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保安团-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41团一营和二营都是由97军头号主力第33旅改编而成的,又有攻打保定的经验。所以面对这点阻力他们并不畏惧。而且有的是办法。当然,最简单有效的还是炮兵“暴力拆解”。
  “战防炮!战防炮!”
  前面一道街垒和碉堡挡住了去路,负责指挥的连长立即向炮兵求援。战防炮连很快派一个班过来,也就是一门47毫米百禄式战防炮。
  “目标前方敌军工事。注意了。三发连射!”
  轰!轰!轰!三发炮弹轰过。街垒很快被轰得稀烂。战士们都兴奋地大声欢呼起来,又让炮兵把那个水泥墩子做的碉堡也一起干掉。没想到那个水泥墩子还挺结实的,百禄战防炮一连轰了四五炮竟然没能打穿。
  就在战士们感到有些棘手的时候。包头市民纷纷参战了。战后马彪团长总结说:“包头市民比重武器还有效!”
  跟所有的绥远百姓一样,包头市民也受尽了日寇欺负,早已对他们恨之入骨。别的不说,日寇在包头各城门设置检查点,中国人过去必须接受检查,还要对日本兵鞠躬。其实这就是日军抢夺的场所,只要中国人稍有不从,或者忘了鞠躬,立即遭受殴打。
  更有甚者,日本兵故意借口查武器对中国妇女搜身,实际寻机猥亵调戏,什么下流动作都能做得出来。
  此时见**打回包头,包头市民个个喜出望外,他们冒着炮火送茶送饭,帮助搬运伤员,年轻小伙子甚至拿着土枪土制炸药,跟着战士们一同作战。
  加上他们熟悉地形,遇到敌据点就带着战士们绕到侧后扔炸药包。小水泥墩子哪受得了这个?这样一来就轮到日军措手不及了。在市民的帮助下,将士们愈战愈勇,很快攻占一大片城区。一面面青天白日旗在城内升了起来,全城老百姓无不欢欣鼓舞,热泪夺眶。
  仗打到这种程度,想不惊动日军高层也不可能了。驻蒙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中将也接到了包头遇袭的报告,赶紧发电报询问骑兵集团长小岛吉藏中将是否需要调归绥(即今呼和浩特)驻军增援。
  按说第34师几千号人杀进包头城内,这么大的声势,小岛中将早就应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可这家伙偏偏死鸭子嘴硬,一口咬定是支那军小股袭扰(历史上他就是这么干的,估计是怕丢了面子),回绝了援兵。当然,小岛中将也不是完全白痴,他命令城内外日伪军立即收缩到城东南固守,又命令萨拉齐,安北,固阳等地的日军回援。
  驻扎在包头以北约70公里的固阳骑兵第13联队长小原一明大佐,和距包头约90公里的安北骑兵第14联队长小林一男大佐,接到小岛吉藏的命令后立即率部向包头增援。同时出动的还有驻萨拉齐的骑兵第一旅团司令部及其直属部队。如果这些部队能迅速赶到包头,就能对第34师反包围。
  不过上述部队离得都比较远,最先赶来的还是由小岛吉藏一大早派出去的那支“讨伐队”。那支小部队在城外瞎转了一圈,啥也没捞着。最后听到城内枪炮声大作才晓得出了大事,讨伐队队长熊川联队长大惊失色,慌忙指挥部下赶回包头增援。
  “报告,敌军大清早出城的那支小部队回来了!”侦察兵匆匆赶来报告。
  赵云祥师长是个精细人,发现这支小部队出城之后就派师部骑兵密切监视。不过为了攻打包头。他手上也没有多少预备队,只有一个师警卫营和一个战防炮营。
  这个战防炮营本来是没有的,第34师的战防炮不多,全部下放在各主力团。每团一个四门制战防炮连。但这次到绥远来领取了不少物资,得到集总批准之后就临时加强了不少重装备,这个战防炮营也是经集总批准后临时扩充的。
  警卫营则是由学生兵组成的一支教导部队,并没有多少作战经验。经换句话说,他手上并没有战斗力很强的部队。
  “傅长官的先头部队现在到了哪里?”赵师长感到兵力不足,有些焦虑地问道。
  参谋长范子侠说:“刚联系过,最快也要三个小时!”
  赵云祥微微有些吃惊。追问道:“怎么这么慢?三个小时只怕敌人的援兵已经杀到包头城下了!”
  像驻守固阳的骑兵第13联队。距包头才70公里,放开了跑只怕还不要三个小时。这还是因为有积雪,要是路面干燥,推进速度还会更快。
  范参谋长解释说:“我军的行军速度比预计的要快。攻城时间也提前了一些。傅长官的部队后勤补给不如我们。行军速度慢了一拍。所以这仗打得有点前后脱节。”
  赵师长懊恼地叹了口气,说:“先让警卫营和战防炮营做好准备吧,如果敌军攻城。就要坚决地消灭掉,绝对不能让他们跟城内守军汇合!”又命令道:“再发电催催友军,要是让敌人的援兵先到可就糟了!”
