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在明朝完本-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了房间,杨应龙仔细地品味着李化龙的最后一句话:稳定压倒一切。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在暗示我,铲除六大家族的动作不要太大,不能让朝廷难堪?或者说不要让我对他们下手?不过不管怎么样,他算是明白了朝廷的意思,那就是不要搞的天下皆知,这样对谁都没有好处。

    知道了朝廷的底线,那事情就好办的多了。可他心中还是有一个疑问,张伯南秘密去见李化龙,都跟他说了些什么?这几天张家并没有什么动作,难道是在密谋着什么不成?杨应龙的脸慢慢地阴了下来,张伯南,看来你是铁了心跟我作对,不撞南墙不回头啊!咱们走着瞧!

    朱一刀这段时间不要太开心,因为沈慧给他来信了。在信中,沈慧详细地告诉他自己在宁夏跟着爹爹学了不少的东西,不管是读书识字还是行军打仗。沈云原本根本就不愿意教她这些东西,但实在是架不住她的软磨硬泡,只好默认她在一边观看军士们训练。

    军士们也都非常好奇,哪有一个女流之辈天天跟着一帮子爷们跑来跑去的道理?可谁也不敢说什么,因为据听说那可是千户大人的女儿!千户大人马上就要去京师,给皇上的贴身侍卫狼群当助理了,那可是深受皇上信任的狼群啊!而且据传说,这小妞还是京师右所朱一刀朱千户的未婚妻!这种人又怎么惹得起?那朱千户连堂堂有名的苍头军都给灭了,还会在乎自己这么一只小蚂蚁?

    果然是美女配英雄啊!所有的人都在心里说道,虽然还是有人觉得,沈慧其实也就那样,而且还偏瘦,不符合他的审美标准。但立刻就有人反驳道,有本事,你也挂一个高官的女儿来当媳妇儿啊!哪怕是头猪你也觉得漂亮!

    沈慧缠着那些军官们,跟她好好说说怎么行军怎么布阵。军官们不胜其烦,但谁也不敢说个不字,只能恭恭敬敬地有问必答,可沈慧有的问题非常地稀奇古怪,让众人都有些觉得头大,只得找到沈云,说您的女儿天资聪颖,咱们水平实在是有限,没有什么可教的了!沈云这才黑着脸把沈慧给提溜出军营,关在家里,随手就给她扔了本兵书,让她自己研究。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研究,却研究出一个盖世巾帼来。

    这本兵书就是当初朱一刀在临行前送给沈云的,自己翻译的白话版《孙子兵法》——当然还是老朱口述,江飞捉刀完成的,可就是这,让沈云惊为天人!有谁能这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把《孙子兵法》从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其中加进了自己的不少观点,而且还写成了书!他暗暗地在心里想到,朱一刀这个人简直就是天生的将军,他若是不带兵实在是太可惜了!凭借着这本老朱称之为山寨版的《孙子兵法》,宁夏卫的军事理论教育水平一下子就普及到了小旗,大家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中的知识,如狼似虎地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宁夏卫一下子成了战斗力最强的卫所之一!

    其实当初沈云是坚决地反对沈慧学这些东西的,战争素来就是男人的世界,怎么会容忍一个女人的加入?可沈慧却反驳道,那秦良玉也是女流之辈,怎么就帮助她的丈夫石柱宣抚使马千乘练出了精兵白杆兵?爹爹您不也对她赞叹不已吗?沈云一下子为之张口结舌。罢了,既然她要学,那就随她罢!且看她能学出个什么来!

    秦良玉在西部一向声名远扬,是因为她帮助丈夫马千乘练出了白杆兵。其实她从小出生于岁贡生的家庭,深受“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思想影响,从其父秦葵操练武艺,演习阵法,显露出一般女子所难企及的军事才能。她曾经对丈夫说:现在天下灾难多,乱民也多,石柱这个地方跟多个省份交界,如果不练出一直精兵自保,很容易为其所累。况且男儿大丈夫,当立功万里封侯,又怎么能满足于区区一个宣抚使?马千乘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从此之后便允许她协助自己练兵,以至于全军上下无不唯秦良玉马首是瞻,极为敬畏,甚至不敢仰视。这件事情在川贵等数省广为传扬,民间多奇大明又出了个穆桂英,一时之间连沈云等人私下里也赞叹不已。所以沈慧拿她出来反驳,沈云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也只能由着她了。

    因为沈云知道,那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其祖上乃是大汉“马革裹尸”的伏波将军,马援。

第153章

    京师右所这阵子疯狂的大练兵甚至惊动了万历。他搞不明白,怎么朱一刀就闲不住,又在右所折腾个什么劲?但是当派去的狼群一个个地都不愿意回来,万历忽然觉得自己很有必要亲自去一趟。啥玩意能把他们迷成这样?问他们吧,虽说不敢欺君,但是保持沉默还是可以地,于是万历的好奇心越来越重,终于按耐不住,决定悄悄地去看看。

    他跟几个狼群,连内侍都没带,也没给他们打招呼,私自悄悄地就奔到了京师右所。有狼群的腰牌,负责放哨的哨兵也没有过多盘问,挥了挥手就让他们进了。校场上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蒋光头这段时间没来过,也是一头雾水,这大白天的,都干嘛去了?

