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有全天候飞机,但夜间作战也使英法空军的能力大减,为配合地面反攻,埃及空军出动了全部的式飞机,从各个方向,各个高度向塞得港上空的敌机发动了骚扰性的袭击
空中和地面的战斗几乎同时展开了,地面被炸毁燃烧的坦克、车辆象一支支火炬,空中爆炸的飞机和炮弹象炫丽的烟花,照明弹亮如白昼,炮声象愤怒的惊雷,枪声象稠密的鞭炮,双方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
埃军能够投放如此多的兵力,使用如此多的重武器,令英法联军感到极为惊讶,他们意识到声东击西的骗招并未起到预想中的成果,但此时也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奋战到底因为大规模登陆是定在第二天的拂晓,空投的伞兵必须坚持渡过这难熬的一夜
但自来水厂的法军伞兵首先支持不住了,半夜十二时左右,埃军首先用迫击炮猛烈轰击法军阵地,随后在三辆坦克的掩护下,一举突破了法国伞兵据守的二号水塔两军短兵相接,进行着激烈的战斗,由于距离太近,英法空军的支援也得到了作用
两军士兵在瓦砾残垣间疯子似地狂叫着,在战火中扑跌腾跃,被烟火熏黑的脸上瞪着炯炯发光的凶狠的眼睛,似乎是一群得到理智的凶险丑陋的魔怪在烟火里笨拙地奔突跳舞凌晨一时,法军伞兵抵挡不住埃军人多势众的澎湃攻势,退出了自来水厂
凌晨二时,趁着英法空军弹药用尽,换班巡查的间隙,埃军突然出动了二十多架攻击直升机,关闭航行灯,低空隐蔽接近了加米尔机场,在英国伞兵的头上象鬼魅一样出现发射出下雨般的火箭弹立刻将英军阵地变成了一片火海,然后便是掩护步兵冲锋的疯狂的低空扫射压制,使英国伞兵的防御阵地出现了一个缺口,蜂拥而入的埃军士兵再次与敌人形成了短兵相接、纵横交错的混战局面
埃及方面已经死伤了两千余人,虽然伤亡是惨重的,却取得了相当大的战果,即便全歼英法伞兵还有很大困难,但已经使英法的伞兵部队疲于应付,丧失了与登陆部队前后夹击埃及守军的能力
十一月六日拂晓,英军陆战第三旅,法军机械化第七师开始在塞得港和福德港附近海岸分别实施登陆作战经过航空火力和舰炮火力的准备后,英军第三旅第一梯队的两个营乘坐登陆艇开始抢滩登陆,大批两栖坦克也向海岸冲去埃军海岸防卫的抵抗并不凶猛,英军登陆很顺利而法军机械化第七师在空中力量和烟幕的掩护下,也在福得港顺利登陆,并向纵深发展,希望能与昨日空投的法国伞兵部队会合
登陆的顺利使英法联军感到振奋,他们认为埃及军队的抵抗意志已经在几天的战斗中被消耗殆尽,他们将沿苏伊士运河南下,一举占领运河区
第一百九十八章激战
第一百九十八章激战
第一百九十九章战争的外部干涉
第一百九十九章战争的外部干涉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也被政治所影响,在围绕埃及苏伊士运河问题迸发的战争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并引起很多国家政治事件的变化
英法的侵略行径遭到了全世界人民、包括英法本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在英国,执政的保守党内部发生了严峻分化,外交国务大臣和英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安东尼愤然辞职,首相艾登的公共关系顾问克拉克,财政部经济次官波伊尔也相继辞职越来越多不愿同流合污的官员退出了政府和保守党,使艾登内阁在国内外陷入了极端孤立
法国摩勒政府的日子也不好过,自战争迸发起,来自议会和社会党内部的强烈抨击便没停止过而且,法国的大部分兵力正深陷阿尔及利亚境内,如果战争扩大并持续,他们并无继续增兵的可能而开战以来,困难又接踵而至,令英法两国大伤脑筋
首先,纳赛尔一直保持强硬姿势,断绝了同英法的外交关系,并查封了英法在埃及的银行,接管了英法在埃及的石油企业,并将六艘满载水涨和废铁的船只自沉,堵塞了苏伊士运河,使英法军舰无法抵近在塞得港间接登陆
而阿盟国家对英法的侵略也深恶痛绝,虽然没有间接出兵助战,但却使用了最有力的武切断石油供应现实证明,这种经济战是强有力的,立即便使欧洲有陷入经济危机的危险继叙利亚和约旦之后,黎巴嫩也切断了由英国资本控制的油管以示对纳赛尔的声援,沙特阿阿拉伯也宣布停止对英法的石油供应
战争还未结束,英法两国对埃及的入侵便导致了它们正力求避免的两件大事——石油危机和运河航运中断
埃及还充分利用了美国同英法的矛看,故意把美国的两艘驱逐舰拖在亚历山大港内,使英法联军不敢轰炸和袭击该港它的盟国叙利亚还炸毁了美国公司的油管,使得美国大使急忙向纳赛尔保证,美国将尽力在联合国内采取外交行动,尽快制止战争
