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根奋斗记-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元平作势要躲,一家人见他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

    对于元玲的这门亲事,王元平多少有些看法,他对亲属在自家企业的这个虽然不是很介意,但也绝对不同意重要岗位全都是自家人。

    亲中选贤,贤中选优这话没错,但要是亲太多了,那就选不出贤了。还有,如果亲戚多了,时间一久就会弄成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最大的坏处就是外人晋升无望导致留不住人才。

    王元平自家的两个妹妹都考上了大学,自然不会到企业来。但他的几个棠妹的学习成绩可不咋的,估计能考上大学的凤毛麟角。如果以后没有好的工作,到企业来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在这帮叔叔婶婶的眼里,建辉公司毕竟是自家的公司,牢靠有保证。

    但这一点是王元平绝对不想看到的。他决定,找父母亲和几个叔叔谈一谈。

    看书蛧小说本书

第298章 资金问题() 
第二天一大早,趁着吃早餐的空档,他和父母亲谈了谈自己的想法。王可建当然全力支持,当初刚刚成立企业的时候,他和四弟已经约好自家人尽量不到公司来,元玲的到来他是不同意的,但架不住李红莉的再三要求。也是无奈之下才让元玲来到公司,如今听到儿子提出这个要求,他举双手赞成。

    李红莉听了王元平的话显然有些不高兴。

    “你小子翅膀硬了是不是,忘记了当年你的叔叔婶婶是怎样对你的?远的不说,就说你上学吧,人家都出过钱。要不然就凭我和你爸能供得起你吗?供不起你又哪会有今天?元平,咱们做人不能忘恩负义。公司反正得用人,用谁不是用,我倒觉得用自家人比用外人放心!”

    王元平自小对母亲敬重有加,不是很原则的事情,一般不轻易和母亲说反话。但这次不一样了。母亲所说的事关乎到公司未来的走向问题。如果答应母亲,那就意味着这个公司以后将会成为家族公司!

    以后不但是自家的这些堂叔伯姊妹要来公司,还有舅舅、姑姑和姨家的亲戚等等,这些亲戚只要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都会要求来公司的,拒绝也不是,不拒绝也不是。怎么做都不行。

    不行,这事一定不能答应!

    但王元平知道母亲的脾气,此时如果自己和她拗着来,以母亲的脾气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反正几个堂妹还在上学,离毕业还有一两年的工夫,到那时再说。

    想到这里,王元平眼珠一转,嘿嘿乐道:“妈,妈,瞧您说的,您儿子什么秉性您不是一清二楚嘛,我是那样的人嘛。以后再说,以后再说好不好。”

    说着,不等李红莉再说话,一溜烟出了家门。

    公司的车老早就在门口等他了,还是小严开的那辆“上海”轿车,王元平上车后吩咐:“先把我送到公司,你赶紧回来接着董事长去洪南。”

    王可建兄弟二人到了洪南没有奔信用社,而是先去了县外贸公司找韩聪。

    至今为止,哈尼克公司给建辉公司那定金还有10%被扣在县外贸公司。王可建电话要了好多次,但对方总是推三阻四,理由一大堆,说白了就是不想给。韩聪的态度让王可建非常愤怒,但又无可奈何,他知道以后想干哈尼克公司的订单是离不开外贸公司的,因为,自己这个民营企业是没有出口权的。只能依靠韩聪他们。

    换句话说,这个韩总是得罪不起的!

    王可建对外贸公司现在可是熟门熟路,人也都认识的差不多了,到了门口,看门的老头见是他,笑着打了招呼之后便放行。

    韩聪正在办公室批文件,一见他来,连忙放下手上的文件热情的招呼,又喊了人给冲泡上了茶水。

    王可建忍住怒气,强装笑脸和韩聪打着哈哈。

    “韩总,好长时间没见怪想你的,今天登门拜访不打扰吧。”

    王可建话中有话,韩聪听了出来。笑道:“老领导,老领导,千万别这么说,咱俩谁跟谁啊。哈哈”

    王可建没有吱声,端起茶杯吹了吹茶叶,小小的喝了一口。

    韩聪见状,连忙解释道:“老领导,我知道您资金已经捉襟见肘了,上次在电话里我不是跟您说了嘛,我们这里遇到一些问题,暂时挪用了一部分。等资金不紧张了,我立马给您。”

    王可建苦笑了一下,道:“韩总,我是没办法,要是能转悠开,我是不会登门的。实话跟你说吧,我现在公司原料已经没了,公司整个车辆制造这块已经停工了,按这个进度是无法保证哈尼克公司产品交期的。如果不按期完成,到时恐怕我们和你们都会有不小的麻烦吧。”

    韩聪大吃一惊,他没想到事情会这么严重!

