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倘闲散侯愿意一一解释,朕也愿闻其详。”
纵然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以退为进,又何尝不可呢。
“好,皇上既然让孤解释,那孤恳请皇上先将玉玺请出。”
“玉玺?不知闲散侯缘何对这玉玺甚感兴趣?”
有些话,不用说出来,彼此早已心知肚明。
今晚,籍着那天雷示警,无疑更是一道契机。
并且,在前朝重臣,尤其是他国使节跟前,说出这样的话,无疑是西陵夙无法避之不谈的。
“因为,如今皇上所用的玉玺,根本就是假的,那所谓的遗诏,不过是奸佞之为!”西陵枫言辞转厉,只说出这一句。
“此事可大可小,为正视听,还请皇上就拿出玉玺让闲散侯及前朝诸臣看一眼罢。”宝王起身,看似恭谨,实则步步紧逼。
一语落,诸国的使节是惊愕的,前朝重臣亦有震惊莫名。
近支王爷中,翔王并没有出席,源于,早在数日前,西陵夙就让他代替年事渐高的太尉往汴梁去阅兵演练。
而筱王则执起一杯酒盏,滴酒沾唇,是不醉人的,唯得缄默如斯。
而,西陵夙在屏风后的神色,外殿的人虽看不到,但,很快,随着步声响起,那屏风处,一抹血红的身影转了出来。
是的,血红,那高高悬挂的红红灯笼,映在这喜脚上,只滟出血样的色泽来。
这血色,却进不去他的眼底,西陵夙仅是站在那,眸华淡若清风地凝向西陵枫:
“看来,今晚,闲散侯该是有备而来。“
“此事攸关社稷江山之实,自然不容继续混淆下去。”宝王瓮声在旁道。
西陵夙薄唇微扬,却是一道弧度隐现:
“既然闲散侯称,朕手中的玉玺并非是真的,那么,真的玉玺莫非是在闲散侯这?〃
西陵枫站在那,缓缓将手抬起,在那青色的袍衫下,他的手伸出,能瞧到的,赫然是一方明黄的玉玺,那玉玺的九龙在他的手心熠熠生辉,只将人的眼晴都要迷乱去……
作者题外话:冷宫那一幕,稍做了修改,这样更适合剧情的发展。因为开始写案文时,只是大致的框架出来,实际写的时候,改动往往会很大,所以,一般如果写文放了楔子,很多写手都会绕不回去。请各位见谅哈。已经进入终章,离结局开始倒计时。
【终章二】由爱故生怖
西陵枫这一举,无疑是出乎出乎西陵夙意料的。
对西陵夙来说,除了,那一人外,很少有他会料错的事。
可,今晚,西陵枫这般的举止,显然,也成了一次意外。
这份意外的回馈,是他不用费多大的力,就足以让西陵枫万劫不复。而再不如先前预计中的那般艰难。
正因为这份回馈,让他对西陵枫不得不重新审视起来。
“呵呵,想不到真的玉玺竟是在闲散侯手中,这,倒是匪夷所思的事呢。”西陵夙的语意淡淡,他的手在袍袖下握紧,掌心,仍残留那早干涸的鲜血。
干涸的鲜血,是彼时,她咬破他的掌心所留下的。
可,在彼时,他却并没有让任何人包扎,只带着她残存的痕迹,来到朝华殿。
源于,这许是,她最后留给他的痕迹了。
当然,刚刚,按着规矩,递给汝嫣若的手,是另外一只,是以,连汝嫣若,都是不可能察觉到,他的异样。
而这份异样,看来,不用等到今晚的洞房,就将结束。
以另外一种方式结束。
“究竟是匪夷所思,还是碍着有人的奸佞行径,只能忍然熬到现在呢?”宝王绕过几案,干脆走到西陵枫旁边,这一走,阵线泾渭分明。
但,也仅限于宝王和西陵夙的泾渭分明。
