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限之斧揽万千-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农桑垦殖令,这是命令城中百姓开垦荒地,养蚕植桑树的法令。其中明确规定凡是开垦荒地的人将享受三年的免税。

    之后是道路整备令,工商开发令,奴婢新法等……都给原本显得有些散懒的成都百姓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两翼齐飞大势成

    大吴兴统二年三月,吴军镇南将军宋智引兵略平武郡,攻葭萌关。葭萌关守将解寿得到解晖的拜托,引两万唐兵南下,死守关城,试图以床弩应对宋智的进攻。却不想宋智以包裹了钢皮的铁牌竖车直线向前,以火枪兵代替弓箭手护住队列的两翼。

    其时,天色微明,太阳自东方升起,葭萌关在东北严阵以待,宋智在西南列阵准备。他命人算计好了阳光投射的角度,利用包裹了钢甲的铁牌盾车对阳光的反射之力,将一片耀眼的阳光反射到葭萌关城头。

    葭萌关守军眼前顿时白蒙蒙的一片,根本无法看清城下的情况。宋智趁机向前,在火枪手的掩护下,于关前百步之处设立炮击阵地,以飞雷炮轰击葭萌关。

    一时间,葭萌关上雷声轰鸣,硝烟滚滚,青砖包裹黄土而成的砖墙被炸塌了一片一片。只知在城头布防,以为自己能够凭借床弩远程抗击吴军的解寿所部,损失惨重。

    但解寿毕竟还是有些能力的人,尽管遭遇这当头一棒的打击,脑袋有些发晕,但还是尽量的收拢残余的部队,将其撤到了关墙之后,并保留了部队的最基本建制。这算是相当难得了,若是一般人,哪怕是李钦军中那些被李钦训练出来的将领,只怕也很难做到这一点。

    不过,在宋智的狂轰滥炸之下,他倒是很难体会这一点了。

    炮击持续了足足两个时辰。在这等恍如末日的炮击中,葭萌关上的士兵简直是度日如年。若不是解寿组织得力,只怕葭萌关的守军就要开关投降将关卡献给吴军了。现在,他们虽然没做到这一步,但这士气也着实好不到哪里去。

    解寿自己都怀疑自己究竟能在这样的炮击中坚持多久。

    “也许只要再过一会我也会受不了的。”解寿自言自语,他也难过的快要发疯了。

    不过,炮击终于有一个尽头。随着一声尖哨响起,宋智一方的炮击终于停止了。挨过一轮的解寿本能的做出反应:“上城墙,挡住吴军的攻击!”

    士兵三三两两上去,在各自长官的吆喝下,重新启出仓库里的装备,在已然成就一片废墟的城头上布防,等候宋智的进攻。然而宋智并没有发动对葭萌关的攻击,而是派人到关下劝降。

    劝降的人将成都陷落,解晖北逃这等一般守关士兵并不知道消息宣扬的众人皆知。他直接威胁城上的人:“赶紧投降吧!投降了你们便可以回到成都和家人团聚。解晖自己都逃了,你们还要为他卖命么?若你们不投降,我们将会继续用重炮不断轰击你们,直到关城倒塌为止!”

    “什么?成都陷落,解晖都逃了?”听到这样的消息关上的人都很是震惊。

    再想道前不久的一切传闻和唐军大举南下的事实之后,他们也相信了几分。这下他们可就不干了。本来他们防守这里,就是为了保卫成都,而如今成都都已经被攻克了,他们还防守个什么呢。李钦是一个不讲规矩的坏蛋葭萌关的人都是解晖的手下,一直以来他们接受的宣传都是这样。

    因为这样的宣传,他们心中对李钦的部队,有仇视,也有惊恐,当事情到了眼下这个地步,却是惊恐占了上风。

    解寿还是想坚持一阵的,他认为自己也能坚持的下去,但他手下,那些家人都在巴蜀的本地士兵不愿意了。

    当晚葭萌关发动了兵变,解寿的侄子解骏直接将解寿抓了起来,连带南下支援的万把唐军和葭萌关一起送给了宋智。宋智径自入驻葭萌关镇将府,派人快马加鞭将葭萌关拿下的消息告知了尚在成都的李钦。

    李钦大喜。随着葭萌关到手,成都的四塞大体算是稳固了。虽然还有汉中可以拿,但李钦确认为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得到消息,李唐已经任命李孝恭为山南道招慰大使坐镇汉中,重新构建李唐南部的防线。李孝恭是一个猛人。在历史上,他就是以山南道招慰大使发家,拿下了巴蜀,进而以巴蜀为基地略荆襄之地,为李唐平定南方群雄立下不俗功业。

