主公等得心急。

    正月未过,石墨就弄来了一千余斤,张林高兴地赏赐一番,即刻让人拉去铁坊里试验。事关火炮材料问题,火器作坊的工匠们亦是参与研发工作。

    他们将石墨矿捣碎成粉,渗入熟铁水中,而后锻打,发现比生铁还脆。然后又把石墨粉涂抹在熟铁快上锻打,发现熟铁的刚性不升反降,让得工匠们几欲抓狂。

    有铁匠怀疑道:“主公他也是道听途说来的,按照原理,该是铁中含碳越少,刚性越强才对,咱们这般做岂不是画蛇添足么?”

    田火匠喝道:“莫要怀疑主公的话,定然是我等方法不对。你忘记了火炮线膛和滑膛的道理是谁告诉我们的,忘记了铁模铸造是谁提醒我们的?火药配方也是主公说的,事关火器要事,他岂会跟我等开玩笑?”

    那铁匠慌忙摆手道:“小人可不敢怀疑主公,只是怕他听来的话本身就是个错误,什么坩埚炼钢法,难道用锅煮铁水吗?”

    “嗯,嗯?”田火匠忽然抓住了什么,忙抬头斜觑道:“你刚才说什么?”

    “错的啊。”

    “不对,最后一句。”

    “锅,锅煮铁水?”

    另一铁匠道:“既然把石墨碎粉添进铁里的办法行不通,再根据这练法之名来看,难道是用石墨做成坩埚来熬煮铁水?”

    “我看很有可能,这石墨附有黏性,且试一试把石墨矿磨粉后做成锅子熬煮铁水。再行不通,我等便去通报主公,这已耽搁十余天了。”

    “也只好如此了。”

    张林虽然着重铁匠和火器作坊日以继日地研发钢铁的制法,但本身无法投入太多的精力,他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决策。

    一张完整版包含了宋、辽、金、吐蕃、大理、交趾、高丽、日本、琉球的拼凑地图,横长六米,竖高七米半,把一面墙贴得严严实实。

    站在这张地图前,张林只觉得热血沸腾,伸手虚抚,仿佛手掌阴影所覆盖处,哪里便是汉人的天下。胸怀天下,只有眼前看到的,才能有天下的概念啊。

    地图是他随身带来的后世中国地图和北宋时代四处搜集的民间地图合制而成,他闲下来便画,四处让人搜刮各个版本的地图,终于是完工。

    尽管还不完善,但当世绝对找不出第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