  西方有个墨菲定律,即“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必定会出错”。就好比现在,赵云祥不希望友军迟到,友军偏偏就迟到了;不希望“讨伐队”攻城,“讨伐队”偏偏就攻城了。
  熊川联队长率部赶到包头城下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因为城头上已经换上青天白日旗了。联系上小岛吉藏中将之后,熊川联队长决定从突入城内与司令部汇合,这样坚持到援军到来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杀给给!”
  在坦克和火炮的掩护下,讨伐队迅速向东北门发起了攻击。这道城门是由第342团二营镇守的,实力并不弱,问题是他们拿敌人的坦克没办法。好在敌军的火力也不强,双方就在城门口附近激战起来。
  “命令警卫营和战防炮营组成一个支队,由警卫营营长林锋担任支队长,立即增援东北门。”赵云祥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咬牙下达了攻击命令。虽然敌军不过400余人,但让他们跟城内守军汇合之后再想消灭可就难上加难了!
  林锋营长以前是第33旅第二营五连连长,在贯台村、兰封口等地的战斗中有出色表现,是属于有知识、又能打的类型。集总任命他担任33师警卫营长,也是希望能让学员们能像他那样硬气。
  “弟兄们,马上就要去打日本了,你们怕不怕!”
  “不怕!”
  “呵,怕也不要紧!说实话,每次上战场我也怕,不过我一想,我怕死,敌人难道不怕死?我们害怕不要紧,只要敌人怕我们就行!”
  林营长很有经验,开个玩笑后才率部出发。战士们笑了一阵,心理压力果然减轻许多。部队从西北门钻了出来,准备去包抄日军后路。到时候只要和镇守东北门的第342团二营前后夹击,不愁打不赢。
  没想到部队刚出西北门,电讯员就慌忙报告:“营座,小鬼子的讨伐队奔西北门来了!”
  原来日军迟迟攻不下东北门,渐渐就失去了耐心。熊川联队长决定再到西北门看看,换个地方试试运气。
  “准备战斗!快,跟着你的长官,不要乱跑!”
  不少新兵吓坏了,军官们只好上前踢着他们的屁股,把他们赶回了阵地。幸亏各营都有电台,不然要是半路上遭遇肯定要吃大亏。
  咴律律!这边刚准备好,小鬼子的骑兵就过来。熊川联队长发现中**队竟然敢他们野战,不禁大喜,忙命令骑兵散开,七辆坦克一下子就冲了过来。
  “打!”
  随着林锋营长一声令下,十二门战防炮一齐开火。第一轮还是打得挺准的,前面三辆坦克都被击中了好几发。不过可能是因为紧张,炮弹分配得不太均匀,最前面一辆坦克竟然挨了8发炮弹,当场被打瘫。但是剩下的坦克还在继续前进,战士们心量一慌,打得就不那么准了。
  “杀给给!”熊川联队长没想到这里竟然藏着那么多战防炮,不禁有些心疼起来。要知道这些89坦克总共也才几百辆啊,要是这里干掉七辆,那里干掉七辆。只怕一年都管不到。于是他赶紧命令骑兵重新进攻。并让炮兵掩护。
  就在这时,警卫营的炮火也开始发威了。他们装备了两种火炮,一种是在第四十一集团军还比较稀罕的六零迫击炮。这种武器对付步兵很好用,但是敌人有坦克、有骑兵、有炮兵。就是没有步兵。让这种武器顿无用武之地。
  幸运的是因为这次接收物资。他们新装备了另一种火炮——马克沁37毫米砰砰炮。这种武器的正式名称应该叫做马克沁一磅炮,“砰砰”是非洲布尔人对它的呢称。
  砰砰炮其实就是一挺放大的马克沁机枪,最早由马克沁和英国维克斯公司联合推出。但固执的英国佬并不看好这种武器。
  英军某炮兵砖家就批评说。这种机关炮对付步兵是“牛刀杀鸡”,而对付坚固堡垒则是“力不从心”,在战场上不会有什么实质作用。
  然而南非的战事颠覆了英军先前对砰砰炮的评价。布尔人获得了一些砰砰炮,有许多次战斗,在岩石或树木后方隐蔽良好的布尔人一门4人操纵的砰砰炮可以轻易敲掉整整一个英军炮兵连。砰砰炮的炮弹采用无烟火药作为发射药,布尔人先是用单发炮弹来进行试探,用于修正目标,一旦锁定目标便转为全自动射击,布尔射手常用的做法是一次性打光整条25发弹带,覆盖整个目标区域,给英军炮兵阵地造成致命打击。英军炮手虽然技术娴熟,但却无法对隐蔽良好的砰砰炮实施压制,常常是还不等到英军发现布尔人的砰砰炮,自己的火炮阵地就先遭到摧毁。
  当时世界上各大报纸都长篇累牍地对布尔人对英军炮兵部队的血腥屠戮进行了报道,搞得英国佬颜面扫地。
