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起波斯湾-第5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只证明了一点,在冷兵器时代,培养一个合格的战士需要的时间相当久。阿拉伯帝国的马穆鲁克骑兵是如此的,蒙古人来自于生活的骑射能力也是如此。

    就比如“木刺夷刺客”,仿佛阿米娜那样近乎完美的刺客,她能够导致而又隐密的行动,同时又能够准确的刺杀。对于弯刀、软剑、长矛等等武器全都非常精通,训练这样一个刺客,没有几年的时候是办不到。在蒙古大军与“木刺夷刺客”初次交手的时候,他们对付的就是经过了充分训练的刺客们,这让蒙古军吃了不少的苦头。

    可在前次作战之中,虽然木刺夷人杀掉了亲王旭烈兀,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但他们过大的损失,又让他们不得不从年轻人之中进行补充。与老兵相比,年轻人实在是缺乏作战经验,就算是“自。杀式。袭击”同样也需要更多的经验。在冷热兵器转换的时候,显然木刺夷人并没有明白这个问题之所在。而且他们的新老兵混编,也让整个“木刺夷刺客”组成的敢死队的质量进一步下降。

    “哗!”

    坐在马上悠闲的赵旭手中大扇子一合,接着拿扇子指着前面交战的“木刺夷刺客”。

    “亲王阁下,您大概看出来了,我们的骑兵都配备着短铳。对付步兵以及其他骑兵,火枪骑兵才是王道。就像这木刺夷人,来多少人对我们的骑兵来说,都是白给!”

    赵旭说的倒也没错,他的5000火枪骑兵,可以连续射击4轮,发射出20000发子弹。而且此刻使用定装弹药的短铳,重装装填起来的速度也相当快。事实上“木刺夷刺客”的袭击,从来没有超过200人。他们原本指望的是每次200人,换取对方1000人的伤亡。然而数次的突击,让他们的打算彻底破产。这样的添油战术,让“木刺夷刺客”的攻击变成了送死。毕竟200人用身体去迎接20000发子弹,实在是压力大了些。

    对于赵旭的得意,亲王忽必烈心中多少有些不大舒服。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赵旭说的对,这些火枪骑兵实在是相当犀利的军队。别说用来对付“木刺夷刺客”,就算是对付蒙古骑兵,也不会稍落下风。倘若混战,他们的短铳将瞬间给骑兵造成巨大的伤亡。倘若论骑射,看赵旭手下的骑兵人人备弓,看起来也是一点都不陌生。更别说他们还有“飞燕III型弩炮”,面对射程达到800米的炮弹去骑射,还不如说是找死更恰当。

    “真没想到,赵城主的骑兵如此犀利。倘若这些骑兵能够在大草原上作战的话,相信能够挡得住他们的军队并不多。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有这样一支骑兵,要是我能有的话,纵死亦无憾了!”

    亲王忽必烈是聪明的,他假意的叹息不过是想探探赵旭的打算。如果有什么机会能够得到这样的武器装备,想来攻打大宋的时候,就算是轻骑面对宋人的,身着“步人甲”的重甲步兵的方阵也完全不必担心了。只要到了近前,照骑射的模样冲过去,一排排的火铳近距离喷过去,只怕有多少步兵都没有用了。

    可令亲王忽必烈没有想到的是,赵旭向他提出了一个要求,一个他几乎完全不能答应的要求。

    “哈哈,亲王阁下,您说笑了。虽然这骑兵犀利,其实也不算是什么。倘若您想要的话,我赵旭就全力给您打造。只是亲王阁下,我想您肯定知道。打造这些火器可一点也不容易。所以如果在大宋的话,举全国之力,我可以给亲王阁下您所有的骑兵,都换上这样的短铳!”

    只一句话,就让亲王忽必烈的心冷到了极点。一个赵伏波要回大宋,一个赵旭也要回大宋。那自己的南进计划,无论如何都要与赵氏兄弟的火器相撞,那自己撞得过他们吗?

    生或死,是一个问题!

104章 骑兵和大宋

    要大宋还是要骑兵,这对亲王忽必烈不谛是一个生或死一样的问题。他没有回答赵旭的问题,这让一旁摇着扇子的赵旭一阵冷笑。

    “大宋,看你们要骑兵还是要大宋!”

    上一次哈桑说起大宋的时候,赵旭心中一动。对付赵伏波的力量,也许他不一定够强,但对付蒙古人的力量,他看出来了,蒙古人对于火器知之甚少。

    “怪不得他们在上一次对付木刺夷人的时候吃了那么大的亏,说到底蒙古人还是不会玩火器的!”

