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易幻三国-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友靖什么时候这么见外了。”
    曹操干笑了几声,然后呼喊了家仆。
    看见赵扬起身了,赵云等人也纷纷起身。
    “子龙(此时赵云已经成年了,所以也有了表字),无妨,你们先歇歇吧,这几天路途也比较劳累,我还指望你们保护我呢?”
    赵扬干笑几声,然后制止了赵云等人的举动,然后转身冲着曹操道:“如果事情办妥,我过几个月再过来拜访孟德。”
    ~~~~~~~~~~~~~~





    招贤纳士 第33章(。dushuhun。)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6:00 本章(。dushuhun。)字数:1336

    没想到曹操倒是干笑几声道:“如果再过几个月,恐怕你就见不到我了。”
    “难道孟德的隐士生活过腻了?”赵扬笑笑道。
    曹操道:“不是,我听我父亲说,皇上(“灵帝”是死后的谥号,所以说赵扬虽然知道现在的皇帝是灵帝,但是曹操并不知道,所以还是这样称呼,在前文的时候忘了说这件事情……)打算新成立八个校尉,可能过不了多长时间,友靖就会见不到我了。”
    曹操这个时候虽然还没有什么大的兵学成就,但是他的带兵经验已经很丰富了,加上他的家里有不少人都在朝廷中间当官(具体的后文会提到),所以这里面肯定有他的一个名额。要不然像袁绍那样没有什么带兵经验的,恐怕永远也不会进入这么重要的官职吧。
    八个校尉?
    赵扬知道那肯定就是西园八校尉。
    赵扬也只得苦笑笑,做了一缉,然后跟着曹家的仆从出了门。
    曹操是当地大户,所以家业距离城不远,不过华佗似乎并没有像别的士人一样住在城郊或者是城里,而是住在了山中的一个小草庐里。
    不过也是,如果华佗真的医术高明,中医总需要采点草药吧!
    多亏有人带领,要不然这么多山,赵扬还真是找不到。
    曹家仆从扣了几声柴扉,喊了几声,里面果然还应了一声。
    稍微过了一会,一个中年汉子就打开了门。
    不会吧,难道还真的有返老还童,都一个90多岁的老头竟然还是一个中年人的模样,保养的再好也不至于这样吧,这也太神奇了…………
    曹家仆从看见有人开了门道:“樊阿大夫,我是曹家的人,此人是平原太守,来找你师父有事情。”
    “吁……”
    赵扬呼了一口气,多亏刚才没有直接开口就喊“华公,久仰久仰幸会幸会”一类的话,要不然可真的是糗大了…………
    那个樊阿似乎认识那个曹家仆从,往赵扬哪里看了一下,觉得没有假,于是道了一声“我先给师父通报一下”,转身又回了院子里。
    不多时,那樊阿重新开开大门,引了赵扬进了院子。
    进了院子,赵扬才发现另一番样子——只见院子中间到处都是草药,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药材被太阳晒过的香味儿。
    往前走了走,就看见一个老头在那里用手翻晒着药物。
    那个老头看见赵扬过来,将筐子弄到一边,然后上前竟然做了一个标准的缉(官礼)。
    这个应该是华佗无疑了。虽然是一个老头的模样,但是身体却没有老年人那么迟钝,反而很灵巧,包括脸上都是红光满面,丝毫没有老年人的那种气息。
    要不是听说多少年前他就曾经被别人举荐征召,赵扬绝对不会相信华佗有90多岁~~~~
    赵扬忙回了一缉道:“华公这次可是要帮帮我啊,我的主簿最近病倒了,希望华公能够救救他。”
    没想到华公听了这句话,脸色一变,竟然一甩袖子,转身背着赵扬。
    ~~~~~~~~~~~~~





    招贤纳士 第34章(。dushuhun。)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6:01 本章(。dushuhun。)字数:1304