现在的美国政府对盟友们的单独行动十分恼火,英法联军的开战借口实在是太拙劣了,以至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见他的老朋友,英国皇家空军元帅斯莱塞爵士时有些不知所措而他的国务卿杜勒斯也为这三个明显相互勾结的盟友感到汗颜,他建议总统应该马上行动,赶在苏联人插手之前制止他们,以便向这些盟友证明“他们不能离开美国单独行动”美国迅在联合国抛出了一个停火决议案,并以六十四票对五票获得通过英国和法国“羞涩”地投了弃权票,以便与其“和平捍卫者”的遮羞布相称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命令全球美军进入全面警戒状态,以警告苏联不得进攻英法;另一方面照会英法,表明只有当苏联进攻欧洲时,才有所谓“大西洋的保护”问题,严厉限令英国在十二小时内停火美国政府还利用英法两国的经济困难,拒绝批准英国从国际货币基金中提取大量美元的要求,压制英法停火撤军,从而在中东地区完全取代他们的统治地位
虽然面临困难,但英法联军还是希望能尽快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占领运河地区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盟友以色列也深怀不满正象英法以三国在战前的协议是在各怀鬼胎的情况下,在一种“诡异的友好气氛”中进行讨论一样虽然英国和以色列充分表达了对于相互利用的极大兴趣,但在战争进行中却无法掩盖英以之间的相互猜疑,特别是在战争的进程出现了不测变化时
按照三国达成的进攻计划,以军应兵分四路,越过边界猛攻进西奈半岛南部中路由202空降旅旅长沙龙指挥,直扑苏伊士城;北面的两路以军一路将矛头指向伊斯梅利亚,另一路则沿地中海海岸袭击腊法和阿里什,包抄加沙地带的埃及守军;沙龙南面还有一路以军,应由孔蒂拉向沙姆沙伊赫进攻,以控制亚喀巴湾
但是,以色列总理古里安担心英国会坐山观虎斗,从中渔利他一定要看到英法联军确实采取行动之后,才会命令以色列军队发起真正的进攻所以,以色列起初对埃及的进攻并不严厉,只是在边境地带攻击了几个埃军哨所,而在米特拉山口空投一个伞兵营,不仅无法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反倒有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危险以色列闻机构大吹牛皮,向全世界通告以军已取得“严峻进展,并对运河形成军事要挟”,不过是为了给英法的干涉提供借口
古里安不仅命令以军的主力部队暂时不要深入西奈,以至准备在情况不妙时撤出所有军队,并宣布此次行动不过是旨在惩罚埃及人的一次边境冲突而已
古里安的谨慎自然有他的道理,从战争迸发,他就背上了挑起战争的全部罪责,并不断忧心忡忡,担心英国人突然改变主意,不再履行协议中的义务那时以色列将不得不单独面对埃及的全面报复,并有可能遭到叙利亚、约旦,以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联合攻击,这种夹攻对于以色列来说,实在是太危险了
等到英法联军的大空袭开始,以色列才稍微放下了心,开始了扩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但也有相当的保留,并不急于向纵深推进,以免过于锋芒毕露,吸引埃军主力的强力抵抗
正如以色列参谋长达扬所说:“我们根本不在运河的十六公里范畴之内,而且我们对它不感兴趣,也不打算迫近运河”但即便如此,埃军在战争初期的英勇抵抗,也令以军有限度的占领目标遭到了挫败,就连沙龙也不得不承认,“埃军的阵地战打得很好……他们据壕固守,使用反坦克炮、野战炮和高射炮进行了有效的战斗”
等到埃及空军成功空袭了以色列机场,并摧毁了其大量飞机后,以色列对英法两国简直失望极了,也愤怒极了因为按照协议,英法联军的军舰和飞机应该担负以色列的海岸防卫和国土防空,明显,他们根本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其实英法也有自己的苦衷,在第一次大规模空袭中遭到了埃及空军式战机的狙击,蒙受严峻丧失后,他们不得不调动了大量的战斗机准备与埃及空军展开制空权的争夺,从而对以色列的国土防空有所放松最主要的还是他们的疏忽,根本没有料到埃及空军在英法空军的强大压力下,竟然敢孤注一掷,大规模空袭以色列
嫌隙已经产生,以色列开始打退堂鼓,或者说是暂停进攻,等待英法联军登陆成功,夺取运河西岸后,他们再悄然松松地进军摘桃子
但与英法所遭到了美国压力类似,以色列也遭到了美国的逼迫,美国要挟以色列马上接受联合国的停火协议,否则将同以色列斩断所有联系,不再提供所有的保护古里安终究明白过来,继续陪着英法玩下去,恐怕要失大于得了
而英法两国在得知以色列表示愿意接受停火协议时大吃一惊,因为担负“隔离作战双方”的英法联军还未到“隔离地带”,怎么能允许双方停火呢?
