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你只看到我的欢笑,却没看到我内心的吐血……这等迎来送往的事情我还真不习惯。”对于李钦的调笑,刘备苦笑一声。
“呵……这么着,主公你可得好好锻炼一下了。若是能够去汝南还好一些,可要是去九江或者是丹阳,主公你可得过一阵子这样的生活了。九江和丹阳的世家可是不少呢。”听了刘备的抱怨,李钦轻笑一声,旋即告诫刘备。
“恩,我明白的……”听着李钦的告诫,刘备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这一遭。如此寒暄已过,刘备便向李钦介绍新近加入自己军中的两位豪杰:“这位是颜良,那位是文丑。都是我这一次收来部将。颜良是上次我们救下的颜家堡的旁系族人,因为我们复克了颜家堡,所以他加入了我们军中。文丑则是他的好友……元华,你别看他们二人样貌奇特,可本事却是不小,其实力不在二弟、三弟之下啊。”
刘备笑着说道,他唯恐自己的军师没听说过这两人的名字,因为两人面目的狰狞而对其不喜故而着重介绍道。
“颜良、文丑……”刘备就这么一说,李钦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旁人或许对这两位丑汉不太了解,李钦哪里会不清楚这两位的实力:关二爷斩颜良、诛文丑的故事可是流传了两千多年。李钦打小就听说过。虽然在故事里,这两位都是被关二爷一刀秒的货,可谁都知道那只是在特定情况下发生的意外罢了。
只颜良来说,这可是连续击败张辽、徐晃的猛人,其武力无疑是不容小看的。而文丑的实力更在颜良之上。刘备说两人的功夫不在关羽、张飞之下,那可真不算胡说。
对于刘备招到的这两位豪杰,李钦虽然有些失望他们不是来自常山真定的那位白马银枪英姿飒爽的小将,可想到他们本身厉害,李钦还是欢喜不已。
当下他一步踏出,走到文丑、颜良二人的面前,躬身朝他们行礼,恳切的说道:“二位英雄能加入主公的麾下,在下不胜感激。我相信,将来的你们一定不会后悔自己今日的选择。”
“呵呵……”颜良、文丑闻言裂开了嘴开心的笑了起来。
文丑不必多说,就连颜良最初也只是怀着报恩的心才来投靠刘备的。他的心很单纯,想法也没那么多。可在加入刘备军的几天之后,尤其是在与同样勇猛的关羽、张飞交流之后,他们却是彻底的喜欢上了这个团队,认可了刘备这位主公。
如此,众人也算是互相认识了。
互相寒暄一阵之后,李钦便向刘备汇报了自己战果,同时说明了自己已经将黄巾军俘虏和劫掠的物资都押送于此的情况。
“唉……我就知道元华你也是这样的。收容俘虏这是一件好事,可这好事对眼下的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难题啊。”刘备叹息了一声:“不但,你收容了俘虏,我和二弟也同样收容了不少。眼下俘虏在我们军中达到了万余之众,他们刚刚投降人心未定,我们还得抽出人手去看押他们,这对我们接下来的战斗时很不利的。我又不可能把他们交给皇甫大人……”
刘备对此很是为难。按照原本的规矩,将俘虏交予后方乃是天经地义的,但眼下刘备绝不可能这么做。因为皇甫嵩会杀了他们杀反贼俘虏以昭告天下,皇甫嵩最爱做的便是这样的事情。他认为如此可以立威。
真能立威么?