    按理说行医的人都应该心很软,应该一口答应,但是没有想到华佗听了这句话,脸色一变,竟然一甩袖子,转身背着赵扬道:“我不是游方郎中,你若要看病,还是找别人!”
    看着华佗的那个徒弟樊阿给赵扬打手势,赵扬就立刻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
    士族在周朝的时候还算是一种贵族身份,后来虽然地位衰弱了,但是也能够算是一种破落贵族的身份。但是医生确实属于百工之人,属于三教九流之中的末业,包括郭嘉这种寒门子弟都比较不屑的一种职业,华佗既然有名声,而且也是穴居人士,对于这种职业,自然也不会有正眼看。
    更要命的是,当初华佗没有应诏的原因是什么?——正是待价而沽!!
    而现在,赵扬开口就是将他当做游方郎中看待,这就好比是买了一套纪念币准备等着升值,没想到等了这么多年反而大规模贬值,这是让谁谁也受不了啊!!
    但是,赵扬已经来了,总不能无功而返吧,何况戏志才还等着呢,事不宜迟啊!!!
    赵扬“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道:“人有三六九等,业有三教九流,人人各司其职,社会方才稳定,如此才能够大同。医者救人也,世间万物,凡命最为贵,救死扶伤,何贱之有?希望华公不要在意世俗鄙见,救人要紧!!”
    “啊,这我可是受不了的。”华佗赶紧扶起赵扬。
    赵扬怎么弄也是一个太守,而且侯爵在身,如果真要玩,赵扬杀了华佗也没有什么事情。而且国比家大,纵使华佗是长辈,再是资格老,这也是无论如何都受不了的。
    赵扬哪里有这么好“屈服”的,任凭华佗扶他也不起来。
    华佗捋了捋自己的小山羊胡子,道:“那个主簿确有如此重要吗?”
    ……………………
    多少年后,华佗在自己的医书的序中称赞了赵扬的这一行为,后世也常常将这个典故作为君臣之间的友谊的代名词。
    ……………………
    因为华佗年纪大了,纵使有秘术保持自己的活力,身体也还轻盈,但若真是骑马狂奔,恐怕还真是有点受不了。
    所以回去的速度多少还是放慢了点。
    不过多亏天公作美,在这一过程之中,竟然没有因为下雨等等导致延迟的事情。
    纵使这样,回到平原也还是4天之后了。
    看见戏志才因为多天疼痛而十分瘦弱的身躯,想起前几天戏志才对自己说的那些话,赵扬的眼泪又不禁而下。
    华佗看见戏志才痛苦的表情,也是眉头皱了好几下,不过用手摸了摸戏志才的脉搏,稍微听了听情况,马上就得出了结论——“腹中有石”。
    腹中有石,那不就是结石么?
    看见华佗这么容易就看出了病源,赵扬还真是暗暗佩服。
    不过华佗并没有很轻松,反而眉头紧皱的冲赵扬道:“我有一记药方能够排出腹中之石,如果不行,那恐怕只有破腹取石了。”
    ~~~~~~~~~~~~~





    招贤纳士 第35章(。dushuhun。)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6:01 本章(。dushuhun。)字数:1120

    开刀动手术取出结石在后世也许不算什么,但在这个时代,纵使有华佗这个中国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外科大夫”和最原始的麻药“麻沸散”,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卫生条件,赵扬也还是不敢恭维…………
    华佗开了药方,然后赵扬就派人按药方去煮药。
    华佗看见赵扬,知道赵扬很担心,不过还是支开了赵扬。
    赵扬无奈,也只得回到理事厅去解决这几日没有人处理的事物。
    回到正厅一看,妈呀,案几上已经堆满了竹简,虽然说赵扬让人先代替处理一些事物,但是毕竟这些人不如戏志才,所以很多事情也都是留了一个尾巴,等着赵扬回复。
    平原的事务本身就多,加上许多商贾都在这里流通或者是过境,所以事务更是烦琐。
    看了这个样,赵扬也不禁后悔自己没有给戏志才多找几个帮手,最后导致他晕倒在任上…………
    不管怎么样,这些事物最好还是尽快处理,否则总不能在交给戏志才吧…………
    刚解决完了事务,就听见侍从上来道:“赵仲兴带了一封信给您。”
    “嗯?”赵扬抬头道:“二叔带了什么信,让他赶快进来。”
    当初赵翼到洛阳为官的时候,虽说家业都在平原,但是总不能让他一个人去洛阳吧,于是也就带上了几个歌姬(实际上就是小妾……)以及一部分赵家本族人去了洛阳。
    古代兄弟排名是以伯仲叔季为序,当然,如果人多了那就只能叫老五老六了。像刘邦,《史记》上给出的名字叫刘季,说白了就是刘老四,这也是古代的一种常识。所以二叔的名字叫做赵仲兴也就不以为怪了。
    另外按照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所以赵扬的父亲只能是长子,那么赵老二自然也只能是赵扬的二叔了。
    赵翼平日里极少写信,不过这也是因为这个时候的信件运输很麻烦,加上兖州和冀州都不是很平静,所以很少写信。
    但是赵翼偶尔写上一封,其中的内容却往往能够让赵扬大吃一惊的。稍微问了问赵翼在洛阳的情况,赵扬就解开缠在双鲤鱼上的线,抽出里面的尺素。
    虽然赵扬发明了纸,但这个时代运输信件毕竟没有后世条件那么好,所以说赵扬并没有按照后世的习惯做纸信封,而是才用了这种比较古老的“信封”。
    这个双鲤鱼是由木头雕刻的,实际上就是一个扁平的盒子,而从鱼眼地方串起来,这样能够极好的保护里面的信件。
    打开薄薄的绢做的尺素,里面只有不足千字,但是赵扬却大吃一惊。
    ~~~~~~~~~~~~~