    李钦如今麾下的大将,李靖在当时就是李孝恭手下的将领,他是得到李孝恭赏识而发家的。李唐让李孝恭在汉中,自然也存了以汉中为基业,反攻巴蜀的计划。

    “想的倒好,只是巴蜀既然已经落入我的手中,我又怎么能让它为你所夺呢?”李钦思索着。

    对于巴蜀,他的定位是后方供给基地,而非前线出征基地。巴蜀多山,道路难行,眼下李钦占有整个南方自然不像昔日诸葛亮那么苦逼只能沿着巴蜀古道北进了。

    当下李钦调陈棱入巴蜀,坐镇平武,构建葭萌关防线,将葭萌关、剑门关、阴平三地连城一个体系,然后调遣岑文本坐镇成都,展开各种建设和运输。

    首先,是进一步整顿巴蜀一带的道路,以原有的官道为主脉对其进行扩宽加固,以连接巴蜀各地。如此,初步形成江陵、夷陵水道,夷陵到巴郡陆路,巴郡到成都水陆并行的交通体系。在李钦看来道路就像是人的血管经脉,道路既通则物资流通方便,各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的进行。

    在完成了由东往西的道路构建之后,李钦紧接着对巴蜀之地进行了规划,他在资阳郡开凿盐井,熬制精盐;

    在成都种植桑田,开垦荒地,挖鱼塘,种水稻,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粮食加工,蜀锦精织等行业;

    而在泸川,李钦命人在那里修建了酒窖作坊,酿制美酒。

    以粮食酿酒,这在当时是一种奢侈浪费的行为,但李钦却管不了许多,他不缺粮食。在他的个人空间里可是有许多粮食的;

    这些都是对原有产业的扶持与升级,而李钦自己则在进行了这些规划之后,命人押着俘虏的唐军士兵前往南边的越郡,在那里建设新的钢铁厂在越郡之南的苗夷混杂之处的会川县驻扎,将盐源、会川、可泉县、定笮镇,以及盐边、米易、会东等地从越郡分离出来,设置新的华铁郡管辖,华铁郡所属也就是后世的攀枝花地区,李钦就是要在这里建立西南的钢铁工业。

    攀枝花铁矿属于比较难以冶炼的钒钛磁铁矿。若依照正常的科技树攀登法则,李钦眼下应该不去碰这等难题才是。但这说的只是一般情况,在个人空间有了相关工具、技术的支持之下,李钦的发展本来就不能以正常的情况来预估。

    于是,在大量现代工具和技术的支援下,李钦在会川呆了三个月的时间,在这里挖出了华铁的第一块矿石,冶炼出了属于华铁的一块钢锭。

    华铁的钢厂就此建成,虽然这一座钢厂的产量很小,年产出只有当年马鞍山钢铁厂的一半,但他毕竟是身处于西南地区最大型的钢铁厂了。

    最初的建设已然完成,各种利用钢铁产出的作坊也一一有了布置。李钦并不指望华铁的钢厂能在短时间内供应外界,他给负责华铁的陈老谋下达的命令是:扎根当地,扩大生产。

    “增加产能,建设新的连钢炉,扩建钢铁厂的规模,供给相关的工厂。你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生产,扩建,再生产。我给你们四年的时间,朕希望四年之后,你们能把钢厂的规模扩张到年产一百亿斤的水平。”李钦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目标。

    “怎么样?能达到么?”他笑着问他们。

    “我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陈老谋思索了一下肯定的回答。四年,这对“现代”工业的发展来说已经是一个很漫长的时间了。

    待华铁郡的事情完成,李钦这才返回成都,并由成都东进返回江宁。

    这已经是大吴兴统二年八月了,年月已经过半,天下的形势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原本被认为是中原霸主的瓦岗军势力彻底的烟消云散。李密本人带了几个亲信进入关中投靠李唐,而其麾下的那些大将则在王世充的拉拢下一一投降了。

    一时间,王世充声威大振,接连获得了黄河以南,洛阳以东的大片郡县;

    而就在他拔剑四顾的时候,原本的盟友李唐,则在他的身后狠狠的捅了他一刀:李唐向他发动了突袭,以李世民为统帅东进洛阳。这一战,李唐动用了他最新组建的火器部队。

    事实上在大吴兴统二年四月,李世民从巴蜀回到长安,便向唐皇李渊提出组建火器新军的建议。

    李渊答应了。当下,李唐纠合一切力量,搜刮了其境内的能工巧匠,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打造出了两千杆火枪和五十门火炮。