一旁的各国使节,哪怕再惊愕,显然都不会在此时轻易开口。
诸位前朝重臣,听到这一语时,汝嫣太师稍稍抬起眼眸,目光犀利地睨向西陵枫,却不说一句话,随后视线在收回时,和西陵夙对望了一眼。因着今晚,实是他女儿和皇上的大喜之日,他的立场,反是微妙起来。
安太尉从入冬后,常年征战积累下的伤痛就发作起来,如今,虽赴宴饮,可气色俨然不如往日,此时,半撑在几案上,神色莫名。
胥侍中正襟危坐在那,神色确是最镇定的,仿似丝毫不为眼前的场景有所触动,只拿眼角余光将在座诸人的神色悉数收于眼底。
风太傅原本也是位列三师的重臣,但,自从太后一事后,虽不殃及风府,他在前朝的地位实是岌岌可危,所以,也少了昔日的锋芒,只坐在不起眼的地方,兀自低垂着脸。
在这样的时刻,大多数人,会选择观望。
若不选择观望的,无疑是早该是有了盟约罢。
一如,宝王这时的举止,只让筱王轻笑起来,不过,这抹轻笑,却在筱王执起酒盏一饮而尽时,悉数掩在酒盏之后。
而,眼下的局势,不会因这一笑变得云淡风轻,反是分外地剑拔弩张起来。
“宝王言下之意,莫非朕就是那使奸佞行径的人?”西陵夙的言辞里含了愠意,神色却是自若的,只上前几步,走到西陵枫跟前,本是兄弟手足,随着西陵夙的语峰一转,外人看起来,此时,恰是相残的局面,“何以见得,这玉玺就是真的呢?〃
西陵枫抬起眸子,直视西陵夙:
“坤国世代相传的玉玺,纵外表看,没有多大的玄机。可,内里确另有乾坤。当然这个乾坤,唯有历代的帝君相传于储君。”
这一语,言下之意,分明是指西陵夙的皇位所来非正,而先帝真正承认的储君唯有西陵枫一人罢了。
西陵夙的微微一笑,凤眸潋滟:
“朕倒忘了,闲散侯昔日谋逆逼宫前,是先帝亲立的太子,而先帝于逼宫那日骤然驾崩,只来得及立下遗嘱,倒是没有来得及说这玉玺里的乾坤。
“是父皇来不及,还是其他的缘故,使得父皇不会说呢?当初这皇位怎么得来的,你最清楚,所以,这玄机岂会是你所能知的。”宝王在一旁率先应上西陵夙这句话。
“宝王,你似乎忘了,朕现在是这坤国的帝王,你这般咄咄,朕此刻仍能治你大不敬之罪!”西陵夙语峰再次一转,犀利地指向宝王。
“那就先看下,尊贵的皇上,您的皇位究竟是不是名副其实的!”宝王有所示意地瞧了身旁的西陵枫一眼。
西陵枫只淡淡地将那玉玺摊平在掌心。
“好,就让你看下,这玉玺的乾坤在哪里,也请在座的诸位,都做个见证。”
说罢,西陵枫用另外一只手,按在玉玺上的龙嘴位置,只听咯地一声,那龙嘴缓缓张开,偌大的玉玺自动分开成两半,分开的中间,犹置着一枚小巧可爱的白玉玺印。
“虽然,这玉玺的乾坤在座诸位父皇生前的肱骨重臣都未必知道,但,坤国历代帝君都有一方密玺,这,各位总该是晓得吧。”
在座的三师三公,自然是知道的。
这方密玺,历代只在前朝遭遇重大变故,意见相左时,方会使用,一旦使用,则帝君可以直接下达任何指令,无须经过三师、三公的附议。
所以,西陵夙登基至今,自然也不会有人质疑,毕竟,除了登基那一次外,这两年的坤国可谓国泰民安,没有用过,两年的坤国可谓国泰民安,包括和觞国那一役都未曾让国力有丝毫的损伤,实也是西陵夙的功勋。
并且,这一次大婚,觞国亦派了使节前来,这在坤国先前的历史上,都是不曾有过的。
可,这些功勋,并不能完全抵消一切,倘若,这皇位真是西陵夙谋篡得来的,那么,显然,此刻,在前朝重臣和别国使节的见证下,哪怕尊贵如帝君,都是转瞬会变成阶下囚。
