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根本不需要自己的头盔啊,模拟舱里一般情况下就能够容纳头盔的作用了。
见林栋走到模拟舱跟前,陈倩跟着走了过去,然后打开模拟舱的上盖,让林栋看得更清楚一些。
林栋扶着模拟训练舱门往里面一看,恍然大悟:怪不得,原来只是外壳而已,里面就是全身虚拟装备,头部,则是自己设计的那个飞狼虚拟头盔,而这个模拟训练舱里,就是整个人躺下去,舱壁上凸出很多连接线和反应片,连接在人的手部、颈部和腿部,林栋还看到有个耳机在里面放着,不过因为有头盔的存在。所以这耳机显然是多余的了。
看到里面是这样的设置,林栋笑了,是自己想的多了。如果711研究所真的连真正的模拟舱都研究出来了。根本不需要自己过来,毕竟头盔是比模拟舱还要落后的装备。
如果真是模拟舱的话,林栋觉得自己要对军方的技术实力重新看待了。
不过现在来看,并没有超出自己意料中的水平。
陈倩并不知道林栋为什么笑,不过她并没有多问。
她没问,旁边一直关注着这边的一个年轻的研究员有些不满了。
娄北风是研究二室的领军人物,三十岁出头。就已经是技术八级的研究员。他是特招进711研究所的,原本的专长就是虚拟现实技术。到了711研究所很快就因为技术过硬,成为课题组的组长。先后拿下多个模拟训练技术项目,给711研究所争得不少的荣誉。
这个模拟训练舱也是他带人搞出来的,虽然不能完全满足部队的实战训练要求,但在娄北风看来。这是现在的科技水平和硬件水平决定的。根本不是技术方面的原因——就算美英等大国的虚拟技术也不过如此,最多先进一点点!
所以当上级说请来一位虚拟现实技术专家来帮忙,并且先期运来一批头盔让711研究所的技术人员们跟着研究的时候,娄北风还有些不满:现在国际上的技术状态就是这样,国内还有什么人能比自己搞的好的?就算有几个,人家都在顶尖的实验室里,谁会来搞游戏头盔?
怀着疑惑的心理,娄北风试用了一下头盔——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头盔的传感技术,就是比自己设计的那个虚拟舱好——其实他自己知道。虚拟训练舱的外壳,不过是一个噱头,里面的那些类似于全身虚拟装备的东西才是重点,这个虚拟训练舱只是让训练者更舒服一些。
那么这个头盔是怎么实现传感更加逼真、拟真度更好的呢?
娄北风很不解,他的求知欲很强,甚至不惜专门向领导申请,把其中一个头盔给拆解掉,但是并没有找出原因来。
今天林栋过来,他是真的想看看林栋是怎么搞——虽然他看到林栋的第一眼就在怀疑,这个虚拟头盔是不是他搞出来的——自己已经被称为这一领域的天才,才三十多岁就已经有这么好的成就,而面前这个年轻人不过二十二三岁,听说还是学历史的,就算从小学开始和计算机软件接触,也不可能这么年轻就有这样的成就吧?
有了这样的主观想法,娄北风对林栋的观感便不那么好了。至少他看林栋的目光,总是带着那些审视。林栋对青龙系统的好奇和意外,更让他确定了,这个年轻人,恐怕不是这个头盔的真正发明者!
所以,当林栋看到虚拟训练舱开始笑的时候,有着强烈的自尊心的娄北风坐不住了,忍不住问道:“你笑什么?这模拟训练舱有问题吗?”
林栋虽然只有二十多岁,但这一年多来,经历的不少,随着阅历的丰富,加上见的人多,还有百科全书可以参照,林栋对于人心看得很透,这位研究员一过来,从那个表情和眼神,林栋大约已经知道他想说什么了。
“我笑这模拟训练舱是虚有其表!”林栋并没有留情,直接开口说道:“原本我还以为这虚拟舱是货真价实的,打开一看才知道原来不过是这样!”
林栋的话音落下,原本略有些吵闹的实验室,突然变得安静下来。
语惊四座!
这话说的有点太绝对了吧?
娄北风虽然人比较傲气,但实力水平,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方面的水平在整个711研究所都是数得着的,加上成就不少,取得的荣誉也很多,平时算是研究所的一宝,不少老研究员都很顺着他,所以养成了傲气的性格。目前第二研究室最核心的项目就是虚拟现实技术,虽然分了空军、陆军等几个项目组,但领头的就是娄北风,现在他被林栋这么一个小年轻给“奚落”了,其他人直接就愣了,有些人面色不悦,目光也不善起来!