    等到了营房,里面突然爆发出的惊天动地的欢呼声,着实把万历给吓了一大跳!

    干嘛呢干嘛呢?他窝着身子钻进营房,全然不顾身后狼群变绿的脸色。

    朱一刀正在有滋有味地给大家教授着山寨版的《孙子兵法》,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道理让大家大呼过瘾,这让在台上显摆的老朱很是得意,那当真是手舞足蹈,指点江山!竟然把好多毛爷爷的经典语句都给引用了进去!什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竟然把现代的一些重火力支援战术也给弄了进去。

    可怜下面这些土包子哪里听过这样经典浓缩的文字,一时间顿时对朱一刀的观感又上了一个台阶!还真的没看出来,这朱千户平日里说话跟自己一样粗俗,可真要是说起什么:wàp.①⑹k'X'S.com兵法那可真不是盖得,当为大家之言!万历直着眼神,努力地支着耳朵,听着这白话版本的兵法讲义,突然有些恍惚。这里面很多的精髓,竟然就是戚继光的兵法里没有阐述完全或者根本没有的,不仅仅让这些带兵之人如拨云见日,就连万历这种不知兵的也不禁大呼过瘾!

    不知不觉,朱一刀就扯到了现在的播州之乱上。在他那信口开河的扯淡里,对付播州这种小地方根本就不需要举重兵,兵越多损失就越大,所能起到的效果反而就越小。目前最需要的,是弄清楚播州的水源在哪里?这几十万人总得吃喝吧,若是能把水源破坏掉,顶多三天,播州就不战自乱了;播州附近不是森林密布么?那它最怕的,就是火灾,如果在它的周围点上一把火,烧他个三天三夜,那杨应龙还能坚持几天?还有,播州这地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所以压根就不需要去攻什么,连围都没有必要围——派一队精兵,摸清楚粮仓在哪里,不管用什么办法破坏掉,他自己都要往外跑。

    战争是不能讲手段的,只要能赢,那不管是任何手段都可以!前提条件是自己不能损失太大,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事不划算,一切都要以消灭对方为前提。什么?你说百姓不愿意?百姓是不愿意自己本就已经饱一顿饥一顿的生活再受到什么打击,若是连敌人都看不见,那他们唯一能抗议的就只能是杨应龙了。如果能再想办法在百姓中传一些流言,就说朝廷要在这个地方改土归流,所有的部族都要在一定时间内向朝廷投降,那七个土司一个也别想当播州之王!

    万历听的是冷汗直流,这些招数用老百姓的话来说,都是生儿子没**的阴招!可怎么从朱一刀的嘴里说出来就是那么地冠冕堂皇?不过似乎确实有些道理,朝廷完全没有必要集结重兵耗费银钱粮草无数啊。

    朱一刀喝了口水,继续胡咧咧道,播州七个土司,他就不相信是铁板一块?杨家统治了数百年,难道别的土司就没想过把他给弄下来?想是肯定想过的,这么多年都没动,无非就是实力不够。没关系,咱大明什么都少,就是装备最多!弄清楚里面最不满意实力最弱的那个,然后援助它装备和训练,以土司治土司,以播州打播州,这不就能让大明省心了嘛!还能赚回大笔的银子:那些火器没有**就是废铁,你买了火器,总要连着**一起买吧?就播州的金属冶炼水平,它能弄出纯度高的火药,质量好的火器?况且播州内部一乱,川贵两省的压力立刻就减轻了,到了那个时候,川贵的巡抚们肯定是各个土司巴结的对象——可以支持自己,哪里还会傻到连自己的大后方都得罪?

    这下连蒋光头的脸色也变得很难看,这个朱千户,心也太黑了吧?为了能以最小的代价把播州给弄下来,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可是仔细地想一想,除了不道德,还真看不出这样做有什么不好的缺点!自己的损失可以减少到最轻,银钱也不用耗费多少,对大明来讲,这几乎就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老朱继续道,当年战国的时候,所谓合纵连横不也就这么回事?七个土司就是七个小国,七只小蚂蚁,大明就是一只大象,若是想让它死,一脚踏下去就行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都没有丝毫用处!