    正说话间,突然之间前面传来的连串的爆炸声。赵旭顾不得在心中在想这件事,忙举起望远镜向远处张望。一个个火球在山道上腾空而,他的骑兵在爆炸之中被掀翻在地。

    “怎么回事……”

    这是木刺夷人调来了的两台“飞燕III型弩炮”,它们被布置在附近的高山之中,发挥他们的最大射程,向行军之中的赵旭的手下发动攻击。

    “旭爷……旭爷,贺。龙卫禀告,前军受袭!”

    对付木刺夷人的这种攻击,赵旭已经有了些心得。他手下的骑兵们行军的时候,距离相当大。而且他早就料到,他会遇到“飞燕III型弩炮”的拦截,而且他早已经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叫贺。龙卫不必担心,火枪骑兵全军退出敌炮火范围之外,另外步兵戒备!”

    随着赵旭的命令,退兵的铜号响起来。在“飞燕III型弩炮”炮弹的煎熬之下,火枪骑兵如同潮水一样退了下来。其实不乏有受伤的,被战友带在马上一起回来,一路之上的惨叫声,让人不忍听闻。

    反观赵旭并不担心这样的事情,放下手里的望远镜之后,大扇子依然不紧不慢的摇个不停。亲王忽必烈吃不透他的打算,惊讶的看着赵旭镇定自若的模样。在前面的作战之中,亲王忽必烈也曾经受到过木刺人“飞燕III型弩炮”的打击。只不过当时对方仅仅只是阻截一下,随即就会离开。那么这一次,兵分两路之后,“飞燕III型弩炮”的搭配也变得容易了。

    “旭爷,贺齐惭愧!”

    贺齐奔回到赵旭的身边,一付垂头丧气的模样。这让跟随在赵旭身边的赵河,看着只是冷笑。不过赵旭对于贺齐的撤退,一点也不责怪,反倒是温言安慰。

    “哎,贺。龙卫这撤退与你何干,是旭爷我要号兵发出的退兵号,你不必自责。正经的回营里处理好伤号,今天夜里我们就把那两台弩炮给他吃下去!”

    亲王忽必烈没有说话,这时个用望远镜看着远处。原本他想赵旭训斥爷的手下,自己看着大概不大合适。因此手中拿着望远镜向前面远远的看。

    弯曲的山路在那儿形成了一个“W”形,想要过去就会一直受到山涧对面的弩炮攻击。这无法可想,除非绕过去,否则无论谁从这里过,都会受到巨大的损失。而且看那弩炮的威力,只怕坐落在对面的山崖上,就可以一夫当观、万夫莫敌了。偏偏无论赵旭手下,还是蒙古人手中都没有如此远射程的武器,可以与对方的炮火对抗。

    安慰走了贺齐,赵旭又传令全军扎营。这更让亲王忽必烈怀疑,他是不是并不诚心与蒙古人合作,不然怎么打仗一也不积极啊。今天才刚刚上路,没有超过两个时辰,他怎么可就停下了呢?

    面对亲王忽必烈脸上疑问的表情,赵旭摇着扇子,却与他继续讨论骑兵与大宋的问题。显然这是一种态度,就是他赵旭的手下,谁也别想指挥。

    “亲王阁下,咱们继续咱们的话。我刚刚说到的,有了大宋再全面给阁下的军队打造火器,亲王以为如何呢?”

    对于赵旭的询问,亲王忽必烈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在他眼中,大宋的财富应该比他所见到的其他国家要富有的多。此刻只看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巴格达如何吧。此刻他看过木刺夷人的地盘,又听赛因汗拔都说过他去黄沙城一路上的见闻,心中已经看阿拉伯人不起的。

    最少大宋的富庶比起阿拉伯休,那是强太多了。倘若世界上净是如同阿拉伯帝国一样的地盘,那还是不要的好,正经拿下大宋是正经,因为那才算是真的富庶。

    “要骑兵,还是要大宋呢?”

    听着赵旭的追问,亲王忽必烈耍了个花招。只一句话,就把球踢到了自己的兄长蒙哥大将军那里。

    “这件事赵城主,我想我们大家总是可以谈谈的。只是我们谈解决不了问题啊,你要知道蒙哥大将军才是能定不瞒这件事的人,我……我虽然肝些想法,但却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呢!”

    “哈哈哈哈……”

    赵旭忽然仰天大笑起来,他知道蒙古人派这位亲王忽必烈来的原因。虽然回不回大宋对他赵旭来说,并不是一件肯定的事情,但现在不妨说出来,将来也容易和他们谈谈。就算蒙古军势大,自己大可以要他们拿更多的东西出来分分。只不过这个话题现在不宜深谈,只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有那个心就是了。

    “我的亲王阁下,请您不必紧张。赵旭不过是一个浪荡子而已。正所谓四海为家,走到哪儿算哪儿吧,虽然心怀故土,但这千万里之途,又哪里那么容易回去的呢?”

