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寅在异界-第9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寅沉默未语。邱真继续说道:“何况,天子无能,昏庸无道,人心早失,形同朽木,而大王才是人心所向啊!昊天气数已尽,我大风则是如日中天,大王理应上承天命,下顺民心,取而代之,登顶皇位。以当今的局势,微臣想,即便王妃娘娘也能理解大王的做法……”

    “好了,不要再说了。”唐寅直视邱真,说道:“你这是在害我!”

    邱真眨眨眼睛,咧嘴说道:“大王这话从何讲起啊?”

    “皇位,我不想坐,即便是现在的王位,我也不想再坐了。”唐寅深有感触地说道。

    “啊?”邱真吃惊地瞪大眼睛。

    唐寅指指桌案上的奏疏,说道:“你也看到了,每天都有这许多的事务要我一个人来处理。你我相识最早,你应该很清楚才对,除了打仗,我什么都不会,不会处理政务,也不想去学做这些,这个风王,我现在真的是当够了。”

    这些心里话,唐寅也只会在私下里和邱真说。听闻他的话,邱真吓得一哆嗦,连连摆手,说道:“大王不可轻言此等气话啊……”

    “不是气话,我是真的受够了。”唐寅的目光移到邱真身上,正色道:“一直以来,你的野心都比我大,眼光也比我长远。当初我做县首的时候,你劝我图谋郡首,做了郡首,你劝我图谋王位,得到了王位,你又劝说进取宁国,吞并宁国后,你劝说南进谋取天下,其实,一直以来你比我更适合做风王……不如,我们也效仿神池,我将王位禅让于你如何?”

    邱真闻言,身子一哆嗦,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倒,看得出来,大王并不是在试探自己,他苦笑道:“大王若是这么做,那就是要害死微臣啊!”

    “什么?”唐寅不解地看着他。

    邱真说道:“天下是大王打下来,人们服的也只有大王一人,而绝非微臣,大王若禅位于微臣,到时候天下不知会有多少人起兵造反,微臣只怕是有头睡觉,无头起床啊!”

    唐寅深深看了邱真一眼,仔细想想,也确是这个道理,草率禅位于邱真,对他而言,非但不是件好事,反而是自己把他推进了鬼门关。

    他长叹一声,说道:“算了,我也只是随便说说而已,不过,谋取皇位一事,不要再提,我绝不会应允。”

    邱真说道:“如果大王没有进取之心,只怕,迟早会生出变故!”

    唐寅皱起眉头,疑问道:“会生出什么变故?”

    邱真说道:“军中的将士们提着脑袋追随大王,东征西伐,为的是什么?没错,他们是忠于大王,但人都是有私心的,谁不想功成名就,封王拜相,就拿萧将军、梁将军、元让将军他们来说,以他们的功绩,封王是绰绰有余,而现在呢,他们只有个侯爵,就算将军们嘴上没有说什么,不代表他们心里没有成见,何况,他们的部下也会对此不满,心生不平啊!”

终卷 第一百四十章

    终卷第一百四十章

    唐寅心头一震,眯缝起眼睛,凝视邱真,问道:“邱真,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邱真连连摇头,说道:“不不,微臣并未听到什么,完全是就事论事的有感而发,而且,此类的先例屡见不鲜,大王不可不察啊!”

    唐寅暗道一声麻烦,这就是他不愿再做国君的原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得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要顾及到身边每一个人的心思,劳心又劳力,太累了。

    他沉吟许久,问道:“你的意思有和元吉商议过吗?”

    邱真怔了怔,摇头说道:“微臣还未与元吉商议过。”

    唐寅淡然一笑,说道:“你和元吉是我的左右手,你二人的意见必须得统一,如果你二人都认为我应该图谋皇位,那么,我们可细细商议,可是如果你二人的意见不能统一,那么,此事就暂且放一放,等以后再议吧!”

    说到这里,他微微眯缝起眼睛,双目射出精光,沉声说道:“至于军中的将士们,哼,现在我还没有死呢,谁若胆敢作乱,我必严惩不贷,绝不手软!”

    邱真闻言暗暗咧嘴,上官元吉是朝廷里最坚定的‘拥殷派’,这几乎已成为不是秘密的秘密。

    川人、宁人甚至贞人都曾向大王劝进过,唯独风人没有这样做,不是因为风人不想,而是上官元吉这个右相不同意。他是文官之首,他不点头,下面官员又哪敢私自向大王劝进。

    现在大王把上官元吉推出来,摆明了就是不想争皇位,自己说了那么多等于是白说了。邱真忍不住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太了解唐寅了,如果是他打心眼里不想做的事,旁人无论说什么都没用。邱真长叹了一声,站起身形,拱手说道:“大王,天色已晚,微臣告退,大王也请早些休息。”

    唐寅冲着邱真笑了笑,然后又拍拍桌案上的奏疏,说道:“我倒是想早点休息,但是也得先忙完这些才行啊!”

