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如果说,我所有的成功,都是来自于书本,和对于一些领域的爱好和研究,我想没有人会怀疑。”林栋在同学们的笑声弱下去后,说道:“实际上,事实的确如此。”
笑声立刻停止。所有人都望着林栋,等着他接下来所讲的内容。
“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当然是为了吹捧读书的好处。”林栋侃侃而谈,“不然也不会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诗句。事实上,没有思考的读书。最多只是消遣,于成功和进步并无多大的益处。我在图书馆里看书的时候,会发现很多觉得有意思的东西。它们能够启发我思考,让我在某个领域钻研下去,比如编程,比如能源动力,比如虚拟技术。我的成功,也来源于这三个方面,所以,在这里,我要说,成功除了应有的机会外,还需要你瞄准一个方向钻下去,这里面,有一点绝对不能少,那就是兴趣!”
“有点意思!”副校长魏文行旁边的一位老人点点头,“这个小家伙,是挺会抓学生的心理的,这样讲,比单纯讲大道理强多了。”
“至于我在这几个方面的成功,我想,要归功于我学的是历史。”林栋继续说道:“因为我学的是和这三个方面丝毫不沾的领域,所以,会用历史系的思维去考虑问题,总结前人的经验,看到大势,看到前进的趋势,从而顺应变化,借势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历史系学生的优势,也是站在局外看局内的优势。”
说到这儿,林栋手一扬,声音变得激扬起来:“当然,我想大家在有兴趣的同时也不要忽视了勤奋,这世界上的成功,也许会有一些是很轻易就能够做到,但绝大多数是需要努力的,有了那百分之一的天才灵感,同样需要百分之九十九的辛勤努力,所以,不要忘记努力。”
林栋淡然的声音落下,一时间,礼堂里没有了声音,也没有了举手。
在场的同学都在思索着林栋的话。从最开始的成功目标不要定的太高,到后来的兴趣,再到后来的局外人以及必须的努力,林栋似乎在把大家一步步往某个方向去引领。
“很聪明的孩子,不是吗?”魏文行笑着低声说道。
“的确……”
“我有个疑问!”突然间,一个清脆的声音打破了礼堂里的沉寂,林栋循着声音望去,这是一个个子高挑的女孩,短发,面目靓丽中带着几分倔强,她的声音不是很大,但在这寂静的礼堂里足以让绝大多数人听到:“你所涉及的项目,包括了网络、能源、电子技术,听说最近还在搞汽车设计,这么多的领域,你是怎么兼顾过来的?对于有些人说你是妖孽,你有什么想法?又或者如同一些传言,你是专门收购其他人的发明,然后标上自己的名字,还是你的背后,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团队,在为你工作?”
听到这样的话,林栋笑了。
以前,他总担心别人怀疑他这些发明的来历,所以一直在苦恼思索着怎么才能有个合理的解释。而现在,不用他解释,别人已经为他脑补了所有的可能,他是应该庆幸还是应该愤怒?
其实都没有。
林栋望着那个期盼答案的女孩,无喜无怒,只是反问道:“你知道尼古拉?特斯拉吗?”
尼古拉?特斯拉?
这是一个绝大多数人都很陌生的名字。
有物理系的学生,怯怯的说道:“是发明特斯拉线圈的那个人吗?”
林栋点点头,感慨的说道:“是的。不过,很可悲的是,现在大家只记得他发明了特斯拉线圈了。”
那个女孩并不知道特斯拉是谁,尽管中学时学过特斯拉线圈,但不是物理系的她此刻早已经把这些都忘记了,听到林栋这么说,有些不服气的说道:“我问的问题,和特斯拉有关系吗?难道你是特斯拉转世的?”
听到女孩这么反问,很多人笑出了声,林栋也笑了。这是个倔强的有些可爱的女孩,他有义务,为这个女孩,为很多人,解惑。
“尼古拉?特斯拉,是个很伟大的发明家!某些程度上讲,是比爱迪生还要伟大的发明家!”
“哄!”礼堂一时间沸腾了。爱迪生是谁?所有的教科书里都表明,他算是最伟大的发明家了,这个不怎么闻名的人竟然比爱迪生还牛?真的假的?
看着同学们一脸不信的表情,林栋笑了。
ps:感谢小丁丁12138和超佰金大神的打赏,感谢tdcq1991的月票支持,同时感谢小丁丁12138成为本书的执事!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推荐票支持,今天定时更新!(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章 与他们相比,我还差的远!
