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寅在异界-第9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下面的将士们来说,辛苦争战了数月,现在总算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心中充满了归家的喜悦之请,人们三五成群的在街上游逛,或是吃吃喝喝,或是买些小玩意。

    另外,风军和川军的营地也要撤走,许多的辎重都得搬运出城,整整一上午的时间,风川两军的将士们在城门处进进出出,忙碌个不停。

    等天近中午的时候,两军的辎重已基本全部撤出,风王唐寅和川王肖轩在任笑以及神池的长老们陪同下,缓缓向城外走去。

    在出城的路上,唐寅、肖轩、任笑三人同坐一乘。

    任笑对他二人说道:“我神池这次能度过难关,全靠风王和川王两位殿下鼎力相助,只可惜现在神池内忧外患,对两位殿下多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两位殿下能多多体谅。”

    “哎!”肖轩摆摆手,仰面而笑,豪爽地说道:“任王弟现在已贵为圣王,不必再以殿下相称,如果王弟不嫌弃,就叫孤一声王兄吧!”

    如果不是先知道肖轩买通潘泰欲致自己于死地,任笑恐怕真会被他的这份豪迈和亲近所感动。

    他笑容满面地点点头,说道:“肖王兄果然平易近人的很,以后,神池还免不了有麻烦肖王兄之处。”

    既然改变不了任笑成为圣王的事实,肖轩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尽量与他处好关系,让任笑不至于轻易地倒向风国。

    他拍着胸脯说道:“任王弟放心,只要有用到为兄的地方,尽管开口就是,为兄必当全力以赴,为王弟分忧解难。”

    任笑装出颇受感动的模样,拱手施礼,说道:“如此,任笑就多谢肖王兄了。”

    “王弟以后不必再如此客气。”一路上,肖轩与任笑相谈甚欢,唐寅则在旁冷眼旁观,也不插嘴,只是于心中暗笑,肖轩显然有拉拢任笑之意,只可惜,现在再想拉拢任笑已经晚了,别看任笑表面上对他有说有笑,实者恨他入骨呢。

终卷 第三十五章

    终卷第三十五章

    行出神池城,又一路下了神池山,仪仗的队伍这才停下来,唐寅、肖轩、任笑三人相继走出马车。

    到了外面,肖轩对任笑一笑,说道:“任王弟不必再送,神池与川国之间来日方长,我们暂且别过吧。”

    任笑含笑点头,说道:“以后若有机会,我一定亲自去往川国,拜访肖王兄。”

    “哈哈!”肖轩仰面而笑,豪爽地说道:“好,你我一言为定!”

    肖轩拉着任笑,又寒暄了好久,而后才坐上川国的马车。直至肖轩已坐进马车内,一直沉默未语的唐寅终于开口说道:“任兄多加保重,以后行事也要多加小心。”

    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却让任笑深受感动。离别在即,任笑心中伤感,脸上也不自觉地流露出哀伤之色。他低声说道:“殿下也是,归国的路上不要太*劳。”

    说完话,他整了整自己身上的衣服,而后向唐寅拱手深施一礼。这一礼,也饱含了他对唐寅的感激之情。

    在这接近一年的时间里,他都被唐寅留在左右。唐寅对他非但没有君主的架子,而且还真心实意地视他为兄长,敬他为上宾,处处礼遇,可谓是照顾的无微不至。

    任笑本以为自己这一辈子都会留在唐寅的身边,只是没想到神池会发生这么大的变故,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最后竟然还成为了神池的新一任圣王。

    可以说这个圣王之位,就是唐寅一手把他推上去的,不管他心里愿不愿意做圣王,但对唐寅的这份恩情,他会牢牢的记在心里。

    见到任笑如此正式的向自己施礼,唐寅先是怔了怔,而后忙倒退一步,紧接着,拱起手来还了一礼,同时说道:“等神池的局势稳定了,任兄的王位也坐稳了,务必要来上京啊,到时,你我二人定要一醉方休!”

    任笑闻言,眼圈一红,哽咽着没有说话,只是一个劲的点头。

    本来唐寅的心情也不好,再看到任笑这副模样,他心里也是一阵酸楚。他伸手拍了拍任笑的肩膀,再未说话,转身向自己的马车走去。

    看着唐寅离去的背影,任笑站在原地动也不动,好像石雕木像一般,直至唐寅所乘的马车已在他的视线里消失,连扬起的尘土都看不见了,他这才仰天发出一声长叹。

    唐寅和肖轩都回国了,现在他就是神池的主宰,可是要如何治理现在这个千疮百孔的神池,他一点思路都没有。

    正在他心中感叹的时候,长老吕健走上前来,低声提醒道:“圣王,川王和风王都已经走远了,圣王也该回王宫了。”

    任笑点点头,他突然想起唐寅曾对他说过的话,转头看向吕健。后者被他直勾勾盯得浑身不自在,下意识地问道:“圣王可是觉得有不妥之处?”