    “大王辛苦了。”邱真再次深施一礼,躬身而退。

    邱真深夜前来劝进,而唐寅则顺势推出了上官元吉,以上官元吉做自己的挡箭牌,堵住了邱真的嘴。

    他这招倒也算高明,上官元吉对殷氏皇廷一直都忠心耿耿,无论如何也不会不支持唐寅取代殷谆。

    像篡夺皇位这么重大的事,如果连风国内部的意见都不能达成统一,又怎么可能会成功呢?!

    不过,唐寅这么做也等于是把上官元吉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现在风国内部的情况可远比以前复杂得多,朝堂上已有了十分明确的派系之分,其中最主要的有两大派系,其一是风人派系,其二,便是以肖香为首的川人派系。

    唐寅若是称帝,改朝换代,分封众臣,无论对哪个派系都是十分有利的,众人也乐观其成,但若是有人站出来反对甚至阻挠唐寅称帝,那么等于触碰到所有人的切身利益,那个人无疑也会成为所有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现在正是如此,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上官元吉就是唐寅称帝之路上的最大一个障碍,风人即便对上官元吉心生不满,但碍于情面,还不会把他怎么样,可川人就不同了。

    川人大臣时常聚到一起,秘密商议。川国朝廷已和风国朝廷融合,但朝中的官职就那么多,川人大臣大多都只得到无关紧要的闲职,而真正重要的位置都被风人大臣牢牢把持着。

    他们若想改变这一点,只能寄望于唐寅称帝,新建皇廷,如此一来,他们不仅有机会官复原职,甚至还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高升。

    可是有上官元吉这个障碍存在,唐寅的称帝之路似乎也变得遥遥无期了。如果想尽快让唐寅称帝,那么只有一个办法,除掉上官元吉。

    上官元吉可是风国的右相,风王的心腹大臣之一,要杀他,川人大臣们可不敢私自动手,为此,原川国右相司马召严找上肖香,询问她的意见。

    肖香现已有八个多月的身孕,大肚便便,整个人看上去臃肿了一圈,不过倒是更显出一种丰韵之美。

    当司马召严到时,肖香正坐在花园的凉亭里喝茶乘凉。司马召严快步走上前去,躬身施礼,说道:“微臣参见大王!”

    听闻他的称呼,肖香噗嗤一声乐了,说道:“本宫与司马大人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再叫本宫大王,应改口叫夫人才是!”

    “是,夫人,是微臣失言了。”司马召严垂着头,躬身说道。

    “司马大人在本宫面前还需如此拘谨吗?快坐吧!”肖香边喝着参茶,边慢悠悠地含笑说道。

    “是!夫人。”司马召严在肖香下手边的石凳落座。肖香放下茶杯,看向司马召严,问道:“司马大人今日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这……”司马召严话刚出口,立刻收住,并向两旁的侍女看了看。肖香向左右挥挥手,侍女们纷纷应了一声,躬身退出凉亭。

    等众女退离凉亭好远,司马召严方低声说道:“微臣此次前来,是为了风王称帝一事。”

    肖香心中一动,问道:“怎么,大王还是不愿意?”

    “是的,不过依微臣看,风王不是不想称帝,而是有人存心阻挠,让风王无法称帝。”司马召严小心翼翼地说道。

    “哦?”肖香眼中精光一闪,说道:“竟还有这样的人?是谁?”

    “夫人因怀有身孕,行动不便,久不理朝政,不知道朝中的情况。现在,大臣们都一致希望风王称帝,改朝换代,只有上官元吉一人横加阻拦,说什么风王若取代天子,是大逆不道,有违人伦,我等劝进的大臣在上官元吉口中也成了佞臣贼子,夫人啊,现在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皇位对于风王而言唾手可得,只要风王成为天子,那么不仅夫人能成为皇妃,夫人肚中的孩子也将成为太子、太女,是未来的九五至尊,如果错失了眼下的机会,以后,风王以后再想称帝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肖香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可很快又恢复正常。她微微一笑,说道:“上官丞相忠于皇廷,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只是,身为风国臣子,食风国俸禄,受风王君恩,却一心向着旁人,也实在太不应该了。”

    “夫人所言极是!”

    “司马大人,那依你之见又当如何呢?”