    虽然因为各项工艺不过关,所以李唐的火枪和火炮显得都有些笨重了,但在由习武之士的组成的士兵执拿之下,这些笨重的火枪和火炮在战场上给王世充带去了痛苦的回忆。

    在李世民和天策府众将的谋划之下,王世充一败再败,原本扩张而出的势力,又被打回了原形。到李钦返回江宁的时候,李世民正准备一鼓作气的进攻洛阳呢。

    “洛阳可不好打呢!”李钦听到这样的消息,小声的嘟囔了一句。

    中原河南的情况就是这样了。

    河北依旧是窦建德、罗艺、刘周武、梁都师四方混战之地;

    而除此之外的中原东部、东海徐州一线,乃至于青徐大部都随着,寇仲、沈落雁等人的谋划而落入了李钦的手中。

    至此李钦的势力沿海而上,基本据有黄河以南运河左右的大部领地。天下不说三分二,至少有二分一已经归属于大吴了。

    “天下半数归吴,我这也算是掌握了天下的大势了吧。”在江宁的小皇宫里,李钦嘿嘿的笑了起来。

第一百四十九章 突厥南下纷乱起

    天下大势逐渐明了起来。随着一位又一位诸侯落下帷幕,原本在纷纷乱乱的世道中占据江山的反王渐渐减少了,天下人的目光渐渐汇聚到三个人的身上:

    虎踞关中、河南、河东,并猛攻洛阳的李唐;

    并有河北冀州之地的夏王窦建德;

    据有江南、荆州、巴蜀、淮南、青徐之地的吴帝李钦

    ……

    所有人都认为最后要是说到有谁能够一统天下的话,那一统天下的人绝对是这三人中一位。

    因为他们占据了天下最精华的部分,至于其他势力:

    诸如洛阳的王世充,已如风中残烛;

    并州、朔方之地的刘周武、宋金刚、梁师都不过是占据边角之地的跳梁小犬,根本不值一提。

    人们非常确定无论是李渊、窦建德或是李钦一统天下,那搞定刘周武之辈都是很简单的事情。事实上,天下的三大诸侯,都将目光放在彼此身上,倒没有太多的关注刘周武等人。

    “嘿嘿,这天下到有点像三国了。只是这三国和以前的有不一样,几乎倒了一个个儿。我们大吴最强可以比拟曹魏;李唐稍次可以比拟东吴;而窦建德最弱只能算是西蜀。

    不过,眼下窦建德似乎并不打算联吴抗魏啊!他居然为了王世充去打李世民了?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李钦看着颜色逐渐减少,色块逐渐扩大的地图,小声说道。

    这是位于江宁皇宫西院的含明殿,是李钦即位之后圈了太守府西侧一片民居将其推平改建而来的建筑。

    原本的太守府毕竟太小,随着帝国实力的扩张李钦需要一个能够安置天下沙盘,并于自家将军商讨军机要事的地方,于是便扩张了皇宫的范围,建立了含明殿。

    含明殿说是殿,外观也和这时代的宫殿极为相似,可事实上,它和这个时代的宫殿完全是两码事。这是一个面积巨大,而且没有使用大料的宫殿。钢筋,水泥,瓷砖,镜瓦,这些形成了宫殿的全部。

    因为大量使用玻璃的缘故,整个含明殿看起来分外通透奢华,人们都以为李钦是不是变了原来朴素的性子,却不知道这些所谓的玻璃,其实都是由石英砂通过烈火烧制而成,在原料便宜,人工自有的情况下,这点东西其实也算不得什么了。

    总之,含明殿在建成之后,便成了李钦最喜欢待着的地方。

    他喜欢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就着太阳,星光静静的思考天下的局势,就像他眼下所做的一般。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休闲,更是一种修炼。

    只是今天的修炼,他注定无法持续下去。

    因为,有人来报:“陛下,慈航静斋的师妃暄求见。”

    “嗯?她怎么又来了?”李钦很有些好奇。

    师妃暄是慈航静斋当代的传人,她是支持李世民的,并因此而狠狠的得罪了李钦。龙门之战后,师妃暄被李钦所拉,半软禁的关押于马鞍要塞之中。在这里她的行为受限,却也因此而看到了李钦所掌握的力量。

    她为李钦的强大而震惊。如果不是师门的规矩紧紧的束缚住她,只怕她也要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真的有错了。师妃暄之所以能在李钦管辖之下安安静静的待着,一方面是想探探李钦的虚实,一方面也是为李钦所拥有的实力所迫。

    就像李钦自己说的那样,他确实拿慈航静斋这样高手一搓搓的势力没有办法但这样的没有办法也只是相对而言。慈航静斋可以给他找麻烦,只是一旦她们向自己出手,那自己可以竭尽所能的去对付那些庙宇。

    作为一方诸侯,李钦是可以下令灭佛的。

    这是一种平衡,一种互相威胁的平衡。李钦吃不了慈航静斋一直给自己带来的麻烦,而慈航静斋也受不了李钦在江南……不现在是半个天下了,慈航静斋受不了李钦的灭佛之举。于是,双方形成了一种互不干涉的状态。