    哈尼克公司的这笔定金到了之后,他原想一下子转给建辉公司,说来也巧,正好外贸公司因业务需要急用钱,而外贸公司那时又没有闲钱,韩聪就想到了这笔钱。他想着用用等到钱周转开了再给建辉公司,但没想到的是这才用了两个多月,建辉公司就顶不住了。

    如果不能按哈尼克公司的交期交货,那外贸公司和建辉公司一样,将面临巨额赔偿,甚至有可能退货!

    韩聪有些急了,声调不自觉的提高了八度。

    “我说老领导,您可不能这样做,当初是您一而再再而三登门拜访央求我给您订单,哦,订单给您了,现在您给我说这个啊?过分了!干不了早说啊。”

    韩聪也是有些着急,话说的有些呛人。在王可建听来那就是无理抓三分,可把王可建气了个半死,他手指着韩聪“你”,说不出话来。

    眼见着场合要僵,王可辉连忙打圆场。

    “呵呵,韩总啊,我大哥不是那个意思,您跟他这么多年的朋友了,还不了解他嘛,说话不经过大脑,但人是好人。您别生气,您别生气。”

    说着,站起身从口袋里掏出两盒“中华”烟,悄悄的搁在韩聪眼前,接着又掏出了一盒已经打开封的烟弹出一支来递给韩聪。韩聪看了他一眼,接过烟,王可辉连忙掏出一个精致的打火机给他点上。自己也点上了一支,然后,将那个精致的打火机放到两盒烟上面,退回了刚才坐的沙发上。

    王可辉这几个动作做的可以说润物细无声。既不让对方感到不舒服,又悄悄的把东西奉上,把场合圆了下来。

    韩聪暗暗佩服,心想:这王家人个顶个的都是好样的,上次来的王元平那是县里的红人,虽说现在冷却了,但其能量不可低估。眼前的这位王可辉,自己虽不太了解,但就冲刚刚那一番连说带做,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这又是个人物。

    王可辉给大哥使了个眼色,王可建会意,立马调整一下情绪。

    “韩总,对不起!刚才我的态度不太好,我给您赔不是了。您给我这个订单我是一千一万个感激,真的。我王可建不是那不识抬举的人,您拿我当朋友,我也真把您当好哥们处。这才说话不客气的,我就这驴脾气您多担待!但话又说回来了,韩总,我的资金也确实出了问题,您知道的这个订单数额多大,别说10%了,就是5%我都受不了。您可能不知道,我们这些天为了跑资金的事腿都跑细了,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也不会腆着脸再来要这定金的。”

    一见对方软了下来,韩聪的态度当然也就软了下来,他和王可建多年的关系了,也知道王可建的个性。再说这个事是自己办的不地道,既然对方软了下来,自己再端着那就没意思了。

    “老领导,老领导,呵呵,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是我的态度过于激动。您的难处我能不知道嘛,我也实话对您说,上次您来电话之后,我就让他们在筹集这笔资金,本想弄好这两天我给您送过去,但您还是等不及亲自登门来要了,也好,省的我再去跑一趟了。”

    说完不等王可建回话,冲着门口喊了一声:“小李”

    一个小伙子应声推门而入,韩聪吩咐他去把财务科长找来,小伙子出去有个十来分钟,财务科长进来了,韩聪把王可建的来意简单的说明之后,财务科长明白了,咧咧嘴道:“韩总,我们账上没那么多钱”

    韩聪抬手止住他的话,吩咐道:“这个你想想办法吧,他们现在急着等米下锅,已经火烧眉毛了。如果哈尼克公司的订单完不成,不但是他们,我们也得跟着倒霉。快去吧”

    那财务科长稍微一迟疑,领着王可建去了财务科。

    俗话说听话听音,锣鼓听声,王可辉多精明,他听韩聪的话中分明还是有气,心想:这个人可得罪不起啊,以后进出口的事还得指着人家呢。怎么处理呢,楼下的车里有几盒茶叶,但现在下去拿已经来不及了,再说把茶叶送到办公室有点太扎眼了吧。

    怎么办呢?他眼珠一转,有了主意。

    “韩总,中午咱们去洪南大酒店一起吃个饭吧。”王可辉试探着问道。

    韩聪想了想,摇摇头,道:“我这里还有事,就不去麻烦了。”

