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
说罢,又听到幽幽子的回复后,八云寺便自主的在幽幽子的屋内院落里找过地方坐了下去。
在八云寺身后的两人也纷纷找了个地方休息了起来,毕竟这次只是来玩的,又不是来办事情的,不用那么拘束。
想干嘛就干嘛才是游玩时的最好心态嘛!
幽幽子的院落虽并不怎么奢华,但到也十分宽敞,足足有着三个足球场那么大!
或许,这也是因为幽幽子身上的死气的原因,幽幽子才有那么大的院落吧。
给个幽幽子足够宽敞的院落,让她使劲折腾,只要不跑出来用死气祸害他人就行。
西行寺家的人,大概是这么想着才会给幽幽子这么大的院子吧。
可这么大的院落也带来了一样令人不怎么欢喜的事物冷清。
四周全是一片冷清之感,没有半点活跃的气氛。
……
待幽幽子吃完饭,收拾完食盒之后,八云寺便起身来到了幽幽子的身旁,朝着幽幽子问道。
“幽幽子,你想一直识字读书吗?”
八云寺的这一问,打断了幽幽子本想对八云寺问的那些个问题的思绪,转而直接对八云寺回答道。
“想啊。”
“那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你不识字吗?哦对了,还记得她吗?”
说着,八云寺指了指一旁正和八云贞聊得正欢的顾七巧。
“她昨天还教过你识字来着。今天我带她来就是为了继续教你识字的,待会儿她教你识字的时候,记得要把你看不懂的书籍都拿出来哦。”
显然,八云寺的‘套话’行动已经开始了。
以套话的方式,套出幽幽子所知道的一些些有关于她本身的秘密。
哪怕是她压根就不知道有着这个秘密存在也行!
八云寺这么做,只是为了能让幽幽子过得更安稳些。
而一开始套话,八云寺也不敢直接就往最主要的地方套。
先从幽幽子身上一些无关关紧要的地方开始套话,以便让幽幽子彻底信任自己。
待彻底信任之后,再往最关键的地方套话也不迟!
毕竟要知道,八云寺虽然早就与幽幽子相识,可幽幽子也才和八云寺见过几次面而已啊!
一个不小心让幽幽子对自己产生戒心,八云寺哭都没地方哭去!
“我也不知道,爷爷没有叫人教我识字,妖忌也没有教。”
幽幽子答道。
“原来是这样。你也应该准备一些你看不懂的书籍了,这个老师可不是每天都有空教你识字的。”
八云寺再次说道。
幽幽子赶忙应了一声,随机跑向了魂魄妖忌的所居住的房间,拿书去了。
幽幽子不识字,房里没有书也属正常。
可魂魄妖忌可是识字的啊!在这大家族里,一个识字的人屋子里要是没有书的话,那反而就不正常了!
而幽幽子对于自己为什么不识字的答案算是在八云寺的预料之内。
魂魄妖忌不教幽幽子识字的原因已经知晓,那时魂魄妖忌愚忠。
而西行寺家的家主西行寺康清不教幽幽子识字的原因,或许也很简单。
要么,他是厌恶着幽幽子,不想教幽幽子识字。
要么,他是害怕幽幽子,害怕派人去教幽幽子识字后,不到三天他还得出钱举办一次葬礼!
也正好就在八云寺开始胡思乱想的时候,幽幽子便捧着一大叠竹简与纸制书籍从魂魄妖忌的房间里走了出来。
八云寺连忙上前去帮忙,且顺带的给了顾七巧和八云贞一个眼神,示意顾七巧准备教书,八云贞给顾七巧帮个忙。
待八云寺走到幽幽子面前时,未等幽幽子发话八云寺便一把捧过了幽幽子手上的一大叠书籍,道。
“交给我吧。你休息一会儿,待会儿就要教书了。”
说罢,八云寺便直接捧着书籍走向了顾七巧。
幽幽子望着八云寺离去的身影,迟疑了一会儿,随后又连忙跟上。
在她的记忆里,可从未有过人替她捧过东西。
…………
当两人来到顾七巧面前时,顾七巧和八云贞两人已经搭好了一个小型的白底黑板,顺带的还拿出了一张书桌椅子,就等幽幽子这个唯一的学生了。
对于识字,幽幽子有着极大的兴趣。
无需八云寺多言,幽幽子便直接坐在了椅子上,等待着顾七巧的教学。
而顾七巧这家伙也是个很负责人的老师。
她并没有立即教导幽幽子,而是拿着幽幽子带来的书籍,一本本的审视了起来。
看看那本最适合教学,适合教学的,再交给幽幽子,其余的,一概留着以后让幽幽子自学去。
可就像那网络游戏中,满级的角色不会用着新手装备一样。
早已识字的魂魄妖忌所读的书籍也没有一本适合供幽幽子学习的。
“全是史记,没有一本有用的。”
顾七巧道。
话音落下,八云寺直接从隙间中拿出了一本《逍遥游》递给了顾七巧,道。
“拿着个去!”
