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畅疑惑道:“什么?按照礼制,孩童出生三月后便当命名,你怎么……”
赵翼摇摇头叹口气:“哎,这是此子之幸,却不是其母不幸啊……”
崔畅捋了捋胡须,道:“你就别多想了,既然小齐还没有名字,不如我给他起个名字吧。扬者,举也。此子聪慧异常,不如叫赵扬吧!”
听到这样一句话,赵扬突然一愣:我怎么又叫回赵扬了?这难道是天意么?
~~~~~~~~~~~~
初回大汉 第3章(。dushuhun。) 率领赵家奔小康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23 本章(。dushuhun。)字数:1813
且说上次赵扬回答了崔畅的几个问题,赵扬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就成名了。我晕啊,我还没有思想准备呢!~~等等!你们要拍照?……呃,口误,你们要给我画像啊?啊!等我摆个POSE哈!
而另一方面,赵扬也别别人看做绝对的小神童,所以赵扬也就正式的找了老师帮助赵扬学习读书写字。并且预备着等着大一点就去学习君子六艺。
现在,赵扬已经开始想着怎么样子奔小康。
可惜了,赵扬虽然明白很多的化学原理,但是汉代时候很多东西还没有出现,就算出现了也是纯度很低。比方说硫酸硝酸这些东西都是西方十几世纪后才发明的,而这些恰恰是最常用的物品。以前学的根本用不上啊~~汗!
赵扬盯了盯面前的书卷,突然有个思路了——造纸!
其实以前看那些三国小说中主角都是靠造纸起家的,这也算是有一些科学根据的。
东汉末年因为早年的蔡侯纸,纸张已经得到应用和认识。但是,蔡侯纸虽然也改进了,但是主要改进的原料来源,即“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但是纵使改进了,还是避免不了十分粗糙而且纸张十分黄,怎么形容呢……似乎和后世在大街上吃菜饼时用的纸张差不多……
而且,这种纸张纤维也比较短,时间长了比较容易散,不耐储存,质量也相差很大,厚度不一,但是因为工艺复杂,价格却不菲。所以说,许多重要的文件全部都是以竹简抄写。
要明白的是,东汉时期的官僚及士族阶级已经很庞大了,用一句话就是拥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况且对于很多发明来说,也是备受士人所看不起的,如果要改进东西,恐怕只有在士人用品上下点功夫了。
其实,纸张的基本原理很简单,步骤无非是要经过剪切、沤煮、打浆、悬浮、抄造、定型干燥等基本操作。就是把纸张打碎了,漂白后加入一定的粘合剂和滑石粉,用丝布捞出晒干就是了。可是说的简单,但是具体流程赵扬也没有见过,不过平原郡就有一个造纸作坊,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
作坊里的工匠们见是几个士族小孩,也不大在意,再加上赵扬给了些“意思”,也就爱理不理了……
“小奇,最近老往外跑,连老师也撂那里了?”门外面传来一个声音
赵扬这几天正好琢磨这弄出了第一批纸张,不过就是改进了一下流程,改进草料加以腐熟。腐熟后的纸纤维更短了,虽然看上去细腻多了,但是很容易碎,所以赵扬利用植物的一些粘液作为黏合剂,随后再用水煮杀菌,不过煮完之后,纸张便黄了,所以赵扬又尝试弄了一些漂白剂,这样造出的纸张可以说是很好的了。
正好他父亲又来了,于是手捧一沓给赵翼。
赵翼也是名士,对纸张也很了解,刚开始见到赵扬的动作,还不明白要干什么,等明白过来后却愣了:这纸张也太白了,根本不像纸。
用手摸了一会子,也没有想明白。还的赵扬跪的呲牙咧嘴的疼的直在心中骂赵翼。
说实在,赵翼也不是那一块好料,人老实,但却没有什么才能,没有任官,所以家业也没有什么发展。他自己也很爱读书,不过藏书中纸做的书却不多,见到这个和绢一样的纸,也就已经知道了它的价值。
在得到赵翼的肯定下,赵扬迅速建议赵翼在平原开了一家造纸作坊,顺便接受了那个原来的造纸作坊,在赵扬稍微讲解了一下道理后,那几个有一些经验的工匠立刻就明白了,所以很快就正式生产。
原来那些读书人少用纸张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质量太差,不易储存,价格不菲,虽然竹简比较笨重,但是还比较耐储存,不过在赵扬改进造纸后,迅速弥补了这一劣势。相比之下,反而很有好处了。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个事情,士族们发现纸张质量上去了,价格却下降了,而且又轻便,所以销量立刻好了一些,在夏秋两个季节能收入一百多万钱。而且,这是因为春秋寒冷纸张无法制造,而且,这还只是在平原及其附近几个郡的销售量,可见其销量好。
~~~~~~~~~~~~
初回大汉 第4章(。dushuhun。) 率领赵家奔小康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24 本章(。dushuhun。)字数:2350
“把它给我使劲搅拌,快点快点!”赵扬对着手下几个人喊道。面前几个拿着大舀子的大汉“噢”了一声,忙用手中的大舀子使劲的搅。赵扬捏起一点面前的白粉,用舌头舔了一下,然后点点头,抓了一把扔进面前正在被众人搅和的大桶中。
大桶中的东西还冒着热气,众人使劲的搅动,可是越搅越吃力,不一会就快搅不动了,赵扬见状忙喊停。
随后赵扬便叫人将桶中已经冷却的东西倒一小半出来,正想叫人加入松香,忽然听见外面一阵吵闹。
“怎么回事?”赵扬问。
赵扬刚开口,外面就突然跑进来一个家仆慌慌张张道:“不好了,不好了!少爷,魏家人又来找事了!”