    亲王忽必烈心中叹息了一声,他知道自己刚刚的推诿,却已经给赵旭看出来他的心思了。此刻赵旭一说,他想回大宋的话,竟不过是拿来试探人的一句。这让亲王忽必烈心中对于赵旭有了如下的评论人。

    “这个家伙不大好打交道,说的话根本就当不得准。只是他把骑兵与大宋绞在一起我,我却该想个什么办法,让他替我装备一支骑兵呢?”

    虽然刚刚贺齐率领的骑兵,在木刺夷人“飞燕III型弩炮”下小小的吃了些亏,但这火枪骑兵的威力,亲王忽必烈是完全想得明白的。他呀,就是喜欢这样的军队,只可惜大宋他也喜欢!

105章 给他们厉害

    当夜晚降临的时候,亲王忽必烈心中的忧虑更加明显。因为当黑夜来时的时候,往往就是“木刺夷刺客”们活动最频繁的时候。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赵旭恰恰是打算在深夜之中,向“木刺夷刺客”发动攻击的。

    吃罢了晚饭,已经打算早早睡下的忽必烈在赵旭的招唤下,离开了自己帐篷。他不知道赵旭叫他做什么,带着此疑惑跟随在来人身后,向赵旭的帐篷走去。

    赵旭的军营在夜间,使用的是大车与绳索连成的营地。虽然感觉着不大牢靠,但这些东西形成的仿佛城墙一亲的东西,还是可以令偷袭者不容易对大营形成冲击。况且大营的围墙后面的哨楼上,明亮的大灯在向外发出强烈的光芒。探照灯这种东西,华夏岛一向不对外销售。赵旭的办法倒也简单,几盏小汽灯,一面穿衣镜就解决了问题。虽然远不探照灯明亮,但好歹是可以照出相当远的地方。想偷袭他的营地,就变得困难重重了。

    亲王忽必烈看着赵旭的军营,感觉这一次与赵旭一起行动,他看到了许多新鲜玩意。当他来到赵旭的营帐时,更是感觉到新奇不已。这显然是一间房子,虽然是用木头与帆布组合出来的,不会太舒服的房子。但总的来说,比起帐篷那是要舒服得多了。

    毕竟它是有门、有窗的地方,虽然赵旭并不在这儿住。他住的地方亲王忽必烈知道,那是一辆旅行车。据下人们说,车里还有两个女人。刚开始,亲王忽必烈为些还鄙夷过赵旭,认为带着女人上战场,是打不好仗的。但这几日行来,赵旭的表现,颇让他吃惊。

    而且今天夜里,显然他又有大的动作了。当亲王忽必烈来到大帐的时候,在灯光明亮的大帐里,接受命令的是赵旭手下的刘千、赵河二将。忽必烈,他们一个掌管着骑兵,另外一个则掌握着火枪队。赵旭的火枪队数量不多,因为那种火枪他自己可没有办法打造。

    亲王忽必烈没想到,看似只知道附庸风雅的赵旭,居然会想到夜袭这一招。

    “刘千、赵河,你二人率领5000骑兵,另外再带上,悄悄把那座山给围了。唯一的目标在于,拿下那两台弩炮,即是大功一件。步兵在前,箭手押后。攻山之中能不出声就不要出声,悄悄靠近一举成擒!”

    “是的旭爷!”

    刘千与赵河两个,他们打仗的本领全都是在羽林庄的时候学的,在那之前不过是伺候赵旭的小厮。对赵旭那是“忠心耿耿”,跟着赵旭从羽林庄一路打到勃撒罗,又跟着他一路来到这里,两人也算是有些历练风过些风浪,对战争多少有些了解。此刻赵旭既然给了他们立功的机会,倘若他们不知道珍惜的话,那就太不给赵旭面子了。看着两人一起领命,赵旭心中也实在是高兴。有了他们两个,或许自己手边将来顶用的人就多了。

    “嗯,就是如此,你们悄悄前往后军,悄悄调动人马,小心行事。夜里务必给那些木刺夷人一些厉害瞧瞧。”

    亲王忽必烈此刻恍然大悟,赵旭一遇到那两台“飞燕III型弩炮”,就立即叫自己的火枪骑兵撤退,同时退兵扎营,不过是示敌以弱。事实上全军修整半天之后,夜里才会行动。随着给刘千与赵河两人布置完任务,赵旭又叫来贺齐。

    “贺。龙卫,你带着火枪骑兵作好准备。倘若山上传来火光以及喊杀之声就迅速前进。山头上的弩炮受我大军围攻,要行走、要么守,断没有机会堵住你们的只管向前,断了眼前这股木刺夷人的归路就是!”