刘备不这么认为,受了李钦的影响,原本就不喜欢如此残酷杀戮的他自然不可能明摆着看着这些人去死,所以他只能将这些俘虏看押在军中。但总这么看押下去也不是一件事儿,尤其在自己这边还有后续作战任务需要完成的情况下。刘备对此很是头痛。
“怎么办……?”这两天刘备就这个问题和戏志才、刘晔商量了许多次,可终究也没有商讨出令他满意的答案。
在看到黄巾军造的那些罪孽之后,将这些人都杀掉,刘备下不了手,可是把他们都放掉,刘备也觉得不妥。没办法,他只能就此事询问李钦了。
“很简单,让宪和与周仓留在这里带一千官兵看守,举行拍卖会,将这些黄巾俘虏都发卖了拉倒。当然,其中如果愿意跟着我们的,我们自然要带走。如果不愿意的,就卖给那些豪强做奴仆吧。”李钦出了一个不算太好,可也不算太差的主意:“对了我们收缴来的这些物资,能够找到失主的,就归还回去,可如果失主不见了的,那也就地发卖。现在我们跟着皇甫大人,粮草我们不必担心,我们需要的是铜钱。毕竟以后……”
李钦没有继续说下去,可其中的意思,刘备也懂得。
“这个……”刘备思索了一下其中的利弊,最终点头答应下来:“好吧!就按你说的去办……”
至于,那些被发卖掉的黄巾军俘虏在主家究竟会遇上怎样的虐待,刘备表示那和他没有什么关系。
好死不如赖活,让他们活下去,这已经是最大的恩德了。刘备是一个有仁慈的人,但他的仁慈也不是对谁都来的。黄巾军干的那些事情,刘备可是真切的看在眼中。他对于这群狂暴的贼,心中也窝着一团火气呢。
最终,关于俘虏的事情便这么决定了。戏志才和刘晔于其中再商讨一些细节,便将此事轻轻的揭过。
接下来,众人要商讨的是如何对付黄巾军北方的那路粮草收集队。
“现在关于这路人马的消息究竟有哪些?”要对付敌人,就首先弄清楚敌人的情报,这是李钦告诉刘备的。刘备将其记在心里,在遇上问题的时候,他第一个开口的往往就是这么一句话。
“昨天的消息,他们已经向南攻克汉昌……他们是偷偷摸摸的进入中山国,在劫掠一番之后,大张旗鼓的南下。据说中山国的南部已经被他们弄得一塌涂地了。”戏志才说出了他手中的情报。负责情报方面的工作,这便是他在刘备军中的主要职责。
“汉昌……汉昌往南是毋极了。毋极在往南就是下曲阳,这是黄巾军在巨鹿郡内的又一个据点,之后他们可以由下曲阳至南鸾,将东西运到广宗。下曲阳、南鸾都是他们的地盘,运输的安全还是比较有保障的。”李钦分析着说道。
“南鸾?南鸾靠近大陆泽……其地形比较复杂。如今盛夏,芦苇茂盛,我想我们可以潜一直伏兵在那里,半路伏击黄巾军!”多谋的刘晔提出自己的看法。
“伏兵于大陆泽么?通过水运?”李钦一下子就看出了刘晔这个办法的关键。他对此不置可否,只是询问刘晔另一个问题:“大陆泽的船只能够支撑的起我们大军的横渡么?”
“这个嘛?”刘晔卡壳了,对于这个细节,他知道的并不多。
“这需要在探查一番!”刘晔如此说。
“恐怕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了。”李钦轻轻的摇头:“黄巾军一旦进入下曲阳,他们就能得到下曲阳的支持,一路民夫征发,兵马护送,在大兵集结的情况下,我们强行伏击也比较困难。而且南鸾离大陆泽太近了。”
“那你有什么办法呢?”刘晔目光灼灼的看着李钦,言语中有些不太服气。
“我想,我们趁机拿下下曲阳如何?如果我们动作快的话……应该能在敌人抵达毋极之前拿下下曲阳。到时,只要我们保密工作做得好的话,我们能够直接等到那路人马直接上门的。”李钦拿出了自己的办法。
“从陶到下曲阳,可是比从汉昌到毋极来的远啊。”刘晔抓住了李钦计策中的漏洞。
“远是远了一点,可我相信我们军中将士的脚板。而且我们不是还有张超的骑兵么……我们可以演出一场戏的。另外正是因为从陶到下曲阳比较远,所以黄巾军一般不会认为我们能赶得到,这便是我们的机会。”李钦笑着说道。
“这……”刘晔仔细的想了想,最终点头下来:“好吧!这也算是可行!”思索之下,他也认可了李钦的计策。
“恩……那就按照元华的方略行事!”既然刘晔和李钦取得共识,那刘备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他最终下达了命令。
第六十三章 守株待兔(上)
入夜了,如墨的苍穹笼罩着大地,无言的诉说着夜的深沉与寂静。
远处下曲阳城静静的横卧于大地,其扭曲的线条,在淡淡的月辉之下显得有些狰狞恐怖。尽管出于广宗的后方,可因为周边的郡县都已被汉廷收复的缘故,下曲阳早早就紧闭了城门,实行了宵禁。
宵禁之下,满城无灯,所有的人都早早的安歇了,只留下城头的一百多兵丁在那儿巡哨。
只是巡哨巡哨,说是勘察城下的风吹草动,可这么几个月下来,一切风平浪静,又哪里有那么多风吹草动可以观看。
是以,这些士兵早就懈怠了。有些门路的士兵就躲在城楼里呼呼大睡,而勉强守候在城楼的那些倒霉蛋也一个接着一个的打起了哈欠。其间或许还有一两个尽心尽责的家伙,瞪大了眼睛紧盯着城下,可这么大的城池他们能盯得了多少地方确实也是难说。
总之整个下曲阳如今的防守可算得上是空虚懈怠,似乎稍稍用力就能够轻易的被人拿下。
“军师,就这样的城池我们还要做戏么?就他那鸟样,我和文丑一个冲锋就可以拿下他。”在离城头灯火辉照范围之外的阴影之中,满脸横肉的颜良瞪大了眼睛瞅了对面的恍如怪兽一般的下曲阳城一眼,很是不解的冲跟在自己身侧只着了皮甲手持大斧的李钦说道。
“正是如此!”文丑的话不多,却也只是重重的点头表示自己赞同颜良的话。
好基友,莫过如是。
对于两人的傲气,李钦并没有说什么,他只是微微的笑起来,小声的问他们:“你说的冲锋是在夜里么?”