    王可辉心里一喜,有门。他说:“再有事也得吃饭不是,我大哥他今天态度不好,待会让他当席道歉,罚他连喝三杯。”

    韩聪再次推脱,但架不住王可辉再三邀请,加上他也不想因为今天的事和王可建弄得关系恶劣,这才答应了下来。

    王可辉告别韩聪,出了门他没有去财务科而是直接下楼等着。

    大约一个钟头的工夫,王可建下楼了,东张西望了一会,王可辉连忙从车上下来冲他招招手。

    王可建上了车,埋怨道:“老四,你跑哪去了?让我好找。”

    “我早就下来了。”王可辉笑着说:“怎么样?”

    王可建从包里拿出支票递给了他,王可辉喜出望外。

    “行,还是大哥厉害,几句话就让对方投降了。钱要到手就行了。”

    王可建叹了口气,看着车窗外出神:“老四,钱是要到了,但人啊,呵呵,恐怕也得罪了。以后再想从这里接单子恐怕难了。”

    看大哥愁眉不展的样子,王可辉乐了。

    “大哥,这个您别担心,中午吃饭时您多和韩总喝几杯就没事了。”

    “瞧你说的。”王可建白了老四一眼,道:“中午又没和人家说请人家吃饭,怎么喝?”

    “大哥,我刚才已经和韩总约好了,中午一起吃饭,我们给他赔不是。”

    “你约好了?”王可建回身看了四弟一眼:“什么时候约好的,我怎么不知道?”

    “行了,您就别问那么多了,咱么现在去哪?”王可辉抬起手腕看了看表,刚刚十点钟:“这点去信用社是不是早了点?”

    王可建沉吟了片刻,道:“这个点去是有点早,但是去信用社办事的人很多,我看那,咱们还是早去吧,去黄主任办公室等着。今天务必把他约出来。”

    王可辉点点头,顿了顿,迟疑道:“大哥,韩聪和黄主任一起请合适吗?”

    “我想应该没事,咱们去黄主任办公室说起话来顺便问问他方不方便,如果不方便,那就改到晚上再请黄主任。”

    王可建说到这里,猛然想起两个人来。他眨巴眨巴眼睛。

    “老四,我想起两个领导来,但不知道在一起吃饭合适不合适,你帮我分析分析。”

    “谁?”

    “县委常委副县长林然和县经委主任冯之。”

    “啊?”王可辉吃了一惊!“大哥,这两个人您能约动吗?”

    “应该能。”

    “那太好了,有这两个人去,黄主任和韩聪还不得屁颠屁颠的快去啊。太好了,您赶快约吧。”

    “那行,小严,先去县政府吧。”

    本書于看書辋

第299章 又见林常委() 
县政府大院和县委大院一墙之隔,中间有个月亮门方便两边人来往。

    林然分管工业,彼时的洪南和全国其它县域一样,所属地方国营企业很多,一个县怎么着也有几十个小厂。

    县里分管工业的副职一般事情比其它副职多,林然也是如此,一天到晚日程排的满满的。这不,刚刚下企业检查回来,累的正在办公室沙发上躺着想休息一会,王可建的电话打了进来。

    林然接到王可建电话很高兴,这个帮了自己也帮了县里忙的家伙,自己这几天正琢磨着找他叙叙旧呢,他找上门来了。

    王可建进门的时候,林然刚刚从沙发上起来。

    “老王来了,好久不见了,快坐,快坐。”

    说完,起身倒了杯水给他。

    王可建是一个人进来的,拜会县领导不像其他事,禁忌他还是多少知道一些的,他和王可辉分了工,老四去银行见黄主任,自己则来县政府拜见林然。这叫两不耽误。

    “常委好!总想过来拜会您,但不敢随便打扰。”

    林然摆摆手,止住他的话。

    “这是什么话,什么叫不敢打扰,领导就不是人了?就不能交朋友了,既然是朋友,就说不上打扰。坐啊!”

    王可建坐了下来,林然眯缝着眼看了看他。

    笑道:“老王,溶剂厂兼并之后干的怎么样?”

    王可建立马换上了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常委,快别说了,愁死我了,没接过来的时候,我没感到这么大的压力,真接过来了,这么多人一下子压了过来,我都喘不上气来了。”

    略略一停顿,谓然一叹道:“我一直在想,这才几天的工夫,压得我就喘不过气来,而这块石头压了您那么多年,您是怎么挺过来的?”