“**!”赵扬一听,顿时生气大喊一声:“别干了,都拿好家伙出去。”众人一听,齐应一声,四下寻找棍子锤子等东西。然后一拥而出。
还未到门口就听见外面一阵大笑:“哈哈!你快滚回去,叫你们家主人跟我说话!”
“你!你有什么资格喊我们家主人……”一个家仆不服,正想开骂,忽然有人拍了他一下。家仆往后一看,正是赵扬。
赵扬斜着眼睛瞟了一眼,见自己的家仆有一个正趴在地上,还有几个人捂着胸口,明显是挨了打。见了赵扬来,纷纷攥紧了拳头,充满敌意的看着面前的敌人。赵扬一看这状况,还是冷静下来,作了一缉道:“不知道你魏忠贤(想不起有什么好名字,就想到这个坏太监,正巧也是扮演坏蛋的角色,大家使劲的骂他吧!)找本人有什么问题?况且也用不着和我们的下人发火气吧!”
那个叫魏忠贤一听更是一阵大笑:“哈哈,我看见你家的生意那么好,我特地来谈一些商业上的合作。”
赵扬强忍着怒气问道:“什么合作?”
“哈哈哈哈!你们赵家身为士族还经什么商,不如和我们魏家合营,有钱大家分,我魏家也好罩着你。”魏忠贤大笑。
“怎么个合作?”赵扬做了一个缉道。
“哈哈,有我魏家人罩着你们,你们还想怎么样?要不我魏忠贤给你开个大恩,这样吧,我魏家吃点亏,负责替你们拿钱……”魏忠贤正得意的时候,赵扬身边的一个名叫赵洪的亲近从人看不过去了,大骂:“放你妈的屁,我们家的产业干嘛要和你分!你以为你们家的人当县令了不起,我们才不需要你们罩着呢!”
“***你敢骂我们主人?”魏忠贤手下的几个人也顿时上前想要揍刚才大骂魏忠贤的下人。赵扬身边的人立刻抓紧棍子针锋相对。
张扬强忍怒气问:“那按你这么说,我们赵家也确实该给你们分点礼仪喽,你们魏家人当县令还需要你们罩着,那不知道你魏忠贤该将这利润应当怎么分?”
魏忠贤大笑:“哈哈,这还不简单,我魏家就吃点亏,利润一九。哈哈,你一我九!”
赵扬冷哼一声:“你***是来砸场子的么?”
魏忠贤嘴角一撇奸笑道:“哈哈,没想到你们士人也能骂人。是的,没错!我们就是来砸场子的!”
“你!”
“今天大爷心情好没空和你纠缠,赶明想好备了厚礼主动来找我们,我们还能留点汤给你们喝!”魏忠贤大笑两声冷下脸对手下的人喊了一句:“我们走!”
看着魏忠贤一行人大摇大摆的走出去,赵扬冷哼一声,问道:“受伤的人怎么样子了!”
刚才趴地上的人被人扶着站起来道:“没、没什么!我就是看不过去!”
一旁的赵洪也过来道:“主人,我们也不能这样任人欺负啊!”
赵扬叹口气,岔开话题道:“对了,最近我们的产业怎么样?”
赵洪气的大喘气道:“我们的酿酒和造纸产业收入都有所减少。其中酿酒是因为最近粮食突然涨价,而且原来那些卖粮食给我们的农民都说没有余粮了。”
赵扬一皱眉:“最近粮食不是才大丰收么?怎么会没有余粮了呢?”