“这怎么可能。乌七八黑的,带着这一群士兵究竟能不能冲到城下我心里都没底。”颜良听说连忙摆了摆手,“我是说白天。只要等到天明,随便攻一场,城池也就拿下了。主公麾下,有二将军、三将军、文丑和我四员大将,想拿下这样的小城应该的是没问题的。”
“嗯,这一点我并不怀疑。只是……就这样硬打下去,我们的士兵究竟还能剩下多少呢?能有更省力气的解决办法,我们为什么还要用蛮力?”李钦笑着摇了摇头。
接下来他不再理会颜良、文丑二人,是扭头朝向另一边的身着半身铠甲,头裹黄巾的两人:廖化和裴元绍。
“怎么样?你们准备好了么?”李钦问他们。
“没问题……我和元俭都已经做好准备了。这里的将领叫陶升原本是张梁麾下的将领,与我这等人本就不是很熟悉,我保证他们认不出我来。”裴元绍拍着胸脯向李钦保证。
“那就上吧!我很看好你们的。加油,另外也要小心!”李钦小心的叮嘱道。
“嗯!”裴元绍和廖化重重的点头,随即带着队伍迈步向前。
长长的队列三三两两的并列,没有什么整齐的队形,就这么你扶着我,我掺着你,很有些凄凉的模样。
这一路大约有五六百人,李钦、颜良和文丑也藏在军中,他们都做黄巾军普通的将校打扮,身形更是藏在大旗之后这等不太引人注目的地方,离走在前头的廖化、裴元绍倒有二十来步远。
当下,一行人大大咧咧的往前,很快就引起了城头上那些巡哨士兵们的注意力。虽然他们普遍都很是懈怠,可淡淡的月华之下,这么一路五百来号人没有任何隐蔽意思的接近,他们要是再没发现,只怕就只能算是睁眼瞎了。
他们自然不是睁眼瞎,所以他们看到了这支人马。
昏暗的黑夜令他们一下子看不清对方的旗号,于是霍然而惊的他们一边飞快的跑到城楼那边喝止来人,一边着敲起了城楼上的警钟。
“当!当!当!”急促钟声在寂静的夜里传出去了老远。原本安静的下曲阳城,在这一刻喧哗沸腾起来。
“出什么事了?”被警钟唤醒的陶升,一脚踢开搂着自己的雪白**,一脸紧张的穿起了衣服。
此时,县衙各处的灯火已经点亮了,许多人都从梦中惊醒,却一时半会还闹不清究竟发什么了什么。他们都很有些诧异,奇怪为何在这个时候居然会想起敌人来犯的警钟。他们惊疑了好一会,最终才从城楼上飞奔过来的士兵口中得知了情况。
“……有身份不明的人马正靠近这里?靠,不会是敌人吧。他们有多少人?”陶升关切的问道。
“额……大约是……不清楚……黑摸摸的看不真切。”前来报讯的士兵张了张嘴巴,本想胡乱说出一个数字来的,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黑夜的模糊,他们两一个大略都估算不出来。
“你们这些混账,也不看清楚一点。”陶升火大的赏了一个皮鞭给那人,旋即翻身上了手下亲兵给自己迁来马匹,领着几十号亲兵纵马飞奔向南门。他一边疾驰,一边下达命令:“传讯下去,让城里的兄弟都做好准备。如果是自己人那自己没话说,可要是敌人的话,我们可就得准备苦战了。”
“诺!!”亲兵们拱手迅速的分散开去了。
对于陶升的命令,他们可不敢打什么折扣。
一路奔跑,等到陶升急匆匆赶到城头的时候,城头上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除了气氛稍显得有些凝滞之外,一切皆如往常那般。
“怎么回事?”陶升恼火的吼道。自己急匆匆的过来,结果看到的便是这么一副风平浪静的模样,这让他有种被人愚弄的感觉。
“老大……不是我们骗你,而是下面真的有人。我们原本看不清,以为是敌人,可等他们到了跟前才发现他们打得是天公将军的旗号。是自己人……”对于陶升的咆哮,城楼的上的士兵大都寒颤若素,只有一个胆大的家伙仗着自己是陶升麾下老兵的身份,小声的给陶升解释道。
“是这样?”陶升有些不信,他几步迈向前方,缩着身子藏在垛口的后面往城下张望了下,看到下面站立于昏暗之中的人马确实是打着自家的旗号。
“是自己人?那就赶紧把他们接进来吧。”见到他们确实自家的旗号,陶升也不禁松了一口气,旋即开口下令道。