  不过这种武器后来还是被淘汰了,不是威力不够,而是太浪费弹药了。清政府代表的评价是:“这种机关炮的射速对于中国而言实在是太高了。”
  丹麦国王也曾有过类似的见解,他曾经希望参观砰砰炮的射击表演,但当他得知炮弹的价格后说,“这种火炮会在两个小时内让我的王国破产。”
  尽管如此,英国、德国、美国等一些国家还是装备了这种武器,并将其改进成了防空火炮。像第四十一集团军现在主力防空火炮——40毫米博福斯机关炮就是由砰砰炮逐渐发展而来的。
  砰砰炮在防空上自然是有心无力,毕竟二战时期的飞机性能已经大大提升,但在对付步兵上还是具有极为强大的威力。郑胡子认为这就是原始的榴弹机枪啊,所以这次用油田信息换取物资的时候,他便点名要了这种武器。
  德国人很爽快地就给了,因为这种武器对他们来说就是鸡肋。大量装备是搞不起的,只能用于防空,但是防空已经有了更好的武器。当年德国在一战战败之后,大量武器被英国人、法国人都懒得销毁,唯独这玩艺儿不受重视逃过一劫,正好便宜了郑胡子。
  “开火!”
  八门砰砰炮在一发试射后,立即对准目标猛轰起来。在场的将士们,还有他们的对手都有幸看到了这种武器沉寂多年以后发出的怒吼。
  37毫米的榴弹也就相当于一枚手榴弹,爆炸威力并不大,但是用火药射出去就不同了。它不仅会炸,还具有强大的动能,打在人身上爆炸,那肯定是断成两截;打在马身上也是一个大洞。
  八门砰砰炮一起开火,瞬间就把一百多枚榴弹发射了出去。密集的弹雨呼啸而过,战场上好一阵血肉横飞。那个可怜的骑兵中队顿时弹雨撕成了碎片……
  “快,下马隐蔽!”
  残存的日军骑兵哭喊着想跳下马来躲避,但是这是榴弹,既能射穿躯体,也能落在地上爆炸,于是伴随着一阵急促的砰砰声,地面上很快铺满了一层血肉。
  看着眼前的惨状,熊川联队长都忘了是要进攻还是撤退。警卫营和战防炮营的战士们也惊呆了,双方目瞪口呆地停滞了足足一分多钟。
  “发什么愣啊,快,干提小鬼子的坦克!”
  在林锋的喝斥下,战防炮手如梦初醒,忙调整射击诸元向失去掩护的日军坦克猛轰!日军早已经吓破了胆,开着坦克拼命地向东逃去,路过东北门时又遭到了第342团伏击,最后仅有两辆坦克逃脱。
  “噢!打赢了,打赢了!”城墙上下的战士们都不禁欢呼起来,不过谁也不敢去看西北门东面那滩“鸭血羹”,老兵看了也会吐出来的。
  消灭了这支“讨伐队”,第34师终于可以集中火力攻击城内守军了。但是还没等赵云祥师长调动部队,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敌骑兵第13联队已经逼近,距包头不过十里!


 第四百零八章 围点打援

  日军骑兵联队和步兵联队不同。由于骑兵属于高机动性的兵种,为了方便指挥不可能有太多的层次。所以日军骑兵联队下面没有大队,直接设置中队。骑兵旅团的每个联队下辖4个骑兵中队,各中队有马步枪119支,轻机枪两挺;另外有一个重机枪中队,下辖两个小队,共有重机枪4挺。一个骑兵联队的总兵力大约有1400人左右,基本上相当于日军一个步兵大队。
  驻绥远的骑兵联队不仅要对付中**队,还要威慑苏联,所以在此基础上又得到了加强。具体表现就是部队拥有大量的汽车,基本上实现半摩托化了。其轻装部队骑马,重火力和辎重部队乘坐卡车,使其战斗能力、机动能力、运输能力都得到进一步增强。这也是敌骑兵第13联队能在短时间内赶到包头外围的重要原因。
  敌骑兵第13联队原驻地为包头以北约70公里的固阳县,联队长为小原一明大佐。能在短短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内驰援包头,证明这支部队还是挺强悍的。侦察人员还发现该部配有四辆94式骑兵装甲车,也就是豆战车。
  赵云祥师长略感忧虑,皱眉道:“小鬼子怎么来得这么快?固阳的援军到了,那昆都仑、安北两地的日伪军只怕也快到了!唉,偏偏友军又联系不上!”(注:这里的昆都仑并不是指今包头市昆都仑区,而是固阳县西北的一个地名。)
  事实上一个骑兵联队对第34师根本构不成太大的威胁。赵云祥师长所担心的是各路日军援兵云集,然后跟尚在城内顽抗的残敌里应外合。第34师虽然也是一支劲旅,但毕竟兵力有限,一旦失败,在敌人的骑兵和装甲部队的追击下,想跑都跑不掉。
  参谋长范子侠安慰道:“师座不必忧心,现在包头五座城门都在我军掌控之中,日本援军来得虽快,但仓促之间不可能攻下。算算时间,傅长官的大部队应该也快到了。咱们只要再坚持一两个小时。等友军主力一到就可以内外夹击日军!”
