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易幻三国-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单膝弯曲,爬了起来,张飞因为用矛挑的缘故,实际上也变成了侧摔。也是一个地蹚,站了起来。
    虽然表面上看双方都没有受伤,而且都是爬起来的。
    实际上懂点武艺的人都知道赵云输了。
    赵云刚才不仅动作狼狈,而且在最后的时候完全是被逼无奈才弃守转攻。如果张飞不是害怕有所受伤,没有硬碰硬,最可能的结果是自己的矛重重甩到赵云,然后给挑起来。而赵云的枪虽然扫向张飞头部,实际上这个已经变成近战了,更何况赵云是匆忙当中以单手甩的枪(别忘了枪重几十斤!!),威力很小,如果练过硬气功(比如铁布衫?),只是用脖子就可以接下。
    二人对于谁胜谁负都心知肚明,也不再继续了,互相行了一礼,就结束了切磋。
    赵扬可是长长舒了一口气。
    要知道,对于二人相斗,尤其是高手相斗,外人是不可能随便插手的,即使是插手,速度也跟不上,因为他们打的时候已经不是靠大脑的思考,而是条件反射!!
    在条件反射的时候,任何一个外来物体都会成为最先攻击目标,你根本没有办法去企图拆开二人,除非是你去帮助其中一个人,然后直到有一方失败!
    虽然说对于武将来说,受伤在所难免,但是受了伤毕竟会有一定的影响。这样的结果已经是不错了。
    张飞哈哈几声大笑,上前拍了拍赵云的肩膀,差点没有把赵云拍倒!然后就自己走到一边去了。
    赵云则是朝着赵扬走了过来,赵扬冲了他微微笑笑。
    “谢谢主公能够借给我银枪,现在物已尽用,归还主公。”赵云走到赵扬面前,单膝曲地道。
    赵扬接过银枪,挽了一个枪花,用力将枪尖插入地上,随后扶起赵云道:“赵云的枪是何枪?难道是那个白腊杆铁头枪??”
    赵云摸摸头道:“那个是我开始习枪时候父亲送给我的礼物……”
    “呵呵,云一声好武艺,只是用一杆白腊杆铁头枪是否有点屈就?”赵扬退后一步,抱拳道:“野语有之曰:红粉赠佳人,宝刀送英雄。我这个枪虽然说不是什么宝物,不过用起来也很颇为顺手灵巧。今日看见云所用枪法,扬实在是自愧不如。现在愿意将这杆枪送给你,不知道是否可以给扬一个面子?”
    赵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赵扬说的话完全就是让赵云不能推辞。虽然自己也很喜爱,不过这一杆银枪实在是太贵了,根本不是他们这个山村百姓所能够拿出来的。
    周瑜岂能不知道赵扬心理面打得什么主意?白了赵扬一眼道:“呵呵,我大哥有心将这杆枪送给你,你还是接受吧,何况你的武艺,如果能够有一把好枪,必然能够建立一番功业,到时候也不负了我大哥的愿望。”
    实际上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拿了枪,就能够如虎添翼,建立一番功业。
    在这个时代很多人的愿望并不是能够有万贯家财,而是希望建功立业、名留青史,包括曹操原来还曾经对赵扬说过,如果在自己死的时候能够在碑上刻上“汉故征西将军之墓”就死也瞑目了(曹操早年的时候并没有什么野心,真正野心膨胀的时候是在硬接了献帝之后,所以历史上的曹操应该是一个让人感觉十分洒脱的人,而不是一个大奸臣,这件事情在史书上有记载)。
    二人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赵云也就重新接得枪,下跪道:“赵云愿意为主公持此枪蹈死不顾!”
    ~~~~~~~~~~~~~





    黄巾之乱 第14章(。dushuhun。)  踏上黄土高原、革命热土(……)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54 本章(。dushuhun。)字数:1989

