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在明朝完本-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有些哭笑不得,关朱一刀是因为这厮说话太不注意,触怒了自己,不过是要给他一个教训,让他反省反省。但是灾民会出现这样的反应,不禁让万历心头火气再起。这个朱一刀想干什么?想证明他比朕还拥有民心吗?!

    蒋光头这个家伙一边摸着刀刃一边大咧咧地道:“皇上!那朱一刀就是该杀!天下百姓是死是活,关他屁事?天塌下来,自有那些官员去顶!他区区一个千户,也想救京师的所有灾民,也想给皇上省心?得了吧!就凭借着他那区区五千人,能救得了几个人?人心自在皇上那,就是京师的百姓死完了,他朱一刀落不到什么好,也落不着什么坏嘛……”

    他还想说些什么,一旁的总旗赶紧捂住了他的嘴:“你大爷的!闭嘴!”

    万历的脸色极为精彩,一会青一会白一会红一会黑,他死死地瞅着大咧咧的蒋光头,猛地一脚踹了过去:“给我滚!”

    罢立即让总旗去大理寺的死牢里,把朱一刀给提出来,告诉他,要是他不能想出办法解决这件事,再把他扔回去关起来!

    当总旗一路狂奔到大理寺,那牢头狱卒们对朱一刀的依依不舍,让他有些傻眼。这是在坐牢还是在作客啊?老朱对这些天的照顾也很是感动,能够顶住上面的压力如此礼待朱一刀,不仅仅是因为他是锦衣卫的人,按理这活归南镇抚司管,更是因为他在京师的所作所为真正赢得了他们的钦佩。一个能够如此为民着想之人,会贪墨粮草?还不是一些人嫉妒朱一刀!当年海瑞海老爷被下狱到这里时,大理寺丞亲自来狱中给他送饭,朝廷上下谁敢说个不字?!

    老朱知道了外面的情况,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自己确实没想着当什么清官,只是尽一个大明官员的本分,但是灾民却从此记住了他,把他当成自己的救星。中国的老百姓其实是最淳朴的,哪怕有一口饭吃,都不会轻易地造反。但是某些人却一再地突破百姓的底线,逼得他们没有饭吃,没有地种,没有房子住,百姓怎么能不反?所谓官逼民反,就是如此!

    他当即赶赴右所的驻地,驻扎在一边看守的金吾前卫一见是他,赶紧通报自己的千户!紧接着张飞那个大嗓门就响了起来:“千户回来了!千户回来了!”他一回来,金吾前卫千户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这下事情总算是可以解决了!要不然他还不知道怎么收场呢!东厂的番子在旁边虎视眈眈,就等着京师右所做出怎么样极端的举动,这样就有借口把他们一网打尽了!

    朱一刀一回赶紧召集其他几个卫所的千户商量,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处理这种事情:士兵绝对不能先动手,但也绝对不能示弱,最好的办法就是组**墙,阻挡在灾民和皇宫的中间,如果他们要冲击大明最高统治机关,那就必须得从士兵们的尸体上踩过去!灾民不是军队,他们不是一条心,只要有一个人退却,其他人定然不会动。所以不足为虑。又逼着张飞把他的话给背下来,反正这丫声音大,到时候让他对着灾民们喊话就足够了,张飞极为不情愿,不过也没办法,老朱说了,这是军令,不然他就还得回去干他的总旗。

    他自己是肯定不能出现在百姓面前的。那就意味着朝廷屈服于民意,这对于大明皇帝的威信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决不能让灾民知道,他已经被放了出来。

    金吾前卫的千户听的是两眼直放光!这法子太绝了,士兵们不动手,组**墙,等到百姓们打伤一些军士,大家心里的委屈一旦被激发起来,那还不跟猛虎下山一样!收拾这些乱民简直是太简单了!这个朱千户确实不简单,光看他能把部下训的如此忠诚,就足以证明这个人的实力。原本京师几卫对朱一刀火箭般的升迁速度就觉得心里不舒服,咱们辛辛苦苦这么多年,都没有上几步;这家伙才干了几天就是千户了!

    看来人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啊!要不然万。手机看小说访问WAP.χS.CòМ历也不会如此看重,不过他是从哪里知道的这些的?自己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啊?

    于是很快地麻烦解决了。但是朱一刀却想不明白,自己才被打入死牢,怎么又莫名其妙地放出来了?这总得给个说法吧?不过他是不可能去找万历打官司地,所以也只能悄悄地问狼群总旗知不知道到底是咋回事。总旗一把把蒋光头拉了出来:“就是他!这丫的在皇上面前乱放屁,你是被放出来了,这家伙差点被砍了!”