但明显,登陆成功之后的英法联军要想迅达到占领运河西岸的目的,已经被现实的战斗情况所粉碎了
纳赛尔并没有撤离的打算,而是在南洋联邦顾问团的策划和鼓励下,决心率领人民打一场游击战争他与法鲁克国王最大的不同就是充分信任他的人民他下令将四十多万支来福枪分发给民众,并在全国各地建立一些小型武器储藏所和秘密电台站在运河区原英军仓库中缴获的价值三亿英镑的军火也被用来武装埃及军民他以至还发给运河区工作一个月的工资,告诉他们准备用游击战挫败侵略者的阴谋
在纳赛尔及其同伴的领导下,埃及军民保卫祖国的抵抗殖民者的热情空前高涨,面对强敌,一个民族终究表现出过去百年间从未有过的惊人的团结、镇静和顽强难以数计的工人、学生积极报名,奔赴前线;在开罗的苏布拉区百余万居民中,有近五十万人在进修使用武器,准备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虽然面临敌机的轰炸,工人、居民们依然坚守岗位,坚持正常的工作和生产,并积极参加各项救护行动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无数埃及人都在高唱一首响彻整个埃及的战斗歌曲,以表达他们对纳赛尔的支持和爱戴歌曲唱道:“我们已将埃及托付给你,我们将随你战斗到底……”
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纳赛尔的心灵,他对身边的人说:“我常常扪心自问,我有没有孤负这一重托?”不仅如此,他不听从部属的劝告,却听从那首歌曲的召唤,在战事最激烈的时候,毅然出发去前线,率领自己的军民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
第一百九十九章战争的外部干涉
第一百九十九章战争的外部干涉
第二百章“雷神”之怒
第二百章“雷神”之怒
战火在燃烧,怒火在升腾。登陆成功的英法联军遭到了埃及军民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在向塞得港推进的道路上,每一所村庄,每一个城镇,都成了抵抗侵略的杀敌战场。
巷战,地雷,狙击,冷炮,英法联军的两万多登陆部队在地面战斗中终于体会到了在别国作战的滋味。埃及人拼起命来是可怕的,连十三四岁的孩子都拿起武器向敌人开火。推进的缓慢,伤亡的增加,英勇的抵抗,令英法联军迅速取胜的信心在一点点被消耗。
十一月六日黄昏,英法联军一个团的先头部队终于推进到塞得港以南二十七公里处的卡卜,一场激烈而短暂的巷战之后,侵略军打消了在城里过夜的想法。只能等待大部队到来,再开始更大规模的猛攻了。然而,这个夜晚却将是英法联军噩梦的开始。
漆黑的夜空,象浸透了的墨汁,在云层的缝隙中,间或透出点点星光。黑暗展开了墨『色』的天鹅绒,掩盖着地平线。
在卡卜西南十公里,一辆辆越野车从树林里开出来,一字排开,在军官和炮兵们紧张地进行着参数调整,车后大型旋转架上的发『射』管慢慢转着方向和角度,指向了英法联军的宿营地。
如果细数南洋联邦能拿得出手的在国际上堪称一流的先进武器,除了枭式和鹞式飞机外,恐怕就要数现在这种车载火箭炮了。作为多年来倾力研制火箭技术的第一个成果结晶,这种被命名为“雷神”的火箭炮还是第一次被应用了实战。
火箭炮的历史不长,但在二战中,被俄国人爱称为“喀秋莎”,被德国人称为“鬼炮”的这种武器却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它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火箭炮本身作为一种威力大、火力猛、机动『性』好的高『性』能武器系统,又与南洋联邦的火箭研究成果所结合,“雷神”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雷神”由四轮越野车承载,机动『性』很好,在车体后部的大型旋转架上有三十个发『射』管,可在二十五秒内发『射』三十发子母弹,摧毁十五千米远的各种目标,命中精度和杀伤威力都相当优秀。发『射』时,无数子炮弹铺天盖地袭来,就象晴朗的夏天突然袭来的冰雹一般,能覆盖两公顷的地域,又被南洋联邦的炮兵称为“冰雹”炮。