面对西陵枫暗含剑影的言辞,西陵夙扫了一眼那方密玺,只淡淡一笑:
“原来这就是闲散侯口中的乾坤。闲散侯不提,朕倒是真的快忘记了,只这一提,看来,朕今日不得不对先前的宽容有所怀疑。”
悠悠说完这句,西陵夙收回目光,睨向太师:
“今晚是朕迎娶皇后的大好日子,本不该劳烦朕的国丈这些事宜,可眼下,却还是得请国丈为朕说一二句话了。”
这一语徐徐说出,西陵枫的面上没有起多大的变化,倒是宝王的容色分明是一变的。
太师这才缓缓站起,面向众人,目光却是凝聚在闲散侯西陵枫身上:
“本来,老臣遵着皇上的吩咐是不能说什么的,可,今晚,看来,还是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
顿了一顿,太师重重叹了一口气,方继续道:
“当日,先帝驾崩,其实,并非是因着急怒攻心所致。而是,而是——〃
先帝的驾崩,当年,对外昭告的,仅是因太子逼宫,急怒攻心,今日,太师说出这一句话,俨然,只将目前的形式暗暗扭转开来。
尤其,这一句话,未曾说完,太师已然老泪纵横,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一落泪,终是让在座的诸臣不仅略有欷殻В�
“宫变那一日,是当时的太子,如今的闲散侯,拥兵率先进入乾曌宫,为的,就是让先帝收回废黜太子的旨意,并称病退位,让其提前登基。老臣不知道,先帝当时是受到怎样的胁迫,只知道,闲散侯的逼宫,虽然很快就被皇上控制住,但,当老臣等其后赶到乾曌宫时,先帝已然驾崩,这驾崩,显然并非是急怒攻心,先帝当时是七窍流血!〃
说完这一句,太师已然泣不成声,在坤国前朝位列三公数十年的太师,从来不会在人前如此失态,只这一失态,这番话,却是又加了几分可信的意味:
“幸得先帝预见到闲散侯必会不甘,玉玺已转交由皇贵妃提前带至行宫妥善保存,但,对于密玺不见踪迹,确是臣等的疏忽,只当是宫变混乱,被人私偷了去也未可知,却没有想到,实是被闲散侯翻了去,而因着皇上控制得及时,闲散侯的行径昭然若揭——谋逆和弑杀,本是两个完全不能等同的罪名,皇上的一念之仁,选择了前者,将其从轻流放岭南,却从此埋下了隐患。包括皇上仁善,将流放岭南的闲散侯带回帝都,只演变成今日,反遭别有用心的抨击。”
太师抹去脸上的泪水,只目光如炬地盯着西陵枫:
“老臣也是从小看着闲散侯长大的,对闲散侯一步步错下去,老臣真的很痛心。可,再怎样痛心,时至今日,老臣却不能继续藏掖着下去,当然,闲散侯或许会说,老臣今日说的话,亦是讹传,只为了效忠如今的皇上,所编造出来的讹传,可,天理昭昭疏而不漏,显见,这天意示警,就真的要成为我坤国的警钟了!”
“恐怕,这也并非是天意,只是人为罢。”一旁沉默许久的胥司空陡然开口,他的身后站着一名太监,仿似刚刚禀报了什么。
西陵夙眉尖一扬,目光转向胥司空,太师亦瞧了过去:
“人为?〃
“是人为,不仅是人为,还是百密一疏的人为。”胥司空的声音很是嘹亮,“这,是值殿的太监,只刚刚,看到雷击中殿宇的一角,他恰好守在下面,却是发现了一样蹊跷的东西。”
那太监双手奉上一件物什,是一墨黑的细细杆子。
“就是这件物什从那殿宇上坠落,这太监捡了,忙去禀明当值的总管,才使得这重要的证物没有来得及被人消去。这,是否能称为百密一疏的人为呢?”
