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华文明史上一门重要的哲学,心学,从此诞生。
心学的重点在于,知行合一。什么意思呢,简单点说,就是你既然说了就一定要做到,用实际来证明你说的是对的;不然你说的就是放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和知行合一有异曲同工之妙。也难怪申时行老先生如此激动,大明自从王阳明先生诞生后,无数的官员都深受这句话的影响。虽然他们说了并不曾做到,但这却不能阻止他们的努力去做。
朝廷中相当有分量的一个派别,就是心学派。
申时行当然也是其中的一员,当他发现面前的这人居然用极其通俗易懂的话把知行合一的道理给说了出来,而且准备付诸行动,而且这人从来名不见经传,而且这人居然还是锦衣卫!以无知为高尚的锦衣卫!
这实在是没有理由不震惊。
这还有天理吗?!他们苦苦研究,努力地想在心学中再前进一步,再悟出一些东西,这么多年过去了,却没有一点进展,虽然心学影响的官员越来越多,却也使得心学越来越玄妙。并没有谁能真正明白到底什么是知行合一。
我终于懂了,原来知行合一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申时行在心底里大声狂呼!直到这一刻,他才终于明白,张居正那毁誉参半的改革,到底是为了什么!张居正是那个年代心学研究的带头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证明知行合一!不管是摊丁亩制还是一条鞭法,虽然实际上证明里面有着无数的错误,但张居正却迈出了这关键性的一步:做到。
我说到了,我也做了,不管是否成功,我不后悔。
还有谁能有这样的魄力?!
申时行在心底里为张居正深深地叹息:张居正首辅大人,我不如你,远甚!
看着申时行那不断变幻的脸色和仿佛要把自己看透的目光,朱一刀心里打起了鼓。不是吧,难道说这句话也犯禁?这可是邓公他老人家的警世名言啊!
申时行长叹一口气,整了整自己的衣衫,对着朱一刀,恭恭敬敬地深鞠一躬:“多谢千户大人的指教!老朽沉浸心学一生,今日方才参透!仅凭此,汝当为心学大家!”
朱一刀立马石化在那。
心学是什么东西?跟我说的那句话有关系吗?这个老学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我是什么什么大家,这不是害我么?
江飞在一边赶紧拉了拉朱一刀的衣角。其实他也知道心学,是个叫王阳明的家伙创立的,这个家伙死了这么久,他的心学却还影响着无数的后备官员,为大明官员所推崇备至。
可这跟朱一刀有关系吗?不过他那句话听起来倒是很有哲理!
老朱醒过神来,手忙脚乱地把申首辅给扶起来,含糊地说道:“首辅大人高抬小子了!其实我也是为了弄懂心学,才不得不想办法弄出个试点改革。至于能否成功,还要靠首辅大人多多指点才是啊!”
“你这个试点改革其实很好。既避免了出现不可收拾的后果,又可以慢慢地修正其中的错误。确实很不错。只不过……”申时行欲言又止,这让老朱急的直挠头,有什么话,你就一气说完嘛,非要这么调人胃口有意思?
“只不过若是打算在大明全境推广,难度很大啊……”申老头终于说出了重点。
老朱松了一口气:“首辅大人,这试点改革其实最初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提高京师右所的战斗力。就算是推广也不过是在军队的范围内,而不是在政治上。所以我个人觉得大人不必如此担心!”
申时行却用一种奇怪地眼光瞅着他,让老朱浑身不自在。这个傻小子,难道你就不知道,一旦你开了头,其他人就不会争相效仿?到时候万一出了什么大漏子,黑锅还得你来背!
他慢慢收回了目光,望向远处:“我已经决定了,说服内阁支持你的这个试点改革!但是你记住,这个试点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然你将死无葬身之地!”
朱一刀感激地看着他,突然觉得,这个老学究也是比较可爱地嘛!现在有皇上的撑腰,首辅的支持,应该不会又其他人来捣乱了吧!那就可以大范围地铺开了!自己也总算是可以一展拳脚了!
江飞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吁了一口气,眼底却浮现出一丝忧虑。朱一刀啊朱一刀,从现在开始,你就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了!你以后所做的一切,都将深深地影响着你身边的所有人。申时行说的对,这个试点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旦失败,后果绝对不是朱一刀所能控制的,更不是万历所能控制的!