    彼此间要敌对,可以,当面的硬干,别耍什么诡计花招如果你耍花招,那就不要怪自己给你以好看了。从成都之役的情况来看,双方都心照不宣的执行了这样的策略。

    在成都之战后,慈航静斋的金牌打手宁道奇来到李钦面前与李钦会面交谈。李钦与他说了许多,也同意将师妃暄交还给他们,同时也明确提出一点,慈航静斋或者说是慈航静斋所统领的佛道两派在自己领地里的行动,必须报给自己辖下的官府知晓,不得任意而为。

    简单说,李钦就是要求慈航静斋自己注意一些,不能有敌视自己的行为。慈航静斋都是些聪明人,对于李钦的要求心领神会。

    尽管她们很不忿李钦的强势,但成都之战,那些飞雷炮所造成的强大伤害,还是令他们心有余悸。如此一来她们自然不敢违反和李钦的约定了。

    总之,从四月返回江宁之后,李钦便再也没有见过师妃暄。李钦听说她和宁道奇一道返回了北方,投入李世民的麾下,在暗中为李世民做了许多事情。

    李世民组建火器部队,其中的许多建议都是她参考了李钦这边的所得而提出的,而且她还利用了慈航静斋在天下的人脉为李世民找到不少能工巧匠。

    可以说正是在以师妃暄为首的慈航静斋的全力支持之下,李唐的火器大军才因此而得以迅速的成形,并于现在对洛阳的攻伐之中尽显威风。李唐的火气很有效果,师妃暄也因此而成为李唐之中最受欢迎的人,没有人敢对她不敬。

    而得到她支持的李世民更是因此而全力压倒了身为太子的兄长成了李唐最具实力的一派。听说李渊都在李世民的威风之下被迫做出反应,决定在李世民拿下洛阳之后,就将太子之位转给李世民李世民和师妃暄也像是打了鸡血似的拿出了十二分的精神。

    为了太子的宝座,李世民也是挺拼的。

    不过……

    “在这个时候,师妃暄应该在洛阳,为李世民拿下东都而努力啊。她来我这里做什么?”李钦对此很是不解。但在沉吟了片刻之后,李钦还是吩咐侍女将师妃暄引入含明殿旁的偏殿之中。李钦决定在偏殿接见师妃暄。含明殿里有太多的机密,他是不打算让师妃暄看的。

    很快,师妃暄被领了进来。双方相互寒暄了一阵,李钦直接了当的问起师妃暄来此的目的:“你现在不应该在洛阳城下帮李世民攻伐洛阳城么?怎么有空来我这里呢?”

    “突厥人南下了。”师妃暄一开口就是一个这么一个听起来很是令人心惊的消息。

    这个消息,若是李钦刚刚来到大唐世界史的时候或许还会惊诧一下,义愤填膺一番。但现在,李钦的热血已经消散了不少,他已然会从更多角度来对同一件事情进行思考。至少在师妃暄告诉他这消息之后,他并没有急吼吼的愤怒起来。而是似笑非笑的翘起嘴巴:“突厥人?他们南下很正常啊!”

    李钦淡淡的说了这么一句,旋即顿了顿,再一次轻笑起来:“自从天下大乱以来,听他们哪一年不南下一回呢?”

    “吴皇怎能如此冷血?”师妃暄微微一凝,似乎不相信这样冷漠的话语竟然是从李钦的口中说出,她定定的看了李钦一眼,语音转寒,冷然道:“吴皇可知北方之人也是汉人,也是我等兄弟姐妹。如今他们遭遇外族入侵,正是需要我们援手的时候,吴皇怎可置之不理?”

    “理?理要我怎么理?”李钦轻轻的挑起眉头:“我的地盘都在南边,就算我想北伐中原也需有一条道路啊。而且,你们就那么放心让我的军队北上?就不怕我行假道灭之策么?”

    “这点我们自然是怕的,所以……我们愿意给吴皇提供另外一个条件……”师妃暄认真的点了点头,绝美的容颜上泛起了淡淡的红润。她似乎有些害羞。

    “什么条件?”李钦开口猜测。

    “若吴皇愿意放弃争夺天下,妃暄愿意伴君左右。”师妃暄说着低下了她那宛如天鹅一般高贵优美的皓首。

    “这个……你不觉得有些怪异么?”听师妃暄如此说,李钦不惊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觉:“我们并不是很熟,你也太……”一时间,李钦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了。

    “元华兄不喜欢妃暄么?”师妃暄诧异的抬起头来。

    “你是很漂亮,但是你的个性和心机我却是不喜。你眼下的行为自以为很高尚,但实际上无论你有多少的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