    招贤纳士 第36章(。dushuhun。)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6:01 本章(。dushuhun。)字数:1593

    打开薄薄的绢做的尺素,里面只有不足千字,但是赵扬却大吃一惊。
    稍微浏览了一下,里面主要讲述的是朝廷中最近发生的几个大事情:
    首先是皇帝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
    灵帝虽然说此时年龄并不高,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所以身体常常生病。
    是个人都会生病,但是皇帝的生病却不一样,下面那些“太医”立刻就忙活开了。
    如果说那些“太医”像华佗这样弄点中药还好说,偏偏此时的主要医书是《黄帝内经》!!
    且不说《黄帝内经》的编写时间有多久,里面充斥着许多虚无缥缈的神话一类的,又是什么“气”,又是什么“五行”一类的,所以说里面可信度并不高,偏偏此时医书还少,加上灵帝当初令人翻译了大量佛经道经一类的,所以说那些“太医”也就顺着灵帝的心思纷纷炼制丹药。
    丹药都是什么东西,我觉得作为一个后世的人最能够明白,里面都是什么铅贡一类的物质,然后按照那些方士炼丹的方法炼药,里面都是大毒之物。
    偏偏灵帝还迷信这些东西,于是就接受了一位“太医”献上的“药”。
    这个“药”好像也有点用。
    刚吃下去,立刻就有劲了,甚至还能够下地跑几圈,但是有劲并不代表好了,吃了这个药,性欲极强,于是灵帝就只能“临幸”那些宫女,但是一旦完事之后,浑身又回复了以前的样子。
    灵帝为了舒服点,就不得不不停地吃,然后不停地“临幸”宫女,甚至一天吃上十几颗药丸,也就是说他就必须“临幸”十几个宫女,那个人能够受的了啊。
    于是灵帝的身体简直就糟糕到了极点,以至于没有办法上朝了。
    虽说以前的时候还是会偶尔上朝听听天下有什么吉兆一类的,但是现在却只能够躺在床上听别人报告。
    根据一位大臣的报告说,灵帝现在整个一个骷髅,形容憔悴,似乎一吹就能够吹倒,看起来活不了多久了,而“太医”献上的“药”也不过就是回光返照(作者:不懂这个词的查字典~~),也就是临死前突然仿佛好了一样。
    而另外一件事情也是因此而起的。
    皇帝因为自己没有办法上朝,但因为天下仍然起义不断,于是接受了刘焉的“建议”,增大地方官的权利,以此来控制人民。并且派遣太仆黄琬任豫州牧,宗正(就是家族族长,掌管这族谱)刘虞出任幽州牧,刘焉任益州牧。
    据说这个刘焉出任益州牧还是有野心的,本来他是想出任交州牧,远离中原世俗纷争,但是有一个方士偷偷给他说“益州有天子气”,于是刘焉就申请当了益州牧。
    益州是什么地方??就是四川盆地,明摆着就是想当一个土皇帝。
    这些还不算是什么,但是这却是乱天下的根本啊!!
    赵扬不禁感叹天下将要真正陷入战乱之中了。
    加重地方官权利,表面上是避免了平民的起义,实际上确实加重了祸患。
    因为失去了中央的控制,地方官就可以明目张胆的招私军,然后当个草头王,和后世民国时候军阀割据一个样。
    什么叫做私军,那就是私人军队,于禁当初虽然说也能称得上是私军,但是他在清剿黄巾时候训练起来的,而且都是族人。
    但是招私军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以明目张胆的“拉壮丁”然后割据,这才是乱天下的根本!!!
    正想找郭嘉等人商议一下,却看见门被拉开,郭嘉竟然不请自来。
    只见郭嘉满脸欣喜,小声道(理事厅不允许大声说话):“刚才华公说戏老的病根已除……”
    ~~~~~~~~~~~~~~





    招贤纳士 第37章(。dushuhun。)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6:02 本章(。dushuhun。)字数:1440