看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的朱一刀,江飞觉得他根本就不适合当一个政客。或许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根本就不是当官的料,能够善终,就已经是朱一刀最好的结果了。
其实官场就像是**,你不行了别人就上;做事情就像是**,什么都得靠自己的一双手;想做出点政绩,就像是当你努力大便很久却发现,挤出来的不过是个屁!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中华文明政治的精髓就在于此,在不断的你斗我我斗你中选择胜利与妥协,最终推动着社会缓慢地向前行进着,伴随着历史的车轮,碾压过失败者的尸体,一步步地向前进着,最终胜利者会拨动历史车轮的方向盘,让它向着自己也不知道的未来滚去。
第七十章
申时行足足在老朱的京师右所大营里呆了一个半月,一直到十二月底,才最终决定结束观察回到朝廷。在这期间,他对老朱所弄出的那一大堆制度极其感兴趣,每天晚上都缠着老朱问东问西,朱一刀不胜其烦,却也无可奈何,谁让他是当朝首辅?
大家都是男人,颜面何存呐!
对于这种情况,朱一刀往往会请京师的一些名医来给他们诊治,费用则由老朱从军费里扣除。江飞对这样的行为是极为反对,多次和他争吵不休:这些人受伤完全怪他们自己!干吗要动用本就少得可怜的公款去给他们诊治?!
如果不把他们当人,他们凭什么给你拼命?朱一刀反问道。
江飞一下就卡了壳:“……可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受伤了不给他们诊治任其生死就是长久之计?!”老朱愤怒了。“在确山的时候我就给你说过,必须要保证他们的军饷和医疗,难道你到现在还没理解么?你以为就是简简单单的收买人心?换做你是他们,或者说我现在不管你的生死,受了伤直接扔出去,你会不会心寒?其他人会不会心寒?长此以往,还有谁会安安心心地打仗?!”
江飞还是一时难以接受。在他的思维里,这些人天生就该为皇上身死,就算是死了也没什么,更别说受伤了。但是在老朱的眼里,这些人能够为了那区区几两银子就如此拼命,更应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打仗和训练上。
朱一刀放缓了语气:“我知道,你是觉得他们受伤没什么,可是你要知道,在他们的心里,你才是他们的天!你才是他们的效忠对象!在他们眼里,皇上不过就是个供台上的神仙,只能顶礼膜拜,却不能救他们的命,更不能让他们吃饱喝足!但是你能!当他们受伤的时候,会希望你能让他们活下来;当他们死的时候,会希望你能把他们的尸体埋葬在家乡!不因为别的,只因为你是他们的千户,是他们的头!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你的肩膀上,扛着这五千兄弟的生死存亡!他们的生死全在你的一念之间!你自己好好想想吧!”说完老朱气呼呼地走了出去,只剩下江飞一个人愣在那里发呆,还有躲在屏风后一直在偷听的申时行。
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这话以前似乎听谁说起过,申时行努力地回忆着,他终于想起来,当年严嵩还是首辅的时候,张居正对高拱说,咱们的身上押着大明百万生灵的命运!
这个朱一刀很有意思!回去要好好向皇上汇报汇报!
