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
“索菲娅,叫你的人起来吧,我们准备动手了!”
前装作,上了岸的火枪兵们,搜索过500米见方的前进基地需要的地域之后,就被赵伏波统统赶去睡觉。作为精锐的主力,大宋羽林军是不该为了这些杂七杂八的体力活耗费他们的精力的。到了凌晨5点钟,虽然没有睡够八个小时,但相对于莫特里尔城以及港口的,一天一夜没有睡觉的守军,他们还是精神百倍。
当大宋羽林军全军,匆匆的用热茶把野战口粮冲下肚之后,这时的天空倘若向西边远眺的话,就会发现西方天边已经出现了极淡的一抹苍茫之色。这是因为地球曲率的影响,清晨天亮的时候,事实上是西方先出现曙光。
用望远镜看着远处因为这边的前进基地上空的灯光熄灭,同样放松了警惕的守军。原本在城头上彻夜待命的他们,这时人数已经少了许多。赵伏波放下望远镜,向率领第一波攻击的索菲娅叮嘱一句。
“等炮火第二瘩停了再前进,我们会有两次炮火的打击。第一次叫醒他们上他们上城墙,第二次就是给站起来的人以致命的攻击。我猜做完了所有程序的时候,城里应该剩不下几个人了,然后你们再上,炸开城门就好,但不要放松警惕!需要的话,就用提灯在城墙与战舰联络!”
这是大宋羽林军打仗的原则,按赵伏波的理解,倘若敌方能够被炮弹全炸死,就不需要自己的步兵上前与他们对战。倘若他们能够全被子弹打死,就不需要近距离拼刺刀。所有无论消耗多少弹药都不是问题,因为仗打完了,可以把他们整个国家的人口全当成奴隶卖了,所以总不会赔钱!
因此,当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时,马特与章青率领的作为炮火支援群的战舰在海岸这上排成一字形炮击队形。10艘“秦皇AMP”级战舰一字排开,仅一侧就准备了160门“飞燕III型弩炮”,一分钟速射,将会发射2400分炮弹。这对于小小的海港是不是太多了。
“不多,司令让先打半分钟,等10分钟之后再来半分钟的覆盖。他估计有10分钟时间海港里的人人应该已经聚集起来了。啧,就是叫他们起床用了1200发炮弹,实在是让人肉痛!”
马特说的话倒不假,因为大宋羽林军打仗是要挣钱的。这也就是他们往往打下一个地方的时候,就会把城中所有官方的财物一次性打折走,连个钉子都不留下的原因。毕竟想打仗还要赚钱,对谁来说相信这都不是容易的问题。
半分钟的炮击,立即就让整个海港变成了人间地狱。60毫米的炮弹,放在未来的时代里,在战场上真的没有多少威力。但在这个时代里,尤其是半分钟落下1200发的时候,它所带来的恐怖效应,绝对是让人惊讶的。大地在1200发炮弹的爆炸下震动着,所有房间里的人,都能够感觉得到大地似乎都被这密集的炮火所掀动。
当好不容易炮击停止时,海港里幸存的将领们相互看一眼,他们的心中全都是庆幸。因为幸好他们安排手下的在城墙上守了一夜的士兵们去睡觉了,不然的话只怕光这一阵炮火,只怕海港里就剩不下多少人了。
“快……快从屋子里出来,他们要进攻屯,快些……”
粗野的叫声里,被爆炸激起了血气之勇的摩尔人以及柏柏尔人,但着他们的刀枪从屋子里拼命冲出来。他们顾不得城墙上下的伤串,而是在城墙上列开密集的队形。
然而不幸在这时发生了,在天空里再度有1200枚炮弹无声无息的划过天空。毕竟只要不加装火箭且推装置,这些被弩炮发射的炮弹,连声音都没有。
131章 港口的陷落
数千发炮弹的打击,让整个莫特里尔港变成了一片火海。这一次杀伤爆破弹头被丢进密集的人群中爆炸,刚刚才在爆炸中惊醒的士兵们,面对这如同世界末日一样的景象。所有人都害怕的缩紧了身体,无论是虔诚还是不虔诚的士兵,这时都在拼命高呼先知的救应。
然而一切希望全都在炮弹爆炸时,喷射出的火焰以及横飞的弹片之中破灭。无论任何神灵,对于这剧烈的物理化学反应都没有丝毫的反抗能力。
整个港口都在大火中燃烧起来,狭窄而又挤满了士兵的街道,被两旁房屋的燃烧照得通亮。无论士兵们如何奔逃如何呐喊,面对这恐怕的如同地狱一般的火热,他们只能在烈火形成的包围圈茫然转着身子,跟着人流一直跑向前面。也许前面是死亡的终点,但已经害怕的人,没有人回头。