“很多人不相信是吗?”林栋笑着说道:“我想,有些时候教科书里的东西,未必就全然是对的,或者说未必就把某一领域的历史说全了。就比如尼古拉?特斯拉。”
“我想,很多人都会质疑,所以在这里,对尼古拉?特斯拉的生平我就不讲那么细了,回去后你们肯定会去网上搜索。我只是略略讲一下他的发明历史。”
“尼古拉?特斯拉是奥匈帝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克罗地亚人,上过大学,1882年在爱迪生电话公司巴黎分公司的时候,就设计出了第一台感应电机模型。1884年,他登上了美国国土,来到纽约,加入了爱迪生实验室。当时他拿着前雇主写给爱迪生的一封信,信里有这样的内容:我知道有两个伟大的人,一个是你,一个就是这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在这里指的,就是尼古拉?特斯拉。”
只这几句话,就让礼堂里的学生们感觉到了林栋所讲的这个人的不凡。有些同学已经翻开了手机开始搜索,而更多的,则继续认真的听着林栋的讲话。
“在爱迪生的实验室里,特斯拉很快就开始负责电器设计,并完全负责了公司直流电机的重新设计。这一方面,他的天赋超过了爱迪生。1886年,尼古拉?特斯拉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于1891年,完成了特斯拉线圈的设计并申请了专利,可惜的是,现在大家只记得他这一个专利了。”
低低的笑声在礼堂传了开来,有些学生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惭愧表情。
“接下来我要讲的,是尼古拉?特斯拉的一项最为著名的发明。”林栋凭借着强大的记忆力和大脑里的百科全书,侃侃而谈:“1891年。特斯拉在成功试验了把电力以无线能量传输的形式送到了目标用电器后,便开始致力于商业化的洲际电力无线传送,并且以此为设想,建造了沃登克里弗塔。下面,我将直接说出他的成就:
1893年春天,特斯拉用圆锥形线圈制造出了100万伏高压电。同年5月,他在哥伦比亚博览会上展示出了交流电照明,成为电流之战的赢家,这就是目前我们一直在用交流电而不是直流电的直接原因;1898年,特斯拉注册了无线控制技术,在纽约的中央公园进行了遥控自动化小船的实验——大家要知道,这是一百多年前,无线技术——想一想吧!”
在同学们惊讶的时候,林栋继续说道:“同年。特斯拉用小型机电振荡器,制造了一个小型地震;冬天,他展出了机器人自动船,1899年至1900年,特斯拉制造出了球形闪电,同年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达成人造闪电,1906年,他发明了无叶涡轮机。1928年,他申请了空中运输装置的专利。1931年,他提出了从自然界提取能量的计划:地热蒸汽利用和海水发电——这是目前都已经应用的。1935年,他发明死光,是带电粒子束。就是在他死后的1943年,美国判定,无线电的发明者不是马可尼。而是特斯拉。”
说到这儿,林栋停了停,然后才继续说道:“综合以上,特斯拉的研究领域,包括交流电系统、无线电系统、无线电能传输、球形闪电、涡轮机、放大发射机、粒子束武器、电阳能发电机、x光设备、电能仪表、导弹科学、遥感技术、飞行器、宇宙射线、雷达系统、机器人……他可不仅仅是研究。这些领域,他几乎都有成果出现!”
说到这儿,林栋仿佛要印证“语不惊人死不休”一样,继续大声说道:“特斯拉除了刚才我所说的领域里有700多项发明外,还是一诗人、哲学家、音乐鉴赏家、养鸽专家、语言学家、吠陀专家,他精通八种语言:塞尔维亚语、英语、捷克语、德语、法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他每天只睡2个小时,并且终身未娶……”
礼堂里再次寂静下来。
良久,刚才那个提问的女学生,才幽幽的问道:“既然他这么出名,为什么没有多少人知道呢?”
林栋微微摇了摇头:“我无法给你明确的答案。可能是因为他过于注重研究,而从不考虑这些专利的应用推广,也可能如很多人所说,被爱迪生和摩根等人打压,又或者他的发明太过于超前,就比如刚才所说的无线电力传输,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在研究,但研究的水平,比尼古拉?特斯拉所研究的差的远,多种原因,具体是哪一种,需要大家具体去感受,我不好误导大家。”
很多人听了林栋的话,已经暗暗决定等回去后便好好查一查尼古拉?特斯拉这个人。
不过这个时候,那个女生再次发话,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你讲了这么多关于特斯拉的事情,我想问问,这和我刚才问你的问题有关系吗?”