埃及共购买了六十门“雷神”,装备了十个火箭炮连,西奈半岛有两个,东部军区有四个,西部军区有四个。战争爆发后,除了西奈半岛的火箭炮连未动以外,其余的八个炮兵连都集中到了运河西岸,准备在地面战斗中给予敌人以突然的大量杀伤。
此次的火箭炮袭击分为两个目标,一个目标便是英法联军的先头部队,一个目标是英法联军的主力部队,以猛烈的炮袭显示战斗力,促使英法停战,这是顾问团的设想。
两个炮兵连,十二门雷神已经排放调整完毕,军官们用蒙着纱布的手电再次检查了每门炮的『射』击参数,然后下达了炮击的命令。
一枚枚带着光亮尾巴的火箭弹冲出发『射』管,划破夜幕,向着远方飞去。一次齐『射』之后,火箭炮连立刻发动汽车,开始紧急撤离,短短的几分钟之后,发『射』阵地上已经空空如也。
战车班组三人,技术保障班组两人,装弹时间二十分钟,从行进状态转入战斗准备状态五分钟,齐『射』时间三十八秒,战斗班组紧急撤出发『射』阵地的时间为两分钟。按照南洋联邦的炮兵规范,埃军炮兵虽未达到标准,可也算是差强人意了。
这边撤离完毕,卡卜城外的英法联军营地已经是一片火海,哀嚎声一片,三百多发子母弹的威力实在惊人,真象是下了一场冰雹一般,取得了良好的火力突击效果。几乎与此同时,英法联军的主力也遭到了远程火箭炮的袭击,无数车辆物资爆炸起火,无数士兵或死或伤,完全陷入了混『乱』之中。
战争该结束了第二天早晨,英国首相艾登得到了联军遭到重大伤亡、并且需要加大空军侦察,休整一天的电报,众叛亲离的他终于彻底绝望了。他打通了巴黎摩勒的电话〃》,悲哀地说道:“我们必须停火了。”
摩勒恳求道:“伤亡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已经接近成功,再坚持两天,我们就能够到达苏伊士城下,我们不要使远征归于无效。”
艾登叹了口气,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已经被所有人抛弃了,我最忠实的几个同事已经辞职,保守党内部已经『乱』成一团,所有人,包括大主教都在反对我。英联邦面临分裂的危险,我不能做王室的掘墓人……艾森豪威尔刚才打电话〃》给我,没有美国的支持,我干不下去了。”
摩勒也感到了痛苦,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的下降,使法国不能再忽视来自强国的压力。而且法国与盟国渐渐疏远,在联合国变得很孤立。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驻军已经超过了四十万,如此庞大的军需让法国『政府』不堪重负,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正在与日俱增,他也知道就算两天能拿下苏伊士城,等待法国人的也不会是和平,而是会象印度支那那样的战争泥潭。停火吧,尽管这是个艰难而又丢脸的决定。
十一月七日中午,英法联军被迫宣布晚六点停火。就在英法万分痛苦地宣布停火之际,西奈半岛的以军却没有因为停火而感到轻松,一支巴勒斯坦人的武装在夜间突然袭击并占领了法赫姆高地,切断了北路以军的退路。而正面埃军的攻势也凌厉起来,从叙利亚和约旦起飞的埃军战机则猛烈轰炸正在撤退的以军部队。停火并不能阻碍埃军要消灭在其境内的以军的正当理由。
同时,空降米特拉山口的伞兵营在进入海坦谷地的时候遭到占据东南两地有利地形,居高临下的埃军守卫部队的袭击,只得利用临时工事进行抵抗。而一个团的埃军正在向东南运动,目的很明显,切断伞兵营的退路,将其包围消灭。
第二百章“雷神”之怒
第二百章“雷神”之怒,到网址
第二百零一章战争的结局
第二百零一章战争的结局
英法以三国的协议本就是互相利用,各怀鬼胎。当初以『色』列不过是美国打入中东的一个楔子,而中东当时可是英国的殖民地,第一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的背后便是英国的默许和支持。虽然在法国的极力周旋下,一个自诩为“阿拉伯人的保护者”和一个“阿拉伯的敌人”勉强走到了一起,达成了这个龌龊的协议,但猜疑却是无法全部弥合。
当战争无法再进行下去的时候,英以的矛盾终于爆发了。英国埋怨以『色』列没有按照原定计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