旁边的赵洪冷哼一声:“我明明看见那些农户前几天还在晒粮食,我一来他们就说没有粮食可卖了。我问他们他们还支支吾吾的不说。后来一个经常卖粮食给我们的农户求我们不要买他们的粮食了,否则会有人打断他们腿的!”
“又是魏家人干的!”旁边的一个人大骂。
“哎……”赵扬叹口气道,“那造纸产业呢?”
赵洪道:“购买纸张的多为士族和学校私塾等,所以魏家人也不敢不让他们买。但是周边郡县的销量大减,本来是纸张销售旺季的秋季,竟然少有外地的商队来购买。”
“怎么会这样?”赵扬皱紧眉头。须知秋天比较干燥,而纸张容易受潮,所以商人一般都在这个时侯成群结队来购买纸张,这样的损耗也少。而赵家的酿酒产业按理说也算一个特色产业。这个时代的酿的都是米酒,没有经过蒸馏,一般只有八九度左右,赵扬都能喝上好几大碗。不过米酒也有坏处,酒精度太低了,有些人如果想喝醉还真是不容易,毕竟你喝上几十碗水也撑肚子啊~~
赵家的酒是经过蒸馏的,虽然口味比原味的米酒差了一点,但是度数提高了很多,能用来干很多事情,包括消毒杀菌。这两个产业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新兴产业,作为赵家的产业支柱,每年带给赵家的收入都是数以千万钱计!而现在,朝廷公开买卖官职的价格也不过就是是一万钱一石官阶,三公职位的太尉也不过一亿钱。
赵洪气得冷哼一声道:“那是因为有人已经在仿造了……”
~~~~~~~~~~~~~~~
初回大汉 第5章(。dushuhun。) 率领赵家奔小康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24 本章(。dushuhun。)字数:1873
赵洪气得冷哼一声道:“我们主动派商队到外地销售,结果发现也有作坊在卖纸张,和我们的是一样的!”
“什么!”赵扬大惊。
造纸的工艺本身就不难,赵扬也只不过是稍加改进,加入了漂白的程序,加上纸张纤维也变得细多了,吸水性很好,很适合用毛笔写字,所以销量一直很不错。这个时代又没有什么产权保护措施,但是赵扬根本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有人掌握了造纸的工艺!
赵扬的造纸便是偷偷的观察后稍加改进的,所以原来的那家造纸作坊便是“前车之鉴”,若是谁家再来一个“小孩”偷偷的学走了工艺,赵扬哭都来不及。所以赵扬早就就下令严格保密了生怕“重蹈覆辙”啊~~
赵洪道:“主人,我们不能这样忍气吞声啊!这个魏家人仗着在朝中买了个官,对于我们赵家的产业十分眼红,已经多次挑衅了!”
赵扬叹口气:“算了,忍忍吧,还不到时候!实在不行,我们少酿点酒吧,毕竟酒十分浪费粮食。至于造纸,我们还是多派人改进程序吧。”
“主人!”
赵扬摆摆手:“算了,我们先进去吧!你把几个受伤的人找个游方郎中医治一下。”
回到厂房里面,从大桶中舀出的东西已经凝固,赵扬切下一块看了看,眼色十分的黄,表面有点油腻的感觉,沾湿了后在手上打几下子,再洗手,先前摸过油脂的手立刻就干净了。没错,这就是肥皂!
制造肥皂的反映叫做皂化反映,高中时候的化学课本上就有,大体就是用动物的油脂混合上碱性溶液,最后产生的便是肥皂的物质和甘油。虽然这个时代很多材料都找不到,动物油脂也没有除去杂质,甚至连NaOH溶液都找不到,不过凑活凑活,还能用草木灰代替碱溶液。
赵扬现在制造的,还只是最简单的生产肥皂的工艺,但是对于这个时代而言,绝对是好东西。日后稍加改进,肥皂的效果肯定会更好,卖到餐饮行业中,足够赚上一笔的了。而且皂化反映的另外一个产物甘油作为脂类,也能够做搓手霜和化妆品,冬天还能防止手的皲裂,也是一个好东西。
“赵洪,你找人按照我刚才的方法调制,并且变换所用物的比例,多做几锅拿给我看看!”赵扬下令道。
赵洪也试用了一下,不用不知道,一用吓一跳。顿时高兴的跳了起来:“哎呦妈呀,啧啧,好东西啊!”
“靠!”赵扬用手扇了赵洪的头一下子,“别忘了绝对保密!”
“没问题!”赵洪拍着胸脯接下了任务。
赵扬仅仅是让赵洪改进一下配方,主要还是为了节约原料并且估算出来价格。实际制造的时候应当将肥皂做成一种贵族用品,一个是保持垄断,另一个就是保持技术含量。这两点很简单,反正元素周期表赵扬还能记得一点,汗!