林栋笑了,自己歪的楼,总算让她给扶回来了。
“当然有关系了。我之所以说特斯拉,一则是对他的经历非常感兴趣,同时也非常佩服这个人,二来,我的意思是说,成功并不是指定非要在自己学习的领域,也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只要感兴趣。他一生发明了七百多项专利,实际上我并没有要求那么多,我只需要在我感觉兴趣的领域,多研究一下就好了。”
说到这儿,林栋感慨道:“其实在研究与虚拟头盔相配套的游戏时,也尝试过闭关一个月,每天少睡一点儿,但是我做不到他那样每天睡两个小说。说实话,对于我们这种每天就算睡八个小时还瞌睡的人来说,睡五六个小时,然后剩下的时间研究,已经是极致了!”
“哈哈哈哈……”林栋的一句我们,再加上睡觉的话题,进一步拉近了和同学们的距离,不少人深有同感,每天早上起床,真是一件很让人痛苦的事情!
“所以,虽然我已经有了几项发明和技术,也算有了一点点成功,但相对于他们而言,我只是比普通人略微成功了那么一点点,需要努力的,还很多!”(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一章 暗流涌动!
林栋的讲演结束了,但是,关于他讲演的话题却持续展开中。
虽然学校对于林栋所讲的一些内容并不认同——毕竟无论是关于特斯拉的,还是关于成功的说法,很多教授都有自己的看法,林栋所讲的虽然有积极意义,但毕竟和正统的观点有不一致的地方,因此才会引起一些争论。当然,也有支持林栋的,大都是年轻教授讲师们。毕竟林栋所讲演的信息,很多都是他们所支持的。
“讲学术,不是讲政治。”讲演结束,在一众教授们争论不下副校长魏文行定了调子,“既然学校让林栋来讲,那他讲的自然也代表了他的观点。现在不是学术****,我们也强调我们支持相当程度上的言论自由,所以他讲的那些并不算错,没有批判的必要!反倒是一些教授,在学校课堂上讲的内容,我看还是值得商榷的!不要以为讲讲就过了,看看新闻,那些大v们乱讲都会被封,你们那种程度上的话,已经够得上了!”
给林栋的讲演定了调子,又敲打了一下一些明显带着某些标签的教授讲师们,魏文行副校长便起身离开了,一路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魏文行脑海里还在回味着林栋讲的那些东西,过滤掉一些他觉得没用处的东西,想想林栋所讲的,魏文行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有趣的小家伙!”
林栋自然不知道,自己讲演完后,在学校的教务处里,竟然还有一场关于自己所讲内容的辩论,因为他现在,正要去参加学校的同学会——在学校里办同学会的确是罕见。但如果是一些功成名就的毕业生,或者毕业多年的校友参加,那就很有意义了。
拿着邀请函,进入到已经布置好的多功能厅里,林栋看到这里,完全就像是某个会所一样。衣冠楚楚的男男女女们,端着酒杯,三五成群的小声聊着天,很绅士,很西方,也很让林栋……不喜欢。
略微皱了皱眉头,林栋还是走了进去,拒绝了学生会叫来充当侍者递过来的红酒杯,林栋走到自助餐桌前。取过自助餐盘,开始取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和这些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人相比,林栋穿的很随意,休闲夹克,休闲裤。参加讲演,林栋并不觉得需要穿很正式的衣服,而且对于他的感觉而言,即使是很正式。也没必要非是西装不可吧?没看******都经常穿夹克衫、中山装参加会议,自己何必非要给自己脖子上套个套呢?
林栋一进来。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有几个直接冲着他就走了过来。而有一个圈子里,正有人想往这边走,却被另外一个人拦住了。
“陆少,那是林栋,”想要过去和林栋打个招呼的已经毕业三年的建筑工程专业的程学民以为强华集团少总陆建强不知道林栋。低声解释:“是学校在校生,历史系的,白手起家,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已经有了一家上亿资产的公司。据说如果这公司上市,融资至少过十亿!”