    这句话让万历的眼前猛地一亮!多久没听到朱一刀这种经典浓缩的名言了?自从在汝宁府他亮明了自己的身份后,两个人就再也没有过深层的讨论过什么问题,可是现在他发现,这个朱一刀的能力远远没有被逼出来!朱一刀,行,在朕的面前,你居然还敢藏拙!万历的脸色越来越扭曲。

    这个时候江飞站了起来,质疑道,如果扶植的土司实力够了,摆脱了大明的控制怎么办?周围川贵与播州交界的地方,很多都是富足之地,他们要是受到什么攻击,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朱一刀吃吃地笑着,笑的异常阴险:谁让你一次吃饱了?让你吃个五六分,饿不死也吃不饱!你会有力气有实力跟大明抗衡?也不过是盼望着下一次的援助!别的不说,光是粮食,就能让至少两个土司投诚!只给他一万石,够他这么多人吃几天的?他好不容易充足了一次,肯定就还会想着下一次,事情就好办的多了;若是一次给他十万石,他要不反大明那才是孙子!

    众人恍然大悟。可江飞还是有些不服气,问道,那你怎么就保证这些土司拿着大明的武器,不会对大明**?朱一刀坐了下来,咕咕嘟嘟地喝了一大口水后,慢悠悠地道:不给你太先进的武器,不给你太多的粮食,不给你太好的训练,逐渐让你的财政和军事都要完全依靠着大明,你拿什么来造反?!

    江飞顿时卡了壳,是啊,什么都依靠着大明,怎么反?万历却是脸色越加地难看,有这么好的法子你竟然不早跟朕说,害的朕一直在担忧,究竟该调动那些部队去镇反,得提拔调任哪些人……这一阵子情报源源不断地从播州传到万历这里,他为播州的情形担忧异常,并不是没有想到过利用当地土司,可这些土司历来忠诚度就很堪忧,实在是不值得信任,但是没有他们踏平播州就是一句空话。李化龙的上书则直接明言,播州情形的复杂超乎想象,强烈建议皇上暂时不要出兵,听其言,观其行,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国库空虚至此,万不可轻易地动刀兵。

    没想到这封奏疏的内容无意间流传了出去,广大的言官们又开始活动了起来,有骂皇上把国事当儿戏的;有骂李化龙太软对一个小小的播州都畏手畏脚的;还有的直接就质疑,是不是一旦军队开过去了,会造成千百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可是严重有违圣人言!圣人曰,仁者爱人。万历看着这些奏疏差点吐血。他一直认为播州一个小地方,不会对大明构成什么实质上的损害,但李化龙在奏疏中强调,万不能轻易地小看播州,这里的少数民族一旦造反,那等于给其他各地少数民族做了一个样板,他们很有可能会随风而动,一个播州不算什么,十个播州呢?一百个播州乱起来怎么办?川贵两省首当其冲要受到影响,紧接着大明各地就有的头疼了!

    对于这样的担心,万历深感其然,不能让播州这么下去,朝廷必须要尽快干预才行。可是看着内阁赵志高那些人的奏疏,他摇头不已:果然是书生造反,十年不成,这些饱读诗书的废物们面对军事没有任何经验可言,说的都是一些屁话!武将们只有李成梁连上数道奏疏,要求请战,并且保证可在数月之内平定叛乱!但万历最担心的,却始终是北方,土木堡之耻一直是他心头的痛,对于北方的少数民族,必须要打起十二万分的警惕才行!所以李成梁不能动,他必须要死死地镇守住北方!不过李成梁极力地推荐自己的长子和次子李如松和李如柏,极力言二人皆可为大将,万历这才稍微松口,让他稍安勿躁,**机会让他再立功勋。

第154章

    万历琢磨着这些法子,眼前仿佛打开了一扇窗户,对啊,为什么不能这么干?这可要比征发大军要划算的多,而且据朱一刀讲还能赚到银子!何乐而不为呢?况且播州若是自己乱起来,也省得朕操心了,只需要定时定点地对扶植对象进行援助就可以了。只要输的不是太惨,那银子还不是哗哗地流入内帑么?不过这个办法还是得要一个极其可靠的人来办才行。眼前的朱一刀?他刚避过风头,这文文武百官都还盯着他呢,这么个时间可不能再让他再出什么状况了。看来还是得交给李化龙,或许他能办好这个事情。