    微微摇头,任笑噗嗤一声乐了,说道:“我只是突然想起神池现在已无大长老,大长老的人选需在长老当中选出,吕长老,你可愿接大长老之位?”

    吕健茫然地眨眨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在他印象里,任笑应该是不待见自己的,其一,他曾反对过任笑做圣王,其二,自己的性情耿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样的个性并不讨喜。他呆了好一会方疑问道:“圣王为何突然推荐微臣出任大长老?”

    任笑说道:“吕长老想听真话?”

    “当然!还请圣王不吝赐教!”吕健重重地点头。

    “其实,是有人向我推荐的吕长老。”“哦?是何人推荐微臣?”“风王殿下。”“风王?”

    吕健闻言,心里更是吃惊。任笑是不是待见自己,他还真不确定,但风王肯定是不喜欢自己的,这一点他可以百分百的确定,风王怎么可能会向圣王推荐自己呢?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看他脸色阴晴不定,任笑意味深长地说道:“吕长老对风王殿下的误会太深了。风王殿下曾对我说过,在众长老当中,真正能一心向着神池、为神池着想的人并不多,吕长老便是其中之一,可担当重任!”

    吕健吸气,真没想到,风王竟会向圣王说出这样的话。他沉吟了许久,脸上露出苦笑,幽幽说道:“风王……不简单啊!”

    这一点任笑也承认,他含笑看着吕健,问道:“吕长老意下如何?”

    “承蒙圣王恩德,微臣愿为圣王、为神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吕健必恭必敬地撩起前襟,跪地叩首,向任笑施大礼。

    见状,任笑面色一正,急忙把他拉起,说道:“吕长老多礼了。”

    任笑采纳了唐寅的意见,可以说他成为神池圣王之后,第一个受到他重用的长老就是吕健。

    像吕健这样的耿直之人,还真不太适合生存在盛世,而在乱世当中倒可以成为明主身边的能臣。

    且说唐寅,他坐车回往神池山下的风军大营。风营和川营是建在一起的,唐寅和肖轩都要回营地随大军一同归国,正好顺路。风川两国的仪仗队伍一前一后进入风川联军的大营。

    把撤军的琐事都处理完,唐寅走出中军帐,信步向川军的中军帐那边走去。

    为了便于风川两军的联络和沟通,双方的中军帐是相邻而设,间隔的距离并不远,当唐寅走到川军中军帐,肖轩也刚好和川将们商议完,他自己正坐在中军帐里喝酒。

    唐寅朗笑一声,边向中军帐里走边说道:“肖王兄一人喝酒岂不是太无趣,我陪肖王兄对饮如何?”

    见唐寅从外面走了进来,肖轩心中顿感厌烦,不过可没有表现在脸上,他哈哈大笑,起身说道:“王弟快请进来坐!”

    唐寅在肖轩的下手边落座,而后,有川国侍卫送上酒水。唐寅拿起杯子,对肖轩说道:“肖王兄,这恐怕是你我在神池的最后一次饮酒了。”

    “是啊!”肖轩说道:“明日,你我就都在各自归国的路上了。”

    唐寅眼珠转了转,把手中的酒杯放下,说道:“这次风川两国联手出兵神池,可谓是收获颇丰,一举铲除了广寒听这个心腹之患,以后,我和肖王兄都可以高枕无忧了。”

    听闻这话,肖轩顿感气闷,他一仰头,将杯中酒饮尽。

    广寒听在的时候,神池给川国和风国都造成极大的威胁,可是现在广寒听死了,由任笑出任圣王,风国的威胁倒是接触了,但对川国的威胁反而变得更大。

    这次,川国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结果到最后只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自己却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还把上京白白让给风国,肖轩的心里又怎能不气愤?

    只是这话又不好说出口,他也只能忍下去。他笑呵呵地说道:“是啊,除掉了广寒听,是消除了孤的一个心头之患,希望神池以后能安分守己,再不可挑起事端。”

    “这次,我还得多谢肖王兄才对!”

    “谢孤?”

    “是啊!肖王兄让出上京,可以让天子安心回都,对肖王兄的这份心意,天子和我都会对肖王兄感激不尽的。”唐寅笑呵呵地端起杯子,向肖轩做出敬酒的姿态。

    不提这事还好点,唐寅一提,肖轩更感窝火,仿佛心头被压了一快大石头似的,气闷的让他喘不过气来。

    他连咳了数声,而后强挤出一丝笑容,摆手说道:“区区小事,不足挂齿!即便王弟不提此事,孤也打算还上京于天子,川国代天子打理上京这么久,孤也已落得不少人的口实。”

    唐寅心中暗笑,你若能主动让出上京那才叫怪了,进了嘴里的肥肉怎么可能再吐出来?