之所以要将肥皂发展成为贵族用品,其实主要是为了牟取暴利,这个时代已经有用皂角洗衣服的方法了,但是肥皂赵扬是准备一心一意的打造成为贵族用品。况且也是为了打出名声,这个东西制造厂商,仅我一家,别无分店!再就是量产,除了能保证技术的保密性,还能让那些有钱人以用上赵家肥皂为荣,这让才能让那些贵族们狠下心来掏钱。
赵扬正想着,赵洪又开口道:“对了,主人还没有给这个东西命名呢!”
“肥皂!”赵扬头也不抬条件反射的回答道。话一出口,才觉得不好,想了想觉得这样不太好,毕竟这样太直白了,也太没有高新技术含量,呵呵。赵扬改口道:“这个东西以肥油为原料,状貌为黑色(案:早期的肥皂颜色都很深,老式的肥皂也都是土黄色)。不过以肥皂为名太过直白,不利于技术保密,还是叫做‘胰子’吧!”
“噢!”赵洪把玩着手中的肥皂应道。
赵扬再补充道:“对了,以后原材料的购买一定要到外地购买,并且分小批购买。而我们却在平原大肆的收购一些与肥皂原材料不尽相关的产品,以此来迷惑外人。这样也能避免别人猜测生产原料,防止技术外漏,最起码在我们没有挣够钱之前不能泄露。如果发现别人有仿造的,一定要通知我。”
既然赵扬要将胰子弄成暴利行业,那风险是肯定要担当的,如果出现了仿造产品,一个是提升产品本质,再不行就彻底降价,总之一定要将对手压垮!总之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赵扬心中直笑:“咱一定要在黄巾之乱前率领全家奔小康!”
~~~~~~~~~~~~~
初回大汉 第6章(。dushuhun。) 围魏救赵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25 本章(。dushuhun。)字数:1771
古代的商人有了钱会干什么?不是坐宝马住豪宅包二奶,就三个字:买土地!
任何朝代后期都是这样,土地兼并十分严重。但说到底,这也是因为商人的特殊观念所致。
古代历朝历代都是轻商而重农,即使是战国时期以商业发达闻名的齐国,商人的地位也是很低下的,这也造成了极大的阶级等级差异。一方面是因为商人往往会以经商发家,然后购买土地,退出商界,然后再慢慢的步入仕途,努力的使自己摆脱商人这种低贱的行业。以至于一个朝代如果越是强调士农工商的等级差异,越容易造成土地兼并。
而另一方面是因为财物是最容易失去的,商局上稍有不慎便可能倾家荡产,甚至说你可能得罪一个军阀,你的亿万家产顷刻便可能化为乌有,唯有土地不然。因此土地被称为是立身之本。
“赵洪,我们给他们送去的那些试用品效果怎么样?”赵扬问道。
赵洪答道:“恩,按照主人的吩咐,我们给给附近郡县的各大户和士族官僚阶级都纷纷送上几个试用品,但却并不公开销售。那些人有得用完之后还纷纷派人来打听哪里有得卖。”
胰子的研制很快便获得了成功,改进后的胰子还加入了高等香料,显得十分高档。而胰子的作用除了洗手洗脸外,还可以洗头,至少对于没有什么去油产品的古代,只有胰子能洗头了。
“呵呵,胰子生产的速度一定要保持稳定,既不能生产得太多也不能太少。总之是够送人的就足够了。”赵扬道。
赵洪疑惑道:“那我们日后胰子怎么卖?”
赵扬道:“放心,我自有分寸!”
为了推广,赵扬首先是给附近郡县的各大户和士族官僚阶级纷纷送上几个“试用品”,但胰子却并不公开销售。结果不言而喻,胰子瞬时走红,比编辑安排个大推荐还管用。许多人还纷纷派人来询问这个东西那里购买,赵扬也仅仅是每个人再送去几块,然后扩大赠送范围,胰子顿时有价无市。等到那些人已经喜欢上了胰子,却不在好意思接受赵扬馈赠的时候,赵扬才会去劝说赵翼将胰子高价投放市场。一方面是送个人情,一方面也是拉个人气。
走着走着,突然前面一阵吵闹,一看围了一大圈人,就听见旁边有人说道:“又是魏家人!”
赵扬被人护着钻进圈子,就看见又是魏忠贤那小子率领几个人在那里与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在那里对峙。那个青年明显已经受了伤,口角都流出了鲜血,在这个青年的身后,还有一个少女。
那青年用手拂去口角上的鲜血,狠狠的唾了一口:“**你妈的魏忠贤,你不得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