此刻城外黝黑的黑暗里,身上穿着黑色盔甲,步枪顶在肩上的大宋羽林军火枪营的士兵,正在黑暗的掩护下飞快的靠近城市。他们被命令在第二波炮火的火力准备之后,再发动进攻。看起来目前的情况,他们不像进攻,倒像是进城救人的消防员。
因为在2400枚炮弹的打击下,整个港口的防御已经完全失去了力量,所有的士兵都在炮火的密集打击下,扔下他们的武器发了疯一样的跑了个无影无踪。2400发炮弹的打击,这不是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力量,但当它真的降临时,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世界已经牢牢的被人掌握在手心里。
“轰隆……”
巨响之下,城门的开门弹的爆炸下,向内飞了进去。在城门洞里躲避炮火与烈火的人,被这四散飞舞的破碎的栖息割伤。而这也是数百后海上的战舰里,出现了铁甲舰的直接原因。因为木质碎片,受到炮弹爆炸的激励时,往往产生比炮弹的碎片更多、更广的杀伤范围。这是大航海时代后期,出现了铁甲舰的原因之一。
“接触敌军……”
冲在最前面的索菲娅借着城门洞里,从远处射入的城内建筑燃烧时的火光,可以看得见整个城门洞全都是吓傻的了摩尔人与柏柏尔人。按隐约看到的,他们惊恐的神情,索菲娅认为他们已经完全崩溃不应该作为敌人,而应该当成俘虏。然而,他们没有放下武器,这就是他们必须去死的原因。
“射击……”
索菲娅尖锐的嗓音在城门洞里回荡,紧紧跟随着她的士兵,这时就在她耳边开了枪。虽然夺着头盔的遮挡,但枪声依然在这城门洞里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不过同样紧张的索菲娅,已经顾不得这些事情了,手中的金色“华夏II式步枪”连连射击起来,前面的人群密集到根本不需要瞄准,只要把枪中的子弹射出去就好。
受到枪击的人这时向地下倒去,他身后的人面对黑暗的城门洞里里,那被身后火光照亮了的人,全身裹在乌黑盔甲里的如同魔鬼一样的人时,他转过身拼命尖叫着,只想远远的逃开。然后后面为了躲避外面的大火,不断有人涌进城门洞,这拥挤,把他推得距离死亡却更国接近。
整个城门洞里,因为这毫无遮蔽的屠杀,而成了一个真正的屠宰场。
当然,这时热兵器对世界来说,还只是上帝与真主可以拥有的武装。面对这样的武装,得到的人是侥幸,被屠杀的人那叫不长眼,因为他们挡了掌握了科技先进者的路。而且战争原本就是不仁慈的,在人类里,掌握了先进科技的群体,就像是动物界是食物链顶端的动物一样。对于弱小,也许可以因为吃饱了暂时停止猎杀,但猎杀是根本,劫掠是常态!甚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与是否正义无关,这不过是人类兽性的基本表现。
就像现在的战争,没有科技支持的摩尔人与柏柏尔人,在大火以及弹片的杀伤下,因为恐惧已经超越人人类精神可以承受的底线,而抱头乱窜的时候。拿着步枪的大宋羽林军的火枪营,没有受到任何阻挡,就轻易占领了整个城墙。
又是同样的打击,城内的建设对于大宋羽林军来说,不过是糟糕的巷战。但只要占领了城墙,依靠手中的武器,就足以围困整个城市,直到城市中所有的人在炮火以及热兵器武力的煎熬下不堪忍受,最终不得不投降时为止。
士兵们在被炮弹炸出弹坑的城墙上,使用那些防御用的装备来充当工事,又或者根本就是摞起死人的尸体,来充当工事。其后采取跪姿射击的他们,稳稳的端着手中的步枪,搜索着城中每一个还有武器的人,随后就一发子弹把他打倒在地。
在这样猛烈的打击下,港口里的数千名士兵,早已经完全没有抵抗了的能力。当晨曦降临时,这持续了几乎1个小时的屠杀终于在越来越少的零星枪声下平息了下来。侥幸活着的人按照要求,用他们的手抱着头慢慢走向城门这里。到了近前,立即就有人把他们的手一前一后绕到背后,用两个绳环扎起来。被这样绑起来的人,是绝对没有办法反抗的。甚至想帮别人解开绳索巴拿马不可能。
“去城外的俘虏营,别停下一个跟着一个,不许说话,任何引起注意的动作,都会被不加警告的击毙!”