就连一边的陈倩,也觉得林栋说的过分了。
反倒是引着林栋进来的蔡华,饶有兴趣的看着林栋,虽然和林栋接触时间不长,但从上午的那件事看来,林栋并不是一个张狂的人,他既然这么说,肯定有原因!
林栋仿佛根本没感受到其他人的情绪变化,继续说道:“我不知道你们的研究水平仍然还停留在二代半的水平,既然是这样,那就让我给你们好好普及一下虚拟现实技术的常识吧!”
说到“常识”两个字,林栋故意加重的语气,仿佛在教一些外行一样。
这还真是打脸!
ps:感谢书友lojun的赞赏,感谢大家的支持!(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一章 此中有深意!
“虚拟现实技术又称为灵镜技术或人工环境技术,是一种数字仿真技术,它采用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多种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技术手段,在特定范围内生成一种能够融合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于一体的逼真的三维人工虚拟环境,用户通过特殊的装备可以将自己‘投射’到环境之中,通过虚拟传感设备,可以与环境互动。”
林栋摸着虚拟训练舱侃侃而谈,真的开始“科普”起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常识”。
“虚拟现实系统一般有三大特征: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沉浸性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交互性是要求,构想性则是目的。”
“这些不过是最基本的知识,根本不需要你来讲!”对虚拟现实技术很的研究的娄北风原以为林栋会说出多高深的知识,没想到他说起来的,是最基本的常识,不由得嗤之以鼻,“你能说点有用的吗?我们都造出了虚拟训练舱和训练装备,怎么可能连这个都不清楚?”
娄北风的话音刚落,一个弱弱的声音响了起来:“能具体讲一讲三大特征吗?”
林栋看过去,原来是一个和陈倩年龄相仿的女研究员,她举着手问道:“我们对这个研究不多,能不能给我们仔细讲一讲?”
原来,娄北风虽然是项目组的负责人,对虚拟现实技术了解掌握的也最多,但这个第二研究室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他的能力。除了他带着的几个研究人员,其他人大都是一知半解,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了解。大都是自学来的,有些则是跟着娄北风听到的内容,不在那几个项目组里的,只是一知半解。现在有人系统讲解,他们自然想更多了解一些。
有人求教,林栋乐的开讲:“沉浸性,其实就是在虚拟现实系统提供的虚拟环境中。体验者的确有‘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闻得出’的真实感受;而交互性,则是指体验者用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方式与虚拟场景中的人或物进行各种交流,产生真实的互动体会。这一点类似于现在玩的游戏,不过更加逼真而已。”
“至于构想性,则是指用房在虚拟的环境里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形成感性或理性的认识。从而产生新的思想和行动。有效提高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林栋说完,那个女研究员再次举起了手发问:“既然是这三个特征,在我感觉里,娄研究员研制的这个模拟训练舱,都具备了啊?那你为什么还说这个是‘徒有其表’呢?”
林栋笑着说道:“算盘被称为最早的计算机,也能够快速的进行大数据的运算,但算盘和现在的计算机相比,相差有多大呢?”
一片哗然!
把娄北风的这个模拟训练舱。与真正的模拟舱,比做算盘和计算机。这有点太夸张了吧?