第六十四章 守株待兔(中)
天下黄巾军是一家,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陶升不知道来人究竟是归属哪一方,可眼见他们有些落魄,他便想将他们接到自己的城里,给他们一口热汤喝,给他们一口吃食,这是一种同情,也是一种规矩。
几乎每一个黄巾军的渠帅,在遇上零散的黄巾军人马之后都会如此做。
当下,听了陶升的命令,就有士兵快步上去,准备尊令去降下吊桥打开城门。但,有一人拦住了执行命令的士兵:“等一等……”
“褚燕,你做什么?”看着那人的举动,陶升有些不解。
“渠帅……如今天色昏暗,敌我不明。这路人马来的蹊跷,你就不担心有什么问题么?”褚燕不解的反问道。
“问题?能有什么问题?”陶升对此很是不解。
“你就不担心官军假扮我们的人马来攥城?”褚燕说出自己的担心。
“攥城?从来只有我们攥官军的城,可没有听说过官军攥我们的城。我们是什么?我们是官军眼里的叛军啊。官军那么高高在上的性格,他们会假扮我们?那也太跌价了吧。”陶升说着不屑一顾的挥了挥手。
“可你就不怕万一……”褚燕追问道。
“万一……万一我明天就死了也有可能……嘿,世界上的万一那么多我们还做不做事啦!”陶升嗤笑道:“开城,开城!”
“诺……”士兵听到陶升再次下令,连忙屁颠屁颠的下去了,只将面色不好的褚燕甩在了一旁。
褚燕见陶升如此的固执,恼火的跺了跺脚:“这等不谨慎的人,早晚得死,我还是赶紧准备后路才行。”褚燕说着转身就走。
陶升看着他的背影,脸上闪过一丝阴翳,可终究没有说什么。
没有了褚燕的阻止,城门很快就被打开了,吊桥也被放了下来。陶升眼里闪过一丝贪婪的精光,却是迈着大步下了城头来到城门洞里。他准备在这里恭候那些人的到来,给他们一些温暖瞧瞧,然后设法吞并他们。
虽然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其水平究竟如何,可他看到他们有好几百号人,而且模样似乎都挺精壮的,便也以为他们应该很有本事。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把他们收编过来呢。
陶升可不怕他们不同意,因为这是下曲阳,是他自己的城池。
带着这样的底气,陶升站在了城门口边上。很快他就看到两名甚是精壮的骑将乘着两匹黄马缓缓朝自己这边走来。他们的身上穿着半身铁甲,身后跟着一队显得有些力量的士兵。
“在下是下曲阳留守陶升,不知阁下是。”陶升上前几步报出了自己的名号。
“在下乃是张晟麾下骁骑卫张和,那位是我们的渠帅邓阳……我们是奉命前往赵国、常山一代就食的队伍,却不想遭遇了官军的突袭,两万大军都……”裴元绍指着自己和廖化朝陶升做了一番介绍,同时解释了自己的来历和身份。
尽管他自己都猜测黄巾军没有多少人会在乎这些,但这么做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当然,即使是为了以防万一,这一番说辞却是真的。张晟麾下真的有叫张和与邓阳的,而他们也确实参加了西征偏师的就食行动。他们两人都倒在了刘备军的刀下。
裴元绍和廖化认出这两人的尸首,将他们收敛起来。由于这两人的年岁和身形与裴元绍、廖化差不多,所以在李钦提出攥城计划的时候,负责此事的裴元绍和廖化便打算装扮成他们。
不得不说,这一次装扮是很成功的。
陶升根本就没有怀疑他们是假的,是官军服务的。
“没想到两位尽量是张晟统领的麾下……真是失敬失敬。来吧,城里我已经命人备好了酒宴。大家都一起来吧。到了这里,你们就算是回到家了。”陶升和煦的笑着,一点也没有表露出自己的心思。他一边说着,一边向前,就要请裴元绍、廖化下马,与其拉近关系。
看着陶升就这样接近了自己,裴元绍笑了,廖化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