这时摩尔人以及柏柏尔人,他们从2400发炮弹的爆炸里,以及大宋羽林军火枪营密集的打击下侥幸活下来,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最幸运的事情。没有人想把自己的幸运变成厄运,在这清晨即将到来的时候,可以活着看到另外一个早上,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他们最幸运的结局。
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反抗。他们麻木的按照要求排好队,一个接一个的,从满是死尸的城门洞里走到城外。那里更多的人在等着他们。当从城门洞出去的一瞬间,他们的奴隶人生开始了!
132章 围点打后援
“我看我们不需要攻城,只要每天用弩炮给城里放几发,过不了几天他们就会开城投降的!”
赵伏波清晨的兴致极好,他来到距离城市大约800米距离的前进要塞的城墙上,从这儿望向莫特里尔城。从城头上就看得出来,城内的人有多么惊慌。但从城墙上士兵以及防御武器装备的密度来看,他们是不打算投降的。
“难道我们不攻城吗?”
路易九世感兴趣的问题赵伏波,因为此前的战局里,赵伏波率领下的10000名以火器为主要武器的军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如果是他的话,肯定命令把莫特里尔城攻下来,然后作为一个前进基地,并做好进一步攻击的准备。
但赵伏波并不是如此想,莫特里尔城作为一个立足点也算不错,但那与赵伏波短时间征服整个格拉纳达王国的目标不符。他还考虑着的事情,在于阿尔卑斯山附近,即将暴发的教廷大军与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在都灵之间的战斗。如果这边不能尽快完成作战的话,那么都灵方面的局势就会大受影响。
“是的陛下,我想我们不必冒着产生巨大伤亡的可能性贸然进攻,而且我有更好的办法!”
赵伏波说着但并不真正解释这些事情,在战场上,有的时候还是多保持些神秘比较好。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7500名火枪兵,以及配合他们作战的75台“轮回炮”。这是相当壮观的景象,令莫特里尔城上的人们惊呼起来。因为那些穿着羽林铠系列是,火枪甲的士兵们。他们从船上下来之后,排成一个个整齐的队伍,伴随着他们的10台轮回炮向战场开进。
这还不算是最壮观的景象,上午得以休息吃饭并小睡了一会的奴隶们,这时正再度背起沙袋、赶着壮了木桩以及绳网的马车,他们如同海潮那样卷向城下300米左右的位置,城头上的人想用抛石机以及巨弩阻止他们。
但大宋羽林军的“飞燕III型弩炮”立即就表现了不同的态度,当城头上的抛石机、巨弩等武器,被“飞燕III型弩炮”点名“批评”化成灰烬之后,城头上的躁动的守军安静下来。他们眼睁睁的看着,昨天还是兄弟的那些奴隶们,这时正在火枪手的监视下,飞快的建立起攻城用的前进基地。
这与海边的基地不同,这里是一个向后开口的营地。除过营地的城墙上,他们似乎没有更多防御的准备工作。而是当多达75门轮回炮开始向城中来了一次齐射之后,用强硬的态度表明,他们不会惧怕任何人的攻击。当它们被布置在莫特里尔城外300米的位置时,当然表现出强硬的姿态。此外,当75台弩炮在城下摆出长长一列的时候,早已经让整个莫特里尔城里的人开始担心起来。
莫特里尔城的守军,他们在城墙上看着火枪兵整齐的营地。他们感觉到对方的强硬,心中不在做什么攻击的美梦。此刻他们唯一盼望的就是来自王都——格拉纳达城的援军。他们心中的希望是,也许有了援军的帮助,他们还有一战的希望,因为那些可是王都的精锐部队呢!
令人疑惑的是,这时城外基地里的大宋羽林军的2000名士兵,再度被命令睡觉。甚至马匹这时也被安抚着开始休息。从这件事上说明,赵伏波与他的大宋羽林军,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路易九世观察着这一切,想要感觉一下眼前这些家伙的打仗方法。
阿拉伯人与欧洲人打仗的本领不同,而眼前的大宋羽林军与无论与阿拉伯人还是与欧洲人全都不相同。按说现在战局占着绝对优势的赵伏波,应该拿下莫特里尔城,然后整顿军队,开始深入山路并向格拉纳达王国的首都前进。50公里直线距离并不远,最多三天时间就可以到。
这时赵伏波在向穆克与章青交待莫特里尔港的防御问题,显然他又一次打算率军行动,而且这一次他居然连大宋羽林军配属的“飞燕III型弩炮”都不带。
“朱莉安娜,我们要带榴弹发射器,还要带地雷,但我们不带弩炮,今天夜里趁着黑我们行动。穆克、章青,我不在的时候,穆克负责火枪兵的围城,章青负责整个前进基地的安全。马特海港归你了,所有的事情都要做好准备!穆克与马特作为军阶最高的人,要负责全盘。有事你们两个商量就好!”