言辞中,这件物什是什么,不用再细说,显见是导致雷击的根由。
而,刚才,谁最先借着雷击说事,自然就是最有嫌疑之人。
再加上太师的那番言辞,场上的形式骤然反转,反转间,西陵夙话语间步步紧逼西陵枫:
“朕始终顾念着兄弟的情谊,只可惜……”
西陵夙悠悠叹出一口气,在西陵枫想要挡到他和宝王之间时,忽然,宝王率先越过他,手势一挥,旦见银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已然抵在西陵夙的喉口。
事态转变得极其突然,突然到,在场的众人都来不及做更多的反应,只听宝王低吼道:
“果然是一丘之貉,是非黑白在这,都是说不清的。西陵夙,你敢对天盟誓,你坐到这帝位,真的问心无愧吗?〃
西陵夙对抵在喉口的匕首并不在意,只是他的手下意识地想要抚到某一处,可,这个动作,却让宝王将抵在他喉口的匕首又往里推了几分:
“再动,休怪本王手下的匕首无情!”
“阿宝,你这又是何苦?此时,朕说什么,也是在你的压迫下说的。放下匕首,朕对你,能做到网开一面!〃
“大不了豁出去就是一死,与其在你的压迫下,做这个处处受制,没有任何实权的王爷,还不如轰轰烈烈死一场!”
西陵枫站在离他们最近的位置,对宝王的行为他刚刚虽预见到,却是来不及阻止。
眼见着,西陵夙的喉口有鲜血淌下,他没有任何法子。
宝王,在他母妃惠妃身旁长大,自小是谨言慎行,这样的小心谨慎,说穿了,不啻是一种压抑,现在,当这份压抑爆发出来时,终于,让宝王走上另一个极端。
这种极端,就是眼见拥护他夺回帝位无望的情况下,横竖或许只会被处死的情况下,做出的绝望一搏。
“好,朕倒瞧不出,你有这等魄力。不过,再有魄力,如今,你以为还能逃出这吗?”西陵夙的言辞,听上去是激将法的。
可,这份激将法,却又不尽然。
“阿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西陵枫只说出这一句话,恰是接上了西陵夙这一语。
宝王手中的匕首一滞,如今的形势骤然反转,他本想既然横竖一死,干脆拖上西陵夙一起陪葬,可,西陵枫这一语,着实让他犹豫起来。
是啊,他怎么忘记了,先前部署出今日这一幕,若有万一,却是留了一条退路呢?
犹豫中,西陵枫的手覆到他的手上,只将匕首很快移了过来,贴住西陵夙的喉口:
“让他们退下!〃
其实,这样的姿势是最危险的。
因为他将后背展向那禁军的一端。
因为他手中的匕首同样没有用多少的力。
只是,这一次,他没有看到,西陵夙用目光示意海公公。
所以,这一次,最终演变成了,他挟持着西陵夙,和宝王俩人,从北华门撤出帝宫。
一路撤离,虽是在雷雨滂沱中,却是顺畅的。
哪怕,宝王随身带着他的亲信兵卒,可,这样的顺畅,显然并非是这些为数并不多的兵卒存在的缘故。
所以,这份顺畅隐隐昭示着什么,但,宝王却并没有觉察到。
直到退至帝宫附近的浮华山上,宝王下令那些亲信兵卒围成一圈,稍作歇息,并命两名兵卒从一条小径下山去查探,那里通往的是一个小渡口,经由那渡口,无疑是眼下,最快出帝都的法子,也是先前,周密部署中失败后的退路。
那两名兵卒领命去渡口召唤船只后,西陵夙终倚在树上,重重喘息了一下,这一刻,西陵枫的手甫要放松那把匕首,旋即被宝王迅疾地夺了过来:
“不能放!我们还没脱离危险!”
“阿宝,如果不是皇上,你以为,我们能这么顺利地从帝宫中脱离吗?”西陵枫瞧见宝王手里的匕首又不知轻重地抵进西陵夙的喉口,不由得说出这一句。
“什么?是他的诡计?这里有人埋伏?”宝王的神情是紧张的。
这种紧张隐隐地透出,宝王从刚刚开始,就绷紧的神经此刻已然绷到了极致。
“是皇上放了我们。”西陵枫淡淡说出这一句,目光凝向西陵夙,“为什么?”