顾七巧不语,直接接过了八云寺手中的逍遥游便直接教了起来。
顾七巧的教学虽然不枯燥,但对于八云寺和八云贞这两个早就毕业的人来说。
顾七巧的教学他们压根就听不进去!
无奈之下,两人只好拿起了幽幽子从魂魄妖忌屋里拿出来的史记,直接看了起来。
八云贞拿的是日本的武器演变史。
八云寺拿的则是日本的正史。
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日本的正史,八云寺早在现代时便已经学的滚瓜烂熟。
现在再看一遍,也只不过是重温而已。
可……这重温……咋就和第一次看的压根就不一样呢?
(年份忽略,毕竟智障作者对于日本正史的年份从未认真过,都给改编过了。)
日本正史:710年,即和铜三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飞鸟时代结束,这时的琉球,远远比日本要发达许多,因为琉球早早的成为中国的藩属,比日本更早的接受先进的中华文化,也开始使用汉字来记录史实。
可魂魄妖忌书上所写的,尽然是和铜二年迁都平安京。和铜三年出征琉球!次年,琉球向日本称臣!
日本的飞鸟时代过去,便是奈良时代。
日本正史:奈良时代,公元710年至公元794年,因以奈良(平城京)为都得名。此时是律令制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阶级关系、文化以及对外关系等多方面。但是,这个时期农民贫困、游民增加、由庄园扩大导致的公地公民制的实质上崩溃,矛盾开始暴露出来,贵族内部政治斗争不断发生。
可魂魄妖忌书上所写的,却依旧与正史不同。
正史上说的是农民贫困,游牧民族增加,贵族内斗!
可书上所记载的却是农民依旧贫困,但平安京里的天皇却直接挥师攻打高丽!也就是此时的朝鲜半岛!贵族内斗也被天皇直接派兵镇压!
并且直接抓住了使贵族内斗的幕后黑手,藤原北家!
藤原北家全族被斩首上千人,只剩下三名后人!
且这三名后人还被天皇纷纷斩断了一只手臂,于去年逐出了平安京!
历史……就此暂停。
………………………………
不管此时其他人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此时,八云寺的脑海里只有这这么一句话正在不停地回响着。
‘历史……被人改变过!’
若不是昨天夜里,八云寺等人在平安京看见了一写着藤原北家的被荒废了一年多的茅草屋……
八云寺还真不能相信这本书是真的。
他最多也只会以为这本书是魂魄妖忌原创的,是魂魄妖忌的恶趣味。
虽然不大可能,但也是最乐观的猜测了。
除了这个,在八云寺放下史书后,也一直有着这么一个问题在八云寺的脑里不停的打转着。
‘究竟是谁改变了历史。’
一开始,八云寺以为是自己改变了历史。
但随后不久,这个想法便被他推翻了。
八云寺等人在三国时期搞出来的动静,可不比一颗东风快递炸响的动静小上多少。
若真要说改变历史的话,最先改变掉的也应该是神州大陆的历史才对!
八云寺等人是从神州大陆来到日本的,不是从日本去往神州大陆之后又回到日本的。
按照简简单单的先后顺序来排列,神州大陆的历史绝对会最先被八云寺给玩坏。
可如今呢?
如今,唐朝依旧被李家给创建了!
唐朝那些赫赫有名的将领,程咬金、尉迟恭……依旧还是那么出名!
唐朝都没被八云寺给玩坏,日本的历史怎么可能被八云寺给玩坏!
76。请先看一看前一章在购买。
(抱歉,今天回家的时候都十点半了,两个小时我根本就写不出4000字啊!水上一章,还请原谅,五月一日我将不会更新,因为那天智障作者要去医院复检咳血,但……之后我竭尽全力也要补上,抱歉了。
抱歉。抱歉。抱歉。)
‘一定是有一个知晓历史的人,改变了将要发生的历史!要不然绝对不会这样!’