对于前进基地的防御工作,赵伏波完全可以放得下心。毕竟莫特里尔城里的守军,并不具备出城攻击的能力。而赵伏波此刻的行动,就是要彻底解决掉整个格拉纳达王国的事情。据他判断,格拉纳达王国会向莫特里尔城派遣援军。毕竟这里是格拉纳达王国的海上贸易的中心之一。
而且倘若这里的威胁不解除的话,那么卡斯提尔王国方面就可以趁机发动进攻。虽然他们的进攻能力比起来这里出现的“阿拉丁大帝”的军队的攻击能力多有不如,但倘若两面夹攻的话,那么这绝对是危险的事情。因为这些原因,赵伏波判断,格拉纳达王国一定会派遣军队来救援莫特里尔城。
而且重要的一点是,这样的救援,会使他们尽力动员格拉纳达城里的王都守军。而且如果他们在路上被人消灭或者击溃的话,那么几乎可以肯定,格拉纳达王国的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就会被完全解决。到时赵伏波也将如同预期的那样获得,把穆斯林从欧洲驱逐的一个伟大君主的称号。
“我们才不攻城,那得费多少弹药死多少人哪,有的时候有简单的手段可以用,我们就不必那么麻烦!”
赵伏波与他并排的朱莉安娜说话,保不过心情不大好的朱莉安娜没有理他就是。
“好吧,这个话题不感兴趣,那么朱莉安娜,你能告诉我原因吗?是什么让你不想理我。如果……”
133章 巨蛇的七寸
就在赵伏波因为自己在欧洲的名声,当然也是为了未来的直布罗陀与它对面的塞吉尔堡。那里是与直布罗陀相对应的地方,相信如果建立两个军事基地的话,那么整个海峡将会随时被封锁的水泄不通。这时影响的也许仅仅是欧洲人,与地中海商业的来往。甚至他们可以此刻前往法国或者西班牙的港口而躲过这件事,受到最大影响的应该是英伦三岛与其他欧洲北部国家。
但倘若目光稍稍往远处看一下,因为赵伏波的老师马丁的出现,也许石油世纪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到来。倘若是那样的话,那么这里就将是欧洲人肚脐眼。赵伏波只要一不高兴,中断了地中海的航运,那么欧洲人就只好回到煤炭时代去。
因此他不得不入侵格拉纳达王国,就在他向格拉纳达王国,这个摩尔人在欧洲的最后据点开战时。在阿尔卑斯山的山道上,蜿蜒着没有头尾的大军。他们身上穿着的依然是白色的带有红十字的斗篷,斗篷下面是锁子甲。这是普通士兵的行头,倘若是骑士的话,那么他们可不愿意他们的,如今已经相当便宜的米兰盔甲被这些白色的衣服遮在里面,他们披上白色的斗篷,以显示他们盔甲的闪亮以及他们的身份。
我们前面说过,当火器出现的时候,穿着闪亮的盔甲是一种愚昧的表现。因为面对步枪,盔甲没有任何作用,比起盔甲不如想办法藏的更好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因为有英格兰王**队的参加,因此军队里有许多长弓手。而且这也是这个世界上,欧洲骑士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行动!
“火枪将会把骑士们赶到遥远的,再也回不来的地方去!”
康拉德四世在阿尔卑斯山的,那狭窄而又曲折的山道旁向自己的手下这样说。此刻他的父亲在都灵,率领着那儿的军队以及平民,按照赵伏波提供的图纸,以及阿米娜率领的30个人的赵伏波卫队的要求,在不停的修筑着都灵的防御工事。在英诺森四世教皇亲率的大军到达之前,这里需要建立起良好的防御工事。而他的儿子康拉德四世,因为年轻就担负起对敌军的骚扰作战的任务。
此刻他的目光盘过山峦上的枝叶,看着弯弯曲曲的道路上,那行军的大队。他的手下散在附近的山上,已经做好了攻击的准备。他们没有带火枪,只带了些地雷以及大量的箭枝。说到用来袭击,还有比用弓箭这种无声的武器更好的吗?
康拉德四世带着自己的手下,隐身于树林荒。在他们面前的山下,就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山道。这段山路道不狭窄,三人可以并行。之所以选择这里,为的是隐身在荒草中的士兵们能够看得到目标。另外重要的一点是,这里的下山的道路有一条,不过是在本山之后,与对方还有一条河流相隔。士兵们使用的是清一色的滑轮弓,面对路旁的草里不洒的有火药,可以在袭击之后,造成更多的混乱。
在山路上,蜿蜒蛇行的行军大队发出的,盔甲细琐的声音,离老远都听得到。康拉德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