    当晚,狼群的总旗悄悄地抵达了李化龙在京师的临时住所,慎重万分地把密旨交给了他——出了之前两档破事,万历算是对别人彻底地不放心了,一些需要机密的活计还是得让狼群们来干。李化龙疑惑地看完了密旨,这心是拔凉拔凉地。太狠了!太绝了!这招是皇上自己想出来的?他怎么也不敢相信,皇上什么时候对这一套这么熟悉了?但是这个办法确实极为有效,眼前就有一个部族土司可以利用——张伯南。

    张家现在在播州的地位非常地尴尬,其他几个土司都看着他,期望他能领头把杨家给反下去。但是只有张伯南自己才知道,张家表面上家大业大,可实际上家兵也多少年都没有好好训练过,下面的晚辈也大多沉迷于骄奢逸的生活,不堪大用。最关键的是这么多年也没有更新什么好装备——杨应龙有一招干的非常绝,他只让杨家的兵保持精锐,其他部族的武装虽然军饷比杨家兵高,可训练标准也比杨家低的多,大家都非常地喜欢这样的日子——有那么高的薪水还不用训练,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但只有这些土司们心里才知道,杨家这是在断他们手中的剑!

    从五年前,张伯南就有意地悄悄把自己的家兵抽调出一千多人,秘密地在外面重新训练着,并且把他们打乱重编,资金也是从自己的小金库里拿出来的。可是这些人,无论是规模还是战斗力上,都比不上杨家兵,因为杨家兵有着其他人都没有的装备:火器。这件事情很难办呐!

    李化龙再次奔赴播州,就远远没有那么张扬,而是悄悄地直接去了张家。张伯南大喜过望!看来自己上次给的十斤黄金还真管用了!这大明的官员虽然贪是贪了点,但还是很讲信誉滴嘛,这次他来肯定是有好消息了!

    但是大出他意料的是,李化龙让下人先把那十斤黄金拿了出来,对张伯南正色道:“张土司,你的好意本官心领了,但是本官要的是一个稳定的播州,一个不会惹麻烦的播州!皇上不是不相信你播州七个土司,而是不相信你们选出来的人。他杨应龙搞搞震,扰乱社会秩序,破坏大明的稳定,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播州只有在你的手里,皇上才会放心,所以我们会尽量帮助你,但是你要记住,如果你想当第二个杨应龙,他是什么下场,你就是什么下场!”

    这番话连哄带骗还有威胁,张伯南头上的冷汗都下来了。他张家就算有实力能跟杨家拼个高低,哪里有胆子跟大明对抗?自己的家族能控制一个播州就足够了,这话是明摆着告诉自己,不要有太大的野心!他哪里还有什么野心?看看自己的那些后辈,张伯南只觉得万念俱焚,这些后代……

    李化龙知道他们这些部族土司都担心些什么,笑了笑道:“如果你觉得合适,本官自然会上奏皇上,允许你的后代到京师去接受最好的教育,你的夫人们也可以在京师常驻,享受着京师那种繁华美妙的生活!如果条件成熟了,皇上或许会来播州视察……”

    这是一个无法抗拒的**,这是一个无法抵挡的威胁!

    张伯南知道,表面上自己的儿子和夫人都能去京师,接受所谓最好的教育,享受所谓最美的生活,可实际上,他们都是人质,是自己在京师的人质。如果自己企图像杨应龙那样乱来,下场恐怕真的会比他还惨。

    可是自己现在还有的选择么?他问自己道。

    通过一番艰难的谈判,双方终于敲定了合作的具体细节。其内容之详细,想法之天马行空,让张伯南赞叹不已。包括大明秘密地派遣精锐人员,帮助他训练自己的家兵,甚至会派出一支小队伍参与到对杨应龙的讨伐之中;提供必要的武器装备和后勤管理服务,大明军队目前所装备的主战火器也会装备到张家的家兵当中;而且张家的账房,管家等骨干亲信,还会接收到大明朝廷的直接培训,会帮张伯南培训出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当然,一切的费用都要张伯南自己负责。但是可以一部分给予现款,一部分以货抵款。

    这种种的条款,全部出自于皇上那事无巨细的密旨;皇上那事无巨细的密旨,全部出自于朱一刀。

    那天吹完了牛,万历直接就找到了朱一刀,让他对现在的播州拿出一个具体的章程。老朱愣了半天才回过神,然后心里很想打自己一巴掌,那不过是自己吹牛吹开心了顺嘴胡咧咧的,哪里能当真?可万历就认定了,这法子对付现在的播州绝对管用,他只好应旨,和江飞等人一起研究了整整一夜,吵了整整一夜,终于算是让大家接受了这种匪夷所思的办法。不过大家经过说服也确实认为,这种以土司治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