    他顺着肖轩的话说道:“肖王兄的这份心胸实在是令人敬佩,等回国之后,我定要在天子面前为肖王兄请功,让天子重重奖赏肖王兄。”

    听闻这话,肖轩气得牙根痒痒,唐寅现在简直把他自己当成了天子!他放于桌下的拳头握得紧紧的,嘴角扬起,似笑非笑,拿起酒杯,又喝干一杯酒。

    “说起来,上京虽然只是一座城邑,但它所处的位置可太好了,四通八达,北可通风国,南可通川国,如果不是贵为都城,上京定会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啊!”

    唐寅这番看似感叹的肺腑之言,对肖轩而言却像根钢针似的在不停地戳着肖轩的心脏,唐寅越说肖轩越感懊悔,脸上的肌肉都在突突之跳。

    川国若掌握上京,都无须驻扎太多的军队,风军都不敢来攻,更不敢以上京这边做突破口侵入川国,可现在上京落到风国手里,为了防止风国从上京这里突然南下入侵,川国得在上京附近驻扎大批的军队防御,这得多消耗多少的兵马和钱粮,其中的损失又岂是能统计得出来的?

    想到这里,肖轩脸色涨红,忍不住又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唐寅故作关切,急忙站起身形,走上前去,一边请拍肖轩的后背,一边问道:“肖王兄可是感觉身体不适?”

    肖轩咳了好一会才算缓解一些,他向唐寅摆摆手,表示自己无恙,喘息着说道:“老毛病了,不碍事的……”

终卷 第三十六章

    终卷第三十六章

    唐寅笑呵呵地问道:“肖王兄不会是后悔让出上京了吧?”

    肖轩面色一正,说道:“怎么会呢!孤向来一言九鼎,既然决定还都于天子,断然不会再后悔。”他现在是在打肿脸充胖子,手谕都写完了,而且还给了唐寅,他后悔也来不及了。

    唐寅仰面而笑,挑起大拇指,赞道:“肖王兄好宽阔的心胸,如果我是肖王兄,只怕也做不到这般豁达。”

    听着唐寅的夸赞,肖轩的心就像被刀割似的,如果目光可以杀人的话,这时候的唐寅恐怕早就被切成无数的段了。

    见肖轩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唐寅挺身站起,含笑说道:“肖王兄,我们就此别过,天子终于可以回都,我现在也是归心似箭啊!”

    肖轩强忍着站起,没笑硬挤笑,拱手说道:“祝王弟一路顺风。”

    唐寅点点头,笑呵呵地说道:“我也祝愿肖王兄身体康健。”

    说完话,他又长笑一声,转身向外走去。他前脚刚走,肖轩便忍不住连续的剧咳,上半身伏在桌上,身子都快佝偻成一团。

    “大王!”左右的侍卫们急忙上前,有人搀扶,有人锤背、扶胸,另有人火烧火燎的跑出去找医官。

    缓了好一会,肖轩才算缓过这口气,他忍不住仰天长叹,自己精明了一辈子,想不到这次竟然折在唐寅小儿的手上。

    肖轩越想越不甘心,越想越觉得窝火、气闷,突然感觉嗓子眼发甜,紧接着,哇的一声吐出口血水。看到肖轩口吐鲜血,周围众人脸色大变,纷纷惊呼道:“大王……”

    人们的呼唤声肖轩已经听不到了,两眼翻白,当场晕死过去。

    这正是唐寅想要的效果。现在肖轩已成为唐寅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也是目前能给风国造成威胁最大的一个人。

    唐寅想除掉肖轩,但又没有太好的手段。肖轩身边侍卫众多,而且个个都是川国的灵武高手,无论派谁去行刺,都难以得手,最有把握的只有唐寅自己。

    但要他亲自去刺杀肖轩,那又不太现实,就算能成功,他的身份也势必会暴露,传扬出去,势必会被天下人所不齿,人心也必然倒向川国,那他杀掉肖轩的意义又何在?