很多人变得愤愤不平,特别是在娄北风项目组里的人,他们对虚拟技术有一定了解的,对林栋的这个比方非常的不满意。
反倒是当事人娄北风,却若有所思。
林栋看在眼里,暗暗觉得,这个人并没有自己刚才想的那么傲气,看来,至少本质还不错,知道反省。
“我的意思只是比方。实际上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林栋没有理会其他人,继续解释道:“虚拟现实技术总的发展趋势,是有四个阶段,从目前大众化的虚拟眼镜、到比较先进的虚拟头盔、再到全身虚拟装备,最后发展便是虚拟舱或室内三维虚拟环境。最后的发展是两个方面的分支,我们暂且不说。而虚拟眼镜和虚拟头盔,则是全身虚拟装备的原始版。”
林栋指了指这个模拟训练舱说道:“这个看是最终版的,但我刚才仔细一看,实际上是没有完全的全身虚拟设备的内置版。所以才会有这么一说。”
他这么一说,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目前的技术状态下,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起来的三维空间,更多注重的是用户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体验。”林栋继续说道:“通过这三觉来给用户营养出身临其境的感受。视觉主要是由头盔显示器或虚拟眼镜来完成,听觉仿真系统则由传输声音的立体声受话器组成,触觉仿真系统则则有传感器的数据服和数据手套组成。通过它们把眼睛、耳朵、手、关节和大脑与计算机创造的虚拟世界连接起来。”
说到这儿,林栋弯腰从虚拟舱里拿出长缨集团的飞狼头盔,然后说道:“如果按层次分,我们生产的这个头盔,实际上属于第二代,而这个虚拟舱里的全身虚拟设备应该是第三代。但我想你们如果体验过了,就知道,实际我们生产的这个头盔的拟真度和灵敏性,比你们的这个三代全身设备都要强,是不是?”
在场的都是研究人员,习惯以数据说话,他们虽然不愿意,但也不得不说,林栋说的是真的。
“这就是技术上的区别。”林栋笑着说道:“传感器不同,编码不同,软件不同,得到的结果自然也不一样。这也是你们的上级机关请我过来和你们合作搞出这个模拟训练器的原因。我想,如果我不说清楚,恐怕以后合作起来,还是会有麻烦的!”
原来是这样!
不少人恍然大悟。林栋开始说的那么不屑,后面又这么费劲的解释和“科普”,到最后用头盔和虚拟舱的事实数据说话,为的不过是以后在合作方面少费点口舌,少走点弯路,也避免科研组的人因为年轻而轻视他,造成合作上的不愉快。
这个年轻人心思还真是缜密!
想到这里,不少人释然,毕竟那个头盔用起来,的确是比虚拟舱要方便的多,无论是传感器的灵敏性,还是数据传输的速度,甚至于舒适程度都比模拟训练舱强!
原本还有怀疑林栋并不是头盔的真正设计者的人,现在也基本上相信了,这个林栋,是真正有水平的!
就连娄北风,此时也不得不承认,林栋在虚拟现实技术方面,的确有一手!(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二章 深度分析
林栋看着这些人的表情,大约也能猜出他们的心思。刚才的那些知识,一部分是源自于大脑里面的百科全书的内容,还有一部分来自于自己在制造了飞狼虚拟头盔后的感悟,虽然不一定完全对——毕竟科技的发展,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按照现成的科技树来实现——就比如老美的氢弹和华夏的氢弹就不是一个发展类型,所以现在全世界就只有华夏有这玩意儿——华夏的发展技术易于保存,而欧美的就难了。
所以,虚拟现实技术最后发展成什么样的方向,林栋并不很确定,科技这玩意儿,有些时候和近几年的天气一样,非常的不靠谱,原本还在持续上升的温度,突然就来个倒春寒——没谱的。
被林栋这么一说,再加上原本就用过虚拟头盔加以比较,在场的绝大多数人不得不承认,虽然模拟训练舱看起来高大上,但是就其性能,和头盔比起来,还是很有差距的。
这些人,特别是项目组的人,心底里大都升起了一股挫败感——人家可是一个人在研究头盔,自己这边是一群人在研究,最后的结果呢?却是一个人强过一群人!
最重要的,对方还是个学历史的业余选手!
尼玛!
这就跟擦皮鞋的炒出来的菜比二级厨师还好吃——那不是坑爹吗?他们真的很郁闷啊!
原本看向模拟训练舱热切的目光便淡了下来,一直放在这里。被当做精密仪器,宝贝一样对待的训练舱,原来还比不上那个跟摩托车头盔有点类似的玩意儿!
大失所望!
蔡华一看自己部下的表情。便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笑着说道:“失败不可怕,比不过别人也不可怕。如果咱们的技术都是世界一流,那也不需要请小林过来了。既然人家来了,而且也证明了他的技术比咱们的好,那咱们就学啊!学习这方面,咱们可是谁都不怕的!”
蔡华最后一句说的郑重其事。不过大家听着都哈哈笑了起来。
是啊,华夏的军工技术从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成系列成系统配套建设,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学习。这其中最开始的确有自主创新的内容。但更多的,则是学习苏联、学习欧美,凡是比自己强的,都会拿来学习。从最开始的学习。到后来的仿制山寨,再后来,便已经能够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开始自主创新了。
论学习,华夏人还真不怕谁!