    赵云单膝弯曲,爬了起来,张飞因为用矛挑的缘故,实际上也变成了侧摔。也是一个地蹚,站了起来。
    虽然表面上看双方都没有受伤,而且都是爬起来的。
    实际上懂点武艺的人都知道赵云输了。
    因为赵云的父亲就是村长,加上搬到平原之后仍然会有很多事物要处理,所以赵扬并没有要求赵云跟着赵扬去晋阳。
    不过赵扬的最终目的买没有完成呢,所以说只能给他们留下了一部分钱财,让他们在旅途上购买粮食等等以及缴纳一些费用(比如关税),然后留下了三个近卫帮助带领队伍。反正看那些村民也都多习武,也不用找人护送了,这几个近卫基本上后还有点才能,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组织他们抵抗。
    赵扬此次携带的都是纯金银,所以换成五铢钱很多,所以不会出现有多少量大车跟着拉钱,而且有很多东西比如珍珠,在这个时候没有人工养殖,都是由人潜水采珠,产量低,而且质量不好——人如果潜入水过深,很有可能导致身体经受不住水的巨大压力,很容易导致身体出血,所以一颗大一点的珍珠往往比同等质量的金子还值钱!
    不过到了冀州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而且队伍之中还有一个赵云,倒也没有什么担心的。
    至于那个夏侯兰,因为他原先也不过是暂住在赵云家,现在赵家村也要搬家,他也不方便总住在别人家,所以干脆也宣布效忠,跟着赵扬一起去晋阳,住在军营之中还有点家的气味,总比孤独的一个人好。
    真定县还是位于常山郡东南部位,靠近华北平原的,但是再往西行,就基本上进入黄土高原。
    前世的时候赵扬曾经去过延安,见识过什么叫做黄土高原。
    但是赵扬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还是大为震惊!
    脚下的土虽然是黄土,但是地上却不是裸露的,竟然是一层牧草!
    因为从历史上考虑,这个时候的黄土高原上还有不少树木,所以黄河这个时候的水也不浑浊,流量也很大,河套平原的地段竟然比后世的河套平原大了一倍!!
    而后世的黄土高原树木极少的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五代十国常年的战乱导致大的树木被砍掉当做攻城武器,最后导致水土流失,环境进一步恶化,最后因为后来的人口增长继续增加了环境恶化的速度!
    所以并州现在是大汉的几个著名的马产地之一。
    不过真正进入黄土高原,速度倒是加快了很多,因为地上都是草,所以没有什么千沟万壑,虽然这些草不是很密,但还是足够保持水土的。地面十分平坦,赵扬竟然放马狂奔了很久,直到郭嘉连连说受不了才慢慢的走。
    不过出了常山郡,赵扬还是选择绕道折向南从乐安郡走,因为在了并州,虽然此时是在春季,不过还经常有一些不老实的部落来并州劫掠,自己的部队并不是很多,所以赵扬没有选择。
    骑着马在草原上走了两天,就开始有人烟了,但是并州毕竟是一个人口很少的州,地盘却十分广大,即便是在晋阳城近郊,仍然是比较荒凉的,而且在晋阳城附近的耕地也不多,所以没有郁郁葱葱的景象。
    晋阳城,位於黄土高原东部,太原盆地北端。北、西、东三面环山,中部和南部一角开阔的汾河河谷平原,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汾河自北而南纵贯全城,流经100公里。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平川约占五分之一。最大的河流汾河流经晋阳城区。此外还有支流潇河、屯兰河、大川河、柳林河、凌井河、杨兴河等。山麓地带泉水较为丰富,境内较大湖泊六处,以晋阳湖为最。给农业用水带来很大方便。
    现在在赵扬面前出现的是一大片农业用地,三面环山的地理环境,令晋阳城完住不用担心会被外敌攻击农地,不过这也只限於在黄巾之乱之前,黄巾一来,张燕、张牛角等人打不过朝廷正规军,自会转战至此,和平气氛亦会由此而打破不复存在。
    让检查的门尉盘查了一遍,交了不少的门头税才得以进入。
    现在不过是春季,北方的牧民需要从中原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和盐铁糖茶等等,自然也专门马市,所以来晋阳的商人还颇多,只不过马市虽然明着设在城里,但实际上小一点的牧民基本上都是在近郊等待生意(……逃税的没见过么?)。
    不过赵扬这一次毕竟不是只买几匹马,所以要进城的专门马市向那些外族牧民买马,他们的马都是在城外(那倒是,如果马都进了城,估计整个晋阳城都会让马粪给淹了……),自然数目比较多,也能够更好的商议。
    赵扬好歹还是一个太守,这些马都是要回去装备部队的,所以话最好还是找当地的官员出面,这样还能够便宜一些。
    ~~~~~~~~~~~~~





    黄巾之乱 第15章(。dushuhun。)  踏上黄土高原、革命热土(……)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54 本章(。dushuhun。)字数:2119