八云寺心中暗道。
历史对于正生活在历史当中的人来说,或许很神秘,很是严肃。
对于生活在历史当中的来讲,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可能影响以后的世界的走向。
可对于八云寺这生活在以后的世界的人来说。
历史都是既定的东西,只要没有人去强行篡改,就不会改变!
而既然一切都是既定的,那除非有个在既定之外的事物影响到了既定内的事物的走向之外,别无可能!
而说这是一个知晓历史的人将日本历史给改变了,也是有原因的。
以日本正史来看,飞鸟时代之后的奈良时代,日本无意在走着下坡路。
而这被魔改后的历史呢?
先出征琉球,而后灭了藤原世家这个以后即将要掌控日本1000多年的大家族,之后又出征高丽!
一切的一切都无不在表示着日本正在走着上坡路!
琉球在古时候就是中国的附属国,而后清朝归于日本,但直到现代,琉球岛上的人依旧对日本没有多大的好感与归属感。
甚至有着许多新闻可以证明,琉球岛一直想要重归于中国。
高丽即朝鲜,朝鲜被日本占领的时期发生在1910年。
而今日本出征琉球又出征朝鲜,无疑不是在佐证着有着某个知晓历史的人,正在提前拓张日本领土,使日本加速发展!
‘兴许是穿越者吧?’
八云寺想到。
‘应该是日本的穿越者,每一个穿越世界的人大多都有着想要改变自己国家的历史的冲动。
屈辱,窝囊,痛苦……现在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过去几乎都有着难以磨灭的哀伤。
每个穿越到古代的中二病晚期患者与被穿越后随声携带的系统给坑的生活不能自理的人,都会仗着自己知道着历史的进程而改变自己国家的历史。
要么使其更加繁荣,要么……直接造反创建新国家。
或许,日本平安京里也有着一个穿越者!’
随后,八云寺下定了决心。
决心在今晚再探一次平安京,寻找那名‘穿越者’的存在。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单单他也是个‘穿越者’这个身份就值得八云寺取寻找他!
随后,八云寺合上了魂魄妖忌的史书,将其放回原地,并看了幽幽子几眼。
在八云寺的眼中,黑发的幽幽子渐渐地与以后粉色短发的幽幽子的身影重合。
不知不觉间,八云寺仿佛回到了当年的白玉楼。
……
依稀记得,自己当初才只有6岁,某天,自己偷吃了幽幽子的一个饭团,脑袋却迎来了妖忌的一顿猛打。
虽然不是什么快乐的回忆,虽然妖忌还是那么严厉。
但无疑。
这些记忆都是八云寺最为宝贵的回忆。
从洪荒时期后羿射日到现在,离家的时间差不多也已经四五千年了。
八云寺……想家了。
“今天你又来干什么!!”
猛然间,魂魄妖忌的怒吼声从远处响起。
只一刹那,八云寺的思绪瞬间回到了原地,并寻着声音的源头看去。
只见魂魄妖忌一脸阴怒的站在八云寺的正对面,右手紧握着楼观的剑柄。
随时准备再和八云寺打上一场。
或许要不是幽幽子就在他旁边的话,估计他立马就冲上来和八云寺打起来了吧。
但还好,魂魄妖忌那阴怒的脸色很快就退下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夜。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平!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凭借着幽幽子所念出的一段逍遥游节选,八云寺等人才得以不用大动干戈。
“那是什么?”
魂魄妖忌指了指幽幽子和顾七巧所在的方向,道。
“教幽幽子识字咯。你又不教,只好我教了。”
“幽幽子大人可是人类,怎么可以学习你们妖怪的东西!”
说着,魂魄妖忌猛地拔出了楼观。
看样子,魂魄妖忌的思想也真是够老旧的。
虽说担心幽幽子学习了妖怪的东西之后变坏这点也是情有可原,任谁也不可能将自己家的大小姐交给‘恐怖分子’去教导。
可这种自己不教,又不准许他人教授的思想,真的是……封建时期的旧思想啊!
“喂喂喂!你可别乱说啊!你知道庄子吗?”
八云寺反问道。
“……”
魂魄妖忌不语。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神州大陆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与人生观、政治观等等。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九流,括囊百氏”。
幽幽子刚刚念的那一章是庄子一书里的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现在你还觉得我教授给幽幽子的知识,压根就是不可取的吗?”
“……”
“如果不行的话我这里还有《诗经》。
《诗经》是神州大陆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要还是不行的话我这里还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一部儒家学说经典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