    接着把蒋光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老朱惊讶无比,这个看起来大咧咧的家伙还是蛮有心眼的嘛!这可比自己那傻乎乎的劝慰要强多了!万历是何等人物,怎么会听不出来这话是什么意思?

    人是终于被放出来,可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做。如今大明朝廷上下正忙乎着商量,到底应该怎么样去筹集粮草银两,来应对眼下的灾难,朱一刀却没有心思去整那些耽误时间,他一面下令把一些未受太大损失的大户,商人召集到一起,一面继续一点点地装着帐篷。那些官员们可以等,百姓等不起,每拖一天,就会有不少死去。

    大户和商人们忐忑不已,被这个宅心仁厚的锦衣卫千户请去,绝对不会是喝茶那么简单的事情。果然,酒过三巡,朱一刀的重点就出来了:如果你们同意出资解决百姓的困难,我朱某人可以担保,以后你们的孩子完全可以参加科举,而且你们的名字会被刻在功德碑上,供万民万世敬仰;以后还能享受到免税的待遇。如果不同意呢,没关系,大家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只是偶尔有的时候,他没事会找大家聊聊天喝喝茶。还是朋友嘛!

    大家于是都笑的非常灿烂:怎么会呢,为大明做贡献是我身为大明臣子应尽的本分嘛!再说了,京师遭受这样的灾难,更应该要同舟共济,共同面对困难嘛!

    老朱不是不知道这么做的后果,只是他不能看着灾民们每天都在痛苦中死去。在万历明确地表态反对这种做法的时候,他不顾圣意,坚持己见,早晚会再次遭到百官的痛骂。不过他已经不在乎了,沈慧死了后,他在乎的,是自己不能白活在这个世上,自己要做点什么,才能对的起已经逝去的她!

    资金的问题就这么简单地被他解决了。要说简单,其实很简单;要说难,其实也很难。有的时候,能不能成功,就得看你能不能迈出那一步。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朱一刀已经在心里预算到了。

    申时行坐在铺的厚厚的炕子上,暖和的昏昏欲睡。他本来是南方人,不过到了北方却喜欢上了这独有的东西。北方太冷,所以人们睡觉往往都在炕子上,只有这样才暖和。在寒冷的冬天,他已经觉得自己越来越像是北方人了。坐在厚厚的炕子上,细细地品味着茶叶水,眼睛眯眯地瞅着一些票拟,不是一般地惬意。

    京师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原本以为朱一刀不死也得褪层皮,可万没料到竟然这么快就没事了,更没料到,他解决麻烦的办法会这么简单!万历对他可不是一般的宠信啊!以前并没有听说过这个人,他就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一样,而且从来不在乎朝廷其他官员对他的看法,也从来不在乎对他的评价,更不和官场的任何人有任何的交集。对于这样的人物,申时行实在是无法理解,在他的观念里,这样的人往往是有着深厚的背景和极端富有的家财,可朱一刀的所有做法都表明,他绝对不是那种受过传统教育的大户出身。这个人身上不仅有张居正,海瑞的影子,还隐隐约约……有些姚广孝的影子!

    想到这里,申时行自己也不愿意相信,可如果不这样想就无法解释,朱一刀种种的言行和做法,为何都与寻常人寻常官员又这么大的不同。从司礼监那里传来的消息说,这个朱一刀是万历亲自任命的千户,当他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在平叛勃拜的前线了,而且还是万历亲口任命的。锦衣卫的任命内阁无法做主,甚至连指挥使朱希孝都不能做主!就连朱希孝自己,也是先帝临逝前任命的。之所以让他当锦衣卫指挥使,不单单因为朱希孝是皇亲,更因为这个人没有太多的主见,而且比较忠心,不会形成刘锦那时对年幼皇帝造成的威胁。

第九十一章

    明万历十六年腊月二十九,京师。

    钦天监监正马毅站在新修建的午门前,努力地想抬起眼皮望向那高大的城门。这是用上万条灾民的命换来的银子,工部几千人紧赶慢赶一周才建造出来的,甚至连上面的糯米汁都没有干。马毅想笑但是笑不出来,上万条人命,就为了博得皇上的欢心,赶制出这么一栋毫无意义的城门。

    “最后再问你一次,今年腊月,为什么地震啊?”司礼监太监王石不阴不阳地对着他说道。

    “朝廷挥霍无度,官府贪墨横行,百姓民不聊生,以致……”

    “啪”地一声,一根棍子狠狠地朝着他的腿弯打下去,马毅重重地跪在了地上,他清楚地听见膝盖骨清脆的碎裂声;接着又是一棍子打在了他的背上,使他不得不趴着,最后两根棍子死死地夹住了他的脖子。

    “是谁,教你说这些话的?”王石凑近马毅,低沉着声音问道。

    马毅艰难地张开嘴,吐出一口血,仍然不屈不挠地说道:“我是大明的官员……尽自己的职责……不需要……不需要别人教……”

    王石眼角的怜悯与钦佩一闪而过。

    “廷杖吧!”