    过了一会高顺就回来了,将赵扬带入了刺史府。
    刺史府也不大,转了几个圈就到了正厅。赵扬直道谢,希望给高顺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结果惹得高顺心中直发毛,心中一边寻思着这个太守也太客气了吧,一边暗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狠心收钱,免得再遇到这样客气,而且今天老二看见自己又放弃了送上门的钱,恐怕心中及其的不爽吧。
    这个此时就是丁原了,胡子都已经发白了,看样子已经接近五十了,不过却十分健壮,身上竟然还有一身内铠甲,一看就是一个武将打扮。
    赵扬抬头看了看丁原,仿佛是看见了一副白骨:可惜,丁原这个冤死鬼,到了最后竟然被他的义子给杀了……
    丁原趁赵扬不注意,打了两个喷嚏,一边在心中骂道:“哪个鳖儿子又骂老子了……”
    见了丁原,互相行礼,因为赵扬不但是平原太守,更有侯爵身份,而且平原那种人口比较多的大郡,也不是并州这种穷地方比的,虽然一个是太守、另一个是刺史,实际上二人地位差不多。
    赵扬也不废话,直接说出了来意:“丁刺史,我这次来主要是买马的。”
    这种事情丁原见的也不是一两次的,能够找他的基本上都是大笔生意,晋阳的主要税收基本上都是来自于马市。而且自己经手的,肯定也能吃不少回扣,在并州这种穷地方当刺史,想贪污也没有什么办法。
    丁原听见原来是这个事情,一方面是觉得没有什么难事情,不会导致为难;另外一方面就是因为这样多少也是有点“好处”了。于是看起来也热情多了,道:“友靖买马,肯定是因为前次黄巾爆发,所以想要装备部队的吧,为朝廷做事情,我自然会让马市商人给你便宜一些的,只是不知道你需要多少马?”
    听见丁原这么会找借口,替自己找了一个好理由,赵扬一边心中默念“你太有才了”,一边口上道:“呵呵,我这次可能要买3000匹成年公马,另外,我还想让丁刺史出面,让牧民卖给我一些良种母马留种。”
    现在虽然是马市比较好的时候,但是春季也是动物交配的季节,牧民大多数都是将一些公马交配过后出售,而此时的马大多还刚刚受孕,牧民为了利益,基本上不愿意出售母马,这种事情,基本上还是需要丁刺史出面的。这次从黄巾哪里缴获了不少战马,但不是什么良种马,要是坐上一个穿着盔甲的大汉,手里面再拿着一个重兵器(体重85kg+盔甲30kg+兵器30kg+马具5kg以及一些其他的马刀等等),基本上是马的最大负重,这个时候马怎么还能够跑起来呢,如果只是普通的小兵还无所谓,可是大将要是骑着的马是一匹劣马,不被敌人笑死才怪,更别说单挑了。
    丁原一皱眉,还是道:“让牧民出售一些母马倒还难不倒我,不过此时母马基本上都已经怀有小马了,所以价格自然也会贵一些,而且没有办法卖给你太多。”
    这个是当然的,而且弄多了母马,丁原肯定也会认为赵扬不会再来买马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平原毕竟不是产马区,也没有打算养很多马。要不然农田都要改成牧场了,赵扬可不想像当初元朝的时候,将全国的很多耕地都放荒生草,结果弄出了大饥荒……
    三千匹成年公马,也是不小的一个数目了,所以丁原需要亲自出面了,反正到时候自己也少不了“回扣”……
    丁原说着就准备起身和赵扬去马市和那些外族马商“交涉”。
    “恩?友靖不打算让我去吗?”
    丁原看着赵扬竟然没有动窝,不知道赵扬还有什么话要说。
    “咳咳,丁刺史,我还没有说完呢,这么多马,我不可能都自己一个人驱赶回去啊!”
    那倒是,3000匹成年公马,就是来100个人驱赶都是一个问题,更何况是赵扬着一些没有经验的人,而且,这一些马都是放养的,不是平原那种圈养的,都没有经过训练和驯化,万一有一个马不老实,结果引发全部的马骚乱,赵扬的人根本没有办法摆平。
    说完,赵扬便接着道:“所以,还需要让丁刺史允许我在当地招募一些牧民,不过,招募的着一些牧民,我也会给您一些补贴。不过,我们都是内地人,言语不通,而且习俗也不同,所以希望丁刺史能借给我一个人。”
    丁原稍微想了一下,觉得没有什么大碍,而且既然说了要给点“小费”,什么话不好说?在这个鸟不拉屎的烂地方当刺史,觉得挺有面子,实际上要嘛嘛没有,吃嘛嘛不香,就指望这点外快了。
    “不知道友靖想要何人?”
    “刚才我在门口的时候看见那个姓高的壮士很有礼节,所以扬也十分喜欢,”赵扬接着道:“内地人的礼节比较多,咱们并州人十分豪爽,但是内地人大多数都是文质彬彬的人,有这样的人带路,我也觉得放心。万一找一个鲁莽点的,路途上那些关卡收费的大哥都比较“直接”……”赵扬停顿了一下,觉得还是用这个词描写比较好,“万一真是打起来了,我这么多的马恐怕就会被没收了。”
    ~~~~~~~~~~~~~