江飞愣了许久,他任千户已经很多年了,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情。当兵打仗,仗倒是没打过什么,可身边的弟兄们却一直都在减少。每一次朝局变动,或者是外出刺探军情,都要少几个人。大家都麻木了。
当听说谁又不在了之后,顶多也只是愣一愣,然后回想起那个人,记忆里却一片模糊,连他的样子都有些想不起来。自己又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带过这些兵,手下大多是些总旗小旗之类的副将。
难道他朱一刀就带过兵?不然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江飞不服气地想着。
身后的申时行却有些感叹,朱一刀在带兵之时身上颇多大将风范,在和他说话的时候又绝对不像个丘八,他的眼光和想法与常人往往又不一样……当年戚继光不也是如此么,就算是再怎么被压被贬,却仍然能善终一生。反观自己这些人,他进朝廷多年,进内阁多年,一些高官或被杀或被贬,极少有人能活到善终。
这段时间以来,军制改革的成效慢慢地开始显现出来。军营里不再死气沉沉,而是充满着活力,充满着希望。每天军士们在军官的带领下,极有规律地训练,生活,空气中也充满着紧张压抑的气氛。朱一刀却能很好地调节,当训练已经很疲乏很辛苦的时候,他会鼓动着军官带军士们做一些很有意思的小游戏,不管是所谓的拔河比赛还是跳绳比赛,都极大地缓解了大家的压力。到了晚上,已经被折腾的身心俱疲的军士都是倒在床上就睡。在这样的过程当中,申时行想象中他们对改革的反抗出乎意料地并没有出现。
一些制度和政策都被很好地贯彻了下去,比如说那个什么劳什子助理,天天陪着军士们,吃饭训练睡觉都在一起,他们想泄气想放弃的时候,助理都会在身边用各种办法去鼓励他们,去激励他们;训练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都会对大家的表现做一个汇报和总结。开始的时候谁都有些不习惯,助理们一说话往往笑声一片,可是慢慢地,不管谁有什么事情,私事也好公事也罢,都会去尝试着跟他们商量;助理们刚开始也是错误笑话不断,不过随着渐入佳境,也变得越来越有经验,在老朱不时精心地教导下,一点点地走上正规。
最有意思的就是小旗选拔制度。每个小旗都有二十四人,从这中间要选拔出一个人,作为他们的头,也就是小旗。这个人必须由大家共同投票决定,但是大家可以在投票前毛遂自荐,如果你觉得你适合坐这个位置,那么你就必须向大家阐述你当选以后,会怎么样去管理,怎么样去做。如果大家认同你,那他们就会投你的票;如果你当选后并没有实现你的承诺,那对不起,下一周的选举你就要落马了。这使得一些有野心的老兵们兴致极为高昂,他们努力了半辈子,对金银没有太大的兴趣,离开了军营又不知道干什么,图的,就是能得到上司的赏识和下面弟兄们的认可。
这样一来最热闹的时候,就是发表施政宣言的时候。那些毛遂自荐者在台子上唾沫横飞,“请大家投我神圣的一票”,让申时行总觉得怪异无比,不过还是觉得很新鲜。尤其是当最后当选者那极其激动兴奋的表情,更是让全场尖叫不已。
刚当选的小旗比起以前任命的小旗,工作的主动性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申时行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制度的力量?老朱告诉他,其实还是大家新鲜感比较强烈,而且因为有竞争,人才会觉得有意思。比如一件东西,让你不费吹灰之力地得到,你肯定不会爱惜也不会在乎;但是如果你费了无数的精力才得到它,一定会无比珍惜无比爱护。申时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话说的倒是。就像这首辅的位置,无数人都想得到,却始终只能有一个人,当那个幸运儿付出了巨大代价登上首辅的位置时,才觉得自己的今天是多么地来之不易!
不过比起这些,最让申时行感到震惊的,是朱一刀居然鼓励大家作战时多砍人头!拿人头换功勋!如果你能在一仗下来砍到五十个人头,那你就是小旗了!这哪里是改革,分明就是倒退!他气鼓鼓地找到朱一刀,强烈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老朱却平静地告诉他,奖励不是目的,现在也不是秦朝。关键是这种军功制可以激发起军士的血性!一个人有血性并不可怕,一群经受了系统训练的士兵有血性就很可怕了!这种血性甚至可以在特殊的条件下转变形势的危局。老朱告诉申时行,你想过没有,当年土木堡之时,若是全军能死保皇帝,决定拼死一战,又岂是区区一万蒙古人能打得赢的?可惜,可惜,前方一传来蒙古大军把他们包围的消息,立刻斗志全无,十几万大军首先想到的居然是逃跑。土木堡又焉能不败?
这并不是单纯的将的问题,也不是兵的问题。但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五千人,你知道他们以后谁会升官?这五千人就是我大明官军的种子!只要将来他们分散到全大明官军,土木堡耻辱绝对不会重现了!听着朱一刀那闻所未闻的说法,申时行再度沉默了。他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却很难实现,不过这人看的绝对比自己远。
你想过没有,你的这些所谓的改革,会在我大明掀起滔天巨浪?申时行缓慢地问着朱一刀,他的眼神突然变的尖锐无比。
想过,不过我不在乎,如果真有人能指着我的鼻子把这些改革批的一无是处,证明人们已经开始在思考了,这就足够了。朱一刀的脸上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第七十一章
申时行带着满脑子的思索回到了朝廷,这一个多月朝廷里出乎意料地平静非常。也许大家都在等着看,他能在京师右所里找到些什么,能给大家带来什么好处;也许大家都在等着看,朱一刀这个小小的千户能掀起什么大浪来。有皇帝撑腰又能怎么样,县官不如现管,他就能保证自己不出错?只要是个人就会出错,只要出错就有机会把他给弄下去。天下太平有什么不好?干吗要这么穷折腾?