  赵云祥点点头说:“嗯,通知守城各营加强戒备,城内的战斗也要利索点儿!除绥西屯垦督办公署大院可以暂时不攻打以外,其它据点一定要尽快清除!”
  绥西屯垦督办公署大院就是日军在包头的司令部。围而不攻可以迫使各路日军赶来增援。从而各个击破。这样就比单纯打下一个包头要划算得多。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日本华北方面军无法专注于冀中,从而减轻冀中方面的压力。
  范子侠忙道:“是,师座。我这就去安排。”
  赵师长又问道:“参谋长,我们现在手上有多少机动兵力?”
  敌“讨伐队”突然返回包头,让第34师高层意识到“摊子不能铺得太大”,也就是兵力不能太过分散,手头上必须要有几支强有力的预备队。不然遇到突发情况就会措手不及。
  范参谋长忙道:“已经集结了两个步兵营,再加上林锋支队也有三千多人了。论战斗力倒是不怕小鬼子的骑兵联队,只是速度跟不上敌军,最好不要出城阻击。”
  赵师长有些懊恼地说:“嗯,是啊,要是骑兵营还在就好了。”
  第34师是有骑兵营的,但是该营一连去了大青山联络李井泉部,尚未归建;二连、三连都在塞外护送集总辎重旅运输物资。现在赵云祥手上的骑兵只有一个师侦察连,还要分散警戒各处,兵力明显是不够的。
  正念叨着骑兵,还真就来了一股骑兵。联络参谋一脸惊喜地赶来报告:“师座,参座,友军的先头骑兵到了,是新31师骑兵游击团。”
  赵云祥大喜,忙追问道:“到了哪里?需不需要我们派部队接应?”
  联络参谋答道:“刚刚在城西联络上,现在已经向北阻击敌骑兵第13联队去了。另外新31师主力也已经抵达了城西北方向,准备伏击这路援军!”
  范子侠又惊又喜,欢喜道:“好嘛,原来友军早到了,害得我们白担心一场!”
  第35军及受傅作义统辖的部队人数较多,有三万余人。为了避免过早暴露攻击包头的作战意图,这些部队比第34师要晚三个小时。从理论上讲,第34师早上六点钟到,那么大部队上午九点就能赶到。到时候即便暴露了也不要紧,也不耽误在城外打伏击。
  可是因为夜间行军还有天气原因,部队被迫拖延了很久,等到天亮的时候才走了一半多一点的路程。早起的老百姓一看**来了,好不高兴,纷纷跑到家里拿来热水和烙饼,还有鸡蛋什么的,可劲儿往战士们兜里塞。这大概就是箪食浆壶以迎王师的场面吧!
  “是傅司令的队伍吗?”
  “傅司令是要反攻绥东吗?”
  “同去,同去,跟着傅司令去打小鬼子!”
  ……
  傅作义感动地热泪盈眶,激动地说:“父老乡亲们,我们这就去光复包头,赶走小鬼子!”
  “报告!司令,大好消息啊,第34师已经杀进包头城了!”就在傅司令还打算说两句的时候,一名通讯员兴奋地赶来报告。
  “这么快!”傅司令又惊又喜,忙道:“通知部队加快速度,一定要抢在日军援兵前面赶到预定设伏地点!”又命令新31师作为先头部队火速增援包头。
  ……
  一路急行,部队终于抢在日军援兵前面赶到了包头,不过第34师却不知道。当然了,新31师的孙兰峰师长并不是想给第34师一个“惊喜”。而是部队为了尽快赶到包头,途中都没有打开电台。
  这也是**的一个弊病。就是不重视与友邻部队的联络与协同。上下级之间的通讯也很落后,上级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得知下属部队的情况,所以**在进攻中的表现是很差劲的。几支部队在进攻时配合不起来,以至于抗战八年几乎都没有打过歼灭仗。傅作义麾下的部队还算好的,换作中央军某些部队非把友军坑死不可。
  第34师都不知道新31师已经到了包头外围,敌骑兵第13联队就更加不知道了。日军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