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海大的学生。”何东成笑着说道:“能力强,技术水平高,我们都很服气。”
“不是吧?我怎么听说他基本上不管事,都是你们在干?”莫以琳放下手里的刀叉,拿起餐巾擦了擦嘴,“你可别被人给骗着当苦力啊?我相信你的能力不会比他低的!”
何东成一下子警惕起来,莫以琳除了最开始说了两句以前的趣事,后来的话句句不离公司的事,这其中……恐怕有问题!(未完待续。)
第四百十二章 剑利于人!
林栋在接到何东成电话的时候,正在陈倩、饶雪和李宵鹏的协助下,对模拟训练舱进行拆解改造。
林栋他们此时已经不在先前的那个大房间了,蔡华把隔壁的房间批给了林栋他们,还叫来几个战士帮他们把东西搬了过去。在听到林栋的要求后,蔡华很痛快的给他带来一套专用工具来。
虽然模拟训练舱的价值很高,但是蔡华并没有因此而阻止林栋的“破坏行动”,这都缘于林栋的一番话。
林栋在拆开模拟训练舱前,看到蔡华的表情,知道他对于这个不太乐意,便说道:“蔡主任,我听你们军方的人以前经常说,虽然剑不如人,但必须剑法高于人,是有这个说法吧?”
蔡华点点头,以前的确有这个说法。
就连旁边的赵中华也点点头,显然这个观点他们是深有体会的。
这个说法是上个世纪提出来的,当时华夏的国防工业还不是很先进,加上那十年的耽误,可以说整体比欧美落后几十年。而那个时候,华夏这种社会主义国家,正是巴统(巴黎统筹委员会)限制技术输出的目标。
虽然巴统是非官方的国际机构,但其自1949年成立以来,影响却十分的巨大,其成员国对全球的30个社会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进行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虽然1994年,因为种种原因。巴统解散,但其所制定的禁运品列表却被后来的瓦森纳协定继承,一直到现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捷克准备向华夏出口无源雷达设备的时候,就受到了美国的直接干涉,迫使美国停止了这项交易。
因为巴统和瓦森纳协定的存在,华夏一向是欧美国家技术输入的“禁区”,华夏的国防技术除了一部分仿制前苏联,剩下的便只能自力更生,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总体水平比欧美低一个档次不止。
正因为如此,当时军方提出了“剑不如人,但剑法要高于人”的说法。意指虽然华夏军方的武器装备不如欧美,但在技战术水平上,一定要强于对手,这样才能在可能发生的未来战争中取得主动权。
毕竟无论是历史兵书中。还是太祖的语录里。人都是战争的制胜因素,而不是武器。武器只是重要因素。
林栋把这句话拿来放在这里,引起两位老军人的感慨也不足为奇,毕竟他们都经历过那一段艰苦的岁月。这句话对于战士来说是练好杀敌本领的激励,对于这些研究技术的科研人员来说,同样是激励——他们渴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剑法高于人,而剑也利于人的时候!
因此有了林栋的这句话。加上林栋说明,那头盔原型是自己亲手打造的。蔡华便不去干涉,对于这样一个浑身都带着秘密的人来说,在一边看着,比去阻止要好的多。
“你是说,那个莫以琳试探着想从你手里拿到虚拟技术的源代码,还想着要策反你?”林栋放下手里的工具,面色有些凝重,他的脑海里突然闪过那个叫徐清雅的女子。
这恐怕不是孤立的事件!
“栋子,你放心,我绝对不会离开长缨,也绝对不会把长缨里的技术交给外人!”何东成在离开莫以琳后,便给林栋打了电话。之所以叫“栋子”,何东成现在是以宿舍舍友的身份,想要告诉林栋,何东成还是宿舍里的那个何东成,他不会变。
他不想林栋误会他,虽然莫以琳提出的条件很诱人,明面上价码是年薪百万,海市三环内楼房一套,价值五十万以上的车一辆,加上某上市公司的副总。
暗地里,漂亮的莫以琳小姐暗示着自己目前还没有男朋友,其言自明。
但是,何东成根本连考虑都没有考虑,就将这个漂亮的女孩的影子,从脑海里抹去了。
当初,种花搜索已经体现价值的时候,林栋就拿出百分之五的股份要给他,后来长缨集团成立的时候,更是把他放在了部长的位置,再后来,实际上长缨集团的管理大都是他在做——林栋相当于将他作为事实上的总经理在用着。而这一年里,从长缨集团得到的薪酬加上各种奖金福利,至少有两三百万。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何东成是典型的华夏传统人,他不会去说自己要忠诚于长缨集团之类的话,在何东成看来,自己就是长缨集团的一份子,他绝对不会像前段时间那个证监会的高管,伙同老外做空华夏股市,把自己家里的东西拿给外人,做一个数典忘祖的败家子!