“是朕该问你为什么。明知道,仅凭那方密玺,根本不可能动得了朕,为什么,要选择在那样的时机说出来?〃西陵夙反问出这一句,宝王的眉心终是一皱。
“既然皇上都已知道,还需要孤再说一遍吗?”
“朕猜到,她会这么逼你,可朕没有猜到的,是你竟然——〃
是他竟然会选择这样的方式落幕,而并非是遵着她的意思,拼力去博这帝位。
这,是西陵夙所没有猜到的。
他本以为,西陵枫会借着觞国的使节抵达帝都,利用使节的力量,控制住大殿时,再请出风初初,说出真假玉玺的区别,并把昔日,他赐死风初初,说成是事态稳定下来后的灭口。
如此,那样的情形会十分棘手,纵然,他想好了对策,也会颇费些周折。
源于,他手上的这方玉玺,并非是真的。
事实和太师说得一样,当年进入乾曌宫后,先帝已然七窍流血驾崩,玉玺不知所踪。
所幸,早预备下这方玉玺,并在控制住宫变后,转交给皇贵妃风初初,再由风初初的手颁出加盖了玉玺的遗诏。
而这方玉玺和真正玉玺的区别,是真的玉玺左下方有一个小小的缺口,这个缺口,是母妃薨逝时,父皇恰好在批阅折子,那玉玺径直从父皇手中落下,落在青砖地上,重重砸出的缺口。
这个缺口,他是知道的。
因为,那时,就是他将母妃跳崖自尽的消息,禀告了父皇。
当时在场的,还有一人,就是陪伴父皇身旁的西陵枫。
可,西陵枫,确没有提这处真假,仅是提了那方密玺。
那方密玺,加上没有请出风初初,终究只成全了太师口中的那一番话。
而,倘若按照他先前的预料,西陵枫愿意去做拼死一搏,无疑,他的应对之策,会请出风初初身旁的宫女玉泠,将昔日,风初初怀上西陵枫孩子一事在大殿内抖出,如此,不止是西陵枫,连风初初的下场必将是更为凄惨的。
但,西陵枫的出乎意料,或许,也正是为了不再牵扯进那一人,只自己做个了断。
果然——
“说起来,孤要多谢皇上的成全,可,有些事,会随着时间过去,再没有办法寻回。”西陵枫幽幽说出这一句。
是的,太后被赐死前,西陵夙曾召见过他,并指给了他这条路。
没有任何交换条件,没有任何的约束,竟只是一场成全。
或许,在当时,他是看不透西陵夙的,毕竟,在随时间锤炼过的记忆里,西陵夙从来都是无情到接近冷血的人,唯一的温情,或许也只有在对翔王和曾经的风初初身上展现过。
但,不仅那一次,让他在惊讶中,成了真实的成全。
包括方才,他自寻死路的情形下,甘愿掩护他们离开。
其实,说起来,早在岭南那时,西陵夙对隆王的事不再追究,就昭告着这名帝君改变了很多。
只是,这样的改变,他不清楚缘由,才会觉得不可思议。
这种不可思议的事逐渐让他好像能读懂西陵夙。
一如,西陵夙,许也读懂了他。
彼时的逼宫篡位,他因着情,而西陵夙纵然彼时没有因为情这一字,眼下,是因为情,方会这般宽容罢。
当然,这份情,却俨然并非是来自于风初初。
所以回出这一句,西陵夙自然是听得明白。
“你们倒真是惺惺相惜啊,好像,本王才是最大的那个傻瓜。”沉默许久的宝王骤然说出这一句话,雨顺着他的额发淌下,只将那脸部的线条勾勒得严峻十分。
本来当西陵枫终于听从了他的怂恿,源于去夺回自己该得到的东西时,他是兴奋的。
哪怕,他曾经出身卑微,可,总也想着,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