    黄巾之乱 第16章(。dushuhun。)  再拐骗人才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55 本章(。dushuhun。)字数:1841

    丁原心里面正寻思那个高顺有什么能耐,不会赵扬想挖墙角把。
    高顺是那次自己的义子想招募士兵打击劫掠的异族的时候招来的,因为武艺不错,加上也比较有礼仪,所以被安排道自己的身边,免得见着那些商人出言不善坏了事情。
    高顺人是不错,就是有点和别人合不来,为人太正直了,有什么事情都看不惯,别人给的“打赏”他也从来不接。别人接了钱大多数都是和别人一起请客花掉了,唯独这个高顺格格不入,他不请别人别人也不请他。这倒是还没有什么,但是要知道,别人知道他不接受别人的钱就算了,但是哪次别人都硬塞给他,别人看见了心里面肯定痒痒,表面上称赞他“正直高洁”,心中则是暗骂他SB。
    不过内地人比较讲规矩倒是真的,在这个时节,经常有一些人因为和内地商人交谈的时候说粗话,结果大打出手。
    赵扬看见丁原还是犹豫,不知道在想什么,以为是等自己“放点血”,于是乖乖的塞了一串珍珠。
    珍珠在后世上看起来不是很贵,次点的,小点的,平均不过一两块钱一粒,但是在古代这就不一样了,加上打孔的工艺费用,这一串珍珠更是值钱,尤其是在内地,销量很小,通常都买不到。
    丁原偷偷瞥了一眼,塞进兜里,然后道:“这个你亲自问一问高顺就是的,如果他同意,我就不阻拦了。”
    说罢,便叫人喊来高顺。
    “高顺,这个是平原太守赵友靖,想让你帮忙看管牧民,不知道你愿意么。”
    赵扬怕高顺误解,不答应,所以赶紧道:“扬见了高壮士,心中喜爱,所以希望高壮士答应。而且,如果你不想在平原呆着,还可以在回来。”
    不管怎么样,只要高顺上了赵扬的“贼船”,赵扬就会有办法让高顺留下。
    高顺本身就十分听从上级的吩咐,对于这个命令也不例外,而且既然赵扬明着找自己,肯定有事情,再加上自己平日在众人之中也没有什么好留恋的。
    稍微考虑了一下,高顺就答应了。
    ………………
    出了大门稍微吩咐了跟自己的侍卫,让他们在城门口张贴招募令。
    反正有了丁原出面,也应该不会有人阻拦,而且赵扬开出的条件也很丰厚,所以就让他们自己去就可以,万一有什么特殊情况在通报就是的。
    等了丁原,就步行来到不远的马市。
    虽然叫做马市,实际上没有几匹马,除了一些好马或者是特种马,其他的马大多数都是大批的卖。放在这里根本也放不开。
    有了丁原出面,那些异族马商顿时换上了“有话好商量”的表情,毕竟,能让刺史出面的肯定是大买卖。
    不过赵扬要的马还是太多了,小部落的马根本不够,不过这样,也更方便了压价,最后谈妥,价格如下:
    成年公马每匹五千钱,往年的价格都在一万钱以上(这些都是刚才周瑜他们问出来的)。
    母马每匹一万钱,因为赵扬要的都是良种马,所以价格十分贵重,不过外面在这个时候基本上没有卖的。
    二龄马驹每匹三千钱,外面市价也需要五千钱。
    不过因为二龄马驹还没有成年,向来都是附近的人买回去养大,所以并不是很多,不过几个这么低,赵扬除了买了三千匹成年公马,那个母马基本上也都是要了五百来匹,即便是马驹也要了一千多匹。
    往年的马匹十分贵,销量仍然很好,但是今年买马的商人却十分少了。
    黄巾之乱的动乱本身就导致了商业的受损,而且因为战后物资紧缺,物价上扬,也没有多少人有闲钱购买这么多马了。好不容易来了这一个大主顾,加上还有丁原出面,这个价格竟然低到这个程度。
    这个价格虽然很低,但还是没有低到离谱的程度。
    即便是这样,赵扬还是十分吃惊,要知道,在平原,距离辽东和并州这几个主要产马地还不算远,但是一匹成年马市价至少要一万五千钱,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一万八千。而且质量更是差的离谱,参差不齐,一看就不是一拨的,很多都是从当地买的小马驹养大之后再卖的。
    商量完交货地点时间,谢别了丁原(当然还有点回扣的),就准备去看看那边牧民招募的怎么样了。
    ~~~~~~~~~~~~





    黄巾之乱 第17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