况且,何东成是眼看着林栋一步步从一个书呆子,走向亿万富翁的成长历程的,林栋的成功对于外人来说是奇迹,何东成看来何尝不是?他可是和林栋在一个宿舍里呆过近三年!
何东成多次在脑海里想像,假以时日,林栋会带着长缨集团走到哪一步?能不能达到微软这样的高度?
何东成问自己,答案是绝对会!
虽然目前公司是自己在管理,但何东成明白,如果没有了林栋,没有了林栋的技术存在,长缨集团最多也只能吃老本,根本不可能再有什么发展!甚至可能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华夏一年有多少公司成立,又有多少公司破产?
“你我还不放心吗?”林栋笑着说道:“别管他,这样的事情以后不会少。这样吧,老大,你把这事告诉姜红伟姜大哥,我想他会把事情查清楚的。咱们公司虽然现在已经有些规模的,但这方面还很薄弱,只能请外援了。看来过段时间,等手头的项目稳定下来,咱们必须在保卫下面成立商业调查科了,不然被别人阴了都不清楚。对了,公司里的人还是要问一下,恐怕不止你一个人被‘诱惑’了,这恐怕是一起有预谋的行动!”
挂了电话,林栋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看来,又有一伙人盯上自己了,想要把长缨当软柿子捏,没门!”(未完待续。)
第四百十三章 菌种
有过亲手设计头盔的经验,林栋对于模拟训练舱的拆解和改造工作很顺利。
他先是把头盔固定在了模拟训练舱里,直接把头盔的外壳拆掉,然后把元器件和可变形电路板安装在了训练舱内部,然后对外面的软性材料者了调整,可以让人进去后,脑波接收器贴在正确的位置上。
之后便是对训练舱内部进行改造,林栋并没有做大的调整。虽然在他看来,那个全身虚拟装备放在模拟舱里,实在是有碍观瞻,但是目前他没有做出完整虚拟舱的打算——这需要一个契机。
只是对全身模拟装备的位置、元器件、芯片和集中电线进行了一定的调整,然后又换掉一些芯片的感应器,便完成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步骤,是对应力感应器的调整。
林栋知道,要让这个模拟训练舱真正按自己设想的发挥作用,可不仅仅是软件的作用,这里的东西也必须进行调整。
当然,调整前,得先拆开看看。
把面板一拆开,林栋乐了。
应力感应器虽然在,但必要的连接线却并没有接上,压根就没有工作!
怪不得!
林栋小心翼翼的接上线,然后又拿着仪器一顿测试,确定这个能够正常工作后,才合上面板。
这些过程,林栋并没有避开其他人,在拆解的时候,一边拆一边还给陈倩和饶雪解释原因,聪明的陈倩直接拿起手机开始录像。对林栋的整个动作一点不漏的录了下来。
林栋并没有阻止,包括饶雪拿笔记着每个步骤和关键点。
他过来就是准备让模拟训练舱发挥更大的效能的,对于这个。他没有想着去挣钱和技术保密。
那种事情,林栋做不来。
他只希望,假如有一天战争真的爆发,华夏的空军能够御敌于国门之外,那个时候,他能很自豪的说一声,这其中有我的功劳。那就足够了!
在林栋把模拟训练舱改造调整完毕后,正准备开始进行软件编程的时候,姜红伟打来了电话。
“林栋。你们被盯上了。”姜红伟的声音很沉,“是境外的商业间谍和调查者。”
刚因为改造完模拟训练舱的好心情立刻被破坏掉了,被盯上了?
“因为什么?”林栋并没有着急,沉着的问道。“总不能没有原因吧?”
“因为你们的虚拟现实技术。现在已经被列为地下社会的‘菌种’,有人在地下社会开出一千万美元的悬赏,谁能拿到菌种并成功交上去,就能拿到这一千万美元,这可比去阿富汗或叙利亚杀恐怖分子首领要容易多了!毕竟你们只是一个新成立的公司,想要从你们公司里得到机密性的东西,在很多人看来,并不很难。如果不是因为你们公司的防火墙是你自己设计的。恐怕服务器现在早就被黑掉了。”
“我是该说荣幸呢,还是应该愤怒呢?”林栋突然笑着说道:“我没想到。原来我的虚拟现实技术,这么值钱?”