“我知道他!”手里端着红酒的陆建强比程学民晚两届,才刚毕业一年多,他故做胸有成竹的说道:“我奉劝你们一句,别跟那家伙靠得太近,有人盯上他了,过不了多久,他的生意就会出问题。人呐!太自大了可没什么好处,仗着自己有几分才气就目中无人,玩太大玩脱了,那时候别说上亿资产的公司,就是再大的公司,也不过是别人嘴里的一盘菜!”
陆建强说的杀气腾腾,倒是真把程学民给吓住了,原本还想过去套个近乎的,这么一来,心头的那点小心思立刻被打住了。
陆建强自然是从庞成那里得到的消息。虽然以他的能量还不足以和庞成平起平坐,但作为强华集团的少总,总是有些消息来源的。庞成的父亲,强华集团的老总陆爱国对长缨集团还是比较关注的,同时和庞成也有私交。在他表露出想要和长缨集团合作的时候,庞成便拦住了他,透露出这个消息。
陆建强当时正好在场,他的父亲原本还想在这个时候提醒一下林栋,不过被陆建强给阻止了,开玩笑,陆建强还没毕业的时候,姬瑶刚入校,那个时候陆建强就已经看上了姬瑶,只可惜时间太短,根本没培养起来感情就离校了。后来直接表白被拒绝,但陆建强显然是一直关注着姬瑶的。
如今情敌遇险,他巴不得看林栋的笑话呢!况且陆爱国还经常拿他和林栋做比较,说他不如林栋什么的,这让陆建强很是不满,林栋有和他可比的地方吗?一个土包子而已!
林栋并不知道这些事情,他刚端起餐盘吃了两口,听到了四五声问好。
“林栋师弟,你好!”
“林师兄你好!”
“小林,你好啊!”
……
什么时候自己变得这么出名了?
林栋纳闷的转过身来,看到四个人站到了自己的面前,笑容可掬的望着自己,他只好放下餐盘,擦了擦手,和这四个人分别握了握。
“我是计算机系大四的侯若海。”
“我是医学院大二的乔健。”
“我叫田民杰,农学院大四的学生。”
“我是去年毕业的,电子系的郝风。”
听了四个人的介绍,林栋点点头,笑着说道:“我就不自我介绍了,认识你们很高兴。咱们聊聊?”
四个人主动过来的时候,原本心里是很忐忑的,不过感觉到林栋此刻很随意的态度,立刻兴奋起来,五个人走到一边,开始聊了起来。
原本一些心动想要和林栋拉近关系的,又有些犹豫的,此刻看先来的四个人加上林栋自成了一个小圈子开始聊着,后悔自己的动作慢了。
其实这就是林栋在讲演的时候所说的,就算努力了,有机会在眼前,你运气不好没抓住,或者你压根没意识到,命运也只能对你说声抱歉了。
很快,林栋就清楚了这四个人的来意。
主要是认识自己,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想拉赞助!
ps:感谢chengxijian书友的月票支持,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推荐票,今天这儿下雨加雪,好冷的说!(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二章 区别也太大了吧?
“其实啊,我就是一打工的。”毕竟都是同一学校的,五个人聊着总有些共同的话题,这个美女怎么样了,那个讲师有什么习惯,学校的某个地方又开新餐馆了等等。
聊熟悉了之后,便几乎都卸下了脸上的面具,说起了真心话。
最先吐露心声的,是郝风。
“当然,如果算起来,我家里还算是有点小钱。”郝风苦笑:“一毕业,我就到了我爸开的公司里当个经理——别诧异,就是一普通经理,跑经销的,我爸的意思是锻炼我。但说实话,我真不喜欢干啊,我就喜欢玩电子,研究电子设备,搞点小创造什么的,跑销售真不是我的专长!”
拿起一杯酒,郝风抿了口,才又说道:“算起来,我就是海市四大惨了:择一城吸霾,遇一人二胎,得a股套牢,背一世房贷……”
“噗……”
这押韵而又直指人生的四句话,让林栋忍不住笑了起来,人才啊!
“别笑,刚开始我听了也笑,但想想,还真他娘的就是这个理!”郝风一脸无奈,“我就这样,还有很多人羡慕……其实说实话,林总,我这一次厚着脸皮来找你,就是想在你的公司打个工……你的长缨集团以前搞网络、搞电池,我没想法,但现在搞虚拟设备,那和电子有关啊,我还是很有些想法的,你看能不能……”
“行。”林栋很爽快的点头:“我不能直接说就用你,回头我给你留一电话,到时你和他们联系,就说我让你打的电话,然后去面试。必须的流程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