    “哈哈……”
    看了这么多烦心事情,总算听到一个好的,赵扬赶紧回后室。
    到了后室,戏志才已经开始吃东西了,明显已经好多了。前几天戏志才因为疼痛,基本上吃不下去饭,看见这个样子,赵扬也就放心了。
    华佗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收拾东西了,看见赵扬过来,上前道:“你主簿的病已除,只需要用心调理就可以了,只是希望太守能够派人护送小老儿我。要不然我这把老骨头可受不了。”
    “华公难道现在就准备走么?”赵扬道。
    华佗捋了捋自己的小山羊胡子道:“恩,若是往日,我一路上还可以行医,但是此次出来紧急,没有带工具,所以没有办法行医了。而且听说泰山地区多匪徒,往日身边有徒儿,但是小老儿我可打不过他们啊!”
    这倒是,华佗虽然身体看着很硬朗,但毕竟90多岁了,身体各方面技能都比不上年轻人,遇到土匪,那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不过赵扬可没有这么容易打算放过华佗。
    “那华公当初为何收这几个徒儿呢?”
    赵扬并没有回答华佗刚才的问题,而是悄悄岔开了话题。
    “呃……这个,小老儿都90多岁了,身边该死的早就死了,收几个徒弟也好为伴,也好能传我的技能(本来想用衣钵,但是这个词是佛教用语,谁能指点一下,用什么词好??)。”
    这倒是,自己是个“老不死”,但别人总不能也都是老不死吧。而且亲不过三代,恐怕华佗孙子曾孙子一辈对待他也不咋滴~~
    “那华公的几个弟子也确实能够传您的医技?”
    华佗道:“为医者,首先要心地善良,庸才不怕,最怕明知自己是庸才还要装作全才,我的几个徒儿虽然心地善良,但不过都是贫苦家人的孩子,一直到了成年我才开始叫他们识字,能将我的全部技能传给他们,他们也不一定能够全部学会。”
    看看华佗无奈的样子,赵扬也走点感触,自己大半辈子忙活的家业或者技能没有办法传下来,那确实很让人伤心……
    “那么华公还可以出仕么?”
    “哼哼…”华佗冷笑一声,道:“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谁还愿意让我出仕啊,不如在家里面清闲清闲吧!”
    也确实,华佗都90多岁了,像赵扬这样亲眼见过的觉得他的经历还行,如果是别人,保准会觉得这个人马上都要进棺材了,精力根本不够了,纯属于养着一个吃饭的。况且你要是将一个长辈收做“幕僚”,你总不能天天放着“领导”的面子不做,跑到人家面前当孙子吧~~
    “那么华公有济世之才,总不能这样埋没在历史中吧?”
    华佗这下倒是没有说话,只是呵呵苦笑了几声。
    赵扬现在打得什么注意,恐怕外人早就看出来了。而用的这一出,正是“欲擒故纵”啊!
    明白了华佗的心理,赵扬就道:“华公的弟子不能尽其才,那么华公为什么不能够效仿扁鹊一样编写医术,这样就能够教育万人,同时流芳百世?”
    看着华佗那个样子,赵扬知道他心中也在犹豫,于是加把火道:“天下医学典籍何其之多,那么华公为何不能够取百家而成一家之言,况且华公拥有丰厚的经验,为什么不去编写一部能够让自己流传百世的医术……”
    ~~~~~~~~~~~~~~





    招贤纳士 第38章(。dushuhun。)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6:02 本章(。dushuhun。)字数:1125

    在赵扬的利诱和摆出大道理的效果下,华佗终于崩溃了,并且答应,如果赵扬能够提供所需的物力人力,那么他一定要在有生之年编写完医术。
    其实古代编写医术的费用是很昂贵的,首先是取材,另外就是传播,不过有了华佗的经验以及赵扬准备“发明”印刷术的打算,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如果华佗能够编写一部医术,赵扬觉得这部医术能够取代《黄帝内经》的可能性很大。
    封建统治者迷信那些鬼神,“太医”也就随着统治者的意思。但是普通的“乡村郎中”可是不一样的,他们不要求嘴有多甜,他们靠的是本事。《黄帝内经》里面夹杂的大量道家术语,本身就是十分朦胧,而且里面很多医术也都是炼丹一类的,这些根本就是不可靠。
    同时华佗比他们多的不仅仅是多活了几十岁,同时华佗本身还是精通经学,其书写水平更是好,而且书读的也多,如果只是普通的医生,很多人往往只读过几本书,这样就明显比了下去。
    而且华佗还有一个别的医师都没有的特殊技能——外科。
    华佗凭着自己对人体的研究和对药理的了解,已经为很多人都动过手术了,而且成功率还很高,加上他发明的“麻沸散”,简直就是一个正规的外科手术医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