“别耍贫嘴了!”姜红伟沉声说道:“想想怎么应付吧!这其中很多人都是以合法身份入境的,我们目前最多也只能是盯着,在他们没有做什么违法事情之前,是拿他们没有办法的。更何况其中还有不少是国人,被雇佣或利用起来对你们公司的技术进行各种手段的窃取,防不胜防啊!”
林栋冷笑:“既然是这样,那你就把这些人的名单告诉我吧,等两天我把手头的活忙完了,我自己处理!既然他们看中了利益,想要占便宜,那就要看看牙口好不好了!长缨集团可不是软柿子,我们也不是任他们捏的!”
“不要逞强,有什么难处提前告诉我。”姜红伟提醒林栋,“我把我们的资料整理一下,然后发给你。你们公司那边应该也有点情况,不过问题不大,我想何东成应该会告诉你的,我就不多说了。你放心,你们公司那边我会多注意的,另外何冲他们其实能力很强,如果光是当保安看大门,实在是有些浪费了!”
何冲?
林栋突然想到了自己公司里的保安部长,难道何冲他们还有其他能力自己不清楚?
哦,这也正常,对于何冲他们这些姬兵介绍过来的退伍兵,林栋还真的没有仔细的了解过,只知道不会背叛,比较可靠,手底下功夫硬,其他的还真不太清楚。
果然,姜红伟挂了电话没多久,何东成的电话便打了过来。
“公司里已经了解过了。本部里有十三个人被外面的人接触过,只有两个去年底新招的人有有跳槽的打算,不过他们都只是在实习阶段,还掌握不到公司的秘密,对于公司内部的东西知道的也不多。”
“怎么查出来的?”林栋有些好奇,毕竟何东成是显然不擅长这方面事情的。
“何冲的保卫部搞出来的事情。其实这事他们早就在关注了,因为一直没有产生什么危害,他们也就没有上报,而是持续观察监视中。现在我感觉,把何冲他们这些退伍兵招来真的是很庆幸的事情。十三个人被外界接触过的人里,有十个都是退伍兵,他们都主动把事情向何冲他们汇报过,我在想,成立商业调查科的事情,其实何冲他们完全有能力做,现在看来,先前咱们是把这批人的能力低估了!”
林栋应声说是,他也没想到,这是一笔很宝贵的人力资源,以前经验少,遇到的事少,自然想不到。
“飞龙集团和腾蛟集团那边也都有类似的事情,相比较本部而言要严重些。老谭开除掉五个人,好在电池和飞车的核心技术没丢。而夏龙海那边损失有点严重,飞狼头盔的使用关键硬件已经被捅出去了,如果不是因为编码灌注机在本部,这一次可能损失就大了!”
林栋叹口气,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就算凝聚力再强的公司,也不可能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够绝对忠诚。除非全都使用机器人——但那可不是林栋的本意,他搞企业可不光是为自己创造利润,也想招工人,说大点是给社会减轻点就业压力,说小点,那是自己还有人情味儿——天天和机器人打交道,时间久了,自己还算不算人了都不知道!
这么多破事儿,都是贪婪惹的祸!
林栋心一横,等这边事情一了,必须着手给那些人一个教训!
要让他们知道,既然敢打长缨集团的心思,那就有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未完待续。)
第四百十四章 神速!
林栋走进办公室的时候,陈倩和饶雪已经都在了。陈倩气鼓鼓的看着他进来,一脸不愤的样子:“林栋,如果你再这样,那我和饶雪就不干了!”
这已经是第三天的时间了。前两天,林栋先是安排赵中华、李宵鹏在搞战术大纲,然后又亲自动手开始拆解模拟训练舱,这又浪费了一天的时间。虽然现在模拟训练舱搞好了,但陈倩担心,林栋心里会不会又在琢磨什么其他的古怪事情了。
饶雪也说道:“是啊,那边我听娄北风说,已经把基础性的东西搞完了,初步测试,效果很好,现在已经着手开始进行战术训练内容的编写了,他们人手多,分系统编写,然后进行整合,使整个系统既能单独运行,又能够整合运行,娄北风还说这是从你虚拟头盔所附带的游戏里得到的灵感呢!”