    “夫人,有这等吃里爬外的丞相,不仅是风国、风王的不幸,也是夫人的不幸,依微臣之见,当……及早除之!”司马召严狠声说道。

    肖香暗吸了口气,不动声色地端起茶杯,喝口参茶,寻思片刻,她缓缓说道:“上官元吉可是风国的文官之首,也深得大王信任,要杀他,可不容易,何况,一旦事情败露,后果……即便是我,也承担不起啊!”

    司马召严正色说道:“夫人请放心,微臣要做就一定会做到不留痕迹,哪怕最后事情真的败露,微臣也会承担下来,绝不连累夫人。”

    肖香听后,长长吐出口气,慢条斯理地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司马大人就去做吧,但要务必小心行事,若是没有十足把握,切勿冒险而为。”

    “是!夫人,微臣明白。”

    “还有,张大人或许能帮上你的忙。”肖香若有所思地幽幽说道。

    “张大人?”司马召严不解地看着肖香,不知道她说的是哪个张大人。

    “张鑫。”

    “啊?”司马召严膛目结舌,紧张道:“张大人可是风人啊,他……他又怎么可能会帮着我们去对付上官元吉?”

    肖香乐了,淡然说道:“现在业已没有什么风人、川人之分,只要关系到切身的利害,即便同是风人,也会下狠手的。”

    见司马召严依仍是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她笑道:“这次本宫能与大王成亲,并顺利怀上大王的孩子,张大人可谓是居功至伟,司马大人放心吧,张大人是可以信任的。”

    原来还有这样的隐情。司马召严笑了,兴奋道:“如果能得到张大人的相助,那么可就事半功倍了,微臣亦有十足的把握能致上官于死地……”

    不等他把话说完,肖香摆了摆手,打断他下面的话,她慢悠悠地说道:“本宫身怀六甲,需要静心养胎,这类打打杀杀的事,以后就不要再在本宫面前提了。”

    “是、是、是,是微臣多嘴,现在夫人安心养胎才是最重要的。”

    “若无其他的事,司马大人就回去吧!”

    “是!夫人!微臣告退!”司马召严脸上带着喜色,深施一礼,而后,躬身退出凉亭。

    看着司马召严快步离去的背影,肖香眯了眯眼睛,同时下意识地握紧拳头。

    别看她和司马召严说话的时候一直都是不紧不慢,好像事不关己似的,其实,她比任何人都希望唐寅称帝,到那时,不仅她的身份地位会发生质的改变,就连她肚腹中未出生的胎儿也会带上龙子或龙女的光环。

    只要想到自己的夫君、孩子都将成为至高无上的天子,肖香又怎能不兴奋激动呢,谁若是在这件事上挡住她的路,她是绝不会心慈手软的。

终卷 第一百四十一章

    终卷第一百四十一章

    这天的早朝,一如既往的有大臣站出来向唐寅劝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直说得天花乱坠,但不管大臣们有多口若悬河,唐寅的态度非常坚决,就是不允。

    等到散朝之后,上官元吉没有马上离开,专程去找唐寅。后者在书房里接见了他,看到上官元吉走进来,唐寅笑呵呵地问道:“元吉,有事吗?”

    “微臣以为,大王以后应当在朝中立下个规矩,谁再胆敢劝进,蛊惑大王行大逆不道之事,当严惩不贷!”上官元吉躬身施礼,正色说道。

    唐寅乐了,说道:“元吉不用担心,我并无篡位之心,纵然全部的大臣一同劝进,我也不会改变我的决定,至于立下规矩封人之口,那倒不必了,俗话说得好,防人之口甚于防川,大家想说什么,就让大家说嘛,憋在肚子里,反而容易出事,何况,我也想知道大家心里都有什么样的想法。”

    上官元吉皱起眉头,说道:“公然劝进,此乃藐视天子,不臣之心已昭然若揭,大王若是一再姑息,只会增长那些乱臣贼子的野心!”

    唐寅听闻这话,心中颇感不快,一是他不喜欢别人在他面前指手画脚,教他如何做事,其次,他虽没有篡位之心,但不代表他认同殷谆这个天子,上官元吉一再向着殷谆说话,其言其行实在有些超格了。

    他深吸口气,垂下头来,随手拿起一份奏疏,心不在焉地说道:“你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如果没有其他的事,你就先回去吧!”