所以,蔡华这么一说,大家的心情立刻便好了起来。
林栋看了蔡华一眼,这位主任看着不显山不露水。但领导水平和调节气氛的能力却是非常的高,几句话。就将大家的情绪由负面调动起来,现在他已经能够发现,有几位研究员的眼神已经变得跃跃欲试,看那样子,不从自己这里掏出点真东西来是不罢休的!
林栋觉得火候差不多了,适时说道:“其实,我刚才只是说了我的头盔的优点,实际上,相比较你们的模拟训练舱,我的头盔有一个最大的短板,这是没办法跟模拟训练舱相比较的。”
“短板?”在坐的研究人员们愣了一下,刚才在林栋和蔡华双重的“语言武器”攻击下,他们几乎已经认定,这个模拟训练舱的技术与飞狼头盔相比弱多了,那么就好好学头盔的技术吧。没想到林栋这么一说,让他们感觉到,你这是在糊弄我们吗?一会儿说好,一会儿说不好,这小心脏真的不好受啊!
林栋笑着拍了拍那个模拟训练舱,说道:“我并不是哗众取宠,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一说大家就明白了。”
他指了指训练舱说道:“这个训练舱能让整个人躺进去,里面可操作的空间就大了。我那个头盔呢,虽然脑波感应器不少,而且很灵感,但是毕竟只是脑波。空军飞行员模拟飞行演练,恐怕需要训练的不光是头脑的反应灵敏度,还应该有身体对失重、过栽、超重等各种环境的反应程度。所以在这方面,我那个头盔,比你们这个模拟训练舱,先天就有短板了!”
“对嘛!”
“想想也是,训练舱那么大家伙,肯定比那个头盔所能容纳的技术空间要大的!”
“虽然技术水平达不到,但技术面宽啊!”
……
这一阵子,大家被林栋先前那一通话搞的头脑冰冻的大家,思维活跃起来。虽然技术层面还达不到,但不妨碍他们展开想像的空间。
此时,他们望向模拟训练舱的目光再次热切起来。
好歹这玩意儿是自家搞出来的,有可取之处,那就还是宝贝嘛!
反倒是模拟训练舱的主要研发人员娄北风此刻却仍然一脸阴沉,什么话也没说。
“但是,但是咱们的这个模拟训练舱,在应用的时候,好像也没有让飞行员们感受到应力什么的……”
一个弱弱的声音响了起来。
林栋望去,这还就是刚才对他一直提问的那个女研究员。
刚热闹起来的研究室,突然再次为之一静。
是啊,他们在用头盔之前,也都上过模拟训练舱,虽然不是按飞行员设置,但对于里面的虚拟环境也都感受过,起飞的时候,需要操作的的确不少,但没有感受过什么过载失重什么的啊?
众所周知,模拟训练,和网络虚拟游戏,有一点最大的不同,就是模拟训练环境,需要感觉真实。就比如这个飞行模拟训练,如果不能在训练时体验到飞机在某些战术动作时让飞行员身体承受不同的压力,那么训练就真的成了游戏,飞行员最多只能在大脑反应程度上得到提高,身体反应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体验。这样不仅达不到训练效果,还有可能误导飞行员的操作和感觉!
这么一说,这些人望向模拟训练舱的目光再次多了些审视。
林栋却并没有因为这个而失望,他早就观察过了,所以才不为所动,望向娄北风说道:“这位研究员,我想,你在设计这个模拟训练舱的时候,应该考虑过这个问题吧。不然的话,这个训练舱,不会多个底座,这个应该是往某种活动装置上放的,我猜测,应该是往应力调节装置上安装的,是不是?”
一直表情没什么变化的娄北风,听了林栋的这句话,表情大变,意外而震惊:这你都能看出来?
这一刻,娄北风是真的开始佩服林栋了。
这家伙,不简单!(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三章 心声
无视众人的反应,娄北风走到模拟训练舱前,沉声说道:“的确,刚开始设计的时候,我是打算把这个训练设计成能够安装在外部应力推动器上,在飞行员训练的时候,通过内部程序控制,使飞行员在模拟飞行的时候,感受到身体所受应力的反应。”
说到这儿,娄北风笑了,笑容中满是苦涩:“不过正是应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我们安装好硬件后,才发现,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