    万历十六年的冬天确实奇怪不已。已经好几个月都没有下雪了,中间又出了次大地震,搞得大家人心惶惶,生怕什么时候再来一次。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自今日起,朕决定斋戒祈雪。以谢天恩!”万历在群臣的压力下,做出了这个极不情愿的决定。不过斋戒祈雪的闲暇之余,还是可以找点别的乐子的,于是他又把狼群给招进了内宫。

    “这贼老天,几个月不下雪,还贼冷贼冷的,居然还搞次地震!”几个太监拖着盛放长明蜡烛的小车子,一个灯架一个灯架地放置着。

    “都给我小点儿声!不想要脑袋啦?!”王石厉声喝止了这几个人的声音,于是大家都害怕地低下了头。这个王石是秉笔太监王安的干儿子,平时极为跋扈,除了他那老祖宗,谁也不放在眼里,在下层太监里素以干爹自居。所以谁也不敢忤他的逆。

    就在气氛十分压抑的时候,天空中突然渐渐地开始飘起了小雪花,慢慢地开始越下越大,越下越大……

    “雪!下雪啦……”一个小太监无意发现了雪花,惊喜地喊了起来,“雪!雪!终于下雪啦!老天开眼啦……”大家突然都兴奋起来,下雪了,皇上的祈天终于感动了上苍!

    “都给我闭嘴!闭嘴!我看谁敢喊?!”王石把几个人抓雪的手给拍了下来,“谁要是再敢喊,立刻活活儿打死——”于是大家都乖巧地闭上了嘴,愣愣地看着天上越下越大的雪花。

    “都在这儿给我看着,我现在,就去向老祖宗报祥瑞!”王石抑制住自己兴奋地心情,直奔皇宫而去——是皇宫,而不是司礼监。

    他气喘吁吁地奔到皇宫,在外面大声喊着:“万岁爷,下雪啦!这可是天大的祥瑞啊!您老终于感动了上天呐!”里面立刻走出一个狼群,冲着他低声吼道:“给我滚!别在这乱嚷嚷!皇上自己看得见!轮不到你在这叽叽喳喳!”

    王石不是傻子,他知道这些人不是。手机看小说访问WAP.χS.CòМ自己能惹的,只能灰溜溜地就往司礼监跑去。

    秉笔太监王安和掌印太监李莲雄几人正从屋里走出来,抬眼就看见这漫天的大雪,欣慰地笑了起来:“皇上他老人家确是神仙呐!若不是神仙,又怎么能求的动老天爷?这可真是祥瑞啊!”

    “是啊!只是这祥瑞,早就被你的干儿子报给皇上了!他真是个好儿子!”李莲雄带着讽刺讥笑着看着王安。

    就在这个时候,王石又踉踉跄跄地跑了过来,大声地喊着:“老祖宗!下雪啦!下雪啦!这可是天大的祥瑞啊……”话音没落,看见一行人站在司礼监的门口,冷冷地看着他。

    王石一瞬间就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浑身冰凉,傻傻地跪到了地上。

    王安看都没看他一眼:“走吧!咱们去给皇上报个祥瑞”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看着自己这个最喜欢的干儿子,心里充满着恨铁不成钢,皇上的意思仅仅是廷杖,可这个王石,居然把马毅活活打死了!搞得言官们这两天大肆上书,要求司礼监务必要处理掉这个狠心堪比刘锦的太监,王安顶住巨大的压力,甚至不惜向万历求情,看在自己伺候了这么多年的份上,放他一马。

    万历看着跪在地上可怜巴巴的王安,许久默然无语。王安头也不敢抬,只是轻轻地啜泣着,不敢有丝毫辩解。

    “你刚才有句话说的好,这衣服是旧的穿着舒服,人是老的用着省心!那个王石,竟然把马毅杖毙于午门,已经引起了公愤!他是不能留了!你自己,看着办吧!”万历留下这么一句话后,甩袖离开了大殿。王安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王石这条命算是保住了,不管把他发配到什么地方,这已经是他最大的造化了!

    朱一刀这会却在京师右所新建的衙门里舒服地躺着——万历说了,死罪免了,活罪难逃,廷杖二十——大家都是自己人,看着狼群那恶狠狠要吃人的眼光,司礼监的番子们也不敢下狠手,不过是轻飘飘地打了二十杖。可就这二十杖,都快要了朱一刀的命了。从小到大,他什么时候挨过打?什么时候被碗口粗的棍子打二十下屁股过?不过终于也算是长了见识,原来打屁股还有这么多规矩。蒋光头悄悄告诉他,这已经很是手下留情了,所以屁股不过是血红一片而已;换做是那些动不动就骂人的言官,二十杖早就把他打死了!就像司礼监的王石打死马毅一样!