    “大王……”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上官元吉并不想走,不过见唐寅已露出厌烦之色,他暗叹了一声,最后还是拱手说道:“是,大王,微臣告退。”

    “恩。”唐寅头也没抬,只淡淡地应了一声。

    上官元吉退出书房,虽说这次没有达到目的,但他不会放弃,决定明日再继续劝说大王,无论如何,也要禁止住朝中大臣的劝进。

    大王现在是没有篡位的心思,但架不住这些佞臣时时刻刻的在大王耳边念叨,万一有哪一天大王真被他们蛊惑得心活了呢?

    他刚走出王府,就听有人在旁说道:“上官丞相怎么才出来,可让下官好等啊!”

    上官元吉扭头一瞧,只见张鑫笑容满面地走过来。“哦?张大人,你在这里是为了等本相?”

    “正是。”“不知张大人所为何事?”上官元吉颇感莫名其妙,平日里他和张鑫接触的不多,之间也少有往来,不知今日张鑫怎么会突然找上自己。

    张鑫故作神秘地将上官元吉向旁拉了拉,低声问道:“上官丞相刚才去见大王可是为了诸位大人劝进之事?”

    上官元吉心思转了转,没有直接回答,不动声色地反问道:“不知张大人对于此事有何高见?”

    “呵呵,高见谈不上,不过,下官的想法倒是和上官丞相一样。”

    “哦?”张鑫这话倒让上官元吉十分意外,他本以为朝中所有的大臣都希望大王篡位,只有自己一人在苦苦守着皇廷,没想到张鑫竟然会站在自己这一边。

    张鑫正色说道:“弑君篡位,自古以来便是大逆不道之举,纵然侥幸成功,也会留下千古的骂名,而大王文成武德,结束列国之争,一统了天下,可谓是创下盖世功勋,又岂能让大王的一世英明尽毁于此?所以,下官以为,大王绝不能篡位,那些劝进之人只为了一己之私利,却要害得大王英名全毁,实乃可恶至极!”

    他说的这些没有一条是为了保全皇廷,拥戴殷谆,说白了就是为了顾及唐寅的名声,当然,不管他的理由是什么,总之他反对唐寅篡位,这和上官元吉的原则是一致的。

    上官元吉心头暗喜,有张鑫站在自己这一边,自己再去劝说大王就更有本钱了。

    见他眼中下意识地闪烁喜悦之光,张鑫忙道:“上官丞相,现在已快到晌午,不如我们找个清幽雅致的地方,边吃边谈。”

    这话正合上官元吉的心意,他含笑点头,说道:“好啊,张大人可有合适的去处?”

    张鑫装模作样的想了想,眼睛猛的一亮,说道:“城东新开了一家酒楼,地角虽说偏僻了一点,但环境确实优雅,也很僻静,不如我们就到那里去坐坐吧!”

    上官元吉想都没想,点头应道:“好!就依张大人之见!”

    张鑫喜笑颜开,摆手说道:“上官丞相请!”“张大人请!”

    上官元吉和张鑫各乘马车,去往城东那家新开张的酒楼。结果,就是在这家酒楼里,上官元吉和张鑫遇到了刺客的袭击。

    刺客好像早知道上官元吉和张鑫会去那里似的,在附近做好了埋伏,而且不仅是一波埋伏,还是数波埋伏。在酒楼的内外有埋伏不算,在酒楼通往外界的路上也设下埋伏。

    如果说在酒楼里行刺的刺客没有得手,惊跑了上官元吉和张鑫,那么在他们逃出的路上还会遭到第二波、第三波甚至更多刺客的伏击。

    可以说刺客这次行刺的计划天衣无缝,如同布置下一张天罗地网,就是要致他二人于死地。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刺客在酒楼里对上官元吉和张鑫大下杀手,与他二人的护卫打成一团之时,都卫营的雷震恰巧从附近经过。

    听闻酒楼内有打斗之声,雷震第一时间带人赶到现场,见到是有刺客行刺上官元吉和张鑫,可把雷震吓得不清,带着部下拼尽全力营救。

    好在是雷震赶到的及时,将命悬一线的上官元吉和张鑫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不过,他二人都受了伤,张鑫伤势较轻,只伤到胳膊、肩膀、腿等无关紧要的地方。

    而上官元吉的伤势则要严重得多,背后被划开一条深可及骨的大口子,最重的是那贯穿他左胸的一剑,此剑若是再偏半分,就能穿透他的心脏,可见刺客是真下了死手。

    雷震到后不久,都卫营的人便闻讯赶来。都卫营内的军兵全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佼佼者,大多出身于风国灵武学院,个个灵武高强。

    刺客们见形势不妙,不敢恋战,立刻分散逃窜。

    雷震一边指挥部下追拿刺客,并通知中尉府和守城的军兵,另一边又派人护送重伤的上官元吉回相府急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