    贺齐从哈桑那里知道,这些木刺夷人与赵伏波的父亲事实上没有太多的关系,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木刺夷人的首领——“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与赵伏波还处于敌对状态。因此贺齐并不打算对木刺夷人留情,不过考虑到要拖延时间,等赵伏波率大军来到还需要此时间,因此贺齐的进攻并不主动。往往受到一些阻力的时候,他就会飞快的停下进攻,派人去请示赵旭的命令。

    事实上赵旭也不打算替蒙古人出太多的力,他得要留下实力。毕竟在这个世道里,没有兵就没有地位,没有武力就没有人正眼看你。而且他还有更特殊的手段没有使出来,相信使出来的话,这“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手下,未必就那么难对付。

    “遵命!”

    三将走了之后,赵旭仿佛才看到亲王忽必烈一样,招呼他坐下说话。

    “真是对不起亲王阁下,连夜就打仗还把您给叫来,叨扰、叨扰!”

    亲王忽必烈也哈哈一笑,向赵旭拱了拱手。

    “赵城主有请,那定是重要的事情要商量,这是战场上,请赵城主不必讲过多的礼数罢!”

    赵旭微微一笑,却不与亲王忽必烈多说,把是叫卫兵去带什么人。

    “把他带来吧,我想今天夜里就到了用上他的时候了。”

    亲王忽必烈有些疑惑,不知道赵旭去叫什么人。甚至他还担心,赵旭是不是不好意思当着自己的面与女人亲热,想送给自己女人以侍枕席呢?前面说过,蒙古人传统之中,有着“妻客”的习俗,亲王忽必烈可不像是赛因汗拔都那样对阿拉伯方面的习俗那么清楚。他一直专办的是大宋的事务,如果不是在这里发现了大宋皇室的遗族,他又何必不远万里的来这里呢。

    可随后赵旭身边的卫士给他带来的,却是一个阿拉伯人,这就让亲王忽必烈搞不明白了。

    “这个赵旭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带个阿拉伯商人来又是个什么意思呢?”

    就在他心中暗暗猜测的时候,赵旭已经用扇子点着那个人,向亲王忽必烈介绍了一下。

    “我就是从他这里听说了木刺夷人的国师是汉人的,想来我们这一仗要速胜的话,恐怕也就需要靠他了!”

106章 漆黑的夜晚

    黑漆漆的夜,在这山脉的深处,当夜间降临的时候,所有人都裹紧了他们的披风。黑色的披风在这夜间,让倒卧在地下人就仿佛是一块硬硬的山石,没有人触动的话,那么在这山风里会永远一动一不动。

    “木刺夷刺客”的确是累了,大半天的时间他们都在于赵旭的手下对峙。虽然赵旭的手下没有发动进攻,但他们时常摆出跃跃欲试的模样。而且他的手下有50000多军队,虽然没有蒙古人势大,但蒙古人的军队则是从整个山的外面,把住了通道,同时也守住了粮道。

    这让“木刺夷人”感觉到了压力,而且虽然对进的赵旭与蒙古人谈不上什么齐头并进,但他们又全都实力雄厚,而且补给因为有着多重的保护,也相当充足。随着战术的改变,木刺夷人的压力顿时大增。而且赵纬南给他们的命令是尽力坚守拖延,按他的想法就是赵伏波的援军到达。

    然而,这里有一个问题,他不可以对“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说明白自己与赵伏波的关系。因为如果儿子实力强大,那么把赵纬南留在山上这么多年,难道不怕赵伏波找他算账吗?赵纬南正是考虑到了这一重,才没有把自己与赵伏波的关系告诉“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

    他并不清楚这样做的后果,但不明白他打算的军官们已经开始怀疑起来。尽力坚守、尽力拖延,这与前面的作战方针完全不同。尤其面对赵旭进攻时极多的火器的形成的压力,“木刺夷刺客”部队的大量伤亡。这些都让木刺夷人担起心来。不但普通人担心,而且那位“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也担足了心。

    也恰是因为这样的问题,所以那些黑色的“山石”动了起来。另外一块“山石”悄悄的来到另外一块“山石”的身边。他变着腰,拍拍这块“山石”要给他说些什么。

    “将军,他们要把弩炮带走,说是奉了国师的命令!”

    原来这些“山石”都不过是一个个披着黑色斗篷的人,倘若不仔细看的话,在夜里极容易被认错。尤其是在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只有穿过山谷的,发出低沉啸声山风的夜晚里,就更是如此。

    “什么,要把弩炮调去,他们要是把弩炮调走了,我们拿什么来抵挡敌军的进攻?”

    低低的抱怨声响起来,在对付着赵旭这一股子强悍至极的军队时,“木刺夷刺客”们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他们感觉赵旭这群人比之蒙古人玩火器要精明的多了。虽然“木刺夷刺客”位往往占据了高处,但面对他们密集的枪弹以及箭枝时,往往他们感觉到有些无所适从。

    而今天到达这里的弩炮帮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