极为苛刻的条例要求每个助理都必须掌握。有人反映说这些已经不亚于洪武年间了,但老朱只是不屑地笑笑,要知道这些助理每月的薪水已经是以前的两倍之多!怎么会和洪武年间一样?洪武年间的薪水有现在这么高?
当年张居正还在的时候,侍郎小舅子就已经是兵部武库清吏司的郎中,一直四平八稳,哪个小小的武库赫然就是他最安全的保护房。万历九年武库清吏司并革,本来是要把他贬为正九品的司务。刚好那阵子张居正被人弹劾,兵部从上到下都跟在那些人屁股后面吆喝,只有他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每天还是老老实实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干自己该干的活。当时的兵部尚书也提醒过他,你要注意你的立场,不要站错了队!侍郎小舅子只是淡淡一笑,大家既然都发言了估计也不缺我这一个,再说了,总要有人做事吧?万一要是出点什么事情,我可担不了责任。
风向很快就变了,事实证明张居正确实是政坛不倒翁。所有参与弹劾他的人都倒了霉,但当他听说兵部只有一个小小的兵部郎中没有参与,心中很是奇特。找来一问,大加赞赏:这才是做事的人!于是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他从正五品的郎中先是升任有实权的员外郎,继而又升任权力仅次于尚书的右侍郎。这些年来,兵部除了那个不管事的尚书,就是他最大了。
大树底下好乘凉,朝中有人好做官。申时行跟着张居正,发达了;侍郎小舅子跟着张居正,也发达了。看来出来混,还是得找对好老大才行。
找对了好老大是一回事,能不能混出头就得看自己的本事了。张居正死后,他一家子都被折磨的奄奄一息,跟着他的那帮小弟,大多数也倒了霉。不是被外放就是被贬,总之那段时间是张居正一党最为悲惨的时候。可是还是有那么些能忍能说话的,比如申时行,比如侍郎小舅子。
申时行当了首辅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礼部尚书三公子的小舅子。这些年来,他没升官却也没被贬,还是优哉游哉地做自己的右侍郎。满朝文武都知道,只有他看得起礼部尚书家的那个废物。那个废物简直是把他两个哥哥和他爹的脸丢光丢尽了,不是在青楼里喝醉了酒打架闹事,居然还在正月十五花灯节的时候差点把自家房子给烧了。京师里不管是谁,提起三公子就直摇头叹气:礼部尚书这么一个精明的人,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废物儿子。
唯独他,不仅坚持和三公子来往,而且告诉三公子:等什么玩累了,不想再这么混下去,就来找我,我知道,你绝不是这种沉溺于酒色之人,只是不愿意面对这个现实而已。
也难怪申时行这么看得起他,事实证明,侍郎小舅子做事情还算谨慎,眼光还是非常不错的!自从三公子被朱一刀大骂一通,把自己关在家里哭了一天后,整整仿佛变了个人。不仅一改往日颓废消极的态度,而且听说在京师右所还当上了小旗!侍郎小舅子也曾问过他,是不是受过什么打击刺激了?告诉我,我帮你。三公子跟他说,我只是不想再被爹骂成废物,我不是废物。
这次江飞为了装备的事情发愁,三公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是他唯一上位的机会了,他不想错过这个机会。这个改制也许可以改变自己以后的命运,但是如果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呢?
于是他找到了侍郎小舅子,把改制的细节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并且跟他说,这个朱一刀你可以不在乎,但他的背后是皇上。皇上是哪种人我不知道,不过皇上既然如此信任他,让他负责改制,这就说明改制皇上是下了决心的。在锦衣卫的京师右所进行改制就是为了避免更多的压力和干扰,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小舅子,你得帮我。
侍郎小舅子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又怎么会不知道这是个机会!于是很快地,朱一刀要求的装备一套不少地保质保量地送到了右所大营。江飞立马对三公子感官大变,行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老朱也是很欣慰:自己的手下终于有了人才了,虽然他也不喜欢读书。
装备到了事情就好办的多了。考虑到京师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