    唐寅经过仔细思虑,觉得刺杀肖轩是下下策,但又如何能除掉他呢?经过反复思量,唐寅突然想起一件事。

    一直以来,肖轩的身体都极差,他已上了年岁,又日夜*劳政务,饮食习惯上还毫无节制,终日饮酒,身子骨早已被掏空,如果不发病也就罢了,一旦发病,定然会一病不起,甚至是一命呜呼。唐寅是没有系统的学过医术,但对中医还是很精通的。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他这次才主动来找肖轩,在言语上旁敲侧击地刺激他。

    结果还真被唐寅算对了,一世英明的肖轩自觉受了莫大的羞辱和愚弄,急火攻心,被气的吐血昏迷。

    当然,后续的这些事情唐寅并没有看到,回到风军的中军帐后,他立刻传令下去,全军起程,回往风都镇江。

    耗时长达数月之久的广寒听之乱随着风川联军的撤退终于宣告结束。此次动乱对神池可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首先是圣王广寒听被杀,其次是皇甫秀台、东方夜怀、高歌、凤夕、聂震五位大长老相继遇害,至于下面的长老、门徒弟子们的死伤则已不计其数,可以说经此动乱,原本人才济济、高手如云的神池一下子变得人才凋零,就连神池千百年来辛辛苦苦树立起来的威信也随之荡然无存。

    这些有形的、无形的损失加到一起,对神池的打击太大了。后世有很多人都认为在经过广寒听之乱后,神池就已然是名存实亡。

    在这场动乱当中,作为主攻的一方川国并没有占到便宜,唯一的好处就是除掉了可能会威胁到肖轩安全的一个隐患,但川国所付出的代价太高昂了,那就是上京的转手。

    原本风国和川国实力相当,论面积,两国相差不多,风国略微强过川国,论人口,风国也稍占上风,但论国力,风国则差着川国一截。风国的国土是通过南征北战、东讨西伐强行吞并进来的,连年的战乱让风国的领土得到迅速的扩张,但同样的,国力虚弱,百废待兴,这不是靠一两年的时间就能缓过来的。

    而上京的转手则让风国在这场风川较量当中占据了上风。一是上京的地理位置好,是极佳的屯兵之地,进可攻退可守,可稳居不败之地。

    其次,天子回归上京,使天子变的越加正统,不管是不是被风国所控制,天下的百姓们势必会对天子越加的信服,如此一来,风国又在道义上占据上风。

    广寒听之乱,让神池步入末路,也让风川两国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以前是风国担心川国出兵入侵,现在则变成了川国提防风国入侵,此消彼长,这其中的差距可太大了。

    在回镇江的路上,唐寅得到了探子传回的消息,称肖轩在归国的途中病重,具体的病情如何还不清楚,但目前的川军已然是人心惶惶。

    听闻这个消息后,唐寅喜出望外,想不到自己与肖轩见的最后那一面还真的起了作用,肖轩果然被自己气得不清,若是肖轩能死在归国的路上,那就再好不过了。

    此时的唐寅可谓是志得意满,已完全不担心川国会出兵进犯风国,他反而开始考虑风国该如何进攻川国。

    只要风国再修养的一年半载,存够粮草和辎重,便可大张旗鼓的向川国进发,与川国决一死战,一旦川国也被风国吞并,那自己也就算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夙愿了。

    这日,唐寅的仪仗行至上京。其实,从神池回镇江是并不需要经过上京,唐寅特意令人绕路而行,先到上京一趟,顺便把上京接收过来,省得夜长梦多。

    现在,上京还由川人所占领,城头上所飘荡的旗帜也多是川旗。

    当唐寅的仪仗抵达城门前的时候,从城门里走出一大群川国的官员,为首的一位,正是川国在上京设立的最高官员,司马长史胡渠。

    胡渠带头来到唐寅的马车前,恭恭敬敬地拱手施礼,说道:“川国司马长史胡渠,参见风王殿下。”

    马车里传出一声轻咳,守在两旁的阿三阿四急忙将马车的帘帐卷起,唐寅弯着腰身从马车里缓缓走出来。

    他没有马上从马车上下来,而是站在车辕上,低头俯视着众川臣,含笑问道:“胡渠胡大人,你现在为何还在这里?”

    “哦……”胡渠被唐寅的话说糊涂了,自己不在这里,又该在哪呢?他小心翼翼地问道:“风王殿下是说……”

    “本王是说,你们现在可以退离上京了。”唐寅慢悠悠地说道。

    啊?胡渠以及左右的官员们无不是大吃一惊。见状,唐寅好奇地问道:“怎么?难道肖王兄的调令还没有传到你们手上吗?”

    说着话,他把肖轩写的那份手谕拿出来,说道:“这是肖王兄亲手所写的手谕,肖王兄已决定把上京还于天子,你们现在实在不适合继续留在上京了。”

    胡渠等人是知道此事的,只是一时间他们还无法接受,这么重要的地方,堂堂的帝国国都,川国好不容易才占为己有,怎么又要莫名其妙的还给天子了呢?

    再者说,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