    老朱有些不明白,马毅到底犯了什么事,被活活打死?蒋光头闻言赶紧把他拉到一边:“你还不知道呢?这两天,那些骂神们又开始活动嘴皮子了,说什么这次京师大地震,是上天对皇上的惩罚,说皇上不朝,不庙,不批,不讲,有违天德;尤其是这个马毅,竟然说京师之所以地震,是因为朝廷挥霍无度,官员贪墨横行!这一杆子打翻一船人,我听说啊,内阁和司礼监都对皇上廷杖的决定感到解气,哪里知道司礼监的王石竟然这么大胆,擅自就把他给打死了!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你也不想想,司礼监那帮子太监,竟然敢擅自做主打死朝廷命官!要说没有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的默许,他一个小小的执行太监敢有这么大的胆子?!得,事一出,这朝堂上又开始乌烟瘴气了……”

    原来是这样!朱一刀有些郁闷,这地震都已经发生这么多天了,何必又拿出来说事?这帮子言官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有这功夫,还不如商量商量怎么才能快点把钱粮运到京师来。实在是不能理解他们是怎么想的!

    王石被司礼监执行了家法,有气无力地趴在地上,看着面前没有任何表情的王安,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委屈:“老祖宗!……”

    王安也很是惋惜,这么好的一个重点培养的臂膀,就被李莲雄给彻底毁了!我王安跟你有什么仇,不就是想在司礼监只手遮天么?你也不想想,这司礼监上下这么多人,又怎么能容你只手遮天?今天你逼着王石打死马毅,明天是不是要逼着我自缢?!李莲雄,既然你做人如此不留后路,那也就别怪我心狠!

    “起来吧!”王安心疼地扶起王石,“你的委屈我都知道,是掌印太监李莲雄让你打死马毅的吧?他是不是告诉你,这事我也同意了?唉,傻儿子,你也不想想,我王安又怎么会同意这种自毁臂膀的意见?!这次的委屈,你要永远地吞进肚子里,烂在肚子里!”慢慢地把王石扶到了榻上趴着,亲自动手给他抹着金疮药,继续道,“其实这也是件好事,武官们常说一句话,‘置之死地而后生’,以后你一定要夹着尾巴做人!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不是别人给的!”

    “老祖宗……其实儿子知道,您是为了我好。可是……那李莲雄势力如此之大,我区区一条贱命都是老祖宗给的,死了不要紧;老祖宗您不能没有帮手啊!眼看着这司礼监……从上到下多少人都是他李莲雄的……儿子……儿子实在是不放心老祖宗啊!”王石的眼泪又流了下来。他没办法不伤心,小的时候,是王安把他从大街上捡了回来,那个时候他已经快饿死了。

    是王安让他进了宫,给他尽了根做了太监,虽然已经是个半残之人,但王安却从来没有看不起他。相反不管在什么事情上,都尽力地去帮助他,教育他。虽说这司礼监上下,都称王安为老祖宗,自认是他的干儿子,可王石却从心底里把王安当成了他的爹!

第九十二章

    听着王石这发自肺腑的话语,王安的心也软了下来。他又何尝不是把王石当成自己的亲儿子呢?太监没有儿子这谁都知道,但谁都想有一个,比亲儿子还亲的晚辈,能孝顺自己,伺候自己!

    “傻孩子!老祖宗我在宫里伺候先帝这么多年,又伺候当今皇上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你的这条命,不也是老祖宗我从阎王那里拉回来的?他李莲雄想把咱家弄倒,没有那么容易!倒是你,我已经给你安排了,以后,你就去锦衣卫京师右所驻地,在那做个监军,安安稳稳地度过这些年,好好看着,咱家怎么收拾李莲雄!”

    王石的心一下子跌倒了谷底。分到京师右所,那个京师大名鼎鼎的朱一刀朱千户那里?那还不被他玩死么?他是什么人?他可是连满朝文武都敢得罪的人!他可是敢连抗圣旨五次的人!这么一个狠人,又怎么会在乎自己区区一个小太监?这不是找死么?

    王安像是看透了他心中的想法,微笑道:“你放心!那朱千户我还是了解一点的,他绝不是滥杀无辜,喜怒无常之人!把你放在那,是因为这京师,也只有他的京师右所针插不进水泼不进,除了皇上,连指挥使朱希孝的话都不听!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地方。进去后就看你自己得了!老祖宗就再也不能帮你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