    王可建的话说的非常艺术,既把自己当前的处境说的极其困难,又顺便把领导的马屁不漏声色的给拍了,而且,这个马屁拍的很高明,没有丝毫的阿谀奉承之嫌。

    林然很受用,半躺在椅子上斜着眼看着王可建。

    “老王啊,你现在知道了吧,上千人的吃饭问题不是小事啊,不过,你既然接过去了就得勇于承担责任,不能半路撂挑子。要知道,你提的条件可是够苛刻的,县里也答应了。所以,你不能也不准你撂挑子。明白吗?”

    “可是可是。”

    “别可是了,我知道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找我什么事?”林然开门见山。

    “没事,没事,就是想请您吃个饭,时间长了不见您怪想的。吃个饭联络联络感情。”

    “真的吗?”

    林然一脸的问号。

    “当然是真的!”王可建一本正经的说:“如果您能接受几个银行的领导给我认识那就更好了。嘿嘿”

    林然嘴一撇,哼了一声:“我就知道你们这帮个体户的心思,哈哈,也罢,我给你介绍介绍,但话说回来,我只管介绍,其他的还要靠你自己。”

    王可建大喜过望,这可是一位收获!自己原想过来请他吃个饭,临上来的时候心里还忐忑,不知道对方能不能答应。现在看林然不但答应他的邀请,还要请几位银行的领导,常委请银行的肯定不是一般人,绝对是行长级别的。

    最重要的是有了这个牵线搭桥之后,以后再和银行沟通会方便的多。

    “那就先谢谢常委了。”

    “别跟我客气。”林然制止了他说下去,道:“老王,我帮你不是为了图什么,而是为了溶剂厂上千名干部职工啊。我和他们打交道多年,深知他们的难处和苦处,但是你也知道,县里的资源有限,没法安排这么多人。为了帮他们找口饭吃,县里是什么办法都想尽了。都不容易啊。”

    王可建听完肃然起敬!这是迄今为止他见过的最大的领导,也是真正能为老百姓着想的领导!

    在王可建的印象里,大凡是领导,一般都是高高在上,开几个会,做几个报告,批几份文件。其它时间都是坐在办公室里看报喝茶,真正干事的好像不多,但自从认识了林然和冯之之后,他的看法有所转变。

    林然见王可建沉默不语,便问道:“想什么呢?”

    “嘿嘿。”王可建回过神来。道:“我在想我认识的领导里,似乎您是真正干事的领导。常委,说实话,要不是跟您亲自打交道,我是无法体会到您刚才的话的。”

    王可建的话说的很真诚,虽然有些许拍马屁的意思,但这个马屁拍的林然很舒服,人嘛,都是愿意听好话的。

    林然叹了口气,对王可建的说法深表赞同,他也知道有些党员干部犯有严重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有的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有的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有的只图虚名,不务实效,不了解民情,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喊口号,说假话,说不负责任的话;有的热衷于沽名钓誉,哗众取宠,应付上级,应付群众。从表面上看工作都部署了,口号也提出了,但往往是工作不落实、不扎实、不切实,没有抓到底,结果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有实效。

    所以,王可建的看法可以说代表大部分群众的看法,如果一个政党的干部大部分这样,那这个政党是没有前途的。

    林然一向反对上述这些作风,他自己乃至分管的部门,他都要求做工作扎扎实实,不走过场,更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而是要真正的解决问题。

    就溶剂厂的事来说吧,这个担子压在他肩上几年的时间,他丝毫没有叫苦叫累,而是走访了国内的好多家类似工厂,希望能给溶剂厂找条活路。同时,也为了救活其它县办工厂提供一个模板。尽管几年下来一直没有成效,但毕竟他们一直在用不同的办法尝试解决问题。这就比那些不作为的党员干部要强得多。

    但同时,林然也明白,随着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国外新鲜事物和意识同时输送了进来,上至领导干部下至群众百姓,意识和思想也都迅速的转变。这种情况下,机关的作风也不像从前那么淳朴了。群众办事的难度越来越大,有作为的干部越来越少;关心群众疾苦的干部越来越少。

    林然知道这是个大环境,也可能是改革过程中该付出的代价。

    刚才的王可建说的话在他听来除了感到舒服之外,更多的还是一种警示。俗话说得好,金杯瑛碑不如百姓的口碑啊,当一个干部得到一个普通百姓对自己肯定的评价,在当下的环境,已经实属不易了。

    王可建以为刚才自己说的话林然不以为然,便信誓旦旦的再次补充。

    “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