“听听!”陈倩得理不饶人,“听一听!人家能从你的头盔里得到灵感,都已经快搞完了,咱们这边还没开始——你是不是没底气不准备搞还是自家公司事情多没心情搞啊?我和饶雪加入进来可是想着帮你的,如果你自己都不开动,我们实在是没理由留在这里了!”
陈倩刚开始加入进来,的确是有安慰林栋的意思,毕竟上级请来的人,如果让人家当光杆司令,显然不合适。但是接下来陈倩得到的信息,却让她大吃一惊,林栋还真是多面手!
和娄北风那样的多面手不同。林栋可是真的上手啊!娄北风充其量是软件硬件都懂,设计什么的参与进来就已经很不错了,具体的动手什么的。根本不通。
但林栋不是啊,他开搞模拟训练舱,那是基本上根本不用别人帮忙,对电路板、芯片什么的相当的熟悉,调整什么的根本不需要别人帮忙,如果不是陈倩知道底细,她甚至会觉得。这个模拟训练舱,林栋是不是早就熟悉过——又或者根本就是参与了设计也说不定!
林栋表现的越是优秀,陈倩越是有些气不过——他们的正事是来设计改造模拟训练舱软件之类的事情的啊。可不是来进行电路改造的。以陈倩的小脑袋瓜的理解,目前模拟训练舱应该很能满足空军需要的训练了——隔壁可没有进行改造这一说!
虽然按照蔡华的要求,把所有林栋动手的部分都录了下来,但是陈倩可不希望这样的额外工作继续了——这已经是第三天了!
林栋急忙应声说道:“放心。今天开始编程。”他把手里的战术大纲扔在桌子上。对陈倩和饶雪说道:“从现在开始,你们两个就正式成为我的助手,我会用两种语言进行编程,每进行一段,我会传给你们,你们负责对通用编程语言的那一部分进行检查验证,我们争取一遍过!”
“两种编程语言?”饶雪好奇心再起,“是哪两种?有没有你所说的那种别人根本不知道的?”
林栋点点头:“有的。现在我们开始。你们两个在电脑前做好准备。”
这里面的四台电脑是联网的,因此林栋不担心传输问题。他只需要把编写的东西传到云服务器。陈倩和饶雪就能够下载下来进行验证测试。
现在才像话嘛!
看到林栋开始雷厉风行的命令式语言,陈倩满意了,只有这个时候,林栋表现的才不像他的年龄和相貌那样普通年轻,更像一个运筹帷幄的大将军!
昨天一晚上,林栋花了四个小时的时间,将赵中华和李宵鹏设计的大纲熟悉了一遍,他现在已经能够理解其中的意图了。云服务器里已经存储好关于各种战机的操作资料,这一方面,林栋只需要调取使用就行了。他虽然不会开飞机,但有这些资料,再加上赵中华和李宵鹏的协助,完成这些不过是小儿科。
林栋闭上眼睛,把昨天晚上脑子里形成的各种思路整理了一下,拉出最初的一个线头,然后便睁开眼睛,在键盘上敲下了第一个字符——
开始了!
接下来,原本坐在电脑前准备漫长等待的陈倩和饶雪两个人都瞪大了眼睛——在她们眼里,林栋怎么也需要几个小时,才能把一部分编完,由她们进行检验——编程这玩意儿,必须是有头有尾的,不可能编上一段随便就截开让检验,逻辑关系是需要很紧密的。她们的检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逻辑的严密性。
但是,林栋这种仿佛根本不需要思考,就如同在盲打乱码一样,在键盘上飞速的敲击——那手速怎么也得一分钟三四百个字符吧?
要说速录人员这么快的速度,她们两个还能相信,这可是在编程,这玩意儿和速录能比吗?
陈倩没来由一阵气苦,这家伙不会又在乱搞吧?
她索性站了起来,走到林栋的背后,准备看看林栋到底在搞什么鬼——如果真的是乱搞,那她绝对不会客气!
然而,走过去后,只看了一眼,陈倩就愣住了。
林栋的电脑上开了两个文本框窗口,一个里面正在飞速的显示着一排排汉字,有点像古文,但从内容,陈倩勉强可以辩认出,大致上是关于飞行的基本操作的。
而另外一个文本框里,此刻已经出现了一批批的程序语言,她作为专业人士,自然能够看得出来,这是在进行逻辑应用框架的编写,虽然只是个开头,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很流畅,逻辑也很严密,像是一个老手编写的。
问题是这速度啊!
林栋是两个文本框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